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11|回复: 2

[佛教与孝道]试论佛教的孝道思想(智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4 19: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1 N- _3 p, j: |' ~9 k+ \
0 B7 Z6 d3 e. z5 J9 j. H) N# ]

' @2 c! J# O. h9 d( \3 U9 R5 _试论佛教的孝道思想
5 q) ]. N; u8 B1 M  ]智海) r4 Q, T& O8 A% j  J
前言
9 o- e9 H0 n: s+ g0 y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所有的传统道德规范中 ,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所谓孝道,就是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是以尽心奉养父母为基础的广大仁爱德行。孝道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作为伦理的孝,几乎与中华文明同时产生。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有“孝”的内容,中国最早的典籍如《尚书》、《诗经》中出现的“孝”字更多,这说明孝道作为一个概念,早就在人们头脑中固定下来。世孝在中国,一提起来,众人皆知,这是因为孔孟儒教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底蕴,特别是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等,更是人们日常和行为的人伦道德準则。而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受到“不孝”的非难,许多人都错误认为,佛家不讲君臣父子,背离孝道,也认为佛门弟子,违背父母意愿,辞亲别祖,不娶不嫁,绝嗣无后,大为不孝。由于五浊恶世之人,被种种假像所蒙蔽,因而迷惑颠倒,殊不知,修行得道才是真正的大孝,故佛经有:“一人得道,九族升天”之说。今就己浅见,对世人这一片面观点给以解述,对佛家这一圆满无上的孝道,加以浅述,以普告世人!& g0 `& R9 s. {% H  p; i: I) R
一、以孝为本
* d9 X+ N8 F! s中国是一个重视孝道的国家,佛教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宗教。佛教以“慈”为本,以“孝”为体,故有“戒杀放生、行善仁慈”之美德。佛法乃是出世善法,也是孝敬大法。无论大小乘经典,都把孝道排在前列,故经云:“千经万典,孝义为先”也!《观无量寿佛经》曰:“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1)
: a, \3 h" d; Y/ a综上所述,方可得知“三福”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为第一。可见,孝道在佛教的地位,是何等的领先,何等器重。有言道:“百善孝为先”。一切善法,孝心为先,故《莲宗宝鑒》也云:“念佛乃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2)1 f8 H* L8 @: D2 \& Y) y
佛陀在世时,时常教导诸大比丘及千二百五十人众,要把孝行当做头等大事来做,且莫怠慢,因为学佛就是学习做人。然孝行又是人之为人的道德準则、行为规范,故需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菩萨本生鬘论》中载:“佛言,阿难,匪唯在家,及出家者,皆以孝行而为其先……”(3)
# S* L: w% q: V, N5 o俗人认为儒家经典注重孝道,却不知佛家经典更注重孝道。因佛家孝道思想,在诸大乘经典中都以最先、最高、最圆满、最究竟等,来赞叹孝道,倡导孝道。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也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4)
1 P* [) x# J& r, F; F2 G0 ?3 ^& L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奈何世俗凡情,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至。每见出家释子,便随意妄口,肆意诽谤,谓为不孝父母,与蕩子逆徒无异。不知世法重孝,出世法更重孝道。世人每每知晓《论语》、《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称为“孝经”,殊不知《地藏菩萨本愿经》、《大乘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等佛家经典,也被称为“孝经”。俗人出现此种偏见,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懂佛法,缺乏佛教知识,故生误解。倘能深入经典,通晓佛理,又何致于此?凡接触佛法,诵过经典,亲近过善知识的人,上至皇帝国君,下到平民百姓,无不赞叹佛法是圆满至高之善法,佛教是无上孝道之宗教。
