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891|回复: 70

达摩难陀长老:法句经故事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6 12: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 q* g0 s0 I% m) G- t3 T. T
8 T! o+ v8 P( h  F法句经故事集
. [. n3 f$ c+ R
% [1 n1 H$ g( D) {* h) a马来西亚 达摩难陀 长老 著
- t  B! `" y$ S) J) F9 r/ O8 p周金言 译2 v0 b/ {8 E9 M  p2 J

+ s/ L% f: A" C$ j# f作者介绍# d% P- g+ D0 I5 c
据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报道:达摩难陀长老出生于1919年3月18日,家乡在锡兰南部。他在马达拉的基宁村一间学校受正规教育。 7 a7 E$ X( a3 F. }7 t
  由于文化的影响,年幼时,他便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有位出了家的舅父,成为他的精神导师。他的母亲是个非常开通及虔诚的佛教徒,虽然长老是个长子,但,母亲却鼓励他出家。母亲还说:“如果你结婚,只能照顾到家人而已;若出家成为法师,就能照顾到无数的众生。”   f1 y% J* l( Y
  长老12岁时,依 Venerable k.Dhammaratana Maha剃度出家、在Venerable N.Sarananda Maha 座下成为沙马内拉。当中接受寺院的训练直到29岁受具足比库戒。为了更了解佛法,所以就进入哥伦维也华丹那佛学院及其他著名佛学府深造,随后7年,他专心研修梵文、佛教哲理、巴利文合经典。 - i! A3 G/ \. U
  26岁考获学院语言、哲学和巴利文经典研究文凭。 - m5 ~) U5 q7 i, i; e
  曾获得印度兴都大学奖学金,到该大学深造,主修梵文、兴都文和印度哲学,经过4年的专精研读,获得大学颁发印度哲学硕士学位。后来,回返锡兰建佛学院,实现说法度众的心愿,还出版佛教月刊给予村民阅读。
# V' i* a! a( \: E. [( G8 `+ I  33岁那年,长老获得维戴加拉学院院长选派,前来马来西亚十五碑锡兰佛寺服务。
* P+ j  @  q# ]8 W: `" U: \  1962年。长老就在十五碑佛寺成立佛教弘法会,其目标是研究佛法和推广佛教文化,鼓励、促进和发展佛教真理和慈悲观以及培育宗教和平及认识。
  s) M1 G) X# b' T! [/ T& a- m4 c  1970年,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成立,长老鼓励佛教弘法会青年组,大马锡兰佛教会青年组也加入马佛青总会。
2 j6 v9 c9 N+ G# \! P# B9 z: F  同时马佛青总会也邀请长老为宗教导师,为佛青和佛教徒提供宗教资讯服务。
+ h8 V* ~8 o+ N, ~+ B2 {8 ?1 @4 c  长老到过东西方国家弘法。他拥有东方研究大学,那兰陀大学、兴都大学所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 0 |, o( s* N( j- J# j. ~! j& u
  60年代,长老是马来西亚宗教联系机构的活跃成员。 ; Y+ ^; R1 l5 }" J9 i
  长老也是筹组各宗教谘询理事会的创办人之一。   P; a$ l8 ]$ ]: b6 g; |
  目前,长老共有五十本著作,分别销售到世界各地,其中一本《佛教徒的信仰》已译成中文版,共出了九版,此书在国内流传极广,几乎成为大马佛教徒的生活手册。
4 p* H. @: N% j8 ?9 _; C; G7 v9 `  
/ [! M2 t6 k# W1 m8 d( ?" M编注:部分巴利专有名词采用新音译6 ?, ^6 L6 n  S+ k+ R1 n
  沙马内拉:巴利语sàmanera的音译。是指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持十戒之男子。
6 o) u. M; L$ g  S& k  汉传佛教依梵语saràmaneraka音译为“沙弥”、“室罗摩拏洛迦”等。
" Z$ J( p% X1 ?& y# k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
2 z& {( G6 L9 [  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北传曾译为“比丘”、“苾刍”等,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众。
$ `* }4 u4 E0 n& T4 M1 K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
. L, N4 l; e, ~" B2 F   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9 t, ]5 M2 k4 M: Y; J" g3 v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 _6 C' E% \/ C/ R  0 p7 R1 S( l+ |4 s8 `% X; m
第一品 法句经故事集正文
3 Y1 X  _1 A; m/ }2 k9 k9 o1 导读
5 J) W1 ~# a8 q4 h3 S  佛陀在领导僧团的四十五年中,出于对世间的慈悲和对人类幸福的关怀,不停地弘扬他所证悟的佛法。佛陀忠诚的随行弟子阿难尊者具有超凡的记忆力,曾经恳求佛陀为他重述他未曾听闻过的佛陀说法。阿难尊者说他知道佛陀八万四千次说法。当然,也有其他弟子从一开始就亲近佛陀,因此也虔诚、忠实地记录佛陀的说法。' X0 P. S- ]% T3 C6 m/ ]) Q' `
  这些多闻弟子们明白正确记录佛陀说法和说法因缘的重要曆史意义,因此佛陀入灭三个月后,他们召集了僧团中尊贵的阿拉汉比库诵出并结集佛陀所有的说法,方便佛法的弘扬,并避免后人误解、扭曲和修改佛法。
" V# G# `3 a3 L- P" g+ \2 口耳相传的传统
6 o& o2 t3 H1 s# l. T9 X# a* V: c5 w  佛陀的说法由僧团中一代又一代的弟子口耳传诵下来,直到西元前八十年锡兰才第一次以巴利语将佛法形诸文字。比库们公开複诵佛陀的说法,以避免错误或误用其它的词汇。
! p5 X1 y+ i* ~9 B  留传下来的不只是佛陀的教诲。佛陀在世时北印度人的生活和想法也被生动地留传下来。这些人包括国王、大臣、王子、婆罗门、农夫、外道、贱民、强盗、官吏、银行家、妓女、丈夫、妻子、情人、和儿女等。他们和现代人一样,都有著相同的弱点:贪、瞋、痴、嫉妒、懒惰、傲慢与愚痴等等。早期的佛教徒也很温顺、慈悲为怀、虔诚、聪敏、慷慨与奉献。
4 t$ Z+ i8 O: T9 O. L  【法句经/故事集】生动活泼地描述了佛陀。佛陀在家信徒包括国王,如频婆娑罗王和波斯匿王;富翁如给孤独长者;妓女如丝蕊玛和一大群的平民,如理发匠、金匠、驯象师、特技演员、奴隶、猎人、渔人、园艺专家、屠夫、纺织工人和船民等。很多人从佛陀的教诲中受益良多,有些人则一无所得,依然故我。9 n# ^' x( j6 p7 b) {
  【法句经/故事集】的故事触及人类的真实情感而感人肺腑。这些情感包括悲悯:如波她卡娜在一连串的事故中,丧失了所有的家人;幽默:有位比库出家剃度好几次,头因此光亮的就像“磨刀石”;罗曼史:难陀王子思念出家时遗弃在家的新娘子;阴谋诡计:如外道雇请妓女控告佛陀与她私通,又如摩醯提利的阴谋得逞,而害死佛陀信徒的皇后;政治:佛陀住在卢奚多河两岸的亲戚因为灌溉用水的争执而淮备兵戎相见;戏剧张力:迭瓦达答(提婆达多)三番两次挑战佛陀,终于以悲剧收场。6 D' V; s* T- j. D. \2 }
3 佛陀的慈悲1 M. R# S* D  ]+ c$ O
  当然,也有许多人反对佛陀。佛陀的表弟——迭瓦达答(提婆达多)曾经三次谋害佛陀不果。也有其它宗教的负责人控告佛陀与人私通、传播邪说,而企图破坏佛陀的名誉。但佛陀仍留在人间,一如不受污染的莲花,莲花也在佛教中象征纯洁。佛陀在世间,但不落世间。2 e& d( ]' q) S5 n
  佛陀的慈悲无远弗界。佛陀与清道夫、女奴交谈,接受最谦卑的人的供养。有一次,甚至接受一位婆罗门吃剩的菜饭,因为那是该婆罗门谦恭和虔诚的供养。佛陀曾经与众多不同的宗教师深入对话,讨论宗教上深具争论性的议题,如创造神存在与否,灵魂理论,神力,动物祭祀,苦行,典礼仪式和终极救赎等问题。这些深入的对话和讨论丰富了佛陀的说法。佛陀也因此理清了众多争议性的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2: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们至今仍对这些观念议论不休。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师。现代社会上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可以从佛陀的教法中获得改进教育的方法。在佛陀一生的确切记载中,我们找不到佛陀对无法理解或不愿理解佛陀说法的人动怒或失去耐性。佛陀也未尝苛责别人。佛陀的耐心、宽容、无尽的慈悲和悲悯的智慧无人能及。
- x1 C* _5 Q/ r9 l7 @  【法句经/故事集】的第一句法句说人心要为所有的作为—不论是善或恶负责。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的人权组织章程序言回应了佛陀的说法:“人心引发战争,所以护卫和平的信念也必须在人的心中建立起来。”4 i# F5 U3 H7 I
  佛陀具有一些超凡卓绝的能力,使他比其他的宗教师更伟大。他能够使最敌对、倔强、愚笨或意志脆弱的人奇迹似的改变心意和态度,这是因为佛陀具有超凡的能力,可以透视人的过去世,而人的过去世会影响今生的因缘。例如,佛陀明白一位年轻比库因为多生以来都是金匠,所以无法修习苦观,只能观想美丽的东西,佛陀就给他一朵金色的莲花,他因此能够迅速系念在前,心无旁鹜地精进修行。另外有一次,当佛陀在说法的时候,闻法大众中有人仰望天空,有人以手刮地,有人用手摇树,而不专心听讲,佛陀明白这是由于过去世时,他们分别是星象学者、地底下的动物和猴子的因缘造成的。第一位体认到有效的教诲,必须奠基于认清听者的性向和心理状态的人,就是佛陀。
9 Z6 ]) R9 J& E6 h4 T  g; q  l9 S  佛陀对不同的弟子从不使用相同的教诲方式,在这方面而言,没有任何的宗教师可以与他匹俦。
- c: J  @; n" p  佛陀总是依听众的年龄、气质、个性、身份或心理状态而应机说法。佛陀曾经延迟说法,直等到一位饥饿的牧牛人吃饱饭后,才开始说法,因为佛陀明白饥饿的人无法集中精神听闻法。有时候,佛陀甚至对发问题的人故意保持沉默,因为佛陀明白他的回答只会使发问的人更困惑。如同在任何的团体中,都有不同资质的人,有的人特别聪慧,如舍利弗,他们可以体会阿毗达摩(论)中最深奥的佛法,另一方面,慈悲的佛陀则利用不同的方法教导愚笨的弟子,例如他要周利般兔比库面向东方而坐,同时在搓揉干淨的白布块时观想心灵的污垢。另外,当积撒.苟答弥因为丧子而悲痛逾恒,请求佛陀赐药救治她的儿子时,佛陀要她先去向村子里未曾有人逝世的家庭乞讨芥末种子,她遵照佛陀的话遍寻整个村子,都无法找到一户从来没有人逝世的人家,这时候,她才恍然觉悟到死亡原来是人生无法避免的必然结果,一如以下的法句所述:“不请自来,不告而别,来来去去,有什麽值得哭泣呢?”, A( s$ p5 L% }
4 伟大的经典2 U" J& X" K) S' ^7 M* ]5 j& f" E$ O3 J
  肩负续佛慧命的早期弟子们效法佛陀的教法。因此结集的经典中有处理佛教心理学的阿毗达摩(论),它适合聪慧的人。也有佛陀长、中、短说法的经典,大部分的弟子都可以从研读这些经典中,明白佛陀大部分的说法。法句经是这些经典中的第五部分,也是最后的一部份。法句经所汇集的佛陀说法(法句)最适合广泛的读者,其中的故事比之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诗词和小说创作都不遑相让。(三藏中的律是专门规范僧团比库和比库尼的戒律)法句经和本生谭(佛陀过去世的故事)毫无疑问地是宗教史上最为人传诵和引述的经文。几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文化、风俗和思想都多少受到法句经的影响,整个东南亚,尤其是泰国、缅甸和锡兰,法句经的故事是母亲哄婴孩时最喜爱的题材之一,多闻的比库也一再引用法句经的故事去指导、鼓舞、激励各阶层的人。无数的人在关键的时刻,心中因为浮现法句经故事而不说谎、不杀昆虫,不散播谣言、去除邪见、不做非分之取;如果世间人在面对贪、瞋、痴时,能展现慈悲与智慧,那麽法句经绝对功不可没。
