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O. `% u# L7 w0 M 《净土与禅 —— 印顺著》节选 / m) h$ `; L7 H9 U6 Z E* h# T: q
1 t& C# Z2 ~. t, E) n* T 三 念佛法门三特征
, j. @9 h! u" y( _ 念佛(称念阿弥陀佛)法门, 有三种特征:一、他增上,二、易行道,三、异方便。此三者,在一切佛法中,无论是大乘或小乘,本来都是普遍具有的,不过糅合这三点而专门阐扬显示的,唯是念佛净土法门。 3 R" \# @( ^$ b0 P) a6 Y
, q" U8 U, v3 B. c- A 一、他增上:他增上的反面,是自增上。修学佛法,有依自 ) u- ^' R1 a% K+ T9 }; t9 I
力和依他力二种,自力即自增上,他力是他增上。我常说佛法重于自力,但并不是说到自力,便完全否定他力,因为他力也是确实存在的。例如一个人生存于世间,不能专靠自力或他力,而是依著自他力的展转增上。如小孩必由父母养育,师长训导,一直到长大成人,在社会上也还得依靠朋友。同时他所需要的衣服饮食等资生物,也都不是全由自力供给。所以就世间法说,一个人的生存,决无专赖自力而可以孤独存在的。佛法中,如声闻乘特重自力,但也不能不依靠他力。如归依三宝,即是依三宝的加持力;在修学的时候,也须要师长同学的引导与勉励。特别是受戒,要经三师、七证、三白羯磨,戒体才得成就。若犯僧伽婆尸沙重戒,则须依于二十清净大德,至心忏悔,罪垢才能蠲除。这仅就小乘说,实则一切佛法莫不如此。我平常总是说,佛法是专重自力的,所谓“各人生死各人了”,这话本是绝对的正确。如佛的儿子,佛的兄弟,若不自己努力修学,佛也不能代他们了生死。但这并非没有他力,不过任何事情的成办,一切他力,都要透过与自力的合理关系。诸佛、菩萨、罗汉,以及师长道友,固能给予我们的助力,但这种助力,必经我们自力的接受和运用,才能显出它功能。所以外来的力量并非无用,而是要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接受它,运用它。假如自己毫不努力,一切都依赖他力,那是绝不可能的。比方患贫血症,可以输血补救,但若身体坏到极点,别人的血也是救不了的。换句话说,必须自身还有生存能力,然后才能吸受他人之血,以增强自己的身命。 - U8 H0 x+ r) I
接受他力,最要紧的是自觉到有一种力量在支持我们。如小孩正在害怕时,有人对他说:你妈妈就在身边呢!立刻就会发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他不再害怕;这因为,小孩自己知道母亲是他的保护者,所以一听说妈妈,便无所畏惧了。一般人,特别是怯弱的人,当他沉沦在苦恼绝望之中,一旦自觉到有某种力量支持他,便能做出很多平时所不能做的事情。一个国家亦如此,当他发生危急困难时,若有其他国家发表支援的声明,人心便会转趋安定,而发挥出莫大力量,克服困难。如自己不求改进,那么外力的援助,不能拯救这一国家的危亡。他力,要依自力而成为力量。有时,明明是自力,却可以化自力为他力,因而增进自力的。如夜晚走路,有人怕鬼便唱起山歌来。听到了自己的歌声,好像有了同伴,有了支持他的力量,使他不感孤独,不再怕鬼。又如小孩害怕的时候,即使母亲在他的旁边,而他自己不晓得,还是一样的害怕。反之,母亲并不在,听人说母亲就来了,也会使他坚强起来。所以,外来的他力,或者只是自力化而为他力,只要自己知道,知道外来有某种力量,确能援助自己,即能发生效用。称念阿弥陀佛,依佛力而往生净土,即是他力。但从上解说,我们可以知道,确有阿弥陀佛,但如不知不信不行,也仍然无用,不得往生西方。一分学佛者,为了赞扬阿弥陀佛,不免讲得离经。一只鹦鹉,学会念阿弥陀佛,一只鹅跟着绕佛,都说他们往生西方。大家想想,鹦鹉与鹅,真能明了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吗?也有信有愿吗?
