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逍遥法道

[原创]知了 ——《金刚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5: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薪尽火传
- x @7 }# k1 y; s/ o
 
$ g7 X6 I! R9 |0 ]4 H2 P5 g) O
6 _6 O8 h8 W" J) i( t& z: o& w8 g- u! X7 W I3 b7 p4 t- w; |! r9 d* Q+ _9 V- C0 N3 O/ H6 @/ C1 d
3 E" a8 y- [# g: U7 f, |$ j v% D
4 f8 B8 M* U( l6 S

9 s3 y8 ` \, m6 @6 h" E. j! S8 Z( E

1故事略:

# t( |7 ~0 j s1 U/ p8 K

' N, R% T* v' F6 H" R( ?& q7 B+ Q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著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他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告诉他在五里外,有一位龙潭禅师,非常了得。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道:‘龙潭!’德山禅师逼问道:‘既名龙潭,我在此巡回既不见龙,又不见潭,这是何故?’龙潭禅师就直截了当的告诉德山禅师道:‘你非常辛苦,你已到了龙潭!’

u5 b7 M& l4 \7 e6 {* @) \! `* k

这天夜里,德山向龙潭禅师请益,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下去!’德山道过晚安,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又再回来,说道:‘外面实在太黑,学生初到,不知方向。’

0 n( r6 z9 I7 r

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就把烛吹灭,德山到此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

# m, J# U. X; y

德山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有所怀疑了。’

) Q n5 l' `3 ?1 L0 n- F. i8 u8 q

第二天,德山禅师遂将疏钞取出焚烧,当火焰上升时,

5 [( G! J& h/ X y0 L7 Z

他道:‘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 k- L/ r p- c% h7 y+ ?& M! X, Q

4 Y$ m1 L7 E6 ?% A+ J/ F

. S0 K0 P5 u& J. V- |5 C

故事解:

* y& G5 d% s; L

4 X- @) ? z: f9 I! e* t4 B

7 V' l0 d5 q I1 c \: K" N, e

龙潭,可解为有龙着居,亦可解为可接引龙来居。德山所言乃意有龙着居,龙潭禅师所言乃意接龙来居也!言‘你非常辛苦,你已到了龙潭!’,是谓德山如龙而寻于龙所居之潭也,此言似败机实则礼之大胜也。潭以接龙,其如江海不择细流也,彼若是龙,当入潭息言矣,若非龙则与老僧空口绕舌,终败大道之机,何益!

0 O- F! P/ e$ @8 ]! c% j

夜中徘徊与所言‘外面实在太黑,学生初到,不知方向。’,乃德山于受困中不自求解脱也。佛法乃自求解脱之大道,以此观之,可明德山失于悟机之所在矣,若明之则当自强,自求和尚以助(而非默等)、自求火以明路矣!

; x9 p; k( q, _ p+ t

龙潭禅师为其点火,乃如于古先圣为吾等传道说法也。龙潭禅师在其接灯时把灯吹灭,乃如于古先圣传道说法竟皆已入灭矣。吾等学人唯当学其点火之道,自点火以照明也,而不应沉迷于先圣所点之火(古藉典藏),而不知移世应机!以此明之,吾等当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而不假外援也,是谓无求于人!禅宗祖祖传灯者,乃传点灯之道也,不传现成之灯,如此方有自强不息之后辈(不溺爱!)。

4 ~& F e8 x& T" p/ C, \# S9 v, ]* I, |

龙潭点火、灭火之事,可另一则故事同参,其事大体谓:吾等所学之一切皆从先圣处借来,借的越多,还的也就要越多(越悟不得道),何时能不借而有还呢??!不接所传之灯,只学其点灯之道,自个点灯,千灯万灯何所不成!是为自强之道也。

" S0 ]9 x9 C" }# ]. [3 e: c3 h. f

‘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一毫者,醒世真言、点灯之道也。太虚者,真如性海也。点灯之道传人,一传十、十传百……;以一灯传人,灯灭火泯,止于一也!(授人以渔,莫授人以鱼。学人之渔,莫得人之鱼!)

