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18 13: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必定蒙一切诸佛护念。) {' A i. g/ A
『下至一闻佛名,于同体法性有资发力,亦得远因终不退也。』这一段才叫真正的难信之法。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成佛的种子,就是成佛的因缘。这一生虽然不信,没有发愿,也没有念佛,这一生不能往生。来生来世,或者是他生他世,得人身又遇到这个法门,阿赖耶识种子现行,能信、能愿、能行,他就必定往生。你要问他往生的根源,那就是这一生当中听到这一句阿弥陀佛。这叫做毕竟不退。
( P6 h8 m% W5 s, h3 Z# d2 L 『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觉,即大乘果觉也。』这是解释什么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我们总要把它记得清清楚楚。学佛求的是什么?就是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中国古时候翻成无上正等正觉,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学佛就是求这个。证得,这叫成佛,佛才证得究竟圆满的智慧。
3 u, k5 N5 n' S 『圆三不退,乃一生成佛异名。』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到。圆是圆满。圆满的三不退,就是一生成佛,意思完全相同。异名就是别名。一生成佛也叫做圆证三不退,所以圆证三不退就是一生成佛。这两句话说得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这部经上没有说一生成佛,但是给我们讲圆证三不退。; {8 k& E7 t. I, n
『故劝身子等皆当信受』,身子就是舍利弗,舍利弗是梵语,翻成中文叫身子。「皆当信受」,这就是佛劝我们大家,一定要相信,一定要接受,这真是世尊跟诸佛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闻名功德如此』,听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就像诸佛如来所说。『释迦及十方诸佛同所宣说,可不信乎。』不是一尊佛这样劝导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劝导我们,异口同音共同劝导,我们再不相信,那真叫业障太深重!『初劝信流通竟』,到这个地方,劝信流通说完。下面是流通分第二段,劝愿流通:
) h6 O: c6 m' Z$ ] H, z6 z5 i/ W4 f 经【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8 G) u) M6 X% h ?; m2 n, } 要解【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正显依信所发之愿无虚也。非信不能发愿。非愿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又愿者。信之券。行之枢。尤为要务。举愿则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复次愿生彼国。即欣厌二门。厌离娑婆。与依苦集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欣求极乐。与依道灭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故得不退转于大菩提道。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剎那名今。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秤两头。低昂时等。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极圆极顿。难议难思。唯有大智。方能谛信。】
|# w2 P. d% C$ x 『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已经发愿,已经往生了;现在发愿,这一生当中必定往生;当来发愿,当来是将来以后,当来发愿的当来那一生,他也一定往生。佛说法是三千年前,佛说已发愿的,当然是指他方世界的,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那不知道多少诸佛世界人去往生的;已发愿,已经往生的。今发愿,是释迦牟尼佛说经那个时候。当发愿,是指我们现在,我们现在发愿也必定跟过去人一样,决定得生。, h2 A$ L7 F6 f8 t
『正显依信所发之愿无虚也』,这就显示你因相信,或者是依深信不疑,所发求生之愿决定不虚,这是真实的。『非信不能发愿』,这是真的,你要不相信,怎么会发愿求生净土?这不可能的。所以信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要深信,一点怀疑都没有。『非愿信亦不生』,如果不能真正求愿往生,那个信也不是真信。信有迷信、有正信、有真信,真正发愿求生净土,那个信是真信。我们知道有不少的法师大德,他们也讲《弥陀经》,也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他自己不念佛,他不求生净土,他劝别人,那是什么?他是正信,不是真信。他认为还有别的法门比这个更高的,看看你们这些人程度不行,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吧!把阿弥陀佛看低了。他虽然不能算迷,但他不是真信;真信的人,没有一个人不肯往生净土的。『故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这一句是劝勉我们应当发愿。3 J1 F$ ^1 h9 v; _
『又愿者,信之券。』券,是凭证的意思,证据、凭证,『行之枢,尤为要务。』这是说信愿行三资粮当中,愿实在是太重要了。枢是枢纽。「尤为要务」,三资粮中,愿尤其是重要,特别重要。『举愿则信行在其中』,人真肯发愿往生,当然他一定有很深的信心,一定肯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属于行,心行都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劝信、劝行,佛只有一次,劝愿劝了三次,可见得佛对这个非常的重视。第一次是在正宗分第二段,佛说了依正庄严,众生生者皆得不退,所以他劝「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是第一次劝。第二次是在正宗分末后的一段,听到念佛,一心不乱,临终见佛,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佛接着又说,「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第二次劝。这个地方是第三次,三次的劝我们,不怕麻烦,不怕重复。足见本师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慈悲恳切,实实在在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圆成佛道,这才满他老人家度化众生的悲愿。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一层,对于世尊感恩戴德之心自然就生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