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佛性论》所说,学佛要“以正见为先行”,因为正见总摄了戒定慧三学。陈兵教授把“得正知见”做为大乘根本四加行之一,并依经论和古德的开示,断言“无正见而修,称为盲修瞎炼”。 4 F" w/ J8 l# `9 C7 ?! v
龙树菩萨把正见对于学佛修行的作用比喻为我们走路的时候要“先以眼见道而后行”,如果不能先认清道路,就会步入歧途。唯有正见能够引导我们走向圆满解脱,《正法念处经》说:“出世涅槃,正见为本”。只有正见才是我们超脱生死苦海,证得涅槃的保证。相反“一切世间愚痴凡夫根本系缚,所谓邪见。一切众生以邪见故,堕于地狱、饿鬼、畜生。”邪见只会使我们沉溺于无尽的轮回。《杂阿含经》说:“邪见者,谓此岸;正见者,谓彼岸。”
, W1 A4 @1 |; r' y$ ?3 Z1 o7 H就像农夫如果拥有了一块良田,就可以在上面种出甘美的果实。当一位佛弟子具备了正见就可以出生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佛陀在《大宝积经》里说,只有具备了正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佛弟子,“若正见者名真佛子。”所以佛法的修行,所谓道谛,实质是以正见为体的。 8 c% h! Q& ?2 C+ A/ b
既然得到正知正见如此重要,那么佛弟子怎样才能获得正见呢?依据各种经论的论述,我们把获得正见的途径整理为前提、助缘、正行三个方面,共九个项目。 " I6 w- p0 g+ k/ F( q9 h
一、获得正见的前提 0 G; w7 J- j0 n: _ f5 A2 V1 ?
1、皈依三宝,具足净信 % y s) j0 g6 W, T% u8 U
要真正获得佛法正见,必须要以正信为前提,必须皈依佛法僧三宝,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只有皈依三宝,建立正信、净信,才能产生正见,进入佛法。
* V. W# n# Y( h6 `& X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一个人如果不相信佛陀是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觉者,具足十力、四无畏等无上功德,不相信佛陀说的法是宇宙间最彻底究竟的真理,不相信佛的圣贤弟子们是佛法真理的实践者和证明者,那么他对佛法就不能真正认同和接受,当然就无法真正理解,产生正见了。没有建立正信的人,哪怕精通三藏十二部,于佛法也只会是入宝山而空手还,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如佛陀所说:“若无信,是人不能入我法海中,如枯树不生华实,不得沙门果,虽剃头染衣,读种种经,能难能答,于佛法中空无所得。”这正是因为没有对三宝的信仰,也就失去了获得正见的前提和基础。 ) [% Q( [) e+ E0 O
《华手经》说:“如是诸经违逆不信,不受不赞,不如说行,名坏正见。”没有信仰,恰恰是正见的最大敌人。建立对佛法的宗教信仰,具足三皈依,护持戒体,既是佛弟子的本份,也是产生正见的根本前提。 $ o5 x" \* J$ r+ k: Z+ E" @* A
2、发菩提心
% u: e, d9 [! W# U, R; u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是众生修行成佛的种子和本因。《大日经》说“菩提心为因”,大乘佛法一切修行成就都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如果离开了菩提心,就失去了这个修行成就的种子。《华严经》说到菩萨有十种魔业,第一就是“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 8 l- \3 A. T5 N% U7 E
佛弟子只有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动机、立场和方法去追求无上菩提,才有可能获得正见。只有当一个人发菩提心时,才具足正见成就的根本条件。《大集经》说:“为菩提心而听法者即是闻声;至心忆念菩提之心是善思惟;观菩提心是名正见。”真正的菩萨既因发菩提心而得正见成就,又因菩提心和慈悲心,为救度众生而为他们宣说正见,令入正道。
. M% y( h: [6 C" ~3、严持净戒 r1 u Y# V8 I! p9 ~) c, J
戒定慧三学的因果关系和修行次第是因戒生定,由定生慧。严持净戒是定慧二学成就的前提。以如实知见的智慧为本性的正见,既是建立在戒定二学的基础之上,又含摄了戒学的内容。《大集经》说:“从他闻法生于正见。所谓闻者持戒威仪,威仪具故戒聚具足,戒聚具足已定聚具足,定聚具足已慧聚具足,慧聚具足已解脱聚具足,解脱聚具足已解脱知见聚具足。”一位真正具足正见的人,必然会持戒清净。同样,要想获得圆满正见,也必须要持戒清净。 5 g& b( j* } b4 X% I( Q+ v6 T: O
二、获得正见的助缘
) c- G* w0 r! z/ U$ [! O0 T! y在我们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善恶因缘。做为佛弟子要学会去判断利弊,应该有足够的智慧去抉择什么是有利于正见成就,什么是不利于正见成就的环境和条件。 ; u' e+ h% D8 `+ ^! a; a2 \
1、远离恶缘