% W5 q- }7 l! `/ @& }6 k, p

末了引一旨示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 ^7 `' q/ @# H; m. |3 i( p

1 J/ D ^8 Q0 z+ Z

2故事略:

& r' v( K# F$ M

/ R. ?9 [7 i8 L+ h* f. a/ Y' ^0 l

法眼時代,禪林有五百宗師,佛法大興。
  這時,韶國師久依疏山,自己認為已得禪之旨趣了,於是收集疏山生平文字,帶領弟子雲遊天下。
  到法眼處時,他也不去入室參請,只令弟子跟隨別人一道去參請。
  一天法眼升座,有僧問:「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法眼說:「曹源一滴水。」
  那個僧人惘然而退。韶在一旁聽了,忽然大悟。後來他作了一偈呈給法眼:
  通玄峰頂,不是人間。
  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法眼印可說:「只這一偈,可以承繼我的宗風。你後來自有王侯敬重,我不如你。」
  韶後來出世,承嗣法眼,並被封為國師。

* }- `# A1 j) |# T1 \# L

1 m8 Z' P$ N1 [+ X. a2 }; e* _

故事解:

. u' {/ i- d: a

' `3 z) f. t. D( V& O# @

此案当与前案同参之,以其理同也。

2 H- V; x* R6 L" ~4 N( Y* W( L

曹源,一指曹溪慧能所传大法也,一指“朝源”是谓指心明性也。源,众水之源乃大海也,而佛性亦以如斯喻。

, Q& [' Y1 C% E; a( h0 G$ {5 _* o" f

曹源一滴水,谓虽然自曹溪慧能所传下来的一切如一滴那么少,然而就因为把它朝大海汇入,终成如大海般广大!

" U9 f0 h; ?" N. ~9 t7 ?

法眼于其时说“曹源一滴水”,乃意“朝源一滴水”也,直向问佛僧真如性海中滴入!

1 ?# q, T/ |. g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乃谓所传法不与世间同,世间传法乃传鱼,玄法乃传渔!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此谓直示心源,眼开洞天,处处无非机宜法要也!

4 r" a$ Q7 P. K& E) ?$ N2 ~+ F

; Z* E) o( Y* P) O$ r+ N& @

3故事略:

+ D# a% \* G* z w9 c: D: y7 [

' t: m; J7 z8 d4 f/ g, ~- c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 A# u1 q5 O% U) u7 g1 O' D) x

5 l0 P) i& c1 ]1 J9 \1 B

故事解:

# l% L' g( s" \" J7 R

' M8 \9 ~# W2 p3 ^+ m+ L

本故事可专解前两个故事之理,置此,大众共赏。

1 s5 z, a" ^2 W( u
 
+ o. I! B$ C( @6 q2 A
 
* ~ L! `. k: |5 Q
风幡不关心
% N" w; g% I7 \7 X
 
" L& f& I$ t5 I( U3 {
4 T2 i9 }2 ]& t9 j/ d1 @ ' V5 V0 K, [* }8 E* z/ T; A0 U1 q. n% l( d" I/ |5 V* M$ G! p( |5 p
3 e8 z8 Q; B" F* V# N) y. x
% B0 ?; I$ U$ \3 u! Q o

故事略:

7 Z8 I$ H: L( m- E& R9 q8 s

     据《坛经》记载:六祖惠能(中国佛教第六代传人,“顿悟禅宗”创建者)在唐仪凤元年正月初八到了广州法性寺,正赶上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这时有风吹幡(一种法器,类似于旗子)动。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另个和尚说是幡在动,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惠能走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此言一出,非但两位僧人若有所悟,连主持印空都颇感惊愕,乃亲自为他剃度,并拜其为师。

3 \) l Q6 K* J X

故事解:

) f; e, N* l7 p& O

   “风动、幡动”是执于二边也,局外之人不如是见!若其以此问题去问一个无知小童,答案或许是“你问什么?”其至是不加理睬!是风动幡动不关其心也!众和尚执于所论而不知开脱其外,还其心之清宁,失于自在,乃因有为于修道而致自垢其心也!

, j) q7 P9 d- F% s. W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此乃弃风幡尘境,超脱事外,得其自在之明也!同于所谓之自心本来清净也。风动幡动,不关心、不着意(心不动),闲杂事不入其心,是心之净而静也!

6 a- V. Q; {4 i2 u6 ~* e. P1 N

     若总为风动幡动,则势必为外界所扰也。外界之一切变幻无常,心随境转,时喜时悲,无有定时,何时得静乐!是唯不为风幡变化所惑,方得静致一心,清静至无余也,此谓不动之心。

% W# x3 w) O: d6 J" x5 `6 H- J) s

     今日人们总闲世人躁杂,总恨无清静之所在,却不明自心造作之动如斯也,自苦犹不自知!仿之而作,则谓“人躁?世躁?”,“不是人躁,不是境躁,是自心躁(动)!”

& _$ u/ a" A9 q

      以幡为帆。风帆,乃助人远航也,然还须舵手善掌舵,若非如此,稍有不慎,反为所害!(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舵手!)佛法,乃以求人脱苦海也,稍有不慎,则反为其所苦,如彼执风幡论者!以此明之,方见得出明心法门之禅以正宗门也!

