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09|回复: 8

第十一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0 19: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界法师主讲《印光大师文钞》选读》5 k+ l! ]$ s. Z' i' s6 n! V
# `& ?. R2 Y) o" s" a# k
第十一讲  M* ^( }9 Q1 K  h1 i; m

% Y. z! g7 B* c8 |; c0 a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四面,乙四、禅净双修,理事无碍。这一科是正宗分的第四科,首先我们先解释标题「禅净双修」,先解释这个「禅」,这个「禅」具足来说,应该是翻成「禅那」。这个「禅那」它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是静,就是寂静的静;第二个是虑,思虑的虑。什么是禅那的境界呢?就是他要能够静,就是我们内心当中,要专一的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明静不动叫做静,这个是跟「定」相应的。其次这个虑,就是正确的思虑,这个正确的思虑就是一种「观」,智慧,就是我们能够观察我空跟法空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能够观察到诸法的真实相的智慧叫做虑,所以这个虑是就着智慧来说。从这个意思就看出来,这个禅那里面的内涵是有定、有慧;有慧、有定,是一种定慧等持的境界。, y" V  ^* R2 s. s+ J% X
) @' l$ R7 h5 {9 r; p$ r
这个「净」指的是净土,这个地方的净土,指的是信愿持名,求生西方,就是一种修因证果,信愿持名是约因地的修持,求生西方是一种果地的证得。这个地方讲「双修」,什么能够「双修」呢?「理事无碍」,这个理指的是理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这个事指的事修,就是信愿持名,求生西方。当然这个理也可以说是前面的那个禅字,虽然禅是有定慧,但是多分来说还是以般若波罗蜜为主,般若波罗蜜。所以这个理是一种二空真如之理。我们的空性的理论,不要去障碍信愿持名求生西方,虽然信愿持名求生西方,也不要去障碍二空真如之理,这个叫做理事无碍。1 k& ]" `1 {2 M, o% t
) Q! Z% M4 g# m; x1 [; U7 m! V8 D( ^
这两个法在我们内心同时的运转。一切法毕竟空,但是信愿持名求生西方,虽然信愿持名求生西方,还是观一切法毕竟空,这两个法在心中运转的时候是没有障碍的,彼此不互相障碍,这个就是理事无碍。7 m. n4 E% K* k' h: ~3 Y3 u( E

$ J4 N1 l# G) K- v. S  ~6 @这个地方我们分两科来说明:初、禅净之别。二、禅净双修。今初。先说明禅跟净的差别的内涵,再说这两个应该如何的双修,先把这两个分开来解释,再合起来运作。先看第一个禅跟净的差别,我们请班长念一遍,大家请合掌。6 U) A: C! l  k% m0 \( d9 t

! q( e+ \- i! F( [! u. x: n乙四、禅净双修,理事无碍。9 m# a6 _0 Z1 `9 y# _7 A+ ?
1 z7 b+ W* [& y3 p4 ?9 d7 y/ y
分二:初、禅净之别。二、禅净双修。今初。
$ s; y& D; X3 Z; F% Z2 U, F5 T9 g. `: H2 F
丙一、禅净之别% u8 W2 W) g$ x* U. n

& [1 o) q. K1 g) C' ~- L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极情亡,彻见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是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相同。须细参详,不可儱侗。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 — 论.五 —2 z1 I& ~, i1 r' [

5 J1 p  \+ F. P. b/ J& E好,我们加以解释。这个地方的大意,印祖他是分成两个内涵来说明。先说明什么是禅,什么是净土,再说明什么是有禅,什么是有净土。先看第一段,把这个禅跟净土的内涵加以差别。第一段分两科,先讲禅,再讲净土,先看第一科。" ?& p+ ^( Z) Z5 ~

" E/ \* d+ M0 n1 U$ _「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这个是从教门的定义,什么是禅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本具」,就是这个禅不是修习而来的,是我们,不管修行不修行,他就是具足。具足的禅是什么内涵呢?「真如佛性」,这个「真」就是真实不虚,真实不虚这句话,在佛法它的定义是说,就是这个法它不随因缘而有所变化,叫做真实不虚,不随因缘而有所变化。譬如说,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善业,使令我们今生得到一个尊贵的人身,乃至于得到种种财富的果报。但是这种不应该说是真实不虚,因为你的人的果报,你的财富的依报,这件事情是会破坏的,等到这个势力结束以后,你可能会因为下一个因缘,又出现一个天的果报,饿鬼道的果报,就是这个法的存在是会有变化,是一种欺诳性的,那就不能讲真实不虚。这个真实不虚的意思,就是不管你因缘怎么变化,它就是这种境界,这个叫真实不虚;「如」:恒常不变,它不会变化的。真实不虚而且恒常不变的一种佛性。这个佛者,觉也。它是一种灵灵觉觉的觉性。这个是不管你是不是修行,都是具足的一个佛性叫做禅,这个是约教门,我们再看宗门怎么说。# ?% u; X) v' ~: H' j) Y5 V

. e5 i2 J2 B1 g- k3 W/ p# F: H1 ]「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这个禅宗呢,它是不立文字,就是它不依止佛陀的圣教量,开悟的祖师,他能够从他的开悟的那一念心里面,讲出一些话,讲出一些语言文字,跟经论是不一样,但是义理是相合的,这不立文字。我们看宗门怎么说,它说什么是禅呢?「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叫禅。当然这是禅宗都是一种譬喻,就是我们在这一切的杂染因缘,还没有成就之前的一个本来! x, g% n3 x/ b- N
$ T) }8 r# y' n/ y( e* I
面目。这个「本来面目」意思就是说,这个法我们还没有造作因缘,它就存在了,没有造作因缘就存在了。譬如说,我们现在得到这个人的果报,人的果报,我们凡夫有自性执,这个人身体就是「我」,你长得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你的内心有什么样的个性,你的色身有什么样的特征。但是这个不应该说是本来面目,这个是过去的业力所创造的一个法,它已经不是本来面目,它是后来的业力创造出来,不算是本来面目,就是已经是成就以后。所以这个地方,本来面目,就是你还没有假藉任何业力的造作之前的一个状况。当然禅宗讲这个就是一种禅机了。所以说「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依止这个「参」,就思惟,你自己就悟入,所以它这个话就这样子讲:什么是本来面目?什么是真如佛性呢?印光大师最后一个总结。+ _) Q7 W: B. W
! [; }: j3 F5 [- a! C1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0: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十一讲》* F5 @2 k, V, \2 T

3 P( f* o% |6 d1 _/ Y: ?摘自《净界法师主讲《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 j+ j8 U8 }  f2 z2 b$ g「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这个禅它是我们一个纯真的心体,一个真实的心体,这个真实的心体它是无能、无所。《楞严经》把我们的心分成两个状态:第一个叫做攀缘心;第二个叫常住真心。这个攀缘心的特性,就是我们的内心,认为我们这一念心里面,有一个「我」存在,由这个「我」来创造种种的善业,或者是造种种的恶业,最后也是由「我」来去承受这种可乐、不可乐的果报,就是不管若因、若果,都是有一个造作者,这样子的心情就是攀缘心,它是随顺因缘而转的。
* k( F* S: Y9 s) {) Z* \5 }4 t2 {9 X' V: e- p2 x. ?
这个「常住真心」的特色是「无能、无所」。就观察我们这一念心里面,是没有一个常一的主宰。这个内心种种的变化,一下子起善念,一下子起恶念,这个都是因缘所生法,没有一个「我」存在,没有。那个没有能所的不生不灭的本性。就是「纯真心体」,这是第一个观察,没有能所的。其次呢,「即寂即照」。它的体性是「寂」的,这个寂是就体性,它有这个不变的体性。第二个它的作用是「照」,它有随缘的作用,有这个照的作用,寂而常% A' h0 Q6 |, ?' W$ J

