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3-27 20: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9 g, }7 n2 c( D% J
贪欲生忧 贪欲生畏 解无贪欲 何忧何畏.: p; S$ n0 P; d' X/ X
贪法戒成 至诚(二)知惭 行身近道 为众所爱. : |; ]: j% S/ P9 O( L$ a
欲态不出 思正乃语 心无贪爱 必截流渡。
$ U' u# ?5 R: m( Q9 @譬人久行 从远吉还 亲厚普安 归来喜欢。
8 }( {5 H2 k; [, F9 A4 q* n好行福者 从此到彼 自受福祚 如亲来喜. ! a5 z) I/ l/ z3 j- l! }7 q
(三)起从圣教 禁制不善 近道见爱 离道莫亲. * K/ f$ k3 e9 }3 D# t7 Z3 ^
近与不近 所往者异 近道升天 不近堕狱。2 g1 z8 f8 \$ t, R
(四)忿怒品第二十五<二十有六章>
7 D: C/ l' I: F& j J- ?# g忿怒品者.见瞋恚害宽弘慈柔天佑人爱。1 k9 P: m! B3 E# a" Z* v3 h
(五)忿怒不见法 忿怒不知道 能除忿怒者 福喜常随身。/ I" E8 U4 S' B, s
注:. T/ n9 W7 P4 e1 R4 }6 d
(一) 秦本此二章又重出于无常品.又爱字秦本皆作念.
$ ~; ?0 Q6 z ~* y(二) 原刻作如.今依丽刻及晋本改.
F2 k% Q1 O" R( j) ?( i, J(三) 巴本缺次二章.
% a; E" ?3 g% h(四) 晋本品第同.秦本忿怒品第十五.又恚品第二十一.宋本瞋恚品第二十.巴本忿怒品第十七.0 D3 a( v/ u# n/ ]; g5 I) z
(五) 巴本缺次二章.
" R: k% y( K& @5 N# |, o! V' p5 ^# ^) y! s% P q
N4 A; E( }& [$ k$ t0 X+ q
贪淫不见法 痴愚意亦然 除淫去痴者 其福第一尊。; w$ N6 F! K% x) Z: c' K. h6 d
恚能自制 如止奔车 是为善御 弃冥入明。 1 n1 d$ Q8 }$ A5 F% @9 a4 S5 L
忍辱胜(一)恚 善胜不善 胜者能施 至诚胜欺。 ( K" P3 F% x5 W+ S
不欺不怒 意不多求 如是三事 死则上天。
1 D' e- H5 r8 s8 I, _9 f常自摄身 慈心不杀 是生天上 到彼无忧。 7 M+ W; D R. M" \5 a
(二)意常觉悟 明暮勤学 漏尽意解 可致泥洹。 5 q9 s6 P9 [/ b, b+ k; o8 ?
(三)人相谤毁 自古至今 旣毁多言 又毁讷讱
3 s/ x. U) d8 ?" M1 r0 U$ R- J亦毁中和 世无不毁。
/ b1 k+ ]% n& o0 b欲意非圣 不能(四)制中 一毁一誉 但为利名。
, Z" x$ N& m# r, d/ f+ m, d明智所誉 唯称是贤 慧人守戒 无所讥谤。 ) x S" Z/ k& }6 d2 U m6 q
如罗汉净 莫而诬谤 诸人咨嗟 梵释所称。
% _- K6 Z6 x1 @6 m7 W(五)常守慎身 以护瞋恚 除身恶行 进修德行.
# q7 g" h+ I/ B0 G ^注:$ \2 Z4 E& }* k& a4 |
(一) 秦本作怨.# @: r; k5 M, S7 I9 k& b
(二) 秦本此章入戒品.0 X, k% X g4 Z9 O
(三) 秦本此章入诽谤品.
0 P. d8 `9 H2 `* ^. ](四) 晋本作折.
0 {$ ~: R" @* f, V3 _3 q4 I' h(五) 秦本次三章入学品.
' A/ P# Q9 k3 z. |$ p6 x! t
+ }; s& c( ^8 L q2 I5 K: E, j% g/ i* K9 ]' ]! u
常守慎言 以护瞋恚 除口恶言 诵习法言.
) Z! f! ]! F6 I* n7 X常守慎心 以护瞋恚 除意恶念 思惟念道。
5 ^; G1 b, h7 p/ d$ r6 @6 q节身慎言 守摄其心 舍恚行道 忍辱最强。
( |" z/ K3 M; i Y, w(一)舍恚离慢 避诸爱贪 不著名色 无为灭苦. ^5 k. d8 y! D5 F! S
(二)起而解怒 淫生自禁 舍(三)不明健 斯皆得安.
