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5|回复: 3

第0446部~出生菩提心经一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1 11: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第0446部~出生菩提心经一卷》0 `- ]+ h9 T' e& [6 N. E

' {) a' Y  R# e, {8 m第0446部~出生菩提心经一卷% h) S* x" b* d- c1 [8 r, z3 s& e1 P

5 Q+ B, g+ m9 X; V# I
* Q! A6 z; F+ G$ \8 p9 l! t大乘单译经·第0446部
1 i( K/ b( W, S, _/ C& y出生菩提心经一卷
+ }/ N/ U; x+ _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
6 z& @0 Z$ s5 b5 ?3 k: N
6 {3 T) H! S' l: n" h7 N( z' K. A
+ [# b5 U5 U& h$ L; F     ^( X! u. U$ A# B/ A7 Q3 I" @

, R! T6 ~( C/ s. z* \$ h8 T出生菩提心经
" z' ?# t9 e8 }3 j; Y7 I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复与无量阿僧祇不可说大菩萨众。所谓十方来集。 ; L& b* n+ U$ _. T
  尔时王舍大城有婆罗门姓大迦叶。于睡眠中。梦见阎浮提内。有大莲华其华千叶。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微妙最胜七宝所成。于莲华内见有月轮。彼月轮内又见丈夫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此四天下所有众生见斯光者。生大欢喜踊跃无量皆受快乐。尔时迦叶婆罗门睡觉已。念所梦事心喜生疑。此何因缘竟有何事。于先现此未曾有相。昔所未闻如我梦见。作是念已生大欢喜未曾见有。复作如是念。此有沙门瞿昙。我从他闻六年苦行。降伏魔众证大菩提。转妙琺輪摧诸外道。为诸智人之所赞叹。聪明善巧知诸事相。我今应往诣彼沙门瞿昙问此梦相。 % H8 H' y7 O, G8 e9 m/ k
  尔时迦叶婆罗门。夜既过已。从王舍城往诣迦兰陀竹园往到佛所。到已顶礼佛足却住一面。住一面已。如梦所见而向佛说。时婆罗门具说梦已。尔时世尊告迦叶婆罗门言。汝善男子。有四种善梦得于胜法。何等为四。所谓于睡眠中梦见莲华。或见伞盖。或见月轮。及见佛形。如是见已。应自庆幸我遇胜法。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 A/ P+ h0 ?6 L  n1 m6 O* N$ p- g
  若有睡梦见莲华  及以梦见于伞盖
6 F% P( a4 s. m  或复梦里见月轮  应当获得大利益
4 D! P4 z+ ]: H4 _  a  若有梦见佛形像  诸相具足庄严身
5 V) x, P% a, F4 v, n" r" w% i  众生见者应欢喜  念当必作调御人 9 q4 X* B1 {: ?
  尔时迦叶婆罗门闻此偈已。复白佛言。世尊。何者是大利诸众生等。若为能得此利益求菩提道。尔时佛告迦叶婆罗门言。大利者所谓一切智者是其利也。时迦叶婆罗门复白佛言。世尊。所言一切智利者。有何因缘而可得也。尔时世尊为迦叶婆罗门。而说偈言。
6 A% \; l; _) t. q; F" J8 y  我今说大利  婆罗门善听 0 _$ r( V& Q# B. p5 n" z2 m+ G3 X
  若有利和合  当作两足尊 # t% y7 ^: T/ M3 @( S# L0 a
  若作转轮王  自在四天下
" l4 Q8 u7 l6 F3 r  众生欲作者  须发菩提心 5 g& V9 A% K: B# ^) H
  若作梵天王  于众得自在
  L9 {  E+ V- o1 e  j  众生欲作者  须发菩提心 6 P5 p8 [7 T( E5 |
  欲界及色界  无色及上界
! a2 V0 z$ h- f$ q3 {0 x; }) H5 |4 A  众生欲作者  须发菩提心 3 s% L% J; z2 O2 C$ H% z
  若有众生等  若欲作商主
8 k7 P( N& D9 z8 ]: G! w, f  为商主导师  须发菩提心
6 q5 B$ ^/ o7 U, ^! M% B; r) G  若有众生等  欲作大光明 / l3 z/ V& C- C: R) t- t/ v3 Z* [
