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11 13: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苦痛甚不便 8 B6 V, l8 z' \6 L' W
仁者识念是 作罪薄少耳
% }8 ~( b, L( s# y9 } 获殃甚众多 善恶不可离
9 A1 y% i/ z1 c8 I; x& m7 e4 ` 值见等正觉 舍家为沙门 # o, k, K% d" s0 i) P2 P- J
已得阿罗汉 清凉入灭度 ( r* K1 q$ S1 S( R
仁者吾于是 有神足自在 3 @- t+ t1 ?: P; R, J4 P9 P; j
于今一右臂 不如左臂便
2 t- h' f" D6 V4 Y+ S) W 假使有男子 喜犯他人者
/ }( N% U, ^, e5 v, r4 Y" S; L" M3 H 寿终堕地狱 苦痛甚酷毒 7 `0 A0 |- O3 z/ O
不当外犯色 如捐弃盛火
3 V h; n) B& P' D 智者觉了人 已每知止足
; P8 F) C1 q4 l$ D& _! x 设见他妇女 当作不净观 + U1 L! w. u# R# F
我更泥犁中 受苦不可计 9 ?; z4 ]% D& ?( H9 A' d
我犯是罪时 自谓不足言 J0 [5 h1 g5 l3 D. l1 n3 \) ^
悉获是果实 罪福不可离 ( W( w. \$ W2 q3 o0 G/ J7 r
值见等正觉 导师无有上
) }5 w" J! |, y% z1 i 已得无所著 清凉得灭度 . `/ L3 a6 k: p: w5 Y( ?
是为最后生 逮得甘露句 , t3 p& ]$ [! Z1 U1 t, ~0 j) o& {
已解一切苦 清凉得灭度
* F8 m+ l( R7 W6 |6 } 迦耶尊如是 在比丘僧中
m8 i% l) i+ ~- d- y0 z T 于阿耨达池 自说本所作 " T; h4 K: z1 D. u- {4 [
树提衢品第十七(三十偈) / D' c- Q1 i; W" R
惟卫佛世尊 槃头摩国城 ' A2 P4 @3 g/ T4 }" w
时有富长者 名阿能干那 ! J B. S( B5 }" l2 |. c
时佛之眷属 六十二百千 8 x' S: q' s8 @7 b% F% W" O
请惟卫佛尊 及众供三月 3 {7 w! ]( l, w E3 s
我主槃头摩 我供人中尊
- D0 K/ s, i3 L0 M 饭食日珍异 供养佛弟子
- y, M5 T+ b { R$ {, D 饭食佛如是 在槃头摩国
! m9 R. [, f7 v7 s$ S+ U% f 彼时最后施 槃头王欲兴
$ p, Z/ i# T+ K, \5 n$ E: U 供养好饭食 衣被及床卧 ) W, ?! S/ J1 j. V
作微妙祠坛 是王之所起
( `: T6 n% Z5 o4 d 奉上诸所安 床座众百千
8 S7 Z" c8 ~, f5 z 于一一比丘 惠施令可意
1 `0 G9 S% H# O7 Y 彼国王最后 所供养如是
4 f; Y) w2 C4 @7 x 奉事无极雄 神通尊导师 1 Y* A* q3 a% `, b; q
我时见彼供 床卧诸所安 " S8 z7 `/ M% [. U
衣被饮食施 床座悉具足
+ p% b+ x: A9 i8 L3 S l1 L1 U 时诸天中尊 帝释来诣我
6 Q# \3 |8 c, R* Y5 e! ^ 彼天帝谓我 我当为汝伴 / H Z9 c% j8 L
即时化祠坛 可意严如天 % O( u; I. F J1 [0 w
施设天上座 供以天饮食
1 Q" L& j4 O- B% k 彼时佛世尊 惟卫无等人 4 V6 v% u0 L, E3 w# a2 W: J; P1 H F
请供满一月 尊人及弟子
' D+ e. J+ L2 M 我以天饮食 供养于导师 # M5 ?1 R+ `2 } Y1 b/ `- `6 P7 e+ p
奉以天衣被 大人并弟子
% u' g) k/ k" B6 o5 F0 m* e9 j) z 用是功德故 受恩不可量 ( V7 y* a, n: J. L8 y# n; l/ B
从九十一劫 未曾归恶道
% }5 n4 g" D8 A. z2 ]. e0 e 所作福照见 天上及世间
1 \9 w6 e8 ^# e+ n5 U" e 我奉侍大圣 惟卫无极尊
9 Q7 j ?" b! A- t. s5 d0 p 于今最后世 生罗阅只城 : S2 G, r7 F' M7 B
蓱沙王之宫 富家无量宝 ) q+ h8 G6 P. X$ g& J