. l9 }8 r; d& N  ?  H& X+ ]* p' S二、知恩报恩
, X2 W" E; s; [/ j5 ~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含有报恩成分,佛教的孝也与报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行孝是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是佛教孝亲观的思想。佛教自始以来,一直都是讲“知恩报恩”、“唯恩是报”的,并且佛经也云:“上报四重恩(国土恩、父母恩、三宝恩、众生恩),下济三途苦(地狱、饿鬼、畜生)。”《心地观经》曰:“谓四恩者,一者父母恩,二者众生恩,三者国土恩,四者三宝恩。”释氏要览中谓四恩者:一者父母恩,二者师长恩,三者国王恩,四者施主恩。
( Y5 K: ^" ~2 A. w9 z8 Z& i报恩是要对一切众生起好感,生慈心。一切恩人中母亲的恩德最大,故视众生如母,这样易于生报恩心、仁慈心。众生生死无尽,受生亦当无尽,佛说每个人无始以来死的白骨堆起来如须弥山一样高,喝的奶水比四大海水还多,可以说在生死流转中,没有一个地方没去过,没有一个众生不是自己的父母。对一切有情生起慈心,生起尊重,如同尊重现在的父母,等无差异。
0 n/ u" a. k7 v- y9 y& M7 i父母恩情重如山,儿女后代难报完。父母在养育儿女时,受尽无量诸苦,作为后代,应该生起感恩心,以报父母之深恩。佛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将母恩归为十种:/ K% H, M. k3 |+ w$ `4 L7 j
一者怀胎守护恩,二者临产受苦恩;, {2 w0 P$ H" v% R" ^! `2 ~
三者生子忘忧恩,四者咽苦吐甘恩;& ]9 S: s! J- [/ _& K; Q& x
五者回干就湿恩,六者哺乳养育恩;, X+ c# H) P2 z- d6 j( C% R. C; w; e
七者洗濯不净恩,八者远行忆念恩;, w- g0 B0 I  l. T
九者深加体恤恩,十者究竟怜悯恩。8 H1 [! _+ \% Q' C
总而言之,母亲为了子女忍受了一切痛苦,荷担了种种困难,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快乐。父母就像那雨中的一把大伞,默默地遮风挡雨,使我们快乐地度过雨天;父母就象那辛勤的园丁,给我们浇灌了胜似蜜甜的甘露,滋润了我们干枯的心田;父母就向那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父母那慈悲的心肠,就是佛菩萨那慈悲喜舍的流露,今生父母如是,过去父母亦复如是。他(她)们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却从不希求半点回报,为了子女后代的健康成长,父母亲时时把方便让给子女,把困难留给自己,真可谓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子女得离苦”啊!1 Q. X: O: P; h4 _4 s5 K
父母恩重实难报,我们做为后代,要尽职尽责去念恩、报恩,那么怎样报呢?世人认为传宗接代、衣食供养是为大孝。然而,这是不现实的,如今常有儿孙满堂者,却衣食无著、病痛无人问。更有甚者,不但不照料父母,反而还打父骂母,横眉冷对,视若旁人。此类众生,不信因果、忘恩负义,知恩不报、忤逆不孝。殊不知“恶有恶果、善有善报”,故有言曰:“积善之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19: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1 {: g; C8 f/ z  n  c& R
所为衣食供养,是只能让父母暂时享受快乐,并不能帮助父母度过生死苦海、六道轮回。在世上只有佛法才能让父母跳出三界,获得究竟快乐,所以真正的报恩是以法雨来滋润父母的心田,使父母闻法生信,直登九品。由此可见世人的那种大孝是不现实的,仅靠衣食供养是难以报其深恩的。故《父母恩重难报经》载:“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答父母深恩”。(6)
* f6 Y1 _: y/ _5 e由上面可以看出,只靠传宗接代、衣食供养是称不上“大孝”的,只能称得上“小孝”和“中孝”。那么怎样才是孝顺父母呢?莲池大师将孝分为三种次第:1、甘旨供养,使父母免于饑饿,是为小孝;2、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中孝;3、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了生脱死,是为上上大孝(7)。从莲池大师的这种观点可以看出,出世孝法远远胜过世间孝法,出世孝道乃可称为最上之大孝也!" V$ z7 I2 N. F% Z5 H; c" T0 s- n
三、持戒尽孝% F" A3 F2 O5 |3 ?
