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76|回复: 8

黄念祖老居士有关净土答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9 09: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w/ @" T" |: d: s

) Y$ d4 Y/ j$ K8 m* rhttp://www.dizang.org/rm/aa/huangnz.htm# c( M7 F, t: v( k0 }9 ?+ ]8 k

& o+ P1 K* `4 u2 m, a7 |( G  D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 M. p' @/ c) q9 h7 Z, f( b! b4 q: r1 ]/ r8 o
  ……因病予药,你是什么病,给你什么药。著凉了,喝点姜汤。他已经受热,都在流鼻血,还给他姜汤?该吃凉药。所以没有绝对的,应该吃热的,还是退热的,不能太机械了。所以今天大家交谈交谈,每人谈谈自己。实在觉得不想谈,我们也不勉强。大家绝对的自由,高高兴兴。我也就随便谈谈。1 F# v4 R. T6 w8 F# g
7 Y, y) X6 e% ^9 S" e
  这两段内容呢,一个就是引出整个的《无量寿经》来了,是一段。昨天的这个呢,莲池大师第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当人的自性;第二句妙用。有体就有用。妙用──《阿弥陀经》。《阿弥陀经》用在那里呢?就是念佛、往生、持名。《阿弥陀经》全部是持名。《无量寿经》虽然很多很多,但它的愿的核心是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最伟大的。
6 Z: R/ f0 V: P
4 B: A& G: b3 _4 C; ~( j( _  正果法师,有人说他不是净土宗,但有人请他谈净土的经,他说:我就谈一个第十八愿;谈一个《观经》的出世三福。
) A! Z3 [) W% Z/ \5 Q# G- j/ T5 q# O1 p, }$ I9 K
  对了!这很好,就够了。第十八愿就是只要听到佛的名号,至心信乐,一切功德回向往生,十念必生!念十句就一定生!必生!佛经的字啊!所以我们增加了信心。
# I( n, S0 ]1 X, q3 e+ A
/ _& _: S- e- b- d9 O  我一个妹妹,昨天接到她的信,我又高兴又难过。她从小就信,是小时候就信的。我父亲死的时候,请和尚念经,和尚围著棺材转,我就跟著后头转。广济寺以前是释迦牟尼佛的……快了,腊月初八成道日,那天晚上,念到深夜,我母亲他们都觉得晚了,回去了。我那时还跟著大家在绕大殿,不肯走,后来到了二三点钟了,把我接回来了。4 o. |1 y3 c; E2 H/ r  r0 X; W9 {5 F

1 r$ O) |6 y: F& D, H* A% X  念中学了,自己头脑也发达一些了,看到这些个——当时大家来往都是很有名的人物,我舅父,他是南梅,是居士的代表人物。我是很有因缘嘛,居士两个,一个南一个北,所谓南梅北夏,一个是我的舅父,一个是我的老师。我母亲也能讲经,我外婆也能讲经,因为我舅舅的舅舅,是榜眼,是文庭侍,他是珍妃的老师。戊戌政变,康梁变法,怎么这些个办法、这些东西,光绪能知道呢?因为珍妃!珍妃怎么能知道呢?因为我舅舅的舅舅!但是他是内线人物,外头没有他的名字,所以没有杀他。也是居士。他聪明,诗词好极了。0 X8 q" `( c% ]. D4 r$ O# |4 ~

4 B( @9 r% h& h% a/ }  来往的都是大居士、大和尚,他那儿有很多很多。当时的感觉,这样一些学佛的人物,当时都是很有名望的人,怎么还是那样,勾心斗角,还是没有离开世间。我就说这个证明佛法无用——这是我的错误。我说如果有用的话,他们搞了这么几十年,应该有变化嘛,应该和世间的一般人不同。怎么它换了一个形式,换了衣服,换了……但是实际上还是世间这一套。还是要恭维有权有钱的人。这个徒弟要优待,没钱没有权的人就冷遇。这太不平等了嘛。就这一个问题就够了!这样的佛法,那怎么行?没有用!
! x! n  t! v9 @+ o3 q8 H, Y: c; x) k4 R  v
  所以,我妹妹那时她念佛,我就给她捣乱,我就骂她:你这迷信老太婆!后来我信佛,她最怀疑了:他怎么能信佛呢?. a( L% P$ _7 L% ]

, ^" ?- h" P5 Q/ }  她从小信。昨天接到她的信,也可能从小就没信,这几十年从小就没信。她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发愿。所以过去佛教那一套东西,实在是太可怜了,说是信,一直也在念佛,后来我告诉她有定课,有定课之后好一点了。原来她有个毛病,她从来没说过,这次信上说了:这大便小便不能自控。出去了,时间上不定那么合适。有时候就在自个儿家里也会有这个毛病,她不愿意让儿孙们知道,怕看不起她,说她脏啊,讨厌啊,所以从来没有说过。. r0 L2 L5 N# u- m$ N' i1 b7 ~

2 N" g5 m( V! o! I/ s5 T  那么在今年二月里头,说我从来没有在佛前求什么,我现在求一下试试,求什么呢?我自个儿这个大小便能够自控。
: y; J( \! R: g8 i3 h( ^+ G/ \5 Z- _  d* ^% N
  现在完全好了。而且这一冬——她每年冬天要吐血什么,全好了,所以她很高兴。她到北京来了之后,我曾经给她讲了六部经。
- o% d  Y4 q0 x9 H  C, S; ~
& w* D( H& b' n# J% n3 I& Z" v8 Q! ]  所以佛法难闻哪。你说到了现在她还不求,她还问我:我应该求什么?你看她不知道求往生!所以难哪,佛法真难真难!
/ F7 C9 }! \( \) `
3 s; W# s6 V1 p0 \- K3 p  所以各人情形不一样,我们相见,虽然没有交谈,已经可以感觉到咱们心气可以相通。
! Y3 }0 {0 D  S# z2 W2 {  {- u4 q6 e1 u4 }
  从前中国有个外交官叫吴朝书,在外国做公使很多年。他恐怕还在顾维钧之前,顾维钧是少壮派,他叫吴朝书。他就有个特点——各国大使,都可以有时候去参加国会,旁听,有辩论、讨论。他就说,等一下这两个人一定会辩论。大家说这两个没有一点辩论的样子,坐在那好好的。果然,他说对了,这个发言,那个起来辩论,这个起来反辩论,吵得一塌糊涂。
4 W$ }% i7 M' v0 j% f2 \; i9 U( f
. R( ~$ h: i0 u; L! ]  每言必中。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这两个人在没有辩论之前,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有气,他们两个人头上的气已经在那儿打起来了。他们思想不一样,为什么辩论?一个问题,他是这么想,他是那么想。他俩个的思想就是这么反对了。从来没说错过。所以这个气很有关系。
3 g  r! `1 a- Y7 J
+ r( s/ D- X8 Q0 K! w% t  我想请大家进一步谈谈,今后还有两次,尽可能所供养的东西呢,能够更适合大家的口径。) x" Z& M8 C7 M% j, b
! ]# q7 f# ~# x  f
  问::修净土,很多大德都供一尊佛,他们原来供三尊,现在想供一尊佛,是因为想专一。一尊佛也是一个体,阿弥陀佛代表体,流现出报、化啦,观音、势至。这样的话,供一尊佛有没有跟原来相抵触?西方三圣像改成一尊阿弥陀佛像,可以吗?5 ^# x4 M& T4 z
4 k0 ]1 U/ I+ X, S
  答:这样改一改,有人是这么做的,是可以的。跟咱们净公上人的思想一样,专。就是说,我不供别的佛,只供一尊佛;不念别的经,就念净土这几本经,只念弥陀名号。尤其这种做法在闭关的时候,采用这种方式的很多,是可以的。古人也是这么做的。  ]- v$ ]& |& D$ ?( a

5 x8 |5 n+ y5 `; O  但是,也不是说必须要这样。华严的境界,一多是一回事,一多相即。所以佛的法身、报身、化身,这三就是一,一也就是三。所以你只供一尊佛的时候,同时也还是供了观音、势至。并不是观音、势至我不供了,供了三尊佛,还是很专一,并不是说分成三处了。这就平等了。# F) |4 }2 @1 U% C
0 G3 C5 r3 M/ t  g
  所以我们掌握了一个精神哪,就什么都逢源,都好办了。不然的话,这样才行,那样不行,必须得改或者你就是不能改——这就人为地出了好些分别和障碍。都对的,都可以。就是你怎么喜欢。所以我常常说,我从来不劝人改变他的修持方法。你修什么的,你已经习惯了,你就这么修下去。不要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09: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不好,必须得换。后来他原来那个丢掉了,新的又拿不起来,什么都不是。0 Z; K$ \& }0 m* e$ D

