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2-3 13: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要讲什么?如果不是讲法的话,那你要讲什么?是谁在听?值得讲吗?更何况所讲的是跟人家的好坏、是非有关的事,这更不能讲。& u: p' c6 k, S# ~$ m5 H/ r
24、《论语》〈颜渊篇〉有一句话:「仁者其言也讱」,一个君子对他所要讲的话,要忍耐片刻,不可逞一时之快,要有所不忍心,一个人如果有恻隐之心,他会不忍讲人家的是非好坏。
" c* m0 K. q: v7 b0 k5 \5 ^% J25、凡事肯吃亏不计较。真正肯吃亏的人,他一定是有福报有智慧的;若凡事都要计较的人,表示他就是没有福报,没有智慧。
7 g6 l5 C( J- T7 Q' N' b26、肯吃亏的话,等于是人白白送福报来给我们,不然,我们要去那里找亏吃?如果不肯吃亏,一定要争论出我对你错,我有理你无理,那可惜了,福报就走了。
3 W9 e* I3 B9 V7 J27、凡事都肯吃亏,在吃亏的当中,自自然然的感到自己的过失。
7 j+ T2 w4 |2 R% R/ `; z28、当体会到弥陀的爱,就会肯吃亏不计较,也会有奉献的精神,自己力之所及,做得到,自己就能够牺牲奉献。7 s, c, Q4 p8 \, L0 Q0 y
29、如果一个人的心地愈柔软、愈柔和、愈无诤,不管有事无事,都常常念佛的话,会比较能够预知时至,比较没有病苦,顺利安然往生。5 \: D8 b8 b7 Z7 S ~0 S, x3 ~
30、「随作务,随念佛。不与人诤,亦无怒容。」
N6 s1 x) w% L" c: Y31、「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 Z1 }/ f3 r$ L+ I32、宗风的根源就在第一条,如果真的「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凡事就都会检讨自己。( B: N1 o' f4 \
贰、有关法义
2 N0 n* A% H- h0 Z) D3 k7 h1、有法律上的罪恶,道德上的罪恶,还有宗教上的罪恶。「机深信」含盖这三个层次,但最基本的是宗教上的罪恶。, n+ h% Q r! w! V& U
2、「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人都是差不多的。
% q2 x2 q, N5 p# ~, t, e3、信弥陀佛智,最简单的就是:你只要相信阿弥陀佛会救你,一信就通通信了,只要相信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一信就通通信了。
) G" [; Z' m' I: E4、净土法门的根本就是愿生心,没有愿生心,一切就都免谈。. q+ _# c3 f {+ p2 F& p
5、我们的做法固然跟他们的不一样,可是念念不舍是一样的。
J, j* y: i6 a6、学我们这个法门,才能够把我们所要修行的正因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其它的法门,就不可能;譬如说密宗,必须要打坐、观想、持咒、持法器、结手印……,那必须要有固定的时间、地方。我们这个法门就不须要那样,即使没有固定的地方、时间,也能念佛。
. v; f& F, X- m# q W6 r- _7、阿弥陀佛当然不会随随便便的示现要来接引往生。, f) ?' I1 D% p1 K
8、如果是我们这个法门的话,只要是信心坚固,这个时候也往生,将来也往生,不会一次之后就没有机会了。4 ~8 ?0 f6 I$ O% f
9、(一)讲法的人是否能够完整的引经据论?(二)对方的根机也是否已经到了你一解释他就能够接受的阶段。
7 R7 r) J; U5 s$ l$ E
u. u( E) A2 C"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