. R. G- S, }0 B照、照而常寂。这个寂指的是它的体性。我们凡夫的攀缘心,它是不寂,有种种的烦恼,有种种的业力,有种种的果报,我们烦恼的这个惑业苦,它是不断流动的。
# L* S6 L! n, N: t, l% j) C
. G7 l: C# b1 y( b% A5 H8 j这个唯识学怎么形容我们的攀缘心,它说:陀那微细识,习气如瀑流。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有这个「我」的思想这件情事,「习气如瀑流」,就像那个瀑布一样,不断的流动,一下子起善,一下子起恶,由善的念头创造善的业力;由恶的念头创造恶的业力,剎那剎那在生灭。这个不应该说是寂,这是不寂。这个就是把我们真心跟攀缘心简别出来,它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个照呢,应该说是简别二乘;前面的寂是简别凡夫。二乘人他这个清净心是寂了,他那一念心跟我空的真如相应以后,他整个三界的惑业苦完全息灭。完全息灭呢,但是他不照,他不能够生起这个八相成道、月映千江、百界做佛,他不可以,他不能够生起作用,所以这个「照」是简别二乘人的性情,二乘人那个心是偏空的。我们可以从这个寂又照、照而寂,去体会我们的真心是什么境界,它是一种离念灵知的纯真心体。
: I: N* M9 W, T8 P$ x9 f$ _
! K9 Q+ P) ~; C" a) ]( c" N关于这点我们看看《楞严经》怎么说,我们看附表第十一。我们根据《楞严经》的理论,把所谓的真心跟妄想,我们来做一个简别。这个《楞严经》,「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这句话是在赞叹《楞严经》的说法主跟所说的法。「妙湛总持不动尊」,是赞叹佛陀,能说法的人是妙湛、是总持、是不动尊。这个佛陀祂怎么样呢?祂能够说出「首楞严大定」的法门。「首楞严王世希有」,这个世间上是稀有难得的,你说你能够教人家布施、持戒,这件事情不应该是稀有难得;但是你能够教人家修首楞严大定,这件事情稀有难得,唯佛出世才有的。祂有什么样的稀有功德呢?「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这种首楞严大定,在那一念心一运
5 Z- a& y0 G" A  \; m, s
" e, Q4 @5 Q) x/ n阿难,汝犹未明一切
# v, L3 m9 [7 p" s; K, N
9 u1 A, i8 X- Y2 _1 x5 k+ r; i转的时候,把我们无始劫来的颠倒跟罪业,一念之间就完全破坏,「不历僧祇获法身」,不必经过三大僧祇劫,它这是顿超的法门,不历僧祇获法身。
1 L7 E6 Q8 n! d1 r# G' O8 N% ~" B) W$ V$ o5 p# |
但是它有一个关键,在《楞严经》上说,你要修首楞严大定,一定要把妄想跟真心简别出来,因为修首楞严大定,它的依止,是以不生灭为本修因。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你内心当中,什么情况是随顺于攀缘心;什么情况是随顺于不生灭心。譬如说,现在有两个朋友,一个朋友是带我们去到惑业苦的境界,一个朋友是带我们到佛的境界,我们希望到佛的境界,我们必须把这两个朋友的特征认清楚,这个朋友是长得怎么样,我到时候就知道,现在这个朋友来,是一个坏的朋友;现在出现的是好的朋友,应该依止。这是一个不好的朋友,我应该驱除。所以我们刚开始在《楞严经》前面的三卷半,佛陀很认真的发明妄想的形状、真心的形状,破妄显真。这一段是这三卷半的一个精要的地方。我们看看第一个「即妄显真」。
2 N" X/ z, R8 e; X% C2 k. L0 L) s# Q+ z( l, i* F9 V; b% t6 A
附表十一 — 真如佛性3 }& }; Q, k& T( ~* r

5 y/ d1 t  ^/ p% E5 ](一)即妄显真. A4 W8 X% E& {# E2 ?$ F
0 K' d: Q/ e* m. g- x
浮尘 当处出生+ K5 k+ o# X7 c% H1 h0 v6 p+ Y' u

0 U6 m2 C+ X; e诸幻化相 随处灭尽
, a8 E5 ]" f6 Z
& `) ^5 y$ f: y6 ]幻妄称「相」。* x8 J: U7 e4 N9 d  j+ v/ G1 z& C

; [0 l# a0 p; h) A% V其「性」 — 真为妙觉明体。2 h. f* l. o. j! L  [

3 s+ s9 _) r. Y0 I7 Y6 L五阴
* o3 f+ V) D4 T8 X; I1 S/ s9 c' n% @6 |9 w! M* g' V
六入  o# F7 T& i, L& z% q
' t7 P  b. j! z
从十二处& J7 t$ H% O- u% s/ ^" g
1 _$ H7 N* _6 ~" @  `8 |0 [- z! _
至十八界; V0 g* ]7 ?/ _) I. T. ?! B- i

( D  ^, ]/ u& x生灭去来,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0 j# N2 W. M5 C0 d9 G

. A4 y1 m2 h# E' A' `0 |% O如是乃至
6 z+ n! }! J- p" a& h7 K  r3 ?! m/ t! M% P
因缘和合—虚妄有生。% c1 T, Q0 f1 H
- v/ l/ b9 g3 w
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7 _$ _) X# d) R; `% X6 C
; ]0 v& U8 h0 {& s常住妙明7 W8 g% h4 {' Z0 [7 U8 k$ t

: e: x) O& u, q* b# W$ s# K不动, 周圆/ B7 F" I3 ^5 }. H

' r; r* i9 T! Y( e& p$ ?( p$ W+ e殊不能知" {1 Y2 p# x9 N' w* k/ j/ `

4 w. [3 t/ g6 g" V$ V. [# u性真常中,求于 迷悟 了无所得 —《大佛顶首楞严经》—- ?2 e+ E0 Z, y# N& k9 x

# K2 `! Z2 z3 Q7 d$ |好,我们看它的内涵,先看第一段,是一个总标。「阿难」,佛陀讲完三卷半以后,招呼一声阿难。他说:你现在还不明白这一切的法,这一切指的是一切的因缘所生法。一切的因缘所生法,这以下讲两个譬喻,来譬喻这个法的相状:因缘所生法是一种「浮尘」。就是在虚空当中飘动的灰尘,这个是譬喻我们的色法。这个色法,人有人的尊贵的相状;三恶道有三恶道这种下劣的相状。这种相状是随着业力,有这种去来流动的相状,有去有来有流动叫做浮尘。这个风一吹,往东边吹,这个灰尘就往东边飘;往西边吹,这个灰尘就往西边飘,就是这种流动,这是一个譬喻。4 q; d* W; e. z3 o6 D% @$ k2 o

. F5 Q# ?# a& i# Z1 b) i其次,「诸幻化相」。这个「幻化」,它的意思就是,这个魔术师他手上的手帕,他一下子就变出一只兔子,一下子就变出一只猫,一下子就变一只狗,这种生灭变化,指的是我们的心法。我们的心就是一下子起善念,一下子起恶念。这个各式各样的内心随着境界有任何的变化,就是「诸幻化相」。前面的是譬喻色法,这个是心法,就是把因缘所生法,以色、心二法来做一个说明。/ L: \! M  t0 K: ^. g0 H# B8 o+ @- p

$ `) O1 z  c4 G  Q  `) q% E" G5 T不管是色法心法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就是它是无常的。这个无常我们前面也说过,可以用约一期的生命来观察。譬如说,我们这个人的果报,人的色身,人的内心状态;你下辈子你变一个畜生,变那个畜生以后,你有畜生的相状,有畜生的想法,你的思想也不同,这个是约一期的生命来说,无常。也可以约一剎那,就微细来说呢,我们前一剎那的色身,前一剎那的
, H* G# v; _4 Q" g  {; k7 S6 S) n2 \
去来" v$ n, d, X/ ?% Y' _

9 x+ Q$ I6 U4 t$ Z7 t8 P生死& ]) \8 u" z: c9 V! p  o- F" u2 p! ~5 b
7 N8 v* ?+ i9 ~4 z6 Z+ w: k: ^2 v7 I
内心,跟下一剎那的色身,下一剎那的内心,也是不同!这个就微细,「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一切的法,它是流动的,是变化的,所以讲「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w4 x4 p! F8 c) c5 U

. x" C8 X5 s: I+ B! F1 A; @* P7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0: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讲

续-《第十一讲》
5 \2 p/ l; b6 K: ~2 {5 K/ k6 ^
4 w( v- w% {) b4 ?. x- ^* Z5 C摘自《净界法师主讲《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x- ~3 C, S6 A5 P; f. m, D
这个是把因缘所生法,做一个拢总的说明,这以下以相跟性,从两个角度来观察。1 A' b* I: D  j

