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445|回复: 20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十四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6 12: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 C& O8 Z  K7 }9 y" \6 R- [+ O1 m. t% _
--------------------------------------------------------------------------------; f' f: L2 b6 b/ u2 @

. V7 q  M, V/ X& p! j              目 次  w! d" W: ^7 s0 f* s
             第一讲 先明佛义% d; a6 a0 r+ e0 a! @* c- L
             第二讲 研究佛学须先略知别相  k$ w) f* a; V) c5 f
             第三讲 消除几种误会
/ O  x9 \' R) P) o# T- Z             第四讲 人生当前之所受
2 l# ~5 p) J9 r; v- S3 X/ C             第五讲 人生三际之抉秘# L/ K" g3 s0 T8 l% k% F2 i4 [) q
             第六讲 宇宙有情概况
# s9 N, I3 d9 Z0 ?3 c             第七讲 宇宙器界概说
9 c& |! E" D1 _             第八讲 内容设施梗概
" Q$ C9 ~4 A2 B$ J             第九讲 方便五乘解脱7 V6 d8 V2 A' F( I! M
             第十讲 五戒十善' n/ R% H, U% R/ @" A: \2 p
             第十一讲 四谛十二因缘  k2 q1 |& `. L. n1 l1 I- h5 A
             第十二讲 六度万行! q4 P9 Y3 i" B
             第十三讲 行门中一特别捷径( l* W+ c% W. F4 V+ Y4 u
             第十四讲 吾人应有之警觉
( h" D9 C7 m& t 
& j, G. L% _* y: `, k 
& z  B* _2 @3 a% s1 M+ O7 y 【佛学讲座第一讲】
" z( N& a/ O9 U5 E7 @) o   先明佛义. l) ?7 R- D7 G. Z! j; K! z& d2 L
   佛学,是一门觉悟的学问。内觉人生本身,外觉宇宙 环境。觉则支配人生宇宙,得大自由 ,获大解脱;不觉则被人生宇宙支配,受它束缚,不得自在。人人宜觉,故人人当研佛学。  Q/ j+ L) w! J1 {
   欲研佛学,有其次第。首先,明白佛字真义,自然心中有一正确目标,而不致迷信。6 ~. m3 i+ W/ D# _& ^
  甲、佛之释义
& w5 P0 w9 f7 |, x" L! F. `5 X   佛*.之一字,本是梵语“佛陀耶”省称。译为智*/者,或云觉者。
3 C- Q% e2 z6 k2 o! j4 L   先说智者。“智”具云智慧,慧是明了,智是决断。此与世智辩聪不同,专指能澈底认识 宇宙 真相,而具办一切事而言。其实,一切众生的心性,本来清净光明,天然就具备这种智慧。 但以无始来,一念不觉,而有无明,遂使澈天洞地的光明,隐而不显,此在佛经上称之为“ 识”。识只是七情(喜怒忧惧爱恶欲)无明的作用,一团漆黑。学佛目的,就在去除无明,转 识成智;浅言之:只是理智办事,绝无感情冲动。所以学佛之人,就如同一采矿者,金藏矿 中,须加开采陶炼,方得金用。
/ E. l. L- _; J   依照开智慧之浅深次第,分三种智:(一)是“一切智”*0:指能知一切法总相之智慧。 一 切法总相是什么?经上说是万法*1皆空*2。盖宇宙万法,凡夫执为实有,其实皆是因缘 所生,并无自性,所以是空。譬如:两手相合有缝,而本无实缝。是故,金刚经云:“凡所 有相,皆是虚妄”。小乘四果罗汉,修析空观,证遍真理;大乘别教十住菩萨,修从假入空 观,见真谛理;同断见思惑尽,即开一切智。(二)是“道种智”*3:能知诸法别相之智慧 。盖菩萨必须度化众生。而度化众生,必须懂得诸佛道法(“道”,包括藏通别圆四教,有 、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门四门),和诸众生善根心理(“种”包括上中下根)。佛法与众 生,虽亦不离因缘性空,却缘起现有,且别别不同。别教十行菩萨,修从空入假观,遍学四 教四门,见俗谛理,界内外尘沙惑断尽,即能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根,是为道种智。( 三)是“一切种智”*4,又称“一切道种智”。盖佛法无量,众生无边;一般菩萨只能知 下不能知上,唯佛究尽,知一切道与一切种。故无一事而不知,三千大千世界外下毛毛雨, 悉知其点数;无一事而不办,纳须弥山于芥子许,如反掌折枝。此则修中道观,断根本无明 惑,见空有不二之中谛理,是为通达总相别相*5之佛智慧。
" J' t! {9 f: Q% P5 ]: r$ p/ X   次说觉者:“觉”之一字,有觉察、觉悟二义。觉察指对其事注意,觉悟指对其事了然。 先觉察,而后觉悟。上言成佛的办法,是转识成智;而转识成智,就在觉上。因为唯有正觉 ,才能除去覆住本性的无明。无明能障,依其障碍之宽狭义,在唯识论上,分之为二:曰烦 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6,从我执生,即贪、睼、痴、慢、疑等, 能扰恼有情身心, 而障涅*1;所知障H10,从法执生,能覆一切所知,而障菩提。( 详参相宗纲要“烦恼所知”)觉 察功夫用以对治烦恼障,烦恼H11之扰恼有情身心,侵害如贼,能劫本性功德法财;世 间之 贼,能偷家中财宝,若是主人能随时警觉注意,纵彼有偷天换日本领,亦无能为功。学佛之 人,对治心中之贼亦然,若能如古德所说“不怕念起,但恐觉迟”,烦恼障自然渐伏、渐断 。觉悟功夫则用以对治所知障,吾人有所知障,则於一切所知境界,昏昧无知,有知亦是错 觉。譬如一人昏沉大睡,则不能识东西南北,梦中皆是颠倒;然待清醒,自是分明。觉悟亦 然,一旦壑破无明,则见无量大千世界,如视诸掌矣。: I: R, ?/ j9 s* ^8 e  F- p# n, g
   如上所说,起觉察、觉悟的功夫,对治烦恼、所知二种障碍,而开发一切智、道 种智、一 切种智的本性德能,这就是学佛之始末。但能依之以自行,那只是小乘的罗汉;又能兼之以 化他,则是大乘的菩萨;若又能自行,又能化他,而且做到觉行圆满,究竟至善的境地,那 就是佛了。& N. V7 t. f) b5 E" T
     乙、二障略举
$ T0 x, i% o. x) q) ~, K$ D   佛字之义,既是一智一觉;所以学佛的目的,不外在开智慧,求觉悟。 而其关键,即在去 除烦恼,所知二障。经云“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治 病当先知病,故将二障,再为略举一二,以作求觉梯航。8 J7 \( e* j  r0 }# }/ M
   世间学说有讲人生观、宇宙观者,谓观察人生本身,和宇宙环境,而所得之一种概念。佛 学之觉二障,亦不离此二观。然世间学说依观察者之知识浅深,其所得概念,则或邪或正, 或偏或圆,种种不同。至於佛学之讲人生宇宙,乃佛以一切种智观察所得,故属正而非邪, 圆而不偏。
1 g: l( h6 z0 D0 Y  q  d5 h7 i. b1 X   先言人生观,吾人本身,因有我执起烦恼障之故,遂得如此之苦H12人生。何 者 ?当前所领受之生活,不外(一)者众苦,如生老病死等,三苦、八苦,八万四千苦,无量无 边。(二)者不自由,身心皆受束缚H13,事事不合理想。(三)者不平等H14,如贤 愚、美丑、贵贱、贫富等,千差万别。此应觉之一。又,当前所造作之事业,则皆 是一者苦因H15,如杀、盗、淫、妄等恶业H16。总言之,糊涂人则办糊 涂事,举凡身之所行,口之所言,意之所动,无一而非湖涂事。今既造苦,后故受苦果。此 应觉之二。须知,人生虽苦海无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人却仍我见深固,故必觉察而后能以离苦得乐。
' ?2 a9 [2 C. F- G$ L1 V   次言宇宙观:宇宙环境,因有法执起所知障之故,遂获如是之坏环境。何者?万事万物, 森罗万象H17,而恶者难以遣离,如贫贱为人所恶,遣之不去。而好者难求得, 如 富贵为人所好,非求可得。虽勉强而得,亦容易逝去;例如秦始皇并吞六国,何其不易争得 天下,却转眼成空。此应知之一。再者,人情事理,千变万化;动植矿物,本皆吾之环境, 而人尤其密切。却是人情多异,俗云:人心不同如其面。而人事亦多变异,今日仇家,乃是 昨日之刎颈。其中道理则多奥秘难了,故中庸云:极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此应知 之二。须知,环境虽恶浊不堪,一般人依旧迷恋不舍,譬如蛆之趋粪,故必觉悟,而后方能 破迷启悟。
8 N4 c3 f2 T- i$ ~( g" F  丙、宇宙人生范围
) \1 V3 c. ^2 D  L- W   上面所列人生宇宙H18观事,但就二障所障者,举一二耳。 此固亦佛之所觉,除 此之外;乃至空间十方H19,时间三际H20,推之无尽澈之无穷,无 不一一悉见悉知。
: L5 A% @, |- X# [   佛之所觉,须如此大者,以佛度众生,而十方三世皆有众生,且各居环境;若有一事不知 ,一生不度,则觉行不满。& }7 L& H  O- h7 \* t2 C2 |9 K
   佛之所觉,能如此大者,以吾人心性无外故;楞严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又云 “虚空在吾人心内,如片云点太清里”,可见心性尽虚空遍法界。佛已断尽无明,澈见本来 ,开一切种智,故无一事不知,无一事不办;是为真能支配人生宇宙之大自在者。今者,苟 对人言,有欲办全球之事者,则必以为虚夸其志;然相较於佛,其志又何其小哉!
