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贤长老与人间佛教座谈会
(2009年6月13日上午于重庆金源酒店)
! f$ {" u- j, [' o% u- o
提要:2009年6月13日,是惟贤长老九秩寿庆的大喜日子,当日上午,在重庆世纪金源大酒店,重庆市佛协主办了“惟贤长老与人间佛教座谈会”。会议由宗性法师主持,二百余位嘉宾、信士参加了座谈会,八位嘉宾分别代表诸山长老、大德居士及专家学者做了精采的发言。
- n; @/ {8 S+ z" \3 W/ P' |, y0 q
主持人宗性法师致词:
6 U0 \$ V w2 ^5 U尊敬的上惟下贤长老、各位诸山大德:
今天,是我们上惟下贤长老欣逢九十华诞大庆的日子,在这样一个大家共蒙法喜的殊胜吉祥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举行“惟贤长老与人间佛教座谈会”。我受组委会的委托主持会议,现在我代表整个组委会,对各位嘉宾能够抽出时间专程赶来为长老祝寿,并能够出席今天上午举行的座谈会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现在座谈会正式开始!
首先我们请惟贤长老为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开示!
5 c% N% o" _% }6 e2 u, l
惟贤长老开示:
, y$ w1 s: f2 `& B各位大德法师、各位护法居士、来宾们:
今天,是我九十岁生日,你们不远千里、不辞辛劳来到重庆为我祝寿,我内心非常感动。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大家的光临!谢谢大家!
我们国家现在正进入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讲和合,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扬佛教和合的教义,辅助我们的党和政府实现和谐社会,推动和谐建设,进一步促进世界和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也是一个大好机缘。我们正可以秉承佛陀“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的遗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净化人间,这也是太虚大师在六十多年以前向我们讲的人生佛教的思想。人生佛教就是现在的人间佛教。这个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以及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净化人间”的指导思想。中国佛协的会章在第一总则里面已经提出来:中国佛协的各项工作就是以人间佛教思想为指导。践行人间佛教,实现和谐社会,这是个光荣的任务!
今天,因我个人的九十寿辰、母难之期,大家来到重庆聚会,我除了衷心感谢以外,就是感觉到这次团聚很难得。因为不管出家众还是在家众,来的都是全国青壮年的精英,借此机会,大家正可以谈一谈对人间佛教思想的体会,谈一谈我们今后的任务,这是很重要的,很重要!
6 p& V0 o J) D B8 T) A我亲近太虚大师前后十年左右,一直到他圆寂。他一世所追求的,除了整顿僧制以外,就是人间佛教思想,就是要建立菩萨学处。菩萨学处就是现代僧团,包括出家众、在家众,都要学菩萨,以菩萨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净化人间,所以太虚大师在临终之前,还念念不忘人间佛教思想、建立菩萨学处的愿望。这一点,我们太虚大师的教导,我是终身奉行!从我有生以来,12岁出家,开始建立对三宝的信仰,对因果的信仰,对于大乘菩萨精神的追求,哪怕经过若干艰难的岁月,哪怕在监狱中二十六年多的时间,我都没有忘记这个思想,念念不忘三宝恩,念念不忘因果,念念不忘众生,念念不忘人间佛教思想!因此在今天这个大好机缘下,对于人间佛教思想,我们在座的所有诸位,不论是出家的还是在家的,我们必须要肩负起来。这既是我们的责任!又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我个人对大家的希望!
最后祝大家身体建康!吉祥如意!
主持人宗性法师:
非常感恩惟贤长老刚才给我们大家所做的开题发言和精彩的简要开示!
0 j) y9 z ^6 L E0 ]慈云遍覆,法语缤纷。惟贤长老出家七十多年以来,少年亲近王恩洋居士,青年时期到汉藏教理院亲近太虚大师、法尊法师,终生奉行和追随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正如刚才他老人家发言中谈到的,他老人家几十年如一日“念念不忘三宝恩,念念不忘因果,念念不忘众生,念念不忘人间佛教思想。”可以说,这四句话是老人家一生对佛法的追求、对人间佛教的追求、对菩萨道的追求的一个非常扼要的总结,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长老为我们所做的这样一个精彩的开示!
今天,能有这么多诸山大德从各地赶来为长老祝寿,我个人觉得这是老法师在这几十年弘法利生、培养僧才的过程当中高超德行的感召力。下面请各位法师及嘉宾在老和尚刚才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谈谈,包括接触、亲近老和尚的往事,对人间佛教的理解以及将来如何去践行等等,都可以发表高见,就像刚才老和尚说的一样,在人间佛教思想这面旗帜下,我们大家可以共同团结起来,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为中国佛教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更光辉的典范!
: _+ j7 O* c+ a# o下面有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师发言!