$ |: {) x' H" Z8 f$ c6 ]. G依据各经论所说,佛弟子要获得正见,就必须远离各种会增长愚痴、破坏慧命的外缘,必须要不毁谤三宝,不否定佛教的根本法印,对佛法不生疑悔,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种恶见,远离恶友,不以外道及其典籍为究竟,不从事算命占卜的行当,对佛法的闻思修不放逸懈怠,不浅尝辄止生增上慢,为人不奸欺谄曲,具足十善业道。
( K0 {7 Z! b0 p2、修诸善业
6 X7 o- z' v* _) u' P7 ~( f佛弟子要获得正见,除了要远离各种恶缘和过错,还要修集福德智慧,修习身口意善行,培养增长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华严经》说:“是诸众生成就身善业、口善业、意善业,不逆贤圣,信受正见,行善业因缘故,身坏命终生于善处。”
: b T( U2 E' y( ~《成实论》中说有四个条件可以使人增长善法,成就解脱。第一是住善处,指生于有佛法流行的地方,远离五难之地;第二是依善人,指能够生值佛世。第三是宿殖善根,指没有聋哑等残疾。第四是自发正愿,指学习佛法,得到正见。这四个条件总结起来,其实就是要生生世世都能值遇佛法,修习正法。佛弟子们都知道,这其实是非常不容易办到的事情。如果想要满足这个条件,依《大智度论》,说到底还是要“自行正见,亦教他正见”。《大智度论》:“是菩萨常乐为他说法,亦深爱善法故,得随意善众生共生,所谓为中国。人于中国不生邪见家。何以故?是菩萨世世常自行正见,亦教他正见,赞正见法,欢喜赞叹行正见者,是故不生恶邪见家。” % [7 ?/ b/ E B% S" C# }0 S
三、获得正见的正行 5 h% Y1 s$ A% @2 c
对于如何修行才能获得正见,小乘大乘经论一致都说要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修习止观,渐次生发闻慧正见,思慧正见和修慧正见,如实了知四圣谛,亲证诸法实相,从而获得圆满正见。如《增一阿含经》说:“有二因二缘起于正见,云何为二?受法教化,内思止观。”《瑜伽师地论》说:“从他闻音,展转发生闻慧正见。为欲断除所治法故,又为修习道资粮故,方便观察。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复依思慧,发生修慧。由此正见,于诸邪见如实了知此是邪见,于诸正见如实了知此是正见。” ; m/ S* h$ Q" v7 n t+ q
1、依善知识
. z' R" }+ W$ `1 {& C《华严经》说:“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识力而得圆满,以善知识而为根本。”《杂阿含经》记载,佛陀曾对弟子们说只有善知识能令我们产生正见,增长正见。因此,我们对于真正的善知识应该恭敬承事,请问听受,随顺不逆,如法依止,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正见的教诲和传授。
5 a) e3 g0 [' |' g我们在依止善知识以前,应该尽量观察其是否有德有证,应该依经论所述善知识的德相多方考察。在现时代,佛弟子堪为依止的善知识,最起码应该具备正知见,对佛法的核心有着透彻准确的把握,善于观察弟子根性,对修行的道路具有正确的判断。佛弟子对与自己有缘的善知识,应该生起决定的信心,能够从其见地、修证、行为、人格等方面,强烈地感受到佛法的巨大力量。一旦决定依止,要视善知识如父如佛,不再以怀有成见和苛求之心,刻意去寻觅其过失,要对其教诫,信受奉行,依经论开示作圆满亲近。
* i( e4 o! {2 p2、听闻正法
6 d$ F8 B8 H- Y# `0 F《成实论》说:“正见必从闻佛法生,是故应习此佛法正论。”《大毗婆沙论》说,就像明眼人能避开艰险一样,一个人“多闻能知法,多闻能离罪,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若人闻经深信解,正见能除颠倒心。”听闻正法是生起正见、产生正信的起点。佛弟子应该多多闻听学习善知识的开示,阅读古今公认的大善知识的著作。尤其在今天真正的善知识寥若晨星,说法之人却多如牛毛的情况下,佛弟子更应该深入经藏,多读佛经,以佛菩萨所说了义正法为依止,认真系统地学习教理,对最重要的大经大论应该反复阅读,生起闻慧正见。 , N. I6 {4 I/ M! d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一些佛教徒由于种种原因,参禅而偏空,念佛而废理,修密而成狂,或因文化程度不足,或因懒惰懈怠,或因贡高我慢,轻视教理的学习,毁坏产生正见的基础,不但自己执着邪见,还以盲导盲,害人害己。这些过失,其实都是由于闻思不足所造成的,正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说“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学过。” 5 ~( `$ H X B$ k5 [! @
中国目前的年轻一代传统文化修养普遍低下,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佛典的学习能力普遍不足。很多人根本没有深入阅读经论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倒是对于市面上各种以佛法为幌子的快餐读物欣赏有加,对于网络上流传的似是而非的相似法言听计从,分辨不清什么是正法,什么不是正法。完全不顾唯有佛陀与其圣弟们宣说的经律论三藏方能称为正法,反而把道听途说来的东西认为就是佛法。在根源上首先就出了问题,正见又如何能够建立起来呢?