9 ?; X: T0 y% s* v

下附一则有关之故事:

# J0 r: R |% g2 j6 m( p* W" A

【云在青山,水在瓶】

% \! W$ j+ w7 o R* i* Z5 y! ^6 p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8 S* \2 {& U6 u% W' [- u. [8 ?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4 _0 i& X6 i. \3 I* d; B& }6 j* P

* @. d+ l% ?5 P4 t3 a# r" R/ F, G

只有我没说话
在日本,禅宗尚未传入之前,天台宗的学者既以坐禅。那时有同学四人,非常要好,但为了闲扯打岔而好好用功打坐起见,他们约定:誓守不语戒七天。头一天的白天,他们都默默不语,故而打坐的效果也非常好。但到了夜深之际,油灯忽明忽暗,眼看就要熄灭了。他们中的一位禁不住向侍者叫道:“请添些灯油!” 他的一位同学听了颇以为怪。“我们应该一言不发的呀!”他说。 “你俩真蠢,”另一位同学说道,“为什么偏要讲话呢?!” “只有我没讲话!”第四位同学应道。(心说话了!)

+ B# W3 r# y* @( C, D3 [7 X
 
; G7 S5 X% H# n' H+ o* |
真正兴旺
7 R H" g, v' B8 y, v8 _
 
+ z/ q2 _2 a2 W4 C% j7 X# M6 E9 F
0 y+ @8 Q# Z/ l0 c; @4 u 4 a1 w% X, V: |! u# i* F, d2 I6 G6 M6 F$ P6 ~- v" [; `# Y5 Z& j$ X$ c$ U9 f
5 p9 U+ Z& V$ Q7 z5 G$ |' V
$ p+ |# d7 }! @3 F- e

故事略:

一位富人请仙崖禅师为他的家族永远兴旺写些祝语,以便作为传家之宝而代代相传下去。仙崖展开一大张好纸,写道:“父死,子死,孙死。”

那位富人见了突然发起火来,说道:“我是请你写些祝福我家世代幸福的话!你怎么开起这种玩笑来?”

“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仙崖解释说,“假如你的儿子在你前面死,你将十分悲痛。假如你的孙子在你儿子前面死,那你和你的儿子都悲痛欲绝。假如你家的人一代一代地照我所写的次序死,那就叫做享尽天年。我认为这是真正的兴旺。”

! {9 q! v9 g+ l! q. l

故事解:

+ `- ^+ x z, J3 b) i# k

    上面那个故事,我想大家都明白的,顺应自然、各得其所的方是常道!现在来看看这个,看大家明白也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听说是出自儒家经典的。

3 A1 P3 d/ k5 p9 p

     反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均),那就是胡做非为、徇私舞弊,祸国殃民了!臣不臣(陈),那就不仅仅是不助君治国(左右手)了,而且还是以下犯上、谋君篡国了!父不父,那将是有家不养,有子不教。子不子,那不仅是不务学求自立,而且更可恶的还是有父母不亲孝,反居于父母之上,令其父母劳苦至终!

8 Z$ h* t* I$ z: z: i; F8 g5 V6 I

   禅法出世间,然不离世间法,于此故事可明矣!儒礼乃本依自于法天象地之道,其与自然法则共辉也,众人当莫执儒佛分别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5: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化缘睡觉
) [" N. ^9 d8 h1 C- Y
 
3 g' M# l0 K `0 d
# k( D K; r* A, \4 X) i2 M1 W5 w, r( k4 Y2 N9 Z3 q% e- ~' A2 v3 \' ]& c5 k' j/ v( d- G6 b. Z1 }# w. w# D$ c, W5 {! [( w' V- _
% B5 x6 w" r. B& _
4 y, e( q& ~3 C$ Y

故事略:

昭引和尚云游各地,被大家认作是一个行脚僧时,有信徒来请示:“发脾气要如何改呢?”
“脾气皆由嗔心而来,这样好了,我来跟你化缘,你把脾气和嗔心给我好吗?”
信徒的儿子非常贪睡,父母不知如何改变他,昭引和尚就到他家,把梦中的儿子摇醒:“我来化缘你的睡觉,你把睡觉给我吧!”听到信徒夫妻吵架,他就去化缘吵架。信徒喝酒他就去化缘喝酒。

# W& h |: c0 {8 n

故事解:

( d: B# q( ?' W1 i5 B6 D- b

   “人之初性本善。”,与所谓“世人本有佛性,只为迷故,为外缘所执,自受其扰反不自知放下!”同意蕴也,昭引真是个昭引也,专引化世人此自迷之死结也。

2 P. _. q" h$ z y3 j3 U

   世人之心本自清净, 脾气和嗔心本无,然人们一旦遇到它时,却依缘习,不知其本无,与己无干,时当一时抛却,反与之为敌,定执其有,与幻化做斗无有竟时也!化缘其脾气与嗔心,乃令其放下此执,得归自在也。

# ?5 c' Z& S3 f6 k5 d6 w% `9 v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谓当一时跳出局外而得自在也。是为不执二边也,二边者,有脾气是一边,无脾气是一边,是为二边也。不执二边者,有与无脾气尽忘,一时超然于事外是也!睡之贪与不贪,吵架之胜与负……皆当依之而脱却,是为不迷也!

