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77|回复: 5

净土大经解演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2 12: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 k' n# y# `0 H8 @& C2 @% d
, x+ E' v+ g$ P' F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七八集)  2011/9/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78' k( d. u( V' \% B- H4 |
% {! [. f% d5 |# _3 \7 L( p* e
% }! Y1 P8 m% X% y7 |" w9 l

  S+ b; e# [" D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七百六十五面倒数第三行,经文看起:6 x% n0 i0 ~/ C1 c/ R
' Y# e: k" b" e- I9 p: Z- T
  【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7 ?  C4 X' Q4 C; _2 w

- K% D% E2 x; _9 I( X  这一段是叹深信这就不是凡人。底下一段:* k9 F8 D) J7 H' B9 R. s# S: S
, X, M! l  _$ Q, b1 ?6 X. b8 t
  【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宿殃未尽。未当度脱。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0 D9 d% c- a7 F3 t% p9 O& M6 y; `6 D
  这一段是说疑惑就难度。我们看念老的批注,『得闻佛声』,这句是《汉译》的经文。「《吴译》」这一句它说「闻阿弥陀佛声」,《魏译》为「得闻彼佛名号」,《唐译》为「闻彼佛名」,《宋译》为「得闻无量寿佛名号」。这五种原译本我们合起来看,合参就是合起来看,「故知佛声即阿弥陀佛名号。闻者闻名信受也」。闻这个意思含得很深、含得很广,听了之后相信,听了之后能够理解,能够奉行,这叫闻。信受是学佛入门的开始,同时也是学佛真正的圆满。开始就是圆满,圆满在开始当中。于是我们就能体会到,如果过去生中没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这很不容易做到。所以我们自己最重要的,不能看轻自己,认为自己是初学。学佛固然要谦虚,这个地方不能谦虚,这个地方要直下承当。佛在经上这样说,不是一尊佛说,几乎所有的佛都这么说法,我们要能相信。4 K/ |2 d( w. X( N3 `4 k3 a
0 L+ c8 c% H' D- ~0 i, R
  你再细细看一看,我们的周边有多少人,香港这个地区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世界有多少人,这些人当中有几个人学佛?学佛的人很多,有几个人是真学?什么叫真学?具足信受奉行,那叫真学,这四个字不具足不叫真学。这一生也算不错,有缘遇到佛法,但是对于什么是佛并不了解。看到佛像,也听人念阿弥陀佛,或者是有好感,听了还喜欢,没学,或者听了厌烦,他迷信,统统都是与佛有缘之人。什么时候得度,什么时候成就,各人的缘分不一样。我们可以肯定,闻法欢喜的人先得度,闻法不喜欢的人后得度,这个可以肯定的。说明闻法欢喜的人他的善根比那个不欢喜的人要厚,也就是过去生中学习的时间很长,这一世又遇到,很容易吸收,道理在此地。所以我们要珍惜,明了之后,非常珍惜这一生的缘分。为什么?自己心里有数,这个缘分不是生生世世都遇得到的。世界太大了,不要说别的,光说这个地球,地球上多少城市、多少乡镇,多少有人聚会的地方,这些地方有几个地方有佛法?你这么一想就知道了,何况遍法界虚空界!& M( m# D$ c  q  h4 t( g) ^

