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8 C# H; D( Y+ M1 i8 g: M4 S" L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观察思惟。
$ a& |. M9 N/ z/ _! B" a3 y4 Z 一、欲的体性 - e6 v% C7 t) C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对欢喜的境希望,是欲的体性。希求、渴望之心,是欲。 % }0 F5 [8 p l8 P& e
二、欲的作用
0 a r3 G5 I: s( Y# q 论中说“勤依为业”,欲的作用是作为勤的依处,以欲能发起勤作。 : Q6 k6 L* i N1 \ b
三、欲的分类 , `( Y7 f2 g k/ P
对色、声、香、味、触染爱,叫欲。《大智度论》中则说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一般指男女方面对异性的容色、相貌、姿势、声音、触觉、人想等生起贪欲。
& }7 {2 U. r$ ^7 i. K$ K; ]7 J4 @& N# z 当然,还有名声欲、利养欲、恭敬欲、承事欲、衣食住行欲、权力欲、财富欲、摄受眷属欲、显示自我欲(表现欲)、饮食欲、睡眠欲、升天欲等,一一展开,欲海无边,欲境无量。
5 E; n/ A4 O. N 四、欲为苦本 3 K' i; x1 Y! \% H2 o
《法华经》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杂阿含经》说:“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增一阿含经》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 7 M, k% u+ M y* p
三界众生都想求得自己所爱之事,对于如泡沫一般注定变坏的有漏法,却幻想永远占有、如愿以偿,这样希求的结果无非是希望破灭,引生痛苦。所以,欲是痛苦之源。 % t t4 v& Q, [6 x$ G; c
想一想,费尽心思全力地追求,最终只落得个破灭之苦,岂不太悲惨吗?为什么要死死执著虚假之法呢?这就像孩童追逐肥皂泡一样可笑。歇下狂心,万事皆休,痴迷的众生却偏要沉迷其中幻想、执著,真是可悲!
# y4 p3 |% P* u) R( \ 从十二缘起观察“欲是生死苦恼的根本”。
: U; x4 n- K3 I- j9 B 以贪欲就会发起勤作,即“以爱产生取”,再以取积累能感后有五蕴的业——“有”,由此生死相续不断。 % E. @4 A; u$ ?7 _
有情不了知轮回是苦性,怎么放得下对轮回快乐的追求?如是贪欲不止息,一天就可以积累无量“爱、取、有”的能生支,不知要引出多少生死?所以,以欲为本,生死将连绵不断。
7 _& M% a6 Q# I4 P: | 《楞严经》说:“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7 T" N2 ]$ Q4 N% v) J
! q8 v& s. A; F& Y' S9 o1 S 三界众生皆有平等流转之苦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 G5 A* y3 i8 u/ Q 有人问:有情的相貌、寿命、受用等千差万别,岂能无差别?
4 Q I3 c5 q% X8 m, ^2 l 答:譬如,水有咸、淡、香、臭等差别,但又同是湿性,所以差别中有平等,别相中有共相。同样,众生千差万别,但都在生死流转中。
' g2 H0 R! l3 Z0 Y. _6 D. F 蒙古王成吉思汗召集天下方士询问不死之法,答案是没有。帝释天临终五衰相现,眼见要堕入牛胎马腹,同样惊恐万分。所以,三有凡夫不论尊卑、贤劣都在生死铁网中,无一例外。 ! f* w! j' U7 C3 Q$ h
“结生相续”之所以是凡夫的共相,是因为其根源平等,都具有流转之因——我执。
7 q- Q7 v3 ?5 `5 J3 ~ 凡夫执著五蕴是我,由我执起惑造业,感受果报;当受报时,又以我执起惑造业。如此循环不已,流转不息。 8 c# ]+ X, c5 Y$ N1 Q) R4 h
我们可以看到:芸芸众生不论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不离我执,可谓人尽皆同。畜生以我执为抢一口食物,而互相撕咬;天人以我富足而志得意满;阿修罗由我执驱使与天人作战。凡夫众生都没有摆脱我执,因此同样具有流转之苦。 " _% B: \+ J" Q
从心上看:众生的分别心刹那不停地转动,因上妄念一个接着一个转,果上自然流转不息。众生无不如此,故应平等悲悯救拔。 ! V2 F# F7 i; ~0 `9 A- X
事实上,无量的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资具缺乏苦、竞争苦、失落苦、堕落苦,都是因为生死流转而有的。只要结生相续不停止,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痛苦。所以,流转苦中包含了所有轮回的苦恼。
+ m% }- B' O8 b2 b8 N8 K 如此看来,三界众生的命运哪个不悲惨呢?最初婴儿“哇哇”哭着降生人间,死亡时,被送进焚化炉,即便是位高权重的总统、富可敌国的富豪、光彩照人的明星,最后也化为一把灰,此流转相非常平等。从这一点看,谁不悲惨谁不需救拔呢?岂不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同是生死人!应如是思惟,对三界凡夫平等发起大悲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