& i) B/ m! j; U2 d7 H& D/ C5 u
 
! V0 Q# N8 W: @
求人不如求己
6 Q" d$ K* }5 {. s% O8 @
 
+ M; w1 @3 x, Y) X7 I$ ]2 m1 v
; m, C0 ~6 j, M0 Y8 [3 R9 ~" V 1 z1 u6 M& S8 S5 M% ~/ F L1 l. [5 J2 }$ p+ ?) m; e8 f( U0 k* O/ h
) Z" y4 m" u4 h; q( [
3 l8 M& w/ Y% J, @

故事略: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
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到底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这要问你自己。”
苏东坡:“我怎知观音手持念珠念谁?”
佛印:“求人不如求己。”

: a/ l) p) P# T) i( E) u# M) E

     世尊(释迦牟尼)因五通仙人问:“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五通应诺。佛曰:“那一通,你问我。”

& `& c5 Q, q2 e8 y3 Y; D0 j

故事解:

& D1 a$ t; `; Y8 ]6 \. j: G5 [

     上述两个故事禅门故事可互解之。

. h/ C; p! ]% O% {1 B% m. R6 B1 \* |9 v/ U

     念珠中蕴含通达大道之法门,念佛号亦然。念佛号与念佛珠所在非在于求佛,乃在于悟道也。佛印之躬拜佛乃礼也,常修谦下心,不执所得而成常自在也。合掌乃聚首也,聚首则会元,是修一心也。……无言之教于礼当悟之。

6 W. i4 y5 C1 t. V4 s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此乃“求人不如求己”之道也,故世尊曰:“那一通,你问我。”

, w$ p) e" B, P
 
; X+ n$ | V+ `0 K5 G" ^
 
+ V: r1 E" [0 B3 c& T- C
提起放下
9 E9 x9 J, }) X$ j, J# c }
 
+ w$ U; Q2 p0 W
" D( m4 m5 L; ^$ a( Z' f0 z4 H" u' y$ ]' N0 p- N& d: l! E j& _3 G% _7 l4 v4 M+ f* S% q9 O
( n: @8 Q, \ ~; k2 D
- v _/ ?3 n4 N [

故事略:

6 L; j; Y6 z3 A% |* N$ W' K6 P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道:“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是不解,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赵州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
  赵州禅师这才方便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无可奈何地问道:“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
  赵州禅师也无奈地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注白话解必因解者道行而有曲,众当明之。)

4 L2 F. i; ^$ \! d( s$ h

故事解:

- V2 b- h7 F5 W1 Y8 S9 t) x% ^

 “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所要他放下的是那份歉意与不安,令其不再以此为念,是为放下,此方得自在也!
 “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带回去的是“我没有带礼品”这个心,是那份耿耿于怀,终成心病,礼佛求自在反不自在!
 “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再多带回去的是与禅师问答中的疑问,有疑问就更不自在,更不安心了!        

* w% L; y+ e; }- G# g' R

 “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这个是带堆积出来的疑问。然此处禅师挑白了他会带回的“东西”——“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是深入开示也。然此处当明彼信徒执实有过重,不知其‘心有’之有而成病根也。

# z- M; ?0 l( Z% U

 “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此意味一切天然本在,无有不是本性所具,知足者足也!心能明此一切不差少,方得常自在也,是为心足自足!

% I. t+ [/ q( S- y9 p) Q3 X$ I: {

 “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依此故事本身解之,是禅师不能因缘随俗成宜也,禅师自执于清高佛门,使用之言语方便尽术门,不与俗众合机,与信徒无关(当然信徒只知求神礼佛,而不知自修为,是另一回事了!)。一切众生佛性本具,只为着迷须得善知识开解而已!“万民有罪,罪在尔躬——《论语》”,故明其罪在禅师,非在信徒也;然若禅师为以此结警后世禅众,则另当别论。

& {( B8 C/ e& t% i- W" N0 c7 F
云在青天水在瓶
+ a) q# d2 Q$ D6 t9 d
 
% g% G1 j! R$ E2 h3 {$ X

9 Q9 W M0 y5 j7 U8 m( t0 r, h0 \9 I7 _6 K" ]3 ^' E0 E% [! A0 j6 Q) b2 g% ]2 A% G n0 V& N7 D2 N
$ @. h5 I1 }: A, C
* I' }; E2 ]8 E' s

