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60|回复: 0

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圣一法师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1 13: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圣一法师讲
 
作者:圣一法师讲    

/ M, r, ~: a' n" k w0 k8 L3 ]) C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 M- Y5 z$ B. V0 h

——《梵网经·第一杀戒》

: N3 ?' ?) J, B& b

第一杀戒

( s3 q5 I7 G, T8 f& f. v" h5 ]

  生者即生命,一切众生都有生命,有生命才可修行,认识自己的生命,则能够度自己,认识别人的生命,能够度一切众生。

: K3 r* Y/ ^2 }$ y

  何为生命?四十二章经云:佛问比丘:“人命在几间?”一比丘答:“人命在数日间。”佛云:“子以?见道。”佛再问:“人命在几间?”另—比丘答:“人命在数日间。”佛云:“子未见道。”佛再问:“人命在几间?”另一比丘答:“人命在食饭间。”佛云:“子未见道。”再问,又另一比丘答:“人命在呼吸间。”佛云:“善哉,子见道矣。”

I% d+ D0 A0 T5 J Q o4 c

  一呼一吸,念念相续,是人命的法相,若于人命不能认识,又焉能了人命中的生老病死苦?于人命中一吸,就是生,一呼,就是灭,若吸而不呼,生而不灭,人命就断了:若呼而不吸,灭而不生,人命亦断,是故人命在呼吸间,识得人命则识得道,不是离开人命以外有道。  
  昔日,阿难尊者对一沙弥说:“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机,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生百岁,而不认识生灭机,不如生一日,而能认识生灭机,可以悟道,可以证果,可以了生死。

. t" |7 u: }8 {- r9 O& u: u2 N

  生灭机是什么?

0 d# c1 T1 ]+ i$ R

  一念生、一念灭就是我们的命根,生了之后即灭,灭了之后再生,例如念阿弥陀佛,第一念灭了后,第二念阿弥陀佛生起,第二念灭了,又生第三念佛,假如命根没有灭相的话,只能有第一句佛念,而不能生起第二句佛念,但是命根有灭相,灭了第一句佛号之后,再生第二句佛号,生了之后再灭,灭了又生,就是因为命根有生灭,所以生起的恶念可以灭,假若我们的命根第一念起恶念——生必有灭;第一念灭了,第二念不起恶念,起善念,或是佛念,是谓止恶。

) o) g% H, h* \4 R/ i2 d9 |

  明白这个“念”,就是生灭机,生灭相续,就是命根,生灭断,命根尽。生灭相续,希望有一念能悟道,所谓悟在一念中,不会是以两念而悟。

7 A: ~; m: a2 |+ R- i

  “解了生灭机”者,有生有灭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不生不灭——生亦灭、灭亦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即是不生不灭,即是道,是涅槃。

- x) K7 L. m8 R6 _( P! n

  是故阿难尊者对沙弥说:“若人生百岁,不了生灭机,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生灭机就是命根,自己不认识自己的命根,又如何了生死,命根生灭,就是你的生死,命根不生不灭,寂灭现前,就是你的涅槃,是净土。

' q3 c8 ` r: `' H0 C

  修行不是离开生灭的命根以外,另有一不生不灭的佛道现前、所以度众生不可以杀生,若杀生,断了命根,念绝,如何度?

$ r1 y' b. U- n6 s Q

  假如一个恶人,他的第一念、第二念是恶,第三念可能是善——善念度了恶念;邪见人第一念邪,第二念邪见灭,第三念正见现前——正见度了邪见;迷人第一念迷,第二念迷灭,第三念不迷,第四念悟,以悟度迷,若杀了他,念断绝了,如何以善念度恶念?以正念度邪念?以悟度迷?

8 J& ^4 V. U. @, G6 L/ x3 t$ i

  是故佛法内只有度生,无有杀生,命根在,可以度他返迷成悟,止恶修善,改邪归正,何况菩萨化利众生,以慈为本,一切众生,包括人畜,皆知贪生怕死,若断彼命,便失本慈,且怨恨不忘,累生酬报无已,又如何度彼?

