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6|回复: 2

[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智慧与时代社会并进(慧文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5 19: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D, b* A2 P) I8 L) m: [
  ~% J% t! Z0 v) W
●[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智慧与时代社会并进(慧文法师)
" v. w# \* N$ S% Y; J人间佛教的智慧与时代社会并进; O, P) j* [# }! S
慧文法师$ ?5 V- V* y* o: S

9 U' T7 J- A: R; L% k  人间佛教的提出,就是要把佛教建立在普遍人群之中,从而摆脱宋明以来的与鬼神打交道的场面。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之後,历经二千多年的兴衰沿革,使得这个印度文化在中国广袤土地上得以长足发展,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渐渐的也产生了组织形式,从而信徒遍布,一些大德高僧的文化理念、宗教体证的智慧结晶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宇宙观,重铸了生死观念和生活哲学,也弥补了传统文化理性思辩不足。但是,特别在宋元以後,佛事(超度)兴盛,整个佛教处於颓废的状态,显示出了末法来临的初期景况,尽管此时也是法幢高竖、寺院林立、沙门如云,但或耽空滞寂,或趋炎附势、侥取利禄,寺院中互为攀比、党同伐异,与佛法之「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不相吻合,也失去了释迦牟尼化世俗的理念,相反反被世俗所化,佛法主流不明,部分未清。于时,亦有有识之士欲革新佛教,但终由於政治、文化、成见等原由的干预不能广为成就,效果不甚明显。于而,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溶之际,佛教由於受到外来宗教的冲击,不得不重新考虑适应时代需求的度化方式,这种方式,经过了几代人的继承弘扬与考验实践证明了一切:「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1说明只有建立在人群之中不断的流布、弘传、洗练,以佛法大乘的利济精神,以六度行持,化导世俗,是弘传法脉的康庄大道。经太虚大师的提倡,印顺、赵朴初等大德的权实阐释,二十一世纪中佛教将是:「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2人间佛教的核心修持人间佛教,是要求人学菩萨行,再由菩萨行修行圆满而成佛,这个重心是放在修菩萨道上的,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就是「人——菩萨——佛」这个次第,成佛是终趋的目标,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成佛,成佛的因行是菩萨行、菩萨道,菩萨圆满即是佛了。那麽菩萨便是人间佛教的主要行者,菩萨行便是人间佛教的重要核心,按照印顺大师所分,行菩萨道所有经历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位:一、凡夫菩萨。二、贤圣菩萨。三、佛菩萨。第三阶位的菩萨是证得大乘功德,与佛相近。以《楞伽经》:「七地是我心,八地无影像;此二名为住,余则我所得」。就是说八地以上的菩萨与佛的智证功德相近,这样的佛菩萨修行时间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二大阿僧祗劫,这个果位便是与观音、文殊同一果位。第二阶位的菩萨是已发菩提心,已登菩萨位的,从贤入圣,上求下化,大悲大智。第一阶位是新学菩萨,是凡夫身初学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这一阶位依经教亦需一万劫,菩萨心行的根底薄弱,容易退失。《仁王经》称此为十善菩萨,即是十信菩萨,新学菩萨要培养信心、悲心、学发菩提心,乐闻正法、闻思修精进勇猛,而且要着重以十善业为基石,如力行不殆,广行六度,积聚福慧,一旦菩提心成就,就可以进入不退菩提心的贤位。/ }% d- \& \. ^
  十善,是人乘的正法,初学菩萨- A( `& v% h& w) [. G; ]
  注重十善业,即是以人身而学菩萨道,太虚大师十分强调学修发菩提心,并宣说人生佛教的重点即在於此,因为作为人间之凡夫,首先必具有一个有烦恼的身体,依《大涅般经》说:有四依菩萨可以为众生的依止师,初依,即是具足烦恼的初学发心者,初依之菩萨对佛法的根本义趣有相当的正确体认,自己学修菩萨行,也能引导众生来学,虽没有断除烦恼但是可以摄化众生向与烦恼所不染的境地,所以能为大众的依止师。只唯需注意不要眩耀神奇、哗众取宠,忽略凡夫的烦恼复蔽,应循序渐进,起正知见,薄烦恼障,久积福德。其次要悲心增上,初学发菩萨心必以利他为重,不能急於了生死、求自身之解脱,而不利他梵行,否则无论信心如何坚固,行持如何精进,亦非菩萨种姓。在信愿行的轻重上,印顺大师是这麽说的:「专种信愿与一般神教相近,专种修证必定堕落小乘」。所以人间佛教的信愿行必定要专着平衡,如鱼行水,不偏不倚,如法如仪,亦是关键。
- w1 U3 @' M5 ?6 y  实践人间佛教