$ y5 V! H% P4 P; }& R7 l6 A  再想到经上佛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六道、十法界里,到人道来不那么容易,到人道来遇到佛法也不是那么容易,遇到佛法还得遇到正法。什么叫正法?《仁王经》上讲得最好,这个地区有人讲经教学,有人依教修行,有修行的人证果,这叫正法。中国在过去不得了,你看看历史,你看看地方志,哪一个地区不是寺庙林立,只是在这个时代大幅度的衰减了。在中国每一个省分都有几万、十几万的寺庙,甚至于一个小村庄你都能看到那个地方有寺庙。古时候有寺院的地方就有人讲经教学,所以佛法的教学曾经在中国这个社会盛极一时,国家护法,这就是佛陀教育。这个教育它所以能那样的普及,是因为皇上带头,皇上护持,皇上来推动。管佛教的、管道教的是皇上直接管,儒家的是宰相管。所以儒家的道场没有佛家的多。我们今天看到一个县市,你看它的县志,几百个庙,上千所的庙,一点都不稀奇。这使我们能够想到过去佛法盛,社会安定,人民安乐,太平盛世,教育贡献非常非常之大。佛教教育是义务教育,儒释道的教育虽然并行于世,但是佛法最盛,说明中国这个地区善根深厚的人就特别多。
- L7 P3 A+ M* l5 e& E0 j+ N0 G5 ~- T1 ]+ F% C* h& o
  我们接着看下面,「以名具万德故」。这句话意思可深了,名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具万德。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统统都会归在这一句名号里头,受持名号,我们常常心里想着阿弥陀佛,念着阿弥陀佛,你的这一念心就具足无量无边的善德。「能令闻者慈心清净」,有善根的人听到之后生欢喜心、生清净心、生慈悲心。『慈心』,「发起大慈心」。想到诸佛如来在因地上发愿修行,种种真实成就,让我们立刻也能够想到世尊在《无量寿》这一会里为我们所介绍的,阿弥陀佛因地发的大愿,五劫时间修行,功德成就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这么来的。固然是阿弥陀佛修得的,我们今天听到名号,就能以真诚心念这句名号。我在前面曾经说过,我们念佛号好比向极乐世界投资,名号念得愈多,心愈虔诚,你投资的股份就愈多,用这个比喻大家好懂。『清净』,纯净纯善。. S" I9 z4 N3 P: C5 R3 W
& y& s6 P1 n& }% a
  『欢喜』,「内心喜乐」。就是儒家《论语》里面讲的「不亦说乎」,这个喜悦是从内心生出来的,不是外面的刺激,这是真乐。『踊跃』,踊跃就是现在所讲的跳舞,「欢欣奋起,形于身口」,手舞之,足蹈之,这是喜悦到顶点的一种现象。『衣毛为起』,「指遍体毛孔开张,汗毛竖立」,欢喜到极处有这个现象,反面,惊吓到极处也会有这个现象,汗毛直竖。『泪出』,「目中流泪」。这是什么?感动,汗毛直竖,全都是感动。听到这句佛号、听到佛经深受感动的人,这个人就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不可能有这个现象。这么深的感动,就说明「如是之人皆从佛道中来」,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学佛。为什么会这么伤心、感动?善根发现。前世临命终时一个念头错了,就又搞轮回,这是修行人最惋惜的一桩事情,希望这一生当中不要再有错误。如何能保证这一生当中没有错过?那就是真的要把事实真相掌握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时时作如是观,念念作如是观,我们临终那一剎那念头就不会错了。
, D! ^8 k4 t) }9 L3 |
& d! i! g  D) p8 d% c9 Z% A3 s  所以功夫都在日常生活当中磨炼自己,生活是磨炼,工作是磨炼,处事待人接物都是磨炼。磨炼什么?把自私自利磨炼掉,把名闻利养磨炼掉,把贪瞋痴慢磨炼掉,一切不善的习气统统磨炼干净。然后肯定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这个观念非常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12: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观念是佛知佛见。你想想,跟我既然是一体,我还能有怨恨吗?我还会有嫉妒吗?我还会去障碍吗?不会了。为什么?一体。眼要看,我们全身的细胞都会支持它,让它看个痛快,它痛快,我也痛快,个个都痛快;耳要听,我们完全支持它听,听得清楚、听得明白,一体,没有一个反对的,没有一个去障碍的。我们晓得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人事物跟我一体,这个人行善,欢喜赞叹,那个人作恶,我们就要给他念佛诵经,做善事回向给他,因为因果报应是真理,一丝毫都不能改变,善业有善果,恶业有恶报,都是我们自己,都是一体。) N4 y+ c2 J! A1 [2 O0 v7 [

/ c$ ~8 U4 ^9 b1 ?  现在这一部分错了,怎么办?错了这一部分,迷惑颠倒,他的运行越轨了,没有遵守轨道,出事情了,我们要帮助他回头。不能回头的时候,我们要帮助他减轻苦难,能做多少算多少,尽心尽力而为之,这个善能补他那个过。众生造的恶业太重太重,佛菩萨都在那里勇猛精进的修学,把这个功德回向给这些众生。这些众生是三恶道的众生,已经在三恶道、将要到三恶道的,佛菩萨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知道他将来一定会回头。为什么?阿赖耶识里头有佛法的种子,无论他现在信不信,他是欢喜还是反对,总而言之,阿赖耶里头有它的种子,这个种子宝贵,成佛的种子,究竟的种子。# z1 ?( o( ~" ~+ I3 v

