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静老说的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14: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才能真渡他人。& q% i5 n, C/ {* I) R" b5 R
    x9 Z7 [9 C- }& G; G
  三九、念佛时默念、出声念、金刚念(双唇微动),皆可,自然就好。* ^5 Z, Y% P, H% Z& ]5 C0 x1 ?  B7 i
  
0 w0 ?4 _( A7 j4 i  四十、念佛没有规定要怎样念,只要适合自己,「自然」就好。
# x+ C" h5 d* G  7 x) M. g, Y0 h1 M/ V6 Z
  伍、(改习气、不住习气篇)
5 u2 ]  ^8 Z" O' O9 _  
  W, s% I: B9 p$ T  一、修行没成功的原因,都是因为习气未改。修行最大的困扰亦是习气。
0 f3 I8 F# Q1 E6 i  
! f  v: M* d& H" _  二、一般人皆在习气发作后,才发现自己的不对,若是这样亦不要懊恼。皆因凡夫心的习气是多生习惯。得要依真心念佛,靠佛力帮助。持之以恒,自然有能力心转境。若无心念佛修行,即会被相转得更深重。9 d# o! O, `8 H/ t! ^" @
  
. c% ~" \+ L, ~  三、习气要刻意一样一样去改,时间要比较长。6 l) u# k& |4 \. E
  
! q. x/ a& X6 s8 A% J, `  四、只靠念佛,没有一方面改习气,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间要很长。4 t( h: w) f$ M
  
: v# {* K9 b6 l" H- X  五、要往生西方、要成佛,并非用在「学」表相之事出来的。而是要「学」如何把「心里」的习气污染伏住或清掉(万缘放下),而可成就一心不乱念佛的层次出来。心的品质与佛愿、西方、佛,自然会相应。- o, z! C0 |, E* d" p
  7 g) y# y1 n( ?5 H  |. \* {
  六、要成佛要先学会做人,要实修改习气可从知足感恩、常自省、认识自己与世事、爱自己尊重他人,从善入流、心不住相、真心念佛。) b) k* V& W1 C8 t3 R
  3 J3 Z( a* _+ P, g0 j6 W5 [
  七、把心的习气舍掉,心不住相而证正果,即可离六道的束缚(身在六尘中,心不染六尘相)。修行的苦是在「舍掉习气」,不要害怕苦,今生把习气舍掉,即可出六道得永恒的快乐。今生若不舍,即会再续轮回六道,来生即会更苦更难舍。来生亦不知可否再遇到佛法知修行?$ w$ j8 v* J5 r# O+ t/ w
  
/ a$ Q! ]. F6 w- p  八、修行这件事,要知道自己走到那个位子(层次),要按部就班往前行,不要好高骛远,(要先打稳念佛的根基,才会稳当)。& L5 P9 C/ n) x- @2 _
  7 N/ e+ _, B* `, F$ k
  九、有往正路走,是与佛走同一条路,一定会有智慧轻松自在进步快。如果不是往正路走,就会愈修愈愚痴愈痛苦。(自己可以诚实测验)。
% v- Q" Z$ [: C* y' J  
- B  B& d/ e% {! H: W  十、只靠自己念佛修行,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间要很长,若有善知识教导进步就很快。若遇不到善知识教导,只要「自己有真心念佛再加心不住相来改习气」,双管齐下,力量就更大了。因为此方法可以使新业不入八识(仓库),又能把八识里面旧的杂念与杂相慢慢会在不知不觉中去掉(消业)。心愈来愈干净了,出世的智慧自然会慢慢出来运用,自然能看破六尘的真相,自然会放下。(一般人因为没有智慧,看不破世间的真相,才会产生很多烦恼与痛苦的事情出来)。% Z6 \% V& L2 Z1 n1 c2 o0 R2 x
  
  g' Z" h8 N) _$ \2 h. j3 o  十一、佛法的法意是要用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闲忙动静,应酬穿衣吃饭,身在何处皆要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不住六尘相。(心里有佛)。
! B2 i/ H6 V* t- Y  
6 S- P7 }) F. O- D, [& ^  A、若排斥一切相、执着相,会落入偏空、偏有法(往偏、邪路)。
. {! U! Z, Q5 q1 r4 M4 j! [  
$ {- |- I1 \( c, h4 a  B、一切相虽然「皆在」,一切相皆「不入、不住心」(往正路)。0 J6 @0 ~. M( c: b4 q- H3 Y6 R' x
  