7 F; R6 f- Y- a9 H  B: P5 佛陀的足迹" T/ M% Y# I6 S6 g% W) g) r' P
  佛陀把他的证悟和成就归功于他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这种体认超越所有的人,佛陀曾经对一位病人指出,引导人证得究竟解脱和涅槃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学。
6 U" f7 n# f) j: H3 k% _  佛陀的弟子,同时也是最早期弘扬佛法的法师们效法佛陀,教导人们修习三学,这些佛弟子们善用法句经和故事来教导不同性向和才情的听众。法句经也是弘法的法师淮备题材时,方便、优秀的参考资料,即使直到今日,讲演或著作讨论佛法的人,若不引用法句经,将很难适当的表达佛法。# U$ P- L2 ?# v0 I1 U
  佛陀从未宣称发明或创造他所教诲的法,如同所有过去过去诸佛,佛陀涤除使人无法证悟究竟真理的无明,并向人指引这些方法。因此,他的法句所说的真理也可以在其它宗教的经文中发现,Roy C.Amore的《两位大师,一种道理》一书中有如下的叙述:“任何人阅读耶稣在山顶上的训诫(马太福音5—7),必然会想起这也是简洁精要的佛陀法句”———玛上座:《佛法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佛陀的道德教诲和耶稣在山顶上的训诫有极大的相似之处”——B.H.Streeter:《佛陀与耶稣》“爱你的敌人,祝福下诅咒的人,造福怀恨的人,别人若打你的左脸,也转过你的右脸给他,把外套赠与偷窃它的人,把东西赠与开口请求的人等,这些耶稣的教诲也是佛陀身体力行,并且教诲的戒律”——Dr.S.Radhakrishnan:《东方宗教与西方思想》薄伽梵歌和Thirkural梵文和坦米尔文的古老印度著作。薄伽梵歌是古老的文学著作,而Thirkural大约在西元前完成,这两本著作都包含很多法句经所传达的真理。
4 u0 Z1 A+ q, t6 t! i% z  可以说,法句经触及所有人类的心灵深处,并且是全人类共有的思想宝藏,它超越了狭隘的宗教派系,是一本献给全人类的经典。( M7 V; B1 g/ @' ?7 }
6 神话、传奇或言过其实; J/ f& I+ x5 Y) D8 J4 @
  对形成【法句经/故事集】的文化环境熟悉的传统佛教徒而言,阅读、理解或重视【法句经/故事集】毫无困难,但现代读者,尤其是不具有亚洲宗教背景的人,也许会怀疑【法句经/故事集】的真实性。这些现代读者可能发觉有些故事无关紧要、重複,甚至天马行空,不著边际。勿容置疑地,有一些【法句经/故事集】的故事不免于神话、传奇或言过其实,但阅读【法句经/故事集】的最佳态度应该是保持开放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2: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注意其中所蕴涵的道德意义和所要传达的讯息。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发现印度》一书中也认为人们浪费太多的时间去探究故事的真实性,他建议人们应该理解故事背后所要传达的意义。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哈姆雷特就曾经对贺瑞修如是评论道:“天地之间的东西比你的哲学想像还多。”佛陀所说的法句才是【法句经/故事集】重要的部分,抽离这些法句,所有的故事都变得无意义,这些故事只是说明佛陀在何种情况下说这些法句而已,我们不应该过度怀疑这些故事的真实性,而应该考虑这些故事对虔诚接受法句的人所能造成的心理冲击。举例而言,我们应该关心的是这些故事如何使读者产生道德上的羞耻心、道德畏惧,如何避免仇恨、贪婪、嫉妒和欲望等。在传统佛教国家中,人们在年幼时听闻法句经故事是塑造个人人格与培养爱心、悲悯、慷慨大方和宁静等良好德性的有效方法。就此意义而言,即使抱持怀疑心态的人也会同意法句经故事确实值得欣赏,不论其是否真实。以下几个章节,我们针对几项可能会使对佛法没有相当认识的一般读者造成困扰的问题提出解释。
0 K! N% ?7 k( o, p) R/ Y7 供养
/ Y. Z! }: ]. j5 }( K0 u+ `  对这些读者而言,第一个问题可能就是书中经常提及,信徒对佛陀和众多比库所作的供养。他们也许会问,为什麽很少提到对穷人的供养呢?佛陀认为供养困乏的人是值得赞歎的布施。佛陀也鼓励如此做。在佛教的其它经典里,有非常多的故事告诉我们,供养贫穷和困乏的人多麽重要。慈善家、同时也是佛陀信徒的给孤独长者就是奉行佛陀如此教诲的其中一位。给孤独长者的字面意义就是“喂养贫穷的人”,在家信徒供养僧团,使他们能过著清淨高尚的生活,善尽其教导佛法的职责,就等于在续佛慧命上尽了襄赞之力,所以供养护卫佛法的人比供养贫穷的人更有功德。因此,佛教的在家信徒除了供养贫穷的人,更要供养宗教修行人士,使他们能努力达到清淨,并且服务别人。正信出家,追求精神发展的人不会积极考虑个人的需要,因此,这是在家人的职责。因此而言论,在家信徒也在较广的层面上共同参与推动精神的活动(如弘法与修行等)。传统上,比库在接受供养食物和其它必需品后,会向供养者讲解佛法,使他们理解佛法,开发智慧。佛教徒的理想是照顾贫穷的人,使其幸福,并且护持修行的人,提供修行的环境。佛陀并不要求人们只供养佛教比库,而应供养任何尊贵的、心灵脱超、诚挚并且教导正见的人。【法句经/故事集】记载有一次信徒因为出家比库犯戒,而不再供养这些比库,直到他们纠正错误为止。供养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供养的人信心坚定,清淨供养给具有同样清淨心的人。
+ t6 X% `) c" n/ m" l7 _0 c# C  【法句经/故事集】主要记载佛陀创建的僧团行事。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对每一位慎重追求解脱生命轮回的人而言,正信出家是重要的第一步。也因此,一般而言,佛陀的教诲都是针对与他有密切关系的僧团成员。人们也可能感到困惑,为什麽有那麽多的法句经故事提及比库的袈裟。【法句经/故事集】有一则故事叙述比库们讨论迭瓦达答得到布料供养的故事;另外一个故事提及一位比库过度执著与袈裟,竟然往生成一只躲在那些袈裟内的昆虫。我们在阅读这些故事时,应谨记在心,这些都是发生在二千五百年前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的事情。当时,有很多的人出家修行,也都依赖一般人慷慨地供养生活必需品,因此,要得到布料的供养并不容易,而修持较差的人看见修持较好的人得到这些难得的供养时,心生羡慕之情,毋宁是很自然的现象。只有阿拉汉完全不在意他们所得到的袈裟是否昂贵,甚至于是否得到任何的供养。
% W6 \+ \+ ]6 }( N" P7 T3 c- [8 不同的个性
& ^# O1 h. p, s/ \  我们必须对记载早期佛教史的人士大表赞歎,他们公正如实地记录那些尚未证得阿拉汉果的比库(比库尼)——仍是众生的言行举止,而不曾加以合理化或神圣化。根据这些记载,有的比库自负、贪婪、不道德、犯邪淫、嫉妒、傲慢、轻浮、愚笨、心胸狭窄、残暴、模棱两可、无理。但佛陀通通允许他们加入僧团,大部分的人也在佛陀的教诲之下,痛改前非,但有些人仍自行其是,无法珍惜他们解脱的机会。无论如何,佛陀不轻视或谴责他们。只有完全解除贪、瞋、痴的圣者(阿拉汉)才是完满的人,才能免于责难。
) B+ D: x# b9 f( }2 }% O1 v9 瞬间开悟
0 D  }, x4 J- t: Q  从来没有研读过佛教经典的读者,在阅读【法句经/故事集】时,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 ?3 {0 V7 N. t
  佛陀怎麽能轻而易举的让人转变心念?那位特技演员怎麽可能站在竹竿上时,就证得阿拉汉果?一位杀人凶手怎麽可能只听到佛陀说:“我已经停止,是你自己尚未停止。”就平静下来呢?为什麽会有人在瞬间证得阿拉汉果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生死轮回有相当的了解。众生必须善根福报俱足,才能值遇佛陀。遇见佛陀的人大致上已经累积了很多的功德,而且证悟阿拉汉果的因缘即将成熟,所以佛陀只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破除他们的馀惑。事实上,他们与佛陀出生在同一时代就不是件偶然的事。经过累世的修学,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善业资粮,并且热切渴望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他们当然也要忍受过去世的恶业,出生为诸如麻风病人或盲人,生活在困苦、邪恶的环境下。这些不健康和不愉快的际遇在很多情况下反而是他们得遇佛陀,证阿拉汉果的机缘。( b* |, I* O: [/ ?2 j& h
10 特殊的能力$ `( w0 I$ Z. ]+ L5 I
  佛陀能完成这些心灵淨化的事迹,是因为他具有诸佛或解脱圣者的特殊能力。他心通就是其中的一种。唯有具备这种能力的佛陀才能直觉地指出障碍人们证悟究竟真理的困扰。佛陀也是大医王,因为他像所有的名医,在开具药方之前必定先找出真正的病因。病因若能够尽早找出来,越能够快速治愈。佛陀明瞭每个人的身心状况,因此可以针对每个人给予解脱生死轮回的正确方法。这就是问什麽在关键的时候,几句简单的话就足以使听者具有正见,或了解生命的实相。我们也应该明白,根据阿毗达摩(论),一个思想只持续不到一秒钟的时间,所以经由佛陀的引导,从无明变成明也是快速无比的转变过程。% b% p  o. n( f
11 心智成熟无年龄限制* Z1 _( F/ B9 F1 g0 S
  有些人可能会困惑为什麽年纪很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2: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只有七、八岁的沙马内拉,能够在剃度时就证得阿拉汉果。我们也有从生死轮回的角度来理解这问题。大家都很清楚像贝多芬或J.S.Mill具有比同年龄的孩童更为惊人的才华。Christian Heinecken 1721年出生后几个小时就能开口说话,一岁时能背诵圣经,二岁能回答任何有关地理的问题,三岁能操法语和拉丁语四岁时研习哲学,不到五岁就去世。
" |3 C; Z; g# G( x$ i  两岁时就能读写的美国天才William James Sidis 八岁时就能说法语、俄语、英语、德语、部分的拉丁语和希腊语,十一岁时向一群教授讲授四度空间。, \' q9 Z, s" [8 ~" H4 y
  佛法认为这些人在累劫以来就累积了这些潜力。而在今生,就像莲花,一旦浮出水面,受到阳光照耀时,会马上绽放,这些人在获得适当的机缘时,潜力会马上成熟而证得圣果。所以证果与生理年龄无关,而是累劫以来修行的结果。/ ?6 N6 H; A% {+ m) c* |- y; P
12 证悟后马上死亡
6 J3 M* m& f6 C) k+ q% a5 X  也有人可能会怀疑为什麽在某些故事中,有人在证得阿拉汉果后不久即去世。要解释这问题,仍要从佛陀超凡的能力去探讨。佛陀往往在明白某人的生命即将消失之际,前去拜访他们,使他们有机会证得涅槃。这类有戏剧效果的故事较易流传下来。事实上,有无数的众生,如佛陀的亲生父亲便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明白佛法,并且平淡无奇,不具任何戏剧性。/ @  p3 F4 `+ A2 }6 V
  佛陀为什麽不利用超凡的能力防止这些人去世呢?佛陀确实防止亚育瓦达那的死亡。但那是因为佛陀明白他的业力仍然足以维持他的生命,只是当时面临夭折的威胁而已。在其它情况下,佛陀明白其他人的业力即将消失,佛陀只能帮助他们证得圣果,不再轮回。佛陀并没有亲自使他们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只有自己才能解脱自己的生死轮回,佛陀只是指引解脱的方法而已。佛法认为生死轮回并不是生命的理想,无馀涅槃是佛教的最终目标。所以证得圣果之后入灭不被认为是悲剧或不幸的事。
3 P" f9 S$ `, k1 f- a, g: e13 因细微的事故而证悟佛法. C7 F/ D6 B$ f+ o! E' b
  有人怀疑为什麽某些细微的事故也被记录下来,例如一些比库向佛陀抱怨有几位比库穿著木拖鞋而制造噪音。甚至有人请教佛陀,装满沙石的车子为什麽在公牛的拉拽下,绳索会断裂呢?佛陀每次都利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故来阐述较複杂的观念。
+ ~* e& ~1 P% f% x  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故说明某些比库的天真无邪和佛陀无以伦比的耐心。佛陀经常耐心地倾听他们的问题,然后一步一步地去除他们的愤怒和无明。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的发现有些比库非常单纯、不做作。他们真正希望能找到答案,解决困扰他们的问题。对聪明的人而言,这些问题也许微不足道,但对这些比库而言,却关系重大。佛陀从不忽视任何真诚地想要追求真理的人。另一方面,有些聪明的比库也会请教佛陀微不足道的问题,因为他们知道佛陀会为了大众的法益而趁机解释更深奥的佛法。