4 F. Z/ V, c; F" X% U% `  「佛所得之无上菩提」,名为『佛道』。《法华经方便品》云:「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佛是圆满觉悟的人,菩萨虽然觉悟,没有圆满,圆满就叫成佛。佛道,对自己来说是求福慧二足,这是对自己,对众生来说,决定是以一乘法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一乘是成佛,一定要帮助一切众生成佛去。帮助他成菩萨还不够,不圆满,一定要帮助他成佛。在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成佛的方法,门是成佛的门径、门道,门是门户,道是道路,成佛之道。无量无边的门路,最方便、最殊胜、最稳当、最容易,成就特高的,无过于念佛往生弥陀净土,这讲阿弥陀佛。为什么?诸佛菩萨都有净土,一切净土中唯独弥陀净土最殊胜。它的特色,那是纯粹的教学场所,我们现在称之为学校。极乐世界是学校,极乐世界在遍法界虚空界里面我们可以说它是一个特别自治区,这个特别自治区里是真特别,没有政府、没有各行各业,我们讲一般社会,没有。它是个学校,是个非常单纯的学校,学校,它是个学校。这个学校里头只有两种人,讲经教学的是老师,是阿弥陀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人都是学生。
8 \8 ?. @% C+ ?$ {5 J! f
8 S" D* d1 C1 a- l  Z0 b3 [  学生里头有菩萨、有声闻、有缘觉、有天道、有人道、还有三恶道。为什么恶道也能往生?恶道往生的这些众生,都是过去生中在天人二道所修的功德,前面说了,临终一念胡涂堕三恶道。由于他善根深厚,所以在三恶道里面也会遇到佛菩萨,佛菩萨度他们就特别好度,他有善根,他不是没有。在恶道里面也是做大家的好样子,让这些同类的人看到生起信心,也发愿念佛求生净土,那个功德就大了。所以我们对于恶道,对于小动物、蜎飞蠕动,不可以轻视,牠跟我们一样有灵性,只是业障习气比我们重。这个话不是绝对的,动物里面有一些,我们的业障比牠重,牠比我们轻,牠遇到佛法很容易得度,我们遇到佛法这一生未必能得度,于是我们比牠还比不上。对一切众生、一切万物要用这样的心态去看,对我们自己有无量的利益,古人常讲厚道,我们确确实实走向厚道。众生无论做什么样恶劣的事情,不要去责怪他,不要去批评他,要用真正的慈悲心爱他,帮助他回头,帮助他让他自己知道忏悔,自己知道认错,他的进步就非常快。. K$ O! O: _3 j% T, @2 _6 _! b

' M. @) V* J6 h! k3 q. B2 I  我们看底下这一句,「又因行名道」,行是行持,你走的道路。「佛道者,到于佛地之万行」。你走这条路能成佛,这个路子就叫佛道。我们要问,哪一法不能成佛?法法皆能成佛。大家可以去看《华严经》五十三参,五十三参里面所示现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量法门,门门都圆成佛道,到证道的时候,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万行,无量无边的行门,世尊在讲大乘的时候把它归纳为六大类,这就叫六度。六度展开是八万四千法门,是无量法门。于是我们想提升自己,想自己在一生当中成就,这个六条要常常放在心上,境缘现前决定要落实。布施,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持戒有律仪戒、有善法戒,三聚净戒。六波罗蜜每一条都分为三大类,让我们知道开合,原来这样一展开就变成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细行归纳起来就这六条。常常存这个心,要真干!' _) I, I. P# ^7 @8 T5 U

: d( \( l% c& J  『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这是佛赞叹的话,正如《金刚经》上所说的,「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这佛说的。在什么时候?就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后五百岁,我们世间人讲五年一转运,算命看相都会告诉你,人在一生当中有最好的五年,也有最差的五年,叫风水轮流转。学佛的人知道命运可以自己改变,不学佛的人不知道。最明显的例子,我相信许多人都读过《了凡四训》,你看了凡先生如何改造他的命运,而且非常有效果,为我们证明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确实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功名得功名。了凡先生明白佛法之后,他真有求,他求世间的名利富贵,真的都求到了。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他没有求,没有求也延长,延长二十一年,他七十四岁走的。没有求也延长,你功德在。真正觉悟了之后,你一心一意贡献给社会,寿命自然延长。众生要享你的福,你为众生造福,不延长行吗?所以这个不要求的,自然延长。我们人人都能做得到。7 K0 Z6 E5 [: [; M

