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66|回复: 6

净公上人:六和六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7 21: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n; @5 v- P3 U! e
( V' o$ ?3 |& J! W6 U) V/ [, G
六和六度  (共一集)  2000/9/12  马来西亚怡保舜苑大酒店  档名:21-099-0001
( g1 [4 o/ @" S  @9 X: g, H* B3 M& C! d
  霹雳州行政议员拿督黄家泉居士伉俪,金宝国会议员拿督丘思东先生贤伉俪,州议员郑光祖居士,怡保净宗道场住持法宣法师,怡保九洞净宗学会会长夏剑权居士,怡保弘法大会工委会主席李瑞希居士、各位拿督、拿汀,各位国、州市议员,各位净宗学会同修,各位大德、居士们,各位文教界代表,各位报界代表,以及诸位护法、法师、大德、同学们:
! y: l: c0 y/ `' _' P$ D3 u5 ~- H9 o* T/ i* e" A4 Q, o$ A$ `
  今天晚上我们在此地,是一个非常希有难得的聚会,正遇到两千年的中秋佳节。我们没有到外面去欣赏月圆,而坐在这个地方共聚一堂,来谈谈佛法怎样落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使我们的生活、工作能像佳节月圆一样,这比赏月更有意义。; r7 ~: [! x/ H& [2 n; N
* m2 U8 I) I0 \9 u  c/ x
  大会主席李居士给我出了一个题目:「六和六度」。这两桩事情也正好是我们净宗同学修学科目当中的两条。净宗学会最初成立的时候,我们依照经论的教诲,提出五个修学的科目。第一个科目是「三福」,前天在槟城所做的两场讲演,我们就是讲三福。第二个科目就是「六和」,在此地紧接着来介绍,所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H& q- i7 d/ J, @. P
1 K8 v3 y3 O0 v( s# p, w
  不仅是中国儒家倡导「和为贵」,佛法、道家,乃至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家,没有一位不是提倡和平的。「和平」这两个字的意义,「和」是大众和睦相处,「平」是平等对待。所以,在我们这个世界古今中外的大圣大贤,不断的在呼吁和平,和平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能落实,不但没有落实,怕的是这个世间愈来愈不太平。原因到底在哪里,我们要知道。众生之所以不能够和睦相处,基本的因素就是不平等。不能够平等对待,和平怎么能落实?所以「和平」这两个字,「和」是果,「平」是因,能平等对待,自然就能够和睦相处。
8 F" N) h* ^) W. K4 C4 M4 a" J
7 V7 X; A2 O$ Z  f  @8 L" X  人为什么不平等?怎样才能够达到平等?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西方极乐世界平等,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大家和睦相处,我们没有在经上听到西方世界人有吵嘴、有打架的。毘卢遮那如来的华藏世界也平等。再看看伊斯兰教的天园,平等的;天主教、基督教的天堂,也是平等的。为什么他们能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我们做不到?佛跟我们说的,六道众生无始劫以来被烦恼习气所熏习,迷失了自性。  p0 B* y& j* t8 h2 s2 x5 A9 U) U$ e  G

, ?1 b5 L* [+ X$ K1 T- i. @  有一些同修跟我说,他们看过我在香港接受亚视的访问。亚视的何守信先生,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他说他搞了几十年没有搞通,到底人性是善、还是恶?我告诉他,孟子跟荀子都是学生,不是老师,老师的见解是圆满的,老师是孔老夫子,孔老夫子说的话跟他们不一样。夫子说人之初,「性相近,习相远」,跟佛法讲的一样,一切众生真心本性是相同的,是一个。所以,佛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大乘经上常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确确实实本来成佛。佛从哪里看的?佛从你本性上看的,你的本性跟诸佛如来的本性是一个,没有差别。为什么你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习相远」,习是无始劫以来染的习惯、习气,习气里面有善有恶。" w1 O5 w/ [- E* f! ^" n
$ K2 t- L8 c% j# Q* O7 k- ?! M
  所以人「性本善」、「性本恶」,那个善、恶是习性,不是本性。本性是善的,这个不是善恶的善,这个善是善恶两边都离开了,是真善,绝对的善,不是相对的。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这一层,平等了,平等心就现前。善人我很尊重他,恶人我也很尊重他,善人我欢喜他,恶人我也喜欢他,善人我帮助他,恶人我也帮助他。没有分别。恶人做恶事你能帮助他吗?不,他做恶事不能帮助他,恶人做善事我帮助他。善恶的标准在什么地方?为自己的,是恶;为社会、为大众的,是善。恶人要是发心为社会做事情,为大众服务,这是好事情,我也得要帮助,决定没有分别。
  i$ @) r- {' |" q
. e: T/ J4 w8 w& ?. ^  由此可知,真正要落实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必定要接受圣贤人平等相待的教育。我们放眼看古今中外大圣大贤、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无一不具足圆满的智慧,教导一切有情众生拓开心量,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大乘经上常说,诸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形相,我常常讲。这一次我们在槟城去参观缅甸的寺庙,看到里面雕的佛像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像,有几十尊摆在那个地方,面孔不一样,仔细一看,上面写了字,第一尊是印度的释迦牟尼佛现的相,印度人。再仔细看,有斯里兰卡的、有尼泊尔的,中国的、日本的、泰国的。佛在哪一个地区现的相,就是那一族的人的面孔,我特别让他们录像,都把它录下来。佛没有一定的相,在哪一个族群,现哪一个族群的相,在哪一个国土,现这个国土众生的相,特别显得亲切;佛也没有定法可说。这教我们什么?教我们不要分别、不要执着。* p6 C+ w3 a. z! u! H
# e6 F. O" V  B6 d
  我们今天的毛病出在哪里?就是出在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是烦恼,不是自性,自性性德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只有智慧德相,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这个「德」是我们今天讲的能力,万德万能,「相」是相好,依正庄严,自性里头有的是这个东西。可是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变成了烦恼,自性里面的德能变成了世智辩聪,自性里面的相好变成现在污染的依报跟正报,原因是什么?原因都是妄想分别执着破坏了我们的性德,这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明了。4 M, l) K) n, f/ s& R$ ?7 G+ i
! P( p# }0 d$ j9 p/ @0 U/ x
  今天,特别是这两年,我们主动访问各个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在新加坡有九个宗教。这两年的成就,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新加坡的九个宗教就如同兄弟姊妹一样,真的融成一片了。这不是我们的能力,不是我们的智慧,这是佛菩萨加持,所有宗教众神的加持,才有这样的成果。不同的宗教能合作,能和睦相处,就建立在「平等对待」这个理念上。我在那里推动,有很多人问我:「净公上人,你这个念头从哪里来的?」不是我想象到的,我没有想,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的,《华严经》上讲得具体,大乘经教里面常说。2 j# q7 ?" o' Y- U6 w$ V( P% a