故事略:

! f% c+ H4 @$ r$ g


  唐代朗州刺史李翱非常向往药山惟严禅师的德行,一天特地亲身去参谒,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虽知太守来,但仍无起迎之意,侍者在旁提示,仍然专注于经卷上。李太守看禅师这种不理睬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
  “见面不如闻名!”
  说完便拂袖欲去,惟严禅师至此,才冷冷说道:
  “太守何得贵耳贱目?”
  短短一句话,李太守为之所动,乃转身拱手致歉,并问道:
  “如何是道?”
  惟严禅师以手指上下说:
  “会吗?”
  太守摇了摇头说不会。
  惟严:“云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听了,欣然作礼,随述偈曰: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3 W4 W: W. {2 J1 a

故事解:

! q0 M: U( k5 W& Z {

  惟严禅师见太守所示现者乃“不为权贵功名所动惑”之心行修为也,太守不能体其道意,故言“见面不如闻名”!然事实正是其“贵耳贱目”,不能体此不言之教也!

( Q3 b z0 |. }, P! U& j

以手指上下:

' \$ a" m9 I0 L( r0 \4 j

  上有天下有地,法天象地而得顶天立地也。然依之而衍,天尊地卑、高低贵贱、四时阴阳……尽备矣,是明于至礼也。

) f G6 k% W3 l1 ^! x

云在青山水在瓶:

5 a3 X% f8 s1 T" m

  击于上其上言则有谓太守不知天地至礼矣,不知至礼则不见大道(是谓大道可由礼而明之!)。以青云自喻,以瓶中水喻太守;云在青山得自在,瓶中水不自由;两者不相干,太守来青山所当知依清规(礼)而行,是应机化宜也,大道之行!

^$ |6 K: u+ X3 p) E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1 D6 f3 e) C ~& g4 h. F/ u2 }

  首句谓其修得肉身同仙,是喻其道之高也,为山林中之主。

& d& `# n+ h( }1 m

  松,乃公,荫庇子民。经,乃大道。故二句言其以道之高,为世人于山林建一荫庇所在,是以道化天下也。

/ g2 o' ~% K8 F/ K" g6 A) b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1 x+ N$ S5 i9 Q/ T7 \ Q, h/ \

  前句意谓两不交涉也。我,亦寓意于一切执我见私见之众生。无余说,一谓不言之教;一谓不为私利所动,是自心之清净而不为一切所染也。

7 Z# P9 \* b0 ^. A

  再阐后句于此所增之蕴:山寓善,青乃寓生机、希望;青山可寓于至善!(‘止于至善’——《大学》)。云,为匀(是君子也);水,为随(从众逐利之流也)。瓶,为凭(凭依之求,反为所制)。故此句谓当修君子大道、得自在之止,莫学俗世争名逐利、了无休止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5: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圆融
; A A9 D6 s) Y3 p6 v% C
 
i& i( ?( b, v; n/ G

) z* d: v3 Q# z5 f; V+ U' Z9 g' t2 H2 P5 a2 }, h: A! K0 R5 `0 r6 I8 E2 Y0 d& p1 |* V1 K# F2 y8 B
$ |) z* ~" c9 x! q# f
( u) v# A$ B2 a3 X* f) q: F

《一无所求》

! P. O' y/ D, G) ]

故事略:

* J# R& U$ _- U6 {


  宋朝雪窦禅师在淮水旁遇到学士曾会先生。曾会问道:“禅师,您要到哪里去?”
  雪窦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不一定,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方面去看看。”
  曾会就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很好,我写封介绍信给您带去,他定会好好地待你。”
  可是雪窦禅师到了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求见住持,一直在大众中过了三年。曾会于三年后奉令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寺僧却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去云水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才找到雪窦,便问道:
  “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是不是我为你写的介绍信丢了?”
  雪窦:“不敢,不敢,因我是一个雪水僧,一无所求,所以不做你的邮差呀!”
  即从袖里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交还给曾会,双方哈哈大笑。曾会将雪窦引见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甚惜其才,后苏州翠峰寺缺住持时,就推荐雪窦任其住持。

$ r) {) S3 t( ]! X- ^, |; }: U+ @

故事解:

- V0 t5 G5 m5 ~1 J S, v; C8 P

  “不一定”,此乃此事之眼也!世人执相故,要么执一端,要么执两端,……是于劳苦算计中,总不见其余也!