6 t3 H; h; r; I; f% |  我们真的搞明白之后,我们要把我们的愿扩大,了凡先生的愿太小了,只有他一家,做到一个县令,他只想到他的一个县,不能像这些大菩萨起心动念都想着遍法界虚空界。真能行吗?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遍法界虚空界从哪来的?心想生。既然是心想生,这个大宇宙应该要随我的心想去变化。这个话一点都没说错,遍法界虚空界真的是随你的思想在变化,你有你的想法,他有他的想法,宇宙之间想法的人可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12: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整个宇宙现象是个非常不稳定的状况。为什么?思想太多了,念头太多了。好在一、二个人,他那个力量很微弱,有没有起变化?有,变化不大,真有变化,你说没有变化那不可能的,只是变化不大。如果你有修行、有道行,心地清净,意念集中,你没有妄念,那个念头的力量可就大了。我们现在这个念头的力量,被妄想分别执着杂念障碍,所以念头还是起效果,但是效果很薄弱。3 ]' x; o: y" t% K

+ f6 H4 y6 _. Z  心地愈清净,定功愈深,那个功德就愈大。从这些地方我们就明白,我们今天最重要的是修心。怎么个修法?把心里一些杂乱东西去掉,像我们开辟一个菜园一样,先把土地翻一翻,把一些杂草、石头统统清除,然后菜籽种下去才能丰收。菩提道跟这个是一个道理,我们想在这一生当中证得无上菩提,首先就应该把心里面妄想杂念把它洗涤干净,让它一尘不染,这个心地是宝地,能生极乐世界,能生华藏世界。如果心地被染污,不知道把它修正过来,烦恼做主当家,它生出来的就是三恶道,就是罗剎、修罗。这些世尊在大乘经上讲得很多。所以我们要认识哪些人过去生中有善根,他有多厚的善根,大概我们都能够知道一些。+ N+ c: V7 Z! Z4 V
2 j8 K: z  u8 @
  下面举《金刚经》做例子,「正如《金刚经》曰: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这个人善根深厚,了不得!什么时候人?现在时候人。外国人常说的,释迦牟尼佛灭度到现在二千五百多年,正好是后五百岁,五个五百岁,最后的那个五百岁叫后五百岁。这个时候有众生看到《金刚经》,听到人读《金刚经》,听到、看到,他也听懂了,信解受持,他相信,他要依教奉行,这都是诸佛的赞叹,这个人,是人就是这个人,他是人间第一希有之人。为什么?「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破了。「灵峰」是蕅益大师,他给《金刚经》做了一个批注,叫《破空论》,流通不广,《大藏经》里头有。你要是看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就是蕅益大师批注的。《破空论》里说,「此即信修大果」。为什么?这个人四相破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信大果,修大果,信修。「设」,这是假设,假设他「复计有少许我人等相」,不多,少许,「决不能信此经」,这是现实的真相。" s1 o  s. `8 C9 h. }- r

