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7 _$ P4 }( n" D8 l
# `/ s; O. [5 G+ H●[安乐集讲记]《安乐集》讲记 第十三集' o; j$ B8 o$ a1 J, F
安乐集讲记# y/ ^9 a9 E/ i, l; c
第十三集
( u/ X% D% g7 U; @; g% V9 a$ R录音记录:慧炬4 E- a3 u2 @3 p
我们依止着道绰禅师《安乐集》的文理来观察、深入了解净土一法,以方便我们念佛得以成就,得以佛法的相应。
, C/ x5 t, F: W1 i {, M第四问答解释者:
" D; a- Z; v) X2 k' G$ e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卷上)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 E* a" M Q- t3 W y# }: i答曰: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是故《经》(维摩经卷上)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是故《大智度论》(卷一八意)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今祈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 W! \' n2 {. p- K- W+ ^
+ ?" f5 r4 U/ Q( G第四问答解释者:
y: Z8 m* a# f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W$ W5 b6 r- Y; P6 _1 c
“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道。”——这是从修德归入性德的路子。“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此处依止的经典(《诸法无行经》)是从性德回归于利益世间的一个无得无失的法则中。这本来是两个问题,设问到一起,以使我们辩识真俗二谛,也就是性德与修德所实践的教言。虽然看似对立,实是一个问题,只是一出一入。一个是以万行入得法性,消归于法性寂灭,成就本净光明。“《经》云:求菩提者无菩提”。——这是一切法从自性中流出之相,实无得失,无有一法有实质,皆是名字,这样从真谛中演化出来。所以一入一出二法中所现。9 f! ?' w! p( t9 _5 Q5 s$ t/ Y
答曰: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是故《经》(维摩经卷上)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 v! {0 g: n3 k& Z1 s& L. j( L1 F
性德无有得失,无有增减。修德必须假行以趋于菩提。(若)不假以行,佛法何以显现于世?何以普利于世间?所谓此行无行,了达本体,即为修行。2 @* r5 @+ E; p0 w( p$ V
仍不坏假名。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
: D2 D, i) F' H1 k假以修持,消归于自性,自性彰显于世间。不假以修持,不假以种种法则,法性虽广,虽是周遍,何以显立于世间?无由以显。显露世间万事万物中,虽说修与不修实无实质,但得消归自性而获真实安乐。
) m6 v( j. Q+ }2 a( Q! p是故《大智度论》云:
0 k" @: n2 |) Z诸位善知识若有机缘可以读一读。《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所著,一千卷,罗什大师翻译精减为一百卷。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智度论》是一百卷的。在梵文本中,是一千卷。拿过来十分之一的内容,但纲领性的文字和教言没有减损。我们知道罗什大师意译善巧极为纯熟,炉火纯青,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其意译的经典十分契合秦人的心智,就是好简。称为意译大师。他对喜简者简译,喜繁者繁译,就是直译。意译、直译——是古来已久的两种译经的方法,但都不离梵本,就是不能妄自发明。罗什大师在翻译《大智度论》的过程中,把一千卷用一百卷翻译过来。我们现在看到的五部《大智度论》,就是一百卷的译本。有因缘者,可以读一读,可以对龙树菩萨——八宗祖师(有所了解),他作为一个八宗祖师是何以安立的,不读其《大智度论》,是很难了解的。他的种种心智,对佛法种种方面的了解,乃至对大般若智的真正守护和传达,要是不读,是很难了解的。: T+ p J3 F- E' D. v
有人说《大智度论》是一本真正的佛学大词典,有因缘的情况下看一看。许许多多的人注经、讲经,都离不开《大智度论》,过去教下的人,《大智度论》是必读的经典。还是推荐大家能读一读。一百卷,要是人心智畅快些,七八天就能读完;要是壅塞一点,一个月也能看下来,只要有这种愿望。2 }7 K9 F. T' J1 w: v! a; ^
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
9 @% r' q4 ]4 M0 k; d昨天我们解释到这个地方,实际解释是无意义的,但是能帮助我们趣入除疑、生信,是为方便。一切经教,皆为方便现。它是了义根本。了义根本在什么地方守护呢?就是令众生的疑根断除,真正生起正信,无污染正信,这是目的。对众生疑虑之病,下以正信之药,令众生疑虑消除,得益于正信修持,正信爱乐、正信无染,正信之利易得,那正信之果必然成就。$ D6 k- m, @5 H& Y- L# w
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般若缚。执着于智慧,在南传佛教中讲,就是执慧苦,智慧囚。就是被智慧所缚。缚者,执着于智慧。所谓我执易破,法执难除。这个缚,就是被法所缚。. b' s$ V r4 H V" F" B4 ?8 s$ t
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不见智慧决定被无明所缚,被烦恼所缚,被我见所缚。
& _& ?$ F( X) B& y1 x% }这二种缚:一个是法缚,一个是我缚。二种缚皆应解脱,是为般若智。见无见见之般若智是为空净之智,真正般若守护,无染无住。
& y, O9 P$ E0 m3 V8 x: m# m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5 D/ K) C7 ]0 k0 y3 \
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给我们剖析。若人见般若,见般若者,知般若无染,知般若无得失,知般若无取舍,是为解脱,自然归入所谓空、无相、无愿法门。何以故?一切法本空故,一切相、一切法则本无相故,所以空、无相、无愿,此处无取舍故。一切无得失法则中,何以取舍呢?一切无修自然净圆明中,何以有愿安立呢?这就是般若门,如是般若门是解脱门,空、无相、无愿自然标立。
+ O" n; W7 W: T" @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何以故呢?在般若智解脱之刹那,本净圆明,无假于见与不见,自然安乐,此自然非是外道之自然,而是本性之袒露,非是造作。本性袒露之刹那,无智慧之说,无无智慧之说,所以是则为解脱。这解脱乃至于不见般若,何以故?无得失故,无智愚故。《心经》中所讲,“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这就是所谓的本净畅明。此自然非外道之自然,本净畅明之自然。, ~* M/ b( Q! c" x8 C8 K; H
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4 o8 H$ v! _& d0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