4 F) J* [7 V) C. W# R9 c3 f- |: W  我今天看到马来西亚的同修们,对于观世音菩萨好像有特殊的缘分,我看到到处都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说得好,菩萨三十二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21: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样的身。菩萨没有一定的身相,你们要把菩萨看作有一定的身相,你就看错了。应以佛身而得度者,菩萨就现佛相;应以声闻身得度者,他就现声闻相。于是我们就明白,应以基督身得度者,他不就现基督身相吗?基督就是观音菩萨。应以天主身得度者,他不就现天主相吗?天主也是观音菩萨。应以阿訇身得度者,他就现阿訇相,伊斯兰也是观音菩萨。哪一个宗教不是观音菩萨?全都是!我们心就平了,恭敬心就生起来,决定没有差别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J0 _; {1 T- p

- C- m5 S! n2 A& Y  ^1 N; Y+ Q+ ~  我说给这些宗教领袖听,他们也很惊讶!我说:「平等的。要是从你的观点上来看,你是一个基督徒,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都是上帝的化身;你崇敬上帝,都是上帝的化身。从你那个教,所有一切宗教的教主,全是你们教主的化身,是一不是二,个个都第一,没有第二。」佛经第一,《古兰经》也第一,《圣经》也第一,个个都第一。平等了,我们才能够相处得这么好。从今年六月我们开始把我们的互助合作提升了一大步,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讲堂,每一个星期邀请各个宗教在我们佛堂里面布道、讲道,我们也给他做成录像带,也做成VCD,将来都会送给大家。 ( `! g1 {& r( T

8 X- f: j, E# a( Q5 b  A' A  你看看后面是佛像,前面是佛像,上面坐的是牧师、是神父、是阿訇,他们来为我们介绍他们宗教的教义,我们听了很欢喜。我们预定,可能在底下两个月,也可能在明年才开始,把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的方式改成座谈会的方式。每一个星期我们有一个主题,或者是讨论现代家庭问题、青少年问题、教育问题,今天我们同学谈起来的吸毒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提出一个专题,请各个宗教的传教师、领导人,大家来座谈,把这个座谈会通过卫星电视,向全世界播放,来教化一切众生。
: o8 T- W+ T& ]0 o. Y) n/ a: ]# i3 |+ M( S6 l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宗教?我们必须要了解,在古时候交通不方便,信息不发达,这些众生生活在地球上,彼此不相往来,形成许许多多的小部落。圣贤要教化这一些群众,那就得要现身说法,所以在每一个部落、每一个地区,一定要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样子才产生许多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学术,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是从环境而生的。正是佛经里面所说的,佛陀无有定法可说,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现种种不同的身分。宗教是这么来的,其实都是一个人。在你那里说上帝,在他这里说阿拉,在我这里说佛陀,名字不一样,一个人。你统统认清楚了,原来是一家人、一个人,不是那么多。现在我们有分别是没搞清楚,等搞清楚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一个人。他有很多名称,有很多好像不同的身分,其实是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够认识得清楚?必须从经典里面深入,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深解义趣」,这个方法用在每一个宗教经论上,同样有效果。一定要深解、要深入,之后才发现,许许多多宗教里头的神原来是一个神,原来都是一家人。由于我们自己认识得不够深刻,所以产生误会,才发生这些冲突,这是错误的。( `& A* Y5 @% R6 c9 j

' U2 t; c/ P1 f: s+ h( j6 H( e  每一个族群他们的风俗习惯我们要尊重、要爱护,还要帮助它发扬光大,这是整个人类的文化。文化本来就是多元的,绝对不是一元的,一元决定行不通。为什么?譬如我们这一个身体,我们的眼是一个族群,我们耳又是一个族群,鼻这是第三个族群,口是第四个族群,每一个器官是一个族群,不一样。如果你要说「眼,我的族群是眼,我第一,耳第二,鼻第三」,那好了,第一当然没有问题了,二、三就生病、就有毛病了,人就不健康,严重就要命了。社会是一个整体,每一个族群都第一。我这个身体健康,眼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每个器官都第一,身体健康。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每一个国家都第一,每一个族群都第一,每一个宗教都第一,这个地球是健康的。只有一个国家第一,其它族群第二,社会病了,地球病了,我们大家都要受罪、都要遭难了。9 u: v$ U# h5 Z; g

