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56|回复: 2

佛说无量寿经:如是等声,称其所闻与佛说般舟三昧经:随所闻当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 08: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说无量寿经:如是等声,称其所闻与佛说般舟三昧经:随所闻当念; _! Q7 r% G' n9 m9 x3 x
4 Y' a  \; W) F, D1 ]! w. ^# l  t

0 w) n1 `- W3 z- n5 z: B# L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曹魏康僧铠译:! k7 E4 T( P# R7 v6 j! S$ J' _) f
        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
6 @5 p0 e; H2 O2 V1 G$ R
0 D& Q4 L. N% Z# `, S' y# L! m& U‘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谓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

# X% a# q$ k0 w+ f  G

7 q6 Q% U+ H( m; d& q1 [' k6 U/ @% r+ F+ x2 y( l+ u
; ]( O' P' C% M1 Z- |# x
       佛说般舟三昧经
* ]9 g5 q) Y0 z- W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A: V% b2 @' h0 t- j% ~
2 a6 L2 X! J1 m8 N  O
      佛告颰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此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碍故不见。颰陀和。菩萨当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无所蔽碍。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
: }/ X/ `1 z% ^# \3 b& ?- w$ n. `
& W+ _; b) t9 {+ x  |' ?
- k& l2 ^6 k! t( O" \* L* n
& n- i3 ^( ^1 v( D- f
    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菩萨摩诃萨先取声相。( f- i+ s& N0 T) C& i& C# f8 s
   

# I! F$ m! J# h* [, m: R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四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四:
6 G% W. p+ x" j) k/ U+ Q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菩萨摩诃萨先取声相。所谓象声马声车声人声贝声鼓声箫笛等声歌声哭声而修习之。以修习故能闻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狱音声。复转修习得异耳根。异于声闻缘觉天耳。何以故。二乘所得清净耳通。若依初禅净妙四大。唯闻初禅不闻二禅。乃至四禅亦复如是。虽可一时得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音声。而不能闻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世界音声。以是义故。菩萨所得异于声闻缘觉耳根。以是异故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虽闻音声而心初无闻声之相。不作有相常相乐相我相净相主相依相作相因相定相果相。以是义故。诸菩萨等昔所不闻而今得闻

' ], {+ l! Q* N, Y& m) W/ U4 B

" }- k  E' J* ?' G1 |; J: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 08: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 “《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我写到:
2 y: j/ \+ g8 s1 j4 {9 i- {2 Z. D
" l, M0 k2 n2 E8 N- B" w2 q9 f, X    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方法来念佛。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也可以用修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坚持下去会听到一种自然之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就容易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9 O* Y$ [' }% o" C4 w: C: c

, W7 |0 e4 \- U. m' a3 a% F     观世音菩萨就是教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坚持下去反闻功夫到了的时候,自然就能入一行三昧。有了这种功夫容易达到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就有把握了。4 Z+ j4 \* d3 s- g8 }: `
0 `: |! C7 [  c) f/ [) v+ d" {
        我自从有了内听的功能后,自然就能听到禅定中的声音。
' E; p# \. F2 r6 a1 ^1 U: g      
1 [) f+ S: X* y( ?9 }9 i" k    《楞严经》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我们念佛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就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和佛号声来都摄六根的。也就是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吸气,然后念一个“阿”字与呼气同时进行,其他三个字也是这样。要与禅定中的声音合二为一。) s) z. c. y* z6 P+ k% B
  
) R  _& {! U' O: ?
      要一字一字念这样才能持久,要顺着禅定中的声音来念。这样才容易做得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 Z& ?' `/ |0 j; i9 @" @/ |$ i! A/ h2 b  U* I0 }
     早期写的“《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就有这样的一些心得:
) w) M; h: N; T8 m     前段时间在定中观世音菩萨的影像在脑海里很清晰,还有地藏菩萨、印光大师等。特别是印光大师,我无论走到那里总是会想到印光大师,后来我想可能是大势至菩萨加持我。
% Y5 M9 k2 S3 G! l6 u+ D8 x( ~* \* M7 K
     有一天早上4点多醒来,躺在床上就想到了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学习,后来又写了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上传到“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
- k5 o" Y/ d# H7 j! M2 E) ?, s/ C8 s% M) X  i# q
    有一天晚上醒来唱了几句南无阿弥陀佛!心里觉得很舒畅。之后无论走到那里“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总是在听到。空中声音、街上的音响声、坐车车声,甚至家里的电磁炉声等,这些声音也带有佛号声。; K; |1 y2 H& ?4 G

% N2 l# U9 s. V, l( z9 R) N2 l     以前在网上看佟爱国老师的《如何念佛调息与真干》和一些人说念佛念到不念自念,连山河大地都觉得在念。我修习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只是听到风声,水声、火声,还有更多的组合声,如风浪声,沙哑声,尖锐声等很多难以形容的声音。我想不知道怎样才能有他们那种境界。
& w. p4 U4 ~% |- P/ u# I. ]5 B& S
    那段时间只注意修习反闻功夫,很少念佛。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要有一定的定力和听力,还要有佛力的加持。感恩佛菩萨来加持我!
2 I7 s  v7 D0 D1 R/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 12: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般舟三昧经$ s" t) f' V0 V, o# J0 n$ R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行品第二:
% }4 i- I9 S% U4 _% _
1 q, I6 F5 V3 d& E; Z; o6 Z( v      佛告颰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此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碍故不见。颰陀和。菩萨当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无所蔽碍。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 q9 t( F2 C; L; V- [4 G9 t
4 \* n* `4 y5 Y8 p" C
7 C" I& z# h; x, d: g( b0 C: r8 a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第八卷 宣化上人著述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 t/ }+ \, W# O$ \. _: ?1 U
以上种种阶段,都是以金刚藏心的观察妙慧,用十种譬喻来观察,是哪十种譬喻呢?(一)观一切业如幻;(二)观一切法如焰;(三)观一切身如水中月;(四)观妙色如空中花;(五)观妙音如空谷声;(六)观诸佛国土如干达婆城;(七)观佛事如梦;(八)观佛身如影;(九)观报身如镜中象;(十)观法身如幻化。
    这亦即是:
    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
    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
    一切都如空如幻,故在奢摩他法门中,用过去诸佛所使用之止观法门来微密观照,一步一步往前精进,才能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阿难,这样的修行,皆是依照奢摩他,三摩钵提以及禅那三大增进法门,而能成就五十五位真正的菩提大道。

& T6 D# T. u. a3 _3 {3 W+ ]* ~. `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能看三世如空花,一切如幻如化,依照三种精进来修行。一是修习,除其助因。二是真修,刳其正性;三是增进,违其现业。再经过五十五位阶段,用金刚心观察,微密观照,能这样就是正当修行。能这样才是以根性为因心修不生不灭法。若不是这样,而执六识为真因,修有生灭法,这都是邪观,是不正当修法。

  f) L7 M, K+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4-2 12:28 , Processed in 0.1036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