/ W0 b" d/ B3 E% s3 q! ?1 z# a   【注解】
, C: r7 Y5 |; C/ `6 v *.佛:佛陀之略。译言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之 二义。觉察烦恼,使不为害,如世人之觉知为贼者,故云觉察。觉知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 明,如睡梦之寤,谓之觉悟。自觉复能觉他,自他之觉行圆满名为佛。自觉者,简於凡夫; 觉他者,简於二乘;觉行圆满,简异於菩萨。何则,以凡夫不能自觉,二乘虽自觉而无觉他 之行,菩萨自觉觉他而觉行未圆满故也。* `9 m" C, a0 P; O8 m
 */智:於事理决断也。
* n' r  w3 g4 m: z" p% [9 R *0一切智:声闻、缘觉之智也。知一切法之总 相者。(总相即空相也。)
1 X+ y% {& a% ~' s5 d *1法:为通於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 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 事物其知者,道理其悟者,皆悉为法也。又法者,兼摄有体,无体,该尽一切法也。4 f1 l; s% Y# g" N% ^
 *2空相:诸法皆空之相状。因缘所生之法,无 有自性,是空之相状也。又真空之体相,名为空相。) d$ w. }( b4 n, O: W1 N$ a/ Q2 [! v
 *3道种智:菩萨之智也。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 法者。. d' H. ~- V7 s0 s7 p8 s' C, o
 *4一切种智:佛智也。佛智圆明,通达总相、 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 t( {* ]+ a3 O& h" j4 V0 _
 *5别相:事事物物各别之相也。
( j1 @: C. L. [# }; K+ w; B2 b *6烦恼障:二障之一。对於所知障而言。百 二 十八之根本烦恼(即见思惑也)及随烦恼,恼乱有情之身心,能障涅*1 (圣道),故名为烦恼障。由我执而生。
. @' l0 @3 \+ u* v/ o7 F: v0 W   H10所知障:贪、睼、痴等 诸惑, 障碍所知之境而不使现,故云所知障。障碍能知之智而不使生,故又云智障。由法执而生。# u( V8 H* {- e# t# j7 F; K
   H11烦恼:贪、睼、痴、慢、 疑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恼。
: E5 J) P7 D2 W* C: [   H12苦:逼恼身心之谓也。
/ @/ s' ], {! F/ C  O4 f   H13缚:烦恼之异名。烦恼能系缚人,不使得自在, 故曰缚。
3 G+ o3 j/ O7 P   H14平等:对差别而言。无高下浅深等 之别曰平等。
2 H5 w) e, |4 e" I3 |' d   H15苦因:苦之业因。所为一切皆是苦因。
/ {5 X* Z, X9 W* X9 j   H16业:造作之义。8 a1 Z. C1 M5 v
   H17森罗万象:谓宇宙间存在之各种现象 ,森然罗列於前也。  N4 t2 N2 Y, {" d
   H18宇宙:(淮南子)四方上下谓之宇, 往古来今谓之宙。宇为空间之义,宙为时间之义。
* x* t* i$ }: T/ u+ m   H19十方:东、西、南、北、东南、西南 、东北、西北、上、下谓为十方。
9 Y: n- V3 \0 D" }* Q0 |( K   H20三际:犹言三世也。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 。$ ?' x# P7 t7 `8 J( _$ T5 O; v0 e( [' j
 【佛学讲座第二讲】
% E" o3 {7 @8 ~( U0 {6 K0 o   研究佛学须先略知别相3 u( Q# C( g% z* P; ?* q
   佛义既明,求觉之心,不免油然生起。可惜,佛经三 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大正藏即有 七千余卷,续藏亦有九千余卷,且深赜难了,以致初学茫无头绪,往往望而却步。此因不 懂研学先后之故也。
6 x. W* L9 l% v0 h  甲、佛学难解( ~8 S" q5 |; ?) G  h( Q/ S' c
   佛学*.深广,因所公认。然非佛学故弄玄虚,而唱高调。原来佛学本 身,即是复杂之宇 宙,与复杂之人生。此在世间一般之科哲、宗教、学术等,只是作虚妄分别,皆不能以澈底 。唯佛以一切种智(佛的智慧,又称“大圆镜智”)圆澈照见,故能无一物不知,无一事不晓 。然后用文字般若(语言文字)演说宇宙状况、人生实际,来觉悟一切众生。但是,内容复杂 则必言语难说,说既难说,听必难解,这是自然的道理。1 g  u2 ]9 H2 Q/ U
   所幸者,凡事皆有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用)。乃学佛之次第,不外“信解行证”四大纲 宗(纲是纲领,宗是宗旨)。信*/是信乐佛所说法,亦即相信经上之言;解*0则了解佛 法内涵义理;行是依所理解,实地修行;证则证得各种果位。或问:何不先解后信,却来先 信后解呢?这是因为佛法深广无边,如果先解而后信,则恐无学佛之期。故使先信而作随分 解,如此自然愈解而愈信,愈信而愈解,而行亦弥坚,证亦弥速矣。此四大纲宗,各有方便 ,而行证在后,尚非初学所急,初学之急,在於信解,遂为明“信解”的方便*1。
6 y8 y- \8 h- H7 h6 {" N  B   方便者何?曰信依总相、解从别相。信依总相者,佛既是大觉悟者,故凡佛所说,皆为觉 悟之语(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绝非似是而非 ,颠倒迷惑之言,故当一一相信不疑。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智度论亦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可见信之重要。若是学佛,而妄改经典,呵佛骂祖 ,则知其人信门尚未得入,遑论解与行证矣。复次,解从别相者,佛分析宇宙人生事物,似 是千头万绪,其实总离不开几个方面。若是研究佛学之前,能先略知这几个方面,自得提纲 挈领之便,可免望洋兴叹之憾,入海算沙之诮矣。下且归纳为若干组,依次来略述这几个方 面。
- a. t8 p. o3 U  乙、诸法三分
# x! K. T# Y* j8 z     第一组:诸法三分——体*2、相*3、用*4。
  C) B+ V. b# ]6 R5 M3 @   当知,一切万法(万法泛指一切大小事物。“法”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轨持义,持是住持自性,轨是轨 生物解。)皆具备“体相用”三大部分。体是本体,相是现象,用是作用。譬如:一铜铸香 炉,铜是言其本体,香炉外表是其现象,盛香是言其作用。世俗之人,大概只见到法之相 ,而不明法之体,亦不达法之用。其实,彼所见到之相,亦虚妄分别之相耳(唯识论名此为 “遍计所执”),非真能知相也。6 {/ f$ B0 o4 x
   先说“体”:一般言之,万法之体即指万法之“性质”。细究之,言“性”尚可,言“质 ”则非。何者?质是本质,然万法中实无一法有本质,亦实无一法可为他法之本质。譬如布 非衣之本质,以布可再分析,且布亦非缝衣之专料;而丝亦非布之本质,以丝亦可再分析, 亦非织布之专料。如是推衍,今日科学所发现各种元素之原子、中子、电子等,乃至佛经上 所说之羊毛尘、兔毛尘……邻虚尘等,皆非本质。如此说来,凡有物质,皆非本体;而万法 之本体,必是空而无质也。/ N$ s7 K! g9 O7 x  q
   万法本体,虽是空而无质,却不可言其无,佛学上即名之曰性(或曰本性)。万法曰法性, 众生曰佛性。性者,无改为义,其为物也,空空洞洞,无形无相;如姜之性热,黄莲性凉, 皆不可以眼见,不可以耳闻。又如花之有香、镜之有光,双手亦捉摸不著。识是之故,一般 人皆不知有本体也。/ e' E' K) n$ d. H
   分别上说,万法各有本体;融通来讲,万法本体,一而不二,何者?曰真如本性(亦即佛性 ),此乃造作一切万法之真正本体也。(是故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9 U$ S! D/ j0 h, t/ G+ q5 S- j
   次说“相”:相包括二,表显於外者,曰物质现象;想像於心者,曰心理现象。万法本体 虽空,但当因缘条件凑合时,就现出一切现象来;而因缘条件分散时,本来无相。譬如氢 氧化合,而有水相;二气分离,其实无水。又如土石积聚,而现高山;着眼土石,山相则没 。故知不论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皆是因缘假合,暂起幻影,无有实法。金刚经云:凡所有 相,皆是虚妄。智度论亦云:因缘所生法,佛说即是空。可惜,众生迷惑无知,一味著相, 以为实有,故为相转,不得转相也。# K7 R0 A- ^7 o# O
   再说“用”:万法作用无量,各各随相而变。譬如:液体三态,水与气冰,功各不同。然 相既刹那转变,用亦刹那随变。故惟洞澈本体,明了诸相者,而后能通达诸用也。曰明体达 用,岂其易哉!
