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27|回复: 0

一、命自我立原名《了凡四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 16: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命自我立(原名:了凡四训)》# N) U# Q+ {& L2 D: y

' P% E; Q% ]: \: ~一、命自我立 原名《了凡四训》
, n, G+ K7 b  U1 c5 Y$ u
1 H0 j- \6 X+ h0 H' _& m+ [& x  _, |0 d( a7 m5 k6 \' ^% n

  Z/ z8 [7 q" d5 H: s5 `; p  佛学包括世间法和出世法,而以出世法为究竟。它为我们阐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破除一切妄情偏执,迷信幻觉、而导归正信、正见、正行、正觉,它指明了一切众生在无始无终的"生命之流"中生灭流转,一期生死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短暂的片段。而所形成六道轮回中极其错综复杂、万有不齐、苦乐悬殊的景象,其间贯穿着一条"因果规律"的缘故。佛法揭示了命和相的原因及由来,却不教人去算命、看相、求签、问卜就因为舍本逐末是徒劳无益的。关于一个人的命相,算亦如此,不算亦如此。只有了然于因果对于命相之所以然,明了由于过去造作的"因"而形成现在的"果",那果就表现为现在的命相;而现在造作的"因"又形成未来的"果"。其中因因果果虽极其错综复杂,但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般的准确。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恰如其分,毫厘不爽。利人即是自利,害人适足自害。+ c/ m" d% W4 o% w6 I) \6 x+ j
   虽然一个"因"种了下去,到"果"的形成(成熟),也同植物一样,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而且要有适当的"缘"去完成,但却是"因"不虚弃,"果"无浪得,"善恶到头总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样才有益于实际啊!这样做,不仅是自利,而同时也是利人利国,共利群益之道啊!可是以上还只是佛教的世间法,佛法还有更究竟彻底的出世间法(超出而不是厌离)。它启示人们澄清妄念,明心见性,化除惑业,了脱生死,永绝虚妄流转,证得不生不灭,涅磐寂静的究竟解脱,而圆成佛道。这才是佛教的真正的目的和最终目的。诸位如愿探求修证这一博大精深的佛法,就请您进研三乘圣教和实践戒定慧"三学"和"四摄"、"六度"的广大微妙法门吧。' g; X5 z) ]! e9 p" f& ^- t
                前 言% x7 O; |8 v0 e
                                    净意室主. Q0 t( b8 v1 d; r2 Y/ d0 v- f7 y
   《命自我立》,原名《了凡四训》,是明朝了凡先生把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他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就在他的下半生中,又验证了人们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准确性。不过,光是知命安命是消极的无益的;而自强不息改造命运的"立命之学"则是积极的和有益的。他教导子孙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这确是一本有益的读物。
6 E" a. A! \& t   了凡先生又是一位文学家。《了凡四训》是很好的古文学作品。因为现在一般人看惯了语体文,对阅读古文感到困难,所以把原文译成白话,是一本比较完善的有益身心的读物,值得大家阅读。
/ _$ q; @  d+ x6 w- b0 u: p5 t* [   人类文明到了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宇宙知识,人们对于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解决生命的问题--亦即生死的问题,在那错综复杂、万有不齐的社会中要求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得到幸福与安乐,这一强烈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佛法--这一搏大精深的宝藏可以提供和满足这方面的探求,而《命自我立》(《了凡四训》)阐明了佛法的"世间法"中的许多根本道理,所以也就是佛法的基础和修行学佛的基础。' d$ N- T, f, N, d! M) y0 @
   佛法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而以出世间法为究竟。在世间法中阐明了十方无量世界成、住、坏、空,不停演化着的世界观,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迁流,无始无终生命之流的人生观。在那千差万别、逆顺苦乐的境缘之中,贯穿着一条因果的规律,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恰如其分,毫厘不爽。由此形成了"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因果"、"因缘"这四个字可以包括全部的世间法。据此而得出止恶行善的实践(从正见起正行)--自利、利人、利国,能自然招致幸福和安乐。可是世间法毕竟是迁流无常的,因此,也是虚幻不实的。因为宇宙总是成、住、坏、空不停的演化着,事物总是生、住、异、灭不停地变化着,人类也莫不经历着生,老,病,死的过程,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东西。因此,有大智慧的人们还必须探求究竟解脱的出世间法。
: w+ E) l; y5 o% n  s) u. G   在佛教浩瀚的大藏经典中,为我们指明了"戒、定、慧"三学,一门深入地修行证果的方法和事实,因为证得佛果,解脱生死,才是佛法的真实目的。
9 I, Q  o9 s6 o   了生脱死,证道成佛,这一出世法的目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因为,一切众生原皆具足清净佛性。佛的福德智理,神通自在。在我们的本性中也不缺少一丝一毫,只因被无量劫带来无明妄念所蒙蔽而成为众生。只要能依照佛的教导去修行,厉行众善,息灭妄想,消除无明,人人都能够圆成佛道了。9 x. }4 r" a1 Y, @4 _0 |; h
   可是,发心立地要广大,实践却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命自我立》就是很好的"明镜",可以备置案头,对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做超凡入圣的功夫。知过必改,行善必勇,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修行的起点。! z/ W. i" G' o7 ^# H) M, j
   最后;要提请佛教师友们注意的:我们信佛学佛者的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乃至全人类的利益和幸福为目标的。所以我们佛门弟子要将世尊的教导,化为实践行动,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建立优良的家庭教育,响应良好的社会新风尚。在工作中做到尽职负责,作出贡献。总之,在各个领域中,在一言一行上,都要有益于国家和人民,为国争光、振兴中华,这是佛教徒报上师恩,报国土恩和报众生恩的大善行,大功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4-3 13:04 , Processed in 0.0856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