6 l6 }5 E1 v0 w( g/ {5 J) r. A自力与他力,必须互相展转增上。如果专靠他力而忽略自力,即与神教无异;依佛法说,便不合因果律。不管世间法也好,佛法也好,若能著重自力,自己努力向上,自然会有他力来助成。如古语说;自助者人助之。不然,单有他力也帮不了忙,所以佛教是特重自力的宗教。大凡一个人的能力越强,自力的精神也就越强。如小孩的生存能力薄弱,即依赖他力,渐渐长大,生存能力渐强,自力的表现也就渐渐明显。故佛法的他力法门,如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龙树与马鸣等,都说是为志性怯劣的初心人说。教法被机而设,这是特为能力差的怯弱众生说的。念佛法门,是属于他力的,依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攝受,才有往生净土的可能;若没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则不能往生。 0 N6 W Q- G# G" [; k' u
二、易行道:易行道,这名称出《十住毘婆沙论》。龙树说:菩萨得不退转,要修四攝、六度种种难行苦行,极不容易。于是有人就问:有没有比较容易行的?龙树即批评说:这是下劣根性,无大丈夫气。菩萨学佛,应难行能行,勇往直前,不该自卑。但为了适应根性,他毕竟还是依经而说出易行道。易行道,并非专指念佛,而是概括普贤的十大愿,即礼佛、赞佛、供养佛等。这些所以被称为易行道,是因为容易学,容易做,并不是说学了这些法门就容易成佛。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念佛、礼佛、赞佛、供养佛等等,都是嘴里念,心里想。就是供佛,也是在观想中供养。所以易行道的易行,即在乎自心观想,不须依具体事物去实行。不能胜解观修,口头念也可以。从口头诵持,再引起内心的思维。若真正赞佛,就得造偈如实称叹。真正供佛,就得不惜牺牲一切而作供养,这就难行了。易行道,即依缘佛果位的种种功德,而去观想或称念。这原出自《弥勒菩萨功德经》,说释迦佛因中修难行道,精勤苦行,发愿于五浊恶世成等正觉。而弥勒则是修的易行道,故将来在净土成佛。约此说,一般的念佛、赞佛、随喜、忏悔、权请、回向,可以增长善根,消除业障,都是属于易行道。念阿弥陀佛,就是易行道的一种。《十住论》说易行道念佛,也并不是专念阿弥陀佛的。易行道的礼佛、赞佛、供养佛等,处处以佛为中心。菩萨修布施持戒六度等行,是难行道。龙树说:菩萨发心有依大悲心修种种难行苦行;有依信精近心,乐集佛功德,往生净土的。这二种,也即是初学的二门路:前者从悲心出发,修难行道;后者从信愿出发,修易行道。然易行道也就是难行的前方便,两者并非格格不入。《十住毘婆沙论》说:易行道不但是念佛,包含念菩萨、供养、忏悔、随喜等等,菩萨依此行门去修,到信心增长的时候,即能担当悲智的难行苦行。对于初心怯劣的根性,一下子叫他发心修大悲大智,是受不了的,或即退心不学。故修学佛法,不妨先依易行道,渐次转近增上,至信愿具足,而后才修难行道,这么说来,易行与难行二道,仅为相对的差别,并非绝对的隔离。 ! X, X, f; n% ?9 b" S
念阿弥陀佛,是易行道,易行是不太劳苦的意思。《十住论》说:或步行而去,或乘舟而去。乘舟而去,身心不感劳苦,如易行道。但比步行而去,不一定先达目的地。有些学者,为了赞扬净土法门的易行,说什么“横出三界”,“径路修行”。从激发念佛来说,不失为方便巧说:如依佛法实义,误解易行道为容易了生死,容易成佛,那显然是出于经论之外,全属人情的曲说!
2 ^: G/ d& ~& a; c8 p/ z' k7 d三、异方便:异方便,名称出《法华经》:“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这异方便,也就是《大乘起信论》的胜方便,其意义可解说为特殊或差别。《攝大乘论》大乘的十种殊胜,古译为十种差别。玄奘译阿赖耶(种子)‘亲生自果功能差别’,古人即译作胜功能。所以异方便,胜方便,差别方便,都是一样,为同一梵语的不同译法。
% B" i0 I/ C$ ~6 l! n4 e方便有两种,一正方便,二异方便。《法华经》说:‘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这不是不要方便,而是说,在一乘大法中,要舍弃那不合时机的方便,而更用另一种方便来显示第一义。 ' K2 k" x9 }5 ~
正方便,即三乘共修的方便。佛为声闻说戒、定、慧三无漏学,及无常、苦、无我、不净等观门,使众生厌生死苦而出离世间。但这是容易沉溺于独善厌世的深坑,所以到了大乘,除了对无常、苦、无我、不净等,给以新解说而外,更有异方便来教导。但异方便,不是声闻法中所完全没有的,只不过大乘中特别重视而已。这就是修塔供养,兴建庙宇,画佛图像;乃至一低头,一举手,或一称南无佛,皆可成佛道等。这种种方便,特重佛功德的讃仰,著重于庄严。如《法华经》的长者,璎珞庄严,与穷子的除粪,怎样的气派不同!又如华严海会,何等的矞皇严丽?与小乘大大不同。不著重苦与不净,而反说乐、净。依乐得乐,如《维麻诘经》说的:‘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这种方便,在小乘是不大容许的(除了定乐)。大乘强调佛果的无边庄严,总攝一切福德,故特发扬此一教说。异方便很多,《法华经》所列举的如何如何‘皆可成佛道’,都是。念阿弥陀佛而生净土,《起信论》即明说为胜方便,所以念佛是异方便之一。
