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2 L5 q8 n' \2 Z
2 R3 b8 s, e( j! F% z& I- w+ Z●[因明学讲记]《正理点滴论》讲记之一; R9 @: W4 {- Q8 y( Q6 a
刚晓法师文集
$ v, Z# v9 t5 v+ |) h. W6 @- U9 \) o' k% ]
《正理点滴论》讲记之一 2 D5 m7 Y2 W+ x; U
首先呢,我说话有得罪大家的地方请见谅。我先感谢大家来听《正理点滴论》。我没料到来这么多人,一下子有点儿意外。这个《正理点滴论》真的是很难,大家现在来这么多人,若能够坚持听完当然我欢迎,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还是劝大家,该干什么您们还干什么去,不用在这儿耽误时间,看稀罕的您们已经看见过了,就请您们退场,抱歉。6 w; s2 ~5 ^/ E2 r
出去吧,别客气,不然到中间听不下去再退场,既耽误你的时间,又影响我的情绪,更不好。& H+ A6 B& B* n1 j# g0 D
不错,还有咱们学佛组这一、二十个人,希望大家能够坚持听完,咱们现在就开始说。
' I9 t7 x; n9 Y" i/ ~; K" Y$ {7 ~ 关于这个《正理点滴论》,我以前曾经说过一回,那时是学僧们都得听,是硬性的规定,现在再来说就第二遭了。这一段时间我在杭州,对于《正理点滴论》是很化了些时候,经常给韩廷杰老师讨论它,但至于能不能比第一回说的多出点新意,我没有多少把握。昨天呢,还收到吕新国给寄来的一份《正理滴点论广释》,是韩老译的,可惜只有十六页,没有译完,只到第二品,第二品也不完,而且只是韩老的一个草稿。我还没有来得急细看。学佛就是这么着,想前进一步是很不容易的。
- R! c6 k. W. k" q, x5 V$ I 咱们平时说的因明,是汉传因明,其实汉传因明只有两部论典,一部是《正理门论》,一部是《因明入正理论》。至于《方便心论》、《回诤论》、《如实论》等,是古因明的,我们一般人都是不看的。《正理门论》,其实读它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而《因明入正理论》相对来说稍好一点儿,但是绝对数字仍然不大,在这不多的人数中还有不少是根本没有读过原典,只是读些转手的资料。《正理门论》是陈那系因明的根本典籍,《因明入正理论》其实是《正理门论》的缩写本,在这个缩写本中,商羯罗主菩萨着重介绍了悟他门的能立、似能立,而对于自悟门的现量、比量则是一笔带过。然而现量、比量实际上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不读《正理门论》总是一个遗憾。
/ }; i x7 w. }# Z, K2 p/ m 现在咱们要说的这个《正理点滴论》,是藏传因明的著作。这个论呢,有三品:现量品、为自比量品和为他比量品。& c. d: m7 ?" [% }% \7 k
关于这《正理点滴论》的本子,原文本见于法上论师的梵文注释本里,是保存在耆那教人的手中。现存的有俄国人徹尔巴斯基的英译本。本来这《正理点滴论》有梵文本的法上疏和藏文本的律天疏,徹尔巴斯基就把法称论师的《正理点滴论》原文和法上的疏全部译了,李润生先生于1970年以徹尔巴斯基的英文本为底本把《正理点滴论》的原文以及法上疏都译成了汉文。不过,李润生先生说,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译出来后,因为这个汉本不是直接从梵文原典译出来的,他所依的英文本里边儿有不少徹尔巴斯基自己的主观意见,而且里边儿还用了很多逻辑术语,虽然有很强的可读性,但未能如实地依法称论师、法上论师的行文,所以听从了霍韬晦先生的意见,没有发表。后来李润生先生在作《正理滴论解义》时是依的王森译本。王森先生的译本是1940年依据苏联《佛教文库》的梵文本译出来的,后来又经过整理,在1982年第1期的《世界宗教研究》上发表,1994年被收入刘培育先生所编的《因明学研究》中,现在的《大正藏补编》中也收了。另外还有三个藏译本。一个是杨化群先生依藏文本译的,也是发表在1982年第1期的《世界宗教研究》上,1994年被收入刘培育先生所编的《因明学研究》中,《大正藏补编》中也收的有。第二个是剧宗林先生依藏文翻译的本子,是附在他的《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后边儿,同时还有解说。这个本子是1994年弄出来的。还有一个是韩镜清先生于1989年依藏文本译出来的,在1990年又校订了一次,于1994年被收入刘培育先生所编的《因明学研究》一书中。现在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有一套佛学论著,中间有一本韩老的《慈氏学九种译著》,里边儿也收了《正理点滴论》,不过是韩老重新又修订了一下,现在网络上刊出的是韩老最新修订的本子。
7 d3 D9 g7 D/ X1 j1 V. ?, k0 I2 H7 z, T 这一次咱们就尽量简单地说。! ]0 o2 W' V2 a8 M$ y* ~
首先是论题,《正理点滴论》。正理,就是正确的道理,在玄奘法师以前,根本没有因明这个专业术语,就是“正理”,玄奘法师以后人们才用起了因明而渐渐不用正理了。点滴,就是精要、最精华的地方、最重要的东西,经过浓缩的。“凡浓缩的都是精品”。论,圣贤的议论、讨论,佛教三藏之一。合起来就是,这里所说的是因明的精华,是因明中最重要的东西。' O& y1 ?) N. C5 K3 I: A; p+ x
这《正理点滴论》的作者是法称论师,法称论师是后期因明的核心人物。咱们知道,因明大致分三个时期:前期因明是指六世纪之前的因明思想,代表人物及著作是龙树菩萨的《方便心论》、《回诤论》,无著菩萨所述的《瑜伽师地论》和所著的《显扬圣教论》中的“七因明义”,世亲菩萨的《论轨》、《论式》;中期因明是指公元六、七世纪的因明思想,代表人物及著作是陈那论师的八论--《观三世论》、《观总相论》、《观境论》、《因门论》、《似因门论》、《理门论》、《取事施设论》、《集量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后期因明是指七世纪之后的因明思想,代表人物及著作是法称论师的七部论--《量评释论》(即《释量论》)、《量决定论》(或称《定量论》)、《正理点滴论》、《因论滴论》、《观相属论》、《论议正理论》、《成他相续论》。: c7 ?/ F8 M7 A3 N1 ^9 S/ l2 @2 y5 B
法称论师在藏传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在西藏有“六庄严”,就是:龙树、提婆、无著、世亲、陈那、法称,这是最受崇敬的六位大师。龙树、提婆是中观,无著、世亲是瑜伽,陈那和法称是量论、因明。陈那论师最重要的因明著作,前期是《因明正理门论》,后期就是《集量论》,汉传因明主要是弘传陈那论师的前期因明,藏传主要是弘扬陈那论师的后期因明。其实《集量论》有六分之五是说的外教,只有六分之一是宣讲自己的理论,主要是替佛教辩护。为什么说是替佛教辩护呢?我们知道,陈那论师是六世纪的人,在六世纪的时候,印度出现了长期割据的混乱局面,佛教也随着走向了衰落,这就是社会环境使之,这就是背景……哎,到这儿咱稍微顿一下,插说点儿题外话。* i) a+ i* Y% Y& L6 O+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