  ]: x4 b9 v5 C: U3 P8 l  由此可知,和睦相处的根本是在教育,一定是圣贤的教育,用宗教的话说是神圣的教育,不是人的教育。人没有智慧,神有智慧,佛有智慧,我们必须接受神圣的教诲,接受神圣的教育,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得了,才能够真正达到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 d' p' K9 }* Q
9 A/ r& e0 B5 M8 U& \0 E8 c0 S
  于是佛教导我们,佛讲得太多了,我们将佛陀的教诲归纳为五个科目。为什么从「三福」讲起?我们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读到,佛说这三条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说的分量很重。我们知道佛法修学既然没有定法,它的方法就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你要晓得,无量法门把世间所有宗教都包括在其中,哪个法门都能成佛。我们必须要想清楚。任何一个法门,都要以这三福做基础。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盖大楼,每一栋大楼盖得都不一样,高低不一样、形状不一样,基础是一样的,一定是在一个很坚固的基础上建立。净业三福是基础,相同的,我们不能够疏忽。; G- F( {0 G$ J; d0 Z% y
/ }6 r, D+ ?+ |) k( R3 v
  我们的修学为什么不能成就?看看《高僧传》、看看《居士传》,从前人修学,三年、五年,有开悟的,有证果的,有得禅定的。为什么我们今天学佛学了几十年,连个消息都没有,生死毫无把握,这个原因出在哪里?原因是我们没有打基础,没有打地基。像盖房子,怎么盖都盖不成就,还没有盖起来就倒掉了,这是我们现前学佛的通病,所以必须要从基础上下功夫。基础的基础是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有没有做到?这一条没有做到,第二、第三条是空的。这三条就好像盖三层楼一样,没有第一层哪来第二层?第二层是什么?「受持三皈」。我们都在佛菩萨面前受了三皈,假的,不是真的,空中楼阁,不踏实。三皈是在孝亲尊师、慈心十善的基础上建立出来的。大乘菩萨,那更是在第二个基础上再建立,「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的菩提心发不起来,为什么?底下两层都没有。所以菩萨戒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学佛必须要真干!
5 V8 Y9 v# _; Z  E2 x, d! c3 S+ n
, U; @; w  N; ~1 h  三福我们明白了,我们从哪里下手?从第一福下手,必须认真努力去学习。第一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21: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在经典上有详细说明,这个经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经》念的人很多,真正依教奉行的人没有。所以对于《地藏经》要深解,要解得透彻,要把它落实,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第一福基础就奠定了。有三福之后,这才谈六和。三福是自己的德行,儒家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三福到这个阶段。六和是与大众相处,这是儒家讲的「齐家」。家庭是社会里面最小的一个团体,是社会的基础,基层组织是家庭。家庭不是一个人,是一些人,夫妻、父母、兄弟、儿女生活在一起,有这么多人,那一定就要和睦,要修「六和敬」。家齐而后国治,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世界和平,基础在家庭。家要是不和,谈社会安定、世界和平,那是空洞的口号,决定不能落实,所以我们不能不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基础是个人德行的修养。儒跟佛都是很有系统的来教导我们,我们要多想想,要怎样去学习,才能在这一生过得最幸福、最美满、最快乐。
/ H' e+ A1 R5 t: D2 z0 {
; t  o- a" [3 m/ {1 O. Q0 h  圣贤人的教学目的是离苦得乐,这一句话意思无尽的深广,不但我们这一生生活得快乐,来世比今生更快乐。如果违背圣贤的教诲,我们前途是一片黑暗,这一生活得很辛苦,来世比这一生还要痛苦。业因果报,这是事实,决定不是假的,善因善果,恶因恶报。所有宗教里面都劝导我们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这些都在我们自己要觉悟、要争取的,我们这一生当中决定能够争取得到的,这是真实的教诲,真实的利益。
; a# W0 O+ W& n
7 V2 c6 U1 L! K+ e3 ~2 W. h  家庭的核心是夫妇,夫妇好合,这个家庭是美满的。中国古人常讲「家和万事兴」,我们看这个家庭有没有前途,看家的兴衰,看一个国家的兴亡,从哪里看?看它上下和睦不和睦。国再小,如果上下和睦,大国也不敢欺负它;国再大,内部上下不和睦,它的国运就衰了。这个道理古人说得多,从历史上我们看到证验。所以熟读经史,我们冷静的观察这个世间,看一个家庭、看一个公司行号、看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有没有发展,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1 ~7 ]  @' L- E' N3 ?5 s8 p& w6 a