4 c% l+ R3 |! j) k+ |瞋断卧安 恚灭淫忧 怒为毒本 软意梵志5 k) N) c6 h6 L: O/ N/ a8 q/ w9 V1 D$ t
(四)言善得誉 断为无患.
& T: U b/ c$ v( a8 \同志相近 详为作恶 后别余恚 火自烧恼。- |- \$ v9 Z% }- C
不知惭愧 无戒有怒 为怒所牵 (五)不厌有务.
& g W; t" l( g8 \& @4 }有力近兵 无力近软 夫忍为上 宜常忍羸. ; X0 x$ G4 M# C' j! k5 R
举众轻之 有力者忍 夫忍为上 宜常忍羸.
- I: d8 }1 B4 g: ] d(六)自我与彼 大畏有三 如知彼作 宜灭己中. 6 ?" S: O- a- E+ i* }, F
注:
7 x+ J2 f6 M7 }7 D8 V# Z& O(一) 巴本第二二一颂入次品.又秦本此章次句云.超度诸结使.末句云.除有何有哉.1 i6 X7 v% B# o$ V* E
(二) 以下巴本缺.
5 V2 X' m% T! s(三) 秦本作无明根.
$ J' T$ c- C p, Y8 E1 _(四) 秦本此二句云.贤圣能悉除.断彼善眠睡.& Q3 j$ {& k5 r2 g, Q
(五) 秦本此句云如冥失明. }: L/ q% | _( e& ]8 z
(六) 秦本此二章云.自我与彼人.大畏不可救.如知彼瞋恚.宜灭己中瑕.二俱行其义.我与彼亦然.如知彼瞋恚.宜灭己中瑕.
: j- a7 T, n2 d9 x. `* M$ \+ X5 ?; Z9 T+ ]4 H$ q5 I& B
4 Q1 ~+ g/ v5 }; N; ?俱两行义 我为彼教 如知彼作 宜灭己中.
* g2 {, C- q9 @$ H0 L5 V( J# u7 z1 `(一)善智胜愚 麤言恶说 欲常胜者 于言宜默。
+ e5 Y3 J8 d8 O. l" w夫为恶者 怒有怒报 怒不报怒 胜彼鬬负。0 ~7 b! ~3 ~' C9 I
(二)尘垢品第二十六<十有九章>
5 j9 {. o9 e+ \! j尘垢品者.公别清浊学当洁白无行污辱。* a* j0 F/ L# }
生无善行 死堕恶道 往疾无间 到无资用。 Z9 o Y9 c& b+ `7 o) u
当求智慧 以然意定 去垢勿污 可离苦形。 + q7 O" C% L! Z5 K
慧人以渐 安徐精进 洗除心垢 如工炼金。8 B5 Y+ L7 i; @' j! n9 h! I g
(三)恶生于心 还自坏形 如铁生垢 反食其身。
. z, a. r: f% y% B不诵为言垢 不勤为家垢 不严为色垢 放逸为事垢.; v. P, R% D C/ g4 i7 s8 `
悭为惠施垢 不善为行垢 今世亦后世 恶法为常垢。
. }* O; g( a9 U! c& ~& J1 ^垢中之垢 莫甚于痴 学当舍恶 比丘无垢。 ! G3 J, n& m; J7 J: d/ o# L+ b2 R
注:
, W, I9 F' n4 N0 r4 r5 N(一) 秦本此句云.若愚胜智.
; B8 a1 b. C! S2 o5 }1 k(二) 晋本品第同.巴本尘垢品第十八.余本缺.% y3 x$ o/ _/ x, Z
(三) 秦本此章入行品.
$ {: z: }! o5 m. p" R6 f. j* D" Z( S0 ~" d7 S
& P6 q+ q% x8 `; X2 s
苟生无耻 如鸟长喙 强颜耐辱 名曰秽生。
5 a5 m7 ]9 F0 O. N: X- u$ g廉耻虽苦 义取清白 避辱不妄 名曰洁生。4 `2 R5 b' h2 z9 v7 W4 q. R
愚人好杀 信无诚实 不与而取 好犯人妇。 # y* {& k% b. D& B) j. \1 } Z2 u: ?