: R4 {0 ?3 R  Y( s0 \- D% i  [( E" i   须知,佛陀说法,契机施度,或说体(如云“真如平等,无生无灭,不增不减,毕竟常恒 ”) ,或说相(如云“大智大悲,常乐我净,无量功德”)或说用(如云“内潜源底薰妄心,外现 报化教众生,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学者於此应当分别清楚,若於说相误为本体, 或於说用误为现象则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矣。
# m' o' n( e$ N' F9 K  丙、生起三由
; ~# f; w* [& x' X# B. D- j8 j! h   第二组:生起三由——因、缘、果。
/ {; b4 p7 F: n: H/ ]! k0 R   或问:法体既空,万有由何生起?答云:生起之始终,不外此三来由,曰因缘果(略称因果 )。经云: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孤因不长,独缘不生,必因缘*5具足,而后生起一 切宇宙现象。故佛学讲究一切不离缘起。
' i; w! J0 _; `; {* [2 f" I9 {   先说“因”*6:因是主因,指最初之动机,最初之造作。此事最为微细,鲜有知者,故 世法云:知机其神乎!何者?真如体内,本来如如不动,平等无相;但因最初一念之不觉悟, 遂起无明,而演现一切差别妄相。此最初之动机,唯识论上,称之为“种子”(第八阿赖耶 识 ,又名藏识。含藏无量无边世法出世法的种子。)譬如世间五谷种子,播种於地,即能生长 万物。吾人八识田中之种子,亦能现起一切宇宙万有。故名此种子为因。9 [9 Y5 R& G( c5 ~: E% f- P" ~
   次说“缘”H10:缘是助缘。譬如:只有稻种,不能生果,必须加上土地、水分 、日光、 肥料等之帮助,然后才能长出稻来。此土地、水分、日光、肥料等,即是助缘。唯识论上, 论生起万法之缘有四(如表),略释於后:. F' u# [# q! m6 q
 (一)亲因缘H11:即上面所说之“因”(种子),盖彼能以亲自成办自己之果, 故名亲因缘。0 |' y/ w1 Z3 ]: \% q, s* d
 (二)无间缘H12:亦名等无间缘。众生的念头,前念后念,接续不断,而前念 开 导后念,前念不灭,后念不生。譬如流水,前水招引后水,后水推动前水,相续不绝。此中 前念后念,力用均等,故名等;中间不容他念间隔,故名无间。$ t9 i* X$ G/ `
 (三)所缘缘H13:指众生念头所攀缘之对象。经云:心本不生,因境有。故一 切外境,皆为所缘之缘也。- t5 T4 ^; n" ?7 Y2 X7 Y: T
 (四)增上缘H14:除前三种缘外,其他所有增加上去的力量,皆名增上缘。有 违 、顺之别:例如霜雪能令青叶变为黄叶,此霜雪对於青叶,即是违增上缘;对於黄叶,则是 顺增上缘。
$ b6 v. K  w8 e+ o, w. Y   万法具缘多少不等,色法(包括一切物质现象)只要具足亲因缘、增上缘二缘即能生起。心 法(包括一切心理现象)则须四缘具足,然后方生。! }3 `/ ?3 w' r4 b; k: e1 I% \9 `
   再说“果”H15:果即结果,指生成之一切现象。因缘和合,则能生成一切万 法,如植物熟,故名曰果。* g5 f) c$ Y1 s
   然因果H16道理,看似简单,其实错综复杂。因种有常暂之不同,助缘有强弱 之 分别,结果则迟早有时。或因同而果异,或果同而因异;如同为杀人,论罪有别;同受畜报 ,业因不一。总关键就在“缘”字的关系。7 H# o# P3 q' e) }/ ~
   明乎万法生起的道理,则可以立命,亦可以转命。何者?要得善果,必须先种善因,若种 恶因,必得恶果。当知,吾人尘点劫来,八识田中,已种满无量无边之恶业种子,若要不结 恶果,则勿增上助缘。古德云: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这是修行最好之办法。+ Z7 q, [) P1 b; l/ S6 u
  丁、法有两端
; P$ h3 E, x% r/ a0 D   第三组:法有两端——事H17与理。
* ]$ X8 }/ A6 [: B/ M   事是事实,理是理论。事实乃理论之事实,理论乃事实之理论;故有时讲事实,有时讲理 论,二者不可偏滞。/ z3 B9 ~* M# Z2 n: B
   又,事是事相,理是理体。理体是空,事相是有;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故空有 不二,理事不二。% [- C7 {) Y& f/ T' j2 [
   又,事是事修,理是理性。若执著理性,偏废事修,则等说食数宝;反之,专务事修,不 明理性,则恐盲修瞎炼。: b! h* T# H' a2 X
   是故,分析万法,必须事理双讲,方能避免偏见;学佛修行,必须理事兼进,才能福慧俱 圆。
& w$ v2 p; F/ @+ S; L7 \( `+ v   整个说来,佛陀既依照体、相、用、因、缘、果、事、理等八方来解析宇宙和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人 亦当依这八方面来认识本身和环境,才能八面玲珑,面面俱到;如是以研经,如是以听教, 庶几获条贯统系之益矣。
! X" P2 b- m! M# {# Q4 l   【注解】
& J) L% c/ P8 v6 T *.佛学:即智觉之学问,亦即破愚迷、求智觉的 方法。
# S3 W, q( b1 m# T */信:自明见理,心无疑虑也。
" K$ a$ B9 L9 a6 z3 n( K4 O; _ *0解:有二义。一、释之义。即释文义而消疑滞也。又具 云解释或曰解义。二、知解之义 。即谓由见闻义理而生之心解也。对於行而言。如信解、领解、悟解、了解之类是也。8 v% M; A) \. p+ s
 *1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众生之机之 方法也。
4 q  m0 `/ a# i% f- I *2体:物之“一定不变”而为差别支分之所依根本者,谓 之体。对此而名能依之差别为相。/ O5 u0 i- P" Y: z
 *3相:相者事物之相状,表於外而想像於心也。大乘义章 :“诸法体状、谓之为相。”" _* G; Y$ F+ w
 *4用:理体或现象所发生之作用。
2 g& r1 @! ]. K' E* f: l8 X# u *5因缘: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为因。疏添弱力者为缘。 例如稻种为因,雨露农夫等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米。
; g2 q. n$ l# b0 @$ u *6因:原因之义。
- a8 P+ b# R5 E   H10缘:攀缘之义。又由藉之义,依藉於他者。
6 Q- C+ |! f4 l+ _& \7 ?# m   H11亲因缘:亦曰因缘。四缘之一。因即缘之意。此 非因与缘各别而论,亲因即名为缘。
2 m9 h8 h' @9 p% f& g8 V   H12无间缘:亦即等无间缘。等者等同之义。谓此缘 无有间断。9 j# e3 j1 b5 B, x7 M* L9 n7 P
   H13所缘缘:谓所攀缘之机会。, e& ?# r9 i0 Y6 t
   H14增上缘:谓起他法与以强力者。如田土之能生米 麦等是。
/ {0 W5 U5 _% q. G- r, U   H15果:木实之义。对於因而言。一切之有为法,前 后相继,故对於前因而谓后生之法为果。
7 H- j1 J. G$ f, {: f% Q9 H   H16因果: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 果则必有因,是谓因果之理。2 e7 P/ n  ~& k: F! F) v" j! a
   H17事:凡人类所作为所遭逢皆曰事。3 u4 s) ~  X- U- B9 q' N
   【附注】:4 n1 o9 m- E% M, X
 (1)三大—(一)体大。众生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 毕竟常恒也。(二 )相大。众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也。(三)用大。众生心之体性, 具足一切功德,内潜源底而薰妄心,外现报化二身教化众生,依此内外之二用,使人初修世 间之善因而得世间之善果,后修出世之善因而生出世之妙果也。即第一为真如之体性,第二 为真如之德相,第三为真如之作用也。
$ z2 z$ a! p" |7 k3 u& [5 Y (2)四缘—旧译曰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新译曰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 缘。(一)因缘(亦曰亲因缘),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如眼根对於色尘时,识即随生,余 根亦然,是名因缘。(二)次第缘,谓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名次第缘。(三)缘缘 ,谓心心所法,由缘而生起,是自心之所缘虑,名为缘缘。(四)增上缘,谓六根能照境发 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名增上缘。
