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15|回复: 0

供袈裟的殊胜功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 12: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供袈裟的殊胜功德

5 B. Z; Y* L9 [* p# l. X

 

5 _+ b! q+ v2 U( i+ }. Y

---海涛法师---

; G+ P. _0 V$ X1 r1 R3 {& \

 

9 l: a1 @5 y' v

各位大德:阿弥陀佛!

- Y# z1 _2 W/ h! u

 

8 {( K2 N$ x+ t( L6 P8 o, n& B+ w

  这期的会讯,让我们来谈一谈关于袈裟和佛塔的功德。这两类东西看起来关联性似乎不大,但若是深入了解其个中意涵,便能了解到它们都是象征、代表着佛法无边威德的圣物及圣境。若能在值遇时如法礼敬,必能为各位带来莫大的利益!以下便分别为各位介绍。

]3 R" |3 i/ U I' ^

袈裟功德衣.无量福田

- n( o$ h% _% h' o

袈裟的由来及相关意义

* i8 O, e- k. F3 C/ _& }6 m

袈裟,在一般人心中的印象便是佛教出家人所穿的衣服。然而,袈裟的意义绝非仅止于此:它是为求解脱之人所穿法服,因而有着“善哉解脱服”之称;它更有着自利、利他的种种功德,所以也叫做福田衣。袈裟上的条纹有如田地一般,正是其代表“福田”的象征──田地有生长的意义,代表了佛法的利己利人、种种功德的相互滋长。

; O' j% a: ?# H J1 S, a/ h

根据《四分律》的记载,佛陀曾经告诉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袈裟功德殊胜,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龙善神皆会给予守护。

! j* S G. R4 C' x: Z

 

1 o& ^4 G8 C# e" C

袈裟所具的功德利益

7 X. S3 i+ t1 T2 y

在佛经中,赞叹袈裟的功德不胜枚举,以下列举袈裟五德、十利:

: p3 ^- ?7 J3 m3 B- t1 y* U( `

袈裟五德

% z0 W1 X4 p5 v$ N# U

一、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其念中,敬心尊重,必得三乘授记。

) L) q. `' l4 D& R+ T

二、天龙鬼等能敬此袈裟少分,得三乘不退。

! }7 r' a! S( S {1 ?9 g5 a V* G) k3 R

三、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

" P1 y$ U1 @) _+ x

四、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寻生慈心。

4 }2 B1 r1 f2 q, r$ v: u n) c

五、若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毗尼日用切要》

: d4 }. E* {+ b+ j2 o

袈裟十利

j: z9 g' C4 u9 c5 n

一者,能覆其身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善法。

6 {% t- Z$ V7 A2 p8 _# h$ q

二者,远离寒热及以蚊虻恶兽毒虫,安隐修道。

0 @6 g% z$ p6 a- a3 Z7 H

三者,亦现沙门出家相貌,见者欢喜远离邪心。

2 \- Q2 O7 j- P5 Z' u' p! A

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宝幢之相,尊重敬礼得生梵天。

# u$ M0 y+ \2 j$ K: Q7 t

五者,着袈裟时生宝塔想,能灭众罪生诸福德。

: w V4 m3 D: `/ E9 q

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坏色,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0 e9 H! r5 s# U% v7 z. T9 q

七者,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作良田故。

$ f$ ^; w, h$ g" _3 G) L

八者,身着袈裟罪业消除,十善业道念念增长。

. O/ m* S6 L4 P# Q: M$ G( p6 t

九者,袈裟犹如良田,能善增长菩萨道故。

# Q6 W3 V* c1 E6 m) ~! h0 j

十者,袈裟犹如甲胄,烦恼毒箭不能害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 K" |0 l9 E) `) G7 D" J

此外,“配戴袈裟”也具有免难消灾的效果。此例源于大鹏金翅鸟噉龙的起源:金翅鸟俗谓大鹏鸟,专门吃龙,每日必食大龙一条,小龙五百条才得饱足。所以金翅鸟每天都用牠的翅膀打开海水,捉龙而食。龙王求救于世尊,佛以袈裟赠与龙王,教其及眷属各披袈裟一丝,便可避免金翅鸟捉食之难。金翅鸟看见龙身上有袈裟,都不敢捉食,便也饿着肚子跑去向世尊求救。佛嘱咐其勿捉龙食,而敕声闻弟子每于用斋时,施食金翅鸟甘露法食。故现今侍者施食偈言:“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即导源于此。

{5 D ~. `; o0 ^

善法功德力不可思议:诸佛、菩萨、一切三乘圣者所成的无漏功德法、经典,或佛遗留的威仪、戒律、袈裟、舍利等,这些都名善法。所以乃至披一缕的袈裟,就可消灾增福;若诵经典,或供养,或佩戴身上,就可免种种灾难,成种种功德。

; W" f+ O* q) w

 

/ e1 H7 {5 Q& w* d+ @3 O2 S

佛塔为圣境.功德殊胜

! U+ W4 E9 R# T: {1 h0 A4 _* b

 