/ J6 |0 r  W2 v0 x; t1 U  {14 看不见的精灵
' W) b9 w/ s. @/ o' D  【法句经/故事集】中还提到山洞精灵、树灵、恶鬼、丑陋的妖怪、龙、饿鬼等超自然的现象。毫无异义地,在纯粹物质或世俗教育环境下成长的我们会鄙视或者否认这些看不见的精灵。但我们必须再一次开发心胸,承认今日的科学已经开始体认到“天地之间存在的东西,比我们知道的还多”。除非科学能够证据确凿地证明或否认,否则最好还是承认我们的宇宙知识还十分薄弱,距离完全明白宇宙实相仍有一段很长的距离。8 O: `  V* W9 W4 u1 r  {; s
15 奇迹和宗教
# R& p% r0 @6 w& t$ g: q  对大众而言,抽离奇迹的宗教令人无法想像。世间的所有宗教都记载著某些事情,以证明他们的创始者具有神通,如渡水而过,同时在不同的两个地方出现等等。佛教也承认奇迹,但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一很大的区别:奇迹不是神力造成的。根据佛陀的说法,任何修习禅定的人都可能发展心灵力量而创造奇迹。因此【法句经/故事集】中的阿拉汉创造各式各样的奇迹:马哈摩嘎喇那尊者複制众多的糕饼,朱腊般他嘎尊者化身无数,苏那虽然只有八岁,却有能力为佛陀和众多比库创建一座精舍,而谶摩可以凌空而飞,佛陀本人也展现“双料奇迹”,分别从两个鼻孔中放光和水,全身散发六色祥光,分身,听见并理解昆虫哭声的涵意,创造一朵金色莲花,并变现一位美女的老,死,直到溃烂。但所有这些奇迹不是用来显示神的力量,而是要协助众生明白事实的真相。
' o2 e" J- O) p3 b2 U  G$ t7 B% }  佛陀曾经多次运用神通力,使某些东西出现或消失,闻法的人因此可以集中精神;或者使发问的人忘记发问,直到佛陀认为时机成熟才发问。在这些例子里,佛陀只是运用超凡的力量,协助众人证得解脱而已。佛陀特别教诲某些弟子不可使用奇迹来平息争端,佛陀告诫他们,这种做法与雇请歌舞女郎兜售商品无异。6 ?2 ?0 f+ d* i6 w
16 为何要出家4 t$ X8 i' J# B9 d! Y' U
  在很多的佛教国度里,人们认为放弃世间生活而正信出家是值得赞歎的行为。【法句经/故事集】中,记载著很多出家的人——年轻的、年老的,富翁或穷人,男人或女人都有。虽然有些人赞歎他们,但有些人却怀疑他们抛弃家庭,让家人在困境中自求多福的作法是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法句经/故事集】中记载很多、妻子和订有婚约的人因所爱的人出家修行而陷入不幸之中。讨论此一问题时,让我们先考虑一句法句,该法句是针对仍然不明白世间无常的人说的:“我有儿子,我有财富,无明的人因此认为他们的安全无虞(译注),事实上,其身尚且不为己有,更何况儿子和财富呢?——第62句法句
; Q. M$ t( N7 Q' l4 r* d  由于无明而系缚世间,使我们有了自私的欲望,这些欲望让我们执著于所谓的亲人。如果我们明白这些亲人在过去生中可能是无数众生的六亲眷属,在未来生中也会是其他众生的六亲眷属时,我们将会明白执著于亲人,不过如同想要从镜子中取像般的不可得。
0 `" a) d7 I% k& i2 |  出家的理由很多,有些人为了轻松的生活;有些人为了追随已经出家的心爱的人而出家;有些人则为了逃避不幸。这些人并不是正信出家。对真正想寻找生命意义的人,在明白生死轮回的道理后会放弃世间生活,而正信出家。这种出家不是逃避,他们清楚,想要真正解脱苦痛必须放弃所有的执著。这不是自私,反而是一种牺牲,毕竟没有人会因为自私的念头而放弃一切。也许在他们下定巨大决心出离世间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2: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执著于自我的人会有短暂的痛苦。但每个人的解脱都必须自己去追求。执著世间生活,只会延迟解脱的来临而已。0 Z! `* f( R1 B$ x" i5 m+ n
  恶业及污染都是自己制造的,不作恶业及清淨行也是自己造作的,清不清淨全在自己,别人无能为力。——第165句法句
0 K* s9 t' |# N+ ~  一如波她卡娜和积撒.苟答弥的体认,死亡终究会使我们与心爱的人分离,唯一的解脱是证入涅槃,这时候自我的幻觉会彻底地被摧毁,而不用在生死轮回中再度相见,并且在来世死亡的时候再次痛苦分离。为了达到究竟解脱,必须踏出第一步,一如医生的手术,第一步也许很痛苦,但却是必须的:: |) ?. }6 L* j! N* r8 }, S# G
  不管利益他人福祉的事多麽重大,也不可疏忽自己的究竟目的(涅槃),确实明白以后,要下定决心成就它。——第166句法句2 Z7 b# x7 ?, @9 l& C
  本法句中利益他人的福祉不是指物质上的福祉,而是精神上的解脱,这种解脱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出离世间而证得。锡兰Kelaniya大学的基督教文化教授Dr.        Anthony Fernando在他的著作《佛法与基督教》中如此说道:“基督教学生也许会对已婚人士离开妻子和孩子而出家修行的作为感到惊异。但我们必须从当时的社会传统去探讨此一问题。结婚一段日子后,弃绝世间生活而出家修行是印度社会认可的行为。根据印度理想,追求完美的人必须把生命规划成几个阶段。首先做禁欲的学生,然后结婚,最后出家修行或当隐士。根据这种普遍为人接受的印度传统,佛陀的作为毫不怪异。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在印度的家庭系统中,亲友之间的连系非常强烈,因此离开妻子和儿女并不等于抛弃他们。他们的父母,公婆和叔叔姨母们会照顾他们的。”嘲笑比库剃除三千发丝而出家的人也许可以在他们短暂的幸福来源——财富,心爱的人,或权势消失之际前去礼拜,并要求赐福。但只有祥和、单纯的环境,简单的生活,弃绝所有贪欲的人才可能找到真正的慰藉。强烈执著世间欲爱的人无法领略真正的解脱。在长老偈中,比库和比库尼用赞美歌表示他们内心在证得真正的幸福后,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法喜。受到他们鼓舞的人也追随他们的方法,而享受到相同的喜悦,这种喜悦和我们凡人误以为永恒,但实际上却短暂的幸福截然不同。真正弃绝世间生活的人不仅能领会生命的真正自由,也才能真正为别人做更佳的服务。弃绝世间的生活是唯一能根绝贪、瞋、痴和其它精神污垢,并且引领至安详生活的方法。
) B, U4 }8 M$ z$ c  Z8 c17 阿拉汉果
2 a5 g/ W! p7 V  人为什麽要经曆如此多的努力,去证得阿拉汉果或圣果呢?因为他们明白,根据佛陀的教诲,人的最终目的是要究竟、彻底地摧毁造成生死轮回的原因,生死轮回会不断地带给人哀愁和痛苦。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涅槃。即使往生天界也只是短暂的曆程而已。天神早晚也会死亡,而再度轮回。佛陀认为证入涅槃和过世间生活的方法绝然不同。经曆世间生活,并发现其不美满的人会弃绝家庭、束缚、财富和权势,而且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悔意。
$ Y2 h5 \( i% |% b18 关于法句经
/ N6 f5 \+ S3 a' R1 P* s3 V" X% y1 _" v  法句经总共有四百二十三句,这些巴利文的法句是佛陀大约在三百零五个场合为了众生的法益而开讲的。这些法句因为文辞高妙,而且有助于塑造未来佛教徒的生活而被搜集记录下来,这些法句根据主题分成二十六品。西元五世纪的伟大论师觉音尊者曾经为传统法句经和专有术语的解释加上大量的注解,他同时也附上佛陀说者这些法句的故事,补充说明佛陀说这些法句的时空背景和对听闻者的影响。一般相信,大部分的故事从佛陀时代以来就已经流传下来了。
! Z- e" X3 h+ i6 o$ k. o0 @  法句经第一次翻译成欧洲文字是在西元1855年,由丹麦著名的学者Victor Fausboll完成的。他把法句经和注释家的注释一并从巴利文翻译成拉丁文。1860年Weber翻译的德文版完成。1908年第一次的英文版翻译(Max Mueller)完成。除了从巴利文翻译以外,1878年和1883年也出版翻译自中文和西藏经典的英文版。当然,必须注意的是,这些中文和西藏经典本身就译自巴利文和梵文经典。. M. ~  U- y  M4 F, F6 U$ I% j
  有心人可以从【法句经/故事集】和注解中收获良多,透过爱和智慧的追求,一定会在这些古老但曆久弥新的【法句经/故事集】中找得到希望的讯息。锡兰Kelaniya大学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系资深教授Oliver Abeynayake在他的著作《小部阿含的义理和曆史研究》中说:“巴利文的法句经包含二十六品和四百二十三法句。这些法句也可以在其它的经典中发现,如:长部阿含,中部阿含,相应部阿含,增支部阿含,自说经,如是语经,长老尼偈,大品经和小品经。相应部阿含和长老偈经中的偈语常出现在法句经中,而弥兰王问经和导论也有很多法句经中的法句。与【法句经/故事集】中的偈语相类似的说法也出现在如下的梵文经中:弥勒经,大林间奥义书,大事,百喻经,Uttaradyayana,马哈婆罗多,摩奴法典和本生鬘中。”
" L, V# F+ \) y  法句经在锡兰受到高度的重视,被认为是神圣的经典。一般要求沙马内拉在受具足戒之前必须背诵所有的法句——如果不能的话,至少必须熟记部分法句。* Y! s( ]8 e. L0 r
19 有关本版本3 E5 v1 E, v. L: v
  本版本为适应无法直接阅读巴利文的现代读者而略做修订。罗马拼音被用来书写巴利文时,也为了方便发音,而把巴利文加以分段。较长的名字基于相同的原因而分成二或三部分。原始的故事也经过重新修订,去除其中冗长的重複部分和怪异的参考资料。有些不需要的资料则舍弃不用,另外针对现代读者无法立即理解的法义,则添加一些可以澄清观念的注解。但无论如何,所有的修订都确定不会扭曲原来的精义。作者小心翼翼地保留这些从佛陀以来就遗留下来的神圣法句的原始法义。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些法句故事的读者可以阅读《佛教徒史传(Buddhist Legends)》,该书的翻译文句比较接近原始巴利文。
) R3 ~0 h9 {& g2 v* s+ l' X4 G& f4 L/ b  本书的主要英文参考资料有:' @/ F0 D! e1 B* `# `2 l" N
  法句经(翻译),Ven. Narada译,1963年。
( }, h5 `% M. X5 G; H' g( `  @, A  法句经和故事(翻译),Daw Mya Tin,缅甸三藏协会出版,仰光,1986年。! `9 m3 I* f' a
  佛教徒史传(Buddhist Legends),三册,Burlingame,E.W,哈佛东方丛书(英国巴利圣典学会于1979年複印)) }6 z) P( ]* _% Z/ ?
  【法句经/故事集】深入地阐明佛陀说法的道德和哲学意义,读者不可只因为熟读这些精辟的法句而满足,必须一而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2: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而三的诵读法句和故事,加以思考,从而领会其中的教诲。这些有趣且富有教化的法句清楚描述佛陀的伟大之处:精神饱满、慈悲和智慧具足的老师,随时淮备要教导别人。所有这些尊贵的法句都可以被每个人在经过正确的思虑之后,于日常生活中加以奉行。2 x5 c+ w' }$ I
  “法句经不可以像一般书籍的泛泛阅读,然后搁置一边,”Narada尊者说:“必须一再阅读,而在需要的时刻作为教化、激励和慰藉的最佳指引。”如此做的人,才可以正确无误地宣称,一如法句所述:“啜饮法义的人喜悦过日子。”7 j( t7 v4 h- \& i1 |* W
                                         达摩难陀上座(K.Sri.Dhammananda): \- S; q8 z6 U
                                                  佛教伽蓝4 |, K! {$ ]1 @/ U! \
                                                  吉隆坡 马来西亚
2 R. P" e/ J3 Z4 Y* B0 h8 J                                                  1988年五月三十日4 Y- j, J+ v2 }( V
                                                  佛曆2531年卫塞节) a* k1 j4 l% b& H$ e* x- h
  
