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81|回复: 4

《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宣化上人讲述!--更新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7 22: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法界不离一念心

2 C) ~; }% E9 x. G

目录

# k4 D- k( M# q4 K i! J5 x7 H) e4 y

前言:十法界不离一念心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如来唯心造。

6 c1 g4 [- s: p+ n# L$ q% ~

佛法界
    不大不小,非去非来;微尘世界,交映莲台。

( A9 V5 |; A1 A. s

菩萨法界
    有情觉悟,跳出尘埃;六度万行,时刻培栽。

; o% ?! \5 _, C' r

缘觉法界
    缘觉圣贤,孤峰独眠;春花秋谢,十二连环。

0 o+ [$ K) H$ z! O- G! |: H7 t! g( o

声闻法界
    声闻众僧,不论女男;四谛观行,隐实示权。

; B8 C8 [1 j* ~( F H: l, l$ K

天法界
    六欲梵天,五戒十善;种有漏根,轮回难断。

/ D, L+ [/ N1 O) z' T* F

阿修罗法界
    修罗性暴,有福无权;好勇斗狠,浮沉业牵。

. S8 ] z: j* Y3 q/ ]4 P

人法界
    人道和合,功罪相间;德升孽降,岂有他焉!

3 o/ v7 _) U. L) ~1 G8 i

畜生法界
    畜生好贪,多而无厌;将黑作白,是非莫辨。

7 r9 h4 q+ Z0 O# [/ o0 {( T

饿鬼法界
    鬼类喜瞋,昧果迷因;无明颠倒,日积月深。

% M0 ]0 q' _0 b) c$ f

地狱法界
    地狱忧苦,无门自钻;起惑造业,受报循环。

3 A4 ~) k' \. b5 Y! `

结语:十界一心
    十界一心,不离当念;能觉此念,立登彼岸。

4 Z) J) J/ v! ]) M; I

附录:如意魔女

% O/ z: I3 s$ A8 Y

 

/ W! ]* I* X' u. ?

 

$ N* X# f8 f8 F

十法界不离一念心

. @* f( M3 Y" H: k

你心若是修佛法,就成佛道;你心欢喜菩萨,就行菩萨道,成菩萨。

3 ]6 U. ~& L8 M# N4 @7 ~! w

◎一九七二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8 s4 X$ H9 s: ~6 ~: w6 Q3 z$ ?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如来唯心造。

! U; C# S2 p2 O* D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人;应观法界性,如来唯心造。”你笑我念错了?是不是?

3 Y- d/ w% x) p8 T3 l

“若人欲了知”:若,是假设。人,就是一切的人。欲了知,欲了知个什么呢?欲了知──人怎么样做人。

' T% m2 ^! X Z5 B: ~7 y y

“三世一切人”:说“我听说是‘三世一切佛’,师父怎么念成了‘三世一切人’呢?”人就是佛嘛!人,你叫他是“佛”,也可以的;佛,你叫他是“人”,也可以的。为什么呢?人,可以成佛;佛,是人成的。所以你若说是“佛”呢?没有人懂。“什么叫‘佛’啊?”没有人真正知道。你若说是“人”呢,人人都知道是有个“人”。那么知道有个“人”,就好办啦,也容易了。

6 }& @/ v2 v/ o& f" \! M

这个“人”是谁呢?就是“佛”。说那我是不是佛呢?你也是佛;他是不是佛呢?他也是佛;我是不是佛呢?也是佛,却是还没有成的佛。成了之后,那是一个真佛,现在是个假佛。假佛也可以做真佛,真佛又可以做假佛。所以为什么说一个“若”字呢?这个若,就是一个假设之辞,你不要那么固执,把它看得那么认真。所以说,假设你这个人,要明白、要了知“三世一切佛”。三世一切佛,都是人成的。

' v2 M l/ `( }1 @4 l7 a5 I7 h d+ ?