# Y# b4 @( R1 g% j/ J/ U( S% a  C、坏事皆不做,随缘量力用善、正事、物、法,助他(往善路)。+ {# b( |# J/ u% F7 q# V
  
3 s0 `: [& P# e( P  十二、「心不攀相、心离相、心不住相」,是指如:走路时心没有左右的脚步相、擦地板时心没有来去的动作相、吃饭时心没有咀嚼相、酸甜味觉相,刷牙洗脸时心没有刷牙洗脸的相、吃饭看电视时心没有吃饭看电视的相、看到桌子衣服时心没有桌子衣服的相、走路或工作时心没有走路或工作相,念佛时心没有在念佛的相、不管是合我意或不合我意的好坏事、一切真假相、心皆不要住动作相、声相、节奏相、味觉相…等六尘妄相(色、声、香、味、触、心里的意思)。坏事不做,生活正常,事事照做,知道就好,心不跟六尘妄相走,只管念佛,即是历境修心。(世间日常生活中,一切人事物,所演现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妄念感受…等内外六尘相,皆是修心的助缘)。
- `, t0 n; R  S; s& q8 H; w! Y. M+ j' e  
, ]5 j+ J3 s( R/ m& _7 b4 j  十三、「心无住相」并非木头人或忘恩无情或滥慈悲之人,而是有戒定慧一心不乱念佛之人。用「心不住相,沿路真心念佛」修行,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根性高的人即可上品上生,根性低的人亦可带业往生西方。
" p7 r8 Q. j7 }7 l. D+ x  i  " w+ }- _: j# Y# B
  十四、有真相信佛的修行者,自然会愿意照佛说的话去行,而成就戒定慧。
9 b) |, C/ v4 ^  
! B; @. f) K- c9 ]  十五、初学者要时时「刻意注意自己:要有感恩回报、身不做坏事、口不说恶语、不要钻牛角尖、好坏事、一切相不要入心、念佛要入心」。等修到,心无住好坏事、无真假、无不入相的心、有在念佛而无念佛的心,习气没有了,戒定慧即有成就了,自然不用(不会)再刻意注意了。若能成就一分戒定慧(清净心),自然会有一分的戒定慧出来运用。(一切办法、方法,是方便,念佛是无上甚深微妙法,若真有沿路一门深入念佛而证入一心不乱,即万法都明白了,亦都会用了)。
0 `4 b0 [' l! ?8 V8 y, j# M  
2 _0 e: Z3 R: _& \+ x  十六、凡夫以文字义理为佛法,而不知以修身净心,灭除我相,力修戒定慧,以期断惑证真为佛法。修行的过程若有出现,烦闷、担心、孤单、失落感、傲慢、定相、空相、梦境、见光、幻境…等,所有一切相皆幻,不可当真。一切相都不要住心,不去管路程的风光,才不会走到叉路。心只有佛号才是真的正路。(清净心出来的才是实相)。! ~6 i/ Q+ B) t! M! i
  ! K2 ^8 I& z) w  \% D) c+ m8 d5 a
  十七、修行要有出离六道的心亦可思维佛法,但不可把出离心、思想当做修行。要诚信念佛、心不住六尘相,才能真改掉习气亦是真修行。有智慧才不会常被自己的想法与一切相转走,光靠意志力是斗不过习气。
& w, L0 a- D6 r! V% G  
2 D! h) ]& R. i) g* N3 U. Z  十八、修行不怕得少分,只怕走错当对路走,亦要先把基础行稳才安全。: d" ?5 ?3 E" ^7 _7 ?
  # `1 t: z% n4 M' e- @
  十九、末法众生因无福与佛同住共生活,真善知识亦难遇,无佛在身边时时教育着。不知何为修行?不知何为习气?习气如何改?习气亦难改,即无智慧洞见六尘真相,所以末法众生修行难成就。佛的教育法虽然有多种,皆是「不离」念佛、改习气。(心不住相念佛,习气即会自然改)。不要再用相中、心外求法,不然成就出来亦还是六道众生。今生有幸得人身,应用佛的法意修行,证法身,即是真有智慧的人。! R/ D7 p( ]! [/ G
  1 C8 t; ^& S# `4 o& P
  二十、念佛又有加心不住相来改习气之人,即使习气今生没能全清干净,但要比有念佛而无改习气之人,要往生善道、往生西方的机会大多了。3 g3 Z  V7 F2 ]
  . y* B1 q# F8 a4 h* G/ K* k) ^
  二一、凡夫皆有帮助他人或需他人帮助的因缘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14: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必要时皆要用善、正的亦要用感恩心去行与接受。然命运是否能改善、提升心的品质。皆在自己愿不愿意去实行,无他人可代办。凡夫因被习气(无明)盖住,看不到自己的妄想、习气,才会在相里打转,自不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须以智慧为前导,才会轻松自在。只要真心念佛改习气,习气去掉一分,即是破除一分无明,智慧即会出来一分。
7 q3 M6 P% ]( C  
8 f1 L2 d% {! @7 f3 X% n  二二、习气都不改(非真念佛),即使整天念佛,念一辈子也枉然。
6 P2 ~, Q' V$ _2 @8 E/ d2 D  9 e8 J1 H- x( {+ H6 W
  二三、有在用功但又觉得不踏实的原因,是因不了解法意、正法意无入心。: A/ Z/ Z6 j6 e0 `! L
  