3 w6 r8 o6 C: J' h9 i7 b8 ^# [( A3 s

  雪窦禅师,本即言“不一定,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最终却不是落入这二边中去!而是去了发善心的曾会指引地“灵隐”!(雪窦这“不一定”因一善心改变了,此可喻发善心成善,善即于眼前之贵也。是为因缘法。)

0 @4 t# d$ S4 r6 [4 k. t

  曾会所言“他会好好待你的”,是常法,乃一定之见也。曾会一到寺中即找雪窦,乃执定雪窦必去灵隐,执定雪窦必付信,执定雪窦必于灵隐当僧众……!然所出现之一切在意料之外!

6 O+ x- Z1 I B2 |

  雪水僧终成一住持,雪窦再离灵隐而驻翠峰寺,是又两个意外事!由此看来曾会之介绍信也不是个好的了,若用之,则雪窦受人恩而不得自在,则其必为僧众中人而不自苦修为矣,则其必不再驻翠峰而自主矣……!

: x5 u1 |1 |8 W$ {- D V

  然此“不一定”之善事,却为曾会所发之一善心推引,妙哉!本故事以曾会寓示于“一定”之法,以禅师寓示于“不一定”之法,两者相得,两端更莫执,是为大道也!

0 D+ W$ l& V3 o8 E+ u

      雪窦之“不一定”行之能成,乃在其自强不息与道行修为之高也。曾会炎“一定”行之能成,乃在其诚心坚持也!(到寺后问不到人,还不忘继续寻找,非有诚心不行此也!)

+ n! q. ]/ W) F( l* P- G7 x W! _

  雪窦禅师所示现者,乃无常之因缘化行也。明此无常,修其无心,是则为“一无所求”也!“一无所求”则脱于一切系缚,独得自在矣!

q$ G: ?* l( N7 r7 Y( C9 b

下附一则来自释迦牟尼之故事同参之:

$ `6 ?6 v7 O( r+ @- E

      世尊因外道问:“昨日说何法?”曰:“说定法。”外道曰:“今日说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

; I/ ?$ [" S6 X2 r, C9 t

) [# j1 p7 `& j3 C6 z& J, G) [, S

《一切皆禅》

+ r- y8 K8 X4 `2 ?& u( q

故事略:

5 K4 h4 P, u8 y9 r; `# E# K) `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慧不小喔!’
云水僧一听,觉得还不错,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水僧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云水僧心里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尚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想想还是走为上策。
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侍者就报告了上述的经过,道:‘报告师父!不知为什么,那位云水僧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他用手比个小圈圈说,你家的饼只这么一点大。我即摊开双手说,有这么大呢!他伸出一指说,一个一文钱吗?我伸出五指说,五文钱才能买一个。他又伸出三指说,三文钱可以吗?我想太没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认识货,不想,他却吓得逃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侍者,你会吗?’
侍者茫然,不知为对。

3 ~" ~0 r/ S3 q J% M2 C

故事解:
  
   不一定!彼云水僧犯执于法,草木皆兵,自生怖畏,人之于迷,自束自缚亦复如是!

6 v/ M0 ^8 b" j5 P2 H4 S* ~( m

# Z- u" z" T- A
 
) p$ a- g. D ]: t8 ]
日日是好日
X& k7 G- T# h% }0 B: p. @/ ?9 c
 
0 y& g1 g8 A6 R

a' a) |- ?/ D" q: D/ P/ W! f& ~( ]+ H2 ^' K! I8 n" s9 q; w% r/ O2 r* D# t5 @# E3 c" v) e0 h5 l
# X& G& F) Z' `$ x; `) E5 H$ K
1 w4 {) z( n2 D

故事略:

* z" m1 p' A* v

  云门问僧徒:“我不问你们十五月圆以前如何,我只问十五日以后如何?”僧徒:“不知道。”云门:“日日是好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 Q, D( `+ ]# P

故事解:

9 g6 Z( o u; w2 i

  十五月圆以前,无明、新月、弦月、望月、满月。

4 l4 p$ q9 Z# |& R4 k7 ^

  十五日以后,满月、望月、弦月、残月、入灭。

/ ]* E9 V1 U' v8 h% Y8 I) A: O

  以十五月圆前喻悟道之初及于悟道也,悟道之途必经历坎坷曲折之变化,乃悟圆满之大道而得明鉴一切之终始,明终始如一之大义也。十五日以后乃同喻人间之四时,寓历无常人生也。

2 K, ]. i% V' q5 [% o

  日日是好日,乃谓其得明于大道,故得不为外境一切变迁所转,是修得历劫不动之真法身也!