为蓱沙国王 一切所爱敬
9 V7 b& _' W1 e2 t 众人见供奉 诸臣及人民
i2 k& K9 H% C$ N) e! ~3 v 我在天伎乐 于是世自恣 & Z9 l$ t' `: V6 W
生世得人身 天伎乐自娱 , Z3 ~6 o D! ^5 J, M; T9 t
于是佛大智 导师无有上 + P# d- g) g4 C( x* J8 k$ A1 y2 c
来诣罗阅只 导师加愍伤
7 }9 i3 v+ e& C/ M$ M; n3 c 我闻大智慧 佛诣王舍城
8 f0 _! h9 D/ f7 l. u1 M 心欢喜踊跃 往诣仁世尊
G' P5 [7 V: m- {6 Z 遥见世光[火*僉] 光明出普照 5 S0 K9 `, g" j/ c
即从车乘下 步行往诣佛
3 n0 q0 j! z/ N0 D% _" { J 欣然我前行 稽首最胜足 ; A V' B7 v. T& f% K& E
礼如来毕竟 却在一面坐
8 }/ D2 C6 E! C$ ^: b 我久思正雄 今乃见大人
o: v" y- {! U2 m! w9 { 导师人中明 降伏魔罗网 0 r# z+ a# `, ]* p6 ]$ t
世尊无有上 应时愍伤我
6 L' o7 {; K D9 X$ G. m0 g 解说四谛事 如应为讲本 ) @4 S* p( u7 P- H
彼曰无极哀 世尊说如是 9 t# m/ X; o0 Z5 i+ f) [3 V( a
大通欲出家 愿得受大戒 & Y5 V0 v6 U$ i" j9 ~& y
即时大智慧 佛者无等伦
% q1 \6 y. |, v0 z4 p# W 说言比丘来 具足成沙门
1 V8 B( u9 f* ^) c9 T/ ^$ \ 以是无放逸 坚精进定意
/ m( r/ F' P) `: x 遭遇甘露处 无为兴无动
+ G5 ^5 E. e3 |9 V @ 逮见等正觉 导师无有上
, e, a |/ `; [" m 以成阿罗汉 清凉而灭度 - |1 P: d0 n0 L0 X4 _% O( r8 w
唯仁我追念 身本所作恶
1 G8 i3 J3 q# }9 C 悉受是果实 可意乐安隐 8 g' o3 t! }/ }8 A( o5 l k( H! Z
广行有周旋 离生老病死
* v0 o8 H& q4 E9 b8 R' T 脱于一切恼 愁忧及啼哭
; k' D0 z: W/ E8 } 如是树提尊 在比丘僧中
+ ]$ A2 o- h. }# G* b* q 于阿耨达池 自说本所作
5 ^& p' Q: {$ \; [: S* a赖吒和罗品第十八(二十五偈) / P7 [+ m7 n, ]* }
有王修惟尼 其王有一子
: m5 ~, Z: s4 r% \7 b) Z0 h 名赖吒拔檀 是王最小子
; ?" o- p$ O% p; [) F0 {3 ~ 迦叶佛吉祥 兴起大塔寺 2 n: s C! x3 b b. d' I
欲护父王意 为作刹柱头 ) V8 S6 N2 K. j5 t4 w$ L
心欢喜踊跃 建立承露槃
2 e9 U z. I* C+ p. G* ^ 愿我作沙门 等正觉共会
/ v5 O4 X2 e- T$ h6 n+ o 用是功德故 世世所生处
0 h$ z4 } R: A+ P. M1 I3 t: E( k 于天上人间 其德自然见
' A7 ^ t1 P5 V& h' p9 [) m% { 是为最后生 在投楼吒国
" b) m/ T# q' K4 l# c6 F 生于尊者家 独有一女耳 & \; [: @5 u; c8 ]7 R, t
一切所爱敬 如是狗猎王
7 c# B( g+ h- N; y: L | 是我亲里家 国土亦如是 + ^& s$ B9 m3 E, ~& w! m# |/ }
端正甚姝好 颜貌如敷踰 ' T. n9 o' E' Z+ k; ]1 Z+ O
在人中娱乐 一切欲自恣 ' N( O7 ?3 ?$ \' V+ o
可意敬世尊 来诣投楼吒 9 q, H& B9 P* U9 [
我见心欢喜 便求作沙门
; T# ?2 o. h3 Z) P1 ` 本功德所致 化变难比伦
5 _9 J; i! k8 y& @& @ 慈哀愍伤我 口便发是言
; y. Y) k8 ?) M7 u3 n. I# t 诸佛之正教 父母不乐者
$ z. M7 \7 L. o p3 E4 C 不得为沙门 族姓子自报 ) g! M5 q$ b$ H- E* H2 Q
即时还归家 前白父母言
2 D( N; g7 m5 M @; I/ B O 父母愿听我 出家为沙门 9 y; P9 H" @( ] N/ f2 G& S" F
父母闻我言 愁忧不可胜
7 j+ S4 R% _; J) e+ | 子虽命时终 不欲相远离