  破灭诸黑暗  须发菩提心 7 r8 e" M  o6 u" v: B, Y
  若有众生等  欲灭诸颠倒
( K6 l" G7 d) I5 C; q) ]6 x8 g8 C% `3 A  及以三有等  须发菩提心 ! H# @6 Y. N) r5 o7 ^
  若有众生等  欲灭诸盖障 ' K+ y; f" Z* n% k, H& U
  及诸恶法者  须发菩提心 ( v' O4 g: G( b! e9 Y9 _2 B
  若有众生等  欲灭于无明 % i6 ?) {* k' g3 N, e
  及断贪爱网  须发菩提心
: l1 ?% ]) b/ F& `  {( @# E$ [4 T  若有众生等  欲灭有及爱 1 d; d9 Z1 I  A! l" ]0 Q
  及灭垢无垢  须发菩提心 3 ?3 m4 ~( N7 K/ C  k+ d
  若有众生等  欲灭于我慢 6 _# Z6 s. w; f% z. c
  及色使我慢  须发菩提心 9 H! M; _, k$ ]9 |
  若有众生等  欲离于贡高
* P( o$ k6 ]$ t# y: ~9 e6 s  无病命我慢  须发菩提心
# t+ C1 d( M/ Y5 j  v3 [  若有众生等  欲灭老我慢
) P; |; R! z7 j. ^  无常常住慢  须发菩提心 : e( g" t0 g/ s$ v
  若有众生等  欲灭多闻慢 6 l( v5 H( A3 j- Q: E9 V. W: V
  及以持戒慢  须发菩提心
4 \+ r( t; Z! q  若有众生等  欲灭兰若慢 " I. U+ X8 i: J, G
  乞食等诸慢  须发菩提心 # F; a4 d  F, v% p7 `+ B* A
  若有众生等  欲灭知识慢
5 ?3 J) u  o0 E- A0 l; a/ Z, K  爱粪扫衣慢  须发菩提心 4 r# c' h- I; l; _
  若有众生等  欲灭神通慢 # y$ i& m) E7 I/ B
  一食以为净  须发菩提心
/ u. d- q6 [2 `/ Z, s( E( K! X5 L  若有众生等  欲灭一切慢 . Z) }) u% c# d4 k& Q
  所有有为慢  须发菩提心 * G9 b' U3 J- Z8 T& q; z+ l
  若有众生等  当欲供养佛
( P$ \6 b- x4 q# p  于先灭度者  须发菩提心
0 Y1 ]# V7 c7 T% {* ]" `  h/ T5 J2 [) f  若有众生等  当欲供养佛 4 F& P9 ^! V) O/ v+ ]% v/ T3 C
  所有诸如来  须发菩提心
1 @" g9 c  \% Z* B; v) k  若有众生等  欲得转琺輪 5 z9 Q6 ?) s( ]* M  X& J
  世间无能转  须发菩提心 3 B$ ~+ o8 T- q! J5 l4 O
  若有众生等  欲灭应当灭 ; s$ C$ P3 r. s# Z3 ]6 I8 B
  当思所多思  须发菩提心
' Y) c+ [' V' r  若有众生等  当欲行梵行 : r- ^8 z+ J) j6 ^' I" T' ^
  初中后最上  须发菩提心
/ `8 y+ A2 l7 s2 _: M  若有众生等  欲摄诸精进 7 A) l0 s$ H" }% `' F
  往来诸有中  须发菩提心
2 S1 r# E4 I* Y  若有众生等  欲说诸行苦 5 w" c- w# `% ~
  见众生受苦  须发菩提心
$ c% t9 r6 g) ^- q! ~  若有众生等  诸法无有我 1 A) E% t& S$ D+ L4 F- u" [1 s
  欲为众生说  须发菩提心 ! U/ L% J& x; I+ k# R8 S( ^
  若有众生等  欲转于琺輪
' K3 B$ p8 k2 z4 V  欲触上菩提  须发菩提心 % J4 o7 U; S" S1 k5 d# L( ~' l
  若有众生等  欲说寂涅槃
3 m  y. {5 ~; z! r/ r  当证胜菩提  须发菩提心 " n8 o+ U0 a% _4 C
  如是等功德  发心者能得 + ]: X1 @. t0 e1 N" h( ~
  梵志当闻已  应行菩提道 $ m; U$ m+ e4 b# n0 d8 j- j
  尔时迦叶婆罗门闻此偈已。复白佛言。世尊。发菩提心者应摄几许福聚。尔时世尊即以偈颂向迦叶婆罗门。说如是言。 9 I/ F1 K2 |( w7 g5 L' h1 V) `/ Y0 s
  若此佛刹诸众生  令住信心及持戒 2 C, g- B9 D$ K( N! |# S
  如彼最上大福聚  不及道心十六分