- p1 D% u0 }9 B0 I( @0 h& R5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此一谓其对一切变化习以为常,二谓其善见、常见各时之美景!(春夏秋冬,此乃四时也,以喻尽无常之变化)

2 A% D4 m" p3 e7 F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闲事,一谓遇事惊惧事,乃不顺自然之过患也;一谓于无常变化中只见其恶而不见其善,日日为外境之恶扰心,是则无宁日也!(诗中两句乃可互解互证也)

! D( t5 M: _* M2 M5 v6 N

4 B7 E& s( M: v, p8 x

下附《道德经》一则以明之:

$ k+ z5 O7 N5 T2 i9 n0 \. D( A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6 ?3 q- s# A; C4 G( U/ _7 ~
 
& [ n( m% i' Y- R
 
) \$ a* D! f% |4 X! _; h3 X
心即是佛
* h/ \( O9 e3 j0 w$ [5 W! |. F
 
6 ^2 _1 H, G) s. h; M+ N# Q* _* l( j

$ q, L4 K. U4 h8 b/ _ ( G0 K# o$ `) t$ X, g5 p+ w2 l/ m. o& [' _) w2 s& m8 f5 S4 Z7 z0 o+ w
0 `/ B( g3 |" t3 F% P( l( v
) Y* j& t( X$ m% j5 z

故事略:

9 g+ D9 {; L8 G


  有个和尚问沩山:“什么是道?”沩山:“无心是道。”这僧:“我不懂!”沩山:“要想明白,还是去问那个不明白的好。”这僧:“谁是那个不明白的人?”沩山:“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接着,沩山又说:“现在的人只要当场体会不领会的,正是你的心,正是你的佛。如果向外求得一知半解,当作禅道,却不相干。并且,还污染了你的心田,所以说向外求道,是背道而驰。

; U0 e( h" f8 n6 ~5 R

故事解:

- t7 d8 C7 o( k3 o( c

  道须是自修自证始得,佛祖能为你指迷却必不能为你修与证,明此当知自修证之至贵!

* \ W# ]5 x, d, `7 ], [4 k6 k

  向外求道,一谓附于外在之某人某物某事,一则谓执于自我之见闻觉知。能不为外在一切所动,并得体察而渐放弃自我之一知一见一听一闻……此则入于“无心道”矣!

& Z! ?' b" p( y1 G- }" s; b

  无心是道,弃于雕琢,返于素朴,自在者是!

S2 E3 N9 F1 J6 h

, l8 V* }: ?/ `- v3 X, V4 D) X

下附《道德经》一二以参:

% ?) @# b8 o9 y; g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M4 X& q% u3 w/ m! E- W% h5 s0 D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 `7 f3 ]+ e5 ? s3 \! k5 H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

: T7 ~# U+ v `& L9 g% ]
 
1 p& r- o1 z1 M4 b. ~
 
, M- F/ Q* F& B
一切现成
6 C& x+ [- Q& S C. D
 
1 T! {- E* _8 u. [

; p7 K0 J+ c1 \1 y+ n% o4 w+ p, D I) r" P* k; W! V* w, ^9 `3 i9 q5 c8 L: U9 R9 N( d5 v% A, V" n9 \/ w) a. [
, f U. S5 J% e/ _( E
8 }) }4 }# E( ~8 ~

故事略:

. ` Q# U6 b' W) A) f+ [, o

  雪停之后,文益前来告辞,桂琛禅师把他送到了寺门口,说道:“你平时常说‘三界由心生,万物因识起’。”
  就指着院中的一块石头说:“你且说说,这块石头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
  文益:“在心内。”桂琛:“一个四处行脚的出家人,为什么要在心里头安放一块大石头呢?”
  文益被窘,一时语塞,无法回答,便放下包裹,留在地藏院,向罗汉桂琛禅师请教难题。一个多月来,文益每次呈上心得,罗汉桂琛都对他的见解予以否定。直到文益理尽辞穷,罗汉桂琛才告诉他:“若论佛法,一切现成。”这一句话,使文益恍然大悟。

* ~( O/ v2 a/ m. R7 }. \

故事解:

0 x- {9 g3 G0 ^0 ?$ i4 v. q" _

  石,乃实,是执有也,此可明其执行于有为法,空执务佛!

: c6 ]5 q3 @6 o; G

  佛法乃解空大法,如何可以有为、执实之心求之!

, ?' U( f# V+ _9 ~

  言“石头在心内”乃执于法也,言“石头在心外”乃执于实相也。问“石头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是两边之难也,当一时抛却,淡出其外,自得洒脱!

8 a* D8 O/ [% e+ y+ D2 U# \

  一切现成,是谓天然本在,当除却一切雕琢、着意之为也!

% P! h) Z U/ s4 `" M

  对其见解均以否定者,乃以除其定执有相而令其心入至虚也。

) [0 w# E/ C9 R/ R6 |$ x' c4 Y0 e

9 l) h/ J6 ~6 S! {' |

下附注语一二:

( U: R! m6 T; G! X3 l4 H3 U- j

  “攻其两端,不及其余!”

