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0|回复: 1

[法师开示]净公上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6 20: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学佛网文章集锦》
/ t$ Q2 n- z& N5 J6 b; T& u  d5 o+ j
  Z6 Z# F( ^7 y- R' X( h●[法师开示]净公上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3 {* B; F: Q. R- _0 ~: L净公上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 v5 G' W9 o* x# c7 Z5 @  s' t# J& n
; p' ?7 ?' S3 [& |4 u5 I9 x

4 Q5 _  ^3 b: M" }) o$ M 发布:清梦居 [转载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2/119033.html]   日期:2012-4-17 11:03:00   收藏
2 V( e# n! H5 A5 \" K$ m9 \# B  " Z5 J. v* F& S* q, [
, V$ F4 w( V# [" E& l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 ]+ I4 V3 Q3 o6 e' U: \6 z

* \1 W6 g0 G; h% c+ S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262集(净公上人)  
7 ^, p0 e6 b9 H世间最伟大的事业,教学!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是无比殊胜的功德。你自己不开悟,你怎么能帮助别人开悟?你自己心浮气躁,你怎么能帮助别人得三昧?这些是现实的严重问题,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习气放下?没有别的,你的贪瞋痴没有淡化。经念得再多,讲得再多,贪瞋痴不降温,没有用处,那是我常讲的,你搞的是佛学,你不是学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经上佛常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个人是真正在学佛,他有受用,他不是搞佛学,他是学佛。学佛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每天研究经,每天讲学、教学,劝别人更重要是劝自己。时间久了,开头是劝人的这个念头多,劝自己的少,可是时间长了,不知不觉自己就契入,得真实受用。
$ x5 h4 F4 w' H2 ~不过这个里头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要学习,那就是世尊教导我们的,「以戒为师」,还有一个,「以苦为师」。持戒还容易,吃苦难!你要是不肯吃苦,你持戒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说的以苦为师,这里头有大道理。他老人家为我们示现,一生没有改变,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三衣一钵,走的时候在树林,不是在房屋里头,在野外,这是教什么?教以苦为师。苦,是我们受苦,在佛陀呢?佛陀其乐无比,你什么时候看到他有痛苦的相?一切时、一切处,你看到世尊都是满面笑容,柔和质直。世间圣人孔夫子,你看他的学生对老人家的赞叹,老人家表现在外面,温良恭俭让。学生对老师的看法,老师温厚、善良、恭谨,对人恭敬,对事谨慎,节俭、谦让,这个德行多么值得人赞叹。里面节俭,就是以苦为师;谦让,好事让别人,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那个生活是多快乐,那是人生真正最高的享受。 4 r" ?# J4 Y+ X; g& n
********************************************************************( B2 A1 Z+ s/ B9 ^# ~
  
( k" H8 V( i9 @5 D" p所以最重要的,帮助众生破无明。垢是染污,闇是闇钝,这人没有智慧,愚痴,这是什么?都是业障。照破是帮助你消业障,业障消了智慧就长。「故此下重显智光妙用,而曰消除垢冥等等」。这个底下接着就说,经文上「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三垢」,这下面注解就很清楚,「贪瞋痴三毒之异名」,就是三毒。这个名词我们要记住,要常常提醒,那个贪的念头起来了,毒!病毒现前了;遇到一点不如意的事情,瞋恚心起来了,毒又发作了。愚痴是对于事迷惑,不了解事实真相,是非邪正颠倒,这叫迷惑、愚痴。佛用戒定慧来对治,持戒破贪欲,修定破瞋恚,智慧开了,就不愚痴,就离开愚痴,所以戒定慧三学就是对治贪瞋痴三毒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用什么方法来断贪瞋痴?用戒定慧。菩萨六度里头,用布施、持戒对贪的烦恼,用忍辱、禅定对瞋恚,用禅定、般若对愚痴,好方法!你能够修三学六度,三学是戒定慧,三学六度能帮助你拔除三毒烦恼,这是病毒。这个三毒烦恼拔除了,你身心自在,清凉自在。这些东西,六道众生人人都有,都是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一天用它不觉悟,不觉悟就是愚痴。 7 @: N. m3 n/ A  y4 @' @
冥,三垢冥,「冥者,无知也。《俱舍论一》曰:以诸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为冥。」实义是什么?是诸法实相。让你对一切法的真相无知,你不知道,不知道一切法的真相,你就不会对于一切法的分别执着放下,不肯放下分别执着,你就造业。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一切法,而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你就是菩萨。那一切法对你障不障碍?不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障碍从哪里生的?障碍从分别执着生的,菩萨用它,不分别、不执着,所以不障碍他的清净平等觉。妄想分别执着,清净平等觉就没有了,执着,清净没有了;分别,平等没有了;妄想,觉没有了。要知道,清净平等觉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性,因为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变质了,变成贪瞋痴慢。所以「能覆实义」,覆是盖覆,诸法实相没有了,见不到了;「及障真见」,真见是真实的知见,所以用「冥」字来形容它,冥是黑暗。我们在黑暗当中,日月灯都没有,你什么都看不见,愚痴就像在黑暗当中一样。
! R, _, v  l- l  a' q2 A& {+ a0 ]明,是明济众厄难,「明者,显也,备也,盛也,成也」,它有这四个意思,显明。「济者」,有度的意思,有救的意思,救度、救济。明济这两个字,「于《会疏》本作广济,故知明济即广度之义」,明显的救济,广度众生。六道众生真可怜,可怜在贪瞋痴。大富大贵的人,他还有贪瞋痴就是可怜悯者。什么人是聪明人,什么人是有智慧的人?学佛的人是聪明人,学佛的人是智慧人。为什么?佛在经典上教他,「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贪瞋痴真的断干净,六道轮回就没有了,超越六道轮回,这才真正是明济众厄难,他超越了。7 h" a$ N3 y9 `5 R  z
' [% F/ \& p! L2 r
5 O' E, p% ?3 u

