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U! u9 q0 B* J9 [
7 o7 o+ x4 V3 b
# u& S8 ], {6 H6 I5 v
9 ~, Z0 b" ~# @8 I- b
8 F/ x8 `* D% B- G/ m9 S8 h1 l! |
http://ft.hwadzan.com/media/mp4/02/02-041/02-041-0077.mp4
$ |% ^# s8 Q6 ?, R9 ^4 K6 F- P$ i: S8 i
/ t* }( O5 y( l# |4 v1 z5 k2 Y I9 O6 i0 _5 K% |. ?7 C# P' u
来源:http://ft.hwadzan.com/dv.php?sn=02-041-0077&lang=zh_CN
1 }7 h5 c6 C" E$ M9 I# y* S' j& c) f# k* V7 P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十七集) 2014/7/16 台湾台南极乐寺 档名:02-041-00779 W' O( S& g; P( R5 Z
8 }/ [. B; ^/ O2 j0 s; _ i& E
* u/ {8 i L! X3 W5 \7 f8 C/ m& j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 S" G) c: t' ?6 S% `$ } 请看《大经科注》第二百九十七页倒数第六行,从当中看起:9 `' R3 v5 Y* e# [7 R) B
「制行」,制行菩萨,「表严持净戒」。戒律它主要的宗旨就是「制恶行善」,我们今天所谓凡是负面的、不善的决定要禁止。所以佛给弟子(在家弟子)制定的五戒、十善就是标准,这就属於制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五戒。十善里面把五戒扩张了,把不妄语开为四条: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再加上意业,就是起心动念,不贪、不瞋、不痴,加上前面不杀、不盗、不淫,这就是十条。这是佛法的根本戒,对谁说的?对一般人说的,这是世间法。学佛,必须要具足五戒十善才有资格入佛门,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不能入佛门。这也就是说,世间人要真正是个好人,佛才接受他。不是真正的好人,好人的标准就是五戒十善,十善是普通的教诫,它不是戒律;五戒是戒律,戒律是必须遵守的,决定不能违犯。$ F8 V- M: s* k. W7 X
净业三福里面讲得很清楚,第一条世间福报,第二条小乘,第三条大乘,这是佛法。没有第一条不能进入第二条,第二条只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虽然只有三句,当中这一条包括很多,具足众戒,在家、出家的,小乘戒、菩萨戒,很多。有小乘学习的基础,才能够进入大乘,大乘有四句,「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所以,净业三福总共十一句,十句是自利,末后一句劝进行者,这就是弘法利生。你看看,自己不成就不能教学,教学一定自己先成就。身行言教,自己没有做到不能教人,教人人家不相信。在历史上,教学最成功的,释迦牟尼佛、中国的孔夫子,这教学最成功。为什么会最成功?他们都是掌握住先行其言,我说话我都做到,我没有做到的不说,所以别人相信。如果我们说到自己没有做到,别人不信,不信那就是白教了,这教育就失败了。
$ |/ V9 C5 n9 p) y! h' U 所以,制行在佛法里头非常重要,它的意思就是持戒,严持净戒。持戒的目的是为得清净心,清净心就是禅定,所以讲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智慧,清净心生智慧。六道凡夫的心生烦恼,它不生智慧,为什么?他的根本烦恼没断,根本烦恼就是无始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六道轮回怎么来的?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见思烦恼断了,六道就没有了。什么人断?阿罗汉断了,所以阿罗汉出了六道,阿罗汉真正证得六道是一场梦。《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阿罗汉证得,他醒过来了,再不受六道轮回的拘束。他能不能回到六道来?能。来干什么?来度众生,来教化众生,可以,他不是业报。没有证到阿罗汉果,也就是见思烦恼没有断的人,在六道里头总是受业力在支配,自己做不了主。善业感得的善果,恶业感得的是恶报,苦不堪言,在六道里头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出不去。少数,极少数的人觉悟了,知道六道苦,学佛,求生净土,这个缘无比的殊胜。' V( b% H3 x+ N6 l; X
制行在这里有这个意思,你看制恶行善。「又念佛即是持戒,是制行义」。念佛人一心专念,心里头只有佛号,没有烦恼,也就是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个心纯净纯善,这是真心,用这个心念佛就有感应。一般念佛的人多,没有感应,念上三年不相信了,为什么?没有感应。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他自己,自己念这句佛号有夹杂、有妄念,这就不行。一定要没有夹杂、没有杂念才好,这比什么都重要。" u- A! Q, L- L) b
这是净宗法门称为无上法门,就是这个法门只要自己真正用真诚心、用清净心、用恭敬心念这句佛号,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不容易,为什么?要断烦恼。唯有净土宗不要断烦恼,带业往生,我们才做得到;要断烦恼,不带业往生,那我们都没分。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阿弥陀佛无尽的慈悲,为我们开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主要的度脱的对象是六道凡夫,不是菩萨、声闻、缘觉,不是的,这前面跟诸位说过了。六道凡夫可怜,无量劫都出不了六道,阿弥陀佛特别开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外,古大德称为门余大道,那个门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以外的一条成佛之道。这个法门很容易修,很难相信,尤其在现代。如果过去生中没有善根,遇到这个法门不相信,当面错过。那我们这些人过去生中确实有善根,而且有大善根,虽有善根怎么样?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投胎迷了,从小没人教我们,没有人提醒我们,这信心从哪里生?这就经教了,学习经教,在经教里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相信了。如果经教要听不懂,经教不能契入,那善根太难了。9 _* T) J% n3 i9 G/ s
所以这净土法门,念了几年佛没有消息,改学别的法门,甚至於改学别的宗教,别的宗教讲生天,容易修。佛法十善业道就是生天,上品十善,来生就是生天道。你的欲没有断,生欲界天;欲望要统统舍了,放下了,生色界天;最高的生无色界天,这不可思议。天的福报大,寿命长,所以也很能诱惑人。我们看世间许许多多宗教,终极的目标都在天堂,基督教的天堂、伊斯兰教的天园,意思是一样的。我们道教讲的神仙,大概没有离开欲界,欲界有六层天。我们这一生真的是无比的幸运,能遇到大乘,能遇到净宗。遇到大乘净宗,换句话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