5 h& j& r- ]3 l5 m他增上及易行道,一切佛法中普遍存在,不过大乘较为著重。异方便,小乘只有一些痕迹,而大乘则大为弘扬。尤其是念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糅合这三方面,著重这三方面,这才在佛法中,露出一个崭新的面目。比之于小乘,显然有着很大的差异。
8 d: t/ w3 x- T1 B A$ @我们若不念佛则已,如欲提倡念佛,便非从这些意义去把握不可。这才能认清念佛法门的特胜处。中国素重圆融,有人从禅净融通去解说,说什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对于有取有舍有念的净土法门,实际是不能表现法门特色的。法门各有差别,真正的念佛,还是依专门修持净土法门的去认识。 : R* _3 \/ o2 N, i
四 念佛三要
; k: O" e+ }0 {一、信: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为三要,缺一不可。念佛为佛法的一门,所以修净土法门的,对佛法应有正确的信解。净土经中所说,素来不知佛法的,到临命终时,得到善知识的引导,能专诚恳切的念阿弥陀佛,便可以往生净土。这是不得已的方便,因为人到临死,时间无多,不能再为开导其他的佛法,只好以简易的阿弥陀佛教他持诵。若说平时学佛,只凭一句阿弥陀佛,别的什么都不要,就可以往生,这与神教的因信得救,有什么差别?所以佛教中基本的道理,如因果、善恶、轮回解脱等,都应有一明确的信解,这就是信三宝、信四谛等。假使对这些基本的道理,缺乏坚信,疑惑不定,说他念佛便可往生,实在是笑话!所以修净土的人,先要坚定佛法中的基本信念,然后再加净土法门的特殊信念。 & F. F# o2 d4 V) g9 C
特殊信心有二:(一)信阿弥陀佛的依正功德:修净土的人,不但确信净土的实有,而且还要信得净土的清净庄严,是极理想的乐土;信阿弥陀佛成佛以来,说法十劫,有无量功德。但更根本的,是要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极深、极广、极有大力。依佛自证说:因圆果满,自己受用法乐,当然有良好环境的净土。然从如来发心为他说:阿弥陀佛在因地时,作法藏比丘,曾在世自在王佛前,观种种清净世界,而后立愿,要总合一切清净世界的严净,庄严自己的净土,成一极乐世界,以作攝化众生的道场。众生生到净土后,以各种善缘具足,容易修学,成办道业。从这悲愿教化的观点去看,净土是佛为众生而预备的,是攝化众生的大方便。只要众生能发愿往生,决定可以得到接引,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四十八愿的根本特胜。能信得,十念、一日乃至七日,皆可往生极乐世界。如缺乏或不能坚定这一特殊信念,那么虽然信有阿弥陀佛与净土,也还是不够的。 % g2 X( e: G' n
没有真智,没有断障,就能往生净土,站在自力的因果立场,是有问题的。满身烦恼恶业的众生,没有修集戒、定、慧的圣道,怎会有进入净土的资格?没有净因,怎能获得净果?所以唯识家说:称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是别时意趣。这是说,现生念佛,使众生信解有佛,积集善种;将来再生人间,修布施、持戒,展转增上,定慧成就,可以往生净土,并不是说现生念佛,便可往生。这譬如说‘一本万利’,约展转说,并非一下子就有万倍利息。这是纯依自力的说法,身心清净,才可与净土相应,生净土中。若以唯识家所说十八圆满受用土说,非地上菩萨不可,即以胜应身的方便有余土说,在小乘是罗汉,在大乘也要伏断我执。然而,依龙树所说中观大乘,有易行道法门,称念弥陀,命终可得往生的。这关键就在:众生自力是不够的,依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的攝受,才有可能。所以信修净土法门,如对弥陀本愿力,缺乏深刻信念,即是信心不具足,不能达成往生的目的。 : R% c( n2 L0 T( x: ^
(二)信念佛法门的殊胜德用:一般的说:称名念佛,只要心口相应,称念六字洪名,念到身心清净,一心不乱,便可往生净土。如此推重念佛法门,还没有充分显出念佛法门的特胜。如念阿弥陀佛心得清净,念其他的佛、菩萨、经典、咒语,一切都可以得心清净,得心不乱,何必特别弘扬净土法门?所以除了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而外,更要信往生净土的特殊德用,这就是:往生极乐净土,在信阿弥陀佛的悲愿攝引外,更要信‘一心不乱’,为获得弥陀愿力攝引的条件,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如能往生,决定不退,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中,最为稳当。能确立了这二个信念,然后发愿修行,才能精近而达往生的希望。 ; S' m0 o5 X! l8 E8 X& Y# t
二、愿:信与愿不同,勿以为有了信,必然有愿;要知凡愿必定有信,有信未必有愿。总论佛法,有信心,当然要有愿行。然佛法中法门无量,不问它了义的、不了义的,方便的、真实的,都各有其特质,有其作用。这些无边法门虽有信仰,虽有广泛的宏愿——无量法门誓愿学,但在现生的修学中,不一定要样样法门,都发愿去修持。故深信净土,不一定发愿而求往生。现在人每每缺乏合理的分别,如见你不挂念珠,不虔诚念(阿弥陀)佛,就以为你对净土法门没有信心。以为你如能信仰净土法门,为什么不专精修学!这实在是极不合逻辑的。如我们对社会的各种正当事业,觉得都有好处,对人类,对国家都极为需要。但决不能样样去做,只能捡择志趣相投的作为个人的终生事业。修学佛法也如是,法门无量,应该信,应该愿学,但切实修学的,只能选择与自己意趣好乐相适合的,便由信而进一步的发愿去实行。所以愿必有信——愿由信来,而深信却不一定有愿行。 ; j' N4 ?% F+ X- X+ P
