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 h9 J6 U* ?
( h% \* u3 p) N! r( F- D& _# n§《群书治要》第一册
7 N/ d: S. B j+ B. _& c; Q5 f
$ o2 e' R; U6 d: Q" S' N《群书治要》序
( T' _$ d, h# c+ u' X' N" F' R/ f) c: Y" `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西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六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傯十馀年。二十七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 % F4 s; ^& ^2 w' w$ F6 F; L& X0 l( }
太宗英武善辩,遗憾早年从军,读书不多。鉴于前隋灭亡之失,深知创业不易,守成维艰,在位期间,鼓励群臣进谏,批评其決策过失。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帄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馀万言。
8 ^) U# N1 z2 Y1 Z8 S, s+ [" G, g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太宗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1 v) R6 o; R, H0 c7 o& ~$ p
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由是而知,贞观之治的太平盛况,此书贡献大矣!诚为从政者必读之宝典。 . t- c- P( t: o* H. z# O' s9 c
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明,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所幸者,日本金泽文库藏有镰仓时付(一一九二——一三三○年)日本僧人手写《群书治要》的全帙。并于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国本土。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别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二○一○年岁末,净公上人幸得此书,反覆翻阅,欢喜无量,深刻体会古圣先贤之文化教育,的能为全世界带来永恒之安定和平。最极关键者,即国人本身,必须真正认识传统文化,断疑启信。圣贤传统文化实为一切众生自性流露,超越时空,亙古弥新。学习关键,端在「诚敬」二字。《曲礼》曰:「毋不敬。」前清康熙曰「临民以主敬为本」。「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程子曰:「敬胜百邪。」说明修身进德、利世济民、唯「诚敬」二字,方能圆成。若对古圣先王之教育毫无诚敬,纵遍览群籍,亦难获实益。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
3 S+ j1 T( R* k. ?; u0 ?$ N过去孙中山先生于三民主义讲演中(民族主义第四讲)曾云,「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来二百多年的事。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最好的是德国,但是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甚至于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补救他们科学之偏。」 3 O/ `& Q& V: V$ Y2 L
英人汤恩比博士更云:「欲解決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静观今日世界乱象纷呈,欲救世界、救中国,唯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办到。老祖宗留传至今的治国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均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宝藏结晶。《群书治要》至珍至贵!果能深解落实,天下太平,个人幸福,自然可得;背道而行者,则不免自招灾殃,祸患无穷。净公上人深知今日《群书治要》之重现,实有其神圣使命,欢喜委托世界书局重新影印出版一万套,拟赠两岸三地暨世界各国、各党、各级领道共同学习,则和谐社会、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欣见《群书治要》重新出版在即,阎初仁者嘱余为序,谨以此数语,表随喜赞叹之意。 5 K G! u- a- ` _! Z# \+ X
% w" ^# V1 S, h- ~5 e净公上人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于香江 : w) Z! v1 H% d: Q
Q, J' M p$ q/ H: p/ `" N) Y
m2 h Y2 d8 v, {( K' p
4 j$ ]+ M' J7 v8 U8 u9 u《群书治要360》序. b- ^/ y: s$ `6 }" A! ~7 B5 w
' j; L9 X( _2 b O' L2 e
《群书治要》一书,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平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道者提供可贵借鉴。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群书治要》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 1 { s+ H. g# l) V0 I4 C% r
为让有心领纳先哲智慧的读者能迅速地吸收全书的菁华,以运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中心组成选译小组,制作了这一文白对照的选本。我们将《群书治要》整理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从全书中,我们力求选取既切合当付社会需要,而又精辟简明的短文,最后经过几轮筛选,选定了现前这三百六十段。而对选文进行白话翻译,则参考各种译本,加以推敲讨论。译完若觉仍欠圆满,则在译文后稍加发挥,以便读者更好地领纳先贤的精神。 5 K4 p! a; U+ A5 d% |7 V
由于学识有限、时间仓促,本书定有许多疏漏之处,敬请诸位仁人不吝贱教。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身心和谐、家庭和乐、事业和顺,让我们共却创造和谐世界!
* |: z; i- ~! T- \8 i" |8 O* B/ Q- W! V) l( O9 i) D- E) h H1 m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 M" s, U. z: X# e# P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 t# m, P) g/ j7 Z; U2 S! D# Y. {
- A2 L; z. a5 _! Y `
1 k* j# Y: i' f$ Q" p' n- H) J, ^4 C$ T" [
* S' J5 D+ ^& A9 H' M4 W2 F6 s% H6 R' A. ~( C3 n2 I- B5 w- ?