/ ]& r' e4 c Q8 j; T9 c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m# h6 I1 q a+ x

  

2 s, R* Q4 C. Q9 I: ^

  

# f8 e7 [5 X$ U% J* D' Y# j! [9 Y9 ]
 
# ?2 g( `7 l$ b* ?7 }
 
6 L) ^$ w! @" r( z. O4 n
野狐禅
" f+ [4 a& V' X6 t2 ]
 
- ?$ M3 b- G: t s* {

+ |$ B2 m7 W6 o/ d% z' C" v) ~/ v. k0 y* d* \& k. ]5 ?/ P* V5 f5 }& N" E/ A# |. T$ v& ~/ a
; N y9 D5 m/ G
3 b1 W7 }; O* p' j7 T1 S( K

故事略:
  百丈和尚每次说法的时候,都有一位老人常跟随大众听法,众人离开,老人亦离开。忽然有一天不离开,百丈禅师于是问:“面前站立的又是什么人?”
  老人云:“我不是人啊。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我曾住持此山,因有位云游僧人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回答错了,使我被罚变成为狐狸身而轮回五百世。现在请和尚代转一语,为我脱离野狐身。”于是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百丈禅师:“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说:“我已脱离野狐身了,住在山后,请按和尚礼仪葬我。”
  百丈真的在后山洞穴中,找到野狐的尸体,便依礼火葬。

! @4 L, I& }5 W5 }- n" O% F/ K& L, t& D; }

故事解:

' Q9 D3 y* Q% k& I9 c

       所言“ 不落因果”是执于有为法,有为法之不落因果是逃避因果,逃避因果人天大众所不容,故只能入于草莽野丛与非人之类为伍也,不得为人!(所骂禽兽之行者属此类!)

8 s0 ~5 T0 R/ }7 g% S" J5 N- |; Z. o

 所言“不昧因果”是应机接物之行也,信行因果,不执因果,有因无因尽同太虚,此法天地之道而成之无为法也。行之无心,不以计较。

" _4 _: m# x- y# p0 y

; v2 f9 {) V- f9 [2 ?' X

下附《中庸》一则以同参之:

2 M% A: L6 f9 r( C6 U: E2 T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数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 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 U; k! Z* }7 d, F) O% l& b
 
+ p3 H' k3 ~2 r- e
 
- [9 M2 _6 |2 O
磨砖成镜
. @! y6 _6 B9 _1 F
 
: O9 |, w8 d* O( q+ n, P' B0 x

: V% @+ Y( z$ ?' u- u3 E- e) ` . g" t6 o8 i8 ~- I$ q9 \. S9 ~' L# @4 A9 ?* P' K* j% h6 |# O4 p: g. m* o y! m; a
9 f, e* h. k" i! v& {9 [
1 `3 Q+ M q3 b! k- W' m

故事略:

' c3 K& R1 I5 @. y3 L' j) L: O

  一天,怀让看马祖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坐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马祖说:“我想成佛。”怀让就拿起一块砖,在马祖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马祖不解地问:“师父,您磨砖做什么呀?”怀让:“我磨砖做镜子啊。”马祖:“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怀让:“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马祖:“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佛呢?”怀让:“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呢?还是打牛!”马祖无法回答。怀让又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所取舍,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如果你执著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8 I! s# u, v: m# h

故事解:

) j' l. [" L6 U" m

     砖曰专;石砖,是死钻。磨砖,是莫钻!

0 T; E/ `# \( T1 u( o8 S6 f `

     镜曰净;铜镜,是同净。

. r; N" D8 ~6 J4 S& J6 v+ G4 g- A

     枯坐禅是执相死钻,弃执除分别则浑同而得净心会元!

: J! @# @ `0 H2 _( _* Y! k

     坐禅、作佛乃以之除众生执迷俗名利禄之执,是转引之法。众生反因依之生坐禅、作佛之迷执,是反为祸也!其如担子从右肩转到左肩而已,并没有放下,而佛法是令众生放下偏执,而成其自在的大法,如何却反而众生辗转之累!

& @2 t7 M) ]0 w7 o

  明之者,请悟无为法!

6 U" M1 c4 E) Z; H

+ h3 G! Y, o3 u2 C" b4 U9 r( H

下摘引《道德经》章句一二以明之:

& V. H6 [" l5 J9 H8 U8 W4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b$ s5 J1 ^+ B) e, y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u1 h |; ~! [5 \% I# p: y%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 f3 l$ b# M: Q, x6 N/ v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j: R/ o0 w2 Y& |& o6 H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7 17: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辛苦了。如不是转贴足可以加精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4 10: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我的原创,咋又来个转帖?!


佛曰:一念心清净,正本清源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18: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4 03:52 , Processed in 0.10943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