. D3 |0 ?3 t3 U+ J) O9 o$ e& t4 r% [  所以我从来都不干涉人家的。你愿意修什么就修什么,只要你诚恳,真发心。所以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徒弟,笨,周利镅 陀伽,笨极了,什么都不会,就叫他念扫帚,扫地的扫帚。笨到什么程度?扫帚在印度文它也是两个字,他记了上头那个字,忘了底下那个字;记了底下那个字,忘了上头那个字。后来还是证阿罗汉。钝到这个程度。所以扫帚都可以念。所以我们就灵活了,我们举一就要通很多很多,一通百通,一个道理通了一切都贯通。佛法本来是通的,就是人为的有些障碍,只许这样不许那样那样,这样这样……造成了好多好多的……不是就是说……当然初修的人,你要控制他一下,他意马心猿,今天想学这,明天想学那。你就告诉他,你只许学这个,不学就不好,你怎么怎么样,那么他才安心。实际说到实际,佛从来没有说,只许你学这一样,不许你学那一样。佛没有这些个分别,都可以的。总的就是来庄严自心。它起了这个作用。不是说,我念了佛,佛会保佑我,因此我就可以放胆做坏事,有人认为是这个关系。要是这样,再念,再磕头,再礼拜,再供养也没用。! E% J9 [+ G: z
7 n+ q% [; X' U0 a8 v! {0 a# P  s
  我们答一个问题,这一类的好多问题我们都可以通了。& E* m; F  K5 F" c. t9 Q
7 a) Y$ t7 N3 i! h$ [
  问::临终见佛的时候,是自性佛来迎,不是诸佛遣化身来迎的?
) e" ?0 s8 G8 X: m- H7 N# W1 S- C6 |# Q0 _; D
  答:都是,这两种说法一样。这个名词叫做什么呢?叫做自他不二,自和他不是两个。华盛顿有个人,他是那里佛教会会长,他当时来迎接了,同时他提了个问题:‘阿难应该在极乐世界,《无量寿经》他当机。但虚老上了兜率天,看见阿难在兜率天,在兜率内院哪,这是怎么回事?’这个都是一样的问题。到了这个境界,他遍一切处,任何地方都可以有我。这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了。我们凡夫呢,站在这儿我就不可能在香港,也不可能在华盛顿,那是凡夫,有来有去啊。如来——《金刚经》说的,《无量寿经》上也有——无所从来,也无所去,没有来去嘛。# ]  w) Z" `) X1 Z% ~
9 T; }9 V/ `! m1 }+ h# U' o: O
  所以佛来接引你的时候,实际上根本也无来去。也无来去,可是你确确实实看见了佛来接,而且确确实实你的往生全因为佛来接。这是咱们净土法门最要紧的一件事(他力)。
; O$ B% t$ |& u: B$ t0 D  L
+ `7 i3 n" J* K* _6 k  现在还有一个错误,许多净土宗的人,强调一心不乱。所以佛的意思我们要把他领会到恰恰如佛的真实义,确实是不容易。所以武则天也很聪明,‘开经偈’里她祈祷:) }, _+ \5 \: G/ s, Q2 T

2 Y& ?: r% c: b4 }, _" v  U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Y8 x$ v% S, L  Y5 O: _6 C8 q, p1 Z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r7 ?. i* [& F! m+ I( O. \+ Z
3 R; }( @- q+ Z1 [" K
  愿佛加被我,让我能够理解佛的真实义,理解真实义的确很难哪。  @" p' v/ }$ Y8 r4 ], s6 b8 F& }/ m

0 a! v  |) V% R4 C; I" U& X, u5 c1 k, v  不去念是一个偏差,认为非念到一心不乱不能往生,这又是一个很普遍的(偏差),过去到现在都有,而且很有名的人都有这种看法。他不知道,等你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你的往生就超过了凡圣同居土了。你至少是方便有余土了,高一级了。你再要念得好一点,你就可以跑到实报壮严土了,甚至于跑到最高级的常寂光土了。到了事一心,见惑、思惑就断了,方便有余土,那就不是凡夫了,是圣了,他不是同居了。你要念到破无明,菩萨境界呀,实报壮严土──菩萨境界,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你可以分证寂光,部分地达到寂光。
9 R& Z' e: s5 T8 u
  {, d- n8 u2 X  所以,真要达到一心不乱,那是很难哪,很高,不是说不需要,太好了,但是凡夫很难做到。很难做到。
7 J7 k  e5 \$ \. G+ T6 Z# w- S0 l  i! `% ]
  所以只要肯念,只要有信有愿哪,就能到凡圣同居土。而这个你既然是凡,还能够往生,就要靠他力了。是圣就自个儿的力了。你是凡,凡夫,我们都是凡夫啊,十万亿佛土多远哪,一个佛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十亿个三千大千世界,远得没法说了。/ H# v9 n0 ]1 }2 [0 u4 f3 m
9 ^4 M8 \% F/ a$ l  U$ W
  现在天文学发现,有的天体离咱们是一百四十亿光年。光跑一年叫一个光年,是个距离的单位。光要跑一百四十亿年,才能到这儿,它那儿放的光,经过这么多年才能照到我们这儿,这是实际天文上量到的。十万亿佛土比这还要远哪,连阿罗汉都去不了,所以必须仗佛的接引。至于来的佛,佛一定要派一个化身来接你,这就把佛说得太浅了。所以我们常常就拿我们的心情去推测佛的境界──要来接引的话,佛要自个儿化一个身到这儿来接你──还是有来有去啊。
, Q4 J; P/ D8 w0 z* |, \% J( n" n8 C: C
  这个譬喻是什么呢?一千个江,每个江都有水,要不,一个水坑也行啊,月亮出来的时候,每个江都有月亮。月亮是不是在天空,月亮不需要真真买飞机票,坐到水这儿来,水也不需要飞到天上去接月亮,而月亮在水里显出来了,这是佛的境界,不是需要我们凡夫的境界,还要这些作为,还要派遣,还要签证,太苦了!不自在。
/ H7 j6 {) |9 D) {: r1 W- r+ j! Z
  你知道有这个因缘,到时候自然这个因缘具足。水很混,水很动,月亮不显。‘潭静风清月自临’嘛,很安静,没有风,月亮就显出来了。佛就显出来接引你,而且关键靠佛的接引。
' U  m5 |2 O" R
+ L6 {% q$ U1 O  佛是谁?佛跟我们是同体的嘛。底下我们就要谈,昨天我们谈了‘其唯自性欤’,这就讲念佛念法身佛。法身流出报身,流出化身。所以法身佛是本体,法身佛的本体就是我们的自性,一个本体,所以自和他没有两样。: Q8 d6 e7 G. E  {. a' |
5 L; D* Y4 D9 S/ D/ y. b
  问::有人脚踏两只船,就是兼修。# }3 X1 P5 @3 U( n
1 N4 P5 i" Z. Q& c
  答:兼修是不好,但是你要融合起来。兼修一般指禅净兼修,禅净兼修,还有一句话比这句话更严格的,就是不赞成的──二门俱破。你对于禅也信不及,对于净土也信不及,为什么你要兼修啊?就是觉得必须两个搁在一起我才保险嘛。那么这样一来,对于禅你也信不及,对于净你也信不及,两个门都叫你破了,你不是兼修两个门,你是破了两个门。因此印光法师竭力提倡,就是修净土,不管禅。这个对于初机是完全正确的,你搞得个两门俱破,什么都不是,这还不如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 R  E7 h7 E! P- \4 l7 j( r# |$ {1 L3 v; _. s' E/ o0 E
  可是这个就不能绝对化。太过了,过犹不及。太过了,跟那个达不到──达不到那个水平当然不好了──太过了,你跟那个达不到是一样的。过犹不及,不及是达不到。都是不要过分。太过就完全不许了,那就没有祖师了,没有带角虎了,有禅有净土,才有带角虎。所以这要从根器看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09: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兼修。你说我是兼修不是兼修呢?我说我说不出来。你说我修什么都可以,你说我修禅也可以;你说我修禅还刚刚在参话头也可以;你说我已经开悟也可以;你说我修密也可以;你说我修密刚刚念咒也可以;你说我在修大圆满也可以,你说我是净土宗在念佛,可以,说什么都可以,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无所谓兼了嘛。
# C! x7 K- F$ o+ E& K1 S& y8 a) y2 l
  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得不太对。说我现在是把密宗都放弃了,专修净土。实际不是这样,一个过程是如此:在抗战回来的时候,日本投降了,我来接收。我在接收时我没有五子登科,五子登科嘛恐怕早已枪毙了。那个时候主要弘扬的修持的是密宗。解放以后,经过组织分配,到了山西大学──我以前不是教育界,解放以后才做,我不做事情──我就到教育界了,山西大学到北洋大学到天津大学到北京邮电学院,从外头转一圈回来,到北京邮电学院又回北京了,这次从天津回来,以禅为主,大谈禅,与同修啊什么,以禅为主……但都是为主,不是别的不要了……那么经过文化大革命,啊呀我就说,我所遭受的分给几个人,恐怕几个人都要没有了,都要翘辫子了,这都是自个儿的罪业,但我却是很得法益,反而比那个平平安安的时候进了一大步。这个回来之后,净土了。就是真正感觉,认识了很多问题,只有这个最应机。所以在弘扬方面,主要弘扬的是净土。& V% a& {9 I" i& e. O