4 Q' l% H- |2 g4 G, T7 o) Q0 F) ]  X  人类在经历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20世纪,经历了竞争,经历了幸与不幸,开始跨入了一个新世纪的时候,许多观念在佛教文化中得到认同,而且世界文化也因为独立意识、自主精神而呈多元,并且并行不悖发展的态势,同样也为佛教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空间,也为人间佛教的弘传提供了保障。实践人间佛教的重任,也就是说把人间佛教运用到现实的弘扬与运行,应该靠两种人:就是方丈与法师。茗山法师在《茗山文集》的《复兴佛教的动力与条件》中有这样一段话:「社会上得人很多,复兴佛教,是农人吗?不!是工人吗?不!是商学军人吗?都不是!究竟是谁?佛教兴亡,佛徒有责,普泛言之,凡是七众佛教徒都有点责任,但比丘僧为七众之首,责任应该多负点。切近言之,数十万比丘僧中究竟谁是推动佛教巨轮的主力呢?我觉得有两种人义不容辞:一种是当方丈的,一种是当法师的,因为前者是有权威的,後者是有知识的,都是在比丘僧以及七众教徒中居领导地位,为大家平日所信仰、所崇拜、所效法的;他们的一思一言,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大众,影响整个佛教。」
9 x. M3 E7 v, g. G  1.佛教院校的教育
6 p8 r8 \, x9 v  L0 P. `0 v'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5 19: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智慧与时代社会并进(慧文法师)》
$ b/ o* w2 H4 W' L- s; W& j% D& o1 ]3 p5 J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 i1 ]9 V9 l* P8 [  那麽培养造就方丈与法师的摇篮在何处?就在全国大大小小的佛教院校中。现代社会的主持佛教人才,应当以知识型、文化型、道心型的人才来领众梵修,应该转变上世纪求个人解脱和脱贫途径的僧伽出家方式。现在全国大小佛学院校皆很少有直接设立「人间佛教」这个课题的,在这个题目上并没有作出研究讨论和阐释,至今对「人间佛教」的弘扬仍大多停留在一般号召上。以教育而论,高水平的佛教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於高水平的佛学研究,整个佛教与佛教教育的现代化都需要佛学研究的指导、阐释。实践人间佛教在院校中是一个最好的传播与锻炼,也可以从对经典的现代意义的诠释,曾经有人以白话的形式语译经典,这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现在中国在社会教学中的教学材料、考试测验,都是要求学生以白话完成,也就侧面看出社会在以白话文的方式来传播知识信息,「之乎者也」的运用少之又少。但是,在语译佛经的同时要注意明了佛说这部经的对象、旨趣,即是佛当时的契理契机,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至要关切,否则容易曲解经义,要注意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阐发在现代社会中必须认识的佛教基本原理,以及引申佛陀化世的积极意义和慈悲内涵,同时又要去除在封建社会制度下产生的一些不适应今天的思想及病态,即如太虚指出的「要扫去佛教不能适应中国目前及将来的需求的病态。」语译经典,既不能雷同於旧说也不能失去本来面貌,这就对语译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语译者既要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同时要具备深层次的信仰内在。就是语译者要是大悲大智的苦口婆心,而不能仅是具备文化的学者语译,要发菩提心,严持戒律,行菩萨道,还可以像千年前的译经场一样,聚拢国内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周边各国的佛学好手,不畏艰难求法取经,使古有译经场,今有语译处。再现佛教译经的恢弘气势。教内的院校是吸引人、培养人、锻炼人、造就人的处所,在知识广泛得到重视的今天,全国各地的院校在办学宗旨、设想、模式、效果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总结提高,不能再将人间佛教停留在口号或形式上,要研究人间佛教,挖掘人间佛教,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学习语译经典,开设语译的课程,如是经数年、数十年的佛经语译积淀而後,一些人读佛经的枯燥乾涩的态度可以转变了,同时院校内培养的人才走向社会、走上寺院领导岗位後,在引导教化信徒的时候,具备这个语译的技法,阐释微言,适应社会,为人间佛教的实行必做出巨大贡献。! w+ V  f& M0 J" e  c
  2.弘扬佛教文化  x2 ~% F9 b* }( Z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作为一种文化,它的观念在播化,也在吸纳中充实完善,传入的佛教理念重铸了中华民族的人生哲学,陶冶了知识分子的审美情趣,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积淀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已经有别与印度的佛教文化了,所以现今世界上三大语系的佛教中就分为: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佛教了。
