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1 13: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妄想分别执著,像猛火一样的烧著,不会心静。五阴炽盛是因、是造业,感受前面七种之苦。此处还有坏苦,一切色法物质会坏会变,是无常的。还有行苦,心中念念生灭不停。一切法归纳为色心二法。坏苦是对色法说的,行苦是对心法说的。! H" J2 l9 S' [4 a' t
1 ]% H4 Z/ ~& H7 y
6 ?- T9 s/ z C: l, H
+ X9 P% Q, M/ @7 r7 Y6 ]2 R佛说戒定慧三学,戒学教我们克制,要一切忍耐,这是修学的基础。功夫深一层即得定,定能伏烦恼,心中清净平等,但还是不究竟。总目标是般若智慧,慧若开了,苦就灭了。佛说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定不能转,慧能转。般若智慧现前,能把无始劫来所有烦恼习气转化成大菩提。佛菩萨以此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无尽的智慧德能原来是由烦恼变化而来的,所以烦恼菩提是一不是二,生死与涅槃是一不是二。除苦除得这么圆满究竟,真实不虚。般若法门归结到一句万德洪名上,更显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能持名号之人,不仅修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诸经称之三昧之王,实在这一句名号乃究竟圆满的大般若。在无量寿经中可找到证据,世尊对弥陀之称赞,称之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也是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之赞叹。如此乃能肯定弥陀名号是‘无上咒、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S' F) f% U8 Y8 C1 m, @; s" @" Q' S7 Y" M
- T' D& z* A4 }6 ], Z
: o1 A& ]3 i8 K( q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A) X- K! o6 ?6 c, v% t& Q" k, Z$ J2 Z" }" i! p; ~- O% E; z
$ }* `4 f" h2 @. a5 M& H, U$ l5 m# m9 I/ S, r9 d
此段经文是结显开密,本经共有二百六十个字,最后三十一个字是密说,前面是显说。密说即佛门中常讲的咒语。咒以不翻为原则,咒语有五不翻,这是唐朝玄奘大师译场所立的规矩。(一)咒语是佛的密语,只有佛明了,等觉以下菩萨均不知其义。(二)咒语每字每句均有无量义。研究大乘经时,知道显说的经文亦含无量义,法味无穷,久读不厌,何况如来神咒。(三)咒中有许多鬼神名号,佛呼唤鬼神令其保佑修行人,故咒中并不完全包括世间语言。(四)咒亦为诸佛的密语,如军中口令。诵咒无往不利,一定能得诸佛护念,龙天保佑。(五)诵咒蒙诸佛如来不可思议神力加持。有如此许多意义在其中,故玄奘大师以存其音不翻其义为准则。密为深奥难言之义,佛法中绝无秘密可言,凡是秘密必有不可告人之处,如果心地清净,正大光明,那有秘密可言。佛法是深密,义理深,非浅根人所能理解,故称为深密。因其义理太深,若非上根利智,即不对他说,不过有时也透露一点消息。
6 b( z, h& G7 i) N' u9 p# g' f. s- V* @9 M
) e, ~; ], U: ]4 \, Y% y" P" l+ Q: B& W
经论中说到修持,劝大家读诵为教法之一。读诵时往往一面读诵,一面思维经中意趣,如是则心不得清净,思维想像研究探讨都落在第六意识,决定障碍了开悟的门径,很难成就三昧。自古以来解悟者多,证悟者少。证悟要由定慧契入,而老实人可由读诵得到三昧,大开圆解。所以说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中人以下习气很重的人,展开经本就会望文生义,此类根性的人读经不如念咒,念咒不明其义,故不起分别妄想,容易得到三昧,此密法修学的殊胜处。
: z( b, e4 b& N" u: |# ?1 T5 a8 P# h. d4 ^, r {# e' v3 O) V
