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03|回复: 3

《星云禅话》:击碎虚空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4 20: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梦窗国师年少时,千里迢迢的到京都一山禅师处参学,有一天至方丈室请示道:

「弟子大事未明,请师直指!」
一山禅师严峻的回答:「我宗无言句,亦无一法与人。」

梦窗再三恳求道:「请和尚慈悲方便。」

一山更威严的道:「我无方便,亦无慈悲。」

如此多次仍得不到一山禅师的开示,梦窗心想:既然与禅师无缘,长此下去也无法开悟。于是忍泪辞去一山门下,往鎌仓的万寿寺叩参佛国禅师,在佛国禅师座下却遭到更无情的痛棒,这给殷殷求道的梦窗,实是一大打击,终于他伤心地对佛国禅师发誓道:「弟子若不到大休歇之地,绝不复见禅师。」便辞去了佛国禅师,日以继夜专与大自然界做静默的回答,一日,坐庭前树下,心中无牵无挂,不知不觉至深更,入庵房欲睡,上床之时,误认无墙壁之处为墙壁,糊里胡涂把身子靠了过去,不料却跌了下来,在跌倒的一刹那,不觉失笑出声,就此豁然大悟了。身心开朗之余,脱口做了一偈:

「多年掘地觅青天,添得重重碍膺物;

 一夜暗中扬碌砖,等闲击碎虚空骨。」

梦窗心眼洞明之后,感恩之余,便去会见一山禅师和佛国禅师,呈上自己之所见,机智密契,佛国大为称赞,立刻为他印证云:「西来之密意,汝今已得,必善自护持!」

时梦窗年三十一岁。

古今中外禅师有一特色,大都语冷心慈,一山禅师的无方便,无慈悲,实则即方便,即慈悲;佛国禅师的棒喝,更是大方便大慈悲,设无此二师,何有后来的梦窗国师?故春风夏雨,能使万物生长,而秋霜冬雪,更可使万物成熟也。
/ O; q# @- m7 A8 b2 x( F% \7 \: _. t
; u$ T6 `1 G5 c6 m* U* c' ?: s! o6 q M$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0: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朝雪窦禅师在淮水旁遇到学士曾会先生。曾会问逆:「禅师,您要到哪里去?」

雪窦很有礼貌的回答道:「不一定,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方面去看看。」
曾会就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很好,我写封介绍信给您带去,他定会好好的待您。」

可是雪窦禅师到了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求见住持,一直陆沈在大众中过了三年。曾会于三年后奉令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寺僧却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去云水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才找到雪窦,便问道:

「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是不是我为你写的介绍信丢了?」

雪窦:「不敢,不敢,因我是一个雪水僧,一无所求,所以不做你的邮差呀!」

即从袖里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交还给曾会,双方哈哈大笑。曾会即将雪窦引进与住持珊禅师,珊禅师甚惜其才,嗣后苏州翠峰寺欠住持时,就推荐雪窦任其住持。

今日社会上为求职小事,经常攀亲带故,请托之风比比皆是,如雪窦禅师者,虽有晋升之阶,但弃而不用。吾人若能精勤修学,一日自然瓜熟蒂落,龙天推出,所谓「何患无位,患所以不立」耳。

# ?, p) Q8 b. x4 H8 M
" b N! D+ J8 @! f& P: m6 V. ^. c V ) g7 {, Q" H3 z0 A& G# F-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0: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六位学僧一起来到黄檗禅师处参学,初见面其中五人皆虔诚恳切地作礼,只有一人故意表示自己是一禅者,他就提起坐具(坐卧的布垫),仅作一个圆相,一句话不说,站立在一旁,黄檗禅师见状就对此学僧道:
「我听说有一只猎犬非常凶恶!」

学僧学者禅语回答道:

「一定是寻羚羊声而来的。」

黄檗:「你有听到羚羊声吗?」

学僧「那一定是寻羚羊的足迹来的。」

黄檗:「你有看到羚羊的足迹吗?」

学僧:「那是跟踪在羊后面来的。」

黄檗:「你有看到羚羊的踪影吗?」

学僧:「那是只死羚羊。」

黄檗禅师便退下,第二天在法堂里仍旧事重提,道:

「昨天找羚羊的那位学僧出来!」

学僧快步走出。

黄檗:「昨日公案未了,你怎么解说呢?」

学僧一时无语,不知所对。

黄檗:「本想说你是个到家的禅僧,原来只是个义学沙门,知解宗徒。」

黄檗禅师说完,大众认为此一学僧不知强为知,不悟强装悟,冒充禅僧,便将此学僧驱出山门。

禅,是悟的,不是学的。知识可以学,禅,无法学。自古禅僧,你莫以为他举止怪异,言谈奇特,但怪异中有真实,奇特中有常理。若非禅僧,只要一开口,行家面前就知有没有。

禅悟不是装的,禅悟是从自然中流露的。

$ r% r1 `( C2 S1 l& }( M* ]" b
" Z+ m9 U, u/ a, I, _5 O# ` 0 B! i% t: Q. x8 B/ Y0 a( z1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0: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朗州刺史李翱非常向往药山惟俨禅师的德行,一天特地亲身去参谒,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虽知太守来,但仍无起迎之意,侍在旁提示,仍然专注于经卷上。李太守看禅师这种不睬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
「见面不如闻名!」

说完便拂袖欲去,惟俨禅师至此,才冷然说道:

「太守何得贵耳贱目?」

短短一句话,李太守为之所动,乃转身拱手致歉,并问道:

「如何是道?」

惟俨禅师以手指上下说:

「会吗?」

太守摇了摇头回说不会。

惟俨:「云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听了,欣然作礼,随述偈曰:

「链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今日社会上,人与人初见时,常说「久闻大名」,其实心中可能在想「不过如此耳」,此皆贵耳贱目之人。见面不如闻名,闻名不如死后说好,此皆人之劣根性耳。李翱居高官,性倨傲,以儒者自居,何能忍受药山禅师之冷漠,此即禅与儒深度不同之明证。

+ j3 [! X/ J7 q. R
n, S& I* S {; ~0 u) ]! } $ w4 ~& f0 S P0 W8 V' d# p!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5 09:40 , Processed in 0.0736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