目录
) R' h( X+ O J, n% b) G壹、君道 6( v3 W; V8 ]: w3 @! o
一、修身 66 @+ S9 |0 V3 K0 \5 V8 m
甲、戒贪 6$ R( c* a3 o- A O
乙、勤俭 7: n2 N8 r. z8 _5 N2 L1 S
丙、惩忿 8
+ ~+ F8 N5 |+ B6 e0 i7 ]丁、迁善 8. \. M: O0 Y' D# q8 W0 Y
戊、改过 9# F8 A1 |; l% T* L9 _
二、敦亲 10
/ I- ^) B9 l$ H9 R u% d" u2 [三、反身 11
8 Z. r f1 @' @& X) r7 o四、尊贤 15
8 r' m$ l( a8 E' m" p1 B. \8 E, K五、纳谏 17/ n0 [% M9 Y9 | i: y) c
六、杜谗邪 19" |; Z% Y/ x5 Q6 A- t+ U1 ~$ G2 V
七、审断 19
3 x! b% ]/ M! W2 X贰、臣术 21
; M6 E. D1 Y1 _. j, G3 { k一、立节 21
' a" i4 v+ J# C二、尽忠 22! A% o% Q, j3 |' v% y# j2 ~
三、劝谏 24
. O. O N3 g. L$ \: ?四、举贤 259 O- C/ R r: b: N8 h% N, M
参、贵德 25& G7 q9 k' K1 S) ^8 \( d; v
一、尚道 25
( F# a# J f8 o8 H" y f, p6 ~2 a/ w二、孝悌 28! b2 M. g( j3 W: T+ N4 X0 o. s
三、仁义 315 i9 d% A2 `+ x; N! F: @/ u
四、诚信 32
6 j1 T! |: {, S3 H/ k五、正己 34
) V2 J' l% E6 B六、度量 37 L9 ~; \, q2 ^; `' e
七、谦虚 371 Q o+ o( c1 s+ W2 E
八、谨慎 40* M( A! w0 n0 z Q3 ?
九、交友 43" y$ f7 G; Z. B Q; m
十、学问 44/ m- L) x# Y8 q1 a3 a
十一、有恒 45
6 x/ A8 t' Y @) V/ t& o6 U" ~肆、为政 46
4 E O: {% x3 s: d一、务本 46
# q. V" [/ ]( U$ \& R二、知人 54# v. J$ o2 o9 W3 v4 Z. |. Q
三、任使 576 o1 r: ]6 h& h. z$ F, \3 q8 }
四、至公 605 F/ l$ Y1 E6 e
五、教化 61; x6 c# P g# H# H% l/ S
六、礼乐 66% Q a% l8 _ q1 G# r/ }; Q
七、爱民 70
9 U! K8 ^" [0 P& d2 u! ^& h* q2 M八、民生 73
* l. J B! l% A7 b6 s% y, w九、法古 73/ @) L- s+ A U
十、纲纪 749 s4 ?# j7 k2 M+ [6 G g
十一、赏罚 779 T: K) W# ~' l+ R! n
十二、法律 79
2 |% f+ a& S7 u& H0 p* z6 N7 W' y十三、慎武 807 v+ s9 F) m9 U2 |# ~
十四、将兵 829 t7 R( O* [/ P
伍、敬慎 82
6 \) B" {# d' p& R5 H! ]- o! J0 k一、微渐 829 t! \' o) C0 N# M( w4 z+ K/ T
二、风俗 85) j: a3 k- @- Z2 k
三、治乱 87
9 H; Q/ e6 G- L' l- Q5 ?& T四、鉴戒 88
0 ~# f7 \1 K2 d五、应事 93
6 _ a. V# ]% w+ o8 J% s六、慎始终 95
* K0 @7 {0 _) w4 y9 u, n七、养生 960 `# w9 M( y8 R# R
陆、明辨 96. F# _3 K7 ]1 Q; X1 `' P; ~
一、邪正 96& v3 a- A$ x8 h# E" X, D# b
二、人情 97
$ Y( @% K: w2 k三、才德 991 ` |" h3 @4 O& X7 D" S: f
四、朋党 99
- Z3 ^! ] q8 _/ O8 T) I6 ?五、辨物 100
' C" v2 m6 \$ d3 T9 N4 R& r/ j# B六、因果 102# \: m8 c9 _) W6 Y8 ^ H+ \
+ ~* V0 l+ R/ t" _: V8 }6 y
: d# F* `5 N9 K分享:沙迦的咒语
6 h- Z) w1 O/ L" }& _
/ B2 h% T& n4 O0 {* T/ r: x
4 k Q' p0 Q, @2 V% u7 w6 Q壹、君道
2 f( j& g8 Q% I一、修身 + ^ S; N4 ]1 e }7 \& P+ ~
甲、戒贪
$ V+ F. y) [( [* \" f
" ]# z0 s' P% @: e; ?1. 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卷十九 汉书七)
& W: p' F1 O" d+ n8 n7 ^【白话】自成康盛世以来,将近千年,想使天下大治的人很多,然而太平盛世再也不复出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领道者舍弃法令制度,放纵自己的私欲,奢侈风行而荒废了仁义。
# S. D4 t9 _* D# p" q2. 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卷二十六 魏志下) 7 f2 y/ R% L4 _) h
【白话】大凡事物成长得快则衰亡也快,缓慢适时地成就才会有好的结果。早晨开花的植物,到了傍晚就会凋落;茂盛的松柏,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所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