0 ]. B& L, y5 f这一点,我认为除了个人要纠正错误以外,佛教界应该也要负起一定的责任。因为这种状况的实质,是住持佛教者为四众弟子提供的佛法教育不足所造成。我们一方面要求佛弟子要广学多闻,另一方面佛教界应该要为他们提供听闻正法的机会和场所。
5 m4 f4 W# P. U5 V3、如理思惟 + u. { e) D8 u1 m6 I3 k$ m$ l/ A
佛弟子在产生闻慧正见的基础上,应该更进一步对所闻法义如理思惟,产生思慧正见。因为依据《解深密经》,仅有闻慧是不能对佛法的义理产生胜解,只有圆满的思慧才能够真正理解佛法的义趣,较为准确地把握佛法的全体和基本原理。《杂阿含经》说:“正思惟者,未生正见令生,已生正见重生令增广。”《大集经》说:“如是二法无有差别,谓善思惟及以正见。”
- U7 B* e; i/ L3 A! G% v# x: }如理思惟一方面要从宇宙人生最终极的问题出发,如世界的本源问题,生死问题,因果问题等,将佛法与其他各种宗教、哲学、科学等进行比较思考,从世界观、人生观上,深刻认识到唯有佛法才真正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是解决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唯一出路,是众生超脱生死轮回、得大自在大解脱的唯一依靠。以思所成慧的力量,促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彻底转变,以正见的力量,建立坚固正信,成熟信根信力。《成实论》云:“信亦二种,一从正见生,二从闻生。从正见生,信则坚固。从闻生者,不能如是。” * H& c( f. s, c
如理思惟更重要的是对于佛法的基本原理:三法印,实相印,四圣谛,二无我,因果缘起,涅槃寂灭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抉择。既要在思辩逻辑层面搞清楚,更要在止观当中,观察到身心内外世界的实质确实符合佛法所说,从而生起定解,成就世间和出世间正见。 & O. q N4 n# h% B
4、修习止观
- `% l6 ~* `$ W0 x4 n依《解深密经》,思所成慧虽能“善解义趣”,但是对教理的认知仍旧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不能使实相谛理明显在前,成为现量的亲证,见道解脱。所以,还要在思慧的基础上,法随法行,修习止观,成就圆满修慧,获得修慧正见。 . R* V, {, ~% r
获得修慧正见主要是通过在定心中修观,《涅槃经》云:“毗婆舍那名为正见。”佛弟子以毗婆舍那的思择力,对世间正见的染净因果,出世间正见的二无我、四圣谛等称量观察,“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在三昧中如实证知,以无分别智现证诸法实相,以后得智慈悲济世,获无漏有学、无学正见,方才成为真正清净圆满的正见。
$ l/ [6 s. m% V: ]9 o3 c止观修行是一套有着严密次第和技术要领的实际操作。学习者应该在有修有证的善知识的传授指导下修学,应以正见为导首,采取定慧双修、解行相应的方法,精勤修学,自知其心,自净其心,逐渐深入,得尝法味,获大利益。 9 `9 Y; n( I3 D' I1 a+ p1 z, r% H
四、结论 : t/ m1 G, E, G1 ~: H0 S( R5 q
以上三个方面,九个步骤,是大小乘经论共说的获得正知正见的必经之途,尤其正行部分其实是《瑜伽师地论》所说三皈依后的四正行,是一切学佛人的必修功课。佛弟子应该深刻认识到正确的见地对佛教,对人生,对修行的重大意义,对正见生起大希求心,依照经论所示,如法受持,如说修行。我们应该如《优婆塞戒经》所说,观察“人身难得。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正见。虽具正见,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闻正法。虽闻正法,难得受持。”佛弟子应视正见如命,护正见如目,修正见如宝,发大菩提心大慈悲心,以正见自利利人,令正法久住,众生得度 。转自ban-jia.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