1 S4 J8 `/ x1 J# S  若此佛刹诸众生  令住信心于法行
' E  k+ {3 s7 ?+ W4 a  如彼最上大福聚  不及道心十六分
. n8 x/ R% _6 x/ H+ w% r  若诸佛刹恒河沙  皆悉造寺求福故 5 r1 ?+ }2 A3 F, ]( t6 N
  复造诸塔如须弥  不及道心十六分
+ d: T# P# e# G( e. j: u  若有佛刹如恒沙  皆悉遍施诸七宝   ~% U# M% c8 E- M. O7 ]/ z) m
  如彼最上大福聚  不及道心十六分 . B/ E$ S. U% M7 y; W  }8 O7 Y
  如铁围山高广大  造塔无量为诸佛 , G  U$ F+ a0 M& a
  如是求福众生等  不及道心十六分
+ L& P; s) n! I" U3 D( a" ~' m. ~  若诸众生具满劫  若头若髆常担戴
* z- |  ~2 o$ s, w: I, b( Z8 Y  如彼最胜福德聚  不及道心十六分
) y& J/ m) E7 t; y+ @& q  如是人等得胜法  若求菩提利众生
, l% s) L, k% {# F+ x4 [  彼等众生最胜者  此无比类况有上
  j+ J) ~$ c+ q/ X% |  是故得闻此诸法  智者常生乐法心
5 `  @7 T! w# ?  当得无边大福聚  速得证于无上道 + Z8 a, x; o3 ^4 h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1 11: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0446部~出生菩提心经一卷》, p3 B2 N1 t( s  O* D$ L/ n1 i) H6 g" x/ u
& G6 |2 b, T9 C1 T: L
摘自《第0446部~出生菩提心经一卷》
& E: W, a8 n$ {8 P  尔时迦叶婆罗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发菩提心者有退转不。是时佛告迦叶婆罗门言。如是发菩提心者。于解脱中无有退也。但就事别有三种菩提。何等为三。所谓声闻菩提。辟支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婆罗门。何者是声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教他发菩提心不令他住。亦不为说如是经典。不自受持亦不为人广说其义。亦有亲近是富伽罗。而不承事供养所须。若有来者及不来者亦不恭敬。而于彼所不生随喜。以此因缘心得解脱。婆罗门。是则名为声闻菩提。复次何者是辟支佛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而不教他发菩提心不令他住。亦不为说如是经典。不自受持亦不广为他人解说。亦不亲近如是富伽罗。而不承事供养所须。若有来者及不来者。亦不恭敬亦不随喜。以此因缘心证辟支菩提。是故名为辟支佛道。复次何者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亦复教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令彼住。复为人说如是经典悉令受持。亲近如是富伽罗等承事供养。若有来者及不来者。亦悉恭敬亦生随喜。如此解脱自利利他。为多人利益故。为多人安乐故。怜愍世间利益安乐诸天人等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以何义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上更无有胜可求。是故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以偈颂曰。
, O$ y! ~3 c) K" f5 ~  自发菩提心  不教他受持
% }6 C- M: V9 ^% I  因自心力故  于后般涅槃 6 l" d. ]" g9 j; p9 S4 Q
  为自利勤劬  不教他受持 , N" J4 }  D4 j8 m+ a( I. n
  是故名沙门  佛子最胜师
* U) P7 u0 m0 K8 {* e. Q1 q  彼发菩提心  教化生欢喜 % {9 I/ H/ I8 l9 [1 e7 s
  是故自得道  果报如是知 6 t& G  W) }% H  G, `5 W0 I1 {" r
  自成不成他  诸仙中福田
; T4 X) g" J4 E8 |3 z4 _  得名为缘觉  婆罗门当知
