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0-22 13: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应该将自己的前途寄托在唱念祈祷。未来的幸福快乐取决于自己现在所做的身语意善业,而跟自我麻醉式的祭祀、斋醮或仪式无关。8 B& n. F( \- p) h- w6 i/ ^
/ ^4 y9 s# i0 @* t
在整套巴利三藏中,我们找不到任何有关佛陀或圣弟子为他人“超度亡灵”的例子。《长部·大般涅槃经》中记载,在佛陀即将般涅槃之前,他甚至不要弟子们为处理他的后事以及供奉佛舍利操心。当时,侍者阿难尊者问:“我们要如何处理如来的遗体呢?”佛陀回答说:“阿难,你们不要操心如何供奉如来的遗体,你们只应专心禅修、精进不放逸。阿难,有些刹帝利、婆罗门、居士之智者对如来有信心,他们将会供奉如来的遗体(舍利)。”: ~7 Q( X( O# j! w# l
" _- ~- n* o. H8 t; _! `经文: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那兰达的巴瓦利咖芒果林。当时,村长绑刀氏之子来到世尊的地方,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村长绑刀氏之子对世尊这样说:“尊者,在西部地区的婆罗门,带上水罐、佩戴水草鬘、浸入水中,奉祀圣火。他们被称为能使死者、命终者上生者,称为能指引、进入天界者。尊者,世尊是阿拉汉、全自觉者,若希望的话应该能使一切世间的身坏命终者往生善趣、天界吧?”; o& x h4 Y4 z& z v3 Q( g
( V+ ~4 {) f4 U, H& e1 P. q; q“村长,我就这个问题反问你,请按你的意思回答。村长,你认为如何,若这里有个人是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婪、嗔心、邪见者。然后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他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愿这个人身坏命终后往生善趣、天界!’村长,你认为如何,这个人是否因为一大群人的祈祷,因为赞颂,或因为巡回礼拜,他在身坏命终后就能往生到善趣、天界呢?”
' ?, h) a4 N- O* ^
: W" f* R- @- c0 X7 ^1 `5 W“这不可能!尊者。”“村长,就好像有人将一块大石头投入深湖中,然后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它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浮出来吧!亲爱的石头。浮上来吧!亲爱的石头。浮到陆地上来吧!亲爱的石头。’村长,你认为如何,这块石头是否因为一大群人的祈祷,因为赞颂,或因为巡回礼拜,就能浮出来、浮上来、浮到陆地上来呢?”“这不可能!尊者。”“正是如此,村长,若有人是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婪、嗔心、邪见者。即使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他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愿这个人身坏命终后往生善趣、天界!’但是这个人在身坏命终后还是会往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
- c3 P6 s) W- b; F5 o" F
* }; r$ Z& @$ P& o% b村长,你认为如何,若这里有个人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虚妄语、远离离间语、远离粗恶语、远离杂秽语、不贪婪、不嗔心、有正见。然后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他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愿这个人身坏命终后往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村长,你认为如何,这个人是否因为一大群人的祈祷,因为赞颂,或因为巡回礼拜,他在身坏命终后就能往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呢?”
" h4 F6 R* y% }# d6 }* _4 O3 x3 K( R2 a3 @& G k7 p
“这不可能!尊者。”“村长,就好像有人将酥油瓶或油瓶沉入深湖后打破,其中若有沙子或小石则向下沉,但是酥油或油却会向上浮。然后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它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沉下去吧!亲爱的酥油、油。沉没吧!亲爱的酥油、油。向下落吧!亲爱的酥油、油。’村长,你认为如何,这酥油、油是否因为一大群人的祈祷,因为赞颂,或因为巡回礼拜,就能沉下去、沉没、向下落呢?”
" _) ~& b, x2 j. C& z) }* A7 G. x( V, I V
“这不可能!尊者。”“正是如此,村长,若有人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虚妄语、远离离间语、远离粗恶语、远离杂秽语、不贪婪、不嗔心、有正见。即使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他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愿这个人身坏命终后往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但是这个人在身坏命终后还是会往生到善趣、天界。”说了这些,绑刀氏之子对世尊这样说:$ W3 V: s# B( |
' K0 D# x6 e. V0 t“奇哉!尊者,奇哉!尊者。尊者,犹如扶起跌倒的东西,显露遮蔽的东西,为迷路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来灯光,让明眼人能够看见颜色。正是如此,世尊用种种方式开示法。尊者,我归依世尊、法以及比库僧,愿世尊接受我为近事男,从今日起直至命终都归依!”8 j' I0 E6 ]; C
( l. h0 j. X9 H- ] r* q- ~《愚人经》本经译自《增支部》第二集第22经。原典无经名,经名为编译者根据经文内容所加。佛陀说:不知错者以及知错不改者这两种人都叫做愚人。反之则称为智者。不知错的人是可怜的。同样的,知错不改,不肯接受劝告批评,反而找一大堆理由来为自己开脱的人也是可怜的。善恶分明者以及知错就改、虚心接受批评者才是有智慧的人。( \; S( f [! u+ F/ H+ b) ^
3 }0 l" Y2 E; b0 u. B# T" i7 L
“诸比库,有两种愚人。哪两种呢?对错误不认为错误者,以及知道错误但却不肯如法接受者。诸比库,有这两种愚人。诸比库,有两种智者。哪两种呢?对错误认为错误者,以及知道错误能如法接受者。诸比库,有这两种智者。”
7 X- T* X$ G) p. ]0 G9 Q% @+ _0 S( |/ f# O, D* [- Z+ o
《适当行为经》本经译自《增支部》第四集第61经。在这部经中,佛陀向大慈善家给孤独居士讲述世间的人都喜欢且难得的四样事情:财富、名誉、长寿和死后生天。然而,人们可以通过拥有四种素质来获得这四样事情:1. 拥有信仰;2. 拥有戒德;3. 乐善好施;4. 培育智慧:应了解邪念、嗔恨、心的懒散无力、散乱追悔和怀疑不信能使心受污染,做出非法的事情。认识到这些内心的污染后,致力于舍弃它们。一个在家人可以用自己辛勤劳动赚来的财富做四种适当的行为,作合理的开销和受用:1. 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2. 储蓄以防不测;3. 日常应酬的开销;4. 乐善好施,行善积德。# U( D \5 ~, s
0 Q9 D7 {; ^/ G" @
经文: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沙瓦提城的揭德林给孤独园。当时,给孤独居士来到世尊的地方,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坐在一旁。世尊对坐在一旁的给孤独居士这样说:“居士,有四种法在世间是可爱、可乐、可意、难得的。哪四种呢?愿我能如法地获得财富。这是第一种法在世间是可爱、可乐、可意、难得的。如法地获得了财富,愿诸亲戚和朋友都称赞我。这是第二种法在世间是可爱、可乐、可意、难得的。: a$ L8 W! r+ T0 l' p
( f1 ~" C1 e6 `7 x: \如法地获得了财富,又得到了诸亲戚和朋友的称赞,愿我长命、保有长寿。这是第三种法在世间是可爱、可乐、可意、难得的。如法地获得了财富,得到了诸亲戚和朋友的称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