4 ]; }. m0 q) I; }! T& b
$ r3 w# J9 U( m! s' ?/ v6 k' p; ?) ]% z0 `
, S! J9 J( \. C$ d

* m3 R/ ~5 L' Y6 o5 g8 m(译注)了参法师的《南传法句经》,Narada Thera  Venerable Sri Acharya Buddharakkhita的译本皆作:愚人如是担忧。8 \" f, `: l3 f1 q

6 M8 D3 m3 G* G4 C6 G) s第一品 双品& d+ |5 ]% f7 R
瞎眼的阿拉汉
+ _) m0 H8 Q: j4 P" S+ c6 f  B  心是所有法(注)的先导,
7 P0 A3 G% s( D7 Q8 A: N( k  心是所有造作的主导,) Q# N1 V* L9 s4 W! c
  若人造作身口意恶业,必定受苦报,
* w, V" M) R  H& d6 ?, X5 X  一如牛车紧随牛的足迹。(偈1)
+ r( h: R. N5 F7 i5 L# C' ]0 {$ s9 S
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揭达林给孤独园向佛陀问讯。当天晚上经行时,他意外踩死一些昆虫。第二天早上,精舍的其他比库前去找他时,发现这些昆虫的尸体,他们认为尊者犯了戒,就向佛陀报告这件事。0 X8 X2 z& `! E+ m% A+ i

) I: u/ I4 G8 q0 Y* _# {/ G* K* U佛陀首先问他们是否亲眼看见尊者踩死这些昆虫,他们回答说没有。
: g% l8 ?- D/ a& Y# r
% s  ]3 R% F# T$ c5 X, E5 I佛陀就劝告他们:「正如你们没有亲眼看见他杀生,他也看不见这些昆虫;再说,身为阿拉汉,他没有杀生的念头,所以并没有犯戒。」
* }9 t8 _5 r. }/ A* V4 [2 J  a2 ]; k
他们接著问佛陀,尊者的眼睛为什麽会瞎掉?佛陀就以下面的故事来说明业力的影响:
- }/ `' ]' T6 H9 ]! _' {" z7 R( d3 R
迦丘帕喇的某一前世是医生,却故意使某个女人的眼睛瞎掉。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 |" a1 f7 u2 p3 o. c
( n/ W2 ?9 T2 t7 y, ]该女人答应迦丘帕喇,如果能够彻底治好她的眼病,她和儿子愿意做他的僕人。但后来她却害怕真的变为僕人,就向医生撒谎,说她的眼睛愈来愈坏,而事实上,却已经完全痊愈了。医生很清楚她在骗他,所以为了报複,就给她另一付药方,终于使她的眼睛完全瞎掉。4 T$ ]( F# _8 O

9 B1 w7 }0 u& A. Y! v; j由于这罪行,这医生在往后很多世都是瞎子。. p: K! L% W/ X( N; n  t" R

) M$ t4 s+ U* i7 {/ F( J佛陀接著说,恶业会跟随造业的人,就像车轮尾随牛的足迹一样。( {& X" V; H5 x2 ~: g- d
, X3 l/ e# I6 |4 V3 d
 & w' Z& g/ z# W9 A