逞心犯戒 迷惑于酒 斯人世世 自掘身本。 - Y3 `6 p$ a0 H
人如觉是 不当念恶 愚近非法 久自烧没。, T7 |, \8 @/ m5 w: d; L+ t5 m, u
若信布施 欲扬名誉 贪人虚饰 非入净定。 % j- _: g- V2 g. F2 h( \6 t- n
一切断欲 截意根源 昼夜守一 必入定意。
6 D, E; ?2 R1 `) {% O7 i着欲为尘 从染尘漏 不染不行 净而离愚。: l, Y6 `- D0 G
见彼自侵 常内自省 行漏自欺 漏尽无垢。1 @. r9 M" H2 j1 H
火莫热于淫 捷莫疑于怒 网莫密于痴 爱流駃于河。
6 g* A' X$ g! ^(一)虚空无辙迹 沙门无外意 众人尽乐恶 唯佛净无秽。
8 l* V! T8 h7 b" s1 p1 |3 T& Q虚空无辙迹 沙门无外意 世间皆无常 佛无我所有。
) X; {, j& Y/ W8 S注:
! w( y( ~- `$ U6 y(一)巴本缺次二章.( p% D- }$ Y1 J. u
2 x- w2 v# R) Y) N8 ?
w1 G6 q Q4 C2 w, ^(一)奉持品第二十七〈十有七章〉$ {1 l1 n) z7 }0 N
奉持品者.解说道义法贵德行不用贪侈。
* V# I3 j1 Q: G2 g2 q% U) l, e好经道者 不竞于利 有利无利 无欲不惑。 # f F- Q7 U- {) y r" j
常愍好学 正心以行 权怀宝慧 是谓为道.
J, N9 i# d' L所谓智者 不必辩言 无恐无惧 守善为(二)智.) E7 W! ~& M& I0 m0 h8 {$ w, U
奉持法者 不以多言 虽素少闻 身依法行 + h6 {8 C/ w) a6 g( c
守道不忘 可谓奉法.3 V. Z% E- ^" |0 U5 ^5 x o, {8 K
(三)所谓长老 不必年耆 形熟发白 惷愚而已. 3 [& \3 t8 d8 F+ g# R
谓怀谛法 (四)顺调慈仁 明逹清洁 是为长老.. j$ q! d3 r* [4 N8 @: q& G
所谓端正 非色如华 悭嫉虚饰 言行有违.
- _+ z D7 I& y$ j: c6 U- o谓能舍恶 根原已断 慧而无恚 是谓端正. # Y3 g0 d+ }+ n
(五)所谓沙门 非必除发 妄语贪取 有欲如凡. 9 e) s0 p7 M) N- z* |
注:
6 i1 u0 c9 k/ i) i(一) 晋本品第同.秦本沙门品第十二.宋本同品第十一.巴本奉持品第十九., M9 \" U" _9 I" Y9 t& k/ ^. C( ?
(二) 晋本次接所谓长老章.
* ^4 w/ I% ]6 d5 q0 P(三) 秦本次二章入沙门品.第二章首二句云.谓舍罪福.净修梵行.
: F# g# C6 |! T& p7 s9 [(四) 原刻作损.今依丽刻及晋本改.) N: A8 d2 Y' B8 _6 O! m
(五) 秦本次二章入沙门品.
* V! A% g' I6 m% _* b# V# n+ Y r- j9 A5 D ?6 ?
! l/ _. ^% y) u5 ?- N' x(一)谓能止恶 恢廓弘道 息心灭意 是为沙门.
/ k/ ~3 k0 i& b+ i9 O1 A" x所谓比丘 非时乞食 邪行望彼 称名而已. 8 V& ^ u6 W+ ?( e; l# w
谓舍罪福 净修梵行 慧能破恶 是为比丘.
: ?3 ]* Q. W# H4 m所谓仁明 非口不言 用心不净 外顺而已.$ y0 C3 _7 C6 t" I+ D% F
谓心无为 内行清虚 此彼寂灭 是为仁明. V7 j# v7 }$ I( C Q8 S/ u C, e. a
所谓有道 非救一物 普济天下 无害为(二)道。
, @1 E: o' Q ^" a戒众不言 我行多诚 得定意者 要由闭损。
, o' U- y/ G+ m$ M意解求安 莫习凡夫 使给未尽 莫能得脱。
! [& Q$ a3 U, ]& }3 n! h(三)道行品第二十八<二十有八章>* e5 j; r8 l& t0 p
道行品者.旨说大要度脱之道此为极妙。+ W. J2 C! Z) C
八直最上道 四谛为法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