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1 a/ Z8 P/ E9 b! g& x2 ^, | ?7 \; N; }" F: S- X# j2 z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 U# M1 }# f2 M% A& Z, N- h& s「水无异动之湿」,水以湿为性,它虽然变成动的波相,它的湿性没有变。「故即波以明于水」,水已经变成波的动相,所以你只要认识波的相就认识水了。水变成波,波就是水,在波上就明白水相。这就是说:你明白生灭法没有本体,只是个假相,它的本体就是真如,你就在缘起生灭法中,认识了真如。
# ^: P/ {* ?' S; X; H 丁三、结& l6 j( N# ^2 _. I$ q8 U' J2 t6 ]' k
是以动静交彻,真俗双融;生死涅槃,夷齐同贯。
( h9 v" N5 L5 r+ ], e8 p「是以」是结词,把以上总结起来,结成不二。「动静交彻」,彻者通也,动的波跟静的水,交相洞彻。「真俗双融」,「融」者和也,好像真如的「真」,与生灭的「俗」,真与俗融和,俗和真也融和。% X7 G2 c; u0 X; k# m; r. A9 x
「生死涅槃」,「生死」就是生灭,「涅槃」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圆寂。成了佛有二个果,一个智慧之果,叫菩提果;一个理体之果,叫涅槃果。成了佛证得涅槃是什么境界呢?圆满寂灭,德无不备曰「圆」,一切功德都具备了。障无不尽曰「寂」,一切障碍统统断尽,烦恼障、所知障统统断尽。小乘认为生死不是涅槃,涅槃也不是生死。「夷齐同贯」,「夷齐」即平等,「贯」者通也。大乘认为平等相通,生死即是涅槃,波浪就是水,因为生死法就是生灭法,是依着真如随缘起的,你在生灭法中能悟到真如,当下就是真如,没有两个道理。1 o* g0 u; U7 L G& ^
讲到这里,已将《大乘起信论序》讲了一大段,主要明白造论的文法,比如有人写了一本书,要请你写序,写序有其文法,不能乱写,序文的文法分两大段,第一理序,第二事序。这篇序文,理序即是讲《大乘起信论》的理,共一百五十三字,其中比喻波浪与水湿有四十六字,其余一百零七字,讲一心开二门,二门不二。佛法怎么难懂呢?佛法的经典、论文太多,不容易找到纲要。为什么要讲《大乘起信论》?因为这部论是依一百部大乘经造的,你懂得这部论,一百部大乘经都懂了,也就是一切大乘经都懂了。《大乘起信论》是一百部大乘经的纲要,这篇序文是叙述《大乘起信论》的大意,这一百零七字,就是《大乘起信论》的纲要。你明白这一百零七字的道理,《大乘起信论》就通了。这篇序文讲什么呢?先讲一心法,再开二个门,第一心真如门,第二心生灭门,再合起来二门不二,就是这四科。所以讲《大乘起信论》,先讲这篇序文,序文是古文体,不要以为文字深不好懂,有注解可以研究,只有一百零七字,要把它研究懂,背熟记在心里,读诵其文,受持其义。还不懂再加上四十六字的比喻,水即是波,波即是水,一切大乘经的道理,都不出这个比喻。这是劝导诸位要读这篇序文,把义理受持到心里,领纳不忘。( Y7 C" w3 I4 p6 y
乙二、明造因由(分二)1 w* X e; u6 g( r
丙初、反显& s7 p4 s( A `' B& Y, |% Y# G
但以如来在世,根熟易调,一禀尊言,无不悬契。
$ W) F! W1 ?% Q0 H3 Z4 K再讲事序,为什么要造《大乘起信论》?「乙二、明造因由」,说明造论的因缘,分二科,丙初、反显,反过来显明不必造《大乘起信论》,这是作文章的起承转合的「转」,直着说没有话了,反过来说就有话讲了。1 E, y. X m5 w3 b7 g" H5 ^
