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善知识观过不成就,观德获成就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 ^/ _& h. L8 k$ E 于善知识不应观过之根据,即因善知识虽功德众多,然以观察过失即成成就之根本障碍;善知识虽过失众多,然观其功德遂成成就之因。是故必须遮止观察上师过失。如《金刚手庄严续》所云:“察过失毁悉地因。”
9 Z( j; k! g$ m$ X% O$ v- ?- { 以下再以问答方式遣除邪见: ( C* z. L+ u/ ?" q6 t# `" r
反问:有何根据决定善知识非佛陀?
+ E# t' ^ T/ z& K 邪见者答:因佛陀乃断尽一切过患,圆具一切功德,而善知识有众多过失故。
7 E3 H1 T$ Q9 Y6 A 再问:何故而言善知识有众多过失? - e- Y3 N4 s% z$ T1 ]3 n1 f( a# B
邪见者答:因于我心前显现彼之过失。
+ J; \3 K& Q2 l' m2 d' a* N ? 由此遂明邪见者之想法,是以心前显现过失而决定善知识具有过失。此以比喻说明其根据不决定:于无著心前所显现的弥勒菩萨是条可怜母狗,然弥勒菩萨决非是于轮回中受苦之母狗;在麦哲巴心前所显现的大成就者夏瓦日是杀猪之屠夫,然夏瓦日并非是业际颠倒之屠夫;于那洛巴心前所显现的谛洛巴是烧烤活鱼之怪人,然谛洛巴真实境界并非如那洛巴心前所现那般;于惹琼巴心前所显现的米拉日巴是名乞丐,然米拉日巴并非无福的下贱凡夫。
5 v0 ?! k5 i: @5 Y) ~* e, G, r& v 是故,大成就者示现诸多形相,实是观待业力未清净之所化,有必要如是幻化,故凡夫心前虽如是显现,然并不决定实际中亦如是存在。譬如,严重胆病患者眼前,白海螺显现为黄色;严重风湿病患者眼前,雪山显现为蓝色;具有眼翳者眼前,虚空中显现毛发,然此等显现实际并非存在。 D4 e5 V0 ?0 c6 Z9 E4 A
根据以上分析,若自心前显现善知识之过失,应了知此唯是自之迷乱所现。五世达赖教导我等,若偶见善知识过失时,应作是想:“此乃自之心识颠倒而显现之迷乱。”《普贤上师言教》亦云:“若见圣者上师行为有过失,则应自相呵责,并且想:此为我自之心识、眼识不清净所致,上师行为无丝毫过失或罪业,应对上师更加生起信心和清净心。”
2 M- s8 E. q6 M8 [4 t% B" s 以下宣说“观过不成就”之公案。
0 R! ?% \- C0 C4 ^+ M# c# D 往昔,世尊胞弟善星比丘,二十四年中作世尊侍者,随佛左右。善星比丘极为聪颖,精通三藏十二部,且能不参阅经文而讲经说法。然其不具清净心,见世尊一切行为皆为欺诳,认为:“除佛有一寻光之外,悉皆与我相同,根本无超胜处。”且说:“二十四年为汝仆,除身具有一寻光,芝麻许德吾未见,知法我胜莫为仆。”因此离开世尊。时阿难为世尊侍者,其问世尊善星比丘转生之处,佛告之:“善星仅有七日寿命,死后将于花园中转为饿鬼。”七天后,善星比丘转生为一具九种丑相之饿鬼,下场极为悲惨。善星比丘虽承侍佛陀二十四年,结果亦唯自趣毁灭而已。是故以观察过失之心依止上师,过患极其严重。
) U1 t, @6 R2 }6 d+ ?1 ?, q! ?/ y 以下宣说《杂宝藏经》中一则“观德获成就”之公案。 ( b( R2 y9 a) `* K) G( Q# \" [
昔日有一女子,颇具智慧,亦诚信三宝。一次,有老比丘至其家中,此比丘年岁已高,颇为糊涂。此女供养饮食后,至诚祈请老比丘说法,敷设法座后,女子闭目静坐,恭候闻法。老比丘于座上甚急,因其对讲经说法一窍不通,故趁女子闭着双目时,悄悄逃回寺院。然此女子认为老比丘在为其示现无常苦空之理,因此得大法益,当其至心思惟有为法无常、苦、空、不得自在诸法理时,即证初果,故甚是感激老比丘说法之恩。实际老比丘根本无说法功德,然此女子以清净心观想,如是而获大利益。
% K* k& X, i* X n/ A! B. r9 e 由以上二则公案,可知以我等如何观视上师,将直接决定所获之果。对同一位上师观察过失与功德将获截然不同之果。此亦悉由我等之心,自己如是观想而如是显现。诚如同一座雪山,山之南面充满阳光,山之北面冰雪覆盖。若以清净心观察功德,当下即在加持阳光之照射中;若以染污心观察过失,则心已在罪业冰雪之覆盖下,此皆是我等自变自缘而已。乌鸦食毒遂会死去,孔雀食毒反而更加艳丽,不善用心与善用心之结果,亦复如是。
; u1 J2 @4 V+ T, y4 L4 D( U7 b6 a (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第一册):思惟分别过失之过患而作遮止)
+ y6 K4 o# m+ {- x) f8 v
闻法的断器三过及对治之法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 ]- g9 x$ O. [5 p+ {" o+ T
断器三过,即覆器之过、秽器之过与漏器之过。
. Z8 k- t) p1 A& ~! D9 b# R% K 断器三过:一、比喻;二、意义;三、对治。
. f, A) v- n6 D7 n; C8 S 一、比喻:
, E8 v4 X6 S" \: n* d 论云:若器倒覆,及纵向上然不净洁,并虽净洁若底穿漏,天虽于彼降以雨泽,然不入内;及虽入内或为不净之所染污,不能成办余须用事;或虽不为不净染污,然不住内,当泻漏之。
3 T9 U' g( @$ j' }% P4 h2 a 比喻宣说三种器过:“覆器”有“不入”之过;“秽器”有“不净”之过;“漏器”有“不住”之过。
# Q0 R3 S: n3 A' A( ?. e 1.覆器:即容器口向下倒置。不入之过:即天虽于容器降以雨水润泽,然因器口不向上,雨水不入其内;
3 C) j1 W$ b3 n5 j 2.秽器:即虽容器口向上而置,然内不洁净,如有毒等。不净之过:纵使雨水入器内,然为不净所染,而不能尽其用,比如水为毒所染,则不能饮用,亦不能灌溉等;
0 o( \* D+ c! S8 F( A1 D 3.漏器:即虽容器净洁,但底部有漏洞。不住之过:即雨水虽入器内亦未被染污,然不能留住,即刻泻漏。 7 [7 K. p( c$ ~" Q$ |- W
二、意义:
0 Z0 z$ {7 d& t 覆器不入之过:虽坐于说法会场,然说法之声不历耳根;
& m% _6 U0 I8 V: r1 P 秽器不净之过:虽声入耳根,然心中有错误执著,有错解处,或动机不正,即以希求名利之心、寻求过失之心等闻法; 3 P) g7 t2 y! h5 s
漏器不住之过:虽无“不入”与“不净”之过,然不能坚执所闻文义,闻后以忘失正念等因缘所失坏,以致法义无法安住于相续。 * ?1 @$ W7 L! x8 x1 r
若有如是三种法器的过失,即会导致闻法根本无大利益,是故必须远离此三种过失。于闻法轨理之初,即宣说闻法的殊胜利益,然须明白,此乃对于堪为法器者而言,并非何者闻受皆有如是利益,是故法器与非法器闻法之结果,有极大差距。若具上述法器三过,则会令我等闻法全无大益,是故,必须断除此三种过失,方能生起闻法功德。
) O0 a& `$ R* V- s 以上三种过失可依次障碍闻思修:以昏沉等能令传法音声不历耳根,故障碍听闻;以邪执等,致使不能如实受持法义,故障碍如理思惟;因相续中不能保持法义,故障碍依法义而实修。 1 A: e' c% p+ m; c( w1 ]/ Y
三、对治: 1 c# L% `7 p/ q, c8 g& j0 c7 p8 W
此三过之对治,佛经中宣说了三语,即“善谛听闻,意思念之。”(汉译为“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三种对治,即“善听”、“谛听”、“意思念之。” ( ~9 D7 }% k: L
第一、以“善听”对治覆器之过:以专一听闻对治昏沉、散乱,或闻法时阅杂书及闲谈等之过失。若心缘他境,则不闻法师之声,是故闻法时应万缘放下,一心听闻,此即“善听”,可对治“不入”之过。对此要求甚严,闻法时不应有其他行为,即便是掐念珠念咒亦不开许。
) ~! { Z( s# {$ Y+ [- K# c 第二、以“谛听”对治秽器之过:“谛听”即正确的听受,包括正确的发心与领受。正确的发心即为佛法、为利他而闻法,即以至诚之心听闻;正确之领受即无错解、无邪执之领受,而非法师言白,闻者听为黑。以如是之“谛听”可对治“不净”过失。此乃要求我等每次闻法时皆应调整发心,非为求名利、非为求异熟,亦非求自利,一切均为利他,为成佛而发心,此即高尚动机。且闻法时应心存公正而无偏袒,如理如实领会法义,不应随顺自己分别念而曲解、臆测、非理作意等。此外,亦可安住恭敬以对治邪执、邪行。
: @' `! U r5 C) k5 L 第三、以“善思念之”对治漏器之过:“善思念之”即须一心系念思惟法义,牢记于心。对治“不住”之法:一应作笔记;二须反复温习;三应时常心缘法义而忆念;四须互相研讨。若能如是而行,即可对治“法义不住”之过。 & Q4 C' Q# [' }
此对治法亦如《菩萨地》所说。《菩萨地》宣说四点:
* l! p# Y) m4 U# `! s9 Y1 D 第一、“希于遍知”:即法师无论宣说何法,皆乐听闻。譬如,球迷于世界杯每场球赛皆欲观赏,不愿错过,须有如是浓厚兴趣;或如小孩喜听故事,即使已听了八个小时,仍意乐继续听。此即“希于遍知”,可对治“不入”之过。 $ S1 _4 o6 ` I3 d; T
第二、“专注属耳”:即竖耳全神贯注而听。譬如,乐迷欣赏优美的乐曲,全神贯注,废寝忘食,不思其余。此即“专注属耳”可对治“不入”之过。 . W# U% X h# n& h: `" M" i
第三、“意善敬住”:此言充满恭敬之心态。譬如,佛陀亲临传法,我等心悉定于恭敬状态中,不移丝毫;或如孝子听母亲垂训,丝毫不敢怠慢。此即“意善敬住”,可对治“不净”之过。
% A& E; C. `1 D/ R% W+ @" S8 y 第四、“以一切心思惟听闻”:即一心系念思惟所闻法义。何为“一切心”?即全心全意。凡是所闻法义,皆以一切心投入思惟。此处有一原则,即“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将一切心置于一处用功,则无事不能成办。相反,若三心二意,心力不集中,则不易成办任何事。若我等于每一法义,皆以一切心思惟,则决定可以由生至熟,熟后自会开解法义。如是一路而上,无不成功之理。若学一忘一,或半生不熟,则难成功。是故,关键是“惟精惟一”,切莫“三心二意”。以此可对治“不住”之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