1 t: Q8 _% I8 e备注:
. g0 A; l% H" V. g  1.「法 」(dhamma)有多重意义,此处指的是业(kamma) 或代表行 (cetana) 的业,或任何伴随道德或不道德的意识而来的心理状态。本品的法指的是不善法(邪恶的心理状态),若没有心的作用,不会生起任何心理状态,所以说心是所有善恶心理状态的先导。# R( C: |& Q# c1 q2 q4 Y
  2.行:最重要的心理状态。佛:「行即是业。」* Y4 ]& Q4 y6 _1 R; ^9 `, R1 U* R
  3.心是所有作为的先导,是实行和衡量所有行为的主要因素。
4 m1 z" l. h: v9 ~8 j
0 N% d9 k* u  |3 \) p, Q . p1 a& y- ^2 W; n0 w
何必妄想/ N2 Y5 F/ X* o! r* z. Z7 K* o1 L
  心是所有法(注)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脑,$ }& o7 |3 R( {2 \* E. I+ o& P6 D( e
  一切都是心所造作的,
3 r% k, n- }; G* ~, ~- r5 y  人若造作身、口、意善业,
  v1 c0 ]) m% q% G+ S/ k+ ^一定有乐,如影不离形。(偈2)
/ }5 p% y8 S) s, ^
" a6 N6 o+ W) ?9 @玛塔侃达理是个年轻的婆罗门,他的父亲非常吝啬,从来不布施。即使玛塔侃达理是独子,但身上所带的首饰也是父亲为了省钱,而亲自打造的。所以当他患了黄疸病时,他父亲也不请医生来治病,终于使他病入膏肓。他父亲知道他快要逝世时,叫人把他抬到走廊去,以免来家里的人看到他父亲的财富。
+ y/ t7 U& f; r  Q3 W* b0 t
, B( p$ {8 M- e5 B当天早上,佛陀出禅定后,透过神通看见玛塔侃达理躺在走廊上。所以当佛陀与弟子到沙瓦提城去化缘时,就走到玛塔侃达理家门口,向玛塔侃理放光,吸引他注意。这时候的玛塔侃理非常脆弱,所以看见佛陀时,只能向佛陀表白信仰佛教的心意,但也因此获得一些幸福感,而这就足够了。当他内心充满对佛的信心而逝世时,便往生至三十三天。
3 a. j+ Q" s2 ], K6 K, S- Z8 p6 Q- H/ [$ X
当他在三十三天看见父亲在墓地为他哭泣时,化身恢複原来的形像,出现在墓地,向父亲说他已往生三十三天,并劝请父亲亲近佛陀、布施并且听佛说法。他的父亲便遵照他的话去做。
. e/ _& ]! K" ]" v/ n
. f( k. E& B( M  A. h1 Q2 M4 l+ @佛陀说法后,有人就问,人可不可以只在心灵上信仰佛法,而没有任何慈善行为,也不持戒,就可以往生三十三天吗?佛陀就请玛塔侃达理现身,玛塔侃达理于是从三十三天下来,亲自向他们说他已往生三十三天了。听完他的话后,大家才确实相信玛侃达理只因为内心皈依佛陀,就获得往生三十三天的荣耀。( o: l; O4 ^5 I5 z' m% U
. o2 _) k" p: o( j1 L) m
听完佛陀说法,他父亲从此明白佛法,并把大部份的财富布施出来。; V8 R6 P( M: y+ K/ ?& m: ]
1 M# m: a! u/ K6 z9 c, I7 {( M
7 ]% b$ V) Z. h% q9 e" }
9 m; p% j, B, J4 h. D
  备注: 此篇是佛陀在不同场合说法,用来说明善恶业不可避免的业报。人会受到过去和现在所作之业的影响,而在现在或未来适当的时机受此业报。人必须为自己的幸福和悲惨,负大部份责任;人为自己造作天堂或地狱;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只有人才能拯救自己。佛法教导世人要自我负责,也主张因果报应。人造作业,会受业报。但仍有解脱的可能。5 K) c; I4 P$ o. w( B0 R2 S

! G% t- `5 j5 K. A  ]" e, O
$ ]; _1 Z% ~+ c7 D报複的苦行者) P! s" M. T0 `3 Q% q; M5 k0 w( N7 t
  人的内心若抱持:" A  [  d5 `: d" z% P& F) j
  「他(她)辱骂我、殴打我、打垮我、劫夺我。」的想法,心中的怨恨无法止息。(偈3)
: c, _# H* R5 [" B) t7 k' B4 P) A+ Z( Z
  人的内心若没有:
; w$ c3 f: w( ~! `- w「他(她)辱骂我、殴打我、打垮我、劫夺我。」的想法,心中的怨恨就能止息。(注)(偈4)
6 z4 z3 f8 J- w
, w9 O( Q; ]% m& Z! }  @: p2 R5 R0 B& H' G帝沙是佛陀的表弟,晚年出家为僧。8 K$ E  S; y3 L5 m8 Z' v- B0 q# n  T- P

3 X' v9 z7 y! q1 F6 ]7 ?- \他喜欢假装自己是长老比库。如果来访的比库得到他的同意,为他服务时,就很高兴。但他却不尊敬真正的长老比库,也时常与年轻比库争吵。如果有人说他的行为不如法,他就哭闹、生气,非常不满意,并且向佛陀抱怨。佛陀对他的情形了然于心,所以每次都劝他改变自己的行为,同时不要记恨,因为只有不记恨才能消除恨意。
* G; J" o; l; |  `0 x8 B8 E' `, U/ V4 K, Y# P  e
佛陀说:帝沙不只是今生才如此顽固,前世的时候也很固执:帝沙的某一前世是顽固的苦行者,名叫提婆喇,由于误会,而诅咒一个非常神圣的宗教师,虽然国王劝他向该宗教师恳求宽恕,但他悍然拒绝。国王最后只好以武力迫使他向该宗教师恳请宽恕。! x) v0 K( \* N6 ?; }; V
  
* J" L& _) ]5 W: {- Y& k% m& B0 u备注: 佛陀经常教诲弟子不可以报複,即使受到激怒也要随时随地修习忍辱。佛陀赞歎那些尽管有能力报複,但忍辱并且原谅他人辱骂的人,在整部【法句经 / 故事集 】中,佛陀多次受到他人严厉的批评、辱骂和攻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2: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佛陀仍忍辱如常。忍辱不是脆弱或失败的表现,而是伟人坚定信念的表征。8 C0 e# s/ n  n+ [
& ]: M6 O% K( t. m7 S( H8 s
累劫以来的仇恨5 N7 ^2 t0 ]2 d! g" u' R9 p" X
  世间的怨恨无法止息怨恨,8 i6 u. s5 {. R" K8 z. P1 J5 ~% z
  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3 A0 K7 m' l+ F" H/ @1 |
这是永恒不易的古法(注) (偈5)
: q) K; [, x, F/ n
/ ?5 e7 W- _: h$ Q2 P4 Y从前有位信徒的太太不能生育。她害怕因此受到丈夫和婆婆的歧视,就亲自为丈夫安排,选择再纳了一妾。但前后两次,当她知道妾怀孕时,却在饭中掺药而使妾两次都流产。第三次有喜时,这妾就刻意隐瞒她,但她后来还是知道了,并且如法泡制,妾因此再次流产,并且因而丧生。弥留之际,妾发誓要报複她和她未来的儿女。两人之间累世的仇恨从此展开。+ C+ o0 C- S6 |# s$ Y

5 X9 i* I, B; V* Q" q3 I9 x8 O  `后来,这对妻妾曾经投胎转世成母鸡与猫、牝鹿与母豹。今生,一个投胎转世成沙瓦提城一位贵族的女儿,另一位则变成食人妖怪。有一天,食人妖怪拼命追赶贵族女儿和他的婴孩,当贵族女儿知道佛陀正在揭达林给孤独园说法时,他就逃到佛陀的身边,并且把婴孩放在佛陀的脚下,接受佛陀的保护。食人妖怪却被挡在外面,无法进入。后来食人妖怪也被传唤进去,佛陀向她们两人劝诫,说她们两人的前世是彼此仇恨的妻妾,因为互相怀恨,以致于往后的几世里,不断地迫害对方的子女,佛陀告诫她们,恨只会增加更多的恨,唯有友谊,相互体谅及善意才可能化解仇恨。听完佛陀的说法后,她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就在佛陀的劝诫下,尽释前嫌。
. b: x* g; }+ b5 a- F: B& e+ }& ~, V2 X) h2 O
佛陀接著要贵族的女儿把小男婴交给食人妖怪,但她担心男婴的安全,而迟疑了一会儿,但出于对佛陀的虔诚和信心,她听话地把男婴交给食人妖怪。食人妖接过男婴后热切的爱抚和亲吻婴孩,就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一会儿,又把男婴还给贵族的女儿。# f7 Q8 L3 }, @/ A; I
* q/ l9 U( I" k1 I
从此以后,双方尽释前嫌,同时善待对方。
7 n4 n" Z, F4 a3 u0 }% t% ~
: I- r$ ^3 T5 a$ z; r" g# I  注:佛陀和弟子共同遵守的永恒不变之法。
6 v3 I) z, U3 |. Q* w* B' K# O6 o! B/ C  _

. h: g+ ?# o' _4 R# Y' T/ `" x5 I9 J& H( _憍赏弥诤论不休的比库们: L- B4 v# ?8 W) R8 D
  明白「诤论使人毁灭」的人, 停止诤论。
% a* p& ?5 Y4 D4 U- b5 v4 N昧于这种道理的人,诤论不休。
, b% N2 x: r8 m7 D. N- o5 ^5 T/ E& |+ q- ?% t9 X
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件使憍赏弥的比库们诤论不休。有些比库跟随精通律(vinaya )的法师,其他的比库则跟随精通法(dhamma)的法师,双方诤论不休。他们甚至不听佛陀的劝解,但佛陀知道,他们终究会明白这样是错误的,所以就离开他们,单独到森林的僻远静处结夏安居 (注1)。(安居时曾经有一只大象和猴子照顾佛陀) (注2)。5 ~0 e: G, e( U' ^; I
# W& G: N) D# V0 o# o1 q# t
憍赏弥的信徒明白佛陀离去的原委后,拒绝再供养这些比库们,比库们才明白他们的愚昧,而相互和解、修好。但信徒们要他们承认,是他们的错误,才造成佛陀离开憍赏弥,否则不愿再像从前那样尊敬他们。信徒们要他们恳请佛陀宽恕,但佛陀已经离开 了,当时又是安居的中期,所以那一次的安居,比库们过的很辛苦、惨淡。7 h, M8 \" P* D' i. _) [3 L
5 _1 F; O+ z! S3 n7 I- J
安居结束后,阿难和众多比库就去找佛陀,并且向佛陀表达他们的悔意,同时保证他们已经明白所犯的错误,恳求佛陀回去。佛陀也就回沙瓦提城的揭达林给孤独园去。精舍的比库看见佛陀时,就向佛陀顶礼问讯,并且认错。佛陀告诫他们说:生命是无常的,大家必须停止争吵,言行举止也不能像永远不会死亡般。
, k, j  k1 r6 y; y
& y! W% @! w9 S5 P" r+ A- s 8 C* ]6 e; I) E, z
6 |7 r- s  _6 ]6 b! m7 @* p* Y$ V# V4 `

" P- e- ]: a+ ?; x8 u& ]1 i6 F9 U+ s8 K, _5 G& z9 V

' l" I- Q: _- N# N% e! V
/ J: [" A# @2 c$ E7 q( o 备注:/ H1 n9 N; p# w2 k3 Y; ]' m, a$ |
  1. 结夏安居 (vassa),即南传上座部佛教的雨安居。- a& Q$ @6 n: n, Z8 ^
  2. 曾有记载说明该猴子如何照顾佛陀的有趣经过:当该猴子看见大象照顾佛陀时,它也决定要效法大象,为佛陀做些服务。有一天,猴子在树丛中荡来荡去时,发现有一蜂巢,它就把蜂巢所在的树干折断,取下蜂巢,并将它放在树叶上,献给佛陀,佛陀接下好意后,猴子就躲起来,观察佛陀是否吃蜂蜜,却发现佛陀并不吃蜂蜜,猴子就过来拿起蜂巢,前后翻转,想要找出为什麽佛陀不吃蜂蜜的原因,结果发现蜂巢中有些昆虫的蛋,它就把这些蛋拿开,然后,再献给佛陀。佛陀终于吃蜂蜜了。
, X7 s& O& M, T& e
5 ^* j) K) X: j, U3 x: b , `' e. @8 _0 j- ~' k6 l
马哈迦罗比库和小迦罗比库的命运
) n( S8 d" X" T# f  人若追求色身欲乐,不知摄护诸根,饮食不知节制,懈怠不知精进,必定为波旬 (注1)所毁灭,如同风吹弱树。 : c8 y. ]4 {! l/ j
  人若观身不淨,摄护诸根,饮食节制,正信(注2)精进,
$ l. ^. u" f, o+ ^则魔不能加以摧毁,一如风吹山石。(注3) + o# T0 H3 o% }$ y9 ?: x
0 a: ?: U9 L' |
马哈迦罗和小迦罗兄弟俩都是生意人,有一次在外旅行做生意时,他们听到佛陀的说法,听完之后,马哈迦罗就虔诚地出家为比库,小迦罗虽然也出家,但却没有坚定的信念。
! o7 D) }3 Z( e- H: s+ D! l5 B7 V( [) j; b. d0 Q+ S
出家后,马哈迦罗很努力地在墓地禅修,并观照身体的变化和无常。最后深入止观,证得阿拉汉果。相反地,小迦罗对心灵的训练与提升没有兴趣,时时惦著感官的乐趣。) X& d; |2 l: c/ u, S