“应观法界性”:你应该看看这个法界性。不是说那个法界的性,法界有什么性啊?法界若有了性,那还叫法界吗?这说的是法界的众生性,众生啊!各人有各性,你有你的性,我有我的性。说这个性,你不知道。你的脾气就比我大一点,我的脾气就比你深一点。你说是不是?不一样的。

) m& D$ z) l. l; L- w1 G. O9 ?1 {

这法界的众生,各有各性。猪有猪性,马有马性。猪,它就姓猪;马,就姓马;牛,就姓牛。各有各“姓”,那是姓名的姓。这是性格的性,男人有男人的性,女人就有女人性,各有其性。那么有的欢喜吃甜的,这是有个甜性;有的欢喜吃酸的,就有个酸性;有的欢喜吃辣的,就有一个辣性。啊!有的欢喜吃苦的,那么我们大家就有一个苦性在这儿,你说是不是呀?我们行苦行。一行苦行,这个修行也是苦行;到了过堂吃饭的时候,也是苦行。行那苦行呢,大家就都不要落到人后边,要跑到前面去,那么过堂那个苦行,谁都要跑到前面去,你看是不是?

4 C9 Z* p3 ^% x" d: u) [

你研究研究,各有各性。树也有树的性,花有花的性,草有草的性,各有其性,所以说“法界性”。不是说那个法界有性,是法界的众生性。你们现在明白了没有?以前你们都以为是法界性,现在是那法界之中的众生性,所以才说“应观法界性”。

( J0 t" [. ~1 K4 ?* E

“如来唯心造”:本来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因为前面讲“三世一切人”,现在最后一句,就给它改成“如来唯心造”。佛,就是由你心造成的。你心若是修佛法,就成佛道;你心欢喜菩萨,就行菩萨道,成菩萨。乃至于你心愿意堕地狱,你就往地狱那儿跑,将来就堕地狱了。

" U7 x0 E+ g3 `! A 5 W, Y/ F6 P2 I;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22: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界

7 A' n, l' g5 Y2 H u5 e

这个“不大”,就是没有贡高心。佛就没有贡高心、没有我慢心。

- K7 w+ y7 e% s! V: I' N

◎一九七二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 W# o4 o7 f. V! H

不大不小,非去非来;
微尘世界,交映莲台。

5 I; k0 r- X; q$ O- h% x O

今天还讲这个十法界。第一个讲到佛法界。这佛法界,我们到红木城那儿去讲过这个“佛”。我在那儿对大家就讲,英文叫 Buddha, Buddha, Buddha! 我因为很愚痴的,耳朵也很聋的,就听成一个“不大”。本来是Buddha,我说“不大”,这个“不大”是什么?是佛。那么有一个教授就很欢喜这个讲法。所以讲完了,他对着我合起掌来就叫“不大”。

; ^1 ~0 f S* G

这个“不大”,就是没有贡高心。佛就没有贡高心、没有我慢心。英文也有一个贡高的样子,就叫“I,I,I”,佛没有“I”。这“I”的中文就是“我”。我!我!我!我!我!什么都是我,左右前后、上下四方都是我,这个我,啊!太多了。因为“我的”太多,就大了;佛呢,因为没有我,所以就不大了。你听这个讲法怎么样呢?那么小不小呢?也不小。若不大,可是他会小,那也不是佛了!那么又不小,所以第一句就说“不大不小”。

! l! I# }1 K" O6 d/ e1 o3 g1 w* K

“非去非来”:也不是去了,也没有来;就是“来而未来,去而未去”。为什么说非去非来呢?因为佛的法身是尽虚空、遍法界,无在无不在的,你若说他去,去个什么地方?你若说他来,又来到一个什么地方?根本他的法身是周遍的,所以说非去非来。那么是不是就在我们这个世界呢?不是。不是单单就在我们这一个世界。这个法界是所有微尘微尘那么多的世界,无量无量、无边无边那么多的世界,都是佛的法身。所以说“微尘世界”:像微尘世界那么多。