0 f$ f" z; m' T* n, V) X「幻妄称相」。从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来说,是因为从它的暂时的显现的情况,从因缘上,这种幻化的因缘上,我们安立的这个假名假相假用。说这个是一个人,这是一个鬼,这是一个畜生。畜生有畜生的相状,畜生有畜生的假名,畜生有畜生的作用,这个叫做「幻妄称相」。因为从世俗谛,我们必须要建立假名假相假用,使令我们来认识它、来区别它,这是从一个「相」的角度来看因缘所生法。0 r  q- v0 `4 H/ w! t4 a, O

$ c3 u! l+ r" d7 W其次,「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假设我们从体性来观察呢,它是一个「妙觉明体」。这个妙觉明体,古德解释这句话,是从两方面:第一个是妙觉之体;第二个是妙明之体,一个觉;一个是明。这个「妙」呢,是不可思议的意思,不可思议,不是凡夫所能够理解的。这个「觉」是相对于迷,迷惑颠倒来说的。这个「明」是相对于黑暗来说。它是一个觉而不迷、明而不暗,一方面觉,一方面能够光明;一方面光明、一方面觉,这个是约体性来说。这个是我们可以从它的相状,可以从它的体性,来观察这些因缘所生法。这一段的意义告诉我们这样子观察,这是一个总标。
; m/ S1 [/ p+ V- C. }' i
5 J2 j5 Y( D4 L+ G2 k其次,我们再看第二段的别释。别释里面,就各别把这个相跟性的内涵开展出来。先看「相」。% R4 X" r# t0 h( |$ {% x7 K

: o% j  `1 `* K6 F) [# D* R) `+ ~* X「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这个就是因缘所生法,就是色法跟心法的开合不同。如果我们开心合色的话
2 A* O8 e, p( c5 h& g1 ?
0 F* q5 v: w( a2 }( ?9 B就是五阴,开色合心就是六入跟十二处,这个色心具开就是十八界,其实就是一个色法,一个质碍的色法,跟一个明了性的心法。
$ Q9 y/ F! _/ ]  f5 w% w* ^' x: t" N
这些色心诸法,从相状来观察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这是说十法界,我们把法界分成十法界,这个十法界都是由色法跟心法所构成。佛菩萨的法界的色身,无量光明、无量相好庄严,祂那一念心也是特别的清净庄严。人天的法界就是杂染,但是相对于三恶道来说,他的色身还算是尊贵身。他那一念心呢,至少多分来说是善心多、恶心少。这个三恶道那个相状,就是一种苦恼下贱的相状,那一念心也是烦恼多、善心少。这些的色心二法是怎么有呢?「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就是你过去业力的熏习,无明缘行,行缘识,就是你过去的烦恼罪业的和合,就创造了一个三恶道的色心;由这种善业的和合,就创造一个人天法界;乃至于我空法空智慧的和合,就创造了四圣法界的色心,这些都因缘所生法的。这个是从相状来简别十法界的差别,就是从相状上,我们应该肯定,从因果上来说,十法界是有差别的,有殊胜、下劣的差别。
% e$ p9 W& |, i$ ]" v8 H( J" S6 z6 p5 ~6 W( U, V
我们再看这一切的差别当中,有一个不差别的本性,看体性。# d, v. m% q0 P( E
' I' w! \  I& r1 Q5 y$ t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我们凡夫的世界,就是随这个因缘所生法,随这个境界,就是变化。好的境界,我们快乐;不好的境界,我们苦恼。佛陀告诉我们说:你不应该去观察这个相状的变化,你应该去观察什么呢?「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就是说,这一切的生灭,这一切的去来,它的本性就是这个「如来藏性」。这个如来藏性是什么情况呢?「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它的体性是常住不动的、妙明的,是不动的、是遍满的,这叫做「妙真如性」,这个不可思议的真如性。% ~  @, O) J$ c1 b+ R# X( X
0 q9 g- [% N1 N) U
所以说,假设我们从本性来观察,这个「真常」的本性来观察呢,我们会发现这个十法界的这种「去来」,或者是「迷悟、生死」,这种变化的法都是不可得。我们从清净心的角度来观察这些「去来」,或者是迷、或者是悟、或者是生、或者是死,这些都不可得,这个「不可得」那个本性,就是我们依止处,清净本性。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想要修一切的法门,这个首楞严大定,你要先把这个不生不灭的本性,依止语言文字先理解它,就是名字位,先了解它,你才能够依止。
8 n5 T/ e8 b+ U' h; w4 j$ l3 B
9 p7 K+ p$ F3 d9 Y, l% W) Y* S/ P这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在禅宗有一个公案说:有一个禅师,这个禅师他看到一个老和尚,就跟他顶礼。这个老和尚也是一个老禅师。这老和尚就谦虚说:「莫礼老朽」。你不要顶礼我这个老朽,就我这个色身是老病死的,你不要顶礼,「莫礼老朽」。这个禅师就回答说:「礼非老朽者」。这个禅师是开悟的人,他说:我是顶礼那个「非老朽」的。就是说,表面上我是顶礼你的色身,其实我是顶礼你的清净本性,那个「非老朽者」。就是说,你现在的色身是剎那剎那变化,你现在的内心是剎那剎那变化,我不是顶礼你这个人,我是顶礼那个在一切剎那变化当中,不剎那变化的那个不生灭心,我是顶礼那个「礼非老朽者」。所以开悟的人,他就是会往道上去会。所以你可以看的出来,一个人内心是站在什么角度在做事情,看得出来。我们凡夫的心,是站在一种攀缘心,那个禅师他做一件事情,他的内心,那个脚跟所站的位子是不生不灭的,他不会被因缘所生法所动摇的,「礼非老朽者」。; S$ u! Y4 I3 T* u3 k

  T* \$ i/ `0 z! W不过这个地方,我们也不要以为你离开了攀缘心,而有一个真心,不是这个意思的。在天台宗的有一个圆教名字位,古德讲一个偈颂,来说明这个「名字位」的境界。他说:「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所以这个人「方听无
/ e1 i7 F7 V* `; B. e' t
, A5 x1 E# L* L3 \2 D* |! m生曲」,哎呀!我现在知道这个无生的道理,过去就是被这个生灭变化的境界所转了,我一天到晚颠颠倒倒的。「始闻不死歌」,喔!我终于在一切的老病死当中,找到一个不老病死的法。「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原来当体就是你现在这一念东去、西去,到处攀缘的心,它的本性、它的本来面目,就是那个「无生曲」,就是那个「不死歌」。可是我们没有回光反照,「翻恨自蹉跎」,冤枉,无量劫来就是被这个攀缘心带着,在三界里面流转,真是冤枉,现在知道。我知道以后,就不要随顺攀缘心而转。所以这个地方,你应该体会、体会,就是这个「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就是我们应该从这种生灭变异的相状当中,去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个是第一段的「即妄显真」。
% \4 ?( }. P& X7 v6 \4 F8 D+ o7 Z* n
' H) G( y' t( ?! s) ?3 L4 B我们再看第二段「叹德劝修」。这样子依止不生灭心有什么好处呢?好我们看《楞严经》的说法。* m5 N3 D- E* W* [9 C) T

' A7 H6 b' W) {$ J, o(二)叹德劝修
% m" H& y$ U5 G" q" \2 \- @8 d! \2 E
妄想根元' k+ U# |1 q2 l6 z9 j8 m9 l
5 `9 E1 g/ r1 @% x2 ]. s&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0: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讲

续-《第十一讲》
6 D: n8 F0 c- `7 v
: ?2 S' M) f6 [4 X  y  h! h摘自《净界法师主讲《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W# H, o) _- x( R3 {0 B
锕难汝应将此 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0 b5 k% ~+ N% E
3 _' ]3 j' F  d! B) i4 j
心得开通
1 L. v/ s: O7 i) J5 T% H0 L
. E4 M7 f6 W0 S- Y. U) R令识虚妄 — 深厌自生。9 n# B- c( R. k) C  r  L+ a# W