0 h- e7 l: q; U (3)事理—因缘生之有为法谓为事。不生不灭之无为法谓为理。即事者森罗万象之相,理 者真如之体也。' E8 p. G0 ?: C. }# O: m, p
 (4)性—性释有四义:一者种子因本之义,二体义名性,三不改名性,四性别为性。$ N- H, A3 |% ~8 _/ y6 z
 【佛学讲座第三讲】) p5 K4 ^5 \" v9 l
   消除几种误会
' r1 }6 _. u% |1 Y9 M   一个航海者,要想航程顺利,在航行之前,除了先要 定下航行的目的地,熟悉航海之技术 外,其次就是要检修船只之毛病和校正方向盘,然后才能开始航行。而一个学佛者,要想学 佛路途无差,在解行之先,也得立下学佛之目标,了解研学之方法,接著就当要消除心中之 误会和确立正知见,然后才能研学佛法之内容。上来两篇,一“明佛义”,是点示目标;一 “知别相”,即略举方法,皆已如前述,今且言“消除误会”和“确立知见”。. d9 g/ M) M/ `- ]
  天、消除误会& ^; B% q+ P$ ?( A* q( y
   世人对於佛学所以产生误会*.的原因,不外有两种:一是自己本身, 随意假设理想*/ ;一是听信别人,捏造妄谈谬论。但是不论哪一种原因,皆不免或根本未见,而道听途说; 或虽有见,而认蛇为龙;或只见其事,而未究其理。如此的结果,他所领会的佛学,自然不 是佛学的真相,而与真正佛学,实有相当的差距。
9 Y, P0 a: Y9 X3 E! f6 T) O7 X' j* Y   然而,先入为主,后入为奴,为人之恒情。既然这人对於佛学先前已有错误的观念,后来 即使再闻到真正的佛学,也就难以接受,反要加以排斥了。! v% w5 _/ `* W3 Q1 c- J" T
   详细分析起来,一般对於佛学或学佛者排斥的错误心理,都为下列数端:(甲)迷信*0, (乙)
4 P" O+ k4 X6 X" a   佛学十四讲
. Y, v8 S8 H' c2 L2 a% a2 V   消除几种误会$ A! l; W9 i  f0 J: C8 H6 K6 f5 P
   消极*1,(丙)神权*2主义*3,(丁)忽略现实,(戊) 不合科学*4。依次驳斥於後:$ D" f( B- Z/ ]2 c8 B; O( b: @8 g' N
 (甲)迷信属他,正信属佛:欲断邪正,先知标准。何者?所谓迷信,是指迷惑於 事理真相 ,而随加相信者,谓之迷信;反之,若能正确认识事理真相,而相信不疑者,则是正信。可 见信之迷正分别,主要在於是否正确认明事理真相而定。依此客观标准加以观察的结果,事 实与一般人所误会的恰好相反。真正迷信的是他们,而确实能以正信的惟属学佛。何以如此 ?让我们观察他们所信的是什麽?不外:㈠无谓有:万法因缘所生,本是暂起幻相,而他们却 执之为实有,而且贪取不舍,这如渴鹿奔逐阳焰*5,只落得一场空辛苦。㈡有谓无:真如本 性,虚灵不昧,而他们只因未见即斥之为无。这如近视之斥星辰,实在星辰布满虚空。㈢偏 陋执:中道难明,世人或偏空见,或偏有见,或主张唯心,或主张唯物,总是法执偏见;这 如瞎子摸象,给人一隅之讥。反观学佛者所信,则根据於因明之三量:㈠现量*6:佛学内容 ,乃三乘圣人,断惑证真,离分别识,而以无分别智,所现实证知之万法真相。喻如:眼之 见色,耳之闻声,并非一种臆测幻想。㈡比量H10:佛学义理,本诸因明三支(宗因喻) ,远离一切理则过失,正确推比所得。喻如:见烟而知火,毫无错谬。㈢圣言量H11: 三乘圣人中,或声闻、或缘觉、或菩萨,虽亦具备现量比量境界,但未究尽,故一切言论, 终仍求决印证於佛,谓之圣言量。
5 F5 n, \! h: [* R (乙)消极两属,积极两属:世人每喜积极,而恶消极,不知消极未必皆坏,而积 极未必皆 好;又世人多斥佛为消极,而自鸣积极,不知佛有消极,亦有积极,而他有积极,亦有消极 。试析言之:㈠善消极属於他:何者?凡进德修业者,多疲多厌;济困扶危者,推三拖四; 为众牺牲H12者,裹足不前。㈡恶积极属於他:何者?身杀盗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增无减;口四种恶( 妄言、恶口、绮语、两舌)精益求精;意贪睼痴,如火炽盛。㈢恶消 极属於佛,何者?决不纵 欲享受,讲究的是断欲绝求,返本会真;决不营私害公,讲究的是平等布施,利乐众生;决 不争名夺利,讲究的是斩断名根利锁,证无上道。㈣善积极属於佛,何者?初发心时,则远 离世乐,求解脱法;例如释迦佛本贵为太子,富有四海,而皆舍H13弃,受诸辛苦。次 行菩萨道时,则庄严H14地狱H15,不舍一人;例如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 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至成佛後,又倒驾慈航,带果行因,度化众生,永无止息;例 如释迦佛来此婆娑,已经八千次。若言积极,谁胜於佛?" F% V8 u2 P2 L& R. [* V
 (丙)他尚神权,佛尚自权:所谓尚神权者,如信有一天帝,为造物主;或有鬼神 ,司赏罚 之权,或诸伪教,冶汞炼丹,欲成神仙H16,求长生不死。此等皆他所尚,佛则不然。 主张万法H17非由他造,而是唯心所造。一切吉凶祸福,非由鬼神之好恶睼 喜,乃诸善 恶H18因果,皆是自作自转。又知万法无常,不离生住异灭;乃天上天下,惟我H 19独尊(我指真我,即人人本具真如,足四净德是故最尊)。可见,佛法是最高尚自权的。
0 l9 H" X1 V6 i$ e (丁)忽略现实属他,始终真乐属佛:世人见佛学之宗旨在了生脱死,便误会为佛 学单注重 将来,而忽略现在之实际。然观察他之所谓现实者,实在一点亦不现实,何者?一言以蔽之 ,曰短命主义而已。盖他之所求——五欲六尘,为地狱五条根,故有如刀头之舐 蜜。而他 之 所得——世间富贵,亦是昧机畏果,患得患失。然则,他说的现实,就像火烘之牡丹,只图 暂时的好看,不管以后永远的枯死,这有何实际可言?至於佛学,亦并非单注重将来,而忽 略现在。试问:若无现在的好因,岂有将来的好果?故於当前,即求未生善令速生,已生善 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速断。使六根H20清净H21,一尘不染。可谓知 果畏因,根本解决。不但将来了生脱死,当前也可离苦得乐。此非现实,谁是现实?
! @4 h! G; d# Q$ \& P (戊)不合科学属他,统系属佛:凡一切有组织有系统的学问,谓之科学。观乎佛 学讲人 生,则统论人生酬业H22;讲宇宙,则分析真妄H23觉迷H24;讲万法,则终 结 万法归一H25。噫!真是组织严密,系统完整,一以贯之也。反问於他,人生为何?则迷 惑无知;宇宙何关?则颠倒错乱。然则,其说佛学之不是,到底佛学为何?则实际未见。呜呼 !原来他所排斥的佛学,是未见而言,一派的胡说八道。# r+ p1 `5 P" [# Q
     地、确立知见  i  U& Z& I8 _* J9 ~
   知是认识,见是见解。认识有真有错,见解有正有邪。末法时期,法弱 魔强,邪说横行, 初学若认识有错,见解稍邪,则有如航海,掌舵偏差,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故,如何 确立正知正见,实为初学切要的课题。
' V( I) K+ c& e( N7 H   确立正知正见的方法,不外:㈠求认识:依照“闻思修”,广学多闻,以开智慧。
+ f( a7 {& j0 B) c   ㈡守标准:根据“法四依”,辨别邪正,亲善远恶。“闻思修”主要靠自己发心,且散诸典 籍,不能具述。“法四依”佛陀明揭,即可奉行,必须先讲。) S* a3 ~4 `; L) j
 (甲)依法不依人:人是有情之假者,法是法性自尔之轨模。依轨模方可入道,假者何关於 实行?然法不自说,惟佛能说,而佛所说,载在三藏,名圣言量。是故学佛,要依佛经,不 依诸人;假令其人为童子村人或凡夫外道,而所说契合佛经,亦当奉行;假令其人虽为名人 博士或罗汉等觉,而所说不契佛经,亦当舍弃不依。至於末法自称佛学通家,妄诞新说,大 胆改经,更当视为波旬,一概不听。
* ?7 w! _1 K6 a3 D5 ~: x (乙)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了义者,显了分明,示说究竟之实义;不了义者, 未了未尽 之方便义。亦即是真实话,是方便说。三藏之中,凡佛随顺众生,或说人天福报,或说 小乘自了,皆是方便;至其明示大乘中道实相,即为真实。然佛经又有显有秘,而清凉国师 华严疏钞云:秘为不了义。学佛之人,若能分别晓了,自然壅无不通,有疑皆决。2 C8 C, C; h) M' G
 (丙)依义不依语:义是真实义理,语是言说文字。言说所以诠真理, 而究非真 理;喻如筌蹄所以取鱼兔,而究非鱼兔。若但张筌蹄,而依言说,徒增诤讼疑惑而已,何关 於真理?至於那些只凭翻查经卷,遂断章取义,而诋佛说者,更是语外求语,何足以论?! @- \& P! S) e( b2 B3 d& y9 A
 (丁)依智不依识:智是本心照明之德,与法性合,识是妄想迷惑之心,与烦恼俱 。学佛之 人,惟依圣教,定止妄识,策发真智,乃可入道。若逞妄识,分别考据,欲辩佛说,迎合凡 情,坐收名利,则恐徒增罪业而已,与道何干?