# E; n' H: h/ O 我时不饮食 一心无所乐 9 z6 z/ V9 [/ M/ c# y* A' I
志于清白法 欲求为沙门 - t: j# m: T. ~0 D* `
我时不饮食 萎卧于空地
! ?9 y& T$ S$ c0 [4 t/ d/ ~/ m 假令不听我 便当死于是
% L" v' c1 V2 V1 U+ Y 六日不饮食 一心无所乐 . b; ^) b/ w5 O6 {3 ~# y; K0 }# O
志于清白法 欲求为沙门
- L& t8 f; e* m 时亲厚知识 往谓父母言
3 I# W; A* Z- [0 x- h 善哉听之去 用死人身为
& h/ Q# B! y Q$ R. S$ S 假令能乐者 为沙门续在
9 l- Z% h5 @. g. N; \* a 命存可数见 死者当奈何 8 v1 s1 ]' z5 `9 H
时父母知识 共出悲好音
: |2 X! O5 [1 b. I6 |, e 设使作沙门 来见我当听
9 ]0 q) O4 U, q, g( A, c 时亲厚知识 便往谓之言
6 v) z! P9 x* s, h0 E 父母已听汝 明者为沙门
9 s+ q8 p: n' [4 _9 O t2 L7 t 父母共结约 假使为沙门 : T- H1 D/ r E: M* p" M+ K
数来相见者 子听汝出家 ) Q, j9 H, K9 v6 ^
彼闻善哉言 自养有势力
: [& ?9 l, |. t" Y! E7 Z+ j 往诣世尊所 便前白佛言
8 E1 z9 P* h! d8 Q7 E 唯然已听我 便受佛尊教 - D6 Z+ G; J3 {3 V' G- Z2 U0 q$ A
世尊下我发 令我作沙门
: m/ h- y4 |& ~1 X 施承露槃故 受安甚众多 * @4 M% D0 ~, ]1 a
于天上世间 功德自然见
3 ~1 D/ N) P* a) c- v% d 佛普见说我 乐闲居第一
( v" B) _/ {/ c 已得阿罗汉 清凉而灭度
" f' q3 e! y% S: z _9 \6 C 是故当欢喜 悦心向大哀
& W- a1 Q% o" i5 N 当供养塔寺 得脱大恐惧
( m/ [# V6 e- I: Y 赖吒和大尊 闲居五纳衣
9 \8 F( P) p& J" _/ v, @" i. K 于阿耨达池 自说本所作
: t1 P7 P; x- N货提品第十九(二十七偈)
' h+ V. A6 C5 u6 J5 c 曾在王舍城 为富大尊者
S+ w) x( `: J 有五百道士 住我家一年 $ S% j) c: M9 G" I x% ~3 `
五百诸长者 一切皆往诣
9 k4 T6 k; r* y) ]5 ~, H 彼时诸道人 各就一家食 9 k2 g( h+ l, E, U1 e. {) J8 _
譬如我等故 家中所炊食
7 e$ g' E0 e, T& i2 y5 X k 一一诸比丘 供养亦如是 : j6 f6 _+ ^% K1 Z- b+ Z% N1 O
听年长道士 彼分与长者
" W8 O; d, e" e 无上尊道人 其心念如是 5 `5 e, H6 ]5 D+ S5 M
饭食五百人 豆羹以灌上
9 b8 z1 G1 F. ~9 C4 z" l- L r- K 我所作供具 饲比丘如是 % T- H) N/ ~# e" ]; J; J) l
如是连二日 布施彼比丘 8 H" F, u' a# \* g
我时辄兴意 贪嫉恶心意 : q% j, O/ G" h% M! Z8 Q5 x
尚难饲我子 妇女及姊妹 & d) ], Y& ~' b9 r' Q: C
兄弟诸亲属 是饭食供养
( ]' U1 y; p& |9 x9 ]& ^ 何况此比丘 当供养三月 6 b& y1 [3 H& e# f" k; u
供养五百人 大减损我家 % r* U& I; ~: B6 H% @2 w7 l
我欲令比丘 作方便令死
* Q( y# U2 |: T* x4 P7 V, ` 假使命过者 不损用我物
g. a/ _; D$ A0 Z7 I; } \7 ~ \. c 心自念恶已 马通糅饭中 $ k( i; u- ?& m# k& r
持用饭食之 谓杀无所苦 ! o. r5 b5 n; _! z
啖此饭食已 得病甚困厄 1 P8 M! l9 E9 M8 a+ X* G+ n
结刮其肠胃 伤绝于五脏
1 _! H j$ w8 Y: u 乐法得道人 则为已命过 ! J/ Q* H. X0 v7 ?; K. b" l
诸天及鬼神 俱共发声言 ) q2 j3 M/ p5 z7 e F/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