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31|回复: 0

破除邪见,树立惜福正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3 09: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破除邪见,树立惜福正见

3 y8 b8 E: Z3 X5 P


——摘自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四)
 

% r7 a A* i" t& n+ T9 U

   针对“福尽而死”这条死缘,有必要展开破斥现代的邪见,树立起惜福的观念。

" [0 F! T9 ~- R3 Z- i& ]

  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有一位美国老太太一生中都以贷款提前消费,临死前刚好把贷款还清。而一位中国老太太,天天省吃俭用,存钱准备以后享用,存到足够钱的时候,她就得病去世了。这两位老太太在天堂见面后,彼此交换心得。中国老太太说:“还是你聪明,哪象我,只是苦了自己。”

! U$ n6 T6 v7 A

  许多不明因果的人都认为这个故事很有道理,觉得应当提前消费才对得起自己。其实这是一个具有欺诳性的故事,体现的完全是断见思想,误导了许多人。

7 `8 R; w/ a* S6 \: m! q

  以因果衡量,这个故事应该这样改版:有位美国老太太贷款消费,在挥霍的同时,却很少积累福报,于是她在法界银行的赤字越来越大,由于福报提前透支,她无法偿还债务,在贫病交加、饥寒交迫中死去。

7 W& {+ a0 f# N5 ~9 s# p6 r/ F# [

  中国老太太生活节俭,平常节省的钱都用来积福,结果福报越来越深,由于善业深厚,最后走的时候天乐鸣空,升到天堂。

* w' _% l. K) j- H

  以后两位老太太见面了,一个是衣食自在、光明赫奕的天子,而一个沦为腹部大如泰山、咽喉细如针孔的饿鬼。美国老太太说:“当初,我只知道尽快享乐,没想到还有三世因果,事实上,因果上的利息大大超过美国银行的利息,贪求现世的享乐,真正害了我。现在我要在恶趣中遭受亿万年的痛苦,即使最终脱离,也还要做牛马来偿还,还是你这条路走得对。”

2 _+ \0 E0 I* L. p" X

  因此,不能随顺凡夫人的邪说,这些邪说不符合正量,在任何取舍上,唯一应遵循因果规律。

/ Y' Y! q2 o4 d5 ~( b T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

- b, `% L# j5 @7 P- b+ V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当然应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吗?这显然是愚人自绝后路的做法,不为明年留下种子,最后只会饿死而已。可见,不顾及后果的过分享受,将会耗尽福报,给自己的未来和后世带来无量的痛苦。

% |6 C* I1 E# x# B0 n: o: n& M" l0 d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则公案:

/ H0 @! D3 x0 D

  明朝正德三年出现了大旱灾,楝塘地方因为有水库而得以避免。第二年又出现大水灾,也以堤坝高而没有遭灾。邻近的几个乡连续好几年没有收成,唯独楝塘地方接连丰收,而且他们乘形势得到了官府的两次免粮。于是这些村里人廉价买进了各乡的产业,生活变得非常富有。从此之后,该地朴素的风气荡然无存,奢糜成风。

8 w5 n: r$ B4 c3 v( Y" ^

  当时,乡民陈良谟对他的叔兄说:“我们村子会有奇祸发生!”叔兄问他是什么原因,他答:无福消受罢了。不久果然全村发生了大瘟疫,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 I& q( ?% ?+ M4 E

  先儒焦澹园说:“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贪着,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 B3 i# L7 i) x9 M

  有人想:现在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日新月异,过时的东西都可以丢掉。半碗饭、一张纸不值几个钱,不要搞得太约束。

2 _( ?6 C8 g1 r" i$ E5 ~% l* @

  这也是以拨无因果的断见所滋生的邪见。从因果上思惟,就会知道其实浪费半碗饭、一张纸,也有很大的罪过。比如半碗饭来之不易,从播种、施肥、灌溉、收割、去壳、运输到最后煮成米饭,其间有多少劳动者的心血,要耗费多少自然资源,才能端到口边,供你享用。这半碗饭不是无因无缘产生的,随意浪费不会折福吗?实际上,因果丝毫不会空耗,浪费财富是损减自己的福报。因此,想起物品来之不易、业果不虚,我们不能不珍惜福报。古人说:“一茶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一首唐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需要劳累那么多的父母有情,想到这一点,为什么还不珍惜福报,反而以浪费为光荣吗?