$ N+ Y4 |2 K: `0 z' c+ Y/ g  早年我在台湾,台大一位教授,也是小有名气,考古学家,现在都不在了。他读过《金刚经》,他告诉我,佛说话不合逻辑,一部《金刚经》就像两桶水一样倒过来倒过去,一句话重复好多遍。这是一个大学教授说的。我们一听,他完全没懂就敢批评,胆子真不小!都没有想到《金刚经》在中国这样大的权威,世世代代多少人研究,多少人学习,要像你这种批评那还得了,这个经还有谁会看?好在你没有看懂,别人看懂了。《般若经》无我才能看得懂,他没有做到无我,他那个我执非常非常之浓。当一个教授收入不多,一天到晚就想赚钱,教授不干了,去开书店。他很聪明,找几个名教授,为什么?教授都喜欢读书,自己有很多写的东西要出版,你开书店,我都让你出版,所以他就做了书店老板。果然不错,我记得大概是在七、八年,经营七、八年就赚了不少钱。投资房地产,台湾已经进入现代化的社会,市区里面盖的公寓,他就一个单位一个单位买,我听说他买了五十多个单位,收租赚钱就富起来了。好像没几年他就往生,走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常可惜,不是没有遇到佛法,遇到了,不相信;经典,不但不虚心,还很傲慢,还批评,非常可惜。7 T# q. p2 g, p& N/ a' O
3 c/ e4 }: c- a& v7 X
  所以大乘经,尤其是《般若经》,只要有我,我执很重,你就很难入门。怎么办?先学小乘。所以世尊说过,「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非常着重契机契理。契机是要适合你的程度来跟你讲,你能接受。你程度低,跟你讲太深的东西你接受不了。最基础的东西是什么?给你讲十善,给你讲伦理、讲道德,这个你听得懂,你不会感觉到它是迷信,教你孝养父母,教你尊师重道,一般人能接受。但是现在难了,现前这个社会你教他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不接受,现在比从前难的太多太多了。胡小林居士最近到美国去了一趟,看他儿子,大概住了一个月,他写了一篇报告,写得非常好。看到美国的社会,看到美国年轻人的生活,年轻人的想法、做法,他感慨很深,他在那里学佛法,把佛法完全落实在现实生活。佛法里面一定把自己放弃,然后才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自己不生烦恼,自己不与一切人事物对立,完全得圆融自在。把自己的境界大幅度向上提升,又能跟一切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睦相处,一点冲突都没有,这就是佛法的高明。这叫做真正功夫,经典上学的东西真管用。
/ c# w3 Z2 t& A$ j, k5 _8 W9 c6 M, D0 ]4 V
  他表演的是什么?就是六度四摄,就是念佛法门。会应用在生活上这就是智慧,没有智慧你就不能运用。人为什么没有智慧?人有我相,执着我,分别他,自私自利,厚己薄彼,智慧就没有了,你生烦恼不生智慧。人要到无我的话,真的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他就有智慧,他就没有烦恼。所以跟什么样的人都能和睦相处,自己什么样的委曲都能忍受,都能够淡而化之,佛法真正得到受用。所以此地称为,对大乘能够信解受持,这个人第一希有,特别是在这个时代,真是第一希有。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明显,在上一代已经能看出来,很希有,在这一代那是特别希有,太难得!3 `: C% S: W5 ^; r& O/ v
9 j5 U, O3 \6 v3 i% s
  灵峰《破空论》释曰:此即信修大果。你相信,你肯修学。般若是大乘,他所获得的是大乘果,是菩萨、是佛。设复计有少许人我等相,决不能信此经。只要你有少许分别执着,这个经你不会相信。「设于此经信解受持,决能了达我人等相,当体即是无相」。真的,我看了胡小林的报告,这几句话胡小林兑现了。境界现前你要不能够了达四相皆空,你做不到。你把几十年来毛病习气能放下,你能够随顺别人,谈何容易!不再执着自己的看法、想法,自己想法、看法是正确的,别人想法、看法是错误的,能够放下我的去随顺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12: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真正看破的人做不到。  ]( E7 n. o) K
! m. h5 t# Y5 t$ _/ ~5 z
  「准是而论」。我们依据《金刚经破空论》上这个开示来说,「本经乃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本经是《无量寿经》,我们回归到《无量寿经》来,这是一切世间,不是娑婆世界,不是这个地球上,一切世间都称它为难信之法。所以有许多人听人家讲极乐世界,迷信、幻想,哪有极乐世界!说得好听一点,这是理想,这不是事实。如果他听了真能相信,他相信真有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这人不就怪了?凭什么?当然学佛的人是有凭据的,凭据什么?佛是个大善人,大家公认的,佛决定不骗人,佛决定没有妄语,佛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最可以信赖的人,他为什么要欺骗我们?凡是欺骗决定有目的、有企图,如果说是没有目的、没有企图要去欺骗一个人,那个人头脑有问题,神经有问题,正常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的。你要说释迦牟尼佛头脑有问题,他讲这么多经,讲得头头是道,不像是个有问题的人,我们不能不相信。你相信他的话是绝对正确的,你没有走错路,世间人没有这个境界,达不到,所以有误会、有成见,这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个不能怪他,都是正常现象。
8 H% d$ A, _) ]" _% k: F: l# M" a  ]1 G& @' e& u3 j  k: }1 P
  所以对这部经,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你听了之后能相信不容易,你能够理解更难。为什么?理解要诚敬心听教。印光大师讲的,一分诚敬你能听一分,二分诚敬你能听二分,十分诚敬你能听十分,得十分利益。今天找一个诚敬心的人可太不容易。所以这个地方讲,「当知是人,不是凡人,而是一切世间希有之人」,讲得通。他为什么能相信?要不是过去生中,绝不是一世,二三四世,不是,《金刚经》上讲,不是过去无量世累积的善根福德因缘不可能。也就是说这个人是再来人,不是普通的人,肯定是个再来人。再来人这个意思很广,他成了佛来是再来人,菩萨来也是再来人,过去世也是人,修学很多世,没证果,这一次又碰到,他也是再来人。换句话说,再来人的意义就是过去曾经学过,曾经在佛教里下过功夫的人,他不是初学,所以他才能相信。/ F& A$ ~" b6 k2 `