净土法门的愿,除愿成佛道,愿度众生普通愿而外,主要是愿生彼国。愿生彼国,约目的说。然在实行中,应该有深一层的愿求,就是愿得弥陀佛本愿的攝受,回向文中,即有此意。约佛本身说,佛是无时不在悲愿攝受众生。可是众生自己,不自动的发愿要求攝受,接受佛陀的悲愿,便不能为佛所攝受,佛与众生间便脱了节。如海中救生艇,投下救生圈或绳索,若落海者心愿登舟脱险,却不想接受救生圈或绳索,试问如何可以得救?所以往生净土,要仗阿弥陀佛的慈光攝受,尤须众生的发愿,愿意接受佛陀的本愿。众生愿与佛愿相合应,往生净土,才有可能。要知道佛要遍救一切众生,众生本身不起信愿,缺乏被救资格,佛也无能为力。这也即是上面所说的他力要通过自力。如太阳光明普照一切,但不照覆盆之下;佛愿遍度一切众生,但度不了无出离心,不愿接受救济的众生。佛是大能,而不是全能万能的。在救济一切众生时,众生有著自己的因果关系,佛并不能想到做到。否则,这世界早就没有众生了!所以愿生净土,是所愿的目的;愿受阿弥陀佛悲愿的攝受,才是发愿的实质。
: c# Q R, N) ?0 j三、行:概括的说,行有二:一是往生净土的助行;一是往生净土的主行。以净土三经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要培值深厚的善根,增长种种福德,以作生净土的资粮。《观无量寿经》说有三品,如孝敬父母,布施、持戒、读诵大乘等。大本《阿弥陀经》,也说到布施、持戒等。这些善根福德,修净土的人,应该随分随力去做,使善根增长,福德增胜。往生净土,念佛是正因,增植善根福德是助缘。有些念佛人,好走偏锋,以为生死事大,念佛都来不及,那里还有功夫去修杂行,专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得了。如告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经文,他却巧辩的说: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就是宿植善根,广修福德因缘了。这是多大的误解!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并非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闻佛名’。求生极乐净土,助行还是需要的。但念一句弥陀的,只有适用于‘平时不烧香,临(命终)时抱佛脚’的恶人(见《观经》);一般人平时修学,应该随分修集福德因缘,以此功德回向净土。永明大师的万善同归,是比较稳当而正确的说法。 7 o; R( X' I) I: T5 `
往生净土的主行,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皈投依向义,内含希求阿弥陀佛悲愿加持的意义。现在的念佛法门,非常流行,往往失去了本义。称念是净土行,照净土法门说,应该依信、愿而起行。可是有些念佛人,不解念佛之所以,既无信,又无愿,这与净土法门,当然不合。有些念佛的,以念佛为冥资。有些为了家庭的烦恼而念,为了生意或政治的失意而念。一心念佛,以精神集中,身体心理,都得到某种清净,某种喜乐,或泛起某种特殊心境。于是便自以为得了受用,沾沾自喜,逢人便说念佛好!念佛当然很好,但这还不是真正的净土行者,还不是净土法门的真利益。充其量,这不过是类似的定境(正定也极为难得),只是由于精神集中,减少了内心的散乱,浮动,减少一些烦恼而已。如以此为目的,何必一定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生净土,当然会有这种心境,而且更好。若仅此而无信无愿,是不能往生的。所以净土法门的修行(念佛),要在深信诚愿的基础上,要在渴仰弥陀本愿的攝受中去念。空空洞洞的行,不会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相呼应,不相应便不能生净土。 e o. F! U( G; U% p/ r& y: p
信愿行的总合,是净土法门的要决!三者具足,即得往生。依他力而往生,这不妨举喻来说:如美国或某国,为东方人办了几个学校,欢迎我们去留学,可以供给膳宿,甚至可以供给交通工具,他愿意我们去,只要我们肯去。如我们对他没有信心,或自己不发生兴趣,这当然不能去了。假使你有信有愿,愿意去一趟,但还缺少一件,还要彼此同意的证明文件——护照。护照签了字,你就可坐他的飞机到那边去。这如净土行人,在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中,有信、有愿,又加上称念阿弥陀佛的签字手续,自然可以达到净土的目的地。净土法门的三要,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不具足三要称念阿弥陀,等于一纸伪造文件,起不到实际作用。
8 U8 [+ |0 P( B4 H五 念佛
& k: q% p8 p' s# D( _一、念:净土法门,一般都以称名念佛为主,以为称名就是念佛。其实,称名并不等于念佛,念佛可以不称名,而称名也不一定是念佛的。 $ S7 ?6 H- F3 x6 m