4 @) V! X" T; `* L, j  P, k  谈这个过程,过去说……我现在为什么要更正?因为这要变成我妄语了。现在对于密排斥,其实不能排斥,净土宗就是密教显说。9 H& r' V  m2 ?- O/ j0 }4 \

/ g2 J  Y* d, f1 o7 {+ W' U  但是国外有我的师兄,他有许多弟子,他死了,他的法大家只学了一半。在这个情况下……很发心的一些人,不能……我来圆满这些事情。所以这些事情也还是做,但是在国外,国内我保密。你们也不知道我密宗怎么样,今天我来了你们才知道,不来你们也不知道。现在还在保密。所以不能说……完全就跟事实不合了,所以我们就要如实。, Q( n" f5 g; S2 u4 g

. t* \# ^% k7 @% A& Z# `  所以说到这个兼哪,就是说你把它融进来了。夏老师就是摄禅归净,摄密归净。把禅的所有的好处摄在这里,归到净土。密宗,我理解很多,这儿有很多很多好处,也归到净土,这就很好很好。但是这个呢,夏老师才合适,一般人不见得。所以还是告诉你专门依止净土,你都有了!‘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你还找什么禅哪?!就念阿弥陀佛就是最深的禅,真实如此。+ Q0 d7 Z1 z& j% p. b: n2 d# B

7 n7 X4 }$ V! I( l  不是非得参禅才是禅哪,参禅已经苦啦,那是到了没办法的办法。宋朝以后就参个话,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什么面目啊,万法归一,都归一了不是很好嘛,一归到哪儿去?一归何处?所以现在参禅不容易得结果,问题就在这里,你万法还没归一呢,一归何处你问不到,归一之后你再说。一切法都成了一法啦,到了这个境界一到哪儿去?
0 o+ _" P0 ?9 `6 s/ {
1 R+ g( [1 C' V  u  所以现在水平不够了。密宗也是,极伤心的事,我也不忍说了,不忍说了,太可怜了──著名的城市,著名的道场,搞得这个半夜三更让警察来把大家赶走──不忍说了,就说到这儿为止了。新近的事情。所以密宗,他叫我学(传)密,我一句话就回答他了:《谷响集》里不是说了吗?师傅要看徒弟三年,徒弟要看师傅三年,才能我说我自个儿说的话,当然我自个儿得遵守。这来一纸介绍信我就……所以说话不是说给别人听的,首先是说给自己听的,我就首先得服从,我自个儿不服从,那别人就可以都……
: y& G, W6 p$ ~9 d) P' N: v% Z4 n7 D0 w% l
  所以兼,还是劝大家……。但是可以看看禅宗的书。不是要去参话头,你对于禅宗的事情了解一些,大可以使你的思想活泼一些,不然太死了,思想可以活泼一些。  b+ o' C2 I' j7 y. Y/ h
6 V0 N" H' ^6 H( ?1 L
  大家知道,禅宗第一件公案是梵天的天王供养佛天花,然后把自个儿的身体布施供养做成佛的座位,这是恭敬嘛。梵天的天王,他趴在地上当座位,请佛坐在他身上说法。佛就拿了一支花,给大家看。佛拈了几枝花,没说话,人天大众,人界天界很多人,请大家看。大家莫名其妙,拿花给我们看,什么意思?正纳闷的时候,迦叶,老的那个──两个侍者,年轻的是阿难,老的是迦叶──迦叶破颜一笑,这就是第一件公案。
! _6 I& C! ?% I2 m6 k
. R. `# p" M& R' a3 d- d  所以佛教里头,‘讲诵之徒’是一句贬义词,是批评的话,是骂人的话。‘你啊,你就会讲讲经,念念经。’讲诵之徒,讲是讲经,诵是诵经,是骂人的话。现在以这个讲啊,觉得不得了了。
" R8 d5 b4 S7 H0 ~$ \/ C" d5 w# M' E
  远远超过讲的。一直没讲,这个关键大了。佛就说,‘我有正法眼藏,’正法眼的藏,法眼而且是正法眼,‘涅槃妙心,嘱咐摩诃迦叶。’传给摩诃迦叶。这就是禅第一件公案。迦叶就成为第一代祖师,阿难后头是跟迦叶开悟的──第二代。
3 X, ~; c- I3 E. \! A2 Y$ F6 V. ^
* d$ f0 [7 X% C! y+ |" z" J, ?6 r& @  这些公案,在明朝的时候知识份子没有一个对于禅是陌生的,都知道好多事情。即便是看现代的郭沫若,郭沫若的诗里有一句是‘泥牛入海莫消息’泥巴的牛进到海里头去了,莫是没有,没有消息了。这是哪来这么的诗啊?李白杜甫谁也没有这个诗,四书五经也没有。不是咱们这个学问里头的话。泥巴的牛跑到海里去了,到现在没有消息,这是禅宗祖师的话,所以他们都读书很多,而且他记住了,入了他诗里去了,这是黄龙禅师的话,‘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看见两个泥巴的牛在斗,斗斗斗斗到海里头去了,‘直至如今没消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不知哪儿去了。听话的就礼拜就磕头。这是大德。; |9 x& R: t( N, y" I
' w. N# `# H# K. L4 P% _0 n
  所以禅宗就是这样,没有那些跟你讲这讲那,讲道理,不许看经!所以你要知道各种法门很多都是为了弟子权说,护持你,所以是拥护法门的话,就是叫你老老实实地学,就是为了这个,不是绝对的,所以你要把它看成绝对的,那师傅都冤枉了。, {' z4 y9 E1 c) [) {9 L2 r: j3 m
$ r. {$ P" g: O: R  X
  不许看经?那药山──也是一位禅宗祖师,一天他在看经,弟子就问他:‘师傅啊,您不让我们看经,您为什么自己看哪?’
9 c+ o1 t/ T# [0 O5 u$ L* b+ I' m- h' @8 Z
  药山说:‘我啊,遮一遮眼。’挡一挡眼睛,经书一挡就看不见你们了。, {  r8 k+ n( _% l