中国佛教历来有倡导持戒与行孝统一,孝顺与念佛统一的传统。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戒孝合一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三国时的康僧会,就把佛教的持戒与世俗的尽孝联系起来,认为戒酒是“奉孝不醉”。华严宗法藏大师指出:“行此孝行,即是孝顺无违,名为持戒,故云孝名为戒,戒为制御三业止灭诸恶,故云戒亦名制止。”(8)9 P& |6 R1 |6 `$ J
佛教有“孝名为戒”一词,意思是说,行孝便是持戒,这是一种以孝为戒,摄戒归孝的思路。持戒与尽孝合而为一,无二无别,首先孝为戒先,行孝就是持戒;其次戒为孝蕴,持戒就是尽孝。% R0 B' a( _! B6 R( b1 H
孝为戒先,孝是戒赖以存在的前提,无孝则无戒。《明孝章》中云:“子也闻吾先圣人,基础振也为大戒,即曰‘孝名为戒’。盖以孝而为戒之端也,子与戒而欲亡孝,非戒也。戒也者,众善之所以生也;为善微戒,善何生耶。”(9)
4 t4 e, F; ^# b1 n2 `$ e: {大戒以孝为先,众善由戒而生,如无戒,善无从生,而无孝,戒无所依。故经云:“若人能持净戒,是者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10)孝是戒的基础和前提而戒又是善的源泉,归根结底,孝是众善之本,戒和孝的关系至为密切,有戒则有孝,有孝则有戒,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 {, C/ \! R- {$ `* ]
戒为孝蕴,佛教的戒律内在地蕴含了孝,持戒本身也就是一种特殊式的行孝。戒律,乃是匡正人心、劝人向善的导航,是衡量人之为人的準则。佛子持戒使父母身安心定,不为吾人担忧,不亦孝乎?复观世人,每有目无国法、胆大妄为者,被种种欲望所迷惑,从而不择手段,去胡作非为、无恶不作,其结果是丧风败俗,身败名裂。更有甚者,野蛮莽撞,杀人害命,惨无人性,此种案例,屡见不鲜,电视、报纸等等各种媒体时有报道。这类人士最终落得人财两空、一败涂地,结果断送了他们美好的人生和光辉的前程,岂不哀哉?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和制裁,实在让人可悲可叹。然其父母在家是盼儿心切,望眼欲穿,茶饭难咽,肝肠寸断。故有言曰:“有使父母坐卧不安、心絮杂乱者,大为不孝也。”反之,我佛弟子,慈悲为怀,悯爱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使得父母在家,无忧无虑,没有烦恼,更没痛苦,快乐平静地生活,这才可以称得上孝也。
. `2 k( T9 Z0 a真正的孝顺父母应从自我做起,首先要做个“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的好儿女,也就是说要“敦伦尽分,閑邪存诚,忠实厚道,老实做人。”欲行孝道,须行住坐卧、一举一动,都应与戒相应,万万不能逆道而行,所以智旭大师提出:“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而欲修孝顺者,犹需念念与戒相应。”(11)
3 o) |% Z+ A/ e) F* u四、孝亲感人' ]7 P4 ?0 b( g2 X5 l8 |
从形式上看,佛子剃发染衣、离亲别祖,违背了儒家孝道,实质上并非如此,佛教不仅只是讲究修行,而且也讲孝亲。佛教将人类的真爱与善美发挥到极致,推及对一切众生的悲愍,是一种发自内心至真情感的流露,心甘情愿地付出。《大乘无量寿经》云:“以不请之法施诸黎遮,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菩萨的慈悲是愿承担众生的苦难,不舍弃一切众生,犹如孝子对父母的爱敬表现。佛门中的孝亲事迹感人至深,纵观古今祖师大德,不论世出世法,莫不以孝为行世法宝。佛教伟大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为报父母深恩,曾在父母生命垂危时,连自己身上的肉也割下来供养父母。后来又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在皇宫为父阐扬净土,令其闻法生信,超升三界。(12)又如明初弘一大师每逢“母难日”,必于佛前虔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以此功德回向先母。有一次,他在听静权法师讲《地藏经》时,禁不住痛哭失声,忆及先母生前为他所受的种种折磨,比过着无柴无米的日子还难受。(13)再如明末自成和尚,未出家前待母纯孝,剃度后因逢战乱、颠沛流离,所以肩挑老母,远游四方,托钵化缘之斋饭,先奉母亲食用,时间长达三、四年,直止母亲善终。(14)