& A# ?! H2 |5 V9 ~+ K& `. ~  二四、把心里的习气放下,「放下」就是方法,不要再找个什么方法来放下、来改习气。「求生西方」:是把贪六尘的事放下,而真信愿念佛。
) E  g+ ]: n/ k- `& q* Y2 S  
- ?4 a9 E# K% C" b. I  二五、心无相、心不住相,即是「心清净」。不要再去找一个无相、不住相的方法「相」来修行。真性、自性、佛性名相虽不同,但法意一样。
8 v1 w6 m% x3 a* G# c7 `  
% f. Y( e! W. F8 ?; C% Q+ ]  二六、改掉一切习气,放下一切相,心不住一切相,离六道一切相,去掉心里污染,名相虽不同,皆是「不住六尘一切妄相」的代名词。& v$ ?4 i/ {2 S% L( I  g
  
' ?; V+ F* q, T1 g' C" s+ Q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R5 L2 Q. l# e- ?' m
  
5 ^2 j% Z% b) Q1 l  6$ X" @! d9 G0 H$ l
  陆、(念佛解行篇)* E/ c0 t1 ]9 h* s
  8 `6 _4 r) z# F4 ~% O$ g
  一、经书里面有很多名相不同,亦反复的说法、比喻等,但意思却是相同的。皆因凡夫习性(个性)不同,又怕凡夫不懂而误用,才会设出来的方便法。然正法实无相。只要是说出来与写出来的皆称为「法」(领众生把凡夫的想法与方式,转为行佛法提升到佛心的方便工具)。
( a4 P8 Z6 O# a9 f5 T/ M3 G/ F  / A6 F; w2 S( r% G
  二、研读经典要花很多时间,修行时间亦会延长。若无真修行,看经书误解法意,增长慢心反而障修行道(若与他人说错法即害己亦误他)。7 ^6 T, i: v% S, n7 r9 G. g
  
; U, p7 s5 b/ R+ Z# v4 |5 r) P  三、讲错法,会伤害众人的智慧眼,故不可随便讲经,有时为一句话,而负大因果。
; q  e" Z2 I2 ]: p" g% s  
  L  y0 d- @& O( T' H- t3 D  四、慎防口业的例子:十八罗汉中之一位,其过去世为一小和尚,见一位老和尚吃东西像牛吃草就笑他,小和尚后来后悔,虽不必下地狱但亦转世为牛,后其成罗汉,吃东西时亦像牛吃草。后来释迦佛就特别让天人来供养这位罗汉,因为天人有神通,得知因缘,故不会笑他。(要注意自己的身、口、意)。2 J" a; z* W0 E- J
  3 _4 }  w5 D, |4 z% R) p
  五、若边念佛又边看经书,初学者:可参考看︽阿弥陀经︾,等过一段时间,念佛的底子打稳了,再参考看︽心经︾。等真正开悟后,可参考看一些般若经书:如︽金刚经︾、︽楞严经︾等。看经书,要一本看完再看另一本。早晚课,平时,要以一心念佛为主,看经书的时间,不需要刻意安排,平时有空再看即可。真正能一经通彻底,其它一切经书不看亦都全部通。! O) d/ f4 ~; C( t( n/ J
    ]" a" `% i; L9 Z0 R4 d' f
  六、一方面修行,一方面念经,若念不出清净心或经的意义不清楚,即不易成就,还不如念佛号。
. f' Q' q9 }# x5 B. n3 x6 F  % {. b3 S6 W  q: [
  七、念佛念到成就时,三藏十二部经自然全包括在心中。(过去修行大德有人本不识字,修到后来不但能看经书、能说法亦会写字)。
" Q4 e! P' N, l9 S2 T, ~% C  F9 Y  % B6 `  X) p! \6 S! V) k
  八、持名念佛是释迦佛与阿弥陀佛为了要救渡我们末法时期众生能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而合作出来的最特别方法。(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想六道里各道的日常生活是…你还会想要吗?)
* c& V, U5 B0 W+ [4 @  
& M8 Z. x3 ^3 W  九、︽阿弥陀经︾所讲皆为信、愿、行念佛。是佛唯一的自说经(念佛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不要小看这一句佛号,而再加其它方法,才觉得更有效果,这是不对的想法)。; u2 Z+ k8 Y8 C$ ~# V
  6 _7 X  z7 F2 ^+ c
  十、念佛须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真言,持之以恒。/ U; ^% p- T/ C( v3 `
  ! B- Y# r7 h- H  C6 ?7 I3 _
  十一、清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佛,是西方极乐世界。9 m% I5 _5 z, `* _/ L9 s
  