; ~2 {: H6 L0 O: G' o$ B  自发菩提心  复脱多众生 2 o" P# h! p" D
  为世作利益  故名佛导师 ; }- y6 X; Q* t6 B7 R
  成就自利益  复令他解脱
* y, M" s/ b/ V9 Q& E- m3 e* ~( I6 ^  此彼无差别  故名不思议
, |- Y8 q: I2 O: b& x% r. f3 I  尔时迦叶婆罗门白佛言。世尊。解脱解脱有差别不。佛言。婆罗门。解脱于解脱无有差别。道于道无有差别。乘于乘而有差别。譬如王路有象舆者。有马舆者。有驴舆者。彼等次第行于彼路同至一城。婆罗门。于汝意云何。如是等乘有差别不。婆罗门言。大德世尊。然彼诸乘实有差别。佛言。如是如是。婆罗门。声闻乘。辟支佛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乘有差别。道与解脱无有差别。婆罗门。譬如恒河有三种人。有从此岸至于彼岸。其初人者。以草为筏倚之而度。第二人者若以皮囊若以皮船倚之而度。第三人者。造作大船乘之入河。于此船中载百千人。其第三人。复敕长子安置守护如此船舫。所有众生来者。汝从此岸度至彼岸。为多人等作利益故。婆罗门。于意云何。夫彼岸者有差别不。婆罗门言。不也世尊。佛复问言。婆罗门。于汝意云何。彼乘之乘有差别不。婆罗门言。所乘之乘实有差别。佛言。如是如是。婆罗门。然声闻乘辟支佛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乘实有差别。婆罗门。如第一人。依倚草筏从于此岸至于彼岸。独一无二。声闻菩提应如是知。第二人者。若倚皮囊及以皮船。从于此岸度至彼岸。辟支佛菩提应如是知。婆罗门。如第三人。成就大船共多人众。从于此岸至于彼岸。如来菩提应如是知。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 L. X1 H# U4 L* {$ a3 a
  路及解脱无有上  诸乘皆悉有差别 9 Z7 B# E0 ?/ _( A) M
  智者如是应挍量  当取最胜最上乘 $ ?1 T8 A& D8 t: ^! B
  诸法教如是  正觉说此言
3 d" K3 l) [5 J) V; ?$ Q, e  简择诸法已  胜者应当学 6 [( \/ @* [+ c: k
  尔时迦叶婆罗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当云何行云何念住。得至摩诃衍。尔时佛告迦叶婆罗门作如是言。婆罗门汝听是义。若诸菩萨摩诃萨。如念修行至摩诃衍。婆罗门。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亦教他人发菩提心。自乐修行劝他令修亦令他住。复为解释如是修多罗义。如是等富伽罗人。不来亲近承受接事。当以四摄而摄取之。何等为四。所谓布施爱语利益同事。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3 B6 m: L7 u- n( c0 O; F1 g3 i  种种大布施  一切所有物 & U, Y1 U; H( K  ^6 J/ l9 x* z! ~
  欲摄受他故  菩萨无畏者 ) r$ V2 e0 W  s- O& U0 W
  示现引接道  众生不依来
( v/ [7 e/ I; n- @: [- L% j  能以妙善语  数数当安慰 ; X% u" c! P* p" S/ a  R
  为自他安乐  彼所生善处
, L% n1 e2 z+ y3 h2 w  昼夜常随顺  如是众生等 + g* P. p5 _6 V5 U" v0 A
  不信教令信  破戒令住戒 / b& T9 V% O# ?
  悭吝令布施  一切巧利益
) N+ P" _+ ~) r3 B  教人行菩提  牢固常精进
+ z$ s9 K$ b2 q0 o/ \  同于利益事  智者如教行 % I% X% w$ C4 y1 E; X
  如此智慧者  菩萨之导师
! X: V& `, ~; {9 ?7 K: N  智慧所行者  常乐大乘法
' H) i, Y: |2 F  a* K  勇猛是最胜  智者应当学 / E) ^# N5 y* S1 k
  以彼胜法故  最胜到彼岸
" h5 ~2 i. ?+ [+ x2 H. J" R# T  尔时迦叶婆罗门。复以偈颂而白佛言。 ( F6 }" }( u. ~/ c- Y6 Q+ ?8 D
  大德示彼行  菩萨诸导师
2 j, D* L& q: J0 l  当学彼所行  得至两足尊 / A$ K2 m6 V4 C% Z2 e9 C$ c
  为我说彼行  及行行所依   [0 r- {5 }) u* t& L9 H. B% i* ?
