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62|回复: 3

请问师兄们有关《佛说阿弥陀经》里说的‘其人临命终时’的有关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7 10: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有几段经文,请问《佛说阿弥陀经》里说的 ‘其人临命终时’ 这一句,是指我们在这 ‘三界’ 的命终还是指我们这个肉身的命终?
. l4 g- m% u9 Y- T! C/ @4 T. B《楞严经》卷十:! u/ ]+ C% w, d
" S" \* S' S+ }- h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1 i( C5 _2 p0 A, N7 e

6 P: Y/ g. ]0 ?& W/ m% z
$ J. _. H; k) ?* ]) R1 x& ?1 `《佛说阿弥陀经》:% f8 ~; o2 L$ b, k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 y. H+ I$ r* K! j& c( y......,,( u; g/ E0 m9 o& o+ n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y# V* f9 i/ o% {  U% P
......- J5 U- N# N; A/ j+ Y9 F5 S

! V  u* h  i* }  u# `
' B  T3 }9 S$ p8 \+ ^. l+ T     《妙法莲华经》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m6 t1 h7 }1 O
" G' {" X* A) \, Y1 x
1 {5 b: ?0 _, y& W5 E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一切庄严,随应而现。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耳根清彻,不遭苦患。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
3 K0 F; [2 `, Z6 ?9 z6 J4 O% z# \" v9 \3 Y

7 i+ s# ~( k0 s* Q  c& |# q佛说般舟三昧经
3 x2 F3 i1 F+ E% Z3 Q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7 k! K  k- f# X6 {6 I3 O4 V- f6 @- ^' {3 R
      佛告颰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此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碍故不见。颰陀和。菩萨当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无所蔽碍。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
& C+ ]# n. R5 D8 r/ }( O2 p4 p6 M3 X/ c7 m

4 H5 b! f( w; O5 o& R5 r+ j6 z2 K' N

0 s: n$ T5 Y* [; V& x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10: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大师在续编卷下《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中开示:
% p& {6 @: Q- A: Y8 B3 S3 |“此经为对阿难多闻,及娑婆闻性最利之机,故文殊选择,唯取观音。而净土念佛法门,普逗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之机,故列于弥勒之后,观音之前,以密示其普逗群机之意。……. 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 z7 S8 z* Z3 j- a+ Z2 s3 e# M# ?- b1 {
9 Q1 @% M; U  G. o) K

; C: U- [/ p7 R8 r# x. d1 l
3 H0 T% h& w0 y$ e  D$ k5 @
            下面以《佛说阿弥陀经》和佛说无量寿经与印光大师在续编卷下《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中这段开示进行详细对照学习,进一步理解经文的内容:" `& V: e( k- t- u" W! E
《佛说阿弥陀经》:
3 f# J8 [5 M& I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2 W# Y* v# ?  z* [4 U2 s  _1 s
& O# t  ~+ {! `7 V" k% {
印光大师:  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
! d" F7 ]1 ^7 ?( B* n* _  e2 ^8 E

6 V3 O9 y. R& M, _+ X6 R《佛说阿弥陀经》:
8 p% _& q8 e! L9 _3 g; p& j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5 ^5 x: ~: G% ~# \3 I

1 L# N/ e, }3 {' R# ^* L( x1 F印光大师: 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
% o, B) s! n1 Z; @  c- L# J, Y* z7 x( K

% E& x! M, e1 D& Q3 a* ]《佛说阿弥陀经》: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1 G9 j% ?3 [' f  R; s* `
$ k# ~) d; ]3 s: s& I2 ~《佛说无量寿经》: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7 x5 ^4 s6 j" R! f! P( }$ ^+ I* q( F, A5 I9 G/ D8 T2 |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5 n; V! m1 m1 Z5 r7 Y9 ]$ D4 b. P" T  c, t! I
印光大师: 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07: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当我读到这一段经文时,我就想起了我写的“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里的一段心得:  有一天我在河边念佛持咒,耳朵忽然有音声,全身很舒畅,这种感受从来没有的。从此我经常用念佛持咒打坐捕捉这种音声,这样有半年多了,终于有一天晚上刚睡下床上就听到一种比第一次听到的更清楚的音声,以后经常听到。刚开始我都分不清楚这是什么音声,反正好听也不想太多了。有一天我想起印光大师开示说观世音菩萨是修耳根的,我看了一下书果然是。我又上网听法师讲耳根圆通章,我就按反闻闻自性这个方法修。白天有空也修,晚上在床上也修。在床上听着这音声入睡,以前我有失眠的,现在不怕了,睡不着我就修耳根圆通。因为是这样进步很快。又因为没人指导,又怕着魔就在定中念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往前推进。那段时身体吐出很多痰,慢慢就少了。 1 X% _- s. o, g