' H9 W }- R+ e" q) r! E% E

  弘一大师在他的一篇演讲中说:

$ K! p4 A+ z7 I2 ^; G2 n

  我五岁时,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严肃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

- d# C: d+ m* j. [/ Q8 F

  我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时,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或是初出家时制的。

7 C6 \$ J, h4 R

  在古德中这样的事例也随处可见。古时候,雪峰禅师和钦山禅师一起在溪水边洗脚,钦山见到水中漂有菜叶,很欢喜地说:“这山中一定有道人,我们可以沿着溪流去寻访。”

0 P0 W5 M1 @) h: M& R$ C

  雪峰回答他:“你眼光太差,以后如何辨别人?他如此不惜福,为什么要居山!”

1 V& z) p4 o5 J& W4 H) b0 A

  入山后果然没有名僧。

3 [, V. V9 R& D8 p

  有人说:人生在世,应当好好享受,必须拥有豪宅名车、高档电器等,如果没有这些物质享受,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5 U0 W: Q; S5 I/ r" D/ W

  首先应当辨别哪些是生活的所需,哪些与生活毫无关系。身为欲界人类,虽然不能缺少衣食、卧具,但是普通的饮食、衣服,就足以保证生存,身高不到二米,也用不了多大的空间。除此之外的物品,都只是虚假的摆设而已。动物也知道寻求饮食、洞穴和配偶,如果生命的意义只有这一点,那就和动物没有差别。如果把一切精力都用于追求生活享受,这样造作非福业,则连动物也不如。人生的意义在于能成办自利利他的大义,不能少欲知足,就无法集中精力投入于修行,这样就不能成办大义,只是浪费生命而已。

: d4 H' [# ]/ i! ]3 |. [$ |

  不但自己惜福,还要教育子女、学生惜福,为他们而惜福。

! s+ t" O( |3 [: y2 l, i, l

  袁了凡居士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有一年冬天,她给儿子做棉衣,家里本来有丝棉,她把丝棉卖掉换成棉絮。了凡先生问她:“家里有丝棉,为什么要换成棉絮?”她说:“丝棉太贵,卖了可以把钱送给别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样可以保暖。”了凡先生听了很高兴,因为这样做就不愁孩子将来没有福!

6 H- G9 P3 H, X5 z6 s( X& t, h* U! H) @

  再来看反面例子:

- Y+ r* l$ D+ h

  古时候,有户富人在孩子满月时,请客大摆酒席,杀了许多生命。之前,有位算命先生给孩子算命,说他一生的命运如何如何好。可是孩子活到两岁半就死了,富人埋怨算命先生,本来以为他算命很准,为什么这次没有算对。后来遇到一位有道高僧,高僧说他“折福太深,福尽而死”。

- n& r# `5 \# i- }) G& r- l+ l

  再看现代的青少年从小就知道享乐,乱花父母的血汗钱,衣服、鞋子、用具都要用名牌,每个月几百几千块的零花钱象流水一样用。家长也认为:现在时代不同了,宁可自己苦一点,也不能让孩子没面子。他不知道孩子从小养成骄奢的习惯后,由骄奢必然多欲,多欲则无德。长大之后,不是成为贪官,就是成为匪类、花花公子、寄生虫,百无一用。从结果来看,这不是爱护子女,而是毁掉子女。因此,从小要教孩子惜福培福。

3 W( t8 l; P+ x4 N" ?2 L

  我们都是大乘修行者,应当念念关怀众生的苦难。想到自己享福的同时,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连饭都吃不上,为什么不能省下自己的福报施给诸母有情呢?以下是惜福舍福的事例:

$ n' Z6 D" a- N) `, L6 Z1 h! x7 A

  宋朝的范仲淹读书时,心中念念想着救济他人。后来他作了宰相,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个家族几百户的贫寒之家。他的几个儿子请求他买一所园宅,他说:“京城里的大官园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经常去游园,谁会不准我去游他们的园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 |# s2 F# I# R4 `

  范仲淹晚年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用来兴崇三宝。他的几位公子共用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时轮流穿着。范仲淹出将入相数十年,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布施周济别人,所以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而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个个能继承父志,舍财救济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