  菩提深广大  慈愍愿为说 + O9 Y3 Q* A6 _$ K: j. q
  尔时世尊告迦叶婆罗门言。善哉婆罗门。诸菩萨有三种行。何等为三。所谓天行梵行圣行。婆罗门。于中何者名为天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慈身业。以慈意业。以慈口业。遍满东方无量世界慈行充满。行此遍已。复能善入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皆以慈身业慈意业慈口业普遍充满。是名天行。于中何者名为梵行。所谓四无量。何等为四。慈悲喜舍。是名梵行。婆罗门。于中何者名为圣行。所谓三解脱门。何者为三。空无相无愿。是名圣行。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 W8 J: l5 u* x) s
  勇猛行精进  菩萨之导师 & T# f/ h( o, Z* k+ C
  若有具天行  是人乐菩提
( a, Q+ p+ H' T* A- h# x, A; r  圣行及梵行  是行圣所说 . s; W, J) A, r0 U
  若有修行者  是人得不动
, W4 u2 L- y( _0 r0 [  尔时迦叶婆罗门。复以此偈。而白佛言。 5 H9 u1 M6 L/ C# f& b' v" ^
  我乐深菩提  今问大导师
6 [/ c! Z- L) W* M  此等当来世  如何集诸行
; v$ R) |7 g; {  为后众生等  故我问世尊 3 a) g$ p( y# _
  于佛菩提中  我意无分别 7 \% T, _/ f4 C  h. P
  令我发道心  利益众生故
0 D* Z% Z9 [1 r9 P. s+ ^9 z* A  尔时世尊。复以偈颂报彼迦叶婆罗门言。
9 h+ t/ E8 i/ b; ]4 {  说此修多罗  令发大菩提 2 `6 l: e+ [- B8 `2 W# Q5 }
  梵志佛菩提  未曾有分别
4 `' W5 u- c& S, W* c! b  说此修多罗  令发大菩提
3 s' L; t: A, ?- e1 z) u( ^  能断一切疑  随顺众生问 + q' E0 G2 q7 x  X9 p" y# ]; h6 }+ m9 s
  说此修多罗  令发大菩提 % E1 U8 e6 d# y' D% D* o
  能断一切疑  称彼众生欲
) P5 C2 b! r+ K% o! P! ?" @2 ?  得闻此经者  彼于未来世 ( t# `2 [5 @! A# r) g- s$ d# D
  能行大布施  至于檀彼岸
. Z) n8 Z/ ~& u8 c0 {% G3 w5 U. Z  C  得闻此经者  彼于未来世
5 e7 {0 w2 Q$ U8 h/ \& k  护持戒无缺  至于戒彼岸 1 `: d! d& E. O. o2 [2 P1 `
  得闻此经者  彼于未来世
/ M, [9 f2 Z  \9 Z! G* N# z; b  行忍为众生  至于忍彼岸
& O6 j1 b- T$ o' P  得闻此经者  彼于未来世
8 \" c& Y! l) I# K/ l  精进为众生  至于精进岸 2 f5 O0 \% g. z1 p
  得闻此经者  彼于未来世 5 {; R% y; F1 y; O7 U
  常入诸禅定  至于禅彼岸
, n  h" R7 [9 E* W7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1 11: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0446部~出生菩提心经一卷

续-《第0446部~出生菩提心经一卷》1 |6 j( a* t- a3 y* |. m
- w6 H% m3 F# ?% i6 q. z
摘自《第0446部~出生菩提心经一卷》6 g+ ^  v& U$ U, v3 k8 n