* [: m' V" B8 I; i- X& }  佛教文化之所以成为佛教文化,有着它独特的精神,佛教文化的出发点是需要有信仰的建立的,这个信仰的对象一定是佛菩萨,在这一特殊条件影响下的文化成果,诸如思想、学术、文学、艺术、风俗、伦理、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都可包含在佛教文化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佛教文化是需要被佛教的信仰决定的、制约的。这同时也决定了它的本质,即其作为宗教文化的一系列特徵,正由於有这个本质条件,传入中国後的两千年中派生了许多的宝贵遗产,有不少内容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大乘基本思想的「般若空观」、龙树提婆的「中道观」,还是无着世亲等人的唯识思想,也无论是天台华严的教学,还是禅与净土的法门,都具有丰富深刻而有着重大价值的理论内容。比如佛教的伦理思想的价值,众生平等的观念,慈悲的意识,倡导清心寡欲的生活,蔑视利禄的品格,都具有伦理上的巨大价值,特别是大乘开放弘通的性格後,更注重现实生活,同时也适合中土的传统意识观念,许多佛弟子广行四摄六度,致力与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形成了佛教伦理的理论与价值的积极实践。在二十一世纪中弘扬佛教文化,应当注重继承超越精神,所谓文化,是对自然、对社会文化生活的认同,它召示人类普遍和至为关切的问题,对於佛教文化昭示的重点,是指对「觉悟」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相对而非对立的大彻大悟的超越之路。无论是对於佛菩萨、对庄严净土的外在追求,亦或是对自我、自心净土的内在追求,都是一种超越意识的精神。对人身,也像其他物质世界一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是四大五蕴的和合,处在永远的生灭变化之中,只有清净本心,觉悟了的主体意识才是永恒。是一种内在超越,即心即佛。这样的一种提出,是针对过分追求物质,注重肉体享受的倾向而发的。! x; G6 S/ m' Q: u9 k: n/ T
  弘扬佛教文化就是要弘扬正信,摒弃迷信,同时要致力於改变社会对佛教的偏见,依靠自身,树立良好的形象。正确理解佛教,不能混同於一般神教或一般文化,注重佛法以人为本,不应天化、神化甚至鬼化,也防止「天佛一如」,佛法义理虽极为深奥,但是也必基於平常,基於人人能知能行的常道,适於人间社会的所知所能,并依此而导入正觉。
. z* v2 y5 g* v  在具体的弘扬上,首先,寺院建设是佛教文化建设的基础。寺院是僧人修行和弘法的主要场所,是佛弟子进行各种法务的中心,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全国在这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重建和恢复了许多大小寺院,现在佛教弘法场所可以说都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了,寺院的架构,一般皆广植树木,环境清幽,清净神圣。按照有关宗教政策规定,只能在两个范围内传教:一是寺院,僧人可以在寺内向游人香客讲说佛理、传经布道,可以通过佛教法物、佛像、法器、碑刻文字、佛教书画等来解释弘扬佛法。二是印发佛教经论,也可以创办一些佛教刊物来进行弘传佛教。宣传的同时要注意内容的正确性,应同当今社会现实的伦理和道德观念结合起来,使解释符合社会潮流,发扬佛教的慈悲精神,提倡善待众生,多行义举。在办刊物的同时应严格把关,仔细审稿,宣传教仪教规的同时也要介绍国内外的佛教动态,宣传政府的宗教政策,文字应通俗易懂,可以以多种形式来表现传递信息,增强刊物的可读性、易懂性,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 l7 j* o6 ?1 G! x, J% M& q9 w; Q  3.提高僧伽素质: A! J0 E5 k. b0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5 19: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智慧与时代社会并进(慧文法师)

续-《●[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智慧与时代社会并进(慧文法师)》
5 b4 @+ ^, t6 P2 k. c# L
! p- g" O. J4 e" l$ f2 C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Z  `7 l& W) s- S( C; m9 U
  从历史上看,僧伽之荣耀大多来自良好的自身素质,即精通三藏、道行高深、学贯中外,从而带动了整个佛教的运行及趣向,也使人们对三宝更加尊敬了。廿一世纪是一个具有高度知识文化的社会,是高科技、商品高度竞争的社会,在这物欲横流中僧人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僧人的形象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社会人群中的典范,如不慎重,则易使人轻慢佛法,误解佛教。
5 f3 P* n4 J7 V6 H% a6 i- B! X  一九九三年,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文中,在总结了建国以来佛教所取得的成就和遭遇的挫折後指出:「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佛教界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道风败坏,结党营私,追名逐利,奢侈享受及腐化堕落的情况相当严重。」这段文字是经过中佛协相当的调研总结出来的,可谓也是有的放矢,说明了僧伽群体的素质偏低。