! x) i( q- a1 h. j知有涅槃 —不恋三界。
6 b: a5 U8 j$ Q( [
6 i/ J5 K- |' X) h6 q- L; G- h* Q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Q  L; |' Q7 h# e, }) g+ E
# g: O+ ?: B4 t3 I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徧,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 M- K: \. _4 I: W3 p& ~+ h% @  Y# y  r6 z# S7 @# p
诸佛如来,语无虚妄。
' {9 C5 T! Y6 o. Z5 T  |" A3 L1 F5 u8 C9 q& R
若复有人,身负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
7 ]# ~  C0 ~) U( [6 j+ Z% r1 O/ R0 a3 w; Y: B5 }
佛告阿难 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 l* l6 P9 i6 Q6 s# h" l: o7 L/ Z

8 P% `+ ^# K' a# W& Y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
* d* z4 V3 X( k; ?( g1 P# C5 Z5 l! h7 D$ L/ a
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 V# X7 u2 }, E$ ]
! U$ W2 G% J  K2 j6 w
是人 成安乐国。% v$ m5 Q3 ^. Z2 |, M: G

0 Y/ |, s6 ]. T(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 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 N1 p0 V2 F2 D! I0 y! n1 P9 q) ~; C. P, i1 P3 \7 j* U
—《大佛顶首楞严经》—
* r  k1 m8 t  I! I( b+ u5 _- a( C) Z" N2 \9 h
「阿难!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这第一段。在流通分当中,佛陀告诉阿难说:你应该,你现在进到首楞严大定法门是开悟,所以能够讲出那个偈颂,来赞叹首楞严大定,你不应该只有自受用,你应该把这种妄想的根元,跟「心得开通」的这个法门「传示将来」。这个《楞严经》它发明两个内涵:第一个是妄想,妄想根元,就是攀缘心,当然这个攀缘心是以「我」为根本,就是有一个「我」才会攀缘的;「心得开通」是无我、无我所的真心,那个不生不灭的本性。你应该要把这个妄想跟真心这个内涵,在将来佛陀灭度以后,把这个法门流通出去,在末法时代众生一片的黑暗当中,这种清净的光明的法,你要能够传承下去,这个很重要的。: D6 {) [% s6 j( {2 ]' N( T

& ~1 x; E8 F5 Y5 Y; K" H为什么呢?「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使令这些颠倒的众生,知道我们这一念的攀缘心是虚妄的,使令我们生厌离。就是我们无始劫来为什么会惑业苦呢?不是上帝创造的,是因为我们老是喜欢依止我们的攀缘心的自体流转,怎么办呢?「知有涅槃,不恋三界」你应该知道在这个生死当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涅槃,就在我们的心中,使令我们能够「不恋三界」。这个是佛陀嘱咐阿难尊者,来流通这个首楞严大定的法门,这样子流通有什么好处呢?看第二段。( h' b! b- {' O& _- |( I
  N; e# R: d6 i) l) y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 _) w' b$ ]. J, N4 [
9 z2 j% T  @4 }) c  j: {
因缘,得福多不?」这是说明弘传这个法门的功德。先做一个比况,说:有一个人,这个人发了大悲心,他以遍满十方虚空的七宝,这么多的七宝,充满虚空这么多的七宝,用来布施,布施谁呢?「持以奉上微尘诸佛」。佛是一个最殊胜的福田,以这么殊胜的珍宝,来供养这么殊胜的福田。是用什么态度来供养呢?「承事供养,心无虚度」就是身、口二业是非常的恭敬,内心的意业也是一样,没有虚度,念念相续,无有疲厌,身口意都是非常的恭敬。以这样殊胜的心态,来供养微尘的诸佛,阿难!你想一想看,这个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否?」这个人得的福报是多、是少呢?我们看阿难回答。
- L3 W1 Q8 y% U8 h, R9 l
( ~3 u! v. e* z' T「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徧,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阿难说:能够布施的法,是虚空无尽的珍宝,下面先讲一个例子说:过去有一个众生,他只有布施佛陀七钱,这么少的钱,他舍身以后,就得到转轮王位,因为这个佛是无上福田,少数的业力,就能够得到大的果报。「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何况这个人,他用这种虚空的珍宝来供养,所以说,这个福报是「穷劫思议,尚不能及」,你用一劫的时间来思惟、来算计,这个福报是算不完的,所以说,总结:「是福云何更有边际?!」这福报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的福报。先把这么大的福报标出来,这以下再加以比况,我们看佛陀对阿难尊者的回答。" K7 U( i+ t" [" f; R* T
- y& R+ S5 o; k, r% h0 S- z4 v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佛陀要讲一些不可思议的境界的时候,先说明佛陀是无量劫来不打妄语的。佛陀说得话是不增不减,就是真实语。佛陀讲的话,也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就是实际的情况是怎么样,佛陀就怎么说,佛陀如是知如
% S! y; H6 N" K' M+ G) s3 ]" r
: t1 w: a' {8 _" ]3 x- L是说,他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所以佛陀的话是没有虚妄语。这以下,佛陀就把祂内心所照见的这种真实境界说出来。, M' A! _  g- d3 f- g; g

/ p9 C) C4 v2 v6 L1 X6 R: Q' c2 f! R「若复有人,身负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说有一个人,这个人过去是一个颠倒的境界,随顺攀缘心,遇到恶因缘就做了错事了。什么错事呢?「身负四重,十波罗夷」,他把这个声闻戒的四重戒完全破坏,菩萨的十波罗夷也破坏,就造了这么重的罪业。这个罪业的力量,马上就要牵引他到此方,或者他方的阿鼻地狱,「乃至于穷尽十方无间」,不但一个阿鼻地狱,一个阿鼻地狱受完以后,这个阿鼻地狱成住坏空坏了以后,又到另外一个阿鼻地狱去,就是十方无间的地狱都要去经过。因为这个人罪业太重,四重、十波罗夷都破坏了,这一个身心,他结集这么大罪业的人。这个人后来有一点改变,什么改变呢?& Q4 d. i, h" F( u- t& d3 F) L  M
4 {! d) @7 F4 X4 ]+ h1 Q' ~+ f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这个人他学习了首楞严大定的法门。学习以后,他能够理解,而且生起信心,决定的信解。这一念的决定信解,他不但是一念的信解,他能够以一念的短暂时间,把这个法门在末法时代,在众生的黑暗颠倒当中,「开示未学」。就在这个无明当中放出一道光明,把佛陀所传承的这个首楞严大定法门,把它给弘传出去。这样子他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呢?$ @- v8 D: N# x# v) \

) ~1 D% Y5 Y- y$ z+ J6 ?) f「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是首楞严大定的功德力。就是说,他以这个一念的相应,这个破恶来说,他所结集的四重、十波罗夷的罪业,「应念销灭」。就在他依止不生减心那时候,那一念的光明出现的时候,这个四重、十波罗夷就完全破坏。变其所受的「地狱苦因,成安乐国」。不但是把这个罪业破坏,他还能够往生到佛的% W! i1 r- |  k3 b$ y

& X5 o* H% o/ u% K5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0: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讲

续-《第十一讲》% ^7 i) v/ j( ^. G1 t
; F, g+ q- `: |" d7 O
摘自《净界法师主讲《印光大师文钞》选读》9 A# G* \! O2 M% ?0 i$ j
净土去,这个是约破恶。那约生善呢,「得福超越前之施人」,他的福德力,超过前面的财施,就是这个法施的功德,「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所以这个般若波罗蜜的功德力是不可思议,的确不可思议。% h, [2 L1 Z5 {" G; \* A3 N
5 b1 B2 ]4 ^, ?9 Q8 K) s4 e2 W
这个地方是说,这个首楞严大定,我们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我们讲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这个世间上的法是假藉因缘而生的,不是自然有的,也不是有一个自性执的。这个因缘生呢,我们要从杂染的因缘来说,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就是说: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我们整个罪业的结集,创造者是无明,也是由无明来摄持这个罪业。你现在就弃舍无明,弃生灭守真常,你现在依止清净的本性,这个时候,你的罪业没有依止处,就: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心若灭时罪亦亡。; s9 d( Q  k/ y# o0 ?4 }

