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18 21: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象出于塪。
6 R- p7 N5 f, @注:
- t1 E9 f' A" {1 V) Q3 x5 \1 b(一) 晉本品第同.秦本馬喻品第二十.宋本同品第十九.巴本象喻品第二十三.
8 s, Q+ s( z. L+ `& @( L+ ?(二) 秦本作馬.. N! s& D' ?1 @8 s' }1 ]
(三) 晉本此下二章在後文如象出于塪下.
/ p9 x* |7 N# N: |; o. D7 W, ~9 I( f(四) 晉本作到.. l' n8 a+ d& h/ u0 { B
(五) 秦本心意品有象喻三章.略與此同.
, f- t& W" W, i- m; _(六) 晉本作護財.8 H7 W* y4 H6 U
& ^/ s* F/ f1 {; i* v* ] D" i/ j! x& U
若得賢能伴 俱行行善悍 能伏諸所聞 至到不失意。+ U5 y2 G7 p% F- \
不得賢能伴 俱行行惡悍 魔斷王邑里 寧獨不爲惡.
: } h* }- Z8 O3 Q5 M2 d5 |寧獨行爲善 不與愚爲侶 獨而不爲惡 如象驚自護。; p! z4 g, |2 ^2 @! A3 C' u4 g' F o
生而有利安 伴輭和爲安 命盡爲福安 衆惡不犯安。1 i" q2 m! [, J9 z' S+ D) e
人家有母樂 有父斯亦樂 世有沙門樂 天下有道樂。
' `3 f' ~ ?" H9 n; e+ V, i持戒終老安 信正所正善 智慧最安身 不犯惡最安。
/ z, |2 q, i1 T% V(一)如馬調輭 隨意所如 信戒精進 定法要具。 " b; q- Z. K! C! v+ e# H
明行成立 忍和意定 是斷諸苦 隨意所如。
- [( \* h+ T2 w9 j. ?從是住定 如馬調御 斷恚無漏 是受天樂。' P9 J; w2 K1 J$ z6 J3 v
(二)不自放逸 從是多悟 羸馬比良 棄惡爲賢。1 r0 G0 e# Z5 _2 e' W% a+ m- [5 S
(三)愛欲品第三十二<三十有二章>
& ]3 c$ |9 r" l) j5 X5 `' a+ ~愛欲品者.賤婬恩愛世人爲此盛生災害。" P6 M+ M5 S/ n; J
注:9 o, _- r: b9 j0 Y; j3 x" w7 |
(一) 巴本缺次三章.
7 ~2 W% L2 Y# n8 P( {(二) 巴本第二十九頌.入不放逸品.. c c0 ^0 O$ r; W
(三) 晉本品第同.秦本欲品第二.愛品第三.宋本愛欲品第二.貪品第三.巴本愛欲品第二十四.! T1 t" b6 w: s, c2 J8 \
0 D: M5 Q6 X4 d
( J! d/ [; V. q, S* [7 o心放在婬行 欲愛增枝條 分布生熾盛 超躍貪果獲。1 Q) \' y/ @" W
以爲愛忍苦 貪欲著世間 憂患日夜長 莚如蔓草生.
" X$ b9 n& w: V4 ^, T" b% @" R人爲恩愛惑 不能捨情欲 如是憂愛多 潺潺盈于池。2 k1 b1 \) `5 [' \6 B, W
夫所以憂悲 世間苦非一 但爲緣愛有 離愛則無憂。2 X x7 M5 t' x( \& o( x
(一)己意安棄憂 無憂何有世 不憂不染求 不愛焉得安。
# o6 w5 G/ b5 u D/ ], W, @; [有愛以(二)死時 爲致親屬多 涉憂之長塗 愛苦常墮危.% a1 s2 }4 h) s# U; D1 }3 F( W
爲道行者 不與欲會 先誅愛本 無所植根 0 Q8 k. k7 p9 q- @
勿如刈葦 令心復生。
, O$ N M& v) z* \7 C S如樹根深固 雖截猶復生 愛意不盡除 輒當還受苦.
3 B. a6 b- _4 @" Y, _(三)猨猴得離樹 得脫復趣樹 衆人亦如是 出獄復入獄.
6 |5 u& {7 w( q! a+ _貪意爲常流 習與憍慢幷 思想猗婬欲 自覆無所見.
* V3 k F+ J; ]8 e( G# j6 E一切意流衍 愛給如葛藤 唯慧分別見 能斷意根原.
