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11 22: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朝的赵咨,做到敦煌的太守。後来他因病辞官,返回故乡,亲自率领子孙,务农耕作以维持生计。
6 Y# a z! ^4 C6 o+ b6 ~# f 有一天夜晚,一群盗贼到赵家打劫。赵咨事先知道这件事,恐怕母亲受惊,先到门口迎接盗贼,并且准备饮食款待盗贼。$ ]9 @3 g/ K8 Q5 h9 @: Z+ N& D1 u5 @+ b
赵咨说:「家母的年纪已经八十岁了,她老人家生病,需要安静休养。乞求你们能留下少许的衣物和粮食,至於拿走我妻子和儿女的任何东西,我都毫无吝惜!」
, V4 \& k" E4 _ 盗贼们心生惭愧,跪在地面上说:「我们侵犯贤人,实在太不成体统了!」! {" h* w) Y. t! E! _
说完,盗贼们奔走离去。赵咨拿著东西追上去,要赠送他们,却没有赶上。& C% v# }" F6 G5 m1 I
赵咨因此声名大噪,朝廷徵求他出任「议郎」(顾问及参与评议的官职),他推辞不到。朝廷再三徵召他,他不得已才应召,後来他升任东海的宰相。(译自《後汉书》赵咨传)
$ O( f' o( E y4 p& b, T" q# h. R# Y (评)这是一则以孝亲而感化盗贼的故事。赵咨只孝顺自己的父母亲,跟别人似乎没什麽关系,竟然能使盗贼叩头悔过。虽然赠与财物,盗贼也不拿走,这种感应不是很不可思议吗?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能尽自己的心性,即能尽人的心性,能尽人性,自然可以转恶为善,化贪为廉。
* R! g( [# t1 G' K 孟子说:「听到柳下惠的风范,卑鄙的人会变得宽惠,浇薄的人会变得敦厚!」何况亲身领受他的教训呢?(译自《历史感应统纪》第一卷第一四六页)
8 E( N# ]3 ]% _5 G7 X$ R
; `- h" Z" ~2 v. J5 s" Y' H: x% ]: D 心性柔软,与人无诤5 P; a, d+ O8 B# y3 @
: H! o' P* b4 q$ Z" |+ Q5 Q3 R9 ]1 ] 直不疑任职郎官(掌管宿卫侍从的官职)时,同寝室有人请假返乡,误拿走另一位室友的金子。金子的主人以为是直不疑拿的。直不疑立即向他道歉,并且买金子偿还他。" G3 }" o; ?: T, D( j
等到请假的室友回来,将金子归还原主,主人感到非常惭愧。6 g3 r, }/ Q9 i; p" y/ C" n" ?
直不疑因此被尊称为「长者」,後来官拜御史大夫(职掌上奏、监察及弹劾的最高行政首长,兼副丞相,是三公之一,官位极为显赫),皇上封他为「塞侯」。(《史记》直不疑传)
7 A8 y2 u8 q- A5 B; H. x3 e
+ b8 E& ~' e) r7 V5 U- k, } 善体民心,感降甘霖
4 R5 i1 y. \& r9 T! f: v6 P
- |+ ? ?# Q7 S3 E) B; q! v3 \3 G 田仁会出任平州刺史时,有一年,平州发生乾旱。平州刺史自己曝晒在炎阳下祈雨,不久马上下起甘霖。
8 c. Y3 H2 J$ e6 m7 D 当地因此流行了一首歌:9 n2 h8 k0 M& v, v
父母育我田使君,(田刺史像父母那般护育我们,). V# n7 f0 v& @
挺精诚兮上天闻。(他的精诚感动了上苍,)4 `# O! m# Z; G6 j. c6 H! m
中田致雨兮山出云,(稻田下雨,山上升起云朵,)
4 \* s+ \% ?, {2 C6 y 仓廪实兮礼仪申,(人民丰收,各个知礼有义,)
* r4 C- O- C3 P( B- z 愿君常在兮不患贫。(希望你时常在任,我们就不必担心贫穷了!)