+ H* x. m Q6 Q0 u$ u( L

“交映莲台”:交映,就是这个法界的佛这个光,照着那个法界的佛。那个法界佛的光,又照着这个法界。交映莲台,佛在莲台上坐着,互相放光动地,耳朵也放光,眼睛也放光,鼻子也放光,舌头也放光,牙齿上又放光,不但这么多的六根门头在那儿放光动地,每一个毛孔上,都是放光动地的。每一个毛孔又现出来微尘世界,无量无边那么多的诸佛,就在那一个毛孔上,所现出来的。

1 F! W; ~2 \! e" v

那么每一个佛都是这样子地放光,无量无边的。但是和电灯一样,你那个光也不冲突我这个光,我这个光也不冲突你那个光。不是说:“啊!你放那么多光,我的光没有地方了,这是不行的。”那光与光不冲突,光与光都是和的,这叫“和光”。所以,我们佛教就是和光的,这光与光不相冲突,我们人与人也不要相冲突,所以这叫交映莲台。这个交映,就是你的光照着我,我的光又照着你,光光相照,孔孔相通,和大梵天王那个网罗幢一样的。帝网重重,无尽无尽,这就叫交映莲台。这是第一个佛的法界,是这样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22: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法界

* i& j+ u: N" d0 h

菩萨就要行人家难行能行的苦行,难忍能忍的这种忍辱。

0 Y. J( M# I+ C* [

◎一九七二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 ^# Y6 i B% B

有情觉悟,跳出尘埃;
六度万行,时刻培栽。

4 `' X/ h9 z& f/ \

第二个,就讲到菩萨法界。方才为什么我把它换为“三世一切人”?就是因为这十法界都是由人修成的。人,不离现前一念心。所以第二个是菩萨法界。

9 q3 ?+ }/ z9 x9 n& W' o Q

菩萨法界,菩萨是梵语,翻译过来,叫“觉有情”。怎么叫觉有情呢?这个觉有情有两个讲法:一个是觉悟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都觉悟了,这是一个讲法;第二个是有情中的一个觉悟者。这两个讲法我们都有份的;什么有份呢?有份成菩萨。我们因为都是一个有情的众生,我们也可以在这个众生里边,做一个觉悟者。我们也可以以这个觉悟的道理,再去觉悟一切众生。所以这个菩萨是不错的,你也有份,我也有份。不单菩萨是这样子,就是佛,我们也都有份。

" t0 T2 e U* M- S, O

“哦!我不明白这个道理,怎么方才法师您说佛就是人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成佛呢?”不要说这个“人成佛、不成佛”的问题,你说这个果方他将来会不会长大?果方虽然还是叫“小孩子”,那么将来他会不会长大做一个人?做人又老了,会不会的?有这个可能,是不是呀?这就像我们现在是小孩子,佛就譬如大人,我们将来长大了就是佛,没有长大就是小孩子。我们现在在佛教里头就是一个小孩子。啊!天天要吃奶,天天要听法。这个听法,是特别能增长人善根的,特别能开人智慧的。所以你若能有机会听法,那比你赚多少钱都有价值。

. ?0 G; T! v% D! q1 r

所以我今天有一个规矩又要立出来,立出什么规矩呢?我 希望以后我们这儿的人,不要那么多的holiday(假日),不要那么多的旅行,若放假的日子啊,以研究佛法做旅行,以研究佛法做holiday;为什么呢?因为 holiday去旅行,太危险了。啊!你看看!每一个放假的日子,死的人,就不只一个,一定是多过一个。那么多过一个,或者去旅行,就有份的。所以在这个国家,我们要矫正这个风气。这个国家人人都愿意玩,愿意去旅行。我们佛教徒就要改善这个风气。做佛教徒的不要去旅行,不要旅行那么多。有这个时间来研究佛法,你说多好!来诵一诵经、念一念咒、拜拜佛,那更好!