  得闻此经者  彼于未来世 2 e1 W( j/ p$ e, S( C# S, `9 n# t. W
  为众求胜智  至于智彼岸   A0 x: s& _" K! @
  已曾作供养  怜愍众生者
% E+ m  F6 e) _1 c. D4 u  得闻此经典  后世到其手 9 }$ Y6 c& I6 S' M! t. W
  比丘住兰若  意欲佛菩提 % f: q+ A2 H& \1 r: a
  得闻此经者  于后最先得 2 u# b3 K7 K8 ^7 r: j* ?' u. A
  过去数亿佛  已持此经典
1 }" C. U/ c# o8 S+ K1 }  为利诸菩萨  发起意欲故 2 x# \9 S1 w8 d/ b4 X
  若有婆罗门  欲乐佛菩提 6 z5 j4 b8 F& w$ P8 Q
  彼时得信已  是经至其手 * t* @- U( N; `* t/ z& y
  我见彼众生  悉知彼所行 - C7 U) m6 r' P3 z( n0 K8 m& v
  亦知彼名字  我见悉无碍
* O) |+ x* U  d( y  一切颇具说  恐迷未来人
! O; [* ]/ U8 c% R' Q  惧彼起诸过  是故少分说
  ]8 a* h5 `2 c" {% B, O  尔时迦叶婆罗门。复以此偈而白佛言。 % G; Q" v% f5 S( D. ]* ]7 K
  大德此善持  令生广大意 ) }9 ?4 G' }5 ~# r! l5 h
  此世大丈夫  不久我当作
/ p. I7 O/ ?2 J5 G  过去及未来  导师之所说
6 X! f) x0 L& E. I$ Y" S% N( [& Q  为彼生善利  故住于菩提 6 f8 m- Y4 k' D. v
  尔时世尊。复以偈报婆罗门言。 + q6 I5 l$ V5 ]8 }2 m3 z
  彼等住此智  为谁之所说
0 U( J  Y4 v5 \0 E+ y# e9 Z  已知彼心行  我今当记彼
' u; F  Q3 G2 `  N; P  g  所闻此经者  今现在我前
3 h5 E, W) v) P7 A9 S$ F  彼等于后世  此经当现前 4 C: z2 u( a2 P& E: e
  若有诸女人  抄写此经典 8 x4 n; s7 M1 y) X+ X) U6 O
  此经当在手  能生大菩提 " p0 w- E6 K" Q2 Y9 W7 H8 q
  我于先已说  比丘乐兰若 ) \) `0 Z. z$ y( m
  手得此经典  于后当现前 8 o5 q3 \0 ^4 T: ]9 {1 O  d, F
  比丘闻此经  悲泣而雨泪 - z. C. M$ W. B) n
  我先作何业  今世得此利 % P# e( a( s0 D3 @
  我于如是经  未曾善思惟
& r0 p; B: T1 U+ I" ~  我已得受记  何业获此果 3 J) m6 u" f/ }" R4 o  j& ?
  我昔婆罗门  依于比丘活
1 p8 t: p' l: V3 i8 r- y  时比丘放逸  说此修多罗 / j: y/ W7 Y  s4 l; H) m
  梵志于彼闻  时至而乞食   X' P9 D' C& _" r  v2 G
  泣泪已行出  是时心作愿
% `) X7 S# n! W" L2 ^2 q/ q1 D  我于修多罗  钞义及文字 + F0 O  v9 G: V% L: H
  后世作证明  亦复作拥护 $ h- h1 d8 J( \' K/ [$ `9 |
  以彼善业果  于后后末世
& E0 U5 r" w8 z) d0 g( W1 `+ ^8 U7 ]  得此修多罗  执持在其手 8 M- p7 J9 q3 V( [: x! A" c
  彼时有比丘  悲泣泪满目
' X" l. C( K) q( b' Q$ F  当时作忏悔  后得此经法 + ~9 M7 K2 u4 o) z6 D* u2 ?