要知道,念是心念。念为心所法之一,为五别境中的念心所。它的意义是系念,心在某一境界上转,明记不忘,好像我们的心系在某一境界上那样。通常说的忆念,都指系念过去的境界。而此处所指称的念,通于三世,是系念境界而使分明现前。念,是佛法的一种修行方法,如数息观,又名安般念;还有六念门;以及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处,都以念为修法。要得定,就必修此念,由念而后得定。经里说,我们的心,烦动散乱,或此或彼,刹那不住,必须给予一物,使令攀缘依止,然后能渐渐安住。如小狗东跑西撞,若把他拴在木椿上,他转绕一会,自然会停歇下来,就地而卧。心亦如此,若能系念一处,即可由之得定。不但定由此而来,就是修观修慧,也莫不以念为必备条件。故念于佛法中,极为重要。念有种种,以所念的对象为差别,如念佛、法、僧、四谛等。现说念佛,以佛为所念境界,心在佛境上转,如依此得定,即名为念佛三昧。然念重专切,如不专不切,念便不易现前明了,定即不易成就。要使心不散乱,不向其他路上去,而专集中于一境,修念才有成功的可能。经中喻说:有人得罪国王,将被杀戮。国王以满满的一碗油,要他拿着从大街上走,如能一滴不使溢出外面,即赦免他的死罪。这人因受了生命的威胁,一心一意顾视著手里的碗。路上有人唱歌跳舞,他不闻不看;有人打架争吵,他也不管;乃至车马奔驰等种种境物,他都无暇一顾,而唯一意护视油碗。他终于将油送到国王指定的目的地,没有泼出一滴,因此得免处死。这如众生陷溺于无常世间,受著生死苦难的逼迫,欲想出离生死,摆脱三界的系缚,即须修念,专心一意的念。不为可贪可爱的五欲境界所转;于可瞋境不起瞋恨;有散乱境现前,心也不为所动。这样专一系念,贪瞋烦动不起,心即归一,寂然而住。于是乎得定发慧,无边功德皆由此而出。反之,若不修念,定心不成,虽读经学教,布施持戒,都不能得到佛法的殊胜功德,不过多获一点知识,多修一些福业而已。 . K( l; J# J w
二、念佛:念佛,一般人但知口念,而不晓得除此以外,还有更具深义的念佛。如仅是口称佛名,心不系念实是不能称为念佛的。真正的念,要心心系念佛境,分明不忘。然佛所显现的境界,在凡夫心境,不出名、相、分别的三类。
5 m: f+ [9 W- s: s- f! D依名起念:这即是一般的称名念佛,是依名句文身起念,如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即是名。而名内有义,依此名句系念于佛——以‘南无阿弥陀佛’作念境。这是依名起念,故称名也是念佛。
, f' c7 U. B* N& E' T/ w2 c0 X不过,称念佛名,必须了解佛名所含的意义,如什么都不知道,或以佛名为冥资等,虽也可成念境,或由此得定,但终不能往生极乐。这算不得念佛的净土法门,因为他不曾了解极乐世界的情形,和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无信无愿,泛泛称名,这与鹦鹉学语,留声机的念佛,实在相差不多。有一故事:有师徒两个,徒弟极笨,师父教他念佛,他始终念不来,老是问师父怎样念。师父气不过,骂他道:“你这笨货!”并且把他赶跑。可是他却记住了,到深山里去,一天到晚,念着“你这笨货,你这笨货”。后来师父又去找他,见他将饭锅子反著洗,觉得徒弟已得功夫。便问他这一向修的什么功,他说就是师父教我的:“你这笨货”。师父笑道:“这是我骂你,你怎把它当佛在念?”一经点破,徒弟了解这是骂人的话,所得的小小功力便失去了。心系一境而不加分别,可以生起这种类似的定境,引发某种超常能力。但一加说破,心即起疑,定力也就退失。当然,称名念佛,决不但是如此的,否则何须念佛,随便念桌子板凳,不也是一样吗?须知道,阿弥陀佛是名,而名内包含得佛的依正庄严,佛的慈悲愿力,佛的无边功德。必须深切了解,才能起深切的信愿,从信愿中去称名念佛,求生净土。 3 `) h! P w, w+ ~
依相起念:这是观想念佛,念阿弥陀佛或其他的佛都可以。或先观佛像,把佛的相好庄严谨记在心,历历分明,然后静坐系念佛相。这种念佛观,也可令心得定。我遇见的念佛的人,就有静坐攝心,一下子佛相立即现前的。但我所遇到的,大都还是模糊的粗相,容易修得。如欲观到佛相庄严,微细明显,如意自在,那就非专修不可了。而且,佛相非但色相,还有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五分法身,无量无边的胜功德相,在这佛功德上系念观想,大乘为观相所攝,小乘则名为观法身。
) ^! L9 S; ?8 q; Q- `$ z$ {依分别起念:依分别起念,而能了知此佛唯心所现,名唯心念佛。前二种依于名相起念,等到佛相现前,当下了解一切佛相,唯心变现,我不到佛那里去,佛也不到我这里来,自心念佛,自心即是佛。如《大集贤护经》(二)说:‘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随彼心念,还自见心。今我从心见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华严经》(四六)也说:‘一切诸佛,随意即见。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无所从来,我无所至,知一切佛及与我心,皆悉如梦。’佛的相好庄严,功德法身,分分明明,历历可见,是唯(观)心所现的。了解此唯心所现,如梦如幻,即是依(虚妄)分别而起念。佛法以念佛法门,引人由浅入深,依名而观想佛相,佛相现前,近而能了达皆是虚妄分别心之所现。