$ ?) p' R6 k! |

拜佛是功德无量的,“佛前顶礼,罪灭河沙”,你佛前拜一拜,你恒河沙的罪业都灭了。“舍钱一文,增福无量”,但是我可不是教你们舍钱给我,你们要明白。你们有钱,到其他的道场去舍去,那给你们增福是很多的。我们这个地方,因为我们都是苦恼人,受不了人的供养,若供养一多,我们或者就会死了。若没有人供养呢?我们这个苦命运、这个苦生命,就多活几天。你看!我们虽然苦,我们也愿意多活几天,不愿意现在就死了。所以你要舍钱,愿意舍钱,到旁的地方去舍去,我绝对是欢迎的。因为其他种福的地方多得很,不需要一定在金山寺。金山寺都是苦恼人,都是没有福报的人,所以你们在这儿求福,是求不到的。你们不要害怕,我们饿不死!

( E) E+ j, C3 P* X4 Q1 k& H

“有情觉悟”:这菩萨是个有情者,有情中一个觉悟者,觉悟中一个明白者,明白中一个修行者,修行中一个实行者,这就是菩萨。所以说“跳出尘埃”:他若不明白,就跳不出这个尘埃,这个尘啊,太厚了,所以他跳不出去。你若觉悟了,这个尘就薄了,就好像尘土都没有了,跳出这个尘埃。

8 N0 x5 P+ G( N9 `2 W5 m( V

跳出尘埃以后怎么办呢?是不是就睡觉呢?是不是就吃饭呢?不错!还要睡觉,还要吃饭,还要穿衣服。可是怎么样呢?不是单单就做这些事情。本来你去做工,为着两餐,为着吃饭、穿衣服、住,为衣、食、住这三个问题;那么你跳出尘埃,就不是为这三个问题而生存了。那为什么呢?为着要行这六度。

+ s- b' `! M J$ r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说:“我知道,这布施就是教人布施给我。”不是的,是我们要布施给人。所以那个钱,我们要拣开它,我们不要这个的。这一些个肮脏的东西,我们不要那么多的。这个钱,是最邋遢的一个东西,你要是和它接近得太多了,那就是尘埃。什么叫尘埃?这个钱就是尘埃。你能不要钱,那是最清净了,就跳出尘埃了。你现在是跳出尘埃了,因为你持银钱戒。不过你不要再被它沾上。那么这是六度。

7 C+ r* h9 r& a! Y# n) i# n

“万行”:再修行万行。“时刻培栽”:不是说是今天我修,明天就不修了;今年我修,明年就不修了;这个月我修行,那个月就休息啦!今生我修行,来生就不修行啦!或者这一刻修行,那一刻又睡觉去了。不是的。时刻培栽,时时刻刻地都要修行这个六度万行。不要说时时刻刻,就生生世世我们都要修行这个六度万行。所以你能这个样子,那就是菩提萨埵了。

5 |# T& x, F9 A- u) y" |

说:“这是很不容易的!”你以为做菩萨那么容易就做啦?没有那么容易的。不单做菩萨不容易,做缘觉、声闻也都不容易的。做什么容易呢?鬼!做鬼最容易,堕地狱最容易,做畜生最容易,你若愿意容易,就做那个东西去。所以你想要做菩萨,那就是不容易的;菩萨就叫不容易。容易就是鬼,不容易就是菩萨。说是:“很难的。”“难”也是菩萨,那个难,就是不容易的一个别名。

/ d1 A( N6 N8 {9 ?0 u

所以,菩萨就要行人家难行能行的苦行,难忍能忍的这种忍辱。人家认为很困难的,哎!没有关系,我们去干去,这个样子的。不是说:哦!不容易做,我不干了。你不干了,那你就不是菩萨。往前进,精进!精进!精进!就是菩萨了,就是这样子,没有旁的巧妙的。你就是能做人家所不能做的事情,那就是菩萨。因为人人都不能做,你能做上来了,就是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22: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缘觉法界

6 ^ y; s% E: ^

讲到缘觉,我们自己要“觉缘”,觉悟这种因缘。

& d# r( t+ Z. J F) q$ h

◎一九七二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4 d n0 [3 o; j# | J1 q0 ]$ H