- M9 f2 S: `6 P; B' X3 \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因生不见母,为报答亲恩,发愿以朝山功德回向亡母。他曾三步一拜,以人所难能之笃志苦行,从浙江普陀山一直朝拜到山西五台山,历时三年,途中风霜雪雨,疾病饑寒,行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艰苦备尝,方圆成这一深心大愿。明朝时的藕益大师曾四度割臂,为病危的母亲求病;玉琳国师,为报母恩,在母亲去世时,师于龛前,席地跏趺七日夜,不沾粒米。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些感人事迹,万古不朽,吾人阅毕,实在心生惭愧,自叹不如啊!我沉思之中,不觉泪珠早已流到下巴…… 1 a( p& s5 B8 H6 @# G
儒家也有“王祥卧冰、丁兰刻木”;“孟宗哭竹、关公埋儿”等孝迹,然这些孝亲事迹,又岂能胜我佛门之孝行乎?他们虽然忘我尽孝,解除父母之痛苦,但归根结底,还不圆满。因为等到大限来时,还是难免堕落,可见,他们解除父母的痛苦只是一时的,而非长久的。世人论孝只局限于一世,只知现世法,而不知三世法,只能于父母生前广行供养,尽点孝意。而父母亡后,则束手无策,唯能香花供养,果品祭奠。相反佛家,不仅注重现世,而且关注来生。不但于父母生前劝其行善念佛,种菩提因。而且于父母亡故以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19: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虔诚念佛,做种种功德,以此回向父母,令其消除罪业,转升人天。世人只能对今生父母尽孝,而不能对无量劫来的父母尽孝。然我佛子,不仅孝敬今生之慈父慈母,而且还孝敬过去无量劫来的父母。故《印祖孝论》云:“惟我佛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15)
" |; x: B  z; C' G8 ~五、有情皆孝
4 }6 G( t1 P$ c0 ]  P佛法世间法本来不是两样,或有以佛辞亲割爱,谓为不孝者,此只局限于现世,不知过去未来之浅见也。佛之孝亲,通乎三世,视一切众生皆是我生生父母、未来诸佛。《梵网经菩萨戒本》中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16)3 i% e! J' h' T8 W! w% B8 u( v9 S
可叹世人,愚昧无知,每于逢年过节,为表孝意,而去购鱼买虾,杀鸡宰鸭。殊不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有情皆能成佛,故而杀生食肉者,亦杀我父母,亦食未来诸佛,其罪甚大矣!本来欲求功德,可是适得其反,真是“偷鸡不成反失米”呀。这样不但没有任何功德,反而造罪不浅,增加罪业,因缘成熟,果报难逃,其不哀乎?凡是有生命者,都和人一样贪生怕死。佛家子弟爱护众生犹如爱我父母,等无差异,故有经云:“众生恩者,即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六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既是慈父,一切女子既是慈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世父母之恩,等无差别。”(17)
) q$ V: P7 h( T& r世间行孝,只知现世之父母,于万物之中,无存孝心。而我佛子,恩及万物,慈心不杀,行放生业。故契嵩大师说:“圣人以精神乘变化,而交为人畜,更古今混然茫乎。而世俗未始自觉,故其视今牛羊,惟恐是昔之父母精神所来,故戒于杀,不使暴一微物,笃于怀亲也。”(18)世人但因不明其义,不晓其理,而去杀过去父母,来供养现在父母,实在是颠倒迷狂,愚昧无知,岂不让人痛心?故佛教主张“因生孝顺心,爱护一切众生。”孝敬父母,恩及众生,尊重生命,泛爱万物,这是佛教孝亲的特殊表现形式。世俗常人,多被“无明”所遮,每每爱表名声,总在外表上做文章。纵观广大城乡居民,多有不孝之子,在父母生前,漠不关心,冷暖不问。而待到双亲亡故之时,却去痛哭流涕,喊爹叫娘,这种行为,纯是排场作戏,绝非是由阅历实行中来。象这种“活着不孝死了孝”的表现,只能是遮人耳目,欺骗他人而已,别的还有何意?