8 Z3 a" P7 i7 w  所以我们在外面宣扬佛法,特别重视家庭的教育,因为家庭是整个社会的基层组织。就像我们一个人的身体,身体的基本组织是细胞,家庭在社会上就像我们人身体上的细胞一样。我们看到现在许多国家地区离婚率很高,我们就晓得这个问题严重了。身体许许多多的细胞坏了,细胞坏了得皮肤癌,会要命的,在社会上讲「动乱不安」,一些宗教里面讲「世界末日」。世界末日从哪里看?从离婚率看。如果这个社会上离婚率超过百分之四十,世界末日就快到了。正像一个身体一样,你已经百分之四十的皮肤细胞坏掉了,你的命不会长久了,活不了几天。我们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怎样挽救家庭,怎样劝导这些家庭的夫妇。我在讲经的时候常常说,你们在结婚的时候多欢喜、多恩爱,都看到对方的好处,看不到对方的缺点,人家说对方的缺点,不相信,可见得你是真诚心,你能够包容。结婚之后,可麻烦了,天天看对方的缺点,问题不就来了吗?如何永远保持?专看对方的好处,不看对方的缺点。看对方的好处,看自己的缺点,你的家庭永远好合。& u' F9 m+ n  I5 u4 B
/ ], r2 C8 _/ A, _& X/ {
  修道更是如此,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教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如果真的眼睛看不到世间过,这个人有了问题了,至少也是个白痴。要懂得祖师所说的「不见世间过」,是决定不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是这个意思,虽然看到了,不放在心上。诸佛菩萨、古圣先贤教导我们「隐恶扬善」,别人的过失忘得干干净净,别人好处常常赞叹,这样就能感化人、能感化社会。人纵然做了一点错事,他会受良心责备,「别人知道我的过失他都不说,他都原谅我,我做一点小小的好事,他都赞叹、都表扬」,良心就发现了,帮助一些做恶的人改过迁善,功德就大了。常常责备人,责备的次数多了,起反效果,「我做的好事都没有人表扬,做坏事你们就到处说,我多做一点坏事给你看看」,起反作用,不再干好事了。
* Y. W% E/ i& ]9 d' q
3 h3 r8 y& p" w7 a' ~! n4 p  你看看现在报纸、电视、杂志里头所报导的,都是天天在报忧不报喜,报恶不报善。《楞严经》上说的,「末法时期」,就是讲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哪些是邪师?这一类的全是邪师。《左传》里面讲的,「人弃常则妖兴」,妖魔鬼怪在哪里?到处都是,人不遵守常道,那就是妖魔鬼怪。常道是什么?五个字:仁、义、礼、智、信,儒家讲的「五常」。不仁,不义,不讲礼,不守信用,没有智慧,这就是妖魔鬼怪。所以妖魔鬼怪在哪里?可能成天就在你的周围,可能就是自己本人。不读圣贤书,我们没有能力辨别真妄、邪正、是非、善恶,甚至于切身的利害,我们自己都不懂,愚痴到极处!所以人不可以不受教育。' `5 n8 _1 |' d( K9 d3 ?
/ q2 j* G- M! C- e6 Y1 X1 W9 ~1 Q
  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安乐,实际上是四大教育支持着,政治做不到。释迦牟尼佛、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都是大圣大贤,他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有很好的政治背景,他放弃了,他是王子,他可以继承王位的,他知道政治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舍弃了。军事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经典上读到,世尊年轻的时候武艺超群,他可以作将军、可以作元帅,他也放弃了,知道不能解决。现在经济、科学技术,我们眼睛看到的,都不能解决。只有一个方法能解决,就是教学,所以世尊选择这个行业。这个行业用现代的话来说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释迦牟尼佛是什么人?他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他一生所作为,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6 P' d) \& O9 ^  C
. R& c8 R: |- k5 K- D
  世间人有很多人说佛教消极,这是无知,这是冤枉人。释迦牟尼佛选择的身分是老师,老师当然要上课,当然要教学,他每天讲经八个小时,四十九年没有中断,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好老师?你要说他消极,这不叫冤枉他吗?我们今天在社会上,我们是什么身分,从事哪一个行业,我们很认真努力把自己本位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第一!积极不是消极。释迦牟尼佛最积极,在历史上也找不到同样像他这样积极的人,一生乐此不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21: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教无类。他教学的对象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凡是肯跟他学的,没有不认真教诲的,模范的老师。) j4 n/ }; ~0 h

6 r- Z+ {  Q4 ]2 _6 C5 [0 u  所以佛法是师道,佛法是教育,它不是宗教。我们称释迦牟尼佛「本师」,师是老师,根本的老师,佛陀教育创始的老师,我们自称「弟子」,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一定要搞清楚,我们才能够学到东西。我们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他老人家一生不单是言教,最难得的是身教,他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知道唯有教育,深化的教育,深是甚深,化是感化,帮助社会大众破迷开悟,断恶修善,转凡成圣,这是他教学的三个目标、三个阶段。我们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的关系,大慈悲心自然就流露出来了,爱人如己。那不是爱国如家,是爱天下如家,比国的范围大得多了,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剎土是家,这叫大慈大悲,六和敬当然圆满了。# y0 b4 D. ]$ X9 `& V) g4 _0 ~

6 `% i/ x) t, e0 I% X  六和敬里面头一条,是基本的,「见和同解」,我们用现代话来说是「建立共识」,你有真正的认识。这个共识,是跟一切诸佛共同的认识,是跟一切宗教的神圣具有共同的认识,这种大爱心自自然然就生出来,这是自性流露出来的仁慈博爱,这是我们和睦相处的基础。这一条要是没有,和睦只是形式,没有根。没有根本,只有形式,那就像花瓶里插的花一样,没有根,很好看,几天就死掉了。有第一条,它有根,它是活的,永远生生不息。「见和同解」就是建立在多元文化的教育,所有一切宗教都是多元文化的教学,不仅佛法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任何宗教都是一样的,确确实实是平等的。我们学佛,如果不能够把这个事实看清楚,那真的是不得其门而入,你从哪里学起?8 U) @. i) A  k3 P4 H# v