: D6 N5 S% H$ |6 d/ u7 O  十二、自己念佛时最好加「南无」表恭敬,随众念时则随缘。
( z1 L$ p9 D! C  
  m; l. Y3 {1 o6 t+ O0 y- z  十三、十方世界佛之老师皆为阿弥陀佛。(无量寿,无量光佛)。0 v. x+ P6 }7 [! C9 M6 Z
  # o+ [, _3 F1 J6 g% ^- `
  十四、所有一切语言文字,一切相皆是生灭相(方便用的假相)。唯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不是假相。. ?0 f5 c6 K& O5 h
  8 r% z6 |0 }$ X# X
  十五、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已代表一切诸佛都念到了。(一切佛号中之总持)。有真心念佛的人,则一切诸佛,菩萨皆会助念其人。其它法门皆须信、愿、行、师,皆是自力,「没有佛力护念」。4 N2 R2 f% X8 _. B6 _" b, j# Z7 y
  
, k/ L. o7 I; D/ ?' F0 b$ b  十六、念佛名义上是「净土法门」,其实即为「心地法门」,念佛修心。佛号即「各经的总持」。
, N7 m$ k  T$ F) L' f+ @- m' s  
6 V0 O3 I# W* y& E* ^5 w# |* j  十七、持名念佛不是在八万四千法门(方法)之内,却包涵八万四千法门,是最殊胜,安全、易懂,简单,快速,上中下根都适合用的方法。7 [2 [% W+ h0 T  d! n; T
  ! B  M' X8 `3 Y4 }9 A4 t
  十八、修行人应要发菩提心,做佛事。(信愿念佛,放下六尘一切相,才能开悟有智慧,去迷相见实相,觉即是菩提心(佛心))。
' @2 U5 |! c6 g7 l  
. Q/ O! ^: |# \. F3 t  十九、过去的高僧大德,其修行成就的方法不一定是净土,但为了不退其正等正觉(不会退转),亦老实念佛。
! F7 ?0 X. O( o1 F. |. g  
7 b* c* }- x& h  二十、妄心攀缘(攀相)习惯了,心里攀着这一句佛号,唯有此路最适合世间人。有真信愿念佛,一门深入,即是真佛弟子(皈依佛)。
( B0 ]# k8 ?0 B  
6 Y  @! [( S( Z+ G4 |  二一、顺境时不可执相,逆境时更不可执相,好坏念头习气出现,皆是可使修行人八识的污染借修行的力量清掉。修行人要有决心与耐心,不要急或嫌无聊,应一路不更改的一门深入再深入,在活着时能到一心不乱念佛,今生才更有把握回家(回归清净心法体、往生西方净土)。+ Z2 @/ w8 P4 Z3 {
  3 _! D3 I+ Q5 C- o1 s5 H
  二二、一般人最痛苦惶恐害怕有:失去拥有的一切(包括肉体与自己的想法)。身心历死亡境时。死后会如何?这三大件事若能破除,即能「无我能忍」。(事事放下心不粘相、信愿行念佛扎实,就能到)。5 G- ~. Y. c, R8 u0 `4 h
  & y, Q1 I6 N8 K
  柒、(往生西方、西方篇)1 t4 p" ^, U& L2 [; o
  & ]# K8 |+ D# s! U
  一、要往生西方这件事,不可马虎或当儿戏,「亦要知道自己的修行是否有往正路行」,才不会造业亦走冤枉路。有证到正路的人,自然不会再被五蕴所用,而得心不住相(离相)、一心不乱念佛的层次。人生短暂,不要再为某事自误,应用有限的时间拿来赚取无限的利益。
- R6 h3 ~1 b1 R" ^2 Q" w9 i" C  
6 w# j7 M3 j/ r8 Q0 b# ?- f  二、要往生西方,并非「想」愿意去即可以去,而西方亦非用「去」的。是要靠佛讲的真实意,与自己愿意实信、实修,才能把凡夫心的偏见、愚痴,转(提升)为正知见、有智慧,才能伏住心里「造业的力量」,亦才能清掉心里的污染,而得真消业。(迷者用求生西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14: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者修智慧净心念佛。因心净,智慧佛性即现,西方即可来去自由了)。( P$ g8 Y" L' J' ]
  