8 W( W$ \) N9 E3 E   总上所说,消除误会譬如根除痼疾,确立知见譬如预防传染。痼疾根除,传染免疫,然后 可以进补健身;误会消除,知见确立,自可进修佛学而资法身慧命了。- |! ]4 S  y1 z. k& O
   【注解】; P3 i% }( F* Y6 M% B- f
 *.误会:是开智的茅塞及认识的障碍。
; |/ @: m: a) z) [ */理想:但据事理,构成空想,以推定事之究竟,谓之理想, 对事实而言。
( @! k& Y" \, q, C *0迷信:不辨事理之是非而妄信也。  S* ^) y. S" J! Z  n
 *1消极:凡行为力图进取者,谓之积极。反是谓之消极。如道 德,务为善者为积极,但不为恶者为消极。: L# R) D# q4 z& _; L" A( q. u- p
 *2神权:神所赋与,绝对不可侵犯之权。
% f  R+ Z% y" y; G1 Z *3主义:所主张学说上之根本标准而以之为宗旨者也。$ c7 N$ v; T. ^1 i2 w
 *4科学:“以一定之对象,为研究范围,而於其间求统一确实 之知识者,谓之科学”。从 广义言,则凡知识之有系统,而能归纳之於原理者,皆谓之科学,故哲学、史学等,皆科学 也。从狭义言,则科学与哲学、史学三者对举,科学究其所当然,而哲学明其所以然,史学 述其所以然者也。又某派学者,并研究之材料,或散漫或变动,非具一定之体系者,皆不得 称科学,如谓教育学、政治学之类,今尚不能成一科学是也。
( a  c6 s8 O' e *5渴鹿阳焰:阳焰谓春初之原野,日光映浮尘而四散者也。渴 鹿见之以为水,走而趣之,不 知非水。譬迷妄之心也。楞伽经曰:“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 迷乱驰趣,不知非水。”
$ ?6 P  T1 c5 N" R$ Z *6现量:因明三量之一。现实量知也。向色等诸法,现实量知 其自相,毫无分别推求之念者,谓之现量。如以眼识见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耳识闻声也。
* h9 k5 c& u8 v( Y8 f7 [   H10比量:比者比类也,以分别之心,比类已知之事,量 知未知之事也。如见烟比知於彼有火是也。4 w& Z0 }' v8 i6 Q5 B
   H11圣言量:以圣人言教,量度而知之者也。
' D3 P+ L( T. |, U   H12牺牲:牛羊豕之属,以祀神者,谓之牺牲。今谓摒弃 一切曰牺牲。
7 f/ {: K0 _  w3 T0 K6 X   H13舍:内心平等而无执著,名为舍。
" F; ?! A" D% j9 ^' K& b0 H- N   H14庄严: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探 玄记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
" z- L. e+ i$ `4 r. }/ T6 {9 H   H15地狱: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等。其依 处在地下,因谓之地狱。详如六表。7 m! m* B5 v* @. i5 H" o
   H16神仙:道家称得道之士能变化不测者,曰神仙。
3 V- O+ O) x& Y4 n8 L   H17万法:总该万有事理之语,法者自体之义,轨则之义 。万有之事理,一一有自体 ,具轨则,故皆名法。乃至龟毛兔角毕竟无者,亦名为法。以彼有无之自体,有无之轨则也 。! q$ u1 Y" }( S  \( d" e9 n# U$ g
   H18善恶:顺益为善,违损为恶。又恶是乖理之行,於现 在与将来招苦之行也。
* u% c+ Q' {+ p   H19我: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此处指本性而言。佛教 指五蕴之和合者为假我,非有实之我体。; k0 _! @; A2 ~$ i
   H20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 之义。眼根对於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於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六根。
. f2 ~) p+ V) Q5 c5 |. ?   H21清净: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1 x4 ?6 W5 A: `& x/ E6 k) b5 y  L
   H22酬业:酬者报也。即酬报过去之造作也。; \3 e0 S5 ?0 ^1 u: Z' u$ r8 t
   H23真妄:一切诸法有真妄之二。随无明之染缘而起之法 为妄,随三学之净 缘而起之法为真。又因缘生之法,总为不实,故为妄法,不生不灭之真如真实,故为真法。
2 I$ B; ?! D! V% ?+ x$ A* h/ g   H24迷:暗於事理曰迷。
0 W- |! f9 Z; B& r( ~   H25一:一者不二之义,以平等不二之故谓之一。此处指 性与相合一而言。% u) H* k" N5 ?5 H
 【佛学讲座第四讲】3 I) t3 R# h/ ~) u$ g( r
   人生当前之所受(观受是苦)2 F% D' `4 }  [" D9 j# _- j3 x% g$ ~
   佛学内容,离不开人生和宇宙。人生有“当 前”、有“三际”,宇宙有“有情”、有“器界 ”,下当依次加以演述。今且先言当前之人生,这是我们本身最现实亲切的事,不可不先觉 悟。! [$ V2 g& X0 c) J2 y/ A
   所谓“当前”,就是指我们现身从坐母胎开始,直到寿命终结八识离身之一期生命。统此 一生,不论何人,至始至终,整个遭遇领受*.,都可一言概括,那就是“苦!苦!苦!”。须 知,这绝不是佛学之故作悲观,而只是作人生实况的直述。所以四谛的初门,就先说“苦谛 ”(谛是真实不变的道理),而教以修四念处观,其中一条即是“观受是苦*/”,这却是开智 慧的起步。初学於此,假若不能有所警觉,则学佛又如何?求解脱又如何?0 S8 r4 M1 [5 Q4 y) d
  甲、领受种类% X. x- W/ H5 N/ b5 l
   其实,我们对於外境的领纳感受,不仅苦之一类。详细分析开来,计有 五种:㈠苦受*0, 指身(即眼等五识)之领纳违情境界,而感苦痛者。㈡乐受*1,指身之领纳顺情境界,而感快 乐 者。㈢忧受*2,指心(即第六意识)之领纳违情境界,而感忧恼者。㈣喜受*3,指心之领纳顺 情境界,而感喜悦者。㈤舍受*4,指身心(通於六识)之领纳不违不顺境,而感无苦无乐无忧 无喜者:这称做五受*5。" u& H( i2 a3 l& x$ o
   或问:领受既有五种,何以但说苦受?这因五受之中,有虚妄有真实。乐喜舍三,惟是虚 妄;苦忧二受,才是真实。这可从两层说明:第一层本无有,世间本无实乐(喜舍),而所以 感觉快乐(喜舍),那只是所痛苦(忧)的暂时停止或暂时离去之一种错觉而已。譬如我们 患病 初愈,忽觉甚乐;然而平素未病,乐在那里?第二层能改变,其所以为乐的,若是令他乐之 不止,那就要变为苦恼。譬如食色二事,人以为大欲乐;如果使他终日饮食色欲不止,势必 拼命求避,惟恐不及了。因此之故,乐是虚妄。若是苦忧二受,则不如此。第一层人生本身 即是一种苦报,非由乐的因缘,才来苦受。第二层所苦恼的事,令之不止,也绝不变为乐。 譬如以棍击身是苦,若不止鞭打,也惟有苦上加苦,绝无转乐之理。因此之故,苦是真实。
/ v3 F. D) _% ~0 o   可惜,众生不知乐是虚妄,所以穷逐不舍,终得不到真乐。所幸,佛陀深知惟苦真实,所 以教修观受是苦,求解脱道。
* P+ B6 [! O: c  乙、苦果略举
9 P) h3 G3 R( T; g) W   既然明白观受惟苦,但不知人生苦事究有多少?这若详演开来,则有无 量无边;若是归纳 来说,也有所谓“八万四千”、“百八烦恼”、“百一十种苦”,乃至“三苦”、“八苦” 。今且略说“三苦”、“八苦”,如表示:% _1 [" ^/ D" k: p& P
   第一“苦苦”*6:苦是苦恼逼迫之义,即约苦忧二受而言,指种种身心苦恼之苦。此中 包 括“八苦”:㈠生苦:在母腹中,正坐胎时,处溷秽中,头下脚上,如坐牢狱,故称胎狱。 等出胎时,像山合体,往往难产,母子交危。既出以后,风触嫩皮,刀割脐带,这时真是有 苦难说。所以婴孩坠地,都要放声大哭,请细听之,简直是说“苦啊!苦啊!”。㈡老苦:童 子少年,迁谢不住,五十曰艾,六十曰老。这时发白面皱,形变色衰,饮食难消,气力虚微 ,拄杖羸步,坐起不便,身体衰败,精神昏沈。㈢病苦:身是四大(地水火风)假合,不免患 病;四大不调,即有四百四病。或脏腑伤损,或皮肉疮痈;这时辗转床塌,全身疼痛,形 消 骨立,喘息呻吟,其苦难当。㈣死苦:有生就必有死,等命终时,犹如风刀解体,又像生龟 脱壳,当然苦不堪言。㈤爱别离苦:父母夫妇子女兄弟等所爱眷属,不是生离,就是死别, 佛经上说,尘点劫来,我们为别离苦所流眼泪,若积聚起来,四大海容纳不下。㈥怨憎会苦 :冤家仇人,偏要常常遇到。孔子尚有宋国桓*.和楚国子西;佛陀亦 有提婆达多和善星比丘 ,圣人且不免,何况凡夫?㈦求不得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希望平安富贵,却是如 愿以偿的很少。㈧五阴炽盛苦:五阴亦名五蕴是,指聚成假身心之色,受、想、行、识五大 元素。既有这假身心,就时刻爱取欲尘,造作诸恶,如火不息。此是八苦的根本。曾有人说 ,这苦又可名健康苦,因之五阴假身,愈健康就愈往外攀缘,而苦也就愈无穷了,这话很有 道理。0 j9 d0 q) e$ a* c5 B+ ^/ L$ I
   不但如此,生、老、病、死和五阴炽盛,本为身内之苦,而内之内且充满不净(如五不净 观,九想观),乃是一具臭皮囊。其中死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身后之苦,而后之后,仍要轮回H10不 停 。至於爱别离三,则是身外之苦,而外之外又有水、火、旱、潦、大风、地震、盗贼、刀兵 、牢狱等天灾人祸。以上即是苦苦。5 A8 D+ T3 I; x
   第二“坏苦”H11:坏是变坏之义,即约乐喜二受而言。因为万法无常,乐境才现, 苦境即来。俗云:贺者在堂,吊者在闾。当乐境坏灭之时,即是坏苦。9 r) m. M: ^- k7 W. {, _" x
   第三“行苦”H12:行是迁流变动之意,即约舍受而言。虽有时不苦不乐,但我们的 神识(俗称“灵魂”)迁流无当。仁王护国经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H13,一刹那有九百 生灭H14,是为行苦。
! q) A  D* i/ \! S( F* {0 H& M* r  丙、三界统苦
  C; e- x. G# J! B0 S6 ^% W7 [   或问:苦有如此之多,那麽谁来受呢?是否汝受我不必受?当知,三界H15以内的一切 众生统通得受,谁亦免不了。请为分别言之。) q0 K1 m% q3 R; e6 Q! j
   一者“欲界”H16众生统受三苦:欲界包括六层天和下面的五趣杂居地(我们人类即 居 此中)。因为这范围的众生,都有饮食男女的欲望,故名欲界。但是,贪欲是一切烦恼的根 本;贪染欲尘,自是一切苦之根因。所以,东方文化中,儒家主张节欲,佛家讲究断欲,以 求减少灭除苦因。若西方文化则提倡纵欲,不知这就等於提倡受苦啊!