' e0 d& L) R5 T# ]% j' G' g  六和敬的第二条,「戒和同修」。这个「戒」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这个「戒」是讲规矩。规矩也没有一定,入境随俗。我们今天来到马来西亚这个国家,马来西亚国家的宪法我们要遵守,马来西亚的法律规章我们要遵守,这个地方的人情、风俗习惯样样都要遵守,才能得到这一边大众的欢迎。如果你不能够遵守,你就跟此地的人民不能共同生活了。无论在哪个国家、在哪个地区,你要懂得遵守当地的法律规章、风俗习惯,才能跟这个社会和睦相处。你看看这两条多重要,一个是理论、见解,一个是一定要守法。所以六和敬里头的「戒和同修」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
# _$ b* V- a, V5 u9 u' T  H$ S& |9 d+ a6 h
  然后「身和同住」,我们居住在这个地区,同住。「口和无诤」,一定要避免一切争论,可以辩论不可以争论。辩论是说理,理愈说愈清楚,决定没有争执,争里面有感情用事。辩是属于智慧,是理智的,争是感情的,不一样。「意和同悦」,我们大众在一起生活,欢欢喜喜。佛家里面常说的「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大家在一块的时候欢欢喜喜。末后一条,「利和同均」。利是什么?今天讲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要平等。生活上的平等是做不到的,为什么?每个人业报不相同。那怎么会平等?佛教给我们平等,富有的帮助贫苦的,这就平等了。贫穷人尊重富贵人,富贵人要常常周济贫穷人,这就平等了。
% a0 g, `; u& j" p
/ N  k, e$ X3 x6 ?. x! u  W4 X  现在社会大家普遍向钱看,满脑袋都是想的怎么去赚钱,钱能够赚得到吗?钱要能赚得到,跟诸位说,我就不学佛了,我就专门去学赚钱去了。赚不到!为什么赚不到?命里头没有。人家发大财,做大生意、大买卖,我这个命里头没有财,他把买卖生意统统给我了,我做不到一个月就倒闭了。什么原因?命里头没有,这个要懂得。富贵是在命,命里面有财,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财,想什么方法都想不来。你去偷,偷来的还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头没有,保险偷不来。我命里头没有,去偷,还没有偷到手,就被警察抓去了,命里头没有!所以连偷得来的、抢得来的,都是命里有的,你说冤不冤枉?你不偷不抢,就是迟两天来,偷、抢是早两天得到,都是命里有的。古人讲「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这两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说得非常深刻。
( L7 k: v. ^8 S4 @2 M8 `, w* O# E- |( ?$ @/ _9 `4 p
  命里头有财,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那个行业是缘,因有缘,果报就现前。因是过去生中修的。财富的因是什么?财布施。你不修财布施,你怎么会得财?聪明智慧是果报,原因是法布施;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是果报,佛跟我们讲,修无畏布施。什么叫「无畏布施」?一切众生看到你欢喜,不怕你,这叫无畏。三福头一条里「慈心不杀」,你不杀害众生,不去害众生,众生看到你生欢喜心,你的果报是健康长寿。什么样的果一定有什么样的因,不修因就希求果报,哪有这种好事!所以我们希求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你一定要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9 h# d) k: h7 k1 n9 E$ B
8 E/ p  Y" G8 P0 H2 y$ S$ `1 I" F
  我这个人年轻的时候没有福报,既贫又贱,贫是没有财富,贱是没有地位,而且还短命,很多看相算命他看我短命,我相信。我二十六岁遇到佛法,这些道理我搞清楚、搞明白了,从前那些老毛病彻底改过自新。我学佛头一本看的书是《了凡四训》,那时候朱镜宙老居士送给我,我看了几十遍,非常受感动。袁了凡先生早年的毛病我全都有,统统都犯了,福报还没有他大,你说那还得了吗?这是给我很大的一个警惕,读了之后深深反省,要回头!遇到佛法,这才真正叫得救了,真的回过头来了。% y1 W/ ?- f0 e

4 F# n  i4 l* d% ^7 I% C' g8 D! L* [: P  选择这个行业,是章嘉大师替我决定的;他劝导我出家弘法利生,他老人家给我决定。决定之后,) ?. t. h2 r. t
, u9 l9 p0 h/ l) q& e" A
  我就讲:「出家,到哪里去出家?」
8 y3 W8 Y! e/ H+ ~) q4 [( q$ `9 z% |$ J8 x6 p
  他就告诉我:「不要去找法师,不要去找道场。」# k7 A4 y* I: T( {: i. q% G- ]2 F

; n$ ?1 [6 `1 s" A  我说:「那我到哪里剃度?」
+ p4 r& w. s, w& h' P4 I9 q& D- Q
  他说:「你要找法师,这个法师要不答应,你不就生烦恼了?」% Z# o4 i" V! X
) H0 x6 n7 |7 P" f! h# e
  我说:「是。」/ H8 R' M& \2 j2 ?( }- m" v8 O

2 @% Z1 v# R5 x- N  我去找法师剃度,他不肯给我剃度,不收我这个徒弟,我当然生烦恼。章嘉大师说得不错。' _5 r0 J" y3 F0 z& G0 q

- E/ a0 c' ?2 u  我说:「那怎么办?」& `* b! E2 M8 X) ^
5 B5 x, e  W1 h' B
  他说:「求佛菩萨,求感应。」这个方法妙不可言。/ {/ g1 y' t; i, h& F1 V6 ]

7 b" [: |) h+ [  他跟我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真诚心去求,就有感应。」: Q5 ~* ]) f+ U3 D
( V4 K8 L0 _: M
  这一段开示影响我一生。所以我就在佛菩萨面前祝愿,果然过了几年,感应现前了。法师来请我出家,大概一个半月当中,他派人来请我九次,我看他的心很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21: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答应他了。老师教我的,应验了。我受戒也是在佛菩萨面前求的。时节因缘人家来劝请,一生是被动而不做主动。诚心诚意去求,确实「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们一定要真诚心求,决定不是为自己,为正法久住世间,为弘法利生帮助别人。0 N2 ~$ C' i* x+ y. X4 n' ?, s; z
7 t. ?: W0 _* U" B
  我一生没有道场,住别人的道场。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没有道场,释迦牟尼佛一生都是住别人道场,我在这里学会了,我要使用权,不要所有权。今天我们这个讲堂,这两个小时,我在这里作主人,我有使用权;我不要所有权,所有权是老板的。这个快乐,一点负担都没有。我也不要修房子,也不要管理,这一生过得无比的快乐。什么都不要,什么也不缺乏,你说这个多自在!这是佛教给我的。我们依教奉行,就能够证得。佛家讲的信、解、行、证,我们就能证得,就能够获得。利益决定与一切大众共享,决定不能够独享,特别是财。财、法都要与大众共享,为什么?吝财将来得贫穷果报,吝法得愚痴果报,我们都不愿意贫穷,都不愿意愚痴,那就一定要修布施。; V7 A3 N1 @0 b5 E; }: u
# h7 S* p  Q7 i" w+ k
  许多同修,连过去一些老法师,演培法师跟我非常好,老一辈的、同辈的,也都常常感叹,说:「净公上人的法缘好,大家都比不上。」法缘从哪里来的?布施来的,跟一切众生广结法缘。四众同修供养我的这些钱,我如果不去布施,现在盖个大庙不成问题,也可以盖很大的庙;但是我一想,钱盖庙,把这些钱埋在土地里头去了,可惜了,不起作用,所以不如拿去印经书、做卡带,到处流通,跟大家结缘,这个方法好。所以许多道场,很欢迎我去讲经。我对于一切道场,决定是赞叹拥护,我跟他们没有利害冲突。我本身没有道场,我一定是赞叹道场、赞叹法师、赞叹信徒、赞叹他们所修的法门。弘法当中,他们所有的供养,我也不晓得多少钱,因为我从来不拆红包、不看红包的,全部都归道场,一个也不带,所以道场很欢喜我,喜欢我去讲经。如果我到这个地方去,把信徒供养的钱统统带跑掉了,皈依的信徒也拉跑掉了,那哪个道场都害怕,「这个法师不得了,下次不能请他,请他我们的损失太大了」。所以我们的目标要搞清楚,一生处处作客绝不作主,作客日子好过,到哪里人家都上宾招待我,主人很麻烦,忙得不亦乐乎。「利和同均」。, H0 k* F) z  I* r* ]0 Z( g

