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57|回复: 4

[莲华生大士]珍宝伏藏---无垢修持晶鬘(节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1 12: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2 H; ]& `$ b: l; X' B4 i
6 \5 G. U9 h9 _$ y: b* M
●[莲华生大士]珍宝伏藏---无垢修持晶鬘(节录)
' ]) l* K6 D( w8 q/ J珍宝伏藏---无垢修持晶鬘(节录)
: X+ N  d, v2 R  莲师口授.移喜磋嘉佛母藏岩
5 r. \' u& b9 w& X4 v8 ?2 e& }  杨奴宁玛俄些及生叽宁巴取岩 ) F( L$ d" P; @" i+ K
  莲花生大师云:【苟不能以方便知见双融,密咒将流入歪道。】
. ~/ G+ _2 v1 Y7 ^& o! C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 {$ W" |( B' I5 |' Q  大师答言:【方便者,修法之无诳原则,或为生起、或为圆满次第。知见为见,法界空性之义及自光明。若不瞭知见为自空性;於己体现,则非入於知见之道。无方便之知见,无能有任何境界;以无知见之方便,法性不能入於修持中,故须将二者双融无令分离。
- v% N6 R" r) `8 o" T$ o+ i& L  u/ B  总之,将方便与知见分离,犹如鸟欲以单翼飞行,无能达佛境。紧记之!   x1 ]6 r  S( K
  莲花生大师云:【若不修根本后得无分,无法入空性界。】 / s4 @% y+ Y. j7 g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 F" [9 N; J: G: w& L  大师答言:【於上座时,住於如幻法性中,觉受而非分别。於下座时,了知一切皆为空性、无自性。对空之觉受无动触与执著,必可超越上座下座,离於所观之境及特徵,如云雾於空中即时消散。(上所云觉受乃指现量之实证诸佛法身,徒呈意识分别之能事而造作者,皆戏论也。)
# E( x  Q1 S: {  总之,无论上座下座,观法性者超乎明与障,如揽镜观物者。】 7 K  d( o3 J6 J  R8 e
  莲花生大师云:【修待时若不能自然清除沉掉,纵有修法,仍不免堕入两端之过患。】
- @5 P- V& g# I, n: H1 n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7 W' _6 u4 F1 v( F  大师答言:【於上座时,住於自然法性中,於沉掉生起观照之,见昏沉本亦法之空性。於掉举生时亦观掉举,所掉举者亦为空也。 9 r$ f0 P! [# U; i) z
  若执著於摈弃沉掉之念已除,则无染於认定其为实体,沉掉即自解脱,而不会推之至极则。若能修习自然清除沉掉者,自生之定境已生。 9 |( f5 v8 p, j- K. }4 A. D- A
  总之,一切定境为对治沉掉者,则变为思维之定。了知沉掉之根乃空性为至要。紧记之!】(此中亟需领受无垢灌顶、实际修持乃可生起表里如一之解脱自性,徒依文解义作理解者,皆增上慢人也。如下知之!)
; t) ]) z0 L8 U! \5 g+ x: V5 t  莲花生大师云:【若不能将法与生活融合,各座修法即变成脚绊。】
0 l0 B8 j( ?9 K# J: S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9 T/ f7 M8 P* E+ x( e2 b) S1 z
  大师答言:【修法时,平等住中所觉受无造作之法性,应带进下座後之每一境;或行、或走、或卧、或坐。於一切所为,若不离此修法,即能长住於此法性。修法即超越各座之限。 ) Y: K, X& E- f3 b8 c: S
  总之,修法者困其身心,不运用修法之精要,即为枷锁所绊。紧记之!】 3 W3 k3 K# Q% m4 K4 N) t
  莲花生大师云:【若不行献供与忏罪,则业障无法清除。】 4 @7 M( n, ?2 P8 \0 J% z1 U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9 Y1 w4 k  i% ~+ e' Z% u
  大师答言:【于修口授之时,应(以法为道)。即以观想、献供、绕行、造渣渣(小泥塔像)及食子、朗诵、讽颂、抄经等法行,转为无修整之道。不断行此。若以染著,懈怠等,则无法圆满目的。 ; _  M8 V3 q! ~9 I& f! g
  总之,若不以无分别执持诸法,所作善业只引轮廻中之乐为果:彼等不能成觉悟之道。此则成为无意义。 5 X0 z2 `0 P, q9 C) l8 f( {' {( O
  以此之故,于无执染之境界中行身、语、意之善行,尤为至要。紧记之!】 0 B$ t/ z+ G+ p! f) v0 h
  莲花生大师云:【若于修法中无有示相,则教法仍未生用。】 3 ]' @: j* E! j1 _  r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 j7 w( n1 @3 j, ^. v
  大师答言:【内示相为内在而生之乐、明、无念。离诸实执,不为妄念所牵,心即自解脱也。
! q: Q( L& ?" n( G7 G  获得法的加持之中示相,为能断恶念,超诸艰难,不为病、垢、魔所乱,此时加持,即于自身语中现。
+ @- b& A/ X- K  外示相为心以修法得自在,不为八风所动,我执之结自解。
$ J8 C$ k5 s2 m% [1 R- Z! n1 {  总之,若缺法之上师者,定法无从生。以此之故,依止具相续传承、妙成就之上师为极至要。紧记之!】 * Y! ?2 B0 v$ r. b5 |( I: l7 I
  莲花生大师云:【甚深教法无结集。】 . h# V4 O! r4 J9 G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6 N& J: U6 u/ p% Z+ Z1 n
