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7-9-3 19:29:47

[学弟子规]文化自信心:一群江南孩子的儒家触觉

摘自《妙音新闻网怀旧站文章集锦》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36673.html
文化自信心:一群江南孩子的儒家触觉

 来源:浙江在线  编辑:邹莉    下课铃声响起。满头是汗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梅伊菲,与我们撞了个满怀。见到生人,她却大方地说:“我明天就要去孔庙接受开蒙教肓呢!”
  走过银杏树下的大门,两排翠绿的柏树掩映在绿树林中,抬眼望去,正上方悬挂着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手书的匾额:衢州孔氏家庙。这里,就是梅伊菲和众多孩子们,沐浴儒家学风的地方。
  尼山小学:一次文化自觉的开蒙仪式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奏乐,向孔子像三鞠躬,全体吟诵《大同篇》……”9月11日上午9时,来自衢州市柯城区尼山小学近180名新生来到南宗孔氏家庙参加开蒙仪式。与此同时,市区近4000名小学新生相继参加了各自学校举行的开蒙仪式。
  “这次开蒙仪式,让我记住了孔子这位老师,要向他一样,做一个爱学习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尼山小学一(3)班新生金璐充满稚气而又认真地说。
  这项每年一度的活动从2007年开始,由衢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少先队衢州市工作委员会和衢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孔管会孔府论语普及社具体操作,将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二周周五定为“学子开蒙日”,在这一天,组织部分学校新生到孔庙参加衢州市小学新生开蒙仪式。看着这些懵懂学童在老师的带领下穿着整洁的衣服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大成殿前恭恭敬敬地鞠躬、诵读,那样的场面感动着现场每一个人。
  作为衢州尼山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吴博伦有着2套不同的“话语体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样的《论语》选段,尽管不能理解其中深意,一字不落地背诵《论语》,依然是吴博伦打小就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因为她总能“背得特别快”。
  谈起学习体会时,小姑娘就告别了“文言文”,话语直白。她首先想到的是,“做人要有诚信”,“如果没有,别人就不愿跟你做朋友”。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有了错就要改”,因为“孔子学生做错事,没有及时改正,被孔子批评了,后来他就有错即改了”。
  用富有现代气息的方式来学习和理解传统典籍,这不仅仅是吴博伦一个人的习惯。她就读的尼山小学,由150多年前的孔家私塾演变而来。学校早在2001年就开始全面推广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和《论语》的部分内容。
  “为了能将这档节目制作得更专业,节目组将节目形式基本定位在老师教、学生学的方式上,每周一期邀请专业教师和中小学生走进直播间,诵读《论语》,畅谈学习体会,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广播新闻综合频道的播音员张燕从《空中论语课堂》节目开播之初,就将每期节目录音下载以后,登陆在衢州信息港的网页上,力求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宣传、带动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短短的4年时间,这档节目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了8万多人次。
  少儿读经班:一种文化传递的少年实践


(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每到周末,孔氏南宗家庙后花园的书斋中就会传出“少儿读经班”琅琅的诵书声。来这里上课的都是由父母陪同而来的小学生。上课是免费的,老师也不教认字、不做任何解释,只管教孩子们背诵《论语》《大学》。
  “少儿读经班”的创立者、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有自己的见解——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偏弱,老师讲解的未必就对,不如先背下来,以后慢慢体会,这就像储蓄,先把知识存在孩子的脑子里,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可以从里面取用。
  孔氏南宗家庙读经班已经成立五年多了,以当地学校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为主,读经内容包括《论语》、《大学》等。针对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偏弱的特点,一般只要求读诵,不具体解释其中意思。通过少儿学论语、诵论语活动的开展,学员的情操得到了熏陶,他们不仅学习努力,成绩优异,而且言行得体、知书达礼,他们学会了爱、学会了关怀,也学会了同情。学员的家长说:他们的子女学到了社会上学不到的东西。
  自2005年7月起,孔管会开办了孔府少儿读经班,开展少儿诵读《论语》等经典的教学活动。每期3个班,学期2年,学员90人,每星期天下午到孔庙家塾诵读1个小时。要求学员按时学习完章句须完成背诵,严格登记、默写、印章,并鼓励家长陪同学习。孔府论语普及社成立后,原孔府读经班更名为孔府论语诵读班,并延伸到全市。在6个县(市、区)中选择条件成熟的中小学校挂牌授予“《论语》普及示范点”。
  论语辩论赛:一声牵系传统的清脆童音