3 t2 _3 Q' B  D# s  「若于圆教能生实信,圆解圆修,可称圆人」。大乘圆教,这部经是大乘圆教,究竟圆满的大教,你能生实信,真相信,一丝毫不怀疑,圆解圆修,圆是智慧现前,你真懂得,你所懂得这些道理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活用,灵活运用,千变万化,这个人是圆人。为什么?没有执着、没有分别,处理一切事物得心应手,会让大众都生欢喜心。「圆人修行一日,可当常人修行一劫」。普通人修行一劫比不上圆人修行一天,圆人修一天的功德可能一般人一劫都修不到。我们想不想做个圆人?我想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不想。圆教人怎么个修法?基本的德行必须要有,儒释道的三个根,《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是日常生活的常规、待人接物的守则。如果要圆,要放下见思烦恼,要放下身见,要放下我执,要放下对立(边见),不跟任何人对立,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要能包容一切。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心现识变的,不是外来的,跟自己确确实实是一体,你不能包容你就错了。
% t2 v9 [8 Z8 `3 |. W' |1 S+ |8 T( _  f
0 @2 d7 X) k- f! L  这个一体的现象,从我们自身就完全能够显示出来,我们身体,外面眼耳鼻舌身,里面五脏六腑,你想想看谁不能包容谁?一个也少不了,少了眼睛不能看,少了耳朵不能听,少了鼻子不知味道,不知道香臭,里面五脏六腑,一个都不能少。所以外五官、内五脏,它们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尊重,互助合作,你才是健康长寿,这小宇宙。大宇宙跟小宇宙完全一样,眼耳鼻舌是什么?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全是一家,如果不能包容,祸害就产生。害谁?害自己,不是害别人。现在地球上出麻烦了,麻烦的原因是什么?不知道是一体,要在这个地球上吵架,最后的结果是毁灭地球,同归于尽。这傻事,这是迷惑到所以然。
; c8 d5 ^. O- G! T0 @# m( g' ?: O) B% S: i! `. v( ]
  现在大家都有科学常识,地球在太空当中确实像一条船一样在大海里航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要同舟共济,不能破坏地球,破坏地球大家同归于尽。所以地球人要有这个认识,至少是要认识一家人,都住在地球上,同住在这条船上,我们没有办法离开船生存,对于这个船要爱护、要关怀,要热心去照顾,要互助合作,一个道理。古圣先贤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世界上所有宗教家也是这样教我们的。物质世界,物质从哪里来的?物质到底是什么?今天这个问题解决了。德国的科学家普朗克的研究,一生专门研究原子,对于物质究竟是什么,他可以说是尽毕生之力,也真难为他,他真把它搞清楚了。在大乘佛法里头说,他看到阿赖耶的三细相,他的研究报告证明了大乘教里相宗讲的阿赖耶,是真的不是假的。宇宙之间只有三个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科学的名词不是这个说法,意思是一样的,科学讲物质、信息、能量,能量就是自然现象,信息就是精神现象,物质是大乘经里面所讲的境界相。所以是一样东西,被他发现了。佛经上讲的物质是怎么回事情?物质是从心想生,这个被他搞出来了。他说物质的本质是意念,物质确确实实是意念累积产生的幻相,不是真的。所以任何物质里面都有信息,就是都有精神现象。佛法讲心跟物是一体,分不开,物质里头有心法,就是色法里头有心法,心法里头有色法,决定分不开。
+ L3 y, U: t. s5 J) o1 r
5 l( _7 \9 k! c5 c7 k7 w  能量就是自然现象。信息从哪里来的?科学家告诉我们,无中生有。无中生有,这句话我们听得懂,佛经上不是说无中生有,从自性生的,自性是万事万物的本体,宇宙万物的本体,可是自性这三种现象它都没有,自性不是物质现象、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所以你找不到它。所以科学家说无中生有,没有讲错,讲得不够清楚。为什么无会生有?它不是真的无,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现在讲的话,自性是有机体,但是它里头没有现象,它能生一切现象。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以万法是自性所生的,也就讲三种现象,三种现象是自性所生,自性不是三种现象。自性虽然没有三种现象,能生三种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12: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三种现象当中并没有离开自性。明心见性的人,他在哪里见的?他在相中见到性,也就是说从物质里面看到心性,这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8 V9 @+ d3 r; F" o  z4 r% m7 I% K: Z# j
  这个是我们这段经文的前半,深信非凡,不是凡人;后面这一段,疑惑就难度,最怕的是怀疑。现在的人对于不知道的东西一定怀疑,用怀疑的心去追求物质现象,能够发现物质现象是什么回事情,能发现,可是心性不行,心性不是物质,心性也不是精神,心性也不是自然现象,用怀疑这个方法你决定找不到它,你完全错了。为什么?怀疑是妄心,不怀疑是真心,用真心你才能够见性,用妄心见不了性。所以科学跟哲学有局限,它已经达到极限。佛在经上说的,就是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今天讲的思惟想象,用我们的思惟想象,用这种方法去了解宇宙,佛说它的极限,从内它可以达到阿赖耶,从外面它可以达到宇宙的边缘,但是它不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要怎样?要离心意识,也就是说把你的思想见解统统放下,都不要了,你就见到了。为什么?那是障碍。不能怀疑,疑心是决定不能见性的,这是佛法的难处,佛法一定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心意识是妄心。所以佛法不讲研究,研究是用思考,用第六识,佛法叫参究,不叫研究。什么叫参究?不用心意识叫参究。佛法学习叫参学,就是提醒你不可以用心意识。心是阿赖耶,阿赖耶是什么?是你自己的经验、成见,这是阿赖耶的习气,意是执着,识是分别,也就是说心性这一门学问不能用分别、不能用执着,不能用你的那些常识来看待,统统用不上,你把这个东西统统放下你就见性。实际上见性并不难,放下就是。
2 t4 D; o( R# l
8 n8 q, w0 O6 N0 I( M$ U  我们看后一段批注,「反之」,这个反之就是反面,反过来看。「狐疑不信者」,疑惑中国人常用的名词就是狐疑,狐狸多疑,用牠来做比喻,不信。我们就能想到,不信的人将来投胎可能到狐狸这一类去。为什么?物以类聚,他对什么都不相信,将来就到这一类去了。「狐疑不信者,乃从三恶道中来」。过去造作的罪业堕到三途,在三途的时间长,染着三途的习气很重很重,罪报虽然满了,他离开了,离开怎么样?习气还很浓厚,到人间来造不造作罪业?造。造了怎么办?再堕下去。这个时候堕下去,我们知道过去世他堕下去是他很多世的罪业,累积的罪业,下去了,这一世堕下去的时候,他只是这一生造的,造的业并不很重,很快又出来,出来还带着习气,再堕,总得来来去去好几次,慢慢的习气就少了。可见得恶道麻烦,不是一次能解决的,来回反复好多次才能解决问题。6 i# N1 |' {  J
7 I! v# [" B+ k8 \0 ]' K9 Z* H7 E
  「宿世殃祸业障未尽」,没有断干净。「尚未至得度之期」,这就讲得度的因缘没成熟,还有这么多习气在,佛菩萨遇到了,不相信,不能接受,「故不能信受」。缘故要知道,多生多世的业障,造作这些不善业。不善业很多,佛把它归纳为五大类,贪瞋痴慢疑,这个五大类的业障障碍我们对圣贤教诲的信心、愿心。信心、愿心有了,障碍我们开智慧,障碍我们修行证果,所以这个东西麻烦大了。知道这东西不是好东西,对我们决定有害,那我们就得远离,这是聪明人。头一个不贪,财色名食睡都可以放下,为什么?我想这一生当中成就,我不能成就,肯定这个东西障碍我。在这个世间,物质生活上能过去,行了,知足,叫知足常乐。最低生活的方式,能吃得饱、穿得暖,有一个小房子可以避风雨,够了,就很快乐。一切放下,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我们这一生就成功了。而且时间不需要太长,三年五载足够了。这是真的,这是永恒的。六道里头不稳定,六道是个波动的状态,极不稳定,应该要求出离。
7 f" ?- K( {8 J# w4 d9 i" ]8 S2 \4 `* ?. k1 [* Y. o  y! q0 a
  这部经,要想出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去作佛,是无比第一殊胜的法门,也是凡夫成佛第一殊胜的经典,我们遇到了,这一定要晓得。放下贪爱,放下瞋恚,放下愚痴,放下傲慢,最后对什么我们都相信,不要怀疑,怀疑的伤害超过前面四种。你在这个经典上看到,因为有疑,你不相信正法,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因缘当面错过。什么原因?不相信。佛在经教上常说「信为道元功德母」,你不信就完了。你没有入道的根源,你怎么会有成就?所以决定不怀疑。最重要是对自己,相信自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本来是佛,我现在念阿弥陀佛就是我要回头,我要作佛。这桩事情第一重要,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世间什么事情统统放下,不能再干了,再干就错了。6 B* p# W5 h/ H0 u0 F2 a" M# I& p6 C: _