! B) f! }' w: P) X, x注:
# \' a# W! q/ B) t2 T6 ?(一) 巴本缺次二章.
. U$ i% i% x7 V; e# _(二) 秦本作有死.3 k0 s; g1 Z+ l, d7 z
(三) 巴本缺次二章.
1 z1 F1 e& ~/ \0 E0 g( w3 y) e+ ]; `! U7 `- k
) _# \1 `" k9 H" K6 `, M夫從愛潤澤 思想爲滋蔓 愛欲深無底 老死是用增。
- M0 k( L. O% w1 G, z(一)所生枝不絕 但用食貪欲 養怨益丘[土*冡] 愚人常汲汲.4 t& o; N) b6 H2 W, [9 J
雖獄有鉤鍱 慧人不謂牢 愚見妻子息 染著愛甚牢.
1 R( q7 t4 M6 K. O- ]慧說愛爲獄 深固難得出 是故當斷棄 不視欲能安。
3 v, F( Z1 [" x2 Y) e/ R/ y, I \(二)見色心迷惑 不惟觀無常 愚以爲美善 安知其非真.6 w( y3 [7 [) [) J5 H% q
以婬樂自裹 譬如蠶作繭 智者能斷棄 不盻除衆苦.; J" _' U6 Z9 C3 o1 t, z1 x% ]
心念放逸者 見婬以爲淨 恩愛意盛增 從是造獄牢.0 c& ~2 ^2 u( F+ t+ L- U
覺意滅婬者 常念欲不淨 從是出邪獄 能斷老死患。2 u* G+ K4 t7 S* _& s* T W$ v7 G
(三)以欲網自蔽 以愛蓋自覆 自恣縛於獄 如魚入笱口5 F+ p( K. b' s1 B9 j
爲老死所伺 若犢求母乳。
/ }) r Q5 a: D8 r- j; J1 D離欲滅愛迹 出網無所蔽 盡道除獄縛 一切此彼解
4 h8 }$ J6 Z+ E9 d) Z' o2 M& E已得度邊行 是爲大智士。9 q4 ~/ H7 o2 I7 Y
注:
$ T) c/ N5 h) Y, R9 x B. v& |/ x(一) 巴本缺此章.
1 c+ ~2 l+ x- m(二) 同上.6 G* Q0 [2 C& E
(三) 巴本缺次二章.
1 y, U0 n% N/ S, \/ y
; x2 V/ e5 |' A1 @" u9 ]2 w: t; a( C8 c G5 K1 R! Z' b9 q8 n2 e u; [
(一)勿親遠法人 亦勿爲愛染 不斷三世者 會復墮邊行。! g I6 j8 `5 j( w- Q% O
若覺一切法 能不著諸法 一切愛意解 是爲通聖意。
. Q7 j8 ~% b( ?6 l/ @7 G0 F衆施經施勝 衆味道味勝 衆樂法樂勝 愛盡勝衆苦。: o0 M& ]' t7 k, G: T
愚以貪自縛 不求度彼岸 貪爲敗愛故 害人亦自害。" @6 Z9 A; a( y
愛欲意爲田 婬怒癡爲種 故施度世者 得福無有量。+ R' E3 S% z0 I$ k8 g
(二)伴少而貨多 商人怵惕懼 嗜欲賊害命 故慧不貪欲。9 b6 D' q2 ~( Y1 |+ A
(三)心可則爲欲 何必獨五欲 速可絕五欲 是乃爲勇士.
5 |1 P, a: a+ C無欲無有界 恬惔無憂患 欲除使結解 是爲長出淵.- r8 N* [0 \) ^% [- c, H* J
(四)欲我知汝本 意以思想生 我不思想汝 則汝而不有。& V6 L2 l" P0 ^( G0 \
(五)伐樹勿休 樹生諸惡 斷樹盡株 比丘滅度。
6 t3 R) n z; [) t! B; n; @3 m! i9 N夫不伐樹 少多餘親 心繫於此 如犢求母。
+ `9 Z, G0 l d(六)利養品第三十三<(七)有二十章>
/ k3 [% d$ S; e7 P注:7 p' C5 P6 ^4 ^& j) G# n/ F+ v
(一) 巴本缺此章.% S8 L `5 x, V( t6 ~7 K' v! j$ B
(二) 巴本第一二三頌.入華品.$ R$ d! ~, p$ | l! ]! H R
(三) 以下巴本缺.又晉本此下二章在後文則汝而不有下.* F' n x# J6 _" O: F' t# I
(四) 秦本此章入欲品第二.
/ ?% ~/ ?2 F0 Z7 h' O(五) 巴本次二章爲第二八三頌第二八四頌.入道品.