0 G) `4 g% j6 p% ^4 s+ i若更进一层,即到达念佛法身,悟入法性境界。唯识家说法有五种,名、相、分别而外,有正智、如如。无漏的智如,平等不二,是为佛的法身。依唯心观进而体见一切平等不二法性,即是见佛。《维摩诘经》亦说:‘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以明得见阿閦。《阿閦佛国经》也如此说。《般舟三昧经》,于见佛后,也有此说。佛是平等空性,观佛即契如性;智如相应,名为念佛。《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即见如来’,平常称此为实相念佛。念佛而达此阶段,实已断除烦恼,证悟无生法忍了。 5 \# J" [' d. ^3 L( O7 v
由称名而依相,乃至了达一切法空性,一步一步由浅而深,由妄而真,统攝得定慧而并无矛盾。这样的念佛,就近乎自力,与修定慧差不多,故念佛法门也是定慧交修的。但依《般舟三昧经》说:如见佛现前,了得唯心所现,发愿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可见念佛方便,要求往生净土,要有佛的悲愿力。在四类念佛中,以称名念佛最为简易;一般弘通的净土法门,即著重于此——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和信求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的攝受。 . H$ I1 D9 Q4 l0 Y6 \. z5 _
称名念佛,并非仅限于口头的称念。如《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玄奘别译,即作‘思维’。由此可见,称名不但是口念,必须内心思维系念。因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由名号体会到佛的功德,实相,系念思维,才是念佛。所以称名是重要的,而应不止于口头的唱诵。 ; D' p) D; H2 C& x. y/ D1 t
上面说的是通泛的说一切念佛,现在别依称名念佛,再加说明。称名念佛的方法,有人总集为‘念佛四十法’,即专说念佛的方便。然念佛中最重要的,是三到。净宗大德印光大师也时常说到。三到是:口念、耳听、心想,三者同时相应。念得清晰明了,毫不含糊,毫不恍惚。称名时,不但泛泛口唱,而且要用自己的耳朵听,听得清清楚楚;心里也要跟着音声起念,明明白白的念。总之,口、耳、心三者必须相应系念,了了分明,如此即易得一心不乱。许多人念佛,不管上殿,做事,甚至与人谈话,嘴巴里似乎还在念佛,心无二用,不免心里恍惚,耳不自听,不能专一。或讲究时间念得长,佛号念得多,但这不一定有多大用处。例如写字,要想写得好,写得有功夫,一定要郑重其事的写,一笔又一笔,笔笔不苟,笔笔功到。虽然写字不多,如能日日常写,总可以写出好字。有人见笔就写,东 西涂,久而久之,看来非常圆熟,其实毫无功力。也有年青时即写得好字,而到老来却写坏,因为他不再精到,随便挥毫,慢慢变成油滑,再也改不过来。念佛也这样,时间不妨短,佛号不妨少,却必须口耳心三到,专一系念不乱。如果口里尽念,心里散乱,东想西想,连自己也不知在念什么,那即使一天念上几万声也没有用。所以若要不离念佛,不离日常生活,一定要在成就以后。初学人,叫他走路也好念佛,做事正好念佛,那是接引方便。念佛而要得往生,非专一修习不可,如一面妄想纷飞,一面念佛,一成习惯,通泛不切,悠悠忽忽,再也不易达到一心不乱。要念佛,还是老实些好! . m/ k5 s" X- K# c Z% S% K
说到称名念佛的音声,可有三种:(一)大声、(二)细声、(三)默念。在念佛的过程中,三种都可用到,如专轻声念,时间长了容易昏沉,于是把声音提高,念响一点,昏沉即除。如专于大声念,又容易动气发火,令心散乱。再换低声念,即能平息下去。音声的轻重,要依实际情况的需要,而作交换调剂,念低念高都没有问题。但专以口念,无论高念或低念,都不能得定。依佛法说,定中唯有意识,眼等前五识皆不起作用,口念闻声,当然说不到定境。念佛的目的,是要达一心不乱,所以又要默念。默念,也称金刚持,即将佛的名号放在心里念,口不出声,虽不作声,自己也听起来却似很响,而且字字清晰,句句了然。这样念,逐渐的心趋一境,外缘顿息,才能得定。
$ |& b Q7 d+ h. K1 `再谈谈念佛的快慢。我们念佛,起初都很慢,到转板的时候便快起来。这很有意思,因为慢念,声音必定要拉长,如:南—无—阿—弥—陀—佛,每字的距离长,妄想杂念容易插足其间,所以要转快板,急念起来,杂念即不得近。禅堂的跑香也这样,催得很快很急,迫得心只在一点上转,来不及打妄想。不过专是急念也不好,会伤气,气若不顺,分别妄想也就跟着来。如转而为慢念,心力一宽,妄想分别也淡淡的散去。这完全是一种技巧,或缓或急,不时交换调剂,令心渐渐离却两边,归一中道。如骑马,偏左拉右,偏右拉左,不左不右时,则让他顺着路一直走。念佛不是口头念念就算,不在乎声音好听,也不在乎多念久念,总要使心趋向平静,趋向专一,获得一心不乱。
. H5 j) z( f5 Y- T& u六 一心不乱