  B! ]$ N- j2 ?* D. F/ o   二者“色界”H17众生兼受坏苦和行苦:色界包括四禅,共十八层天。这范围的众生 ,因有禅定的功夫,已无男女饮食的欲望,却仍保有色身和宫殿楼阁等,故名色界。可是, 身为苦本,仍然不离生、住、异、灭,为生死所缠缚,所以有坏苦和行苦。
4 ]; \0 ]# Y% l- s: s6 |' o1 J   三者“无色界”H18众生单受行苦:无色界包括四层空天。这范围的众生,所入禅定 (名四空定)更深,不但无饮食男女欲望,亦无色身执著,只留神识,故名无色界。可是,神 识为招苦之缘(故学佛目的要转识成智),为一切妄念所依起,所以仍有迁流生灭的行苦。" C8 @2 P) x( E  W) x4 t
   由此可见,只要是三界内的凡夫,都得受苦,无一例外。所以佛学教离苦的办法,就须 跳出三界。' ^% |; y, m* A0 @1 y
  丁、受苦益起颠倒" w& W& c2 Y9 [* Z) G9 x6 F
   还有一层,众生受这苦之后,并不是从此完结。原来,观察其所以招苦 的原因,主要是烦 恼盖住本性(指贪爱、睼恚、愚痴等),这就是“惑”。因为迷惑颠倒 H19,无有智慧, 自然胡作非为(指杀生、偷盗、邪淫等),这就是“业”。既然造作恶业,将来必定招受恶的 果报,这就是“苦”。可惜,众生招受苦果,不但不知自反自省,往往还要怨天尤人,因此 更起迷惑颠倒;所以,“惑、业、苦”,恶性循环,永远不止。经上称为“三道”(道是能 通义,惑通於业,业通於苦,苦又通惑),又名“三轮”(轮是能转义,三者轮转不休),如 图示:
( ]" C) R2 S* M" a   人生实况,就像这图所示,解苦妄作,复造苦因;因此,加苦续苦,无有已时。譬如扬 汤止沸,只见滚上加滚而已。无怪乎聪明的人总要感叹一声“苦海无边”了。1 r% l- k. _8 b+ x
   最后,透露一点消息,佛法却有真正止沸之法,那就是要釜底抽薪,这且留到下文慢慢道 来。
1 |0 Q! v5 e$ l; \   【注解】7 v% _/ Z, x! @$ T9 S" M
 *.受:受者领纳所触之境之心所法也。一、身受,领纳於身起分别 之受,即苦、乐 、舍之三受是也。二、心受,领纳於心起分别心之受,即忧喜之二受是也。(心受亦摄舍受) 。
- f9 p' F8 R/ E7 [ */观受是苦:四念处观之一。(四念处观:一、身念处,观身不净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四、法念处,观法无我。)" c6 E  L; ~1 [
 *0苦受:领纳违情之境而起苦恼之感者。(动态)
" U* c3 ]! c. V1 s$ I' m; @9 U *1乐受:领受顺情之境,使身心适悦者。
% P; J. G: i' z0 m4 H *2忧受:心於违境受忧愁之感也。(静态)
3 o: x# L* v, i. x *3喜受:心於顺境受忻悦之喜也。
* ?# F! h" Y% N3 O6 \8 t5 p4 o *4舍受:身心领纳不违不顺(不苦、不乐、不忧、不喜)之境而苦乐 之感共舍离者。
0 n" E! |3 ~; } *5五受:受心识领纳所对之境之作用也。差别有五种: 一、苦受,二、乐受,三、忧受,四、喜受,五、舍受。
% k# x% j$ R5 I0 Z *6苦苦:三苦之一。苦众生身心之苦,从饥饿疾病风雨寒热鞭打劳 役等苦缘而生之苦也。又有情之心身,本来是苦,更加刀杖等之苦,故云苦苦。
, k: c* A5 A/ d  z* ^   H10轮回:众生无始以来,旋转於六道之生死,如车轮之转而 无穷也。" K+ E/ [) i) b. K0 x' q
   H11坏苦:乐境坏时所生之苦。
3 V/ T- g# \, U+ Z   H12行苦:行者迁流之义,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无刹那常 住安稳之苦。
5 w4 T# W- q$ c: L% [1 @6 ^. S   H13刹那:译言一念。时之最少者。探玄记云:“ 刹那间,此云念顷。於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 k5 T4 k3 n5 k; D/ ^. c
   H14生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 。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 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为法是也。但自中道之 正见言之,则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 U* ^: _$ I3 |" _, x/ D* @( H
   H15三界:界,差别之义,彼此之事物,差别而无混滥也。凡 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㈠欲界㈡色界㈢无色界。' S) D% \% a) w
   H16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 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详如六、七表)
+ U: D/ }, O4 x8 K0 W7 U9 e2 l* }   H17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 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 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 分为四级,称为四禅天。' K" L  I! D: T; p+ @" X1 r
   H18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之物,无身体,亦无宫殿 国土,唯以心识住於深 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界。此即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 在色界之上。9 S- r* p) z  X0 z+ o/ y* T
   H19颠倒: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於本真事理之妄见也 。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
4 y- P+ j! M, A% G) j" ^   【附注】
9 G* Q/ W. M6 D$ K  e   五蕴——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 ,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 V, U7 I; n) u2 X! I; {
 【佛学讲座第五讲】
( e5 B. u! \, m3 }. G7 _0 E, |$ X* [   人生三际之抉秘(十二因缘)
$ d- n: s2 U" f, q4 _5 f   当前人生,三界统苦;而千苦万苦,总在生死。佛陀 出世,即是为此大事;以生死了,则一切苦了。# A& v8 @9 S% t+ c) ]
   欲了生死,先须洞明根源;欲明根源,故须进观“人生三际”,亦即过去生从何来?将来 死往何去?此为世间一切学术宗教所欲穷尽而终未能穷尽之千古秘密,而佛学独能彻底说明 之,且能彻底解决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佛学所以超绝一切学术宗教处。6 d& A, ]% s. z6 |( F& s2 M6 G
   然则,佛学云何说明?曰万法生起,不离因缘;佛说生死苦果,因缘共有十二,名曰“十 二因缘”*.。亦名十二有支(有生有死,故名有支)。
" `% R, L6 p& y  甲、双重因果1 r/ c6 D4 [8 w+ z$ j/ [
   “因”是亲因,如种子,为能生之种。“缘”是助缘,如水肥,为助生 之机。单因不生, 孤缘不长,因缘和合,自然结果。而因生果已,果随变因,因又生果;譬如桃果中仁,仁又 生桃。所以,因果不绝,生死无尽。, O3 ?" d) H: l2 K& g2 |+ V
   “十二”支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 八)爱、(九)取、(十) 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此十二支,辗转感果是为因,互相由藉是为缘,故称十二因缘 。所谓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缘”即生起和引起之意)。此即是吾人生死相续之根源。 下依次略加说明:5 S% @1 C) R* Y- x
 (一)无明——无始烦恼。谓无始*/来,一念不觉,於诸 事理,迷暗愚痴,无所明了,故曰无 明。粗分有二: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根本无明,乃菩萨所断,暂毋须赘;枝末无明,为凡 夫所修,今宜审明。. d5 r: X9 {8 U" X6 P
   枝末无明又分二:㈠是迷理无明,即是见惑(身见边见等种种邪见),能发起善恶诸业。㈡ 是迷事无明,即是思惑(贪睼痴慢等种种烦恼)能滋润生死苦果。今“ 无明”支, 尤其约迷理无明而言,也就是吾人第六意识相应之愚痴心;诸烦恼中,此愚痴心最能发业。7 E8 C& r) _, v* H% F" @6 T
   愚痴之事甚多,主要却有两椿条:㈠是迷执身相,认作是我;不知四大假体,实本无我。 由是不知善恶因果,确实不谬,只为私心滔滔,於是恣情造作诸恶,发三途恶业,而招将来 三途恶报。㈡是不了三界统苦,万法无常之真实谛理,只为贪著人天色无色界之可爱果报, 於是发有漏善业及禅定业,而招将来人天善报。
/ d/ s5 n3 n& _" |+ U% |( l8 q! k (二)行——造作之义,即指所作善恶诸业。由於二种无 明为缘,遂引起造作种种善恶事业 (所谓起惑则造业)。亦即无明力故,若起无贪、无睼、无痴等善心, 则造善业;若起贪、 睼、痴等烦恼心,则造恶业。但不论善业恶业,皆在吾人八识田中熏 成种子(所 谓宿生习气),此称为业力。须知吾人无始以来造业无边,故八识田中之种子亦无量无边。
- M/ l' ?+ c: E+ K5 ~: f9 L   以上二支,属过去因缘。无明是缘,业力是因。因缘和合,遂感生现在苦果——识等五支 ,也就是吾人之五蕴报身。5 u1 k3 \6 R1 O3 b
   盖吾人之八识中,第八识是总报主。规矩颂云:去后来先作主公。当临命终时,名乱心位 ,八识田中无始来诸善恶种子争起现行,譬如摇彩,重者先牵。其中一强有力之业种子,就 引第八识去投胎。於有缘父母,当其交媾时,视如淫剧,遂起一念爱心(男的爱母憎父,女 的爱父憎母),而揽父精母血,成其胎中。然六道众生,有马腹有驴胎,或王府或孙宅,乃 至虚空中之微生物,无量无边,到底吾人第八识将投向何家?那得视各人之业力如何而定了 。可畏哉!业力;可慎哉!业力。& g* o' Q/ W; o2 P3 P6 m9 u( |
   下面五支,即说此五蕴报身发展的过程:
; j9 q2 Z1 y7 B5 v" e (三)识——本识*0揽蔢*1。即指 第 八根本识入胎之位。此时第八识,揽父精母血二蔢,名三和合。此为 一期生命之开端。
$ ]4 f6 v4 W/ h3 _ (四)名色——识眗胚团。名指心 识(即初投胎之神识),色指形体(即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团)。 由於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揽父母赤白二蔢,外托眗 气成胎为色。此是胎相初成之位 。因六根未成,识心未能显发了别之功能,但有心之名,无心之用,故不称心,而只称名; 且初投胎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故单称色。& s( L, @6 p$ ~4 h' C& {
   此一阶段,细分又有五位:第一七日名羯罗蓝位,又云歌罗逻,译为凝滑,或云杂秽,即 父精母血初和合而成的一团凝滑之秽物。第二七日名部昙位,译为,经二七日,渐渐增 长而成疮疱之形。第三七日名闭尸位,译为软肉,经三七日,渐成软肉之质。第四七日名羯 南位,译为坚肉,经四七日,渐成坚固之肉。第五七日名钵罗奢位,译为肢节,又名形位, 自神识投胎至五个七日生诸根形,四肢差位。以上皆属名色支摄。- p# x: Z1 D4 V; s: R
 (五)六入——指眼等六根。在母胎十个月中,由名色渐 渐六根成长完备;於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之作用,故名六入,此为胎中成长之位。
, Z: H$ }+ `8 x) J   又细言之,从第五七日形位后,至第六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五根圆满 ;乃至第十九七日诸根具足。如是从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间总有三十八个七日,皆属 胎中位摄。此为吾人一期生命受用之自体。8 W1 z, w9 E0 ?