缘觉圣贤,孤峰独眠;
春花秋谢,十二连环。

7 d4 m. a, b/ [( Y* N4 n1 s& X$ g

我们讲这缘觉,因为什么我问你们这么多的问题?因为这个缘觉,就不欢喜有问题。他是孤独的,不愿意有其他人在一起。所以今天和你们研究这个大家共同在一起的问题──不要做缘觉。这个缘觉,在有佛出世的时候叫缘觉。没有佛出世的时候,就叫独觉,他自己就会开悟的。他就欢喜怎么样呢?“孤峰独眠”。所以说“缘觉圣贤,孤峰独眠;春花秋谢,十二连环。”这是讲缘觉。讲到缘觉,我们自己要“觉缘”,觉悟这种因缘。他是修十二因缘的,我们是十二因缘修的。

) ^" v$ K/ m3 N& M9 C" O8 o/ B+ D

十二因缘,第一是“无明”。他观察这个无明,无明从什么地方来的?咦!很奇怪,怎么会有无明呢?他就观察了:无明缘行,有了无明,就有了行为了,就有“行”了,有所表现了。有所表现了,就有了“识”。识就是分别,行就是个有为法。无明那个时候,也谈不到无为,也谈不到有为。那时候就是在有为、无为之间,然后有了分别。

L. j3 y( G ~5 s$ H$ c" P- l

因为什么有了分别呢?就因为有了有为法。有了有为法,然后就有了分别心。有分别心,然后就有了麻烦啦!这个“名色”就是麻烦。有了名色,一有了名,这就有“名”的麻烦;一有了色,就有“色”的麻烦。名色就是麻烦,麻烦就是名色。这个事情若讲起来更麻烦,不讲还没有麻烦,一讲就讲出麻烦来了。说:“嗯!怎么名色就是麻烦?我不懂啊!”你不懂?那你麻烦更多一点。因为你有不懂的麻烦了,我没有讲的时候,你没有不懂的麻烦。是不是?

/ @0 w' i# f3 U3 V& P

我没有这么说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没有这么多麻烦。我这一讲,啊!你不懂,有了不懂的麻烦。有不懂的麻烦,就想要懂了。这就有了“六入”了。你看,这六入就是想要懂,想要明白。听过没听过啊?没有人这么讲法!那现在就有了嘛!这就想要懂。

! R* T5 M A$ q, [& }

这六入就是想要明白才有六入。想要明白,于是乎,就生出一个眼识。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就生出了这个六入。这六入为什么要生出?就想要明白。谁不知愈想明白愈糊涂,愈糊涂愈不明白,这就是六入,就入了。你看!不明白,以后就要碰了。碰就是“触”;各处去碰,东碰、西碰、南碰、北碰、上碰、下碰,就好像那个苍蝇似的,各处去碰壁。为什么要碰壁?就因为要明白。没有听人这么讲过,是不是?这没有一定的法。怎么讲有道理就怎么讲,怎么没有道理也怎么样讲。

1 Y1 L# e4 W1 e

这个触就是个碰,到处碰壁。到处想要明白,谁不知碰痛了,就因为想明白。碰了之后,就有了“受”。“哎哟!我痛。”“唉呀!我很自在了。”我现在没有碰壁,现在很舒服;一碰壁,就觉得很不舒服。没有人说我一个不好,我觉得很快乐;有人说我不好,我觉得很不欢喜了。你看,这就是受,都是在这个地方,没有在外边,不要到外边找去。

# K% H! K; S( r& U5 E k s

这十二因缘,讲到“受”。受了,有了领受了就生出一种“爱着”来,就有爱着了。对于顺的境界,就生出一种爱着;对不顺的境界,就生出一种厌恶来。厌恶就不高兴了!为什么有个高兴?为什么有个不高兴?就因为有一个爱,有一个恶。恶,就是个不愿意、厌恶。所以这麻烦就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

2 A4 r( }( o* O' x7 C5 l0 I

“缘觉圣众,孤峰独眠,春花秋谢,十二连环。”春天万物发生了,这个缘觉的圣人在这儿就“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他觉悟到这一切的事事物物,都有自然的一种生灭。所以他就观这个“十二因缘”。

! o, s1 Z( J# a4 ?