  大师答言:【若殊勝之上师宣说甚深法,纵为一言,具器弟子即依之修习,定法即生,果能圆满。
" C7 |) J( e. g2 e( Y  磋嘉,汝无生之心为空、明、遍满。当常感受之。
0 C, `6 r  I7 p9 v2 \3 @  总之,若法之上师殊勝,无论何往,汝均得甚深角教法。紧记之!】 / y/ n% x% \" X! I  V
  莲花生大师云:【纵修何法,若非为众生者,修之法,只导致声闻断灭之境。】 & q7 `9 A0 C4 I! b
  磋嘉玛白言:【如何引致耶?】
& @8 T7 ]' A7 y  大师答言:【将口授作为修持,修习佛心以得觉悟,乃为众生利乐故。为成就他人之利故。此非共乘之目的。为己之平静喜悦,放下与解脱,乃下乘之道。
2 B+ P/ v& ~% V8 D6 S1 d! j8 b9 O" N  总之,只为一己之平静,为苦之源,且无义利。 & O5 Y1 t/ V# F9 z! {! Y
  修法只为自利,而得乐者鲜也。以此故,只为他利而修实为至要。为他而修之时,即离我执而自身利益即得成就。紧记之!】
) X: A0 ]& \3 H0 [  莲花生大师云:【若不以无缘大悲作修持之依据,一切功德源即浪费。】
1 p; g9 z# C# ]& E  磋嘉玛白言:【何以故?】 * M+ P0 i, ~2 b0 ?( i- h
  大师答言:【有执之功德源,无法增长故,必尽。若善以无执廻向所修,功德之源无尽,此亦即最上觉之主因。 1 _6 P; F; x$ X7 |! M4 r0 h2 n# b
  无执者何?无“我”、无“他”、亦无功德源之想。将一切想,溶于空性中。 6 }+ \7 w3 T/ Z1 l% v% u
  总之,功德之本无误,若为无执所持。现有所执之我已行善!并将功德廻向世法或名声,为颠倒之廻向。】
5 |6 Z) W& _6 W* |; o  莲花生大师云:【具善巧方便之功德源,超乎其他。】
2 x) W3 @9 p. M! G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 i% l$ o: C' W  大师答言:【若以善巧而行口授;练於真义,印以无执之廻向。此即能远超实执之修持,纵修何法,功德之源增长。 ; {. [1 m: V( I9 P0 h: {
  要之,至为扼要者为令功德之源无尽,不断增长, * ~8 D5 m7 F- S0 n( r9 @7 y
  直至得无上觉。无论如何,放下廻向之处、廻向之能与所,不著任何痕迹。紧记之!】
9 T" C) W9 x! V' c( [  化身大师莲花生云:【与三调谐之伴和合,即能除魔罗之障。】
" L: B' x8 o! d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 n+ q6 ?' D# ?7 O1 X2 Y% H  大师答言:【向调谐之真实上师依止;观之常在顶上,使得向之祈祷及献供。 + h5 p* s/ D% a- `6 X* e
  与调谐修法并具同一誓句之友作伴;其为不追求世间法,为未来故决意修善行者。 . w* L  R6 K; f2 K& f% t( K9 s
  依附调谐无错三教法,将之实践,遵照具德上师之敕,修生圆次第之甚深教法。
$ ?/ [& n5 r1 G8 i) Y( O+ u  若与此三无分,魔罗无能障也。 , Q- V9 o6 D/ d+ a6 L: E3 Z2 {* s
  总之,以自心为证,作三宝不唾弃之行,结果必为殊勝。紧记之!】
. x) r9 \+ R0 ?, i: B& @8 L5 E  莲花生大师云:【修法者,得好基础为要。】 ) g5 N+ [1 a. u* g! V
  磋嘉玛白言:【何能得之?】 % X" O1 K2 j( I. g7 E" t& r-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12: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莲华生大士]珍宝伏藏---无垢修持晶鬘(节录)》. o0 O# L, J* ?% }& U; s

0 w4 A4 |6 @; C/ q* i4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8 x  V3 P" o* p* a. A
  大师答言:【首者,若缺积聚资粮,则无能遇具口诀之上师。若缺数勅修习之业,无法瞭悟教法。若无诚信,无能见师之功德也。又若缺戒律及誓句,则与修法背道而驰。若无口诀之导,不能知修持之法。若无精进坚忍,无法入修持之道,而功德转堕于懈怠。若无决定出离轮廻中之追求,无有能于修法得圆满果。
8 \, D) Q: a( Q  G  v( y  若均无上列之过失,修法必至成就。无上觉悟之成就,须无数因缘之和合,故当精进。
$ C% J$ j! ^% M' e% g' W3 G. H  要之,捨所应揲,为所应为,勿令身、语、意堕于凡俗而加努力,其果殊勝。紧记之!】 + n- Y3 x4 w! m  x; W6 k
  莲花生大师言:【谨知佛法无有义利,必以之住心中,并实行之。】 ) ]. j# b6 T/ I: r1 `
  磋嘉玛白言:【如何行之耶?】 . I, g% {& F1 v2 E( a9 f
  大师答言:【对见广大瞭知,对教法无边见。夺修法之宝座,将一切法之义,集与心中。启行为之门,莫令见于行不合一。具得果之信,使轮涅一于法性。知守三昧耶之规范,不越此戒!如是修者,修法则无所谬误。 3 c% I! t1 }5 u2 I7 v
  总之,勿让修法堕于平凡,将之吸收于心,及以之实践。紧记之!】
$ n6 M- G% n$ U: L4 l, Y9 G+ i  莲花生大师云:【於未来世,末世黑暗时期降临时,有自称修行人者,未得允许,却教人修法,自不修持,却教人修持,自不解脱,装作教人解脱之道。充满私欲,而教人抛弃染著枷锁、叫人慷慨。对自己所为之善恶,一无所知,而信口道人家所为是善是恶。自无定境,诳称利他。吾知将来以佛法之名,装作伪善、欺诈、行骗者多矣。