& N7 U0 s; X7 [/ Y6 f: h3 v也有甚者,在亲故时,去呼朋唤友,杀猪宰羊,大摆宴席。不仅如此,而且还要请剧团、邀乐队,这样搞得轰轰烈烈、乌烟瘴气。这样一来,不但大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给父母带来了无边的痛苦,无边的祸害。本来父母前世今生求有福报,种有善根,能升人天。经过儿女的这一折腾,亲之功德,损之贻尽,一念之差,直堕地狱,岂不哀哉!而我佛弟子,在亲没之时,助亲念佛,求佛接引。令其父母业障消除,善根增长,于一念倾,升极乐国。所以印光大师说:“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改恶行善,戒杀护生,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没则以己读诵修持之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19)8 G, N9 _2 l; m9 Q2 t/ b
结 语& e0 x' c% X) H  q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之为孝,孝道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行孝为先,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尧舜圣人之德,无非孝悌而已矣。古人崇信《孝经》,身体力行,移孝作忠,爱敬一切。孝悌作为一切仁义道德的根本,得到世人的广泛认同与贱履。佛教倡导“知恩报恩”的人文理念,对孝道尤其注重。然与儒家孝道的孝行和思想相比,佛教的孝道思想更具有深远博大的内涵。佛教把孝行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世间法层面,并且将孝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出世法的高度。莲池大师说:“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凡能劝勉父母放下执着,破除无明,一心念佛,生到西方净土者,既是大孝!& W' {' G9 V) ]! m' c
孝养父母不仅是做人学佛的基石,也是开显自性功德的金钥匙。有言道:“人皆可以成圣成贤,皆可以成佛作祖”。不能成者,但因迷而不悟;所能成者,唯是悟而不迷也!人生难得今已得,即使不能成佛作祖,也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的大善人,以己所修之功德,来报答父母那“慈悲喜舍”的大恩大德。凡是慈善孝敬之人,则人敬之,神护之,灾障不侵,福祥俱聚。故“人以善感,天以福应”矣!这等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7 [# l4 [5 ]. M3 e) {1 g________________
/ u) T+ {( z' h, G" U8 a8 Y注释:
* U( K: D7 b# i2 P(1)《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卷二 P32
/ u1 t# W  y0 n8 e: U. Z$ ~, b(2)《莲宗宝鑒》卷一" R( K, M( y$ ?
(3)《菩萨本生鞔论》卷一 引
! I" k3 K& X) U0 O+ X8 O2 D(4)(8)(16)《梵网经菩萨戒本》
5 O2 {4 `0 C, W) t  u(5)(6)《父母恩重难报经》
* @4 V/ ?* y6 M' ]" X; a(7)《寒山寺讯息》2003年第一期 P12$ i7 Y8 ~6 d4 t, s( p9 {
(9)《明孝章第一》
- y, P' B8 w. z- e& K(10)《佛遗教经》
, m; J1 ]* L6 b; m(11)智旭、《灵峰宗论》卷四
1 f- h! z8 ]8 {8 }; _(12)详见《释迦牟尼传》7 _0 G8 j) |' X/ Z' ^
(13)(14)详见《古今高僧传》
1 a; z' q! }* R+ V4 i! o(15)印光大师著《佛教以孝为本论》8 c, @" M, M! f' a# z& k6 k
(1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
4 l! [$ i- e' \! \# y; H% \3 ]! \! _(18)《平孝章第四》
" [* W+ T7 a5 q( G9 y% v(19)《印光法师文钞》增广卷二论P13
2 |; g$ R1 a. L/ B( Z+ Z% S
6 t! V* z( \2 w' N: h$ z. b: K: ~

5 O' J7 A8 Q; S' K-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2 06:28 , Processed in 0.0779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