% x0 F5 o" D3 G# A6 T# w后来有一次,佛陀和众多弟子,包括他们两人,停留在尸舍婆的森林里。这时候,小迦罗未出家的妻妾们邀请佛陀和众多比库到小迦罗以前的家,小迦罗因此先回家去安排佛陀和比库的座次等事,他的妻妾们便趁机说服他还俗。
$ W1 O$ e* P* M9 O+ @* Y9 E! _$ g  T' r) W2 D- z
第二天,马哈迦罗的妻妾们也邀请佛陀和比库到马哈迦罗以前的家,她们希望也能像小迦罗的妻妾们,劝劝马哈迦罗还俗。供养完后,她们就向佛陀请求让马哈迦罗留下来表示随喜,佛陀答应了,就和其他比库先行离开,而留下摩迦罗一人。
  h0 I: N& a6 m2 V4 x% p2 b7 O9 p! r* {
到达村子门口时,比库们就向佛陀说,他们担心马哈迦罗会像他的弟弟一样,被妻子劝解而还俗。佛陀回答说,他们两兄弟是不同的,小迦罗沉溺于感观乐趣,内心脆弱。相反地,马哈迦罗脱离感观的束缚,精进,坚定,对、佛、法僧迦的信仰十分强烈。
+ b* O; F1 T* b1 z* S% Q8 |5 }* g: E  Z' [: S
佛陀说内心脆弱的人屈服于诱惑,而坚强的人则不为所动。8 b5 s: R3 G! m

% y# ?9 w1 `# n* f# O$ K* W  备注:
- m1 W) I* }! e  1. 波旬:佛法中的波旬有五种意义: (1)五蕴 (2)造作 (3)死 (4)烦恼 (5)魔波旬。在本篇中指的是「烦恼」。2 ~0 _  \# w) [; E! H. V6 E
  2. 信:基于智慧而对佛、法、僧的信仰。佛法中没有盲从迷信。人不可能基于不合理的信仰而接受任何事情。
, d4 W2 u  L8 U. Y  3. 本篇是佛陀针对出家人的说法。读者应注意,佛陀对出家人和在家人的生活要求不同。
" Y8 Q& U7 {/ _6 f( C  L' Y( p: J+ q: _* P0 {, d; q5 t

- V( O+ X' T8 ?) G, G7 J谁有得到黄色布料供养的资格8 W+ x! E) I8 P2 a  b" {! b
  人若不能远离贪欲,无法克己,不诚实,没有资格穿著袈裟 (注1)。
, d) O  _, K; R6 k" O人若远离贪欲,善持戒律,克己,诚实,有资格穿著袈裟。 9 }9 S1 w1 Y4 w6 N# g+ ?

, N1 o5 v7 A+ @: s5 D  o7 W7 r" Z) _1 Y有一次,佛陀的两大弟子——沙利子和马哈摩嘎喇那尊者,离开沙瓦提(舍卫)城到王舍城去。抵达之后,王舍城的人邀请他们和其他的比库,一齐接受早餐的供养。这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2: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捐出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布料给这次供养大会的主办人,并告诉他们,如果经费短绌,就把它卖掉。如果不缺,就把它供养给他们认为最值得拥有它的比库。由于不缺经费,所以他们决定把这块布料供养给比库。沙利子和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只是偶尔到王舍城,所以他们觉得把它供养给该城居民的迭瓦达答(提婆达多)尊者较为恰当。他们因此错误的地把它供养给迭瓦达答(提婆达多)。 ( T1 r7 N1 w( X" y2 U
6 X- g% k7 f! I4 c& g
迭瓦达答(提婆达多)把布料做成出家袈裟,并且穿在身上。后来,有位比库从王舍城到沙瓦提城向佛陀顶礼、问讯,并且向佛陀提及这件事。佛陀说,这不是迭瓦达答(提婆达多)第一次接受不应该得的布料,佛陀接著说以下的故事:
* m3 Y9 ^$ F% Y& {4 e5 e7 p/ a; O0 l1 |4 s
迭瓦达答的某一前世是猎象人。那时候,在某处森林里,住了很多的大象。有一天,他观察到这些大象在看到独觉佛 (注2)时会下跪,他就偷偷拿了一件黄色袈裟的上半部,遮住自己的头和手,并且手执长矛,在大象经常出入的路上等它们。这些大象果真出现了,并且误以为他就是独觉佛,而下跪行礼,因此被它轻易地一一加以猎杀。
5 j% p- i! z2 x
/ E, ^5 n: n% G这时候,出生为象群领袖的菩萨发现象群的数目愈来愈少,就决定到象队后面去调查。它小心奕奕地避过猎人的长矛,并用象鼻缠住猎人。但当大象正淮备将他摔死在地时,却惊觉到他身上穿的黄色袈裟,一阵犹豫之后,终于饶他一命。
$ Y% S' V6 P: {( L' g
: w5 x# Z% r8 F8 {5 R1 i猎人利用黄色袈裟的遮掩去猎杀大象是错误的,也是败德的行为,他不应该利用袈裟来骗人。% U9 K# v7 `9 I  j% K- d( k( q

7 Z7 \' S: h* }0 L; j; e' ^- Q) F. P; ~佛陀以这个故事说明,迭瓦达答(提婆达多)甚至在某一前世时就曾经误用黄色的袈裟。 7 @* b7 i5 ^, H+ P6 U" w, ^

7 U, |; O; u6 J: X  备注:3 |* c9 v: M3 C( c. H/ C7 r
  (注1) 袈裟是弃绝世间的外在象征,比库的袈裟加以染色是为了使其不具任何价值。本法句的袈裟是一双关语,如果内心不清淨,则光靠外表的象征也没有任何意义。佛陀在另一个场合中,曾说内心清淨的人,不管外表如何,才是真的比库。(参考第142偈)8 O( S: O# |6 S, L
  (注2) 独觉佛与佛一样都是自行证悟四圣谛,并且断除所有烦恼的人,但独觉佛并不教导众生。独觉佛在佛不出现世间时出现。* G* k- O4 x* U7 l6 X5 F) P4 i
7 A- P$ Y: y( k! U3 F

1 u( @( M3 n( J, I, C$ m2 Q; O8 Z了解正法甚难+ ^7 S8 {3 h/ S: k0 X* M! `  \& c
  误认非法为正法,误认正法为非法,
# t9 W2 K, a6 [8 k: e$ }) Q  抱持邪见的人,永远无法了悟正法。
+ B* p! u9 d1 L3 t# D  正法就认定是正法,非法就认定是非法,
/ b# ~. o+ F# Y8 u具足正见的人,了悟正法。
; M* H6 M  o% @+ W! k, O0 Z9 Y
+ k1 }3 L6 Z7 v. j" T7 {7 d5 Y优婆提舍和拘律陀是王舍城的两个年轻人。有一次在观赏戏剧表演时,明白世间的幻相,因此决定寻求解脱之道。他们首先亲近城里的苦行者删闍耶,但不久之后觉得他的说法不够究竟,就离开他。两人协议谁先找到正法要通知另一人后,就分道扬镳,到全国各地区去寻找解脱的正法。但经过很久的探访,仍然找不到正法,只好又回到王舍城。
) _2 q. d7 e% `5 H  c! M) g3 B0 ^9 ?+ l' |% @* e
有一天,优婆提舍偶然听到马胜比库念诵:「诸法因缘起」,当下就证得预流果,并且遵照两人的协定,去找拘律陀,告诉他说自己已证得预流果了,并为他念诵「诸法因缘起」的偈语。拘律陀听完这偈语后也立即证得预流果。然后他们想起以前的老师删闍耶,两人就去找他,并告诉他说:「我们已经找到可以指引究竟解脱之道的人,佛陀已经出现世间了,正法已被发现了,僧团也已经成立了,走吧!让我们一齐去找佛陀!」但删闍耶拒绝了。
4 W% [1 x+ e4 ^" T
. R# X& k; j# P' X' ~3 g5 v( y优婆提舍和拘律陀就和他们众多的弟子一齐出发去找停留在竹林精舍的佛陀,并加入僧团为比库。拘律陀是摩嘎喇那的儿子,所以别人就称呼他作马哈摩嘎喇那,而优婆提舍则被称为沙利子。马哈摩嘎喇那在出家后第七天就证得阿拉汉果,沙利子则在第十四天之后才证得阿拉汉果。他们两人就是佛陀的二大弟子。 : O) p2 E- B1 V& O- y

" _9 w* b3 ]7 \# Z2 @他们也向佛陀转述删闍耶的话:删闍耶说,他已经是众多弟子的老师,若再成为佛陀的弟子,就像大口瓶变成小水杯一样。再说,只有少数人是聪颖的,大多数人则是愚昧的。他认为聪颖的人应追随佛陀,而愚昧的人可以跟随他。
1 a6 s- j" w( J
- b  I6 v" {: f佛陀说,删闍耶的傲慢使他不能如实知见正法,他误以非法为正法,所以永远不可能证得正法。 + G5 s! e+ [! r0 D