8 B9 W- W7 o9 y7 G8 ]* G1 b% A  於未来世欲修佛法者,当读此莲华散人所造之嘱言并自验证之!
$ u+ Z, Y. ^8 e( }+ O& U  当观轮涅过患!此生一切均为无常,至为明显,应自内省思维!多闻成就大师之传记;知其如何自律。觅得具德上师,以身、语、意至诚承事之。 ' G; l; i. Q/ ?7 ^! {+ p
  於初,勿与之如平辈之交友;而以学习与观想断诸邪妄。 1 z/ t9 q6 m6 T. K3 L5 I* T
  次不断修持,并作坚忍。
! M+ y' y$ L+ C/ X2 W4 E  A  最後,以修持将法融合於心,并对治妄念等。
  k* x8 P, w  o# F" |  V- A  常守誓句与戒律,无令退转。修法无令间断、或推迟,应即修之,以实践所发之愿。 % J$ a0 W4 l5 I/ }8 i
  纵吾一散人已得成就者,无有散乱之时。见诸迷失众生,正受驰求世法、烦恼、欲望及黑业之苦时,悲欲泣也。心为愤慨而痛。
+ d% A/ a5 l2 i( ~) X  E9 _; y  已得人身,由善恶业而受乐与苦,不期以即身成就者,纵修一座皈依亦无,而代以追求、野心、散乱、今生之享乐,而积集恶业,实无有心者,其心已腐朽,魔罗之鬼已潜入其心,其为诸魔所骗矣。
( l( y1 Z4 q$ W, L' w. R  若由心深处以三宝作依估,修即身成就之法,绝无被三宝所欺之可能也。 # E& H$ c* D- ]& u4 }* f" T# b
  受欠缺衣食之苦,实无可能也。人常称缺修法用之衣食,故无暇皈依或修法,并谓无有馀暇;其实为无耻而自欺也。
8 J9 d8 S5 D8 O7 \" d  当下,当诸根具足,并有暇之时,若不努力修觉悟之法,转瞬即被业风所吹,直至死主之处,而死之时逾
: ], O! Z$ G3 @6 W. G3 i  近。於此之时,方才发狂想诸法,则只惜迟矣。紧记之!!! 7 g8 c2 Y9 z9 v% d* x) h! z
  总之,修法者无有成就,除非紧记死字於心。
" D0 Z. t9 f' x2 f$ h8 N9 l  未来世具器者,吾莲华散人,无诳语者。任何所为,尽力使死时无悔!自顾而尽力,望有救他之能力。 / z( P; Z! y9 w: W1 }
  此教授,名为“无垢修持晶鬘”,显为无死甘露之心要,向化身大师莲花生处所求者,以身语意至诚而求者.卡珍磋嘉。
7 r' d* M6 ~6 \! T* Y3 f, f" O  以使世利益故,将之纪录将之岩藏,以不应宣说故!
3 t! e# q+ f& {5 v% t  若遇具器者,当使之实践。
8 o* x9 P. M! h5 k0 ^  此为“无瑕无垢修特晶鬘”之讲授。
* r# c$ n2 N. n( \  宝之印、密之印、托付之印。
4 I! p6 Q# W. x7 S5 ~  空行心要最勝法
( ~' C9 z2 m! S, j! {  今乃于此而略述
- X+ {) h+ I' L. E% u/ b  普愿见闻受持者 * R/ ~& [' s  z3 S( _
  同证邬金解脱地 1 ^: Q. x/ D' V8 K

& Q$ O" K" X& _- G2 v& Q" {, h; D- @; S2 Z1 a

& A" o: \- I- V4 x/ H
1 ^8 M6 P* T  p7 W$ `0 {0 z1 z# x0 F9 F2 \9 s+ O: y( v0 u'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5 15: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6 17: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19: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6-18 21:07 , Processed in 0.0800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