前面讲到这个“受”、“爱”。我们人为什么有一种不平安的感觉?就因为有这种的爱。有了爱,就有了恶,也就是有了讨厌的。那么对你所要爱的东西,就生出来一个“取”了。怎么叫取呢?就是得着,就想要得着了。因为你爱,所以就想要得到。你得到了,这就满自己的这种欲望了。那为什么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因为想要拥有它,所以取缘有,就有个“有”了。因为有这个“有”,你想要得到属于你自己的。啊!这一属于你自己的,就有了“来生”。有了来生,又有了“老死”了。所以这十二因缘,就是缘觉圣人所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22: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闻法界

! _2 y P$ M# h; ^% E

谁对我们愈不好,我们要发愿成佛的时候要度他。

" H, Y0 H4 k% r7 p9 I

◎一九七二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 `2 U& r" Y' x u

声闻众僧,不论女男;
四谛观行,隐实示权。

+ D$ k/ E% t6 h: T1 Z0 f

再讲声闻法界。声闻,有初果的声闻、有二果的声闻、有三果的声闻、有四果的声闻。这里边又分出初果向──还没有正式证得初果,叫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声闻的人,又叫阿罗汉,也叫罗汉。这罗汉,他能以飞行变化、有神通。证果的人,不是随随便便就说:“谁证了果了。”“我是阿罗汉了!”不可以的!因为证果的圣人,他走路,鞋不沾地的,你看他像在地上走路,但是,他是在虚空里头,鞋不沾地,也不沾泥土。所谓不沾地,就是不沾泥土,甚至于在那个泥里边走,他那鞋子都很干净的。好像那个法顺和尚断流,他在很稀的泥上面走过去,鞋上也不沾泥,这是证果圣人的一种表现。不是说:“我证了果了。”就证了果了。

7 E0 ?3 Z. |9 S3 H, [3 K

我的一个弟子很有自知之明,我问他证了什么果了?他说:“证了水果。”证了水果,大约可以在水里头走,不怕水了。

2 Y# W, v0 q, b

声闻,在初果要断见惑;二果要断思惑;三果要断尘沙惑;四果也是断了尘沙惑,无明呢,他破了一点,但是没有完全都破,没有完全把无明都破尽了。这无明破尽了,就是成佛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的生相无明没有破,所以就不能成为佛。那么四果圣人,他所修的是什么法呢?他所修的这种法,人人都知道,我们人人都听过,就是苦集灭道。

# O7 o4 z1 ~8 a+ S( s* r" q1 _) \

释迦牟尼佛最初到鹿野苑度五比丘,就是憍陈如、马胜他们这一班五比丘。这五个比丘,本来都是佛的亲戚;可是跟着佛去修道,有的就受不了苦。释迦牟尼佛在雪山的时候,一天只吃一麻一麦,饿得骨瘦如柴。那么就饿跑了三个,说:“受不了苦了!”剩两个。以后,释迦牟尼佛在腊八那一天,天女送乳,天女给送牛奶去,释迦牟尼佛把牛奶喝了,这两个也跑了。这两个跑,不是因为受不了苦跑的,他们就说佛不会修行,说:“这修行要修苦行,要行苦行。你现在喝牛奶,这是不能修行的!不能受苦了!”也就跑了。这五个人一跑,都跑到鹿野苑去了。

3 e: q& g/ g/ g0 U+ J- B( M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先说了《华严经》,没有人听,以后就“为实施权”,就说《阿含经》。要对谁说呢?一观察:“我以前那五个同参,护我法那五个人,应该先去度他们去。为什么要先去度他们呢?因为在往昔我发了这个愿:我若成佛了,就要先度毁谤我的那个人、杀我的那个人、对我最不好的那个人,我要先去度他去。”谁对佛最不好呢?你们有没有人看过《金刚经》,《金刚经》里谈到有个歌利王。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做忍辱仙人的时候,他修行,这个歌利王就把老修行的身体给割了。为什么割他身体呢?