- f. B( ^9 I6 d! w: f5 y: e  ~: L  x" B7 a$ I" u% @
   我也不知道修的是什么禅定,就在网上查,查到有天台小止观,就知道有四禅八定。又在网上听一些法师讲天台止观,禅净双修,耳根圆通章。所以我就经常在定中修六秒门念佛法门。 我又听法师讲四念住禅修,也是15年10月忽然想到通过观定来分析修到那个位置。怎么观法,就是听每个禅定的音声,除了初禅和二禅音声差不多,其他都有分别。初禅和二禅都有喜、乐、一心,这里就有三种音声。三禅是乐、一心,音声只有二种。四禅只有一心所以就一种。四空定每个定也只有一种。这样一算才知到达八定。
6 Y0 T) }$ F0 M" h) n; a; r3 B- ^  H, A2 L
   后来我又上网查,前面还有一个灭受想定,我又入定再试验,反反复复数又数到有九个定。又上网查,知道只有大乘的六地菩萨(现前地),与声闻、缘觉们(辟支佛),他们是入灭尽定的。七地菩萨(远行地),念念之间,不离三昧正受...八地菩萨,同于声闻、缘觉们的涅槃(寂灭无为)境界,但大乘菩萨道的三昧境界,心持正觉,所以虽得三昧之乐,而不入于涅槃。
1 U8 {) y. G: L. ~
6 ^1 e0 `, w/ b/ @$ L4 T   查到这里这些我都不敢相信我自己了。 那个月我反反复复参耳根圆通章经文,第一次参时是这样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是初禅到四禅,因这些定的一心与经文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意思差不多。
$ x4 G: L+ o" L( i- }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是四空定,因为都有空的意思。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是灭受想定,因为灭受想定谓受想心灭意思差不多。后来觉得不对,但也说不出原因。3 C4 U0 F* r/ L9 v! {  x, w0 T
  R; }- B1 k( B' x3 T- b0 i
   有一天入了很深的定,观世音菩萨的影子总是在身边。出定后又上网查到有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和超越三昧。我试下又能上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因为这两个定都能进能退。又用意识上超越三昧,在禅定中用右手握紧拳头,再用左手抓住就将禅定停住,如果后退就放开两手。如果向前就先停住,然后两手按住两脚底,因为我不能双盘所以散盘。玩了一个月觉得没意思就不玩这种超越三昧了,因为这是用意识的。
% @  \" u: W, n4 X, M3 o6 G2 l& `8 e1 z$ {4 q# Y, s; T
  接着像以前一样自由自在,有时又想想七地菩萨是怎样念念之间入灭受想定,入定时有时观世音菩萨的影子会在身边转来转去,这些我也不太在意,因为金刚经说不可以着相。不过这样我又会想到七地菩萨念念之中入受想心灭是用菩萨的超越三昧入的。
! m+ b1 Q9 j# o& ?+ O! K$ D, `" s  V* F, Z4 o+ @
   前段时在梦里那个灭受想定的音声太大了有几次将我吵醒。醒来又继续入定,观世音菩萨的影子也在身边转来转去。出定了我又会上网查菩萨的超越三昧,了解之后我又从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又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花了几个小时通过了最后一关。这一关一过白天晚上都定中,出定入定都可以自动。 后来就写了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
3 u: b8 q2 @8 f( c) b! z" r/ Q7 H: b' Y$ C
  可以说是观世音菩萨借我身体写这篇文字,因为在定中见到观世音菩萨影子后就能用下一个禅定对照下一段经文。有一天在定中有很多佛菩萨影子转来转去,其中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其他不认识了。这样就想到可能要我再重新写过上传度众生,又想起经文说这个时候,诸佛亲自现在他的面前,以佛的智光加被他,令其继续修学诸佛法身智能,续佛慧命,引导他前进说:「……你现在虽然得到了寂灭解脱,但是无尽的凡夫众生,依旧在生死苦海中打滚,你应当忆念你过去所发济度众生同入不可思议智能解脱之门的大悲誓愿,不应该就此入于究竟涅盘。
' N/ x# y" O! \- C! h7 h6 W
, l9 N& u+ X! a) t8 G2 y+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1: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一
5 j, r  X9 d( s5 q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  V+ I' z2 I9 Y3 ~, ]) @
8 A$ c0 r4 S6 |7 k, ?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
1 u2 K5 h' p" |' t( l) y% x  t
: _6 s6 R0 V8 b; I8 d如此会中,菩萨大众见于如是诸佛如来甚深三昧大神通力;如是尽法界、虚空界,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一切方海中,依于众生心想而住,始从前际至今现在,一切国土身、一切众生身、一切虚空道,其中一一毛端量处,一一各有微尘数刹种种业起次第而住,悉有道场菩萨众会,皆亦如是见佛神力,不坏三世,不坏世间,于一切众生心中现其影像,随一切众生心乐出妙言音,普入一切众会中,普现一切众生前,色相有别,智慧无异,随其所应开示佛法,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未曾休息。其有见此佛神力者,皆是毗卢遮那如来于往昔时善根摄受,或昔曾以四摄所摄,或是见闻忆念亲近之所成熟,或是往昔教其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是往昔于诸佛所同种善根,或是过去以一切智善巧方便教化成熟,是故皆得入于如来不可思议甚深三昧;尽法界、虚空界大神通力,或入法身,或入色身,或入往昔所成就行,或入圆满诸波罗蜜,或入庄严清净行轮,或入菩萨诸地,或入成正觉力,或入佛所住三昧无差别大神变,或入如来力、无畏智,或入佛无碍辩才海。
3 ?; X2 B' p! D&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4-2 12:07 , Processed in 0.0994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