- j2 B! |3 _; K4 V$ T5 l6 P  弟子也有意思──他接著问::‘能让弟子也拿一两本遮遮眼,行吗?’
* w$ {# U9 R0 h8 x
8 d6 g' O; C% Z+ ]  所以,它这个就很活泼,很有趣味啊。" D, Y( I" g  [9 z: ]  J* y
- _" S; g! P/ ~
  ‘你啊,牛皮也得穿!’你遮不住眼。
! e  K! d" f7 k' e& ^' s2 S7 k5 t( H5 m2 c4 N
  所以‘讲诵之徒’是骂人的。3 `( N! B. {8 i* u4 I
6 N: e3 C- C6 d, t+ q" n  J
  一个人在行堂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09: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赤膊。方丈就说了,你啊,修许多痴福,你为大家这么辛苦,热天背著饭锅,绕著厨房跑来跑去。发了这个心,做了许多痴福,愚痴的福,你将来‘座下千僧’,你座下有一千个和尚,‘无一衲子’,衲子也是和尚,没有一个衲子就是没有一个真和尚。和尚两字的定义很深,识心达本名为沙门哪。要达自本心,达了自己的本体才叫和尚。你一千个和尚可是就是没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和尚。
+ U* ?. K+ Z+ _' u8 D1 q. ^
* l- D( M" v, v# s" f  f+ P  果然,他后来庙里有一千人,都是讲诵之徒。你看‘讲诵之徒‘就是说明这个的,就是他师父所说的,你都是修的痴福,你将来得的就是有一千个人,但就这水平。文字都是太重覆了,不多说了。果然都是讲诵之徒。
8 S$ l" ]4 d, t  ]( a& b+ h% h% r$ p; f( p: c6 R2 u! M
  所以我现在说老实话,我也就是不甘心当个讲诵之徒。
0 r5 c* h, F% Q; t6 h( N1 A  [# p8 g7 q8 k1 T; D/ Q: m
  所以这个专。我现在这么主张,我们谁都这样。应该广学,即《净修捷要》中‘广学就为深入’嘛。‘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挖一个洞装电线杆,电线杆这么粗,洞就挖这么大,怎么放得进?你总要大一点才能挖下去啊。你不大一点,不能深哪。所以‘广学原为深入,专修即是总持’,你专修一门即是总持一切法,所以念一句佛号,什么禅定,什么公案,什么教典,什么密法……一切一切,都在里头。
. O5 S& l% T. f* G2 @5 I$ O2 t# Y
+ l7 p! [1 i+ Q; @  一就是多,只要你信得及,不需要什么都来一点,什么都懂。你看那个中国的小说,关公就是刀,张飞就是丈八长矛,赵云就是一杆枪;还有,你把他那个武器给偷走了,他就很困难──所以先派人把典维的双戈拿走了,他用惯的武器,你拿跑了,他就发挥不出来了,就连打网球的拍子你给他换一把都困难哪,那个乒乓球拍子他就是那个武器啊。
2 }9 N; {3 ?# S0 Y% L% I
, l- w" T# N9 Z5 Y  专!所以就是这样,什么都可以。你说到底是,关公是因为刀所以才称关公,那张飞怎么就因为枪所以称张飞呢?赵云比他们都强,他又是枪,也不是丈八蛇矛,所以他他就因为习惯了。讲到他最开始,他就应该有武器,他已达到了后头这个水平,但他这个已经熟了。这个我们就明白了,所以这不是换来换去,也不要什么都学,但你在了解这些方面,不妨多一点,不要太瘦了。除了这个法门之外,别的我都不知道,那这个法门你也很难理解得很深入。很多地方大家要用禅宗的公案来理解,对禅宗一点都不知道,这些地方就不容易深入。这也是辩证的。3 ^. o0 r- e- b; f/ `- R+ {

+ T; M6 k6 R1 W  _, p  脚踏两条船,不好,就二门俱破。踩两条船,这船往这边开,这船往那边开,你不就掉水里去了。就这意思,一条船才平安。两条船看著很好,两条都保护你,一个往东一个往西你马上掉水里头,所以脚踏两条船不好,脚踏两条船就是二门俱破,你哪条船也没有可靠,都不可靠,都很危险。不要说一个往东一个往西了,差个四十五度就不得了,怎么办?哈哈……
1 r2 `5 ]) B0 r7 `0 u+ K/ z" \) J
. y% r# u& `7 p; @+ k  问::广结善缘的含义?
+ Q' w9 }9 D% L3 j& n3 z& K6 |2 t/ `. z/ o) D- ?1 \
  答:我回答他两句《无量寿经》。你这个广结善缘,究竟是集中一处?还是集中若干处?还是广结?这个问题不作回答了。我用《无量寿经》的两句回答他:‘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c. L1 K/ s& K& t- r* k; @# U

0 }6 P3 i1 Q: X  所以现在出家人的毛病——我说老实话——即是居士的毛病,就是到处修供养。到处修供养,本来是很难得,善财难舍嘛,你肯把钱拿出来供养,功德很大,在这上头很难得了,是个善人哪,但是这一种福都是人天福报。所以法藏比丘他就是这么说,你供养恒沙的圣,(现在也没有这么多圣),供养的功德也不是很大。就是供养了恒河沙那么多圣,……这是根本,希望我们一切佛教界的人士记住法藏比丘这两句,不是到处去供养,今天朝山拜庙,广跟人家结缘。我是希望跟我结缘的人你最好不要来。不要用这个方式来结缘,你看我的书嘛。你真正是为了解决你的正觉问题,觉悟的问题,这样才有意义,我们才能深入,这个时间才值得花。大家辛辛苦苦来,来就结个缘。哪年哪劫才开花结果?我们这个时间这么0 |* a1 h9 t  R+ ?; [, y( b
  F: P& m+ x% ]) @" Q
  用,太可惜了。我们还可以做别的事情,不是没事干。所以这个结缘之风很盛,是好事,但是有比它更好的事——坚勇求正觉。就说这个话,一切问题,关键在提高自个儿的觉悟,你自个儿觉悟不高,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哪个人是善知识,哪个人是恶知识?哪一句话说的是错的,哪一句话说的是对的。哪几句说的都是对的?但是水平不一样?既然都是对的怎么水平不一样呢?佛教叫亲疏的不同。都是皇帝的亲戚,可是有亲有疏啊。皇帝的兄弟封王,皇帝的侄子就不能封王了,清朝叫贝子,再下一层叫贝勒。譬如李鸿章,赏个黄马褂,后来剥掉他的黄马褂。皇帝的儿子称皇太子。都是皇帝的亲戚,为什么有分别?亲跟疏不一样,亲的程度不一样。虽然都是正确的话,亲疏可以不同。所以这些东西那要都能理解清楚,必须自个儿要提高嘛。卖瓜的谁都是说自己的瓜是甜,不说瓜苦,尤其是那些个越是不成才的,越就喜欢吹。甚至于说妄语,种种的,所以必须要很好的辨别。
# q% M- q' E* n7 o1 i7 k6 x
8 Q/ C; L% l& ]/ O1 R; K3 Z6 {  k  供养是好的,你是遍供,还是应当收敛一点,我就提供一点,你最好是求正觉。把这个时间拿来真实地用功,真实地看经、学习,学习法藏比丘——我们的导师。5 ^) c$ V2 h% R$ f4 ^

* ]1 _5 i& w2 O/ Q+ }  问::宗说俱通是说与自本性突然相契合,一发一切发。宗说俱通?7 K  F- m" |( t( c+ `2 _  X+ r

$ y8 @2 ?# Y$ O. A* z2 x3 o  {6 P& s  答:宗说俱通这个名词是这么说的,一个是说通,一个是宗通,两件事情。要讲经的人起码应该说通,就是你确实能在说上是通达的。这一句话是什么道理,这经是什么宗旨,这都讲得头头是道,一点错误都没有,才叫说通。宗通呢,刚才的迦叶微笑,这就证明。这个证明在《涅槃经》上也有,将来一切经典的解释权在迦叶,他就是宗通。大家这些说通的人你弄不清楚的话,请教迦叶,是他的心,宗实际就是心,他的心真跟佛的心相通了,他传的是佛的心印。所以怎么能够轻视禅宗呢?禅宗是佛的心印哪,传佛的心印,佛的心而且是印。但是现在没有了。我的老师虚老,开悟了。现在还有,圆瑛法师,好,是善知识,他自个儿讲了,他有两次接近开悟,还没有开悟,但是已经《楞严》独步,还没有真实的宗通。他说得很清楚,他一次得了之后,非常……,后来告诉师傅,师傅说这境界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09: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是还希望得这个境界?说,是,我希望还有一次。不好啊,这要著魔啊。你看,你希望别的,当法师,有多少多少门徒,有多少多少供养,盖什么楼,那更是魔!就是还希望这清净的境界再出现,就不好。他就警惕了。果然,后来又来了一次,比前一次还好。他底下说,他因为有很多事情,要弘法度众生,来不及再继续努力了,就再也没有了。6 y1 e6 `4 E, }