. z( G2 a! j4 A4 k  佛跟我们讲的「六和敬」,最重要是「敬」,敬人、敬事、敬物,我们这一生受用无穷,快乐自在无比。所以快乐是自己找的,你自己明白了,你的生活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多快乐!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修都要善学,懂得修学,你会得到真正自在。我在讲经时常说,大乘佛法的修学,真正可以达到不老、不病、不死。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确实不死,这个比金钱财富还重要,谁都喜欢青春永驻。人天天生活在快乐当中,没有一丝毫忧虑,就决定不生病。病从哪里来的?病从忧虑来的,你心里头有烦恼、有忧虑,你就会衰老,你就会生病。你要是把忧虑、烦恼统统放下,你永远不会生病、永远不会衰老。# P: R& j) {9 O3 a  J3 A. J, S

' F! Z6 L1 u0 m5 Y5 q0 s# N. o  新加坡有个好样子,许哲居士,今年一百零一岁,她是一九00年出生的。我们去访问她,她身体的状况大概跟三、四十岁的人一样,一百岁没有生过病。我仔细去观察她,只掉一个牙齿,她没有去镶假牙,就掉一个牙齿,耳目聪明,头脑反应快,身体健康,这个讲台跳下去没事。这是给我们做的样子。你问她怎么会养成这么好的身体?一生没有烦恼,一生没有为自己想过,起心动念都是想到社会上穷苦的人、老人、无依无靠的人、病人,她想这些,每天去照顾这么多人,一直到现在。如果不跟她约时间找不到她,她天天去帮助这些穷苦的人,扛着米、带着菜送给他们,非常非常难得!助人为快乐之本,她活得非常快乐。她没有皈依之前是修女,是个老修女。过去曾经办过十几所老人院,一生照顾老人,「无畏布施」,所以她的果报是健康长寿。李木源居士问她:「妳还想做什么?」她说:「我还想办老人院。」但是政府不准她办,一百零一岁了,不可以办老人院了。这是三种布施得三种果报,非常明显。
* ?5 z( S0 E4 t& u$ ~# M7 h, ]$ Y2 z# B, {9 V5 Z: c
  「六波罗蜜」,是佛教导我们个人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处事待人接物的六个原则,你能够遵守而不违背,在佛法里面就称之为「菩萨」,这六条是菩萨行。第一、「布施」。这个「布施」跟前面的意思又不相同了,它的范围也很深、很广,简单的说,为众生服务,要发这个心。我们人活在世间,不为自己,为众生的;为自己,这是凡夫,为众生是菩萨。《金刚经》上说得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可见得菩萨不为自己。头一个是「我相」。用现在最简单的话来说,决定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如果起心动念还有自私自利,这不是菩萨,这是凡夫。在过去我们还会想到,大概二乘人还有,这是小乘;我们读了《金刚经》之后,知道小乘也没有自私自利。《金刚经》上很明显的告诉我们,须陀洹,这是小乘初果,都不作须陀洹想,这就是离相了。他证得须陀洹,他没有自以为「我已经证得须陀洹果」,他没有这个念头;如果有这个念头,他没有证果。这就说明小乘初果已经把自私自利完全放下,这叫真的布施。起心动念都是想到一切众生,众生需要什么,我们要全心全力帮助他什么。8 M/ o: K! ?4 g; G! _
" A, j8 N8 ]/ m: j7 U0 k
  众生有苦有难,苦难的根源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迷惑,这才是根源。换句话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真正的关系他不清楚;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他也不清楚,所以破坏环境生态的平衡,这是不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知道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最明显的是宗教的冲突,是不了解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于是我们知道,今天最重要的是要怎样教导社会大众,把这三种关系搞清楚、搞明白,这就是多元文化的教学,我们要在这上面做出服务、做出贡献,舍己为人。在我们自己的身分,就是要积极从事于多元的社会教学,不但要教,而且以身作则,我们要真正落实团结宗教、团结族群。宗教跟族群能团结,社会自然安定,世界和平才有希望,这是六波罗蜜里面的「布施」。
" `3 C1 y& x: w* F7 W7 I- B$ g0 G; b$ ?8 t
  六度里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21: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是「持戒」,意思也很广,不单佛教我们的基本戒条十善业道。十善、五戒是佛教给我们修学的根基,一定要圆圆满满的把它做到。就像《十善业道经》里面重要的教诲,佛说「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一切诸恶道」是六道轮回,再要扩大就是十法界。菩萨有一法,能离六道十法界一切苦,这是什么法?「昼夜常念善法」,你的心善;「思惟善法」,你的思想善;「观察善法」,你的行为善。一个人一定要心善、念头善、行为善,后面还加一句,「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样子你念念善业圆满,就是儒家所讲的「止于至善」。这一段话非常重要!我们人,为什么天天去想恶?诸位要知道,天天想坏事,人会生病。你的病从哪里来的?病从胡思乱想来的。你念念都想善的话,你决定不会生病;你生病,你一定胡思乱想,一定想坏事,佛的话没错。这是六度里的「持戒」,当然包括世间所有的法律规章,乃至于风俗习惯都包括在其中。简单的讲,持戒就是守法;古圣先贤的教诲要守,守老师的教诫,社会大众这些生活方式我们要尊重、要遵守。/ M! Q' l) [6 x( K: m
5 ~, ?# @1 O1 L7 L8 n2 Q
  第三、「忍辱」。忍辱就是忍耐,要有耐心,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有耐心。「忍辱」,这个「辱」字是古时候翻经法师们特别为中国人选的翻译名词。本来是「忍耐」,为什么加个辱?古时候中国人对于「辱」看得很重,所谓「士可杀不可辱」,也就是杀头可以忍,侮辱不可以忍,把这个辱看得这么重。法师就用「忍辱」,辱都能忍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忍的?所以「忍辱」这个名词特别是对中国这个环境来说的,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 L2 z# U( |# Y
  t0 n+ x2 m  D8 h3 N  在现实环境当中,有人毁谤我们、侮辱我们、甚至陷害我们,我们要能忍受,决定不可以有报复的念头。为什么?如果有报复的念头,将来的果报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他侮辱我、陷害我,我能够忍受,我们的帐就结掉了。「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个道理要懂,事实真相要了解。他毁谤我,为什么不毁谤他?凡事都有因果,我知道他毁谤我、他侮辱我、他陷害我,过去一定有因;过去我侮辱他、我陷害他,这一生当中又碰到,他来报复,这是应当的,理所当然,一定要忍受,我们这个帐在这里结掉,下一次再见面是好朋友,可以互助合作了。决定不可以冤冤相报,这是化解灾难的秘诀,化解冤仇的秘笈。
2 O* }1 C0 U1 A& j1 R5 _2 I
. P- ]" [1 _$ y' H& Z  儒家所谓「仁者无敌」,「仁」,是个有仁慈、仁爱的人,心里面决定没有冤家对头。如果心里还与人过不去,还会瞋恨一个人,还会不满意一个人,你就不是仁慈的人,在佛家讲,你决定不是菩萨。你是菩萨,只有爱人决定没有恨人,纵然别人害你。《金刚经》上佛举了个例子,忍辱仙人是菩萨,歌利王割截身体,「割截身体」就是现在讲的「凌迟处死」,这个很残酷的,用小刀一片一片把你的肉割下来,这样子让你死,不是让你痛痛快快的死,是把你折磨死。忍辱仙人一丝毫怨恨心都没有,忍辱波罗蜜圆满之相。菩萨不但不恨他,还感激他。为什么感激他?不是他用这个方式来对待他,怎么能够考验他忍辱波罗蜜的功夫圆满?所以不恨他,很感激他。这一个测验,忍辱波罗蜜圆满了,这个科目毕业了。诸位修菩萨道,将来都要经过这一关,你要知道,你忍受不了,你菩萨毕不了业。
1 z4 G' v( t. ~$ K' E. `4 R2 E& `" E/ w5 E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切都要忍让,尤其是今天的社会。我们怎样挽救这个社会?一定要做出好榜样给别人看。今天的社会问题非常严重,普遍的「争名夺利,恣情纵欲」,这八个字是今天整个世界大社会的写照,不得了!孟子当年感叹的,梁惠王问他的话:「你到我这儿来,对我的国家有什么好处?」孟子说得好:「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你这个国家、你这个国王,开口讲利、争利,你的老百姓也争利,全国上下都争利,你这个国就危险了。如何教这个国家安定、富强?「亦有仁义而已矣」,你要行仁道、要行义,这才是挽救危亡的办法。" l$ N8 ~, Q* P: \# M. t1 \