. i$ `% o2 O7 d: g% s2 P

佛塔的由来及相关意义

) v# [0 K3 D9 N Q$ u

说起佛塔的起源,上可追溯到释迦牟尼佛以前。佛典如《四分律》、《五分律》等都曾提及地下有迦叶佛古塔之事;而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舍卫国的给孤独长者也曾经供养佛的发塔、爪塔。在佛陀涅槃后,弟子们因为缅怀、纪念佛陀的缘故,便建塔以供养佛舍利。

R# o8 Y5 t' ^% P: X' T* z& N

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发展,造塔的原因也变得很多,并不一定是为了收纳敬奉舍利。《长阿含经》云:“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悬缯,使国行人皆见法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饶益”,便说明了造塔是为了使人不忘佛陀教诲的另一层意义。而在佛塔中,通常会安奉着圣者舍利、经书及各种吉祥物品,让绕塔及顶礼者皆能积集功德。

7 S4 w4 h7 g2 r/ p8 R3 T

在象征意义方面,佛塔则是代表了佛陀的圣意、法身,而且佛塔的每个部份都揭示了成佛之道。除了表佛身及五大外,佛塔下层基台则代表十善业、三阶代表三宝、狮座代表法住于世、莲座代表六度、基座四角代表四无量心;整个佛塔则代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内的六十名数。

% | s+ c* R6 O: c4 y( X

 

$ Y: ?' Y! |; s) [5 o' D# r

礼塔、绕塔、建塔的功德

( x4 ?- ^* B4 I9 C0 Z: G

礼塔

# h4 M% R B" J5 Z

礼塔,即是以恭敬之心礼敬佛塔,即使是简单的顶礼,或是洒扫、供养等,皆能累积深厚的福缘。甚至即使是我们只在心里,对他人建造塔的功德生起一点点随喜之心,都能获得无量的功德。

5 S+ w8 W: @$ Z+ ?! Y4 J

《无垢光所问经》云:即使是梦到佛塔、看到佛塔、或是听到佛塔上的铃声,甚至鸟儿、苍蝇被佛塔的影子遮到,所有的恶业、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五无间罪等都得以净除。

# P+ H( q9 u) V* h

绕塔

4 B- f1 M4 p" B% G+ {+ ?) s8 i

佛塔是威力强大的圣境,甚至连无心地绕塔一周,都足以让我们净罪集资。因为诸佛有无量无边胜福德故,无量无边大智慧故,无量无边三昧解脱等,种种希有功德法故,吾等学佛修道者,若能“如法”绕塔,所得功德,如佛在世等无差别。

" [$ y/ _; D5 K- L7 T+ a

而就如海涛以前曾经推行过的:带放生动物绕圣境,也是实际帮助牠们的一个方法。例如,每次带着装有一百只虫的容器,绕塔或其他的圣境一圈,就是向一百只动物,布施最大的礼物--佛果。每次带一千只虫绕一圈,就是布施佛果给一千位有情众生。

* |9 D! U9 `; T+ T( |

 

. S6 M1 ?6 @' @

建塔

# S( q2 J5 ]7 J4 E5 N

 

& [* Z0 O+ e% I4 ~

建造佛塔是净除恶业、障碍及广积福德资粮的有力法门,不但能够令自己证悟菩提道,而且能够圆满饶益众多受苦的有情,使他们解脱,进而证得无上安乐的佛果。

! Y: I/ Q! k4 z* d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云:“若以清净心造作佛塔,于此生中,不为一切毒药所中。寿命长远,无有横死。究竟当得不坏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怨家悉皆退散。随所生处,身常无病。一切众生见皆欢喜。”在《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中更提到,无论是自造佛塔,或教人造塔,皆能够成就广大善根福德,命短者亦能得延寿,并有常为一切诸佛忆念、授记生于极乐世界等诸功德。

p* s, Y3 [$ W' a2 X

 

* U' b$ |" M- ?/ p% V7 N. c3 E4 m

把握机缘.累积福德

0 i/ @9 l, N4 m$ E4 [$ d( M$ ^

以上概略为各位介绍了袈裟和佛塔的意义和功德,希望能让各位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袈裟和佛塔并非是专属出家人或是离各位生活非常遥远的东西,只要心怀恭敬,自有许多亲近、接触它们的途径。比如说:即使自己并无能力亲自建造佛塔,但若是随喜造塔、赞叹他人造塔、礼敬佛塔、或是如法绕塔,也能从“塔”这个圣境中得到莫大的利益。

) z6 D. J; Q, K4 z2 {; i( W

而在袈裟方面也是一样的,虽然在家众自身不能着袈裟,但若是礼敬僧伽与袈裟,或发心供养袈裟等,亦当获福无量;这也是生命基金会近来积极推动供养袈裟的原因──布施、供养深具功德的庄严袈裟(南传佛教中,要出家必须自行准备袈裟),不仅帮助了有需要的僧伽成就其出家的善缘,更为自己种下了广大的福田。

; t4 k; r1 q3 J- {# \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把握每一个可以行善布施、积福修德的机会,更可以自己创造各种礼敬、供养三宝的因缘。行者当知:莫以善小而不为,即使是再微细的善念、善行,皆是植入福田之种,可以长成、收获千万倍的功德资粮!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3 02:39 , Processed in 0.0689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