8 a+ }- J% o; f$ W) D: n' Q g

  某年旧历十一月,天气正冷的时候,苏州城有位大绅士带着工匠到印光大师的关房装置洋火炉,印光大师坚决不肯接受,大师说:“人生不可享受过分,要是自己没有德,空去享用,那就是折福。”这位大绅士非常诚恳,再三请求,必须供养,弟子也从旁边劝请,印光大师说“安在外间的客厅里吧!那里时常来人,让大家一齐暖和,外间的空气暖了,这间的空气也会变暖。”

, V* \& C( D# K0 E5 T/ I+ Y

  我们应当随学过去的祖师大德,不仅惜福,而且把自己的福报舍给众生。自己的生活可以过得清苦一点,省下来的钱让别人享用,有这样的善心将来才能利益无量众生。心中应常常记挂天下苦难的众生,常以福报回向。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又说:“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愿我们如地水火风空五大种一样,恒时成为维持无量有情生存的大根本。

9 W: j, W* o0 N* `/ P3 M


因果报应实录 乞丐行善致富

! q4 n: O" w9 A" P) d


清朝时的苏州枫桥镇,是当时来往客商粮船聚集之处。枫桥镇边上有一座古庙,一无家可归的乞丐夜间就寄宿在此,他双足有疾病不能走远路,白天只能在枫桥镇附近乞讨。

, r- W* m! M9 h6 @- U: X) l

那乞丐一日早上如厕时,见厕所旁有别人失落的一个银钱袋,打开一看,其中有银数百两之多。他想:这应该是过路人所遗失的钱袋,我乃一薄命之人,安能享此意外之财?况且我不知此银是做什么的,如果这是等着急用的救命钱,一旦丢失则有可能出人命,我又岂可贪占。于是就不去乞讨了,而在旁边等待失主来寻。

6 o& ~1 r+ b1 v; t3 I

中午之时,果然有人飞奔而来,并在此仔细寻找着什么东西,神色十分焦急。乞丐便问他:你是在找失物吗?那人说:当然是丢了东西,难道你拾到了我的东西了吗?乞丐回答:是的。然后又仔细核对查询一番,确认他是失主后,便将银袋还给了他。失主大喜表示愿把一半的银子赠给乞丐。乞丐一笑说:我连一整袋银子都没要,还会要你的半袋银子吗?而且你银子少了一半,恐怕办事会有困难吧。快去办你的事吧,不要再耽误我讨饭了。失主不得已只好在离开时突然强行塞给他十两银子,算是给他的谢礼。乞丐最后也只好收下这十两银子。

$ e: K/ S7 a7 G" Z* P; d0 F5 j$ J& T

下午,乞丐要饭至街口,忽见一年轻的女孩正抱着父亲哭泣。乞丐向围观者询问事情的缘由。就有人告诉他:这是债主正要把女孩抢去抵债,故而女孩在悲伤哭泣。乞丐又进一步得知那父女俩仅仅只是欠了十两银子而已。当即乞丐就怒斥那债主太不仁义,竟然为了十两银子就要使人家骨肉分离。债主看他是个乞丐便冷笑着说:既然如此你就替他还了吧。结果乞丐便真的把失主刚才给的十两银子拿出来,替父女俩还了债。债主便不得不放过了父女俩。

; t1 i8 |! u2 _: v5 i9 Z+ d

其实那债主的本意并不是要那十两银子,而是见那女孩貌美想要图谋罢了。这下突然冒出个乞丐搅了他的“好事”,因此怀恨在心,便诬告乞丐是贼,那十两银子是偷来的赃款。县令陈某接到此案后,认真审理,认为乞丐是冤枉的,恰巧这时那失主得知此事便立刻来作证,乞丐的冤屈得以昭雪。县令当即赞赏了乞丐,严惩了诬告的债主,并下了一道命令,把每天当地粮商交纳给官府检验的米样全部赏给乞丐,不再让他受乞讨之苦。

3 A' {. C. Z/ K# N1 Y

乞丐靠着赏赐的米样,渐渐有了点积蓄,便要请医生治疗脚上的疾病。这时遇到一个道人给他一个药方。乞丐照此方治疗数日后,足病竟豁然痊愈,能与正常人一样工作赚钱了。从此,他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乞丐变成了富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5 10:14 , Processed in 0.0839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