+ J4 z' u" |/ y7 C3 M& i (《唐书》田仁会传)
: F8 y* f6 ~( o1 x6 v; V) O# ^( r (评)平反冤狱和虔祷神灵而导致乾旱时期普降甘霖的事迹颇多,怎麽可以说天人没有感应呢?近代人一概把它当做迷信?试问身为百姓父母的政府官员,有谁肯为人民在烈日下祈雨,而长时间忍受炎日的烤晒和折磨呢?(《历史感应统纪》第三卷第一百零五页)
# \; b: N, K% h# r7 z0 s% w* A" ?% \6 C: h$ s
冤狱平反,降及时雨' i) c+ O& P8 x1 H& B: j9 n+ i
6 x, Q3 P. h$ h* `8 f6 @( ` 唐朝的颜真卿,以监察御史的身分,出任河西陇右军使。五原一带有冤狱,久而不决。颜真卿到了以後,立刻得到公正的判决。
! j$ Q* R' F0 O- ]5 Z, s( A5 v. ` 当地的乾旱,因为冤狱平反後才开始下雨。大家把这一场雨称为御史雨。(《唐书》颜真卿传)7 ~) V+ C* A, u( q/ U; M
8 x/ _7 y, g6 F 政化清明,水质甘美
/ l5 p; y8 `# u1 v - J; W5 N! S# L' y. \
北齐时,乐陵有一位太守,姓房名豹。政治清明,政令简单,而且不侵扰百姓。$ g& q. _& G. Y4 l& x
由於他所治理的县郡靠近海边,井水多半又咸又苦。房豹请人挖凿一口井,却获得甘美的泉水。大家都以为是房豹良好的政治和教化所导致的。奇怪的是当房豹罢官归隐後,那一口井水又变咸了。(《北齐书》循吏传)
) o, A8 {3 ]+ o6 S0 [2 U0 ?" d, K6 A3 a2 u/ J. F7 N
杀戮无辜,上干天和
$ [6 C/ z6 J0 M# F2 V9 { . L+ }! y o" ]! G9 J0 [: h5 g
五代十国时,荆南国的高季昌,听说楚国的君主马殷重用了高郁,国家开始强盛,内心感到忧心忡忡。( z- T0 \) M) n/ |6 @3 i2 t0 J- L
於是,他就派了间谍去告诉马殷的儿子马希声说:「高季昌听说楚国任用高郁,非常高兴,因为将来灭亡马家的人必定是高郁!」
# n+ f: ~- r# r' l 马希声听信谣言,刻意以假的命令杀死高郁。马殷因为年事已高,平常不管事,所以不知道这件事。0 A% g: C! j, R
高郁被杀那一天,到处生起大雾。马殷觉得奇怪,便告诉左右的人说:「我曾经跟随孙儒,孙儒每次杀死无辜的人就会发生大雾。难道今天有人冤死吗?」
2 ]# a7 \: J8 U. f s. ? 翌日,官吏把真相告诉马殷,马殷说:「我实在太糊涂了,竟然杀死有功勋的老朋友,我将不久於世了!」! s! B' V7 S* `0 ^7 @2 m
翌年,马殷便逝世了。(《五代史》楚世家)2 w3 L" _) K9 J d, Z- ]9 r& A
杨祭春说:「粤寇破扬州,每当两军战斗,枪林弹雨,血肉纷飞时,那一天总是阴雨风霾,充满愁惨的气象。这件事我经验许多回,屡试不爽!」由此我们知道:无辜的杀戮,会干扰上天的和气。(《历史感应统纪》第三卷一七二页)) Z; a, \3 u9 G. p! |) w+ o# C
) V+ u; V' n5 r% F% n9 o& W5 O {1 B 第五章 心念与徵兆
1 W7 g* S4 r% L, M
$ r/ n4 W: X2 z5 y4 c! P# m- M 有穷亲来,是福气象 M, q2 S! A' o: `. t+ W
, y5 J4 f& |5 N
有一天,罗惟德先生拜访刘寅,流露出欢喜的脸色,说:「今天有一件很愉快的事!」
: @$ {) \. C2 b. b8 @. z 刘寅问原因,罗先生回答:「刚才有十几位贫穷的亲戚,因为饥荒,从远地来我家,我把从前积蓄的钱财全部拿出来,发送给他们,全家没有一个人阻碍我,所以我觉得很愉快!」(《功过格》)$ R+ J% h* o/ ?( x: X6 \1 h
《景行录》说:「富贵家庭有贫穷的亲戚往来,便是忠厚有福的现象,现在的人反而引以为耻,而且感到厌烦,这是多麽丑陋啊!」
0 t1 \# }5 W0 O0 p9 P2 U/ O0 f 窦禹钧家里没有黄金翠玉的装饰品,没有穿著华丽的妻妾,可是赖以全活的人,不可胜数。这就是真正的惜福,真正的善用!
7 [; x5 d8 F; n6 S 古德有一首诗说:「忽闻贫者乞哀声,风雨更深去复来。多少豪家方夜饮,欢娱未许暂停杯。」这真令人感叹,岂止是欢娱,甚至当他们腹胀、呕吐、秽藉时,还可能不断地吃喝呢!所以一个富人吃了一顿山珍海味,就能够让贫穷人吃了七天。一桌满汉全席,足够给穷人吃上一整年。仔细想想:一个人下箸夹菜的次数又有多少呢?可是陪他一齐吃喝玩乐的宾客暴饮暴食,行为不检点的酒女,一大伙人吃得杯盘狼藉,这些都全部折算在他一个人的福禄上。不如节省下来,多作几年享用,布施贫苦,救济危急,把福禄留给子孙领用!
+ X' C: U: 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