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11 09: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犹不及”。你got nervous(紧张)那一样也是错误的。所以这个事情要做得正对,也不太过,也不不及。“敏于事。而慎于言”:这说话可要很谨慎地,不能随随便便乱讲话。“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你随便乱讲话,这也就不是“慎于言”了。. g, m: D& L2 `3 `; S: e
2 E& C* f( j/ k! F+ ?7 w“就有道而正焉”:你有不明白的,一定要去亲近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修持的或者有功夫的,或者有学问的,比你高的人。那么“正焉”:就求正,到那儿问一问,说:“我这么样子不知对不对啊?我自己智慧不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请你来指导指导我。”“可谓好学也矣”:这个样子嘛,才是真正地想要学一点东西的人;学学这个有学问,有道德,有智慧,这个才是真是一个好学的人了。这是孔子这样说的。- h3 m0 `- G6 N! F% Z1 A2 Y
/ B" W* s! ^5 m; G& }+ a5 P9 _
我所讲的,我也不知道正确不正确,因为我也没有看注解,什么都没看。小的时候读书,有的是讲过,但是这么多年,还给我的老师很多了。所以我没有看,给你们讲。我讲得对,你们就信一信;要不对,就不要信。不要信,你们信你们自己的,比信我的更好。
+ ]: }0 q, Y6 @1 h J8 ?3 d4 X" l2 {1 D* {" {; S& E* I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n: _% E( c% X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1 P1 h, i C4 H0 z( n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o7 @! R C x6 f c1 Y' E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9 `* ~" _4 i* W, }- m7 }! _
: H7 q2 e8 d% D9 w+ o$ v上人:对不对啊?有没有念错?
0 ~# _ t- V1 ~+ g& Q3 c% ~0 U- ~( h4 S' S
弟子:没有。* j& G+ x+ e0 @- Y6 ^" E% @$ e
7 l3 `# V, F: d
上人:没有啊?5 y3 z- Q" b2 Y `1 v& W, J
; n g" @! b( D0 d( F1 l! P" q1 ^; x“贫而无谄”:这个,人富而无谄是容易;贫而无谄呢,是不容易。
. Z& h0 P7 i f2 ^/ v6 b# F* T% W1 l. y5 F3 X
谄,什么叫谄呢?谄就是谄媚;谄媚就是溜虚拍马,阿谀奉承;阿谀奉承,那么不择手段地来向人家溜虚捧盛,这是谄媚。可是贫再能不谄媚,这个人就有气节了,有骨头的,有志气的。
$ b8 }* }' Q _; B' ?
" e; P0 M4 A4 W; j% B“富而无骄”:那么富贵的人呢,很容易就生出一种骄傲的心;一生骄傲的心,就轻慢他人,看不起他人,对他人没有礼貌。“富而无骄”,在富贵的人--富就是有钱的人,不是贵;贵是作官的人--“富而无骄”,穷的人不向人献媚,献这个谄媚;贫了不向人献谄媚,“富而无骄”:富的人呢,不骄傲。“何如”:说这怎么样啊?子贡就请问这孔夫子。5 @, |: d) o% U; p
' Z: k$ @6 M8 O+ I5 `& Z“子曰。可也”:孔夫子说不错,可以。说“可也”。可是“未若贫而乐”:可不如贫还能乐,能知足;贫了能知足,知足就常乐。. ]6 J5 x( O2 v9 Z4 m' p8 ]: ], @( O
* a' {6 S" P* P“富而好礼者也”:那么有钱的时候,又能对人有礼貌;不单不骄傲,而且对人有礼貌,很谦虚地,可不如这样的人。你这光无谄,他不能乐,总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总是怨天尤人地;虽然他不谄媚,但是他怨天尤人,这也是不对的。所以说“未若”,不如。“未若”就是不如,不如穷的人,能自己快乐,不怨天不尤人,知足。那么有钱的时候又能好礼,很谦虚地,很和蔼地,对人很有礼貌地。不如这样的人。“者也”∶就是这样的人。- p7 W6 D5 p! q& s. o- o3 J7 N6 L* `
6 U) N# j; k: M/ c! A- T! S, q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 L/ s, x4 w* ~. k! |" A5 c! U& I0 L1 l" _* b
“子贡曰”:子贡又说了,说是“诗云”:在《诗经》上说,就像治牛角似地,骨角。那个骨角,“如切如磋”:那么把它用刀切了,又磋。“如琢如磨”:又好像做玉石的,琢磨那个玉石,把它琢而复磨之,把它做好了又把它磨光了。“其斯之谓与”:就是夫子你方才说这个“贫而乐,富而好礼”,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就好像那个治骨角的,那么切而复磋之,把它切得齐齐地,又把它磋得那么很齐地。“琢而复磨之”:你把它雕琢了;雕琢了又把它磨得很光滑的,是不是这样子呢?更进一步呢?