9 b. M6 I* z; ?: j
戒忍法师:
9 O: r N7 N5 t1 l! _8 E% ~非常感谢惟老的慈悲、惟老的仁慈!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聚会在这里,跟惟老学习佛法,跟惟老学习做人,同时也能够有这样好的机会,请教各位高僧大德、护法居士。
# \& h0 W8 t% R* x1 a" m惟老嵩寿之际,能够举行这样一个人间佛教思想的座谈会,这个会,我个人认为可以定性为龙华会,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这个会,是在我们长老的兜率天、内院这么一个会场里召开的大会,惟老就是我们兜率天内院的院主,也是我们内院的院长。我们能够在这样大的院长下面来学习,我认为机会非常难得,主持人不叫我发言,我也肯定要第一个举手发言,因为这是请教最好的时机。惟老奉行我们太虚大师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思想,他这一生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在践行着这一思想。老人家这种忠心耿耿、坚定不移的伟大精神,为我们晚辈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我认为我们在这里首先要向他致意!要向他祝福!非常感谢他!
我曾经请教过惟老“人间佛教思想的内容”,我也写过一本《人间佛教思想概论》,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惟老给我写一篇序,惟老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我,并且很快就给我写好了。现在我们讲为什么要建立人间佛教思想,我个人认为今天惟老已经把整个内容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他讲的是一个团结、是一个和谐。我认为这两点已经足够了。因为大家知道团结并不是拉帮结派,团结并不是说拉山头,团结是和谐的中心内容。如果不团结就会争斗,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我们重中之重,核心之核心,首先就要在僧团之内,做出一个模范、一个楷模。这个模范和楷模,就是僧团的团结。僧团的团结可以直接影响整个佛教,在佛教的弘法道路上,无论是讲经说法还是普度众生的道路上,都离不开“团结”这两个字。团结就是佛教讲的“和合”,万物因缘而生,和合而成。
那么提出人间佛教思想,为什么要叫人间佛教思想?人间佛教思想为什么要突出和谐这个主题?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们作为六道中的人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中间派。什么叫中间派?不慢不急,不好不坏,这就是中间派。
离我们人类差一点的那就是三恶途,大家都知道这三恶途是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途和我们人比起来就要苦得多、穷得多。这个苦和穷啊,始终无福无缘。什么是无福无缘呢?就是说他要想得到好东西,要想听到好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他没有这个福报。就好像我们现在所讲的穷山区,教育不好,交通不好,就给他们带来很多的不方便,他要想脱离这种穷苦日子、苦难日子,就比我们条件要差得多。因此三恶道的众生要想学习佛法,解决生死、烦恼等等问题,就没有我们这个条件,有点太苦!从这点来讲,他不如我们人。
在六道里面,比我们人更好的是天人,但是他也有一个问题,他太好了,条件太优越了,乐不思蜀,想不起来修行。仅拿一点来说,他的寿命有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这么长!在他这么长的寿命当中,他根本没有想到、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死的这么一天,怎么想得起来修行呢?拿我们中国的历史来讲,中国的历史到现在只不过是五千年,而天人的寿命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年,哪个又会想到要死呢?哪个又会想到天福享尽后还可能会堕入地狱呢?所以说他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就忘记了或者忽略了还会有轮回。
因此,我们人类是最有条件的,因为人寿命不长也不短,生活有苦也有乐,苦的时候他想要出离苦达到快乐,而快乐也终不是长久的又会引起新的苦,就在这种苦苦乐乐、乐乐苦苦的反复中,他闻到佛法就会觉悟。所以我们佛教讲“佛法难闻,人身难得”。而我们现在“佛法难闻今已闻,戒法难修今已修,人身难得今已得,中国难生今已生”,今天还有这么一个殊胜因缘聚会在一起谈论人间佛教,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他早已成佛,他为什么还要到人间来弘扬佛法?我认为他是第一位来世间建设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榜样,也是一位我们今天所讲的领导人。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里,我们的因缘更为殊胜,条件更为成熟,因为现在党中央、人民政府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这对我们佛教界来讲,大大提供了方便,因为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和谐。
! `7 o4 t" T" g# A6 ^ r, a {7 s6 j3 M不久前,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宗教局和中国佛教协会又向我们教观寺庵提出了和谐寺观教堂的这么一个思想。在五月八号举行的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第四次理事会上,我们的会长特别强调、特别要求我们,中国佛教协会全体同仁,要积极响应,不能马马虎虎,要认认真真地做好和谐寺院的工作,力争在五年内,全部达标,全国各省、市、地都应该好好落实。我们在座的很多的法师都参加了这个会议。对于创造和谐寺院,国务院宗教局又提出了八项条件,这八项条件非常符合我们现在佛教的需要,而且这八项条件要求,也恰恰是我们佛教界内部改革、整改的最好指南!
