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李炳南教授论语讲记》" K$ D" W# x" e/ }
+ l4 ]8 {( r3 {- p. J) g8 o5 ?
《论语讲记》 卷下 第二册9 w7 p* z8 Q! O: ], b4 H& U
: T8 k& ]1 g% @) [. e& ^
3 U J4 i7 b5 y& z x& H) L目录
* Q: z1 t9 H) A) R% O5 M 开讲前提示 一
. M" n: I+ t" b' l7 I; j 先进第十一 四
/ h; @! ^* `2 _$ f; _ 颜渊第十二 一〇九
/ C/ E9 q% b/ d! a: t { 子路第十三 一八五2 n/ r: |/ q+ D7 \1 x
宪问第十四 二六四
, L+ Q8 w' [$ v* e f- J 卫灵公第十五 三七九2 P+ f# T% n9 c9 e
季氏第十六 四六六
) ~& B. \, T- q' j 阳货第十七 五三五. j1 v' i; z* K* o+ N$ @1 [. q
微子第十八 六一四) l+ z, X9 j |% L2 g
子张第十九 六二〇
3 g1 h8 L! R5 u0 l7 @) V 尧日第二十 六三〇+ c% r6 i. h$ z% o
- U. @% [# n+ F: V4 d/ |
卫灵公第十五
1 K" E. H% y8 q) I! Z【十五.一】
: M% f% D4 J! D; F7 P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627)
! j. ~3 {& X) a 讲书之前,先谈谈板书写的「易、简」。
- M" q$ _% A" g 同学们对于中国文化脱节太久了,学论语只看一家的说法,不过自以为是罢了,其实谁也不能说确实对。元朝以前考试没有限度,以后便有限度,注释也有限制,指明要遵从朱子的注解,叫「中式」,写中他的法式就可以了。对不对呢?宋时就有人反对。但是考试时离开朱注,即便考得好也不录取,这是锢蔽人的知识。所以后来的论语只有一个讲法,才有四书改错等书出现。5 ?" T% }( }! Z4 @4 J( J; [
论语注解开始于汉儒,为什么不尊崇汉注呢?汉儒所注也未必对,但汉儒本着训诂,少发议论,因为注论语的毛病都在议论上。民国以来,不管汉注、宋注都取消了,连经书也不要。今天国家提倡中国文化,因为发现其它人都不可靠,所以提倡靠自己,但是只宣传也没用,真心研究的有几人?8 }; b# t1 Z% b! T: e
今日吾所讲的论语,国家没有限制谁的注解。宋儒有改经的,这是大毛病,若采取集释就比较复杂。吾主张「简要详明」,今日的风气相反,为了登报卖钱的原故,兴啰嗦的风气。作文、办事都要如此,言多必失,绝无好东西,即使是司马迁多也不行。办事啰嗦能办出什么事?你要真办事、作文、看书,还是必须简要详明。
% m) x% z& A" r* H; | 论语书中经文虽然复杂,吾讲的简单。吾所说虽然简单,但是这是从复杂中得来。吾预备时,自找麻烦,你们别学啰嗦。你们学什么佛?现今的佛法是学什么佛?佛所为是为了什么?你们所为又为了什么?你们学论语,是学孔子?还是学宋明儒者?还是学如今的报纸文章?周易系辞是孔子亲自作的,系辞说:「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干很容易,坤很简单,易是干的本体。易则易知,容易才叫人好懂,简就有能力。易知就可以学,可以和他亲密,简单就能随从着你办。亲密就能长久,所以一学容易学,就能成功。易简这两个字,「乃天下之正理」,真正的理论,就在简易,得简易就得了天下的正理、正位,万物生焉,成了功。& v1 S& d* U3 F: b( h/ M! g' T+ E
吾恐诸位学啰嗦,所以特别申明。演讲也须如此,要意犹未尽。若挂铃铛,就大差了。办事也是如此。
7 _3 j# {0 Y# k; V* X" X「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 H* H. Q" B8 D9 P( ]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有人说,论语某句有所为而发,其实都是有所为而发。鲁卫如兄弟之政,孔子的朋友很多在卫国,道在鲁国行不通,想在卫施行,所以孔子到卫国。开始时卫灵公对待孔子好,如果待孔子不好,孔子也不去,连南子也待孔子好。
