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袈裟的殊胜功德 * w9 U" w, ]$ M' F
- f! A+ o% h# o' y4 g
---海涛法师---
, N3 N0 }5 N9 R1 r S
% K+ \* s; W: {& h. S/ z各位大德:阿弥陀佛!
- x: w- a6 J) t: Q* T9 z1 Z
+ o6 f: D& u3 q% ]3 ~# s) Z" u 这期的会讯,让我们来谈一谈关于袈裟和佛塔的功德。这两类东西看起来关联性似乎不大,但若是深入了解其个中意涵,便能了解到它们都是象征、代表着佛法无边威德的圣物及圣境。若能在值遇时如法礼敬,必能为各位带来莫大的利益!以下便分别为各位介绍。 4 Y* v: c3 G3 h5 s# B$ U! }
袈裟功德衣.无量福田 , Z$ e$ O$ @7 ^4 ?1 C
袈裟的由来及相关意义 " H# v" a' g* _5 J9 |7 ]/ O
袈裟,在一般人心中的印象便是佛教出家人所穿的衣服。然而,袈裟的意义绝非仅止于此:它是为求解脱之人所穿法服,因而有着“善哉解脱服”之称;它更有着自利、利他的种种功德,所以也叫做福田衣。袈裟上的条纹有如田地一般,正是其代表“福田”的象征──田地有生长的意义,代表了佛法的利己利人、种种功德的相互滋长。
, _* F! r* g3 s6 K根据《四分律》的记载,佛陀曾经告诉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袈裟功德殊胜,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龙善神皆会给予守护。 * Z3 @ J7 q: n u" x9 v5 g2 ?
$ C- D( J& |( |5 \' `9 P袈裟所具的功德利益 * e1 V4 _, a$ T- G& u
在佛经中,赞叹袈裟的功德不胜枚举,以下列举袈裟五德、十利:
! i. G1 U n5 u8 a% Y1 i0 ?! C袈裟五德 ( c( d6 B. z7 e5 y6 g, \$ V1 w
一、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其念中,敬心尊重,必得三乘授记。
3 K: s$ E5 z( ~ _4 `二、天龙鬼等能敬此袈裟少分,得三乘不退。 * O! U% x5 Y+ S+ I" v5 ~% I
三、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 $ f$ x) Q2 t. r2 I' x- V
四、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寻生慈心。
$ [/ K, d; G0 m5 f+ H五、若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毗尼日用切要》
% E3 e8 a' K& K0 h' Z: H; @4 c袈裟十利
' `* V& Y9 @0 C# T% t一者,能覆其身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善法。
c: F D( h) X3 P+ K, W二者,远离寒热及以蚊虻恶兽毒虫,安隐修道。 ) ~- a4 x$ b2 b7 [- j- H
三者,亦现沙门出家相貌,见者欢喜远离邪心。
! i2 \& {( p/ ] ~5 d P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宝幢之相,尊重敬礼得生梵天。 ' X- @8 D" M/ h2 a7 R! |
五者,着袈裟时生宝塔想,能灭众罪生诸福德。
- x) V; Z- M- B: C2 I( X4 G* H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坏色,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 G2 Y/ e- j9 Z0 ~3 n
七者,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作良田故。
% A8 v! D6 h4 u. k( [# O八者,身着袈裟罪业消除,十善业道念念增长。 # S2 S/ d9 \' h) L
九者,袈裟犹如良田,能善增长菩萨道故。 7 }1 p4 h7 d3 y9 |& c
十者,袈裟犹如甲胄,烦恼毒箭不能害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8 p5 p9 l1 X/ r$ g& ^
此外,“配戴袈裟”也具有免难消灾的效果。此例源于大鹏金翅鸟噉龙的起源:金翅鸟俗谓大鹏鸟,专门吃龙,每日必食大龙一条,小龙五百条才得饱足。所以金翅鸟每天都用牠的翅膀打开海水,捉龙而食。龙王求救于世尊,佛以袈裟赠与龙王,教其及眷属各披袈裟一丝,便可避免金翅鸟捉食之难。金翅鸟看见龙身上有袈裟,都不敢捉食,便也饿着肚子跑去向世尊求救。佛嘱咐其勿捉龙食,而敕声闻弟子每于用斋时,施食金翅鸟甘露法食。故现今侍者施食偈言:“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即导源于此。
2 |1 b- [1 N5 I1 K6 b' ]! U, c善法功德力不可思议:诸佛、菩萨、一切三乘圣者所成的无漏功德法、经典,或佛遗留的威仪、戒律、袈裟、舍利等,这些都名善法。所以乃至披一缕的袈裟,就可消灾增福;若诵经典,或供养,或佩戴身上,就可免种种灾难,成种种功德。
2 a% L* B2 {8 U. _/ g Q% a& o
6 I. V [9 ?7 |佛塔为圣境.功德殊胜 ( G' D% {4 B1 }6 P( @2 E