那么我们如何来创建和谐寺院”呢?其实我认为和谐寺院也好,和谐社会也好,其真正道理正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化了,哪能还不和谐呢?过去我常常和别人这样讲,我今天又得到了惟老的应证,证明我过去讲的没有错。
佛教讲的和谐,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意义很深。佛教僧团里面有六和合,有很多的戒律,戒律是和合的准则。就是拿出最底限的要求来,我们也可以做到和谐社会、和谐寺院。同样也就是说,我们以最底限拿出来,做到最底限的要求,就可建设、实现人间佛教。
- y K' S" d" U5 O) f那么,最底限是什么呢?就是五戒十善。
) i" x F7 F+ b! Z& c9 m五戒中,第一就是不杀生,不杀生,社会就没有战争,人生就得到了保障。人生保障是第一位的,当有歹徒来了,东西你可以拿走,生命保住即可,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是最重要的。第二不偷盗,东西都不敢偷,哪还会抢劫、贪污呢?第三不淫,要求在家居士不邪淫,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和睦。第四不妄语,现在社会上到处提倡诚信,实际上你不妄语,自然就诚信,哪里还用得着天天将诚信挂在口上呢?第五不饮酒,包括不吸毒,那多么好啊!现在多少人因为吸毒,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害国害民?多少人因为饮酒误了大事?本来是去保护人民的,他反而是害了人民,为啥?喝酒误事啊!这个社会怎么能和谐呢?所以创造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寺院,是我们佛教界的共同愿望,其实就是踏实践行人间佛教思想。
" Q* {, L5 o# d! q. o3 |人间佛教的内容非常多、非常广泛,综合起来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艺术、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环保……,可以说社会各方面都涉及到了人间佛教思想。我们如果在这些方面都用佛的思想,用佛教很多先进的理念,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实践起,首先从我们每一个佛教徒自身做起、实践起,在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范围内,去弘扬、去教化、去感化,那么和谐寺院、和谐社会的实现,时间不会很长的,很快就会实现的。
但是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有误解,甚至一提起寺庙,有的还把它当成是牛鬼蛇神的道场、迷信的道场,这是极为不合理的。这个不合理的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重,外因少。内因是什么呢?内因是我们这个寺庙的功能,不符合佛教的要求,很多变成了烧香、烧大香、看命算卦的地方。其实寺庙的功能定位是很严格的,是很规范的。
那么这个寺庙是什么?寺庙是个名称,从古至今,流传到现在,我们喊习惯了叫寺庙,实际上应该叫寺院,一个可以安居、学习、修行、弘法的地方。寺庙的功能就是学校、学院!那佛教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佛教是简称,全称就是佛陀的教育。教的又是什么呢?就是教育我们从迷的地方到悟的地方,从凡的地方到圣的地方,从娑婆的地方到解脱的地方,从烦恼的地方到快乐的地方,就是这个教育。那么寺庙的方丈和当家师又是什么呢?不是院长就是校长。如果寺庙有方丈的,方丈就是院长、校长,当家师就是教导主任。下面护持就是后勤,知客师是监学,法师就是教授、先生、老师。那我们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佛陀的教育,因为佛教徒的使命,就是继承佛法、弘扬佛法、流通佛法,没有别的使命。
今天这里还有许多居士,居士的责任就是护持佛法,布施钱财,为寺院建设、弘扬佛法出力等等。在家、出家二众共同努力,团结一致,才能完成续佛慧命的伟业。我不搞企业,我是搞托钵化缘的,我告诉大家,如果说哪个方丈不懂得化缘,他说我自己现在可以自食其力了,我说你是混蛋,寺庙完蛋了!为什么讲这个话,寺庙里绝对没有自己可以自给自养的,就是靠大家布施的。
# G9 C# ^2 `& z0 N曾经有一个记者问我,他说某某寺庙怎么怎么样。我当时就问他三个问题:第一,学校可不可以经营生意?他说,不可以。第二,部队可不可以做生意?他说不可以。第三,当官的可不可以做生意?他说不可以!为什么?学校就是搞教育的,部队就是搞保卫的,领导就是搞领导的,他们如果都去经商了,那就要乱套。于是我就告诉他,寺庙就是打坐、念佛、讲经、诵经的,我也不做生意。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任务就是继承佛法、弘扬佛法、流通佛法的。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就已经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佛教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同时又是一个弱势组织。
因此,我们今天要真正实践人间佛教,就要从寺院开始,从建设六和僧团开始,也就是从五戒十善开始。如果说大家都奉行了五戒十善,奉行了佛的慈悲、佛的智慧、佛的平等、佛的无为、佛的自信、佛的自强和佛的自律,再加上前面谈的五戒十善,人间佛教思想就会在我们这个社会、在我们这个世界实现!
所以说真正实践和继承人间佛教思想的,是我们惟贤长老,我在这里要向惟贤长老讲一句话,您无论是风吹雨打、雨淋日晒,始终坚持奉行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我在这里向您学习,无论是风吹雨打、雨淋日晒,都要奉行惟老的人间佛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