  |: g# x5 U/ {  q( @5 Y8 ]5 M  「此亦如《金刚经》所云:于后末世」。这个时间就指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这是《金刚经》上的话,在末法时期有受持读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这个受持是什么标准?受持上头有两个字,信受,有真信,受持读诵,持里头有依教奉行。我真干,我真正把《金刚般若》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个人所得的功德,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我要把它完完全全说出来,或者有人听到,心就狂乱,狐疑不信,决定不能接受。说的《金刚经》,那这部经就更殊胜,就不必说了。《金刚经》给你说的,所得殊胜功德只是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到这个境界。是不是这一生?不一定,要看你宿世的善根福德因缘。如果宿世善根福德因缘不足,你这一生对《金刚经》爱好,这样的修行,所得的功德,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不能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肯定是大悟。大悟的功德,如果烦恼习气这一关不能突破,他的福报在天上。在哪一层天?如果欲很淡薄,他到色界天去了,色界四禅天是他们的生处,他们到那边去修行,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净土的功德太殊胜,净土,净土是成佛去了。纵然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也不得了,超过《金刚经》不知道多少倍。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去,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还得了,作阿惟越致去了,他怎么?他等于宗门里面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不到它那里,但是等于它这个境界。7 j$ }0 O1 G; i5 b+ q, F' H4 ]8 f+ E