# z5 @: p; b" p1 J  从一九九三年至廿一世纪初,十年时间中,经过不少的改良促进,僧人素质皆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是与其他某些兄弟教派的职业人员相比,则还相差一段距离。而且,十年中,全国寺庙僧人的数量在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发展,僧人的大量增多和小庙的林立,导致了佛教教育院校的供不应求和僧人的素质下降,再加上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袭,使僧人的素质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所以如何保持佛教的清净庄严和佛教徒的正信正行,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也是实行人间佛教的基础保证条件,同时也决定了佛教的兴衰关键所在。
# y5 ^/ E* G' I9 z  虽然,佛教的振兴,不在於修复了多少寺庙及出家人数的增减,但是,这却是僧人队伍中的普遍现象,只会敲打唱念,不能广为发菩提心,研习教典,广行六度,发扬佛陀开示悟入的重要行持。针对这种意识,首先应该强调传承弘扬佛陀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责任意识之弱强,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人是家庭和社会的一分子,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对家庭、单位、国家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僧人,佛法的三宝之一,如果对佛教的前景都漠不关心,又怎麽能指望他弘传佛陀慈悲济世的初衷呢?责任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加以深入研究,对於青年僧人责任意识的培养,老一辈的大德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他们对青年僧人的影响,引导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对挑选、培养有信仰、有文化、会管理、会弘法人才接班,也可以说是事关佛教命运的头等大事。, O+ |# b6 ^9 K
  僧人是弘扬佛法的职业者,是住持三宝的,有着与世俗人不同的特殊身份,离尘异俗,讲求六根清净,身着僧装,剃除须发,早晚功课,这本身也就是一种文化的现象,僧人的形象,代表了人群的威仪准则,代表着佛教,所以寺院的方丈四大职事等必须品德高尚,迎来客送言语文明,行为端庄,待人友善,一个合格的僧人,就是一分宣传佛教的力量。所以形象的端正,威仪的齐整与否也是僧人素质的一个先决条件。2 ^9 i7 j: |* p0 [5 J% I. U- @  T
  提高僧伽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佛教教育事业,同时从「教材的制订」和「师资的训练」方面着手,慎重的选择教材的内容,可以包容戒律、禅学、净土、中观、唯识等方面内容加以设计,要考虑到佛教的涉及面广、思想深奥,在师资的培训上,可以由省级乃至中国佛协的统一规划安排,要有制度有标准进行训练和教学。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要根据僧人中基本素质的差异,因材施教,正确处理「弘法人才」「学术人才」的平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教材上应有所着重,如律宗道场的院校则应以律学的研究为主;净土道场的院校应以印祖为依怙;研学华严、天台的道场院校则应对华严、天台的研究与行持,只有这样有所权变侧重,经过数年数十年後,佛教各方面都可以具备相当研究的人才,而不是现在水平都差不多的「应急人才」了。
' w" X& U0 I- G, a: ?1 Z  同时也可以设立一些师范学校,分不同的等级,这样师资力量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以及佛教特有的一些内容的要求下,才能完成佛教教师这样一个神圣的职责,僧人被称之为「人天师范」,那培养僧人的僧人教师教授可以说是「范中之范」了。可见这个「范中之范」的责任在弘扬佛法,实践教义,弘扬人间佛教的行动中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在大力气去培养僧人,提高僧人的素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品质的僧才,则「佛门龙象」「栋梁之才」将随运而生。6 E- i# Z7 t2 |# e6 f: h
  实践人间佛教的目标——净化社会,人间佛教讲出世,但也站立在一个入世的基点上。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事业的精神。廿一世纪是一个负有挑战性的世纪,它将带来给佛教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机遇,人间佛教在廿一世纪的推行与发展。总而言之,要求教界继续承传「人间佛教」的思想,挖掘「人间佛教」的更深的内涵,把握戒律,与时代社会并进,弘扬佛教文化,提高僧人素质,爱国爱教,坚信,佛教在廿一世纪中必定会灿烂辉煌。
9 u2 ^9 ^1 v* ~+ R  }8 Q& `  注释:3 w9 y9 \9 w4 Q6 b7 |
  1《增一阿含经》' Y( L* f3 `  X# A3 a: j
  2吴立民先生1994年初在法国答记者问:佛教在过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未来是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
5 j8 ]3 R1 Z! W  3《妙云集》:《佛在人间》
1 p  ~- w/ {4 x" K: Y. h
! O$ m0 O8 i% g" L  o4 r. P" I4 G/ q  I

, V6 F8 ^( o1 _+ n( {* c
" m* Y+ u7 r( S; t( w!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5 09:30 , Processed in 0.0779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