9 {' M, l% K7 y. [2 l5 p9 D
; a) m7 M P Y6 b" V0 ~这个“其斯之谓”,是不是就是说的这个呢?这个子贡说的。# |, b# y' F3 |$ V/ w4 ]- w
# W! J" a( T2 e4 a1 T. P(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z+ j4 |* d5 ]- ?2 T" f$ f& ^2 n* C6 Q2 W
“子曰。赐也”:孔子说,端木赐啊!端木赐,就是他姓端木。端木赐,叫他一个名字,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你啊,现在我可以和你研究这个《诗经》了;研究《诗经》,你一定会有所得了。“始可与言诗已矣”。
, q3 @$ a( f. `# g: X# G; P9 L4 z
0 H$ n% S: H3 o( V5 m6 }8 {1 S那么,子贡这么说,孔子就这么赞叹他说,“始可与言诗已矣”:你从今天开始,我可以和你来研究《诗经》了。为什么呢?“告诸往而知来者”:我告诉你这个过去的事情,你就知道将来的事情了。你能以触类旁通,你能以更明白深一层。我告诉你一样,你能明白两样,这叫“赐也。闻一知二”:子贡他闻一,一种的道理,又能触类旁通,明白另一种道理来,所以这是“告诸往而知来者。”我告诉你过去的道理,你就能明白将来的道理。$ p# m+ p# a. }, B3 B3 Q9 \
) J2 s& [3 i- c, U9 B/ j
这是很嘉许子贡的一种称叹的口气。OK,今天我的lecture(讲课)就这么多。
, m" P; H$ w5 g! l( p% C. G; s* x# p2 U, V" ]& B: d m
※ ※ ※
6 K) ]' Q+ g, C+ A
) o) h0 t7 e1 W2 f5 E: }+ s(……)有人愿意闭关呢,我可以来成就他闭关。有的说闭一天的,也可以;闭一个礼拜的,也可以;闭一个月的也可以。那么现在有这个古果英,果英嘛她在夏威夷来的,到这儿大约有半年多了吧?那么她发心要试一试来闭关,她来念《地藏经》和《梵网经》。在这个闭关的期间呢,我们大约这个果常可以作她护关的护法,天天给她送一点饭她吃。不过送饭的时候,我那有一个装饭的东西,是我以前用的;那么现在我没有用,可以拿来给她,在厨房装点饭啊菜啊给她吃。5 D/ M/ j- Z4 f2 P5 i$ F
+ p+ [9 G6 C, I+ Y. ?6 a' Y我们以后谁愿意闭都可以的,不过要这样子:如果闭的时间长的人呢,必须要一个一个地,不能大家一起闭。譬如一起我们都闭关了,也没有人护关了,这就又变成不如法了。我们一个一个,谁愿意闭关可以报名。那么这个闭完了,下一个谁愿意闭,都可以的。我们这儿主要的就是人要修行,这闭关嘛,就是收摄身心,在那儿不打旁的妄想,要好好用用功,是这个道理。* [+ [1 \; T8 K* f5 b/ c
; H1 L3 ~$ V# b
那么这个恒在,她说她也要闭关,不过这一回她要能等嘛更好;要不能等,她这个三天、两天的还都可以。这个果英,是要闭一个月的关。这个闭关呢,我们这儿也是一种方便,并不需要把这个……。本来这个正式闭关呢,要把那个门都封起来了的,贴上条子不可以开的。那么这想试一试可不可以的,还可以方便。那么譬如到厕所啊,还可以出来到厕所去,吃饭有人给送。; @0 X- S, g: Y- o. m& {, m
+ z- T$ [; |: X5 V' z
本来嘛,这个人不容易;你看说是很简单地,但是你一天把人叫他在房里头,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个事情。因为这个心呢,像个猴子似地要各处跑。那么我们这儿无论谁愿意修行,愿意用功,我们都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