+ x% L6 I4 Y/ b. d: L, D2 [% T! `  三、佛对每个众生皆不忘,但众生心却无佛(只顾迷恋六尘之事)。会忘记念佛,是因为没有把佛当你最重要的『人』,心里才会把祂忘了。3 t; ?1 u% Y  G( K' G+ k
  
3 U" p# f+ \& }& j  四、不趁「人身」修行,等于白来一趟,若再轮回六道,须经长久的时间才再可得「人身」,才有机会闻「佛法」。
+ _* A; T  k  w- z% O' N- Y2 K  . `, o+ D; f! e. ?( l
  五、平时若没有真念佛、没真改习气,到临终时能用清净心念佛的人,是少之又少,要把真念佛当平时最习惯之事,到时候才比较有把握。+ n$ ]: x: f2 J9 q6 P$ O
  
  k7 k' f% q( B5 j  A8 u  六、真正的修行人,尚未修成就时,就往生,不会堕落三恶道,会直接轮回人身继续修行。' \# V/ t- c$ Z2 C- q7 L; X+ o- P
  
4 v8 G" z0 k  ?' _8 M; h- _   七、人到走时,心不净就要重修,故修行人有时要修好几世(要在活着的时候就成功,往生时才更有把握)。
0 X9 j+ _6 L+ ]: u+ p) M  
8 R& G/ V7 e# K# ^6 O  八、业清净的修行人往生时自己可以做主,就如同入定。一般人往生时自己不能做主,就如同做梦。大善大恶之人往生时没有中阴身直接升天或下地狱。(真心念佛的修行人,不会在睡着时或没念佛时往生。)
$ i' Y; a& v; J  : Y# x! p9 o8 T2 J- y" i4 n* U' i
  九、如果还没有修好,寿命已尽,自会让真念佛的人延寿。如果不能再延寿,佛、菩萨也会帮助。: J4 \) x/ B$ K( V8 U. |$ r
  
, ^4 I1 g" K- g+ ?6 z+ f  十、有些人想:我念佛少没关系,因为可以带业往生西方。有些人想:我没做坏事又有在做善事,我拼命用功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反而把自己搞到不像学佛样。(要真心念佛,也要去掉凡夫心的习气才对)。
- W& \" B5 n* L2 e# [- X8 k1 I* C) Q  
. D: }8 t  o% E; p: z: D, a" q- S* `% d2 J  十一、有些人虽然妄念减轻了,但还是执着相,所以还是退了。(直造新业,今生的业是不能带着往生西方)。0 e: K) d4 \9 R  B1 W3 l
  ) o+ M3 U9 `  |) d2 g* ]4 o5 l
  十二、过去生、过去之事皆不重要,都不要再去想。重要的是现在自己在做什么?自己在造那一条来生路?(此世缘尽你要往生何处?)
6 v8 R9 r/ m& D2 q  : u$ x, [8 K, w/ I
  十三、不要再执迷六道流浪受苦,要今生就回真正的家(往生西方)。) }+ b- v. u' _) l
  
2 J, p$ W% ]: ~; c. _& ~: [& Z2 _# U  十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走,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安守本分,以真信愿行念佛为主。往生时切记舍亲情与舍六尘之相,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放不下。对其子女一点帮助都没有,却障碍自己的往生。(自己修行成功,一切亲人、朋友…等,自然都会受益,即是真正做大功德)。
+ R7 ?  a$ ~, `5 H( l: F  ( V4 ?2 S3 D. H
  十五、如有愿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临终时心中祇有念佛的念,远离世间的一切,祇要一点留恋就到不了。故必须真正将六尘的一切相撇得干干净净,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后,以菩萨身再来娑婆世界行菩萨道,推行佛的道。2 Q# _/ H9 P9 B0 l- X
  . f5 D; D5 K/ K( q/ E# R
  十六、用持名念佛,只要念佛人具有真正「信、愿、行」,有恒心的勇往直前精进一路念下去,「如果无法念到一心不乱或实相现前者」,一样可带业往生西方,到凡圣同居土再修行,进步就更快。8 N" @( |3 p* e! {3 S9 {
  9 q0 o7 H5 F) I* E6 F# L
  十七、临终只要念佛能伏住自己的一切习气(造六道业的力量),心即能不与六尘相合,即能带业往生西方。(即不用等到八识的习气种子都清除干净)。# f1 \9 f; C- w0 [9 Z! p1 f4 |
  