+ }/ I3 _8 u5 G7 |( y% i  今天全世界在争利,世界危矣,世界末日现象,我们看得很清楚。我们挽救之道,你争利我舍利,我不跟你争,我忍让,做给别人看。你们说你没有钱财,好像就不能过日子,我一分钱都不要,我日子过得比你们快乐、比你们幸福。可见得不要钱也能过快乐日子,也能过得很好。名也不要、地位也不要、权力也不要,什么都不要,比什么都快乐!希望在名利场合里头这些人,听到、看到之后多想想,回头是岸!前两天我们在槟城讲经,讲了两个晚上。
+ N  B+ V) U) F% v) b+ }
, s# T5 H+ }' r' H1 |! N) G' H  代住持日恒法师问我:「法师,你升座要不要拿如意?」
# g; x& Q7 U; E% D! N3 V" u1 o9 w5 z8 i- t, Z1 l
  我没有如意,他们庙里头有。; g5 G1 }4 e6 U& @

, O% Y: z4 u/ U  我说:「不要。」
5 }% x. ^" U- b9 \' Y) H- M& S! a$ Z4 \1 u( m* f! D: W
  如意拿在手上有什么用?如意表的是什么意思?如意头是弯回来的,代表「回头」,回头就如意,不回头就不如意,「回首如意」,一定要懂得表法的意思。5 z% Q2 s* A  z+ ]( ?# X& l