5 _7 j) M( z3 ?6 v  备注:; E5 o0 n5 W9 V# h8 }5 f
  马胜比库的偈颂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做如是说」/ b# K6 l: P, q7 H
9 C  }% @8 ?" o
- ?/ a9 |) V+ b* Z7 Z& G" M/ N
难陀为了女人修行# e( u- b8 g. k  V, C* _! D
  贪欲占据不知修心的人,一如雨水滴进屋顶损坏的房子。
7 K  V6 Q2 {0 m" e贪欲无法占据善于修心的人,一如雨水无法滴进屋顶完好的房子。
! k- `( Q& a/ N8 h: Z9 k  I
$ e7 m/ p  v" f; e有一次佛陀停留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这时候,他的父亲淨饭王不断派人来请他回国,佛陀就与一大群阿拉汉弟子一齐返国,抵达迦毘罗卫城时,佛陀向亲戚们说毘输安呾萝王子本生谭,第二天他进入城内,并念诵以「人应觉醒,不应精神恍惚」开首的偈语。淨饭王听完这偈语后,就证得预流果,后来,抵达王宫时,佛陀又念诵以「人应奉行法」开首的偈语,这次,淨饭王证得须陀含果。而在供养之后,他又叙说月紧那罗本生谭,用来说明他未出家时妻子的德行。; x( V, v( b1 |
0 z* f: V/ d; @. @: T3 W! S
第三天,全国人都在庆祝王子难陀——佛陀姨母弟的婚礼,佛陀到难陀的房间化缘,并把钵递给难陀后,就离开了。难陀只好追随佛陀,希望把钵归还给佛陀,因为不归还钵是失礼的,这时候,身为新娘的嘉娜帕达卡娅妮公主看见难陀追随佛陀出去,也赶忙跑出来,并且大声呼叫难陀快点回来。但难陀一路追随佛陀到精舍,并立即出家为比库。后来,佛陀等人移往沙瓦提城的揭达林给孤独园,这时候,难陀却心生不满,精神恍惚,认为僧团生活了无生趣。同时,他念念不忘未婚妻在婚礼当日呼唤他回去的情景,他渴望还俗。
- J$ H$ ~# H* ?% \& d% r, f, G0 X6 d. x3 Z+ S: f1 x
佛陀明白难陀的心念之后,透过神通,让难陀看见三十三天美丽的女天神们,这些女天神远比难陀未婚妻漂亮,佛陀告诉难陀,如果他能精进修持佛法的话,其中一位女天神将是他的妻子;其他的比库讥笑,难陀像个佣工,为了一个女人而修行,难陀因此苦恼,感到羞辱。所以独自到僻静的地方努力修行,最后证得阿拉汉果,这时候,他的心中没有任何的执著,自然地也没有丝毫的欲念。佛陀从一开始就预知这一切了。6 X" G' `& z, g# i5 G

3 R% ]0 G; [9 q5 X) Y& @: Z( n  其他不知情的比库再次问难陀感觉如何?难陀回答他们说,他不再迷恋世俗的生活了。这些比库不相信他的话,就向佛陀谈及此事,佛陀说,以前难陀就像屋顶损坏的房子,但现在,他已经证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2: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屋顶坚固的房子,打从看见三十三天美丽女天神那天起,难陀就努力修行,希望能解脱轮回。最后,佛陀确认难陀已经彻底明白四圣谛,而证得比库的为终目的,成为阿拉汉。佛陀说完后,众多比库受益良多,并了悟佛法。  C2 h4 U9 d. I% g8 B8 Z, E3 ], V' R$ h

8 S3 R3 n1 Z1 n& n# z 4 `# G: V1 \& K
生生世世受苦的屠夫 & x2 _& H  x% V* ]
  今生悲伤,来世也悲伤,$ v: i  f: p$ H. L; J% c# ~  E
  造作恶业的人今生与来世都悲伤;
4 ~7 l+ v) Y" U* d0 ?7 T/ K) R2 F- K他们悲伤苦恼地察觉到曾经作过的恶业。(偈15)
( D/ ?) `% U7 F' t1 r( ?& p. j
& `; g" K  e1 ?. b  B& O, _" a从前,离竹林精舍不远的村子里,住著一位十分残酷且铁石心肠的杀猪屠夫,他的名字叫做纯陀。他屠杀猪仔时,都先加以凌虐。他从事杀猪业已经很多年,但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的功德。 2 ]9 {! h  R/ U

7 j& P0 V+ @5 s, ^& |临死前几天,他异常地痛苦,所以不断地挣扎,同时连连发出猪叫般的咕依尖叫声,并且像猪一样,满地打滚。经过一星期的精神和肉体折磨后,他终于丧生,并且堕入地狱道。一些听见纯陀发出咕依尖叫声的比库,以为纯陀正忙于宰杀更多的猪仔,他们认为纯陀是一个非常残忍、邪恶的人,没有一丝一毫的慈悲心念。
( P& }% W" y4 G1 W% q. z: ^3 |- _1 Z* _8 h8 k  l
佛陀说:「比库们!他不是在宰杀猪,而是正在自食恶果啊!由于临终时忍受巨大的苦痛,他的举止十分异常。现在他死了,并且已经堕入地狱道。」佛陀最后说:「作恶的人一定会在今生与来生自食恶果,恶业不可逃避(注)」
5 ]  |& ?) M( f( B4 G( x# g$ Y* T4 [
  注:这并不表示人一定自食其业,而没有任何避免的希望,果真如此,那麽修行就没有益处,也没有解脱的可能。
& k! S, P, e5 @8 W
/ g  c: B, p5 p$ g  _; F1 X- R; l世世幸福
& z# T1 a8 X! z' G3 c# ^  今生喜悦,来生也喜悦,8 q5 S  D: S7 H+ V
  造作善业的人今生与来世都喜悦;9 P2 _- O7 l! W, S" n
他(她)们满心喜悦地察觉到曾经作过的善业。 (偈 16) 7 h' F1 Z0 `$ {5 }: F! k: ]) V& v

4 J$ P! X! g+ [' ?% d昙弥是沙瓦提城的佛陀信徒。他很有德行,并且非常喜欢布施。不论平常的日子或特殊的节日里,他都大方地布施食物与其它必需品给修行人。事实上,他是沙瓦提城里众多佛教徒的领袖。他有很多儿女,也像他一般,具有德行,并且喜好布施。6 h5 G, N( B' q  G: Q
: ]' m& L' Q+ i! b9 ^: D) v
昙弥老了快要往生的时候,请求僧团在床边为他唱诵神圣的经文。正当比库们正在唱诵大念处经时,他看见六匹来自六天,布置庄严的马车前来邀请他,他告诉他们稍等一会,以免打断经文的唱诵。但比库门却以为他要求停止唱诵,就停下来,并且离去。
3 s0 p$ u/ B# E7 E
9 f* ^4 b/ `; @( R4 ?  过了一会儿,昙弥告诉他的儿女,有六匹马车正在等他。他决定选择都西答天的马车,并且满怀幸福和信心地往生。有德行的人今生和来世都满心喜悦 。 4 l" A, ~$ K/ R+ y' I. \- E

# z9 E0 F& e! [/ ]5 V7 ]) Z& a2 w
4 p( @& E% y  u1 \, f; G; F迭瓦达答悲惨的命运
: G4 U$ `0 n1 X$ p5 K$ F今生受苦,来世也受苦,造作恶业的人今生与来世都受苦;“我已经造下恶业!”的念头使他(她)们受苦;往生到恶趣时,受更大的苦。
4 Z& `5 @6 d9 D2 _4 W5 I+ \. b. S% A6 _4 x0 i8 t
迭瓦达答(提婆达多)是佛陀的表弟。有一次他和佛陀一起停留在憍赏弥,那时候,提婆达多认为佛陀受到太多的尊敬、荣耀和供养,因此妒忌佛陀,而企图领导僧团。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说法时,他向佛陀提出一个自私的意见,他认为佛陀日渐衰老,所以应该把领导僧团的责任交给他。佛陀予以拒绝,并且告诉他,说他不配担当这重责大任。佛陀也要求僧团对他的傲慢加以惩戒并公开宣告(注1) 7 P! X: @- a, G0 I" R
% Y. I3 I: A; ^6 b" S: f6 [
迭瓦达答愤愤不平,发誓报複。他因此三次迫害佛陀:第一次雇请弓箭手企图杀害佛陀;第二次在灵鹫山上,滚落大石,企图砸死佛陀;最后一次则利用醉象那拉吉利攻击佛陀。但第一次的刺客不仅没有刺杀佛陀,反而成为佛陀的弟子;第二次的大石只碰伤佛陀的脚拇指而已;最后一次的大象冲向佛陀时,为佛陀的慈悲所驯服了。& J( @: n( w- [5 P' r
, E! p3 Z  Y/ z) |  x6 K9 @3 y. c
三次阴谋都失败后,迭瓦达答改变他的策略,他怂恿一些新出家的比库离开僧团,跟随他到象顶山去另立门户。但是后来,大部分的比库都在沙利子和马哈摩嘎喇那的劝告之下,都自动回到佛陀的身边,并在佛陀的指导下修行。 - c0 b# w# H; L7 J: ^4 l, L1 ?

% e4 W4 w# L1 W3 `- Y- ^5 T后来,迭瓦达答病了九个月,有一天,他要求弟子护送他回揭达林给孤独园去向佛陀忏悔过去的罪行。
: ]- d' T9 ]4 F. X! Q" j
/ W2 t6 L- ~; r1 M当迭瓦达答抵达揭达林给孤独园外围的水塘时,十分口渴,想喝水,他的弟子就把他靠水塘边放下,而前去取水,这时迭瓦达答也起身,用双脚踏在地面,但却立即陷入地中,悲惨而死。由于过去的罪行,迭瓦达答竟然没有机会见佛陀最后一面。他死后,堕落到悲惨、痛苦的境界,偿还所有的罪行。(注2) ! \& R! r7 |0 ]+ x4 a
' Y5 |4 T" }8 G% m% v- z, ~. |
(注1)僧团公开宣告,某一出家众触犯僧团戒律,所以自今以后,其一切言行纯属其个人行为,与佛、法、僧团完全无关。
2 v$ ^7 }* q% C6 j7 b(注2)经过无数长时间(劫)的偿还,迭瓦达答有一天往生为独觉佛,这是因为他在违背戒律之前证得某一程度的修行境界。在轮回中,即使地狱和天的境界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只有涅槃是究竟永恒的。
0 _' f% {: f" q4 A! f2 `" p 4 q5 t' i% I& a/ \/ N, D) A5 g
年轻女孩的成就
$ T. v- k8 b3 D9 X4 ~今生快乐,来生快乐,造作善业的人今生与来世都快乐;- A% G/ g  h% j6 @) G2 }, L8 e$ I
「我已经造下善业!」的念头使他们喜悦不已;
' T/ x. T. g& E4 K& z% h: U2 b往生善趣时,他们更喜悦。! u& [$ M! O3 @! `; {6 f: m2 Y
; Z. s! s+ c9 R& W2 s, B6 _' I1 H0 e
沙瓦提城的给孤独长者和维沙卡两人都是佛教徒,也固定在家里供养众多比库。维沙卡家的供养由她的孙女负责,而给孤独长者家则首先由长女,接著由次女,最后由最小的女儿修摩那戴葳负责。明白佛法的长女和次女结婚之后都住到夫家去了,所以剩下修摩那戴葳在家负责布施的工作。
0 X+ y8 C' ^5 |+ `8 T2 J% A- L" d( C: k, B# f" j
后来,修摩那戴葳病在旦夕的时候想要见父亲,他父亲来的时候,她称呼父亲为“弟弟”之后立刻逝世。她的称呼使她的父亲困惑不安,以为她的女儿在临终时正念没有现前,所以,他就去找佛陀,向佛陀报告这件事。佛陀说,修摩那戴葳临终时,意识清楚,而且正念现前 。
( c4 F8 ~% ]- j" D, ]/ q3 E9 ?: a( h
佛陀说修摩那戴葳称呼父亲为弟弟是正确的,因为她的修行层次比父亲高,她已经证得二果,而父亲只证得初果。佛陀并且向给孤独长者说,修摩那戴葳已经往生都西答天了。
" S( n: n2 |7 C6 R2 p' p7 [% W/ Z& K6 [' G& r