0 b+ \4 U3 D& X" j  十八、A、今生的业不能带着往生西方,今生的业要今生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从现在起,「只要」能伏住妄念与一切习气,不让其(旧)习气出来再造新业,即是在了今生的业。(戒掉贪迷五欲六尘的习惯)。
5 {* n1 U2 b% S6 }4 m' c, \' f  3 g& w; n7 [4 X% f' S
  B、到临终时只要真能伏住妄念与一切习气,一心摄在佛号,即可带着旧业(过去生的业)往生西方。, }5 {2 g7 Z  o$ A$ U8 I1 b; ]6 S0 X
  0 S" N) @4 \6 c0 ], m: E
  C、临终时妄念与习气能伏住多少或能不能全部伏住,皆要靠个人平时的修行。2 w8 X! h5 H  P
  4 V5 j" c/ Q9 _; p% @( c: }2 @
  D、要伏住妄念与一切习气,平时就要多多训练,临终才有把握。" Y" o4 P. u4 _4 I6 m
  # F+ d2 S1 ?5 |* Q0 Q5 _+ ?+ {
  E、「只要」能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切过去生的业全部都消清了,决不会再退转。而过去生的业能了多少,是在品位的高低。
/ b* ~, f& V3 c$ }3 L  
  [$ c; z# J* r- u. n  十九、「人到临终,修行未入道者,因还没有能力分辨真假的真相」,往生时见佛不要跟着走(多为冤亲债主变幻而成)。最好什么都不要管,心只管摄在佛号才能与佛相应,才会有佛菩萨的安排,这样最安全。2 E+ |, ^  c% O" e' t# E
  
) j  K# U9 G- @1 F, a' _& H1 m3 N  二十、修行成就的人,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其他佛国,其他世界,平时即可以来去自由,并非要等到往生之后才可以去。5 h- n) r& J1 ~2 b
  1 o7 {9 s# y: k( h; t
  二一、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不是莲藕所生,是没有体质的,念佛人在娑婆世界(世间)有真信精进念佛修行,极乐世界就会生出一朵其修行人的莲花,待其人往生时所属之莲花。如果信不真,念佛退心了,其莲花亦会枯萎。  ~" r! R) j8 f1 S; w& q
  4 W! L1 }4 E2 _  H4 l& B
  二二、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看似肉体一样,但并非肉体。有些人还背着自己的宫殿走路(可缩小可放大),地面是金黄色。3 s. V2 t: V5 w
  
' y4 b/ @7 w' C- G1 `3 T9 B- j  二三、西方极乐世界里的『人』,日常生活与环境的美妙,庄严,一切的好,一切功德受用,是没有办法拿世间的一切语言文字,世间的一切相可形容出来的。(可看︽阿弥陀经︾做参考)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亲自去到那里就一切都知道了。; i" h; \. b' v: J
  ! M' J7 L' {1 _: Y6 @/ J
  二四、凡人修行进进退退,到了极乐世界就不会,一世即可成功,不用二世。所谓极乐世界的一天较娑婆世界长很多,但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长短之分(完全在心的感受)。/ F+ a) K. s2 g
  
2 l3 m* S) R# ]. X  二五、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会成佛,即可三不退,念不退,位不退,行不退。
" ?  ^" m5 u: I: n. X  4 E; O0 W1 f' X: |% e( |
  二六、西方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是在同一层(第十三层)。往生的时候不管你处在何处,当时临终者只要用清净心念一句或十句佛号,此处剎那就转换成西方极乐世界。(要是当时你是坐在你家的客厅或厨房,你家的客厅、厨房一剎那就转换成西方极乐世界)。其它一切处皆是如此,只是空间不同而已。(生一定生,去实不去)。
$ I5 k1 j) Y2 _/ F; I+ o  
5 _0 O& N, ?8 ~9 e+ S9 k& B4 l6 y  二七、往生西方等成佛了即可随自己的愿,想要继续留在那里或到其他佛国,任何地方都可由自己决定(心想事成)。如果想来世间当凡夫亦可,要当男生,女生,在那一家出生,环境,日常生活要如何过日子…要来游戏人间或随缘度众生,所有一切事相都可由自己先选择好再来,(决定不会有差错)。表相不管示现在家人或出家人,日常生活与凡夫都是一样,不同的是其人身、口、意的造作一定不会是往六道路走,(因为其人的心非凡夫心)。等来世间的缘尽了,不管其修行程度到何等,即可往生回去西方极乐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14: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恢复到祂本来的身份地位。7 K- O5 D& c% x9 L1 F! U2 @
  