  于先业灭尽  彼时有相现
/ y" x( t. t- L' B  于其睡梦中  得此修多罗
8 b9 a: F( B/ m* C/ w+ b  生死诸流转  欺诳大恐怖
" n, X* V, }1 p- o* S7 ^  斯由阿弥陀  愿力如是果
$ n! ~% H' U' d6 l  n( Z/ ^  破戒诸比丘  为他所轻贱
" f# L& `$ f% G* J' ?  如是多诸过  流转大恐怖
) e8 a2 M, p" V5 g: |  如是多诸恶  由得闻此经
8 j: [( N5 F& }" A1 g  当至彼边际  于后常显曜
8 n% ~9 Q; C1 j- f5 R2 u5 K  尔时迦叶婆罗门。复以此偈而白佛言。 ! f6 I; l3 E$ S9 M+ Z
  此大修多罗  令发大道心 % `# N8 U9 ^" r# B' h8 N3 j( {4 v
  为我及未来  分别广宣说 2 }% @0 w- ]- M" b  b
  尔时世尊。复以偈告迦叶种姓婆罗门言。 $ n5 @5 s# t' K5 k# \1 j/ n
  未来诸音声  乃至我所说 ( ~. H! S5 n/ Z# t5 S+ Y
  此是广经典  是故汝当知
  `% m8 j9 y* k4 Z  说此大经典  此当作阿含 1 F. W" O' S( S4 b3 H, m
  当作秘密藏  声闻所修学
, ~/ x) P7 n" e( b) \  此处之所说  及余得道者 ; w* F9 j9 u  c1 G0 ~6 e. L
  此是诸经母  梵志如此知
0 E* u0 j& c) g+ K8 d% b) l  彼时诸比丘  于我灭度后 8 [! l; D. |% J1 P& q
  杂及长阿含  复名中阿含
7 K8 X4 U# `/ u: l4 V5 @$ f  彼时有阿含  具数名增一 : |! B# \( |, z0 o& g, J
  复说杂经典  箧藏声闻说 8 E5 c& g! P) c. G  {% X) b2 i
  复当作毗尼  亦作阿毗昙 $ n/ r* j9 [) @5 a
  或于三箧藏  得名诸比丘 & B9 `6 I$ f: P8 t& w4 ?5 A
  八万有四千  法聚我已说
  n3 X( D9 O# P* T6 E  一切从此出  名为最胜经 6 d3 d* c( a( U- L0 Q
  于此说声闻  及说独一觉 3 O! s: w" |/ S9 t* @5 G
  诸智之根本  不思议经典
- W' L/ A6 F* l, Q. ~  世间之所有  三界未现者
; e  C0 s- P8 M+ p  诸福之根本  由发菩提心 " I$ b) x4 H0 a( d4 `
  施戒等功德  忍辱精进行
" i( Z0 ~9 [/ Q" X. r  禅定胜功德  此经中善说 - H  @7 B/ A& l5 m* T' e% q
  智慧胜功德  解脱忍寂灭 + C$ D, G) t# B. d; H' p
  一切皆示现  此经中善说 - s" D# q8 y- {9 b; B! S
  苦集及以道  寂灭于此现
  ~2 ?4 {! O4 s  诸法皆佛法  此经之所说 + c" [. S$ B1 H
  说诸苦无常  亦说无我法 " L9 ^/ z) K, _4 u  R( p# Y
  说寂静涅槃  在此修多罗 4 J( k2 j! X# h7 ~$ m; q* _3 [
  此处说声闻  所住诸因缘 ; j7 ^, a8 M! C0 D9 n
  大乘此经典  摄受一切法 - e$ h/ I2 D" D/ Z0 b
  诸法甚广大  在于菩提心
5 R' u# o1 V' t7 b  此为最胜典  普说修多罗
  c2 X1 R0 K/ s3 s8 S& `( Z  现前见诸佛  及为彼说法
- p- n; d8 e$ c4 t( c  当时现前闻  斯由此经典
* V3 \. o5 w  P+ I1 Q% R1 f  三界诸众生  少有闻此经
! E* H; }( t6 m$ |$ ]. R6 u9 E8 I, W  闻已生爱乐  为求佛乘故
! Y7 @4 W% x  C8 Q) U  k) ^  尔时迦叶婆罗门复白佛言。希有世尊。若诸众生无有智慧。若闻如是无上无边。乃至如是等众生当无有智慧。若如是等无边无上修多罗。闻已不能于此法中不生坚固乐欲。大德世尊有何因缘既有如是妙法。然彼众生而当虚过也。 , ^) P8 i/ `# s1 k
  尔时佛告彼婆罗门言。此三千大千世界。有百俱致(凡言俱致者隋数千万)诸魔宫殿。彼一一魔有俱致数魔众眷属。围绕彼诸魔辈。常勤方便欲灭此经作种种因缘。因彼因缘随所在处作诸障碍。所以者何。若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皆悉得于阿罗汉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此修多罗已。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婆罗门。以是因缘。令俱致数诸魔。勤求方便欲灭此经。所以者何。婆罗门。此修多罗。是一切诸法种性根本。以是义故。俱致诸魔勤求方便欲灭此经。尔时佛告婆罗门。今有修多罗。名曰破魔众会。汝等受持读诵。即得破彼魔天众会。婆罗门。譬如日轮既出现时。能灭一切幽冥黑暗如是如是。婆罗门说破魔众会修多罗时。一切诸魔隐没不现。婆罗门。何者名为破魔众会修多罗。尔时世尊。即说陀罗尼曰。 / E+ p( T8 D; }6 {7 s( j