' M0 s2 k) p" b! a(六) 晉本品第同.秦本利養品第十四.宋本同品第十三.巴本缺.! q1 I; [/ |* x, f) x% N8 s3 P* e
(七) 篇中有二章各六句.故實止十九章.' b" ], ~& k/ }8 h( I+ }- M( J
6 g( }. b2 v7 }+ ^( z$ h) I' {, {( A* f% O7 p* ?
利養品者.勵己防貪見德思義不爲穢生。: n o0 M1 L+ T3 k: u3 n5 T
芭蕉以實死 竹蘆實亦然 駏驉坐妊死 士以貪自喪.
# q7 `% @8 Y0 k5 D! @/ l1 A如是貪無利 當知從癡生 愚爲此害賢 首領分于地。
1 ~, r7 c! U% ~- q(一)天雨七寶 欲猶無厭 樂少苦多 覺者爲賢.
. A4 B3 `# n: K( p; u雖有天欲 慧捨無貪 樂離恩愛 爲佛弟子。 0 R4 ~# o& M' r3 s
(二)遠道順邪 貪養比丘 止有慳意 以供彼姓。* N* W2 y, {* T/ a
勿猗此養 爲家捨罪 此非至意 用用何益 愚爲愚計 欲慢用增.! Z: G: p! }! O0 |& K8 z
異哉失利 泥洹不同 諦知是者 比丘佛子 ) I* K% D8 s: U( K2 q$ f
不樂利養 閑居却(三)意。
1 v! {2 ]+ l* \% w自得不恃 不從他望 望彼比丘 不至正定。
d* z) O4 ?: W* q& c8 W5 `% X% E! q夫欲安命 息心自省 不知計數 衣服飲食. . E/ i* n7 i) B: a
注:* h* L O S0 o, B) ^/ H# ]
(一) 巴本次二章爲第一八六第一八七頌.入佛品.& D3 H$ Y7 _4 p
(二) 巴本次三章爲第七三第七四第七五頌.入愚品.
8 V D% u6 H6 b% k) J/ L8 ~* S(三) 秦本作亂意.
) ~4 x8 i2 F, ?$ D5 Q! u& p4 c
" Y) e& r; i( |! o+ A" m
* h! U; y* ^( @2 C8 D4 \夫欲安命 息心自省 取得知足 守行一法.6 k$ u3 F! k( h% ?' P
夫欲安命 息心自省 如鼠藏穴 潛隱習教.
, D/ U! I4 i5 O! U) z$ {, U約利約耳 奉戒思惟 爲慧所稱 清吉忽怠.
! Y+ f c" S1 L4 y; k如有三明 解脫無漏 寡智鮮識 無所憶念./ f( I9 m8 @# A. ]1 t" I0 Z
其於飲食 從人得利 而有惡法 從供養嫉.
8 E& z+ C! J+ R) N多結怨利 強服法衣 但望飲食 不奉佛教.
L' C9 c. S! A當知是過 養爲大畏 寡取無憂 比丘釋心.0 S% H5 F" _( g4 U2 y
非食命不濟 孰能不搏食 夫立食爲先 知是不宜嫉.
7 e3 Y) K- P( k* Q5 R' K. U' C7 R! v' h嫉先創己 然後創人 擊人得擊 是不得除。 # Y6 G V1 V! r# E
(一)寧噉燒(二)石 吞飲鎔銅 不以無戒 食人信施。
3 z$ v# ]7 p7 U(三)沙門品第三十四<三十有二章>
3 a* B' w. E( o* d1 }: G沙門品者.訓以正法弟子受行得道解淨。
& _- d3 O( ~: Y$ { n4 `! h9 O注:* K$ }5 T( I+ e" s8 o# m. b% h
(一) 巴本第三九八頌.入梵志品.又秦本此章入行品.) ~7 H$ l& t- t
(二) 秦本作鐵.
1 d6 V8 p6 i6 F, T(三) 晉本品第同.秦本沙門品第三十三.宋本苾芻品第三十一.巴本比丘品第二十五.
& h4 ~; h G9 r: n! R. c3 B' y7 ~& ]5 s
: s3 i. u7 H. M7 I* {
端目耳鼻口 身意常守正 比丘行如是 可以免衆苦。9 f, P# i* ~* K- b
手足莫妄犯 節言順所行 常內樂定意 守一行寂然。
5 W* s' E/ w# r' y, Z& s$ T* ?學當守口 寡言安徐 法義爲定 言必柔輭。 $ d8 I5 j& y+ J4 K6 M/ a8 Q6 E+ V& k
樂法欲法 思惟安法 比丘依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