; Z' B  F# O: z8 }- e  二八、世间人要出门旅行须带着外相疲惫的肉体、护照、钱衣服…等日常用品,内心又要带着,对家人的情执,或花钱打电话回家、担心工作、怕家遭小偷、人事物是否有安全。旅途若有不合我意的安排,又会起嗔痴,若有合我意的亦会起贪执,沿路皆带着妄想分别…等心里的污染物品。要往生西方,就什么一切内、外物品皆不用带,只要带着心里的一句佛号就够了。回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即无肉体(假体),而是「换」永无一切苦、永有一切功德受用、永不生灭的法体(真我)。那里的环境非常庄严美妙,还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人』皆是佛、菩萨,当你想世间的家人时,亦可当下(比电话响一声还要快的速度),不用花钱即可看到世间或他方的一切人事物,想要回世间或他方一游,当下即可想到那里就到那里。亦可玩到那里,就在那里自在愉快的帮助众生,要换地方时,想走即走,功德受用无尽,才是真有智慧亦可改变一切环境之『人』。
0 |2 H( \7 @  j& Y3 A  
  q, B# F' S" ^2 u7 q6 c  在六道轮回,即似与家人失散在外流浪受苦的小孩。今生有幸遇到念佛法门,即是遇到永不嫌弃、永不舍弃我们的净身父母(法身父母),让我们有机会回去最幸福最安全永无一切苦的家。我们应用知足感恩放心的心情来念佛,并非整天念佛才是,「心不须专事时」,心即要乖乖回来跟着自己心里的佛号往回家路走。内心亦不要急或嫌无聊,或担心害怕起怀疑,心里杂念又多,念佛又念不好,我回得了吗…等妄想的杂念。要回西方极乐之家,不需要我们带世间的任何内、外物品,只要心里带着一句佛号,即已是具足可回西方的一切资粮了。
- I( Q) M% N8 f- |4 ?7 C* R" i  
8 F; s; V$ v" o  二九、来生之体有那种体比法体好?来生之家有那个家比西方之家「好」?
2 D" J9 \" L% _7 t* W' C. z* k  , N4 A: `4 I! F7 i- y$ o0 b5 x  A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 ~* W( w6 i5 ?9 ]  - p7 j# T! f4 k' D, w3 K* w8 L, p, @
  7+ q* ^2 D% {9 P
  捌、(观念解行篇)! t$ O( T$ Y' P1 O2 o. ~
  8 y# T$ @  d4 t( ^# K7 E
  一、修行若有一下很用功,一下又要放松来回报自己刚刚用功的辛劳,或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又执相造业加重习气,或执意自己有没有功夫之事,即是走错路。在实践的过程,若能把过去在日常生活中会妄念执相造业的耐心与习气都放掉不用。从现在起,把耐心与一切习气都转为念佛的耐心与习气,久之即能去妄心,真心显,即有般若(智慧)。
! }* r( x  F' {: n" w0 W+ V3 F  " b/ S* T' {5 \1 z! i- `  Z0 D1 E) _
  二、要趁人身依佛法了轮回,不要再用身心的习气又加重习气沉沦,亦不是用逃避压制、自我合理化。是要在日常生活六根对六尘,心与佛法的真实义要实践(舍识用根、心不住相、净心念佛,即能断见思惑),才不会说时则有,用时则无(有理解、无事证,不能真换跑道)。, q* U/ l7 Z% U7 D9 E4 d! d" A
  0 V( V. Q! m+ M8 q. B
  三、我们本都有佛性(法体、真我),因为有了妄念而污染,再经累世以来的造业,使本来澄澈纯净的法体,变成了污浊的肉体,肉体是有生灭的,肉体死后腐化就不存在了。只剩妄念、习气(业障,造业的力量),再带着去换上另一个肉体。但我们的佛性并不会因这些生灭轮回而损失或消灭,因为佛性是清净没有形体,是跟宇宙相通的,是不生不灭实相、实体。法体的一切智慧、一切自然自由之乐、一切功德受用,不是凡夫的知见、肉体所能理解的。. ~- [# d& H* K% T+ f% r
  