 (六)触——接触之义。根尘和合而成触,此即出胎之位 。谓十月圆满出胎,六根遂与外境相 接触。当婴孩自出生至二三岁时,天真纯洁,六根对境,但起单纯知觉,尚无憎爱分别。此 为六根交摄一切外境之作用。
9 r7 g' n5 `0 L" u7 [/ u+ d (七)受——领受之义。即领纳所触境界,谓根境相对於 违顺等境上,生起苦乐等感受。当四 五岁至十岁左右,年纪稍长,知识渐开,知道接受一切境界,对於饮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 求,且能分别好丑,唯不生贪爱之心耳。此为对境所生之一种情绪。
! p0 I$ F1 b; ^3 G4 ?- i! Z   以上五支,总为五蕴报身,即过去因缘(无明与行)所引生之现在苦果。即有此五蕴假身, 则炽然起惑造业,随之又成现在因缘,而又将引生未来之苦果。其情形如下:! B; _% _: g& o8 ^7 S- {* l
 (八)爱——贪爱。即因感受引生之执著。当十一二岁至 十八九岁时,行将成年,欲望既开,对 於五欲六尘,自然心生贪爱。所谓於乐受顺境,则起贪恋之心,於苦受逆境,则生憎恶之念 (爱包括憎)。唯未广遍追求耳。% r' y( P' A. W) g% J( T# e3 x1 S
   经云:贪爱如水,能润生死。譬如世间五谷种子,须蒙润雨,然后发芽;吾人八识田中之 业种子,亦须蒙润缘而后现行。润缘者何?凡迷事之思惑,贪嗔痴慢等诸烦恼,皆为润生之 缘;而其中爱字,为七情根本,最能润生。故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 ,古德亦云:“爱不重,不生娑婆”。此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 O. f  X5 u; e0 |3 t$ v5 B (九)取——妄取。亦即是上品之贪爱。约二十岁后,血 气方刚,贪欲转盛,於一切境,广为追求,是名为取。此为贪染欲境之一种趋求。) J, ?: T) d  e5 f* A
 (十)有——业有。由爱取二支惑,遂发种种善恶之业( “行”支是过去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支是现 在之业。)感生未来有生有死之果报。果报不外:正报:分本有(现在之身),中有(即中阴 身,指此身已死,后身未成,中间所受之化身),后有(后世受生之身)。依报:包括欲有( 欲界)、色有(色界)、无色有(无色界)。如是有因有果,故名为有,此为所作业力感报之一 种定规。
9 S, U. L7 L  E! K2 r/ {   以上三支,爱取又为缘(等过去“无明支”),有支又为因(等过去“行”)支;因缘和合, 又生未来之果。! [& K8 o4 j- ?1 t6 M
 (十一)生——倒识托胎。此身寿命终时,第八识在一切 有情中,依其业力牵引,再去托胎受生。此为未来受报之一种活动。. ~1 L7 f6 a) m7 o9 O
 (十二)老死——衰老死亡。万法无常,有生自必有死。 身坏命终名死,诸根衰败名老。众生莫不皆 有死,却未必皆历衰老(如夭殇之人),故合老死为一支。自生至死,其间不免种种忧悲苦恼 。此为未来受报之一种结果。
9 T$ |( H, x; z0 `$ u* \5 P: `   如上所说,十二支包括过去因缘(无明、行二支),现在苦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等 五支),现在因缘(爱、取、有等三支),未来苦果(生、老死等二支)。是为双重因果,此 乃佛陀说明吾人生死相续之一种铁则。/ G  n4 A( W$ K/ s- D
  乙、异名喻况) d, n1 l' {: R, L4 U
   十二因缘,虽是只说三世,其实已括千世万世。何者?盖过去因缘,更从过去果来,故上 溯过去则无始;而未来苦果,更生未来惑业,故下推未来则无终。可见,无始之前,吾人既 已如此生死而来,无终之后,吾人恐怕也要如此生死下去。8 \5 I* ]- }- u4 T+ e9 |
   所以,十二因缘又名“十二重城”*2,五句章句经云:一切众生常在长狱,有十二重城围 之。又名“十二轮”*3,辅行云:犹如车轮,辗转不穷。此众生所以不停轮回生死。- J; D/ \. z9 g, L) C
   然则,此事云何解决?十二因缘既是辗转由藉,故只要能断一支,则馀支不更相续;譬: u/ K0 z8 X# T) h. p. n, R
   如十二轮中,取去一轮,馀轮不复辗转。是故经云: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而
+ C' W8 o7 f0 F2 C. P) P   生死总根,即在“无明”。若无明断,则一切生死苦恼断,此为佛家釜底抽薪的办法。至於 如何断法?俟述“内容设施”篇时再来讨论。3 v0 J' Q+ G0 Y3 s! G  B5 w
   【注解】
% y7 a% e3 e3 o  y8 K, h- a0 | *.十二因缘:因,说事之原素,缘,说果的促成,这是 穷究众生,涉历三世,轮回六道之由来。1 T$ x* e7 R% e
 */无始:一切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 有始,如今生从前 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如是辗转推究,故众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故云无始。
* O& i; P0 T, Y  X( |1 X2 b *0本识:阿赖耶识之异名。是为有为无为一切法之根本 ,故名本识。( k/ U! D: m! y) Q3 Y& ~" s
 *1:父母交合之精液称之。6 ?2 n- ?5 J+ f" j. ]. W/ }5 c
 *2十二重城:五句章句经曰:“一切众生常 在长狱。有十二重城围之,以三 重棘篱篱之。”三重棘篱即三界,又名三世。十二重城即十二因缘也。& x0 _! Q5 t1 V+ X
 *3十二轮:辅行三之三曰:“十二轮者,大璎珞文,辗转 不穷,犹如车轮。”十二轮亦十二因缘之异名也。8 I- h9 d1 e' n, M/ i( D7 x
 【佛学讲座第六讲】
+ {  @/ m5 s) P   宇宙有情概况- W; o% [% _# k3 G1 Z. v3 ?+ D# t( e
   人生状况,已如上说,其次当说所处环境——宇宙概 况。所处环境,经上又名“世间”; 世括时间三世,间指空间间隔,均表无常之义。佛说世间,共有两种:㈠是有情世间,指动 物环境;㈡是器世间,指植物矿物环境。
( P- {* O8 u% w1 V( H. c8 J/ [   先介绍有情世间:广义而言,一切众生,除佛以外,声闻缘觉菩萨圣人,亦属有情*.;狭 义而言,但指六道的凡夫,今即专约此义,以圣人境界,吾等凡夫不能亲得受用,故非环境 范围。
. {3 y* q& m# p' q* j# p+ k. C: _  甲、六道状况/ h4 y0 K* {9 e) u9 O5 L6 d1 Y$ b
   佛陀概括世间一切有情,归为六大种类,曰天、人、阿修罗、畜生、饿 鬼、地狱,这即是 “六道”。世上固有许多生物学家,对於动物,亦有其不同的分类法,却因受到个人智慧学 问的限制,总不及佛陀的圆满周到。这因佛陀不但能见凡夫肉眼之所见(如人畜二道,而畜 道凡夫亦只见其少分),且亦能见凡夫肉眼之所不见(如天、修罗、鬼、地狱四道)。学佛之 人,以相信圣言量为依归,固不可因我之不见,遂谓为虚诞无有。
( L+ i: V  m4 @  Y" O   六道众生的状况,千差万别,一一细说,不胜繁杂,今为略举二端,藉知大概。㈠是“ 类受”,类指正报种类,受指依报享受。其中依报,又自万端,单举寿长,以推馀福。㈡是 “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灾厄。六道果报,固然有别,总之不离观受是苦。
; ~- n  u4 Y  r8 X0 Q  一、天道*/; u# t8 V! u6 m& q1 P) W
   天,是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之义;此道众生,居诸趣之顶,威德特尊, 神用自在,故名为天。
( U! b+ |4 H$ s   约“类受”言:共分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亦名空界);自下而上,计二十八层天 。其中欲界六层,亦如人间,有男女饮食之欲;其第二层名忉利天,居须弥山顶,自有三十 三天(此三十三天,约横面言),即山顶四角,各有八天,中为帝释天主,世俗所尊玉皇上帝 ,即指此言;而第六层,则名他化自在天,却是魔王波旬所居。又、色界有四禅十八层天, 皆有禅定,已无男女饮食之欲,犹带身形楼阁诸色;其中前三禅各三天,第四禅有九层天。 又、无色界有四层天,入四空定,已无形相,只存神识。
$ d3 b. r" _6 j# L$ F2 n$ i   天上各种享受,皆殊胜於人间;如食曰天厨妙味,共一器食,随福差别;衣曰天衣无缝 ,不似人间,千缝百补。至於寿命,亦长人间甚多;如第一层四王天,寿五百岁,却以人间 五十年为一日计算。向上一层,按此间倍倍增加;如第二层忉利天,寿一千岁,却以人间 百宇宙有情概况0 G! u( C; p& s+ V! d$ C
