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 { N. I5 G- f9 }: O. c
4 I4 B* _3 @) D. i: J1 H●[韩镜清教授]摄大乘论 第134讲( b h3 d, c- t& ]" e
第134讲:第四品(大小乘证知差别)
* G; s8 I5 }8 z& g$ l1 E4 w' { (1999年11月28日)
7 v; n9 ]. d* X4 K; W6 t6 y7 c “所有诸声闻之现在证知、与所有诸菩萨之现前证知、此二有何差别耶?较诸声闻之现前证知、诸菩萨之现前证知由十差别故当视为殊胜:一、所缘差别。由缘大乘法故。”+ Y" E2 w% E4 _7 _
这是小乘跟大乘的差别,十种差别。第一种差别是所缘不同。大乘由缘大乘法故,小乘由缘小乘法故。所缘的不同,所根据的不同,所学习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而小乘,听到释迦牟尼佛说了四十九年的法,最后大伙在一块儿总结,看谁听到那一次在什么地方、说的什么内容,大伙来总结下来,根据所听的每次释迦佛所说的法,来记录下来,那就是所谓总结佛所说的法。小乘就根据总结下来的文字,就作为它的所缘、所学习的。那么我们大乘也根据佛所说的法,尤其根据大乘的佛陀说的大乘的法,说的大乘的对法,对法就是经律论的论的方面。" M; ?& p1 M9 Q
咱们这个现在也是有根据什么经论,来大伙学习、传说。尤其我们大家应该注意,后来有一个翻译的问题,印度的古文,梵文,有好多大乘的经论。这个不是总结听了以后,大伙一块儿来总结,不是这么一个形式,而是根据梵文记录下来的大乘的经论来进行翻译。过去的是小乘的比丘是亲自听到佛的演讲,来大伙总结下来,记录下来。后来大乘经论就是根据已经有的印度古文记录的大乘的经典,来进行翻译,一个是进行汉文的翻译,一个是进行藏文的翻译,还有巴利文的翻译等等的。那就是这个所缘的不同,我们现在造成汉文的翻译、藏文的翻译就有所不同。这个翻译又是翻译师的水平也有关系。首先是翻译师对于经论的理解情况,来决定他能够翻译得正确还是不正确,跟他的水平有关系。那跟以前小乘人听的释迦讲演,他也有个理解不同,所以记录下来的文字,也受有听的人水平的影响。后来大乘经典翻到汉文里头、翻到藏文里头来的时候,那也是通过翻译的人、译师的水平不同,也形成了翻译的文字有所不同。在咱们现在来看,所有大乘,所有大乘的经论都是由译师翻译的。能由译师翻译的话,这个译师的水平,对文字的理解,对理论的理解,也形成了各人的理解不同,于是乎这文字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说,我们根据所缘,根据大乘的经论跟小乘的经论,对我们来说是我们所学习的对象。: g+ h0 T+ A+ p: d# I, k- o3 y
现在很清楚,这个所缘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首要的问题。大乘有大乘的经论,小乘有小乘的经论,这来源有所不同。一个是听讲来记录,一个是已经有了文字的典籍来翻译,就形成了不同的经论。形成不同的经论,那就是形成我们学习的情况就不一样。小乘记录的时候受小乘人听讲的人水平的影响,后来大乘从梵文翻译成其它的文字,象汉文跟藏文,汉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这也是我们的大乘所缘的法,所缘的资料,就是所谓大乘的经论,小乘的经论。可真正来说,过去叫结集,小乘人在一块儿结集,后来是大乘人对大乘的经论进行翻译,组织翻译的团体来进行翻译。主要是我们的所缘的不同,就造成了小乘跟大乘的不同。所缘的差别,也造成了大乘里头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学习。所以所缘的问题,还是一个首先的问题。你根据什么来学习。# k2 I T/ ^5 i1 d2 W
5 E2 _+ d& T8 Z4 v% k
“二、依持差别。由以大福德与大智慧资粮为依持故。”0 v- i+ r# n# r0 k2 n
第二,就是理解的人,学习的人,能够接受这种结集下来的资料,或者大乘记录下的资料,或者翻译的资料,根据这个来自个进行学习跟研究。使自己的过去的福德智慧两种资粮,能够得到大乘的智慧跟大乘的福报,所以也可以说得到佛教的真传,真传的前头都有人的结集跟翻译等等的,还有书写、印刷等等的这一套传承的次第,也就是传承的历史,有种种不同。这种种不同,也就是我们要是过去有大福德资粮,大智慧资粮,那你就是可以感引到真正的资料,真正翻译得很好的资料,和结集的很重要的资料。这也跟自己过去这种积累的资粮、善根有关系。大乘人就需要大乘的佛法,那就自然就感引到真正的大乘的佛法。那跟你过去积累的资粮也有关系。4 _9 [) e7 h' j% p; p7 O
“三、证知差别。由证知补特伽罗与法无我故。”0 G4 E( v Q, d" f1 N/ D
十种差别,都是小乘跟大乘现证的不同。第三个就是特别的一种,一个是补特伽罗无我,一个是法无我。这补特伽罗无我,历史上小乘人也是做了很多的修习,所以他能得到无余依涅磐,也是不简单的。他要经过预流果、不还果、一来果、以至于阿罗汉果,经过四个果的不同,能够达到这种无余依涅磐的地步。要按佛弟子,有许多都是小乘的重要的人物,象舍利弗等等的。他都是也是经过对于佛所说的法,真正来实践,来破除了许多的烦恼障,真正达到了这种无余依涅磐的地步。这在佛教历史上来说也是很显赫的成绩。但是他对于释迦牟尼所说的法,理解具有偏差,只能够理解补特伽罗无我,就是数取趣无我,也就是人无我。只能达到这个地步,不过能达到这个地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历史上讲有他一定成绩。他的成绩也是他苦修,真正按照佛所说的法来修习,一步一步地这样来达到的无余依涅磐的结果。可以说是不简单。无余依涅磐,他在那儿把自己的身相续,五蕴,得到无余依,就不存在了,把身体都转化成了无余依涅磐,这也是一个长期修习的一个结果,证的结果。
9 \4 C \9 Z/ f& X 当然大乘不但是要证到人无我,还要证到法无我。所以后来大乘的佛教最主要的就是不但是要证补特伽罗无我,还要证到法无我。这个已经确定了大乘佛教的一种最根本的理论。这两种现证,那是不是短期所能够完成的。所以要三无数劫了,不是要是四个修习阶段,很长时期。所以能够两个都证到,证到补特伽罗无我,跟法无我,这就是简单说起来就是要证真如,就是证最清净法界,证到这个实际上要一般都估计就是三无数劫,时间很长很长。把生死里头、轮回里头的错误的、杂染的东西,能完全净化,这是一个很不简单的问题。而且,我们可以说后来在大乘里头,也生出了一些个不是针对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而是针对一些不同的事物,认为有其它的事物也可以没有,底下就是无住涅磐。
5 ~3 ~, N/ x, v/ j5 G
f5 o' G$ V8 S; U+ [!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