" r5 y( l6 p! j# T: v* x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能不能生的重要关键,在一心不乱,这在大小《阿弥陀经》中皆说到。莲池大师有事一心与理一心的分别。事一心实可析为净念相续,定心现前二类。众生的内心,最复杂,特别是无始来的烦恼习气,潜伏而不时现起,极难得到内心的一致——不乱。佛法的无边功德,要由定力开发出来。这不净的散乱的心念,就是虚妄分别心,分别即是妄想。这可以包括一切的有漏心,念佛念法,众生位上的一切,都不外乎虚妄分别心。约证悟说,这都是妄想。然约一心不乱说,妄想也大有妙用。在虚妄分别心心所法中,有善心所现前,如对佛法僧的善念;有恶心所的生起,如贪瞋等的烦恼。初学佛的人,要想一下子不分别,不妄想,谈何容易!所以要先用善念对治恶念,以净念而去除染念。念佛就是这种方法之一,一念阿弥陀佛,可以除去各式各样的不净妄念。但在善念净念中,还可以是乱心的。如一刻是佛,一刻又是法,这虽然内心善净,却还是散乱。所以必须要净念,而且要相续,念念等流下去。此时不但恶念不起,即除了阿弥陀佛以外,其它的善念也不生起,念念是佛,等流下去,这叫净念相续,也就是一心不乱的初相,这在修行上,并不太难,这并非得定,而是止成就的前相。然而一般念佛的,散乱小息时,每转现昏昧。其实念念中不离杂念(当然不是大冲动),而自己不知,以为得了一心,最易误事。心在一念上转,不向外境奔弛,一有弛散马上就以佛念攝回。一念一念,唯此佛念,离掉举,离昏沉,没有杂念渗入,没有间断,明明现前,即是一心不乱。念佛决不在时间的长短,数量的多寡上计较,主要在达到一心不乱。依经说:念佛有时一日或者七日,一念乃至十念。所以,不论时间长短,如真能万缘放下,唯一弥陀净念,即使是短时相续,也就是一心不乱。这样的净念相续,即取得了往生净土的保证。在这样的净念相续时,每有清净法乐,或闻有香气,或乍现光明等。 % x' i; o' x& M/ ]
定心现前,是更深一层的。定有一定的条件,不是盘腿趺坐就算定。先要系念于止,止成就后,才有定心现前。最低微的未到定,也有浑忘自己的身心境界,只是一片清净光明。念佛得定,名念佛三昧,此时眼等五识不起,唯定中意识现前。称名,观相,也可现见阿弥陀佛。甚至未得净念相续的,在睡梦中也可见阿弥陀佛,这是梦境,不一定可以往生。正定现见阿弥陀佛,可成为往生净土的保证。没有信愿的念佛,也可以得到观佛成就,但不一定往生。(由佛转教,发愿即可生)虽然说佛是大悲普被,无时不在救度,问题却在众生的能不能接受佛恩。众生能使心渐渐归一,心地清净,惑业等重大障碍物去除了,众生的愿,即与佛的愿,可以相感相通,现见弥陀,往生净土,这才显出了慈悲愿力的作用。有一类众生平时不知佛法,为非作歹,到了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的启发,深悔过去的罪恶,能在短时中,一心一意至诚恳切的念几句阿弥陀佛,就可往生净土。这因为一方面受到死的威胁,一方面受到堕落的怖畏,所以信愿的热忱特别深切,能在短时间内,一心不乱,而得往生。
$ W9 V2 ]! [0 w7 ?, } f/ G2 @为调和禅净的争执,莲池大师倡理一心说以会通他。中国唐代的净土法门,专重他力,而禅宗是主心外无物,顿息一切分别,所以批评净土法门的有取(净土)有舍(娑婆),有分别念(佛)。其实禅净,各有重心,由于执一概全,才有争执。若着眼于全体佛教,即用不着冲突。莲池大师所以特提理一心说,作禅净的调和。理一心,即体悟法性平等,无二无别,离一切相,即见如来。这样,禅净便有贯通处。但这是随顺深义而说,若据净土法门的易行道,他增上的特性来说,念佛住生所被的机缘,本是攝护初心。禅净各有特色,不一定在一心上圆融会通。净土法门蒙佛攝受,齐事一心的念佛即得。到理一心,这必先要定心成就,然后进一步于定中取观:佛既不来,我也不去,我身佛身,同是如幻如梦,无非是虚妄分别心所显现。于是超脱名相,远离一切遍计执,而现证法性。如到此地步,有愿的往生极乐,论品位应在上品上生之上。如于极乐世界无往生的特别愿欲,那是不一定生极乐的。要生,那是“十方净土,随愿往生”。 - s. f' N6 d; D
七 往生与了生死 + u) ?4 j9 w7 N+ a* W
往生是约此界的临终,往生极乐世界说。本来死后受生,或由此到彼,往生的力量不一,最一般的是业力。有天的业生天界,有人的业生人间……。六道众生皆以业力而受生。在这以上的,还有愿力,通力,如没有人间业的天,可以到人间,他来是凭借神通的力量。下生以后,现有人间的身体,借取欲界的鼻舌识而起用;不过天人的身体光明,物质组合得极为微妙。同样的,我们修得了神通力,也可升到上界。现在的生净土,不是通力,而是愿力。以一心不乱为主因,使心净定,再由众生的愿与阿弥陀佛的愿相攝相引,便得往生净土。论依因感果,净土还不是众生的,然同样的可以享受。如王宫是王家所有,但宫庭里的待役、下女,一样的可以享受那奇花异草的花圃,画栋雕梁的庄严房屋,山珍海味的饮食,丝弦笙笛的音乐,与王室差不多,但这并不是自力。往生净土也是这样,凭着阿弥陀佛的愿力,一样的享受净土的法乐。 9 z+ }# w# s- H& Y
今日有些弘扬净土者,说到了生死,以为就是念佛,以念佛为了生死的代名词,这是堵塞了佛法无边法门。其实了生死,岂止念佛一门?而且,了生死与往生,应该是二回事,这中间还有一段的距离。把往生看作了生死,在思想上有点混乱。生死,是生而死死而生的生死相续;了生死,不是明了生死,而是说彻底解决了生死。不再在生死中往来轮回。生死是苦果,从烦恼、业而来,有烦恼即作业,作业即感苦果,惑、业、苦三,流转如环。烦恼的根本是我见,或说无明,不达我法性空,执我执法的烦恼是生死的根本,有烦恼可以引起种种善恶业,有业必有果。生死是这么一回事,要了生死,必破除生死的根本,通达无我性,彻见真实理;我法执不起,烦恼根本便断。烦恼一断,剩有业力,没有烦恼的润泽,慢慢的即失去时效而不起作用,不感生死。了生死,无论在大小乘都是一样,只有浅深的差别,大原则是不会例外的。依此来说,往生净土还没有见真理,断烦恼。烦恼即未断,何得了生死呢?所以往生并不就是了生死,如说他了生死,那是说将来一定可以了,不是现在已经了了。生到净土,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善缘具足,精进修学,展转增上,得不退转,决定可达了生死的目的,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所以说往生净土能了生死,那是因中说果。