9 Y( {, b$ x: T; F& X

因为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修道,是个老修行;身上的尘土,修得也很厚,也不下山,在那儿用苦功、修苦行。那么歌利王呢,他就带着一些个宫娥、彩女、妃嫔,他这一些个太太、皇后都带去了。带去做什么呢?到那儿打猎去。打猎就是打这些獐麃野鹿啦,打这些个东西。这一些个女人也都跟他去,但是女人就很好玩的,就不跟着他去打猎,到山上去,看见那儿有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因为眉毛有三寸那么长,头发有两尺那么长;脸啊,从来也没有洗过,就好像尘土很厚的;衣服上尘土,最低限度大约也有一寸那么厚。这一些个女人见到这样子一个不认识的,就说:“啊!这是个妖怪!这是个妖怪!我们快走啦!”

6 F* i0 L" U# o& N5 T

这个老修行就说:“你们不要走,我不是个妖怪。”

L3 R) w4 b8 R2 e4 P

她们一听,说:“咦!他会说话!”于是乎,有的胆大的就说:“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 Y8 v9 _1 m8 w* \

“我在这儿修行啊!”

! w5 l1 N3 W/ e, k# D

“怎么叫修行呢?”

6 S1 K F5 k* E5 O' K$ h! `

说:“我修行想要成佛。”他就给这一些女人说法。

$ m3 @( e) R) q& s P- @0 C

说了之后,这一些个女人就对他很有好感了,说:“啊!你在这儿太苦了,你都吃什么啊?”

- C8 M* J( p3 f4 f/ w# Z( ?

他说:“我吃的就是草根、树叶之类的,有什么就吃什么,我也不到下边的人间去找吃的东西。”

) p2 N# I4 P# L$ n8 f6 w

啊!这些女人,时间一久,也就都不怕他了。这个去摸摸他的眉毛,那个又去摸摸他的手,那个又去碰一碰他的面,这么样子,就好像见到一个很心爱的什么物件,就都想要接近这个老修行。

7 z# N& E: B( o& Y: q

那么歌利王各处去打围回来了,找他这些个女人。一看,这些个女人都围在那个地方;这歌利王就看看这些个女人都在那儿干什么的?他就走路很轻的,慢慢、慢慢走,慢慢、慢慢走,走到这儿一看,他这些个太太啊、皇后啊,和这儿有很奇怪的这么一个人在讲话呢!这个也摸摸手,那个也摸摸脚的,很不守规矩的样子。啊!他就生出一种妒忌心了;在那儿听听,听他讲什么。啊!说是讲修行,在这儿讲修道。

: [* o% Q2 E) D7 P7 e5 V" R

歌利王就发脾气了,说:“你啊!不要在这儿骗女人了!你修的什么道啊?”

. b( R+ c5 O1 X Z- f2 ]

老修行说:“我修的是忍辱。”

. q8 p& R2 Y+ ~/ g& `8 @/ e

“什么叫忍辱啊?”

! [# s" T9 m1 e# [& N

说:“就是谁骂我、谁打我,我也不生瞋恨心。”

: R9 b# \: \5 [

歌利王说:“你尽骗女人可以啊,她们相信你,我才不相信你这一套呢!你能忍辱?真的?假的?”

+ p7 i/ ~# h5 x) H$ b( K

这个老修行就说:“当然真的了!”

5 P8 X. n0 k% V, R' r/ N* ]5 t Q

“你说真的!我试验试验!”把身上的宝剑拔出来了,就把手给剁下来了一只,说:“我现在把你手给剁下来,你瞋恨不瞋恨?”

@3 V6 M+ |; ?+ F

这个老修行说:“我不瞋恨。”

! X. y2 ~# B0 C4 H

“哦!好!你不瞋恨,你真有点本事,你尽打妄语,你心里瞋恨,你口里说不瞋恨,你来骗我!我是一个最聪明的人,你能骗得了我?”这歌利王又说:“好!你既然说你能忍辱,不生瞋恨,你那只手啊,我也给你剁下来。”把那只手也剁下。剁下了,又问:“你瞋恨不瞋恨?”

+ {) X: p2 t( k/ I( `, j& ^! E3 M) P

这个老修行说:“还是不瞋恨。”

* }$ M, P7 y9 `/ h

于是乎,他又拿着宝剑,把两只脚也给剁下了,这是剁其四肢。剁其四肢,又问:“你瞋恨不瞋恨?”