$ H- G3 y0 Q5 A8 B& _, a所以这个首楞严大定,它是这样子,我们凡夫要不知道首楞严大定能忏除罪障,也不错,你就认为有一个「我」,我过去造了很多的罪业,我现在拜佛,把我的罪业给消灭掉,这样也不错。但是你这样子,「枝末」,从这个枝叶上来忏罪,这个是要很多时间,很多的辛苦。你能够观察:「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你观察你这一念心是清净本然,离一切相,依止这个不生灭心来忏罪,你是从根本上把罪业给破坏掉。所以这个般若波罗蜜的力量太大,它能够加持前面的一切善法,能够达到这种功德力。这个地方是佛陀讲完《楞严经》以后,赞叹这个首楞严大定的法门。' F1 u# [8 Y* o0 p' a$ q8 l
$ U  a2 T% V) ?; l2 e3 O
师答学生问题(1):微细陀那识,陀那就是阿陀那,就是阿赖耶,它的流动是微细的。陀是陀罗尼的陀。
; X( S3 \0 W) H0 I2 \/ k6 ~4 E$ Q* g2 V" k8 Y, S0 D+ E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这个「一念」是什么样的标准呢?天台宗它把这一念的相应,划分成六个次第:第一个是「理即」。
+ w& z% C9 h0 Q/ X# p; Z! h3 l! ^( z( M: q6 \1 Y: X
就是说,你这一念心本来是有清净的心,但是你不承认,你也不了解。整天随顺你的妄想流动。当然你这一生也可能造一点善业,去得一点可乐果报,但是究竟是不究竟的,这是一种愚痴的众生,这个叫理即;第二个是「名字」,名字即。「名字即」这个人,他能够从这个名字,就是从这个经论的语言文字里面,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当然他不是这样念过去,他能够生起决定的信解,能够把这个法承当下来。乃至于内心当中能够随顺,就是说,他能够了解这一念心是清净本然,这一切的烦恼罪业都是如梦如幻,他从这个语言文字里面得到信解,这件事很难得,名字位;第三个是「观行位」。这个观行位有禅定力,前面的名字位,是一种散乱心的闻思的智慧,到了「观行」的时候,那有禅定的,就是修慧的境界;乃至于「相似」,这一念的相应跟真如理是相似的;乃至于「分证」,这见道位,见到那一念心,跟清净心契入了;最后「究竟」,完全开展出来。应该说是六即,应该是六个次第。六个次第,我们应该可以先从「名字位」去得到。
$ _7 M: F4 _9 N, f$ }: M1 b) g1 c. T; ^; e# A. L3 N
蕅益大师他临命终的时候,就公开的表达:「名字位中真佛眼,不知毕竟付何人」。他临命终之前,他的徒弟说:师父你老人家一生研究天台教观,你为你自己判教一下。他说:「名字位中真佛眼」。不过印祖是认为他谦虚,不应该只有名字位。他就「名字位中真佛眼」,就是名字位。「不知毕竟付何人」,我所觉悟的真理,我不知道谁能够得到,我就是讲了那么多的《蕅益大师全集》,谁能够得到,这不可而知。这个三世诸佛所传承的首楞严大定的法门,不知道能够付给谁,但是他自己是「名字位中真佛眼」,就是开佛知见,把佛陀的智慧给开展出来。
% Q2 Q3 P2 o# j
: k/ V* r$ G# E: I" P师答学生问题(2):「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当体」就是你现在打妄想的心,就是不生灭心,「翻恨自蹉跎」。不是离开了你这一念妄想心,你找一个不生灭心,) f' Q- b* I% B/ G

; e6 y0 J$ @/ w# w不是的。所以外道跟二乘人,以大乘佛法来说是错认消息的。为什么呢?他认为这个第六意识的攀缘心不好,为什么不好呢?这一念心起祸是它、造业是它,它就是跟烦恼相应,创造很多的罪业,使令我们去得生死的痛苦果报。那怎么办呢?他以这个禅定,外道是禅定,阿罗汉是好一点,在禅定当中,又加一个我空智慧,就把第六意识给完全息灭,就是无想定跟灭尽定。但是以大乘佛法来说,这个是错损菩提了,因为这个第六意识是「生死」的根本,也是「菩提」的根本。所以佛法是转识成智,你要能够把你这个生减变异的第六意识,经过佛法这种文字的熏习,去找到一个不生灭心,然后你依止不生灭心,转过来,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第六意识修观,来息灭这个无明,你不是把第六意识给息灭,不是。所以「今知当体是」,就是你这一念当体就是!「翻恨自蹉跎」,冤枉,过去认贼作父,现在我现在不要再随顺攀缘,不应该再随顺。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法门,你在念佛当中,修持当中,你知道这个不生灭心,对你忏除罪障、积集资粮,有很大的加持力,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力量太大,你一天到晚只知道修福报,依止攀缘心,你不知道要修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佛。佛法是强调智慧、强调光明,这是一种顿超的法门。
5 s! q6 i. n# b! d( s) t4 K( P9 K: ?9 |
好,我们再回到讲义来,我们看第四十五面。前面是讲到这个禅,主要是讲这个不生灭心,这个禅就是我们的不生灭心,这以下就说明净土。
1 p1 c/ s! w9 Z6 v! ^3 F0 Q# V, N( s
「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前面的禅是约理性,就是离一切相,不生不灭的理性。这个净土是从缘起上,就是信愿持名,求生西方。信愿持名是约因,求生西方是约果,就是由这个清净的因,去得一个清净的果。不应该只是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禅宗有时说,什么是净土?什么是弥陀呢?就是我这一念心清净,当下就是净土;我
5 I. O- d, B0 c1 B' p! ]2 F' c9 Q; C  W, E* K5 ?! f2 |
这一念心清净,我就是弥陀,是这种思想。当然这样子讲,理论上也对,但是净土上来说,西方净土,我们多分来说,是建立在「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我们是从因缘上,应该要肯定,在缘起上有一个阿弥陀佛,有一个正报、有一个净土的依报存在,不应该只是讲心性的境界而已,所以这个净土是从缘起上来建立。这是讲到禅跟净土内涵的差别:禅是约「理性」;净土是约「缘起」。所以这个内涵是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再看有禅跟有净土的定义。
* S! z, a. y- ]2 L
; `' @; b+ d9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0: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讲

续-《第十一讲》5 D8 H% ]; T0 H. g
, ?8 p! Y/ Z; w# x7 q* i  Y9 U" C
摘自《净界法师主讲《印光大师文钞》选读》6 \1 D% d0 R* c: w5 m
「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极情亡,彻见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这个「有禅」,就是前面的禅跟净土是约教量,这个是讲证量。什么标准叫做「有禅」呢?就是你能够「参究力极」,到了「念极情亡,彻见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所谓的「明心见性」。这个明心见性,所明的心、所见的性,当然不是攀缘心,这个时候见到的心性是不生不灭的心性,要达到有禅起码是圆教名字位,闻经达理、断疑生信,完全生起坚定的理解,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对这个法一点都不怀疑,这个叫做有禅。
+ Y1 N1 W: q  a- @; R2 o- F$ Q& T7 @1 y: `9 d
「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这个是「有净土」,你发了菩提心以后,能够修因,能够把这个因求生西方,这个就有净土。我们再看下面,这以下做一个比较。
; a" r6 G: Q" d. j5 ~: `# h4 N
& x- y, G/ m. c  d「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是约机约修。」所谓的禅跟净土是约着教法、约着理法,这个是从教量上来说。有禅有净土,就是你从根机、从修证上来说。
9 W* d4 w6 X" w; g" D1 M# w& e+ Q. X/ d7 l, d
所以说就着禅跟净土,「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这个是理论是宇宙间的真相,佛不能使令它增加,凡夫也不能使令它减少,这个是约教量。: A" Q# d6 p* c# ]" ^) H8 b3 _1 j0 ]

7 m5 E0 g1 d* ^. ~6 U6 C  _但是这个证量呢?「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这个内心当中,是不是生起有禅跟有净土的功德,就是要你去实修,才能够使令内心生起,使有诸己就是一种心中的功德,这个约证量。; w& `: j; k, B/ t- z& _

- j1 q' t5 _1 s所以,「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相同。须细参详,不可儱侗。」这两个不太一样。我们最后做一个总结。- k8 k+ p$ N2 F) t3 _* d8 ~; o  y
8 @  _0 e! W" V+ Q
「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所以我们讲: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这个有禅的标准是很高的,怎么说呢?「参禅未悟」虽然有参,但是没有悟;或者有悟,悟的不彻底,都不是有禅。( o1 s$ `3 [( a" u9 F