如人从十三层高楼跳下,在未落地前,说他跌死,那是说他落地后必定死。在空中时,事实上还没有死,虽还未死,不妨作如此说,因为他死定了。《法华经》的‘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与《宝云经》所说:‘一念释迦牟尼佛,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都是因中说果。有此念佛因缘,久久修学,必能了脱。不但这是依一般的往生说,还没有了生死;就是上品上生,也要往生以后,花开见佛,悟无生忍,这才破无明,断除生死根本。故往生与了生死,是截然二事,不能看作同一。这样把往生与了生死的内容,分析清楚,即与一切教理相应。若是过分高推——往生即了生死,则与无量教理而相违碍。以往生为了生死,对于教理无认识的,尚无所谓;若对佛法有素养的人,听之反起疑惑,反于净土而生障碍。
1 w. ^: I! ]* p% V+ b八 结说要义
6 B7 v9 X/ X9 A/ m5 V" W4 X+ h总前面所讲的,关于净土法门有几点要义,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本愿力:众生的能生净土,主要是依仗他力的慈悲本愿。若但依自力,是不够的。念佛的净土宗人,都推卢山慧远大师为初祖,其实远公的念佛,并不重在口念。由北魏的昙鸾、道绰,到唐朝的善导大师,才发展为特重称名的念佛法门。善导大师有《观经四帖疏》,重慈悲愿力,重散心,以为持戒,犯戒,皆可往生。‘普度众机,不择善恶’,这话并不错,经上也有十恶、五逆可以成佛之说。这一派传到日本,发展为真宗,既然善人恶人皆可往生,念佛不分在家出家,所以索性娶妻食肉,主张弃戒定慧等圣道,而专取本愿。由于专重他力的阿弥陀佛愿力,所以进一步以为,只要信,当下即为阿弥陀佛所攝受,索性平时不要念佛,不需念到一心不乱;以为一信即得往生。这在中国的净土行者,觉得希奇,其实还是遵循中国传去的老路子,只是越走越远,越远越小,钻入牛角的顶尖而已。依佛法本意说,生极乐世界,特重他力。若说连戒等功德都不要了,那净土又何以有三辈九品之分呢?九品的划分,就依圣道为标准。五逆、十恶者,生净土也只是下品下生。平素孝敬师长,勤行施戒,修学定慧,悟解空义的,才能生中品以及上品上生。我在《净土新论》中说:如荒年粮食奇缺,吃糠可以活命,但到了丰年,应该以米麦活命,若是硬要说吃糠为最好,其余的都不要,这岂不成了狂人!但念一句阿弥陀佛而往生,是为十恶、五逆而临近命终人说的,犹如遇到荒年教人吃糠,是不得已的办法。你既不是十恶、五逆的地狱种子,又不是死相现前,平时来学佛念佛,怎么不随分随力的修集功德?怎么不在弥陀誓愿的攝受中,勤行圣道?至于说只要信,不念佛而可往生,更是莫名其妙。如掉在海中,只想别人救他,而不伸手拉住救生圈和绳索,试问如何可以登岸?不念佛何以得一心不乱?何以能与佛愿相通?撤除众生自心障碍,与佛愿相应,佛说就是念佛到一心不乱。信弥陀愿力,而不信接受弥陀愿力的方法,真是可笑。放弃自力,不是别的,这只是发展于神教气氛中的神化!
; E& L- t; P3 N. s$ \' M第二、我讲的净土法门,多是依据印度的经论,并不以中国祖师的遗训为圣教量。照着经论的意趣说,不敢抹煞,也不敢强调。所以与一分净土行者,小有差别。如易行道,不是横出三界,容易成佛,而是容易学容易行,办法比较稳当。其实易行道反而难成佛,如弥勒佛;难行道反而易成佛,如释迦佛。所以《无量寿经》说:能于秽土修行一天,胜过净土久久。又如净土的特色在依他力而得往生。然往生并不就是了生死,这在专以念佛为了生死的人看来,不免心生不忍。其实,这并没有贬低净土法门的价值。
- y8 @/ I+ a& ?第三、虽有三根普被之说,而净土念佛法门,主要在为了初心学人。有类众生,觉得佛法太深广,太难行,以一生的时间修学,教理上还是漫无头绪,悟证既难,而菩萨的难行,更加不能做到。忽忽一生,死到头来,也不知来生究竟如何!对这类心性怯劣的众生,所以有易行道,胜方便的净土法门。如《大乘起信论》说:‘众生初学是法……其心怯弱……娑婆世界……信心难可成就……如来有胜方便,攝护信心’。这些心志怯劣的众生,不敢担荷如来家业,虽学佛多年,还在愁眉苦脸中过活。有以为佛教没有神教好,因信得救,何等简捷了当!听到三世轮回,便自前途茫茫,觉得一切不能把握,信心发生动摇,容易退堕外道。为攝护这类初心的众生,所以说胜方便的净土法门,这是念佛法门的所被的主要根机;一到净土,即使下品下生也可慢慢向上修学,得到成佛的结果。这是净土法门的妙用,妙在往生‘必能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说是佛法中的保险法门,保险不会走错路子。也可说是留学法门,娑婆世界难行苦行,成佛度生,有点不敢自信,生怕途中退失,前功尽弃,生净土就好了。这如本国教育水准低落,设备,仪器,图书都不充足,不及外国学校的好,所以有留学之必要。到外国学,各样条件具足,学业容易成就;学成以后,回来贡献祖国。这如净土的修学一样,修学到悟无生忍以后,然后倒驾慈航,回入娑婆世界,救度众生。小乘专重已利,所以有很多的阿罗汉出现。禅宗专提向上一著,所以也有很多的祖师出现。可是大乘法门,太深太广,不容易为一般所完满信行。印度的大乘既兴,净土法门的简易,就由此而大大弘扬起来。净土法门的好处,就在简易平常。如说得太高了,怕不是立教的本意吧!(常觉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