8 F9 v d0 x0 @) Y4 |4 n佛塔的由来及相关意义 : }+ d3 w. p7 c g$ `
说起佛塔的起源,上可追溯到释迦牟尼佛以前。佛典如《四分律》、《五分律》等都曾提及地下有迦叶佛古塔之事;而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舍卫国的给孤独长者也曾经供养佛的发塔、爪塔。在佛陀涅槃后,弟子们因为缅怀、纪念佛陀的缘故,便建塔以供养佛舍利。
2 h; r) _9 \" x4 s5 A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发展,造塔的原因也变得很多,并不一定是为了收纳敬奉舍利。《长阿含经》云:“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悬缯,使国行人皆见法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饶益”,便说明了造塔是为了使人不忘佛陀教诲的另一层意义。而在佛塔中,通常会安奉着圣者舍利、经书及各种吉祥物品,让绕塔及顶礼者皆能积集功德。
! ~- b% |! \' _# A2 Z$ Q在象征意义方面,佛塔则是代表了佛陀的圣意、法身,而且佛塔的每个部份都揭示了成佛之道。除了表佛身及五大外,佛塔下层基台则代表十善业、三阶代表三宝、狮座代表法住于世、莲座代表六度、基座四角代表四无量心;整个佛塔则代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内的六十名数。 , B1 W$ k. q% K2 c& \& v
8 _, h& D/ L9 I0 y
礼塔、绕塔、建塔的功德 5 j( ~$ A9 D, p0 j' r! Z. p/ w
礼塔
1 H; V2 O3 Z/ T礼塔,即是以恭敬之心礼敬佛塔,即使是简单的顶礼,或是洒扫、供养等,皆能累积深厚的福缘。甚至即使是我们只在心里,对他人建造塔的功德生起一点点随喜之心,都能获得无量的功德。 3 n* q$ X! q" @2 b7 M# h j7 w4 L
《无垢光所问经》云:即使是梦到佛塔、看到佛塔、或是听到佛塔上的铃声,甚至鸟儿、苍蝇被佛塔的影子遮到,所有的恶业、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五无间罪等都得以净除。 : R1 p$ B# s2 U" q, d
绕塔
4 ?0 M/ [! P) D& N佛塔是威力强大的圣境,甚至连无心地绕塔一周,都足以让我们净罪集资。因为诸佛有无量无边胜福德故,无量无边大智慧故,无量无边三昧解脱等,种种希有功德法故,吾等学佛修道者,若能“如法”绕塔,所得功德,如佛在世等无差别。 9 V- M8 [- C5 I; u' X2 P
而就如海涛以前曾经推行过的:带放生动物绕圣境,也是实际帮助牠们的一个方法。例如,每次带着装有一百只虫的容器,绕塔或其他的圣境一圈,就是向一百只动物,布施最大的礼物--佛果。每次带一千只虫绕一圈,就是布施佛果给一千位有情众生。
5 ^8 V# F; J1 u: w0 x- r. m$ _+ y 2 Z8 s" o- o- c P* H1 @
建塔
4 y; D& N) }; m7 R8 Q: b& [# W
`4 {* l6 m8 b+ F" {; I建造佛塔是净除恶业、障碍及广积福德资粮的有力法门,不但能够令自己证悟菩提道,而且能够圆满饶益众多受苦的有情,使他们解脱,进而证得无上安乐的佛果。
B" f3 ~% M& b0 n1 ^5 w!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云:“若以清净心造作佛塔,于此生中,不为一切毒药所中。寿命长远,无有横死。究竟当得不坏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怨家悉皆退散。随所生处,身常无病。一切众生见皆欢喜。”在《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中更提到,无论是自造佛塔,或教人造塔,皆能够成就广大善根福德,命短者亦能得延寿,并有常为一切诸佛忆念、授记生于极乐世界等诸功德。
" b$ R5 v! D3 Y. o8 }0 N. G& h- f2 E - t6 n( D+ `) m% w- O
把握机缘.累积福德
% ] P' K# s$ x: a7 B- ~以上概略为各位介绍了袈裟和佛塔的意义和功德,希望能让各位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袈裟和佛塔并非是专属出家人或是离各位生活非常遥远的东西,只要心怀恭敬,自有许多亲近、接触它们的途径。比如说:即使自己并无能力亲自建造佛塔,但若是随喜造塔、赞叹他人造塔、礼敬佛塔、或是如法绕塔,也能从“塔”这个圣境中得到莫大的利益。
: n# a- v# i! }7 y+ V- R而在袈裟方面也是一样的,虽然在家众自身不能着袈裟,但若是礼敬僧伽与袈裟,或发心供养袈裟等,亦当获福无量;这也是生命基金会近来积极推动供养袈裟的原因──布施、供养深具功德的庄严袈裟(南传佛教中,要出家必须自行准备袈裟),不仅帮助了有需要的僧伽成就其出家的善缘,更为自己种下了广大的福田。 : P5 k9 e/ m0 }9 I# Q* `" \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把握每一个可以行善布施、积福修德的机会,更可以自己创造各种礼敬、供养三宝的因缘。行者当知:莫以善小而不为,即使是再微细的善念、善行,皆是植入福田之种,可以长成、收获千万倍的功德资粮!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