8 \+ y5 P; x; \2 o  中国过去在日常生活当中,里面就含着很深的教育。国家领导人戴的帽子,上面是一块平的,表国家领导人要平等,对一切人都要平等才是好领导人。帽子前面还有冕旒,有十二条,像窗帘一样垂下来,那是什么意思?看事情不要看得太清楚,看得太清楚底下办事的人就不好办事,只要大体不错就行了。你再注意,帽子下面垂下来还有两个棉花球,塞耳朵的,做领导人看事情不要看太清楚、不要听得太清楚,大致不错就行了,天下太平。底下做干部的,他们戴的帽子不一样,他们戴的帽子像楼梯一样,后面高前面低,两层,那是什么意思?前面这一层是自己,后面是后人,希望后来的人要比我高,叫「进贤冠」,不嫉妒人才,希望个个都在我之上,我们的社会才有进步,国家才有前途,人民才有幸福。如果自己高高在上,所有人都不如我,不就完了?连服装上,也时时刻刻提醒你,教你不要忘记。从前服装叫「章服」,衣服里面含着有文章,无一不是教学,无一不是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所以我们不但不嫉妒人,而且是成全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处处要提拔人,处处要帮助人,这是无量功德,真实功德。念念为社会、为众生,不是为自己,也不为家庭,也不为我一个团体,起心动念都是为整个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21: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才能够选拔真正的人才。
% w6 o- G0 F7 l8 K6 q* e3 K: j) ?& U
0 ?* |6 a( D4 G- W( q  第四、「精进」,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进步,日新又新,天天要求进步。第五、「禅定」,胸有主宰,决定不受外面环境的动摇,不会受外面环境的诱惑,这叫禅定。第六、「般若智慧」,对于事事物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智慧,清楚明了而不动心、不受诱惑。都是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点点滴滴都具足这六个意思,这是菩萨学的。2 K0 Y3 h# O9 V8 n' ^
# r  e8 I+ u0 s* w
  吃饭里面,吃饭是布施波罗蜜。吃饭怎么是布施?布施,刚才讲了,为众生服务。我这个身体,吃饭是要养这个身体,为什么养这个身体?身体是为众生服务的工具,我要不把这个工具养好,就不能为大众服务,所以吃饭是布施波罗蜜。吃饭的时候要持戒,持戒是吃饭要懂得吃饭的规矩,不可以狼吞虎咽,不可以贪图这个好吃。要注重营养,要少吃,要讲求卫生;不但讲求卫生,还要懂得卫性,还要懂得保护慈悲心。这都是属于持戒,吃饭里面的六波罗蜜。卫生,我们晓得吃的东西要干净。卫性,吃的东西要选择,哪些东西对性情不好的,会有影响的,不能吃。佛家讲求素食,素食里面为什么又不可以吃葱、不可以吃蒜,有五种不能吃,什么原因?保护性情。这五样东西吃多了,生理上起反应。《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生吃得太多,容易发脾气、动肝火,这是保护性情。素食里头都有讲求,都有选择的。不吃一切众生肉,是养慈悲心。饮食里这个持戒,就是卫生、卫性,保护性情,保护慈悲心。保护慈悲心是无畏布施,这是饮食里面讲求的。$ A! d  h5 x# d% g5 W7 G& B* U) U
6 N9 H' T* ?) P$ q
  饮食需不需要多?不需要。饮食是能量的补充,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以上消耗在妄想上,妄想要是少了,你消耗量就少,你吃的东西自然就少。世尊当年在世,他们僧团一天吃一餐就够了,他没有妄念。我们妄念多的人,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要是一天吃一餐,不到一个星期就病倒、就不行了。他消耗量很大,如果没有足够的补充就不行。像你们现在开车一样,有耗油的车,你要不加足油,它就不会走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看自己消耗能量的多少,适当的补充,不要太过分,也不能不及,这是饮食的持戒波罗蜜。
# ^9 l7 R/ A: g& W
$ g) u1 s6 ~- I' s/ h7 K( q  饮食里头也有忍辱波罗蜜,很想吃的东西不能吃,你得忍耐。我很想吃辣椒,非常欢喜吃辣椒。年轻时在湖南、贵州长大的。但是现在年岁大了,吃了辣椒就上火气,看到,那得要忍耐不能吃,看到大家吃,我就不能吃。现在不但这个不能吃,凡是煎的、炸的都很容易上火,都不能吃。但是我不能吃,我不能叫大家不吃,大家吃,我看,在那里修忍辱波罗蜜。精进,饮食起居都要求进步,这是属于精进波罗蜜。禅定、般若都在其中。你们想想看,吃饭、饮水,点点滴滴六波罗蜜都具足。这是小事,扩大,你处事待人接物、工作,全部都落实在其中。# R% s& I$ X" {

! G% {% k5 O% ]! x) h' q  去年我在吉隆坡讲两天经,选的是《华严经》。讲完之后,丹斯里李金友居士给我们做了一个惜别晚会。晚会当中我讲了一个小时,怎样把六波罗蜜落实在他那个酒店。你经营一个酒店,怎样把六波罗蜜落实在你经营酒店这个事业上?行行业业都是佛法,点点滴滴都没有离开。所以佛陀教育学了之后,确确实实有用处,具体说明都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你看看出席法会的大众,我们今天讲「团体」,两百多个不同的团体,这就显示出多元文化,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族类,都来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诲,都能够落实在他们的生活、工作、行业里头。' }" X- p( n1 ^+ `. A/ J
! [6 V( \1 S/ r5 o$ M
  现在我们正讲到「迦楼罗王」。「迦楼罗王」,中国翻译为「大鹏金翅鸟」,它代表什么意思?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从事于航空事业的这一类人,他们天天在天上飞,如何把佛法落实在他们这种生活上、这个行业上,《华严经》上都有。每一段经文是哪一个行业的,佛对他们讲如何落实。佛教是生活的教育,佛法是生活的方法,教导我们怎样生活得美满,怎样生活得快乐,不但今生今世得到快乐美满,生生世世永远享福。所以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福德,究竟圆满的教学。我们大家有缘,这个缘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成就的,否则不会容易遇到,开经偈上常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所以有缘遇到,都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现行,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好好的掌握住,这一生当中决定要成就。今天中秋,我们的花好月圆人寿,就在此地跟大家共同的分享。* [* o+ `1 n0 p7 x7 w

4 o9 Q7 A9 W( j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 j: y0 \5 ~# v" Z8 _8 C1 s3 P9 }5 o/ T* D0 J/ k9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6 03:31 , Processed in 0.0866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