; T' f5 m" b: a" R3 b$ o这句话我们看《六祖坛经》,这个六祖惠能大师,他在家是一个很穷苦的人家,卖柴火。他有一天把这个柴火送去给客人,这个客人诵《金刚经》,他听了以后,就触动他的善根,过去栽培这个般若波罗蜜的善根非常的强,可能福报比较薄一点,所以贫穷。他一听到这个《金刚经》的文字以后,他就有点体会,就问这个客人说:「你诵什么经呢?」说:「我诵《金刚经》。」问:「你这个《金刚经》是哪里得到呢?」「我是从五祖大师那个地方,黄梅。」这个六祖大师就去参访五祖。
; e* m* p& E6 i6 A# x0 @% G7 K! |5 T9 T
参访五祖以后,五祖看这个人的善根很深,就要磨他的习气,要他到厨房去工作。五祖大师准备要传法,就把所有的住众全部集合起来。古时候的传法是各凭本事的,哪一个人有真实见地就得法。说:们现在诵一个偈颂我看看,哪一个人是真正是内心有消息,哪一个人还在颠倒当中,一看就知道,你们把内心的境界. l; ^& i- b3 @7 T5 L' d- m
8 Q7 C, R0 P/ O3 ^7 Z6 g! X
表达出来,去讲一个偈颂出来,道一句。这个时候,两个人把这个偈颂给献出来,一个是神秀大师,他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句话看得出这个人是一个很用功的修行人,「身是菩提树」,我们的菩提智慧要假藉色身,你为什么能够拜佛?要色身拜佛。你为什么能够诵经呢?也是要身。这个菩提树它能够生起菩提果。「心如明镜台」,我们这一念心就像镜子一样。怎么办呢?「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你经常要保持这个镜子的干净,要烦恼起来马上对治。从这个偈颂看起来,这个人是没开悟的。我们简单讲,这个人思想已经有一个「我」,「心如明镜台」,有这个明镜台怎么办呢?「我」不要去造恶业,经常保持这个「我」不要去造恶业,多造一点善念,「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很好的,他能够悟到这个善恶的业果,但是不应该说他是发明心性,不应该这样讲。& F+ B& P: |6 p* t3 a
1 n- B! J3 M$ e
谁发明心性呢?惠能大师也讲出一个偈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人是开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偈颂里面看得出来,这个人内心是有消息,后来五祖大师就把这个法传惠能大师。所以有禅就是有一个标准的,一定是要「发明心性」。这个是印光大师把有禅的标准讲出来,什么是有净土呢?
7 X/ ?* V1 T; B8 H7 C, H4 |1 Q9 x' u1 w. D
「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三种情况都不能说有净土。第一个「偏执唯心」。唯心净土,心净国土净。这样子的话既然你的心清净,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弥陀,你没有一种要归依的心,没有一种要求生阿弥陀佛国的心,这样子没有信愿,是不构成净土,净土要信愿持名。
& l! L# K! L" V" E3 r5 s' P* W7 P! b( n5 }: ^& h4 J
第二个「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有信愿,但是内心当中没有真切。怎么说呢?「悠悠泛泛,敷衍故事」,你说归依弥陀,/ y2 m$ t" B9 A' o7 Y, F# d) G

0 c! p& I, A* G9 n( C又没有真实归依,说求生阿弥陀佛国,那个念力又不决定。有时候想一想,人天可乐果报也不错!这样子,内心当中不真切,这也不是有净土,这个还不算是有净土。3 V  i- d" J4 L! C9 G1 J

, ^& `' T1 e* t- \6 }# e* K「或者行虽精进,而心恋尘境。」你这个人很难得,拜佛、念佛很精进,但是你内心当中「心恋尘境」,没有真实的发菩提心求生净土,贪恋五欲的境界。
/ \  [3 g) b0 ^* z
+ T9 q0 C0 S* F+ l( T$ @! J& w怎么说呢?这以下有三种情况:「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你想说:哎呀!我现在出家修行,持戒、拜忏不可思议,怎么说呢?来生得到富贵家,享五欲乐,你内心当中有这种思想。「或者求来生生天。」我应该要做天王、做忉利天王、四天王来享这个天福乐。
% D1 A4 v* o  M3 k7 l3 J' i
& N9 @. A- J: V0 M' S" B/ h. r) Z「或者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普利众生。」你知道这个五欲是有种种的过患,使令我们增长罪业的,你不希望生到人天,希望出家。在自利方面,希望能够「一闻千悟,得大总持」,有这么高的智能。在利他方面,能够「宏扬法道,普利众生」,你又能够广结善缘,把你所说的法弘扬出去,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 l( H& s6 U" y4 m. m

7 ]+ z6 ]; @, u但是「皆不得名为有净土!」这个都不能说有净土,因为你没有一种决定的信愿,没有一种临终决定必往生西方的信愿,就是你的内心当中,有所夹杂都不叫有净土。- L+ _; {% p; M  F6 I7 k) v

' H' G/ c2 \2 _+ O) u" f这是把有净土跟有禅这个标准,印光大师明确的划出一条线。就是你衡量看看,什么是有禅?什么是有净土?这是两个标准出来。所以这个禅,也可以说是从二空的真如理性上来说的,就是我们这一念的不生不灭的、无我无我所的清净心。这个净土是约着我们信愿持名而求生净土,这种修因、证果来说。所以这个地方是把禅跟净的差别给标出来。$ e2 X, f; W& r' ?, z
/ c* Y9 m/ N( v5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0: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讲

续-《第十一讲》
. l$ f* l+ N5 I% r9 b/ U' M4 @
2 D9 W% Q9 v6 y摘自《净界法师主讲《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 P+ M" F& _2 @6 J师答学生问题:在大乘的角度,我空、法空是要同时达到的,它不是次第。就是说一空一切空。他不是先观我空,再观法空,这是小乘的观法。大乘佛法是直接的从根源上,一空一切空,我空跟法空是同时悟到,他的根器比较利,他同时看到我空,也同时看到法空。当然这个跟教理有关,他所学习的教理。如果你学习阿含经论的话,你可能会先见到我空,如果你从阿含经论去闻思的话,你会先见到我空;如果你熏习的是大乘佛法,我空、法空是同时到达。% Q' A6 L* J  _4 w1 u
# r- f/ c4 {/ Q
好,我们再看丙二、禅净双修。前面是把禅跟净的内涵,把它给差别,这个地方讲,我们怎么能够禅净双修呢?我们看印祖怎么说,我们把它念一遍,大家请合掌。( k9 a1 z: Z+ h" U9 Z: ]5 Q
/ f- r& {7 Z* P
丙二、禅净双修
* E% Q. R8 y# O$ `! m% z" L2 B1 `1 ]( j( Y: Z2 G$ k( t; O
至如禅宗,若单提向上,则一法不立,佛尚无着落处,何况念佛求生净土。佛尚无着落处,何况念佛求生净土。此真谛之一泯一切泯,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显性体也。若确论修持,则一法不废,不作务即不食,何况念佛求生净土。此俗谛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显性具也。必欲弃舍俗谛而言真谛,则非真谛也。如弃四大五蕴而觅心性,身既不存,心将安寄。若即俗谛以明真谛,乃实真谛也。如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即四大五蕴而显心性也。此从上诸祖密修净土之大旨也。 — 与体安和尚书 —- {' |4 z) F+ R( _
, n! L. T$ q! X" U" H
好,我们加以说明,先看第一段、禅宗的境界。「至如禅宗,若单提向上,则一法不立,佛尚无着落处,何况念佛求生净土。」在禅宗,如果「单提向上」,就是正念提起来的时候,禅宗它是把一些枝枝叶叶都不要,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它就不要什
/ ]) p( x4 I- L  Y4 x( ?6 x5 U' W4 U6 ^) c
么枝枝叶叶的,它就是这一念心,直接去契入法性,单提向上。这个时候一法不立,观一切法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时候,一切的法都不存在。8 w) s! @1 j1 X7 w* c3 t