) n5 {0 j8 U% C8 q: M8 W8 ~  就那两次,这样的话,他已经──就是说这几个人之外,三大德,谛老、虚老、印老之后,当然有人推弘一法师,再底下呢,当然就是圆瑛法师,可以提得出来了。这已经很难得,目前要找个圆瑛法师还是很难。他讲了一百多次《楞严》,他讲一次提高一次,都有新的体会。他就是那两次,在禅上通了若干消息,可以这么说,而不是真正的宗通。现在有的人就把这也叫做宗通,或者说是客气话,或者对于宗通理解得不够,反正不严格。总之这跟宗通有关系,真正说要开悟,开悟不一定要从禅才能开悟,什么都能开悟,念佛一样开悟。念佛念到一心,到了理一心还不开悟啊?理一心你见法身了,破无明了,不开悟是什么?就是开悟。什么都可以开悟,学教可以大开圆解,大开圆解是解悟,不见得是证悟,再进步就是证悟。所以什么都可以。你看经,看经一样可以开悟,大开圆解。当然,大开圆解不是这么理解了,它是忽然一下,什么都理解了。这还不是宗通,这还是属于解悟,还是理解,总之说宗通的人现在很难找了,我见著几个。我也很荣幸。所以,有时候我就说这话:对于我学佛来说,是正法,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我学法所遇到这个因缘,也不过如此!: n5 m5 T% o3 `8 ~
% u& ?* q3 s; G6 e% z6 [4 N
  这个就是说宗通。大家知道夏老是净土宗,不知夏老在宗上造诣很深哪。所以虚老来了之后,对于夏老,他欢喜极了,赞叹哪。北方本来佛教不如南方,北方是道教天下。‘本来我以为找个正知正见的人都难得,没想遇见这样一个大德。’对追随夏老的人说:‘你们追随夏老,能遇见他,而且能跟著他,如果你们这辈子还不成功,你们就不能怪别人,只能怪你们自己了。’
8 t' ~9 X* y+ H, a6 @3 ?. z  k2 G
7 T) w- {+ N! C5 j# v  M( X; B  这个话说得很深刻。所以他们这些人一见就投契。另外一种人呢,他就是反对。譬如说,他们对于会集经典,经过这个会集,骂夏老师:你怎么能会集啊,一个普通人,一个居士!反对的人很多。
1 E0 `% t; T4 y- b. N
+ q) O. \8 ]. F  问::宗通有的说不通,那像六祖你说,宗通说还不通?" Y( [5 s7 _7 E* O  }

, G' J; K: R# E. x& a  答:有。你看四料简。宗通说不通。通宗不通教,开口被人笑;通教不通宗,长虫钻竹筒;宗教两俱通,慧日耀天空;宗教两不通,随其……
4 t6 Z' h7 J" N0 \" V8 P1 P. b) Z$ X' [, j  j8 ^
  六祖的话:西方极乐世界离咱们十万里。就是错的。错他不改。你看《坛经》里头从来就是这两句话,没有改。没有弟子说:看,这是师傅说的错话,咱们可不可把它改过来。真实嘛,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造作。而且这话没有说对,并不妨碍六祖。你一定要说十万里错了,那个才对,你还是有空间概念,不是吗?还一定有个距离嘛?这距离说它多少都可以,都没出自心。这距离本来是人的错觉。你这顶什么真哪?!所以他开口被人笑,被咱们这些人笑,佛不笑。所以这个也很好,就不改,就十万里,谁不知道错了,就让它错。可它称经,厉害不厉害!佛的东西称经,连龙树菩萨他们都称论,六祖的称经──《坛经》没有谁反对嘛,公认。
. O  T9 i0 o( u  |5 n% T% f1 X' W
  要知道心地法门的重要,到了密宗的最高最高,还是心地法门。有的人以为密宗有双身像,双身威猛像,这些个殊胜啊。不是不是。它殊胜还就是在于心地法门它很透彻。
+ j4 h& A! R2 D
8 N9 H7 e: y  P$ ]. ~1 o+ @0 y  问::回向西方也是回向我们自性,是不是?西方也是我们的自性?: f, M6 m7 f; E1 O* p/ h  k
! X/ w1 y) w& u. ?6 }
  答:对。所以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妨老老实实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世界名为极乐,其中有佛号阿弥陀,这才事理都圆融。如果你觉得既然是自性,就用不著回向了,这就也没什么叫生了,也没什么叫去了,都没有了,这都偏在一边。虽然如此,我还是回向,生到十万亿佛土那个极乐世界,亲近那个阿弥陀佛。再一说呢,那就是我的心,就是我心内的佛,不相妨碍,这就是理事无碍。; q5 R7 O* `: {6 H
) Y. B+ Z  W! P) ]
  问::《金刚经》本来有八句偈子,玄奘法师译的,后来鸠摩罗什简化成四句,请您老开示一下。
. c, H  n3 ~% ]- W: x4 Q
7 g9 S5 ^4 J& {% ]8 @0 L  答:这个是这样,它好像是‘应观佛法性…法性非所识…’,也不可说,所以你不要观这些个,应观佛法性,法性你是不可知的。回头可以找出来。玄奘译的就是《能断金刚经》,《能断金刚经》长,把这四句补上了,那就全了。不然就是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就好像趋于断灭了。没有色相,不能音声,这都没有,应观,观佛法性,但是这佛法性你不能认识。少这四句。这四句就圆满了,不是断灭。这个佛法性你不可以色见声求,那你给我看佛法性?法性你看不到的,所以补上就全了,玄奘就是……很多翻译都有这四句,文字稍有出入,意思没有出入。所以说你只管放心。
2 d0 C- N+ n, A' C7 o
, E  U4 M/ |2 \  问::您讲离四句,有一句,无一句,亦有亦无一句,非有非无一句,这样在生活中怎么入?
9 v5 }: ]+ x  T' }! U5 q+ n1 F7 o
" C$ B" f# v$ r' Y/ y/ W  答:生活上,终日吃饭——这是禅宗的话——未曾嚼著一颗米。不是不吃饭,你没嚼著米,就是这种境界。终日穿衣,没有披著一寸丝。即相离相。就在这个物质里头,就在生活这些相里头,离开这些事,离开这些相。所以终日度生终日无度。我在家里头跟爱人谈话,照顾爱人,就好像世间的夫妻情感哪,实际都远离。跟看见玫瑰花,看见牡丹花一样。所以即这个而离这个,不是只要离,也不是只有即。即这个,就钻到里头去了。这就是我的义务,我要把家庭搞好,把家庭维持好,孩子教育好,为这个,忙那个,这个没做好,哎哟我就造业了——这就即了,太即了。离了,都不管,我就修行去了——又太离了。不妨管嘛。在管之中,心不存这些想。不是那种感情了。夫妇,再进一步说,就是提升为道侣,菩提眷属,修道的伴侣了,就不是那种感情——哎哟,我照顾你啊,身体好啊,多穿些,而是希望你成佛,你出生死。是爱人以德,不是爱人以姑息了。爱人哪,我就是心疼你,要你好一点,富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09: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留点钱——这是爱人以姑息,多享受一点。爱孩子尽是以姑息的话,你把孩子害了。爱人以德!好好教育他;朋友也好好地直言忠告,对于一切人都是爱人以德,这就是转换了。7 g/ c# x2 f- z/ s
# ^( j9 `& G1 S
  问::香港的好多法师来讲经,有人是觉得什么法师来他都要去听,但是有的初学的人他不能辨别,您的看法?
& }) E4 L9 r. v7 Z9 x% ?0 A- E$ x4 [. U( ?' ^+ u, U0 \
  答:这很可怜。他就是结缘,可以达到结缘的目的。他根本也不能深入,最怕的就是好的他不深入,跟坏的他结上缘了,而且不解缘了,这就堕落了。往往就是平等的,好的我也结点缘,坏的我也结点缘,这还可以,还差不多。就怕这个没有辨别能力。往往向上总是难的。
- @) F/ ^' ~. n$ N5 `" A4 }) K, n! I: i2 A# Z
  为什么练气功的人这么多?就是因为它是向下。一练它就出来了,出来奇异功能啦。其实现在很多这些个大气功师,他们都是鬼作他们的后台,他死后就要去替鬼值班哪!
2 ]3 _% Q, D' i. y
2 `2 F; \: R! c: U, t  最有名的一个人哪,他在北京是了不起啊。叶剑英生病,他去了之后,这一扶头,叶剑英就睁开眼睛能说话了,他一放下手,叶剑英就昏迷了,他闹情绪了,就跑出中南海,而且没有人敢问问他,刁难他,谁要给张找一点麻烦,你就丢东西,证件没了,枪没了,要紧的东西丢了。他自由出入。他有三部汽车,阔得不得了。他死后干什么?就是一个无头的鬼要投胎了,所以要训练一个人去接替他,他就是接替这个职务!$ x- X- z. [* q2 v$ }: J  h" A
) H2 \# ^8 n; \( P! b
  从前的魔术,中国老的古典魔术,有一种专案叫做‘五鬼搬运法’从前这个县官说:印是辟邪的,官印哪,你能搬我的印吗?一样搬!鬼很有恶势力。五鬼,有一个鬼,这鬼是无头的,名字叫‘阿本’(音)。这都是他告诉我的,要不我怎么知道?我一个朋友是科学研究院的教授,他跟他谈话,他是被他所摄化,实际上就是个鬼。然后他就……,所以他是变坏了。
9 R( b6 J2 z! l# G" |8 t0 l$ N/ }* n3 @, @1 S" p
  到香港去表演的严新哪,你们知道这个人吗?他很惨!他自个儿说,‘我严新没有好下场’——他自个儿的书上说的,不是别人给贬抑他。他一个多月就要到坟地里去,鬼要出来,鬼从嘴里吐出一些黑的粘涎,他拿碗要接,这么一碗半碗,他吃下去。  o+ N1 Z6 k. K8 y: Q- l
) b; e; F  s$ X8 j& R3 L
  为特意培养他接班人,找了些孩子来训练。一个孩子站一个坟头。坟里的鬼出来的时候,好多孩子吓哭了,不敢学了。有的给他黑水吃,他不肯吃,你说是不是本来也很难哪。还有人不怕,还是吃了,所以他还有接班人,将来要传这些人。以后他不就是往下里变嘛!
- Q% R/ I7 A- V3 z% R* \' v' u  U7 u! r' C, m; J
  人是三善道。天比我们强。修罗也比我们强——有的地方,修道的人比破坏佛法的修罗要好得多。不过整个这一道,他的福报、威力比我们厉害,神通大极了,他领著八万四千魔军跟天打,天打不过,天就要修法啦,修法魔就失败了。他领著八万四千魔军藏在一根藕丝里头。藕丝多细?八万四千魔军可以藏在一根藕丝里头,神通大极了吧。这是比我们高的。再底下是畜生、鬼、地狱。这是鬼怪这些东西,你跑到他那个水平去了,是我们从人的地位下降,是走到下流去了。就好像一个人,你不好好务正,你参加黑帮,黑社会,这样就有力量,你可以横行,别人惹你不起,你就下流嘛,这是一样的例子。所以要力争上游!0 C& N& E$ @) k1 k
3 O& q' d* _( I$ @
  问::《谷响集》,《宗镜录》上的,永明大师讲的,‘泥牛水上行’?5 N, q+ k% ~/ O% b

