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3 ^- @8 N6 ?7 f& A1 S1 a
# T+ A! A2 J/ L. k% y●[其它法师]《心经》释义(云香)+ O7 g+ O3 g& h, i
《心经》释义
2 ^- {' f; G0 C$ L- B- @# e云香
0 e% @8 D2 E* F+ _前?言
$ Y: N0 r1 H/ @/ b# k0 K1 L 《心经》,全称应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本经古时前后有多次翻译,现存六译(全部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据说此经从三国到近代以来,有21种译本,方广锠先生所编的《般若心经译注集成》中,收录了18种译本,在汉传佛教里以唐?玄奘三藏的译本流传最广,几乎所有学佛的弟子都会背诵。这是大乘佛教中很特别的一部经典,最短小、最精深。比对各家译文,正文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唯独早出的罗什译本与玄奘译本都没有开头(序分)与结尾(流通分),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因此,有人怀疑《心经》是从《大般若经》中抄录出来的一段最精要的文字,因为《大般若经?学观品》中就有与《心经》几乎一样的文句,但是,这是佛陀亲自对舍利弗说的。
* h" U, A3 a" S8 R% Q 《心经》的玄奘三藏译本,只有260个字,可是这短短260个字的一部《心经》却正是“大般若”的最精华。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般若哲学,最究极的哲学中心、重心,就是探讨“空”与“有”的关系(也就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这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这个存在(有)与非存在(无)的“最根本观念”(这种观念不一定是所有的哲学家都能自觉地正确地认识到)一旦有所偏颇,哲学上对一切事物所作出的诠释马上就会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偏向“有”(存在)的,会向重视物质的、分散的、所谓的“唯物”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形而下学”;偏向“无”(非存在)的,就会向重视思想的、综合的、所谓“唯心”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形而上学”。当然“唯心”与“唯物”都不是绝对的“唯”,但是各有所偏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4 g8 K& f0 w: n. L4 K 佛教里的“般若”,被看成是最高的智慧,最圆满的智慧,所要表达的就是真确地、如实地把握住人生世界的“空”与“有”的关系的大智慧。所谓的“佛”,就是将空有的关系得到了最如实,最圆满的认识与处理的“大觉者”(大哲)。《心经》就是佛教里传达怎样的去认识与把握并处理好“空与有”的一部“伟大的经典”。可惜的是,绝大多的佛教徒虽然都会背诵这部经典,但是真正理解了这部经典深义的可说是非常稀有难得。 0 q$ q9 k5 m- a l& P
6 J7 N$ I5 |+ x6 n2 A% C, G$ a; c5 j, x3 f/ N5 _# c/ p
下面是我个人对《心经》的一点粗浅理解,不敢说绝对正确,但是却是尽量的用般若空观的正义去勉强的解释一番,希望能对本经的理解有所帮助吧。% k3 K$ y0 I0 ~1 _1 p: J |, m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d2 w% d+ o5 p7 f# C. e$ @5 ?+ N; v) ]7 `/ {
“般若”,就是佛教里所谓的“人类最高的智慧”(思辨的极限),“最圆满无缺的智慧”(不偏向两边),“最究极真实的智慧”(佛智)。1 r" y, h3 @! H* O- [$ ^
“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运用这种“般若智慧”到达彼岸。佛教以我们现在的世俗世界为痛苦,不圆满;以超越这种痛苦与不圆满为到
/ q7 g( U3 U; ^; b: _; J “彼岸”。
$ w8 m! H& k. I6 v2 o “心”,就是心要、最重要。也就是说,这部经典是最中心、最重要的经典。
6 E% s! C& Q, K5 v" C" x0 J “经”,就是“经典”,也就是值得一读,值得珍藏的书的意思。
' ]6 z) u* m- v% j& }4 [ 整部《心经》的经名全意就是:运用大智慧就能到达圆满彼岸的经典。% N9 |* F8 B' [0 n
观自在菩萨
& m# _& x7 J" I9 i# ]* z V- ^1 G5 @' @3 a1 F6 d" l" a
“观自在菩萨”,有两种解释。一说就是观世音菩萨;一说是运用般若智慧,观察自己(审视世界),得到解脱的菩萨,就是观自在菩萨。0 T3 Y- x0 f. G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s3 ^8 r! s4 v- V: D$ w' Q
0 k9 @! S9 N- Y9 ^- V7 A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这位菩萨在深刻的用般若智慧,观察自己(审视世界)的时候。( z# y+ f' H3 Y; J
照见五蕴皆空
m* Y) ^9 Q0 u2 W2 z7 k
- |+ Z/ x2 D; R0 Q: t “照见五蕴皆空”,“照”,就是观照,用般若的智慧深刻的观察自己,结果怎样呢?“见五蕴皆空”。7 _8 b p7 r# T
佛教以我们“人为五蕴和合”的个体,其中“色蕴”代表物质的,有形状颜色体积的;“受、想、行、识”四蕴代表思想意识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又这四蕴也被佛教统称为“名”,只有名称,没有什么具体形象表现。“名色五蕴”组成我们所谓的“个体生命现象”(人),由此知道佛教既不是偏于“唯物”,也不会特别偏于“唯心”,佛教的立场应该说是“心物缘起论”者。
% L6 s5 j3 G8 s- @& b3 F5 { “五蕴皆空”,“空”,这可是般若学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空”,在普通人的常识中就是没有,什么都不存在就是空。佛教的“空”的意思可不是这种什么都没有的“空”,佛教的“空”是说什么都有,但是不是实实在在的有,不是不变的有,不是独立存在的有,也就是“无自性”或“自性空”的有。看似一独立存在的事物,其实同时要许多其他的事物来促成(不独成);看似一不变的事物呈现在面前,其实该事物是一刻也不停留的前后相续的存在着(不恒定);因为需要其他的条件来促成,又加上自身的不确定性,所以,一切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色”,还是思想的“名”)都是无自性的,不实在的,有变化的,也就是佛教所谓的“空”(无自性的)。) P W$ J7 U, q, W* O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菩萨用般若的真智慧,深刻而彻底的发现:所谓的“人”(自我)只是一个由五蕴名色所组成的,不确定的,时刻变化的,而前后相续的和合“空”(假),不实在的幻相而已。所谓真实不变的有自性的“人”,真实不变的有自性的“五蕴”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的。# l- ^1 ?$ n; U. h q4 d1 ?
度一切苦厄7 ^. H$ v) q, _: Y4 |
: x) F- j2 J3 g5 I" v" R% v0 } K% ^
“度一切苦厄”,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从生死苦恼的此岸解脱,得到圆满自在的彼岸,也就是佛教常说的“得到涅磐”。
1 {$ Z1 W' N, c) @5 e" t( B& o 佛教以为这个人生是不圆满的,是痛苦的,是不自在的。所以,佛法的修学过程,也就是为了我们从不圆满、痛苦、不自在的人生,最终得到圆满、无苦,得大自在的人生的过程。人生的痛苦,我想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着多多少少的体会吧!苦,佛法中常将之归纳为“八苦”。( A A S( g) K! w#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