" X/ n9 D1 E; I6 \7 A2 C「佛尚无着落处,何况念佛求生净土。」就是这个无上尊贵的佛,都没有这方面的执着,没有一种成佛的分别,哪有什么说「念佛求生净土」,这样子的分别,没有。如果说单提向上的话。
) y2 X4 N. T( m1 E1 S9 e! h( J3 x) w( ]! R6 i3 a& Z
这个是「真谛之一泯一切泯,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显性体也。」就在这个真空的理性来说,「一泯」,这个泯就是泯灭,一空一切空,这个「实际理地不受一尘」。
! n+ ]! v; b. B
- v8 a+ [, J, e, J7 z禅宗的开悟祖师,他的内心的确是「实际理地不受一尘」,这「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的境界。譬如说,有一个人去参访雪峰禅师。到了以后,就跟雪峰禅师顶礼。雪峰禅师说:「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从南方来」,从南方来到北方参访雪峰禅师,很远。这个雪峰禅师说:「哎呀!你一路辛苦。」这个参禅的人说:仰慕道德,不惮辛劳5。这句话也是说得好,说我是仰慕你这个雪峰禅师的道德,所以我不怕辛劳,翻山越岭,从南方赶到北方来参禅,来跟你参访,仰慕道德,不惮辛劳。这个雪峰禅师说:「汝犹醉在。」所以这个禅师讲话,一见面就是有机锋,你这个人还是一个颠倒境界,汝犹醉在。: ~2 p8 q- I& O$ \+ k
6 Y7 ]' U- b9 z! m
他讲完这句话,就到房间去,把门关起来。这个人他搞不清楚,这个禅师讲什么话,就请求禅师再跟他开示,再讲多一点。这个禅师出来又讲一句话说:「出去」。出去以后,又进到房里去。- s. L, m: L$ _9 ^
9 R6 c  Q8 R" t' e; S9 {
◆【《横川行珙禅师语录》卷2:「僧云。仰慕道德。岂惮关山。峯云。汝犹醉在。出去。僧便去。峯乃召云。大德。僧回首。峯云。是什么。僧亦云。是什么。峯云。这漆桶。僧无语。」$ {- f. {3 m( i

! q7 \) m; H- p( y) t+ R1 r这句话怎么说呢?这个参禅人说:仰慕道德,不惮辛劳。这个禅师的思想,就是你还在因缘所生法上分别,你还说我是有道德,当然你这样讲是很好,但是你在这个「道上会」,你在这个事相上活动,你的内心就在有为法上活动,你什么时候能够了生死呢?所以你犹醉在。你现在是颠倒的境界,跟第一义谛不相应,那怎么办呢?「出去」。你现在要从这个有为法中出去,到达第一义谛的境界去,你才能够解脱生死。你欣赏我的道德很好,但是你老是这样子分别好坏,你什么时候了生死呢?什么时候呢?所以禅宗的确是不可思议,实际理地不受一尘。这个是讲自性的本体,清净本然的空体。
# o: C& ]9 _& D8 v! Z/ N# ?5 |' r) ^& O+ f4 W( P& i
所以这个禅宗,你可以看得出,他讲出这句话,他内心经常跟第一义谛是恒常相应的,他随时能够讲出很多的话,来表达他内心的境界,这个是禅宗的情况。1 `( y( ~( `1 ]. Z- o

" |5 i2 J7 V! d/ r- b: q我们再看从事相上来说。「若确论修持,则一法不废,不作务即不食,何况念佛求生净土。此俗谛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显性具也。」假设就着事相上来修持呢,一切的善法都不废除,你虽然悟到一切法毕竟空,但是不作务都不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禅宗的情况就是这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个世间的作务尚且要作,何况是念佛求生净土这么殊胜的因缘。这个是约着世俗谛「一立一切立」,就是从空出假来说的。「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显性具也」。
0 X) y* F# `1 V" B5 y
% D) X3 \$ l8 ?/ f/ e/ O" C有人问蕅益大师,一个人开悟以后,做什么事呢?开悟以后,你那一念心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你还有什么事要做呢?蕅益大师说,开悟以后做什么事,炽然修福。蕅益大师不可思议,他说:你开悟以后炽然修福,因为你看到一切法毕竟空的当下,你同时看到缘起,你自然会炽然的忏除罪障、炽然的积集资粮。所以真正悟到真空的人是不障妙有,他是以无, L* R6 Q" @6 `6 t9 T0 G& s

$ V& ]  g; H7 X所得为方便,生起这种作用,所以你悟到一切法空以后,不修善法,你这个空是偏空,离开一切善法,另外有一个空,这个是一滩死水,禅宗讲的一滩死水,不是真空。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必须看清楚。9 h/ B) K3 e, ]  u. r! \$ G

' F+ r0 V4 M' U7 p8 y总结。「必欲弃舍俗谛而言真谛,则非真谛也。如弃四大五蕴而觅心性,身既不存,心将安寄。」就是说,你一定要去弃舍这种善法的造作,求生净土、布施、持戒,你一定要弃舍这种善法造作,才能够发明真空,你这种真空是有问题,不是真空叫做偏空,天台宗讲偏空。下面讲一个譬喻,你放弃了「四大、五蕴」去找「心性」,「身既不存,心将安寄」,你那个身都不存在,内心没有依止处,你这个空不依止缘起,离开了缘起,有一个空,这个空是偏空的。! i' @  p* z* B+ r# }8 b
) T* E/ @- ~, m0 R/ L
应该怎么办才是真空呢?「若即俗谛以明真谛,乃实真谛也。」你能够就着在不坏一切的妙用当中,发明一切法毕竟空,就是说知道一切法毕竟空,而炽然的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虽然炽然的求生净土,则观一切法毕竟空,这个是真谛。
' O4 o, X; h, Y/ Q6 @  ^8 u4 S
( Y1 z" @% L'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0: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讲

续-《第十一讲》
- ^, O4 Z6 B% z
# ^+ V+ J3 O3 x( Z: P+ q' X摘自《净界法师主讲《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i" m) n1 z1 `( j1 Z
讲一个譬喻:「如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即四大五蕴而显心性也。」这个心性的本性是清净,但是它在眼睛,就表现出它的见,为什么能够见的呢?眼睛是不能见,就是你有心性能够见。你为什么能够闻呢?就是你有那个心性。见跟闻是约作用,那个心性是约体。; V: C+ [  {9 I- v8 c9 f9 C: z
( Z) |5 ?. i2 D9 J2 T) `( e7 N
「此从上诸祖密修净土之大旨也。」我们看附表第十二,就是补充讲表第十五面。( ?* {; l; i0 J