3 Z& v' T; ^9 U$ Y, R- b

佛言,若佛子。

' m2 k+ k$ V" b7 _+ W- v4 _: p

  受了菩萨戒,将来必得成佛,现在是佛子。

2 w" m8 O6 ~7 J# B/ g

若自杀,教人杀。

7 K* y! Z5 }1 _7 {& d

  自杀者,是自己亲手杀众生命,乃身心所造杀业。教他人杀者,虽不自己行杀,而使他人行杀,乃心口所造杀业。

9 V' k$ b/ X$ z+ O; ^

方便杀。

# V) l: {) [ f% Q) M1 m

  或教人往险地去,使其失命,或教人误落陷阱等,巧设方便,令其致死,是名方便杀,乃意地所造杀业。

0 ]. X- D' u' D' \! M8 T: }/ i

赞叹杀。

8 @: h3 l/ r d: w$ S

  鼓励人行杀,鼓励人去寻死,亦属心口所造杀罪。

/ j7 P* z. [$ o+ a- \

见作随喜。

' j& G$ Y1 B( y1 _ \9 w

  虽不是自己去杀,不教人杀,亦不赞叹杀,但见人杀生或见人自杀而生欢喜心,心有杀生之影,有随喜杀生之罪,属意业杀罪。

& L, y; t2 X8 F; W


乃至咒杀。

* D" M+ e, |3 H2 g2 D1 ?

  以咒术杀生,属心口所造业。

t0 r2 X* D6 }* R( [

杀因,杀缘。

# y8 Z( s, {) L9 S8 T

  杀因乃恶毒心是也,杀缘指一切杀害众生之机会及助缘,助缘者指助成杀生之缘,先有杀因,后有杀缘。

8 ?' @5 U5 N0 [2 t6 ~

杀法,杀业。

2 v# S6 ~' c5 r/ r- c7 L e8 z( V

  杀法者,刀、枪、剑、戟、毒药、或是绝其饮食等,一切杀害众生之方法。若命根未断,未成杀业,命根一断,杀业已成,杀罪亦成。

8 P8 B. Y3 {4 Y" X8 P% W+ X

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

# ?6 @$ e. G, Y! b

  凡一切有命者,包括蛇虫鼠蚁,俱不得故意杀害,若不是故意杀害,即无心去杀,无心则无罪。

& }! ^% A I! L, @) k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

- l M0 z. z( M" M. [

  佛性清净广大,周遍常住,从佛性而起慈悲心,慈悲心亦常住。

2 n3 E- e: x: r/ A

孝顺心。

6 x Y! t+ x# u8 l, W/ E

  从佛性而起孝顺心: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之佛,故应孝顺;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应孝顺过去之父母,还要孝顺三宝,秉三宝之教导,不杀生。

5 I" l8 ^0 N" J; L0 u9 }. V8 D

方便救护一切众生。

; D- `. i4 d$ J& q! G- ]

  不但不杀生,还要设方便,救护一切众生,救者救其死,护者护其生,见死则救,见生则护。现在救护众生,将来度众生。

. n+ _, S! O3 c

  例如放生,就是救其死,护其生,但一定要以方便,如碰到有人要杀一条鱼,立即以钱买回来放生,不要迟疑,是为方便,稍一犹疑,这条鱼便被杀。绝对不是预先约定打渔的人,把鱼网回来,然后再放回海里,此非真放生。

& b; O+ ^% n# M7 M9 L5 n% d

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2 a4 s3 X; {' a9 J( S' J9 D

  恣心者,放纵己心,泄其怨恨;快意者,因嗔起杀,以杀为乐。菩萨应该要制止自己的嗔恨心、恶毒心,使杀心不起,代之而起以慈悲心,孝顺心。

* Y6 q' I2 N1 e9 m! w# g

  既不方便救护众生,反而纵恣自己的怨恨心而快意去杀,犯波罗夷罪。

: a" a7 V0 W0 N) c8 v

  波罗夷,此云弃,谓犯此戒,永弃佛海之外,亦云堕,即堕落三恶道,亦云断头,亦云极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3 19:26 , Processed in 0.0925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