「但以如来在世,根熟易调」,如来在世的时候不需要造《大乘起信论》,因为当时正法住世,如来是最胜的缘,时间胜、缘胜。「根熟易调」,众生见佛得度的根机成熟,很容易调顺。释迦佛为什么示现成佛?因为众生的根机成熟,应该见佛得度,佛才从兜率天下来,示现八相成道。「一禀尊言」,禀者承顺也。「尊言」是世尊说的话。「无不悬契」,「悬」者远也,「契」者合也,很远就能契合。听佛一句话,马上就开悟,与佛所说的真如之理相契合。这是反过来显明有佛在世,不需要造《大乘起信论》。6 a x% S7 P* Z" @5 o) [1 \/ t" W
丙二、正明(分二) 丁初、序谬述迷(分二) ' t, Z+ z/ x1 X/ x* b/ C+ |
戊初、总叙
" u0 g/ s- F( b; I大师没后,异执纷纶,或趣邪途,或奔小径。
7 Y) H- c3 p- C! `- B「丙二、正明」,正面显明要此论,分二科。「大师没后」,「大」者,德业高胜。「师」者,可轨可范,可以给众生作模范。「大师」即指佛。「大师没后」,明时缘俱劣也,就是佛涅槃以后。「异执纷纶」,明根行俱劣也。「异」是不同,「纷」是纷乱,「纶」是纶理。大师在世,可以给你调顺,大师涅槃,各人起不同的执着,纷乱了纶理。「或趣邪途」,「趣」是趣向,「途」是道路,有的人走到外道的邪路上。「或奔小径」,有的人走到小乘的路上,大乘不学,学到小乘去。
o/ X9 l' `1 }# B& e5 I/ S戊二、别显(分二)
' P' a5 N: M; r/ g己初、迷理
. ?; [% v: }6 k. R! B. v, s$ ?) o* v遂使宅中宝藏,匿济乏于孤穷;衣内明珠,弗解贫于佣作。; k0 {* I, g4 E4 W0 g! I" x
这里连举两个比喻都出在《法华经》,一个是贫女的宝藏,一个是穷人衣内的明珠。「遂使宅中宝藏,匿济乏于孤穷」,《法华经》中说一个譬喻,有一个女子,她家里有金、银、琉璃、七宝在地下埋着,但是她的父母不在了,她不知道家中有宝藏,而孤苦穷困。「匿济乏」,「匿」是隐匿,彰显不出来。「乏」是贫乏。本来可救济贫乏,隐匿不能救济贫乏,为什么?宅中有宝藏,没有人告诉她,她不知道,所以受贫穷之苦。& T0 @+ E; d3 t6 o
「衣内明珠」,自己衣内有无价的明珠。「弗解贫于佣作」,「佣作」者,赁力给使也,给人家做工拿几个钱。《法华经》上说这个公案,一人到异乡,贫穷得给人家做工。遇见一位有钱的朋友要救济他,先请他喝酒,他乡遇故知,朋友难得见面喝醉了,这位有钱的朋友,因为有事急着离开,把一颗无价明珠装在他的衣袋里。等到他酒醒了,不知道衣内有颗明珠,以为有钱的朋友不够交情,心想:你要救济我,怎么把我灌醉却走了,真是不够朋友!生活要紧,他还是继续做苦工。过了一段时间,又遇到那位有钱的朋友,朋友问他说:「你怎么还给人家做苦工呢?」他很生气的回答说:「我没有钱,不做苦工怎么办呢?」朋友一看,他还是穿那件衣服,就摸他的口袋,拿出一颗无价宝珠,当时换了许多钱财,就发大财了。迷了理,等于宅中宝藏、衣内明珠,没有人告诉他,继续受贫穷佣作之苦。下面不但迷了理,更加迷了教。. o2 A: u7 U( A7 p" U. L# M/ h2 j% e
己二、迷教
% Z9 Q$ x6 {2 m4 \# U* _加以大乘深旨,沈贝叶而不寻;群有盲徒,驰异路而莫反。6 G/ G) S0 e0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