8 ^, P. z" w" M0 U/ t  答:对,这是禅宗的。‘若问吾宗旨’,所以它全都是讲道理的。‘化人问幻师’变化出来的人问幻术出来的师。谷响,在山上喊一声‘啊’,山就‘啊’,——谷响,所以称《谷响集》。‘谷响答泉水’,泉水在哗啦哗啦响,所以山谷就响,所以以前所有这些问答,你问的人不过是化人,我回答的人不过是幻师。问的不过是声音,是泉声,我回答的不过就是空谷的回音。‘若问吾宗旨’,你一定要问我,你永明大师是什么宗旨啊,就这一句话:泥巴的牛在水上走路。
/ a& D& [% f$ U9 N% Y
+ ~) k( u* S2 b% @- T5 }  这就是言语道断,不能再用言语去解释了,再用言语去解释,有四个字是最好的形容:画蛇添足。
1 m/ x& u! I. B0 O: }% ~) l. t7 E! r1 C1 K/ n8 a# g0 _
  全部的宗旨是什么?就是这一句话,泥巴的牛水上走。
% H1 l4 @' D0 w5 N
% d& E! M/ s" a- g  我稍微给你说一点儿。听到这一句,你是什么心情啊?——纳闷,想不下去,没有什么可想的——这就对,这就近了。你说我懂得什么了,懂得好多好多,天花乱坠,坏了!
! w. n; ^( @& w$ a) O) m
2 L( r# \% n; J* u1 i  所以,知解门开,悟门塞,悟门就关起来了,你开了知解了。不懂他还近一点儿。所以讲诵之徒不值钱哪,就在这儿。泥牛水上行,前头说了半天,宗旨是什么?泥牛水上行──闷住了,想不下去了,这个,很近哪。不是说这就是,这错了。近了!比你懂得很多要近,你越懂得多就越远。佛法妙就妙在这些地方。所以有的人就越求越远哪。为什么我说看一点禅宗的书,是避免这一种远。不是要去参禅,我的意思,我也不是从参禅得到什么,偶尔参过一次,确实懂得参禅了,不是按禅宗正宗的,闭关,参一个话头。. a7 C5 J" O0 @( H- b" o0 c) r, h
) K! M; R3 H7 j4 r
  这个法门也是自宋朝以来有许多人解决问题。现在也难啦。要懂得这些个事情,懂得这些个微妙,让心境开阔。; i0 `" F% R/ f8 F: p5 f( _' C

# C6 P2 {. p2 a  实际上孔子并不是那样岸然道貌,那么书卷气,酸秀才味,不是那样。四书,四书里头,现在我看很有兴趣的就是孔子问弟子:你们每人谈谈你们的志愿。; V7 t% V2 g3 R$ H/ N
& x/ p, S* ^% E/ B
  子路,军事,曹勇,保卫祖国;有的理财,经济;有的搞政治;有的搞教育。各人说出自己的抱负。那时候外交也很要紧哪,你要打我,我要打你,要是几句话说好了,就避免一场战争。
2 m0 Q! ^1 [3 r# x+ l* |9 _8 o2 g7 Q8 @4 p2 c; k9 d& L7 Z! |
  各人谈各人的志愿。大家都说著,有一个人在弹琴。这个人是曾子的父亲,曾参,传孔子道的,他一直在弹琴,古瑟,瑟的弦比琴多,琴瑟琴瑟,古瑟。轮到他的时候,古瑟不大弹了,声音微下来了,舍瑟而坐,把手放下,把古瑟推开,站起来了。他就讲了他的志愿,‘暮春者’,春天来了,到了暮春,三月了(王羲之‘暮春三月’,暮春就是三月。)‘暮春者春服既成’,春天的衣服做好了。‘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小孩,五六个人;冠者,二十岁的年轻人,当然都是男的。冠者,男孩,男青年。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加起来十多个人。‘风乎齐浴乎武威’,到齐的那个地方,暮春三月天气很暖和了,也许是山东,靠南一点,北京还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09: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就要乘凉了。‘风乎齐浴于武威’,在武威那儿洗洗澡,游泳。‘咏而归’唱著歌回来。孔子说——这是总结了——‘我跟他一样’,我的志愿就是这一样。不是怎么讲大道理啊什么什么,这才是圣人。后来那个宋儒装模作样,所以没有生气,呆板。  C' w" R8 a; B2 r: z; o1 o# A; X
7 a. b6 X( t/ ?4 u
  问::生者,达生体不可得者,由心空故,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推求五蕴色心了不可得也。就是说,达生体不可得,则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是以念佛心入无生法忍,终日念佛,终日念心,掣然往生,寂然无往,通过一个譬喻,就是刚才您讲的……?) P* L0 R% q# I( F/ I( W2 V" l
+ Y$ ^9 c$ a4 y" J
  答:总之,都是个不即不离,生而无生,证无生法忍就是无生。实际上,这个无生不是没有,而是生而无生,所以《生无生论》就很好。生而无生,生是事,无生是理,事理是一致的。
: _7 N8 m' v2 S
# X" j; H/ B/ j9 ^1 f6 T: v1 d+ V  了达这个道理的时候,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了。实际当然了,这个形容词形容得很好,那个境界,什么叫虚空,什么叫大地,虚空粉碎了,整个大地陷落了,真正到那个时候你的身体你的世界,真正体会到生无生之理,不是讲诵之徒的那个讲法。真正达到那个境界,那就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了。还有一个四料简,因为有人来问我,说是:生则者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是一个意思。生嘛往生嘛,我一定生;去嘛,没有去。这不很矛盾吗?生不就是去,生就一定生。‘生则决定生’,就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了。往生的世界就在我心内嘛,所以还在我心内,我哪儿也没去呀,就是这个意思,这一切都是如此。还有两句就回答你这个了:‘去则决定去,生则实不生’生无生,去一定去,去极乐世界,那儿有佛土,极乐世界,一定去。但是生则实不生,因为生,你证无生法忍,你证无生,这哪儿有生?这也是四料简。
0 P. K0 k$ O) e3 q
: [# g# c0 F' c( l& z* K  总之,反来覆去说,就是破我们的成见,提高我们的智慧。这一些个道理,都是我们本有的,我们听著很玄,都是自性本有的。现在被这个污染哪,北京的污染严重极了,空气、水、噪音,都超过国际标准多少千倍,我们的自性也就是被污染了。这是讲的生无生。1 N. @. J7 n5 O1 s" M6 z
. m3 i$ @: G2 a( ]# I! G7 u& a
  问::在团体中大家修六和敬,六和有事和、理和,这六和敬我们怎样才能尽量做到?
# H6 T/ b# E) ^" r0 C7 h9 t2 y+ A0 a" w4 n
  答:这六和主要是出家人的事情,所谓和合众,住在一个庙里头。所以破和合众是五逆,五逆十恶。大家很好地在修行,你来挑拨离间,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某个法师在骂你。他生气了……你以为我这儿随便谈谈天。这个是无间地狱的业。
7 Y4 C9 z4 U% W
/ e' e2 O6 E' E/ A2 C, A  你破和合僧啊。大家在那儿好好的,团结得很好的,你在那儿挑拨是非,使得大家不客气。有的时候犯这个戒,不小心,闲聊天的时候,尤其是谈得高兴的时候,忘乎所以,就出错了。所以我们要增加他们的团结。
5 O! w  w; _, ~2 f5 f' l& T9 _" N3 k
  我们居士界,同样也是应该大家原谅。我的老师,他给我们讲,这个谅字很重要,我们不但要原谅旁人,也得原谅自己。这话很深刻。有的时候,真是会犯错误,犯了错误你也不一定要责怪,我这个人就不可救药了,还是要原谅。
5 G$ {5 T6 S9 u7 W, I  L
7 U7 b: t4 b  I: \. p6 h1 t  我舅父给我的老师说,我犯了错误,我摔跤了,我爬起来,我继续还是为佛教做事。老师就问,会不会再摔?" m: F6 @. W+ d0 Q, d3 f