(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然而,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孔子?怎样纪念孔子?
  衢州二钟校长潘志强的答案是,“学孔子,就是要学做人”。于是,在孔祥楷的母校衢州二中,如今真是无“孔”不入——从草地上的孔子塑像到图书馆门厅上刻的《论语》,甚至校园中的每条主干道都与孔子有关——“辅仁路”、“弘毅路”、“学思路”等等。徜徉在这些校园中,一股浓浓的儒风扑面而来,让人深刻感受到这是一所所潜心育人的书香校园。
  “让学生学儒家文化,就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潘志强说。学校老师们为此编写《论语》的“口袋本”,组织学生新编论语故事表演校园剧、画论语漫画、就儒家思想开展辩论赛……“我们要做儒雅的绅士和淑女。”这句话成为这所儒风校园的“学生宣言”。有老师介绍说,某次早餐时,食堂的打卡机发生故障,学校便让学生先自己打好早饭,中餐时一并付钱。全校学生2000多名,学生自己付的早饭钱和食堂师傅按售出早点计算的金额几乎一样。
  考虑到年轻人对互联网的极大兴趣,学校还建立了研究儒学与青少年成长问题的网站“南孔翰林院”,据统计,前来浏览的网友、儒学爱好者的人数已超过了本校学生的访问量,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7-9-3 19:30:47

在外地儒学爱好者中声名远播。
  中小学生《论语》朗诵演讲大赛,衢州二中积极参与,而且每次都不落下。“活动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历时5个月。”学生们说,这项赛事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已经成为了当地广大中小学生学《论语》活动的展示平台,最吸引他们的是决赛获奖选手会全部参加祭孔大典。9月19日晚,第七届“尼山杯”中小学生《论语》演讲学习辩论大赛经过初赛和复赛,已有16名选手进入小学组和初中组决赛,衢州一中、二中进入高中组决赛,他们在孔府花园进行了最后角逐。
  其实,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参与就是学习,他们在乎的是整个过程。
  同学李娜告诉我们,参赛选手来自全市中小学校,比赛分小学组和中学组。最终进入决赛的小学组选手的参赛内容是朗诵《论语》章句和讲故事,初中组选手则是在比赛当天进入孔府花园,根据组委会提供的《论语》章句独立完成演讲稿并背诵,之后参加当晚的决赛。要求每人演讲时间不超过5分钟,评分采取百分制,语音、音质占30%;朗诵、演讲技巧占40%;仪表、形象占30%。评委现场打分,当场亮分,按选手得分高低评出。“在比赛中,选手们不仅在朗诵和演讲水平上一年比一年有提高,而且在参赛同时还穿插古筝伴奏和情景剧表演,节目一年比一年精彩。”李娜说,这主要是同学们都用孔子的语录来解读身边的事,比说大道理更好看,也更精彩。
  “我们都在期待着一些事情,而当这些事情都实现时,我们就老了。”在校长潘志强眼里,惟有经教育传递的文化和思想,永远不会老去。其实,在近年来出现儒学升温之前,国学尤其是儒学,在长达百年的时间内,时常被放在怀疑、否定和反对的位置上,久而久之,“国学”这个词,几乎成了保守、落后的代名词。
  然而,正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说的那样,任何学说都有时代性和局限性,儒学也概莫能外。但是,应该看到,古人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比如,人和自然的关系该如何处理,人和人的关系该如何处理,人的身心该如何协调,都是自古到今一直有价值的追问。教育更是如此。
  也许,这正是衢州在各个校园大力发扬、传承南孔文化的原因所在。
  (图选自《漫画〈论语〉》作者章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弟子规]文化自信心:一群江南孩子的儒家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