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91|回复: 3

《星云禅话》:往哪里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8 18: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请示洞山禅师道:「老师!您为什么不发慈悲救一个真心学道的弟子呢?您忍心看着弟子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去吗?」

洞山禅师道:「你是谁家的子弟?」
德照说道:「我是大阐提(喻无佛性之人)家的子弟。」

洞山禅师沉思不语,双眼逼视著德照。

德照显得非常焦急道:「四面都有山逼近时,老师!我要如何才好呢?」

洞山禅师道:「我以前也是从人家屋檐下走过来的。」

德照道:「假若如此,我和老师在屋檐下相遇,请问老师,我和老师是互相回避呢?还是不互相回避呢?」

洞山禅师道:「不互相回避!」

德照不放松问道:「不回避,那老师要叫我到哪里去呢?」

洞山禅师指示道:「五趣六道、十种法界,到处是路,何必忧虑?如你不放心,那你可以到开垦的田地里去种一种稻粮!」

德照听后,说了一声:「老师!那请您珍重。」然后整个人便像虚脱似地呆坐在那里,原来这位青年学僧德照禅师说完后就入灭了。

洞山禅师用禅杖在他前面摇了三下,说道:「你虽然能够这样出去,但是却不能这样回来。」

青年禅僧德照世缘将尽,重病在床,仍然不忘寻找生死之外的出路,正如他说:当生老病死逼近时,要如何才好呢?洞山禅师指示他「到处是路」,可是哪一条是正路,不是人人能找得到。「垦地种粮」,这才是修道者应该注意的课题。德照安心地入灭,这正显示他已找到出路,可是洞山禅师说他能那样出去,却不能那样回来,可见就算禅者,如果要能来去自如,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7 U: a$ _0 q7 n6 I; S. e2 Z: W % R7 ~$ I6 K4 y1 n: P2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8 19: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学佛还是佛经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19: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道:「你不在禅堂用功,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云居禅师道:「我去爬山!」

洞山禅师问:「爬哪一座山?」

云居禅师答:「没有一座山值得我爬!」

洞山禅师问:「你的意思是说,所有的山你都已经爬过了吗?」

云居禅师道:「也并非如此。」

洞山禅师问:「那么你总得找个出路呀!」

云居禅师道:「没有出路。」

洞山禅师问:「假如你没有出路,又怎么能和我相见?」

云居禅师道:「如果我有出路,那我就跟老师隔山住了!」

不久,洞山禅师又一次对云居禅师问道:「你去哪里?」

云居禅师答道:「我去爬山!」

洞山禅师进一步问:「有没有爬到山顶呢?」

云居禅师至诚地回答道:「有!」

洞山禅师再问:「山顶上有人吗?」

云居禅师照实说道:「没有!」

洞山禅师用嘲笑的口吻道:「可见你根本就没有爬上山顶!」

云居禅师不服气地说道:「假如我没有爬上山顶,怎知山顶上没有人呢?」

洞山禅师道:「你为什么不暂住那里呢?」

云居禅师道:「我并非不愿住在那里,而是那里有人不允许我住!」

洞山禅师哈哈大笑道:「我很早就怀疑你早就到过那山上了。」

山上究竟有人抑或是无人,云居禅师的答话显得矛盾。时而说山上无人住,时而说山上人不准他住,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矛盾。五蕴山上哪儿有真我吗?五蕴山上哪儿准真我常住吗?在世俗看,有和无是迥然不同的两面,但在禅者的眼中,有和无并不是对峙的,有无之间只是一物两面,其间并无鸿沟,能把有无调和起来认识中道,那就是禅者的智能了。
; |% g8 x; K& O2 @8 |& p8 s3 j# J7 R3 p5 A8 s+ o,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19: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州禅师非常注重生活的佛教,他处处都从生活中表现他的禅风。有数码学僧前来问禅,第一位学僧问道:「弟子初入丛林,请求老师开示!」
赵州禅师不答反问道:「你吃粥了也未?」

学僧回答道:「吃粥了!」

赵州禅师指示道:「洗钵盂去!」

第一位学僧因此开悟,第二位学僧前来问道:「弟子初入丛林,请求老师不吝开示!」

赵州禅师不答反问道:「来多久了?」

学僧回答道:「今天刚到!」

赵州禅师再问道:「吃过茶没有?」

学僧回答道:「吃过了!」

赵州禅师指示道:「到客堂报到去!」

第三位学僧因在赵州禅师住的观音院参学十多年,所以也上前问道:「弟子前来参学,十有余年,不蒙老师开示指导,今日想告假下山,到别处去参学!」

赵州禅师听后,故作大惊道:「你怎可如此冤枉我?自你来此,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顶礼,我低头;哪一处我没有教导你?怎可胡乱冤枉我!」

学僧听后,用心思想,赵州禅师道:「会就会了,假若用心分别,思惟则离道远矣!」

学僧似有所悟,但问道:「如何保住呢?」

赵州禅师指示道:「但尽凡心,别无圣解,若离妄缘,即如如佛。」

所谓佛法、禅心,都应该不离生活。吃饭吃得合味,禅也,睡觉睡得安然,禅也,离开生活,佛法有何用?今日修道者,只重生死,不重生活,实离道远矣!
+ q. \8 |2 B% Y3 k* U* p$ y7 M( k) q7 C" ?* q: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6 02:01 , Processed in 0.0993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