# ?8 C7 @& M- K. K 陈就是「阵」,问孔子上阵打仗的事。读书能闻一而知二就不错了,闻一知一也可以。卫灵公为什么问阵?0 |9 I& \ v& M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 z# u" F+ ]. x Y 「俎豆之事」,祭祀时摆供牛羊牺牲,豆是用木头做的礼器,盛什么东西有一定的规矩,简易,看一遍就会。「尝闻之」,曾经听过这个,俎豆的事情我曾经听过。「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你问阵是军旅的事情,我没有学。孔子其实是学过,「未之学也」是说话温和。
* I3 t G1 S( c9 A5 _「明日遂行。」
) D5 [0 u' G9 F* W4 I 到了第二天,孔子就走了。为什么走了?是被问住了,答不上来,所以走了吗?读书有如参禅,到老不悟,那是书呆子,就如同生在现今的世间,却不懂今日的事情。灵公并不是不知孔子,而是故意问阵,开孔子的玩笑。孔子懂得避色,避言,卫灵公既然对孔子的礼遇衰退了,就该离去。* _, T% J9 ?# i7 g) ~ z
学这一章,要知道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自己要明白进退。2 }" j* B7 ]2 e4 C; J/ ~# e
) }* d( L1 U1 n6 w
【十五.二】- [3 T m: q( u- p) ~5 }( Y$ |3 _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629)+ J: `. I$ @8 N+ r0 G
「在陈绝粮,」
: Q6 W4 O9 F# e" C) }6 @. {- A& Q 「在陈绝粮」,有人说是哀公二年离开卫国绝粮,但众说纷纭。有人将这一章与上章合为一章,有人说分二章。那一年发生的事不必管,在陈绝粮确有此事就可以了。7 d* D, r& b$ i* O
「从者病,莫能兴。」( H/ Y6 _& V* _: h5 P
「从者」,跟从夫子的门徒。「病」是饿极了。「莫能兴」,起不来。7 A/ T7 F A9 C, h# Q! p8 `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b( u2 O' i* r* h6 h1 u6 u
子路愠现说。愠,原是在内心,所谓「人不知而不愠」,子路这里是显于外。说「君子亦有穷乎?」子路不会因为饿而发脾气,子路不在乎穷,年轻时有一年饥荒,子路百里背米养母。这是因为孔子在鲁国当司寇,不能行道,先到他国传道,人们也不要。孔子不只是在卫国一地,在陈,在陈蔡之间,道传不出去,既然道是天命,为什么道传不出去?子路为此而愠。+ _' V# `, G4 Y" t% T( x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H4 e1 N: ^8 g1 u4 ] i5 \# k& U
孔子说,君子固穷,固一作「固然」,既是君子,就不免穷,不走偏路,所以走不通。二作「守住不变」,君子穷是穷,但是听天命。小人穷不得,一穷就乱了,乱七八糟,苏秦、张仪随鬼谷子学,鬼谷子也是有道之士,教他们纵横外交的学问。苏、张这两人志在得位,不在传道。孙膑、庞涓也是鬼谷子的学生,一样不行,孙膑还没有大毛病。若庞涓则滥矣。起初孙、庞二人要出师时,鬼谷子曾试试他们,观察他们的心地。庞涓用欺诳火烧,孙膑则不然,鬼谷子说:庞涓不得好死。
+ M: H* [" t9 G- k k8 s! |, A( o2 ?: M: H s
【十五.三】, V' i; h4 V( {* X. [& M y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 j+ `; V5 v) @" a「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6 B3 ?! c5 `/ l7 d- |
孔子跟子贡说话,你以为我学得很多,而口中不讲,记在心里,默而识之吗?子贡回答:实在是啊,莫非不是吗?2 M) q* K" k- T- }' V& W
「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3 t$ ^1 Y2 L$ B8 f 孔子说,不是这么一回事。默而识之是明记不忘,为什么孔子不承认,为什么对子贡说?孔门中博学多闻就是子贡,这是对症下药。孔子说我只用一条贯串起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