/ }5 v! b# h) m% P$ V
8 ]8 h8 s6 H2 `0 p5 s) q
玄奘大师不翻密咒,我们也不必勉强解释。古大德亦有解释者,如前清灌顶法师在其楞严经注解中,对楞严咒有详细的解说,密咒变为显说,是否如法则不敢说,不过诸大德们仍以不解释为宜。许多经典,显说之后仍有密说,密说还是解说显说中要义,不过言辞简要,故又翻为总持。因此只要了解显说就够了,密是显之密,显是密之显。咒语最重要的音要正确,所以密宗非常重视上师口传。5 ]: P, a$ }+ d% R+ K$ R3 r
8 a2 F) O3 ` R, I; s" q: B+ W
7 ]- a9 y( {" `% ?" F v
8 G3 G" N9 W8 r! N* H* ?; T心经介绍到此地已圆满。佛希望一切众生快速圆成佛道,并不希望我们闻法之后,修三大阿僧祇劫,此并非佛之本愿。世间为父母者,希望儿女经历小、中、大学、研究所、博士班完成学业。也有父母希望儿女是天才儿童,不需要经历这求学历程,十三岁即得博士。佛菩萨对众生亦如此,希望有上上乘人,不必经历菩萨五十二个阶级,在一生中即能成佛。这种人就是有念佛的根性。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无上神咒,不仅包括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一切法亦都包括在内,所以它是第一神咒,第一个大总持法门。尽虚空,遍法界,无论什么根性众生,遇到弥陀名号,没有一个不得度。即使五逆十恶亦能得度。有人说佛既有如此大能,为什么不把世间苦难之人一齐度脱?答案是这些苦难之人不肯接受佛的教诲,不能依教奉行,与佛无缘,佛不能度无缘之人。这个念佛法门是给善根、福德、因缘均已成熟之人修的。无量寿经上说,阿阇王子等闻佛介绍西方净土,发愿将来成佛亦如阿弥陀佛。此念头在心里,但未说出。佛有他心通,知道他的心意,告诉大家,过去生中阿阇王子曾供养四百亿佛,听到此法门只生欢喜心,而未发心求生净土。今天我们闻此法门即生信心,一心持名求生净土,比阿阇王子的善根福德因缘多多了。知道西方世界确实殊胜,一心一意求愿往生,这个福德太大了。一往生即顿超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得到阿弥陀佛果地上的成就。佛号如非圆满秘密神咒,如何能令业报深重的凡夫,在短短期中,尽伏无量业障,往生佛国。6 \4 f1 G* K/ B3 d/ k7 C
2 S, B8 A, U9 O3 Q7 S8 u- ?) ?
# ?( I, K3 B2 x% g( x9 \: k g
! o0 X5 ]5 a8 `8 x" W8 E& ]佛教大德,教宗般若,行在弥陀者不少。民国以来一位是江味农居士,一生用四十年时间研究金刚经,完成了一部金刚经讲义,近代往生传有他的小传,还有一位周止庵居士,也用四十年时间研究心经,写成一部般若心经诠注,已印了许多版。这两部书对于法相名词的注解,至为详备。过去李炳南老师在大专佛学讲座,即采用金刚经讲义作教材。专心念佛,真正能得到般若真实智慧。显说是叫我们开智慧,帮助灭烦恼障。密说是叫我们把分别妄想放下,恢复清净心,灭罪除障,是大福德。在修学中最怕妄想执著。楞严经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又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一句佛号念到底,放下身心世界,大般若即现前。* n! M/ B- J; }6 u' Q) v# R- L4 I
+ s7 B# p% s+ i# p6 N0 `1 V7 a' i
9 B) G8 ?- k) [# A
6 ^- s" l4 O7 x0 F: L4 b
附注:
0 }& r8 J" r6 r7 ?. [7 |% v: L3 V6 G, T# W( s8 A, W a. R1 @* {$ q
/ Z/ R8 }# S! h: j: N( [ ]) J
, i' q* U; [8 J) w
1、三细六粗在大乘起信论中说之最详,其言曰:‘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这三种相是:一者无明业相,二者能见相,三者境界相。又说:‘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这六种相是:一者智相,二者相续相,三者执取相,四者计名字相,五者起业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