, k: P! M" A$ n  不是说我不会,我是说我要爬起来。还会摔跤?还会!可是,我还爬起来。所以我们大家要求别人要宽,要求自己要严,对于自己不能放过,要严格要求;对于别人要多想到他的好处,少念叨他的坏处。
" x; C! _. w7 A- ~) C% N( H( b( Y% I7 E; T9 r, u
  我念英文,有一篇外国的论文,它说,一个人都有两个口袋,一个口袋是装自己的优点的,一个口袋是装别人的过失的。有的人呢,就把装别人的过失的搁在前头,装自个儿的过失的放后头,看别人都是别人的错,自个儿的错看不见;优点呢,自己的优点搁在前头,别人优点搁在后头,这样一来的话,看见的都是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看不见。这个人就没办法。这是外国人答得很好。所以,我们许多同事之间,多原谅人。既然是个人,必定有过失。
: J* b& z8 r# [8 d! ^. Z$ V
. Q* g; K! W9 u! V: t  还有一个话,我的体会,我的体会还是正确的:越是有善根的人,往往他特别还有他的一个缺点。这个更要原谅。因为他这么有善根,他为什么还没有解脱呢?今天还在这个世界上,还表现这个不足之处,正因为他带来了比别人更严重的缺点。他既然有超过别人的善根,今天还跟一般人一样,就证明是那个缺点带累了他,所以,我们用这个搁在这里证明必然如此,就原谅了,就不要求他了。你看有人讲经什么很不错,懂得很多东西,怎么做起事来还有这么多缺点。正因为这些问题,所以他只是这样,不然他早往生了。
4 W* q7 f6 ]$ ?& I9 Q% n9 j# w8 z: K  Q
  多原谅别人。现在我们看到这个情形说起来实在让人可怕。只要他真是佛教徒,他是诚诚恳恳的,真心的话都就应该鼓励,尽量地团结。对于僧人,尽量少传,他不爱听什么,别人说你……尽量大家瞒著一点,大家和合团结。这是五逆中最轻的一样。其他更重了,杀父杀母,不会做;杀阿罗汉也不会做,前四项一般大家不会做。偷寺庙里的东西,可是我有一个亲戚他就做过,他喜欢经典,他喜欢古典的。年轻轻他不知道,他偷回来。这就犯了大戒。再有就是跟出家人乱搞关系。这些是五逆,落无间地狱。
# g' ^2 ~% V% q; G" ~5 h3 O8 S0 p
  无间地狱的罪人,临终十念还能往生,《观经》讲的,现在我的这些个例子,那天不是说了一些嘛:那个姓王的老中医,他的弟弟地狱现前,念佛就往生了。所以,大恩大德不可思议。
1 Q. w. `$ N* h3 T( _: P
; K/ b7 ]$ y3 A4 H% u) e  我们要和和合合,大家要很好地促进团结,对于出家人,咱们在家人不利于团结的影响别人什么的,尽量瞒著一点,大家都高高兴兴来修持。我们这个事情实际上是一个事情。台湾去年有个人很有心,他到了很多地方,他到了……寺,回头到了我这个地方,他向我提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台湾的人以什么最好的方式来帮助大陆的佛教徒?最好的方式,他问我最好的方式,我稍微安定了一下,因为要答复他,满足他。最好的方式,我说你要问最好的,只有一样,你回去之后,好好地用功。这是最好的。你什么供养,和《金刚经》的意思还不同,这意思又深一点了。要使中国佛教好,你自个儿用功,就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跟夏老师的‘根身器界潜转换’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09: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变了。你用功,大陆的和尚就变了,这是最根本的办法。所以我说,我们皈依之后,就没有好多事情,什么事情一个问题都解决了,你念经也一样,我们念佛习惯称名,你念咒也可以,你念经也可以,你老老实实去修,回去之后就老老实实去修持。你修持之后,世界,自己的根身,身体,心,世界、大地、山河,一切一切,所有的人,都在转变了。5 y  r, j7 R* _8 ]
, f/ K' a% ?0 ]% h  g& t& R
  有的人说,把功德回向,把我的修持功德布施给一切人,我都做得到,就是有两个人,这两个人要叫我把我功德回向给他,我无论如何也说不下去!' a" ~) {9 v) |% k
8 Q$ L# q, L! |3 z& c2 z
  我们都要平等,只要是佛教徒,他那修持解决的也不就是要消除众生的共业吗。每个人要消除众生的共业。所以众生的共业他消除的目的不就是每个人都要消除的嘛。因为你做了就替我做了,我做了也就替你做了,一件事情嘛,都在这儿。
0 C/ ]- X. Y0 C( p' ]( L' j
1 Y& x8 M1 j0 F% L+ `  这业力是加在每个人的身上的,有人用功消除一些业力,只有欢喜。所以不管他是哪一宗哪一派,用什么方法修持,只要他真的在修持,真的在发愿,我们都赞叹。真实要解决佛教的好,靠谁?就靠我们自己每个人,靠我们自己,靠别人都靠不上。就靠你自己,你自己行了,你所看的人,你所说的话,你所发现的人才,你所培养的,一切一切,都是,而且共业就在消,这个事情就要靠自己。
; R6 t# r% E! u* `$ T1 b
$ u% E7 \6 u5 e3 ~4 x  问::有很多新皈依的弟子,认为应该到处去供养。如果你不去供养,那些法师大德就没有供养了。他们认为这样比较对,你们躲在家里,关起来好好念佛念经,他说你们不对?
% p6 ]9 D/ O9 ^3 h
" d5 d7 u2 G/ S: t' X0 ]% c" P  答:这事难免。这样,大家经济力量够,随缘做一些供养。不是说不许做供养,随缘做一点。一贯都在做,那么能够继续,还是可以的。不过就是说,并不是说这件事做了,我们的整个的功德就已经够了。要不做嘛,要引起他烦恼。不过就是说,你说的那个话,他说不对,那是现在的和尚;我说的那个话,是法藏比丘,是阿弥陀佛的前生。阿弥陀佛不是成佛了嘛,这位法师哪年成佛还不知道。所以我们依靠成就的人的话。四依啊,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但是我们还是要照顾,也不要使得他……我们本身有这个经济力量,我们做了以后,还是照常可以做,照做,不是我们可以做而不做。不过,我们更重要的不是给庙里拿钱,有的人认为
$ [! C* X; Z( s6 K1 }7 j, g
% x. o: W+ i) P) k4 P# D+ F  我交了钱了什么都解决了,这个很不够。布施也不止是钱哪,头目脑髓……- s1 I$ H1 p: W" C8 N( M4 a

  f/ S2 \, R, [9 _  你供养他就无所谓了嘛。反正他是要饭的。现在大家自己开饭了。现在他们泰国的和尚还不是要饭,斯里兰卡,那是佛制。4 k% O% N" Q, Y6 y