6 X; b& C0 n$ m! V2 L4 w) X! i- R1 `' E( p0 s
& K! d- O2 [, Z; a+ x% H& m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263集(净公上人)  
& e* a) r9 h% ?+ Z7 D- q/ g确实,我们在现前,每天从电视、网络、媒体所报导的灾难信息,频率不断在上升,灾害也不断的趋向严重。这是什么原因?经上告诉我们,是众生贪瞋痴三毒,以及种种不善言行所招感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我们不能不明白。灾难怎样才能够化解?经上也明白告诉我们,「佛之智光,悉能明济」。六道轮回的因,经教里面佛为我们透露得很多,总的来说,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浅说,就是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看错了、想错了,于是我们做错了,做错了是造业;想错了、看错了是意业,讲错了是口业,做错了是身业,身口意三业造作,就是现在六道流转生死的果报。在这个地方特别加了这一句,众厄难,也就是说众多无数的灾难。我们今天读这一句经文感触很深,因为它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现在正遇到的就是这些。" G! D' P; W0 c  ~+ q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0: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法师开示]净公上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 v0 W8 S- |/ V  y3 [" h  ^
. O( [+ e7 e5 ^1 @# \$ N摘自《学佛网文章集锦》
+ g# ~# r$ K2 |佛光普照这是救苦救难的真因,所以接着说「佛光普流」,就是普照的意思,「清净、欢喜、智慧之德」,帮我们消除三障,清净消除贪欲,欢喜消除瞋恚,智慧消除愚痴,清净、欢喜、智慧是性德,消除贪瞋痴三障之冥。我们很有幸,在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闻佛法,我们有没有把三障消除?这个三障就是常讲的业障,学佛的同学,我相信每个人对于自己的业障想尽方法去消除它。为什么除不掉?我们遵照经典的教诲,佛菩萨的教化,天天在修持,诵经、念佛、拜忏,做好事,利益社会,利益大众,好像对于业障没消除多少,还甚至于可能这业障还在增长。贪瞋痴慢疑真的是在增长,什么原因?我们所修学的不如法,修学的果德没有现前。果德是什么?清净、欢喜、智慧,实在就是本经经题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欢喜是平等,智慧是觉,没现前;换句话说,我们修行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于是乎对佛法怀疑愈来愈严重。
7 f( R+ M: M5 r这是今天社会许许多多学佛同学共同遭遇的问题,我们怎样解释、怎么来应对?不能不知道。修行出了问题,佛的指导是绝对正确的,戒定慧三学,不能躐等。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我们也知道、也会说,可是戒律真的疏忽了,没有在这里下功夫。所以在这么多年当中,我们走过许许多多的地方,见到许多佛门同修,在家疏忽了《十善业道》,没有真正讲究十善业,没有真正奉行十善业,所以功夫不得力,业障消不掉。出家的同学,《沙弥律仪》疏忽了,那是出家人的根本戒,沙弥律仪没有做到,不是佛的出家弟子;十善业道没有做到,不是佛的在家弟子;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称佛门弟子,不是真的,有名无实。9 s) k5 g/ I6 i2 ~: I
这一门课要怎样把它补起来,这个重要,要不认真补起来,这一生空过了。从哪里补起?净业三福是修净土最高的指导原则,你不能不遵守,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四句十六个字。在中国古代,祖师大德教我们,用中国传统儒、道扎根,扎戒律的根、行门的根,比学小乘还容易。儒家行门的根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就这四科。世尊在小乘经里面教我们扎根,也是这四个根,小乘经里面讲伦理、道德、因果。我们今天不学小乘,用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一句三个字,总共三百六十句。大家细细去观察,这一千零八十个字是不是讲的五常五伦、四维八德?是!那就是戒律的大根大本。中国人从小就学习,家教,父母教你,这个根多厚,所以他入佛就不困难。道家的《太上感应篇》全讲的是因果,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分量也不多,总共只有讲了一百九十五桩例子,它是举例,一百九十五个例子,都给你说善恶报应。三福里头,慈心不杀这是因果。用这两样东西来做我们十善业的基础,那十善业道就四平八稳,坚固有为,我们想想对不对?
- E* m- S6 n' w: g' ?. _  T, p( W今天我们的毛病出在哪里?没学《弟子规》,没有学《感应篇》,所以十善业也就不起作用;如果有《弟子规》、有《感应篇》,十善业就起作用了。不能像阿罗汉那样的清净,你比社会一般大众清净多了,你得清净心的受用,清净心生智慧,少清净心生小智慧,大清净心生大智慧。我们问题就在此地。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从严持戒律学起,有这个优良的基础,再学菩萨的六波罗蜜。放下贪欲,那是布施之德;放下恶行,持戒之德;放下瞋恚,忍辱之德;放下懈怠、懒散,精进之德;放下心浮气躁,禅定之德;放下愚痴,智慧之德。欢喜心现前了,欢喜心是什么?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身心自在,就是离苦得乐了,灾难就能够化解。这是佛光普照,佛光对我们的加持,真的帮助了我们。
- }% h( K$ O* S& T1 @% p# y4 C 
' S+ h# S! U& v) [# @  U+ m  S, q* H* e5 f7 B6 R5 x; w7 o
/ A: y" `( I1 E+ e3 h( B7 V% ^

1 D6 W& s9 G: i! R3 W: H. g' z# A/ ^$ d3 K& a$ Z0 d7 C%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4 19:02 , Processed in 0.1084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