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4 08: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万德万能,能力也一样,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下面是「相」,相好也一样,你的相,相貌好,身体好。这才真正叫究竟圆满的幸福。现在我们为什么都丧失掉?智慧丧失掉了,能力丧失掉了,相好也丧失掉了,佛一语道破,是你的妄想、分别、执著造成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佛门讲「业障」、「罪障」。业障、罪障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如果不肯吃苦头,不肯过清苦的生活,你的贪瞋痴慢天天在增长。
- t' o6 P8 f/ f( R8 P& O
! w# R) n' i7 c* ^7 D 所以我这些年来教导同学们,我说你们要想入佛门,要想过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就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被方先生这一句话拉进佛门来,方先生没有欺骗我,我完全把他老人家这句话证明了。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必须要把你的障碍除掉,这个障碍就是罪障、业障,你要把它消除掉,在佛法里面讲「忏除业障」,这个「忏」是忏悔。以后我跟章嘉大师学佛,章嘉大师教导我忏悔法门。什么叫「忏悔」?你必须要找出你自己的毛病过失,你能够常常发现自己毛病过失,这在佛法里叫开悟,你觉悟了。悟后起修,悟了之后就把这些毛病、习气改正过来,这叫做修行。
4 W9 Z# p# c" g6 }6 C5 `6 @4 C
, n+ @4 A- W% D+ t0 Y/ F" o! M5 t 所以修行不是天天在念经,在念阿弥陀佛,在敲木鱼做那个样子,不是的。章嘉大师告诉我:「学佛要重实质,不注重形式。」形式是在什么时候做?法会当中做。为什么做这些形式?形式是表演给不学佛的人看,让他有个印象,「哦!我们要去学佛」。真正学佛不重视形式,真正学佛重视实质,重视烦恼天天轻、智慧天天增长,这叫真正学佛。唯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这个世间无论怎样繁杂的问题,智慧开了就迎刃而解。 v+ Y+ N* h( ]( [& b
, H/ O. x0 K5 Y8 }( r 我们今天智慧不开,大家晓得这是障碍、业障。业障的根是什么?《金刚经》上讲的「我相、我见」。《金刚经》说得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是假菩萨,不是真菩萨,真菩萨是「四相」破了。四相的头一个是身相,我,你还把这个身体当作我,起心动念都为这个身体,你这一关不能突破,你就没有入佛门。这个佛门是什么?佛门小学一年级,小乘须陀洹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所以,不论你怎么热心护持佛法、修学佛法,你要不能把自私自利彻底放下、舍掉,你就入不了佛门,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你就得不到。这是真话。所以我跟同学们常讲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是我们的根本障碍,是我们罪障的根源,这十六个字就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你要是把十六个字统统都放弃了、都没有了,恭喜你!你得大自在,菩提路上一帆风顺。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他放下了,他得大自在;历代祖师大德他也放下了,他得自在;我今天也放下了,我也得自在。8 w0 f8 J8 u! F1 e1 s! [
7 o6 A# E9 w" b5 B
所以你们同修千千万万记住,今天我在此地拜托你们,不要拿什么东西来供养我,不要拿钱来供养我,替我找麻烦,不是爱护我。为什么?我这个手拿到钱,那个手就交给别人,你们不如干脆给他,何必要我去转一道弯,给我麻烦!也不必拿一些吃的东西供养我,我跟诸位说,我什么都不要吃,尤其是补品,不管是中国的补品、外国的补品,我统统都不吃。我每天只吃一点青菜、豆腐,我喝的是开水,也不要送茶叶给我,为什么?我都不吃。你们送给我,我都作礼物送别人,所以说一样都用不著。
5 X( ~, J: e" s0 ~* ]. P/ T3 R# A7 ?; a& n$ `2 b" T9 D& J4 E; y. q
我的身体很健康,现在七十五岁,体能大概跟四十岁左右的人应该还差不多。我今天走到这边来看到这个台,这个台相当高,这个台我一步上不来,一公尺高我一步可以上去,这个台我跳下去没有问题。什么样的补品都不需要。我这一生七十五岁,我没有生过病。很多同修差不多四、五年没见面了,见了面说我更年轻了,比五年前年轻了,我点点头,我自己有这个感觉,这才叫「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果学佛会老、会有病,那是你修学不如法,你不懂得佛法的理论,你不懂得佛法的方法。如果你懂理论,懂这个道理、方法,如理如法的修行,我在讲经常讲,学佛的人应该是不老、不病、不死。这是几个基本的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在此地特别贡献给诸位。, v, {7 W1 _# }2 g) c4 z+ N
; C0 z2 w6 q5 r9 Q 我们修行究竟从哪里下手?这就是印光大师的话,「敦伦尽分」。「伦」是五伦,五伦是天然的秩序。我们中国人常讲「道德」,什么叫「道」?伦理是道,这是自然的秩序。我们从人类来说,男女结合是「夫妇」,五伦从这里开端。有夫妇而后你生下小孩,这就有「父子」。小孩多了的时候,这就有「兄弟」。进入社会,就有「君臣」,就有「朋友」。中国人讲这五伦,五伦不是孔老夫子发明的。孔老夫子非常谦虚,你看他老人家所说,他一生教学「述而不作」,他没有创作,都是祖述古圣先贤的教诲。这个东西也不是古圣先贤创造的,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法则,自然而然的秩序,就像这个气候春夏秋冬一样,决定不能错乱,这叫「天道」,道是讲的这个意思。
/ J3 K) s, C4 J. P2 c! g5 p' {2 `; T* Y" _. C. I
当然,如果再讲到其他,佛经里面讲的范围非常大,我们仅限於我们人类的社会,人类社会的天然之道。修道有得於心,这是「德」。修道有得於心,你把伦常之道,你能做得很圆满、做得很好,你觉悟了、你明白了,我们佛家讲的「大彻大悟」,智慧现前,这是德,有得於心。如果有得於身,就是刚才我讲的身体健康。你修道有得於身,你的身不会衰老、不会生病。「德」有身心两方面,「道」是一个。
& E8 s. o# I& L0 k: P, @
: S6 d: D8 u) |% K 「敦伦尽分」,印祖教我们从这里下手,那释迦牟尼佛怎么教我们?给诸位说,释迦牟尼佛也是教我们从这里下手的。佛家修行的方法太多太多了,法门无量,又说八万四千,这是真的。法门、方法、门道无量无边,但是它的原理原则是一个,决定不会改变的,我们要抓住它的原理原则。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教韦提希夫人,韦提希夫人是我们的代表,他就是教导我们。韦提希夫人她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殊胜,很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她到极乐世界?而释迦牟尼佛在没有讲理论方法之前,先教她练基本功,修学基础。基础是什么?「净业三福」。讲了三条,三条讲了之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