+ O( @. E& L- f  《金刚经》上,到了时候,佛进城要饭,要饭了回来吃饭,吃完了洗钵盂,洗完钵盂,因为从山上走进城,脚上走脏了就洗脚,洗完脚把座位铺好就讲经了。要饭吃,不自个儿弄饭吃,避免这个问题。他现在要坐著吃饭,所以一系列问题都来了。
, J9 z3 O, |: e* j3 J" |' {7 t! r( z& P7 H  t" ~/ b) C4 k  g( g9 c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求觉悟修戒定慧为主。戒定慧是六度中作代表的三件事情,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件事情,六件事情抽出三样来,持戒、禅定、般若是智慧。布施、精进、忍辱就附摄在里头了,重要性就没有这三个厉害了。我们自修当然是在戒定慧里头,要和布施比,重要性就已经替我们挑出来了。以戒定慧消灭贪嗔痴,三毒就是贪嗔痴加上我慢,这就是整个的过程。贪嗔痴是三毒,戒定慧是三无漏学,是无漏之学,重要的已经替我们挑了,六度里面挑出三个来。持戒、禅定、般若是智慧,佛再说,说两样了,‘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如来的定和慧,这三个又精炼了,定、慧两个不能再少了。定慧像个灯笼,定是灯罩,灯笼放光,有光没有罩,风一吹,这油灯就灭了;有罩没有灯,没有亮,没用。必须两个都有,所以如来的定慧彻底通畅到了无限大了。所以我们要知道,无差别之中还有差别,有差别之中还是没差别,都是圆融。  K; }3 o* e! q; N4 P8 D
  问::譬如说念佛,今天一天早晚课做完了,我们就念佛也不念经,就这么一直念,应该是可以的?(答:可以的。)那是否连早晚课也可以不要做?
8 _% h- x! r! H4 Q, i! m* W7 s* e9 G7 Q8 d
  答:最典型的,过去一般净土宗实行的,是一卷《阿弥陀经》,三千佛号。这是行之大家都很习惯的。这一堂功课,念一卷《阿弥陀经》,经念完后就三千佛号,不是念得很快。当然这可以灵活了,你可以念《无量寿经》,可以多一点少一点,这都很灵活。但是你特殊的发了愿,都可以改变的。总之念经念佛都是殊胜功德。蕅益大师闭关闭的是往生咒,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能太机械了,这有相当的灵活性。主要是你的发心,你的动机、你的智慧,圆融这些个,随便一件事情都是无量功德。没有一个死规矩。举个例子,过去念《无量寿经》的很少,因为没有善本。中国到现在这么多年,《阿弥陀经》的注解有多少?古人也在作,现在还在作。《无量寿经》(的注解)只有两本,一个隋朝的慧远,一个唐朝的三论宗的祖师湛江大师,现在有人印了,这很好。以前没有单行本,大藏经里头有,我从大藏里头抄出来的。现在不用抄,有了。经典是比以前强,所以这是一些瑞象,唐朝,古时候有的,咱们中国没有了,从外国弄回来的,一系列经典,像这个《安乐集》,昙鸾大师的论著,莲池、蕅益他们都没有看见过。中国没有了,现在我们都有了。《无量寿经》一直没有善本,现在也有了。这个时候,很可能有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密宗是这么说──佛法将有一个中兴。
, z" M; ~! C' Y+ ~2 d# z3 q: L% B) }7 y7 R
  再说一件事,这是密法里有的,记起来就说,一会儿就忘了。腊八到了,密宗的说法,释迦牟尼佛的愿力。腊八是腊月初八。从初一到十五,这十五天,任何做一件事的功德,增加十万倍,你供养一块钱的功德等于供养十万块钱,念一句佛号等于念十万句,四月初一到四月十五,也是如此。这个很妙的。因为众生你要叫他全年的时间都要非常用功,做很多的功课,很困难,有很多事情要料理,尤其将来,人会更忙,人所要的知识会更多,科学进步了,什么都电气化,什么都非常复杂,那个简单的生活不可能了,都在斗,都在拼命,忙得要命,所以说用这种方便。
. k# A, w; h: [' ~0 F# [/ a
0 D, j% l" U; w  R, d: @5 c  所以就是说这个十五天哪,两个十五天哪,平常都很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09: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这两个半个月里头,有可能我集中一下,把一切事情能够事前做的,先做掉;有的能后面推的,就推一推,因此呢,在这十五天里头,家里也都安排好,多照顾照顾,或者这个十五天,先生多用功,下次到了四月,夫人多用功,有一个突出的跟平常不一样的修持。  Z5 H; y. K- {7 [* j; E9 q
! O9 R. N% M! }- d1 U
  我们大陆常常说,以点带面,突出一个点来带动全面。这也是这样,因为这个佛的生日本来就殊胜,因为这样一个利益,佛就发了这么一个愿,你只要肯这么做,佛加持你得十万倍功德。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经常地——我在这十五天里头,我连稿子也不写了,大家都可以。这是密宗的说法,这很有道理。我们确实可以这样,平常很忙,事情很多,这十五天我们尽量想想办法。
* P% {+ \; a* S  L4 K( h5 U& T3 U* N
  还有一个,废时利用。公务人员很忙,有很多是废时,出差旅途,有的时候买东西要排队,开会,无谓的发言,等等等等,有些工作显得很苦恼,废的时间,在车上在什么,废的时间把它利用起来,你天地很宽哪。: Y/ e, ~9 W) w% u. w
4 u5 X. L" {! ^, L1 v. r/ h
  在开车的时候,他们就听录音带——在美国的,这个时候不妨碍,因为都是一个方向,没有对面的车,稍微分一点心就行了。这时候听讲,听念佛号。我们自己念也行,是吧!骑自行车的人,有的一蹬,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废时利用,你的生命就等于延长了。本来是报废的,你利用起来了,不等于寿命延长了吗?
; g1 b2 b$ p# S% H
8 {  t3 j+ C3 D( Q% g  好。再有什么问题大家再问。
4 X- N9 F  ~+ p( t2 P! ^- L
" |6 b  a  C4 A  去年今日,我这个《三昧论》的稿子,上半部直接交给净公上人了。他刚走你们就来了,所以下半部是你们带走的。今天回来了,印出来了,我把一本已经校对好的寄到了上海,上海也收到了。就是说来了之后,有一个朋友,他很仔细地看了一遍。还有错字,错字还是不少,将来勘误表我会给你们寄去。, r: v4 g: L2 @$ B# {5 V2 z

! Q3 R- @+ ~% `7 }. ]; Q) A) }! y; `: n  将来这个《心声录》大家很合适,因为它有不同的内容,有般若,有净土,有论文的形式,有讲演的形式。短的就一万字,长的两万多字,随便喜欢哪一篇就看哪一篇。我们看一本书不是平均使用力量,一开始我就找,找著了就在书上画,你懂的打圈,不懂的打问号。这就好,懂得的如果时间来不及,就翻新的看,还有不懂的打上记号,下次一看,我懂了,那你就提高了,就是会提高的。所以不怕把书弄脏,有人说书要保护得很干净,是很好,但是,我们这个对我们的心有好处。
, @6 L/ L4 _% b# y$ J* j2 O8 N; d+ I, s( }/ P8 e" s
  那么底下就谈这个书了。现在我正写著呢,刚写到第十一品,今年年底还要赶一赶。还有十五天还要闭关,这时间是够紧,我这后头就像有十万追兵跟著一样。& e, b$ x6 a+ ]) t) ^! a

" w% ^; |: ?; o* y问::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4-12 20:47 , Processed in 0.0838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