   佛学十四讲
# k! B* F! F6 K# B, i   年为一日计;乃至第六层他化自在天,寿万六千岁,而以人间千六百年为 一日计。如 是递增,至非想非非想天,则寿八万大劫。这因前生造上品十善因缘,方得如此殊胜果报。
2 w; x6 B" y7 u8 v. Q   约“苦厄”:欲有五衰,寿将尽时,自然头上花萎、腋下汗出、衣裳垢染、身体臭秽、不 乐本座,是名五衰。五衰现时,知必当死,愁忧恐怖,苦等地狱。 又、色有三灾,初为火 灾,劫火兴时,初禅以下,尽化灰烬;二为水灾,劫水起时,二禅以下,皆遭淹没;三为风 灾,大风所吹,三禅以下,乃至微尘,皆无馀在。呜呼!所住器界尚不能存,何况寄居众生 ,安能永在?甚至四禅天人,虽具深禅定,一旦命终,即不乐入禅,风触吹身,唯除眼识, 馀皆有苦。又、无色界四天,虽无下面二界粗苦,仍有如疮(空处)、如痈(识处)、如病(无 所有处)、如箭入体(非非想处)等微细苦;且寿命尽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定力遂失,知当死堕,譬如高山忽 坠深涧,生大恐怖。
5 q/ j$ u9 a* `/ N! V   二、人道*0
) j2 w. w; r( {: S0 J1 x& b   人,梵语摩赊,翻为意,以此道众生作一切事,皆先意起。法苑云 :人者,忍也,於世违顺,人能安忍。; D- x, Y( x8 |% Q# H9 ^
   约“类受”言:人道分布於四大星球之上,身形寿享,皆不相同。如东弗婆提,寿二百五 十岁;南阎浮提,寿一百岁;西瞿尼,寿五百岁;北郁单越,寿一千岁。即以南阎浮提(亦 即吾人所居地球)而言,五大洲上所居人种,发肤颜色、风俗习惯,乃至土地资源,亦多 悬殊。然书经云:惟人为万物之灵;礼亦云: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盖以人易近道, 最能止息妄心,堪能修行而言。此因前生行中品十善,感此道身。
6 _1 I+ |6 I$ o8 }   约“苦厄”言:就如上篇“人生当前所受”中所言,三苦八苦等,不另赘述。
% {/ H. O$ c8 s   三、阿修罗道*16 w" R& O' v. J7 R  o
   阿修罗*2,此翻无端正,又翻无酒,或云非天。以此道众生男丑女端 ,故名无端正。又 因遍采名花,酝於大海,欲成香醪;但以鱼龙业力,其味不变,遂睼 妒誓断,故云无酒。又因多嗔多忌,虽有天福,而无天德,故名非天。/ x3 Q! X; P( Y: S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分别摄属天、人、畜、鬼四道,故楞严经云:三界中有四种修 罗,若於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从卵生,鬼趣所摄。若於天中,降德贬坠,其所 卜 居,邻於日月,此从胎生,人趣所摄。有阿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 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 ,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摄属,既是分属四道,身寿享等,亦随 其类,多有不同。总由因中,虽行五常,却怀忌慢之心,所谓行下品十善,而感此道身。
+ |$ {+ l5 ^; u, g1 v* ~   约“苦厄”言:各随其类,受苦不同。即以天趣修罗而言,除一般苦外,又因常好与帝释 斗,或断支节,或破其身,或复致死;若伤心断节,续还如故;若断其首,即便殒没。其他 三趣修罗,其苦更多。
$ C* v+ A' b4 L6 N   四、饿鬼道
7 ]6 K& t, S# v" ^5 C0 F- i   饿鬼,梵语黎哆,此翻祖父;或有众生,最初生彼道中,故其後生, 名为祖父。又,鬼者畏也,饿云饥饿,此道众生,多受饥饿怖畏,故名饿鬼。, {" E, M* w0 c# X. O8 {
   约“类受”言:分三类九种,(一)无财鬼,以无福德,不得食故;(二)少财鬼,少得饮食 故;(三)多财鬼,多得饮食故。无财鬼又分三:(一)焰口鬼,火焰炎炽,常从口出;故纵得 饮食,亦化灰烬。昔目连尊者母,即堕此身。(二)针咽鬼,腹大如山,咽如针孔。(三)臭口 鬼,口中腐臭,自受恶报。少财鬼亦分三种:(一)针毛鬼,毛利如针,行便自刺。(二)臭毛 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三)大瘿鬼,咽垂大瘿,自抉啖脓。须知,谓少财鬼少得饮食, 非真如人间净妙食,苟得厕坑粪秽,已似山珍海味了。多财鬼分三种:(一)得弃鬼,常得祭 祀,所弃食故;(二)得失鬼,常得巷陌,所遗食故;(三)势力鬼,具威德势力,常得人间祭 祀。譬如人间所供城隍、土地、王爷,乃至一般神祗,均属此类。诸类饿鬼,居遍诸趣,随 所生处,而受其形,或居海渚,或在山林;或似人形,或似兽形,亦自差别。其寿有五百岁 ,却以人间一月为一日计。
, y( f) G! p- y   约“苦厄”言:以业力因缘,不闻浆水之名,所见清水,皆成脓血,不得饮食,饥渴难当 ;且常为刀杖驱逼,故恐怖非常。此皆前世谄诳心意,造作下品十恶,感此道身。
) O+ `9 T, G4 R   五、畜生*3& A. a! [$ ?" E5 _# ?# o
   畜生,梵语底栗车,亦云傍生*4,以其形傍(身多横住),行为亦傍( 心多不正),故云傍生。
- b5 }0 v  q  ^6 ^& Z; w1 f' v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包含甚广,举凡飞禽走兽,羽毛鳞介,或四足多足,有足 无足,水陆空行,皆摄属之。就其出生,分为四大类:(一)曰胎生*5,例如牛马等,在母 胎中,含藏而出。(二)曰卵生*6,例如鹅鸟孔雀,依壳孵生。(三)曰湿生H10,例 如蛤 虫飞蛾,藉湿秽暖气而生。(四)曰化生H11,如龙等,无而忽有,唯依业力,变化而 生。 若论寿命,有朝生而暮死,有春夏生而秋冬死,乃至经千百岁而後死者,千差万别;而其身 形享受,亦多悬殊不等。4 w8 B# Z1 H: ~. o$ K3 c3 L
   约“苦厄”言:或苦役、或充食、或人杀、或互,其苦无穷。近代西方学者有言:“弱 肉强食、物竞天择”,可谓说中畜道实况。总因前生愚痴贪欲,作中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
( N- C: v, P8 w  I5 G   六、地狱H123 f$ m  ]9 l& n/ i
   地狱,梵语泥黎,翻为苦具;乃造恶众生,受苦器具;又因居处地下, 故名地狱。! g* |% h- H0 z2 t% @
   约“类受”言:共有三类,(一)根本地狱,即八寒八热地狱;(二)近边地狱,即十六游增 地狱;(三)孤独地狱,即山间、水中、旷野三处地狱。其形体寿命,受苦轻重,随各差别。 其中以阿鼻地狱受罪最剧。总由造作上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F* ]( E( y! Q! y& N
   阿鼻,译名无间,为八大根本地狱之一,具五种无间故。(一)者趣果无间,终此身已,直 堕於彼,不经中阴故;(二)者受无间,受苦无间断,中无乐故;(三)者时无间,决定一劫( 指中劫),相续不断故;(四)者命无间,一劫之中,寿命不绝;纵经剥割烹煮,肢体糜烂, 然以行业因缘,冷风吹活,无间断故;(五)者形无间,地狱纵广八万由旬,众生身形亦八万 由旬,中无少间,一人多人,皆遍满故。+ i' A$ ^% [! f  J* Q" t; w' x
   若论寿命,以八热而言,初等活地狱,寿同四王天五百岁,而以四王天五百岁为一日计, 即当人间千二百五十万岁;二黑绳地狱,寿同忉利天一千岁,而以忉利一千岁为一日计,即 当人间一亿岁。如是随六欲天递增,乃至阿鼻,寿一中劫。其苦寿如此,能不畏哉?) ~7 ]9 H) \  v: t! `: K9 a( r
   约“苦厄”言:或火坑、或坚冰、或刀山、或剑树、或碾、或 汤镬、或沸屎、或合山等 诸多苦具,繁多难述。以沸屎言:在一大热沸屎河中,驱令入中,内有利嘴蛆虫,或从鼻孔 入,则脚底出;或从足下入,则口中出。既脏且臭,热恼加刺,苦何以堪?$ U6 \# p. g1 i3 y7 S( Q: k4 i9 C
  乙、互相轮回7 E( B8 [* h/ B& x
   上面六大种类有情,所以名“六道”者,道犹路也,是能通义;谓六道 中众生,轮转四生 ,循环三界,互相通达,故名为道。这即一般常称的“六道轮回”。轮回的情形,各随业力 ,或人变鬼、或狱升天,有如图示。
3 S- N4 t" K9 w' |' C   古人说:“钻马腹,入驴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2 12:23 , Processed in 0.1047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