. J+ N: }- K# B0 M; t! k知识不等于证悟: ], U7 \7 j" a1 E& J* N4 Z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
9 @: a+ x) d! R8 @- F/ v2 S像替人放牧的牧牛人,不能得到清淨行的法益。
3 i$ H$ O% L" s& [0 [
2 z) `; C8 U/ x; `- ~+ @3 c经文背诵虽不多,但确实奉行,灭除贪、瞋、痴,
& T& y& R! B" Z7 C2 s如实知见,内心清淨,生生世世不再执著的人,
( o% }2 |  a& X$ F9 S0 y% U真正得到清淨行的法益。
$ Q2 |; j# N9 e
. {/ n4 ~5 T$ q$ b# k5 A有两位出身高贵家庭的比库是好朋友,其中之一精通三藏,娴熟于唱诵并弘扬经文。他教导众多比库,而成为十八个比库团体的指导老师。另一位比库则在热切精进的修行之后,证得阿拉汉果,并且透过止观的禅修而证得卓越的能力。9 D% b% V" r& C& k7 c5 X! N
# F6 e! H8 e; P* Z0 j
有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2: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证阿拉汉果的比库到揭达林给孤独园向佛陀顶礼问讯时,这两位比库碰面了。精通三藏的比库不知道他的朋友已经证得阿拉汉果,反而轻视他的朋友,认为这老比库对神圣的经藏所知不多,因此决定盘问他几个经藏的问题,佛陀知道他这种不友善的居心,也知道他一定会自取其辱。
% D! A! q( b5 r$ Z3 v  y7 l+ N( o9 v" o9 H" o% d
所以,佛陀出于慈悲心就去探视两人,以避免熟悉经藏的比库取笑他的朋友。佛陀并且亲自提出问题,他问熟悉经藏的比库有关禅那和道果(透过禅修而得到的高级境界),熟悉经藏的比库无法作答,因为他只知道教导别人,自己却不亲自修行。另一位比库由于精进奉行佛法,已经证得阿拉汉果,所以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佛陀因此赞歎阿拉汉比库,而对熟悉经藏的比库不赞一词。
; V/ s6 A+ b, ^7 s/ R- m" \, F9 [
1 ], C) g0 p9 N" @  M7 }' @' y( S其他比库不明白为何佛陀大力称赞证得阿拉汉果的老比库,却没称赞他们的指导老师,佛陀向他们解释说,熟悉三藏但不知奉行的比库,像牧牛人,只为牧牛而获得工资,而亲自奉行佛法的比库,就像牛主人一样,享受牛的五种生产品,所以说,熟悉三藏的比库只得到学生对他的服务,没有修行圣果的益处。而阿拉汉比库虽然懂得不多,只能背诵一些经文,但清清楚楚地明白其中的精义。并且精进修行,克服了贪、瞋、痴,他的内心完全没有精神的烦恼,对今生与来世没有任何的执著,所以他真正获得修行的圣果。
, [& k0 d7 P; _" z% _; \% v1 f* i* C. q8 d  |: s- c
; B! Z' C: _# Z  i, T) y
" {! ]+ ?8 N. n5 L1 ~' S
第二品 不放逸品- ^* z7 G& r. J8 Z$ ]1 R# q
摩醯提利阴谋陷害珊蔓娣皇后
$ r) E. k1 v2 H- {- A9 l2 f* M% j  精进是涅槃之道,放逸使人趣向生死轮回;
( J: \6 i7 @3 l! }8 D  精进的人不死(注1),放逸的人如行尸走肉。 (偈21) 0 W% M( }! m6 |( k
4 F. _3 t9 c  F/ x
  智者确实明白以上的道理,所以精进安乐,
$ z' Y( m4 T0 `0 O, I+ y  并且喜悦圣境(注2); (偈22) : s# R% t; u+ z4 T2 S

9 u) r' o$ W7 L6 H3 M  智者坚定、精进禅定(注3),
! A9 j1 s/ X% u解脱系缚(注4),证得无上涅槃(注5)。 (偈23) 6 c; D4 F8 G- s" A! L$ D
7 c5 i  g, v# F# g0 p2 ]8 c
姗蔓娣皇后有很多服侍她的侍女,其中一位名字叫做久寿多罗,她的职责是每天为皇后向花匠苏曼那购买花。有一天,她在苏曼那的家里听闻佛陀说法,由于过去世的修持,她立刻证得初果。回到皇宫之后,她就向皇后和其它侍女转述佛陀的说法。她们也因此对佛法有所了解。从那天起,她不用再做其它重大的工作,皇后也待她如师亦母。她非常聪颖,能够把听闻过的佛陀说法,再转述给皇后和其它侍女听,也因此,后来她确实理解佛法。
" w3 x5 r7 {5 L" a6 h$ p5 j+ H9 ^0 Q5 F! c! l8 U
皇后和她的侍女很想当面顶礼佛陀,但害怕国王会反对,只好在佛陀经过皇宫到其她信徒的家时,透过皇宫建筑的孔洞悄悄的行注目礼。; F  E5 b6 D, g9 H0 H7 l2 S% y# x

" @9 ?% t" A9 s6 }) \摩醯提利是国王另一位出身婆罗门的妻妾。她的父亲曾经认为佛陀是唯一值得女儿托付终身的人,所以就向佛陀提及婚配之事,但佛陀加以婉拒,佛陀说:「即使看见天魔波旬最漂亮的三位女儿——渴爱、不乐、贪欲 (注6),我都不动心了。毕竟,色身都是污秽的,有什麽值得贪恋呢?」佛陀所以如此回答,是因为知道这对婆罗门夫妇当天就可以证得三果(不还果)。这对夫妇听完佛陀的话后,果真领悟美丽的无常,而当下证得三果。他们把女儿交付给她的叔叔,而双双出家修行。后来,两人也都证得阿拉汉果。但摩醯提利因为对自己的美貌非常自负,而认为佛陀的话是一种侮辱,她内心痛苦、难堪,发誓要找机会报仇。/ y8 E- `' {1 N! q5 P& I
' H/ v' e1 o( d
后来,她的叔叔把她献给伍达亚那王,使她成为国王的妻妾之一。当她知道佛陀正在憍赏弥城内,也知道皇后和侍女透过居室的孔洞向佛陀敬礼时,她决定展开报複的行动,同时一并要伤害皇后和皇后的侍女。她向国王进谗言,说皇后和侍女在房子牆壁挖洞,而且对国王不忠实。国王就亲自去检查皇后居住的房子,而看见这些孔洞,但当他明白其中原委后,并不生气。
" p% v( f* u; `/ }, H
. B; ~6 c9 h* A虽然如此,她继续向国王诽谤皇后对国王不忠实,并且说皇后企图杀害国王。有一 次,她知道国王带著琵琶要到皇后的房子住几天,就把一只蛇藏在国王的琵琶中,并且用花把琵琶的孔遮盖起来。然后她告诉国王说,她有不祥的预感,十分担心国王的安危,请国王不要前去皇后的房子,但国王不予理会,她就跟随国王到皇后的房子,并且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遮住琵琶孔的花朵拿开,琵琶内的蛇就跑到皇后的床上,并且蜷起身子,嘶嘶作响。国王看见蛇的时候,相信了她的谗言,误认皇后要害他。国王一时非常愤怒,怒吼著,叫皇后站起来,也叫所有的侍女都站在皇后的身后。然后国王拉弓,将毒箭向皇后等人射去。但皇后等人对国王的举止毫无惧意,只默默地流露慈悲的眼光,所以虽然国王善于射箭,却未射中任何人。国王目睹这奇迹时,明白皇后是无辜的,就恩淮皇后邀请佛陀和众多比库到宫中来化缘、说法。# [. j; k) x- a  T* O' B4 ?8 \
9 `. |9 c3 j, A1 s4 @
摩醯提利看见自己所有的阴谋都失败了,于是拟定最后一项万无一失的阴谋。她派人送口信给她的叔叔,要他纵火烧皇后居住的房子。她叔叔遵照她的话做,但房子内的皇后和侍女由于有很好的修持,所以虽然在危难的时刻,仍然继续禅坐。因此、在房子完全倒塌之前,有人证得二果,其他人的修行也有进步。: B) x4 P- J2 y4 R

" z$ G) C, S4 l% o, ^& b) A当国王接到报告赶来时,已经太迟了。国王心中怀疑这是摩醯提利怂恿的结果,但他不动声色,反而说:「皇后在世时,我一直警觉在心、提心吊胆,害怕遭了她的毒手。现在我可宽心了!会是谁做了这件好事呢?一定是深爱我的人做的。」听完国王这一番话时,愚蠢的摩醯提利马上接口说,是她要她叔叔纵火烧死皇后的。国王听她招认了,佯装非常高兴,告诉她,他要大大赏赐她和她的所有亲戚。但当她们兴高彩烈地抵达皇宫时,却全部与摩醯提利一起被捕并且在皇宫的广场上被处决。邪恶的摩醯提利终于因为陷害贞洁的皇后和侍女而受到惩罚。6 C( z$ d+ t$ I  F) X' R- i0 p% [
- R+ @. B6 b, k! ?! y
佛陀知道这两件悲惨的事件时说,正念现前、精进的人不死,放逸的人则如行尸走肉。
, I; T  L8 n% b6 h+ x4 {5 b1 V
# O  e0 g* w4 s: E+ ]6 F% A& d3 ~备注:
8 T* J# Q5 g: B+ k(注1)「不死」的意思不是说精进的人不会死亡,有生必有死,即使佛陀和阿拉汉也不例外。不死的意思是说精进的人证得涅槃,不在生死轮回,所以不死;放逸的人不知作善行,所以生死轮回不断。
8 ^; s2 Z2 W" r6 C' f# ^(注2)「圣境」指的是三十七道品和九种殊胜。
8 c& X* H. H; `( q(注3)此处的「禅定」包含止与观。3 U# d" S5 Q# @! K4 Y! V& ?
(注4)此处的「系缚」指四种烦恼:贪爱、生、邪见和无明。: B6 ?2 A& L6 m* k: S
(注5)「涅槃」——佛教徒的最高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6 02:34 , Processed in 0.0900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