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南老居士在《佛说阿弥陀经义蕴》中对一心不乱的解释。
若一日—……—一心不乱。 七日为时少也。不乱定也。此克期顿证得定之法。为持名功行之极则。古人谓有理与事一心不乱之别。今亦可就功与行两端而分之。先以功一心不乱言之。按梵语之训定有三。一曰三摩地。此云等持。谓心住一境。平等维持。但于境转故通定散两位。二曰三摩钵底。此云等至。身心安和谓之等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是定非散。三曰三摩啰哆。此云等引。谓等至之心。能引功德。亦是定非散。又修止有种种行相。按杂集论谓最初摄所缘。系于内心。故曰内住。其次相续内缘心动渐细。等似于住。故曰等住。其三若念外驰。即复敛念。令其安住。故曰安住。其四经上三度。能令心不外散。常依所念而住。故曰近住。其五由于所缘色等散心起过患想。而调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曰调顺。其六由于所起恶觉散心深见过患。而摄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曰寂静。其七所有散心率尔起时。即便制伏。令不更起。故曰最极寂静。其八于此精勤加行。无间无缺。相续安住胜三摩地。故曰专注一境。其九如是善修习故。不由加行。远离功用。定心相续。离散乱转。故曰平等摄持。此九种行。初之四行。为一阶段。从第五起工夫渐深。至第七又为一阶段。此后发起身心轻安。至第九而等持成矣。观此则修止至第九行相。方入等持。或谓持名至一心不乱。即同等持。而等持既通定散两位。实非深定。已操往生左券。较诸通途法门。难易判然。果能心念口诵耳听。不必如止观次第而进。一入手便直超等持矣。纵不至此境界。只信愿具足。亦得往生。不过仍希众生取法乎上而已。 复次。则言行一心不乱。万事随缘。不取不著。厌离娑婆。息心净土。一句洪名。不事杂修。是为一心。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恩爱不牵。怨仇不憎。此身尚觉为累。况乎身外。是为不乱。念常尔者。是此土机缘已断。净域莲胎已成矣。 / k. O A' j# H* B. k, {6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