; p. ]3 E1 @8 C5 M8 z附表十二 — 从上诸祖密修净土之大旨& A7 }- T# \' G# T

4 h& x, y: r7 x6 K% m5 ^称性起修
; P/ x4 a$ ]- b2 l# N# N2 D6 `
% G+ B! T# r2 J/ p性德 修德
1 N- C; r! d$ x+ {0 {" ?4 I
, l& H8 ?( j$ p6 ]3 G3 v8 ^全性在修% i" p+ h) g# z( d
* Z5 J: `' C5 m4 _1 k8 A( s
在我们历代的祖师当中,修净土人,历代祖师都是开悟的。他开悟以后,又能够炽然的信愿持名,炽然的求生西方,他的内心是怎么样运转呢?他是这样子,就着性德来说,就是我们的清净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能够「称性起修」,依止这个清净心,不是依止无明,依止清净心而生起修德,信愿持名、六波罗蜜,一切的忏除罪障、积集资粮,生起修德。一切的修德还是在发明心性,你为什么要求生西方呢?因为我要开展我的心性。就是说「无不从此法界流」,这一切的法,从我清净的法界流出来,流出这个信愿持名、六波罗蜜,最后还是在「无不还归此法界」,还是在庄严我这一念心性,这就是一切的历代祖师修行净土,是禅净双修。
" x/ ^+ D" j& S0 y$ z+ X2 {  f5 s+ j$ o
这意思就是说,我们知道一切法是毕竟空,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一切的法都是如梦如幻。但是从缘起上,我们不要坏这个缘起,就是从本性来说,这一切法是毕竟空;从世俗谛来说,一切如梦如幻。这个娑婆世界是恶梦者也、添梦者也,它是一场恶梦;极乐世界是醒梦者也、好梦者也。从因缘上我们也应该要弃舍恶梦,而去取这个好梦。虽然一切法毕竟空,但是从因缘上,我们也应该要去寻求一个成佛的殊胜因缘,这样才是禅净双修的。没有错!极乐世界是如梦如幻,是的!但是它是好梦者,也是醒梦者也。娑婆世界是恶梦者也,一场恶梦,苦恼,而且你在娑婆世界待得越久,你越胡涂,添梦者也。你到那个畜生道去,那个狗做久了,下次得人身的时候,你跟他讲佛法,跟他讲道理,他听不清楚,他的第六意识非常暗钝,你话讲的很明白,但是他还是听不清楚。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虽然这一切法的本性是清净本然,但是炽然的信愿持名,炽然的求生净土。就是空性不要
7 q; v* ]( a8 y; S
4 n0 n, d# [' o' k+ W+ c障碍妙有;妙有也不要障碍空性,你这样子就是有禅有净土,你这样子修行就更快。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世做佛祖。现在能够做众生依止的善知识,以后就能够成佛做祖,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4 `6 ~, I0 g  k" T! I5 H9 H. ?, `& }2 }( i% m+ V- g6 O
师答学生问题:这个清净本然的意思,你不要以为说有一个东西的存在。你不要急着抄,好不好?先听一听,你这一天到晚抄,内心当中都没有消化,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开悟,你的手是不会开悟的,你的心专心听这个语言文字。我们讲清净本然,我不知道你内心是怎么想,你不要以为有一个东西,然后它清净本然,你是不是这样想?我不是讲「具足」,或是修来,这个我们先不提。这个清净本然的内涵,是不是有一个自性,它存在,然后它清净本然?是不是应该这样子?是喔?就是说,清净本然是一个名词,你假设认为说,我这一念心是清净本然,有一个大我存在,它清净本然,那这个是能所。清净本然是没有能所的,无我无我所。外道他也能讲出这个清净本然,他那一念心明静不动,但是他是自性执,这个世间上有一个大我,这个「我」是清净本然,他也讲清净本然,这是个能所,有一个「我」,一个我受用的「我」,这个其实还是自性执,这哪是清净本然!清净本然就是说,无我无我所,没有一个我存在,没有一个自性的执着。. E) T0 r: c- F4 |. \) p
) X: R/ J4 R, y$ O! w+ W5 O; Z
这个地方要注意,有些人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一切法都不存在的,就是「我」存在,这个就是四禅定-「舍念清净地」,那个禅定就是这种境界,尤其四禅还不明,到四空定非常明显。到「空无边处地」的时候,那个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他那个空不是真实空,他把这个色法给息灭。因为四禅还有色法,四禅有微妙的色法。当然我们不觉得色法有什么样的感觉,那个禅定的人心细,他观察这个色法,对我们心是一种系缚,如鸟在笼,那个鸟被笼子给罩住,色法把我们的心给罩住。他观无边的虚空,就# {! h$ }7 R& ?) t- S$ W2 A

3 K% q1 y/ }# f5 J& ]; e2 c1 N' ], k把色法给息灭了,就从色界进入到无色界,空无边处。空无边处的时候,他那个色法都不存在,他那一念心明静不动、清净本然。但是为什么他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还是十二因缘?因为他认为清净本然就是有一个东西,「清净本然」存在,有一个法的自性执,你们都不存在,「我」存在,这个自性执就是无明,我执法执。2 {9 }+ e1 v3 a6 K* j" Z7 Z

+ I2 U4 I) E6 O5 [4 i7 L, w所以清净本然是没有能所,没有我跟你的对待,没有一切法对待,其实还是我空。你注意看,你观察「我」不可得的时候,你会发觉这一切法是「如」的境界,没有能所,这一切法是「如」,「如」的境界,是「如是」的境界,无我无我所。而我们解脱生死就从这边开始,你的脚跟要站在这个角度上,你从现在开始,才能够趣向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否则你在造作,你说谁拜佛?「我」拜佛,很好,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但是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还是有漏业。你这样子的忏除罪障,是从枝末上的忏除。因为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才忏除罪障,那是从根本上的毁灭罪业,无我无我所的时候,你那罪业没有依止处的。# i/ A# G- l1 d/ X7 W% U" z/ Q

) u% m2 L; F) W! J这个时候首楞严大定,首楞严王世希有,它是一种狮子奋迅三昧。在所有三昧当中,这个狮子跑的很快,假设你在因地的时候,能够了解这个首楞严大定,这种清净本然、无我无我所的法,依止这个法来修行,你同样发菩提心,他也发菩提心,你成佛的时候,他可能还是有学位,你比他快成佛,狮子奋迅三昧就这种三昧,是顿超的,不历僧祇获法身。这句话是阿难尊者他听完《楞严经》三卷半以后,讲出他的心情,赞叹世尊的伟大,他所说的法的伟大,「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后来他就依止这一切法的清净心,发的大悲愿,「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所以一个菩萨他敢发这个菩提心,你有「我」
- `$ I) A% L, ]: E4 J6 B( {4 O* e0 r6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0: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讲

续-《第十一讲》3 R, P- {. [2 [5 n
! h: m2 ^/ ~4 i  i, ?
摘自《净界法师主讲《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5 ~3 `) n  ~4 @的人,你不敢发菩提心,你保护「我」嘛,保护「我」的时候,你发心发不出来的,你观察这一念心没有「我」的时候,那就发起无障碍的愿力。「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那个菩萨本身,没有「我」的执着,完全是一种愿力而已,这菩提愿。
( F) @4 N4 H9 q. J# h7 R6 Q* I& l4 N8 q
当然我们应该说是有法执,是的,但是你完全都没有法执,你没有一个修证的依止处。所以菩萨是这样,刚开始是不应该有我执,但是那种清净的法执的执着是有的。因为从世俗谛来说,我们有如梦如幻的烦恼,如梦如幻的罪业;这个世间上有如梦如幻的极乐世界,有如梦如幻的阿弥陀佛,这种的执着是有应该有,这个是一种清净的法执,是应该要有,但是我执是不应该有的。在唯识学,你能够经常观察我空的时候,你的罪业就会转成不增长业,你这个罪业势力单薄,不是说种子不存在,而是它会从增长业,转成不增长业,它没有得果报的力量,然后你到极乐世界以后,花开见佛悟无生,见到阿弥陀佛放光加持你。因为你在娑婆世界听闻过这种圆顿的法门,祂为你说圆顿的法,你一下子就开悟了,证得法身的时候,你一念的相应慧,就把你在娑婆世界有漏的烦恼罪业,一下子完全清净,真的清净。所以你有般若波罗蜜的人修净土,那是不可思议,你在娑婆世界修行不可思议;你往生极乐世界,花开见佛的时候,你也是不可思议。同样你往生、他也往生,为什么阿弥陀佛看到他,为他说小乘法?看到你,为你说大乘法?就是你栽培的善根,有这种善根。他就是栽培小乘善根,阿弥陀佛为他说小乘法,他先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所以佛法说,乃至你受持般若波罗蜜四句偈,那不可思议,比你去做一些可乐果报,还不可思议,《金刚经》就是这样讲,因为这个顿超,狮子奋迅三昧,顿超的法门。
+ K+ ]! |* j+ q6 ^1 h7 ]7 i1 r
# }' `9 b/ k( u6 S2 |' O7 h所以我们听了以后,要多思惟、消化,这个人生是怎么回事,我们的内心是怎么回事。我们这一念的变化的心中,我们这一念
! ^$ p4 \8 O' B: b- Z9 ^4 t& b' S: O
不断的创造业力、创造生死这一念心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它永远都是染污的,一点都没有办法改变,还是这个生灭的心本身是虚妄的,它的本来面目是清净的,只是我们没有去回光返照而已。这样懂吗?你要认清楚这个心是怎么回事,这个攀缘心虚妄不可得的,你要去观到本来面目,观到本来面目就安住,就是你的依止处。依止你这个依止处,开始断恶修善,不要去执理废事。观到一切法毕竟空的时候,你从空出假,炽然的忏悔罪障,炽然的积集资粮,那就不可思议,这从空出假不可思议。而你这个整个断恶修善是无我无我所的,这样子就是无明灭则行灭,无明的势力就开始破坏,慢慢破坏。那个真如的力量就不断的增长,从名字位增长到观行位,乃至于相似位、分证位。这是要思惟,这个善根,般若波罗蜜的善根都是「闻思」,要自己去思惟,去把你这一念的清净心找出来。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 ^; t% B% b, I8 X3 z0 J! G, {2 X* B" u7 I  v2 P, K2 A2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4 18:53 , Processed in 0.0919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