  多(上)致他(一)阿[少/兔]谟大那(上二)菩提三摩陀波那多(三)伏哆(四)纡伏哆(五)怛怛罗伏哆(六)尼兴(蜎蝇反)伽魔(七)波罗破(八)多罗破(九)哆嘘(十)哆隆(洛中反)伽磨伽魔那(十一)毗唎磨(十二)磨素磨(十三)系(上声)履婆伽磨(十四)毗达啰魔(十五)大啰麴磨(十六)阿逻弥逻(十七)伊迦叉逻那喻(十八)
0 m; A2 k0 p* V9 r: u1 p- n  婆罗门。此陀罗尼。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同说此破魔众会修多罗。婆罗门。说此破魔众会修多罗时。一切魔宫皆悉震动。大动摇大摇。一切诸魔各各从彼本座颠倒堕落不能语言。所以者何。彼等常为多人作不利益。常为多人作苦恼事令失利益。以是事故。现得如是恐怖果报。如佛世尊常与一切众生乐故。乃至慈悲喜舍。是故令彼诸波旬等皆生恐怖。婆罗门。若复有人。当能转此发菩提修多罗者。于彼人所无有障碍。若诸天龙夜叉。若人非人。若魔魔子。若魔眷属。若水火刀杖。若恶行者。若诸恶兽。若身所恼。若意所苦。而有受者无有是处。何以故。彼善男子善女人。常为多人作利益事安乐故。常为多人作怜愍故。为诸天人等作覆护故。彼等诸善男子善女人慈行力故。应如是知。婆罗门。彼善男子善女人。不作身恶行。不作口恶行。不作意恶行故。彼等诸苦事。不逼其身亦不逼心。婆罗门。此因缘故能灭一切苦。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2 \' [- F& H! {
  魔勤于此经  当欲坏灭之 + K6 W4 W  P" ^9 z6 a5 u
  是故此经典  调御今为说 2 ^* F# J) H& M" D
  令魔悉迷乱  丛聚坐战栗 0 Z# N* y  [% e% i5 Q
  相视不能言  此恶行果报 - b5 p  H* G) N! v8 b1 |, z
  恐怖众生故  常怀作恶心 9 \( {; [" ~8 n! o# |% `
  颠倒而堕落  是故得现报
# v7 j5 }2 e5 a  慈悲和合者  喜心有所说 ( u. N9 W( m: M; s$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1 11: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0446部~出生菩提心经一卷

续-《第0446部~出生菩提心经一卷》/ {5 H' b& D7 A, ~

! S; b5 R! ]; w( f  n: U摘自《第0446部~出生菩提心经一卷》, Z2 F" V! \& q! s, e  u" g; e
  平等说法时  恶心意悉散
1 G( z$ h$ W  v7 W( j  降伏诸魔王  及散魔军众 * h; a9 ?9 p9 X0 l. j/ u( p
  夜叉诸鬼等  自然皆堕落
5 b( b/ g7 U% O' B: s; f; v" `  彼力杖不害  水火不漂然 - k9 J4 u8 h7 o- N# `3 u* A
  言说咒诅毒  不能有伤害
, X, [5 I% E) u, ~5 |7 L4 k4 N  逼身及逼心  彼等不曾有 6 n# w3 u, S) S1 K
  常当所作誓  身口如是住
6 ]4 p( }+ @8 y& l, Y1 R  闭塞诸恶道  远离一切难
; P7 N4 k0 G. e( T9 E8 o  诸魔悉摧灭  为说此经故 * q" r) {; |' X& B* T2 I+ w$ j
  一切法巧智  若欲度彼岸 # \; _7 \  _! A7 A
  须闻此经典  闻已即能学
6 ]' e7 E) h5 h* v4 q- D8 e  若能学此经  无畏诸菩萨
( `3 z% G, x- O/ `  最上觉菩提  是向菩提句   X6 J9 H- h7 c; U/ n. Y
  佛说此经时。迦叶婆罗门及诸大会众。乾闼婆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出生菩提心经。  c$ A: ]( O5 y& U2 _

) y+ O4 V/ M: ^: y( t-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4 15:58 , Processed in 0.1131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