0 |% Z. Y: c9 X0 ~; O

这个老修行说:“我还不瞋恨。不单不瞋恨,我若成佛,还要先度你。”那么佛发的这个愿。

; t6 q: }7 e: M5 T. j

当时天龙八部、护法善神就发脾气了,就下大雨。这个老修行说:“我不瞋恨,有什么证明呢?我若瞋恨你,我这个手、脚,就不能恢复如故了;我若没有瞋恨心,我这个手脚啊,你虽然给我剁下来了,我还可以恢复如故。要是能恢复如故,像我原来的有手有脚,就证明我没有瞋恨;我若有瞋恨,就不会这样子了。”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说过这个话之后,手脚果然又恢复如故。

0 `8 h/ D) i- G( _

这护法善神,一看歌利王这么恶,把这个老修行四肢都给断了,于是乎,就大显神威,下雹子打这个歌利王。歌利王也知道厉害了,看老修行有这么大的神通变化,于是乎跪到老修行面前求忏悔。

p0 V8 N% k, X6 t H

老修行就发愿说:“我若不成佛啊,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我若有一天成佛,我就先度你成佛。你若不开悟不成佛,我也不成佛。”因为这样子,所以佛成佛了,就到鹿野苑去,先度憍陈如。这个老修行,就是释迦牟尼佛;憍陈如就是歌利王。佛因为在往昔有这个愿力──要度对他最不好的这个人。

q, p+ F! N' ~5 {& F" s8 i6 |

我们听见这一段公案,谁对我们愈不好,我们要发愿成佛的时候要度他。不要“你对我这么不好,等我成佛的时候,一定教你下地狱!”不要发这种愿。

$ P; z# F, Y0 }% b8 S

那么佛到了鹿野苑,为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

+ k0 Q7 e! u% Y

这第一次说法就这么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道,可修性;此是灭,可证性。”这第一次说。

# ^6 }( P" I/ }2 |) T D1 N# n m

第二次说:“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这是第二转。

/ D4 e/ L4 N9 o0 ?" y6 l6 P. Z

第三转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道,汝应修;此是灭,汝应证。”

& t2 s- S5 R' }" ~6 T: A1 T! `

说完了这三转四谛法轮,就说:“憍陈如,你现在在这儿被客尘来麻烦,你不得到解脱。”憍陈如一听这“客尘”两个字,他就开悟了。什么叫客呢?客,就不是主人。什么叫尘呢?尘,就是不干净的东西。我自性就是主人;自性是清净的。所以他当时就开悟。开悟就叫“解本际”,就明白本来的道理了,成了“解空第一”。

/ S& ]7 r) h+ Y

那个四谛法,要是研究起来,是无穷无尽的。今天时间也不等我了,也不等你了,也不等他了,我们时间又到了。

- F$ q& `7 K8 _! h

今天我们讲“声闻众僧”,“不论女男”:这个证果,女人也可以证果,男人也可以证果,证果就是声闻,就是阿罗汉。好像鸠摩罗什法师他的母亲,就是证三果的圣人。

8 u3 q- I# L. Q2 _5 D5 X( u! v

那么“四谛观行”:观行,就是修行,观察来修行。观察修行什么呢?修行这四谛法──苦、集、灭、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要修这四谛的法门。

$ b" x3 }* k2 q6 O1 y4 y" V# B

“隐实示权”:本来这一些个声闻,你看他是声闻,有的是大权示现,是大权教的菩萨来示现这个权教的声闻,所以这叫隐实。隐,把这实在的功德他都隐起来了。示权,示就是指示,权就是权巧方便。你不要认为他是声闻,是小乘,你就轻看他,不要这样子。他这也都是大菩萨再来的;不是完全都是大菩萨,可是其中一定是有的。那这个大乘菩萨,他又现一个小乘的身,来接引这个小乘,然后回小向大,所以叫隐实示权。这是声闻这一个法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5 13:14 , Processed in 0.1007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