9 |- t# b8 V, g! U7 U& ?% I  「故知法门愈殊胜,世人愈难信」。尤其是净宗,修行的方法简单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12: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人都能修,男女老少,所以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不认识字的,现在讲没有文化的,也行,只要他真信,条件就这么简单,真信,真想去(真想去就是发愿),真念,这三个真,真信,真想去,真肯念,他就能往生,而且时间快。我们从《净土圣贤录》、从《往生传》上去看,差不多一半以上时间三年。这不是偶然,哪有那么巧三年寿命就到了,我不相信这个话。什么原因?他有寿命,不要了。像莹珂法师,他还有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要去,阿弥陀佛就带他走了。我相信这样的人占很大多数。为什么?这个世间生活得太苦了。真正修行成就的人都是生活非常贫苦,为什么?他对世间没有留恋。富贵人学佛,知道这个好,天天念几万声佛号,走不了。为什么?放不下,亲情放不下,富贵放不下,所以让他不能真的去往生。贫穷的人容易放下。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示现什么都没有,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叫他往生极乐世界他有什么放不下?所以他去得那么容易,去得那么潇洒。细心去观察、去想想,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在这个世间要想快速成就,一定要放下,一定要看破,我们的成就不难。念佛人生活愈清苦愈好,生活过得太舒服难分难舍,这是真的。所以我们得想清楚是不是真的想走?真的想走,吃一点苦好,对这个世间留恋会大幅度的减轻,对于我们往生更有利。' b9 V2 M  {4 d  C& Y7 I

( V% u/ t# w+ m7 H0 ?$ p( Q1 r- Y  「故于圆顿妙法,狐疑不信」。圆顿妙法就是指净土法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法门是圆顿妙法。《华严》、《法华》是圆顿,没有这个妙,这个比《华严》、《法华》妙多了。什么人都能学,什么人都能成就,只要真信,真愿意去,真肯念佛,放下万缘,没有一个不能去。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1 21:33 , Processed in 0.0738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