/ r- \% S" c% k; f7 x9 p0 {  因为对人生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追求有所不同,或对生命无常转眼成空的真相,体验认知不同,所以对追求真正的生命与对了生死心的迫切也就有了差别。
, b& k4 I1 U4 a  + r) q6 U- y7 l9 l! G7 s2 U2 |+ n
  『佛』是从凡夫经过修行而恢复到法体、佛性的『人』,祂把要如何走才能从凡夫转而恢复到与祂一样的法体、佛性,告诉了我们。虽然祂讲了很多方法,但唯「念佛」这一条路最简易安全,亦因有佛的四十八愿与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的正觉果体好依靠(仗佛慈力帮助)。即使今生来不及成佛也没关系,只要我们不再用六尘一切妄相(意识心的产物)再续造轮回的因。心不须专事时,把每个起心动念的内容(因)都拿来念佛。因念佛,果自然是成佛、往生西方。(行住坐卧心不住相,即是禅定。「因」的着手处真,才能真换跑道)。4 V# m4 K* G0 z" u. U2 s  [+ |
  
% _3 d; b3 {$ ?! R1 @; C  对自己最爱的人事物,因感情最深厚,亦最放不下最会想他,工作时吃饭时,行住坐卧思思念念「想」的都是他。若能把这样的感情放在「想」念佛这个位子,自然就不会忘记念佛了。若生气、烦闷心酸的时候虽然也是有在念佛,但生气、烦的心情还是在,这样念佛的效果就比较不理想。应把「生气、心酸的心情」放掉,念佛的心情纯净,才能往专心(全心)念佛的方向前进。(若还不能到清净心,入世出世的所有一切念头,有那个念头比念佛这一念还要好?)1 I% q+ i: e4 l3 C1 _2 I5 J9 J9 Q
  + ~0 ^/ K% {" S$ B
  初学的人当妄念出来时,用压或用转移或用专注、观照、想…等有相的前方便有为法来对治,只要自己适合好用就好。但念佛的基础打稳了,就须把这些用妄相治妄的工具舍掉,才能往净念相继的方向前进。真心念这句佛号时,就已是在佛的怀抱了,所以要放心放轻松念佛,不要再贪行心不离六尘相,应行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才是走对路。8 I" d3 M' {% T$ k& {8 J8 w2 T
  3 F  |7 @; ^& L$ k* z4 A3 `
  修行是要离妄心离相,到清净心念佛。并非用一个方法放在心里用来用去。佛法是无相无为法,应不立一法、不着一相,即是戒定慧。+ Y! S* a/ D! g% H9 x( ]) q
  
% r% r$ }9 H' Y1 t  前段结语* ~, K& Q- \" ?! v- g) D
  
2 `: b2 m5 e9 E+ S7 ]. I% ], a  壹、要今生决定成就,往生西方的因缘福报,就要从根部做起(坏事不做、生活正常、心不住六尘一切相、信愿念佛),不但能顺快亦稳当。
) M9 n) x! @, J# o0 z( O, d  
$ l' ^2 V. N9 Y$ Z% [  Α、会随着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妄想执着分别的相、贪嗔痴的相、眼看到的相、耳听到的相、鼻子嗅到的相、舌头觉味的相、身触到的相、心想出来的意思相、五蕴、五欲…等六尘一切妄相。即是意识心八识存档的习气。习气如树根,是怎样的树根(树头),就会造作出来怎样的枝枝叶叶(心贪恋在六尘事,六根所造作的,皆是住在六道轮回之事)。老实认识自己,把心的污染清掉,六根即清净。0 O6 R( p! f, m$ x8 B* w8 E! K
  & K2 ?$ Z6 l$ m& b4 A1 q
  Β、要戒掉意识心八识存档的习气。就要放下妄想执着分别,六尘相之根,才能真改掉造业的力量。只要从现在起,「能」伏住或去掉妄想执着分别,不但身口意不会再直执往六尘相造新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14: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可去掉八识(仓库)存档的旧业。就不会在六尘一切妄相中不停的转圈圈。有依佛的教育,放下六尘一切妄相的人,虽然没有离开六尘一切妄相过日常生活,但「心」已不住一切相,身口意所造作皆是出六道的业。
8 c4 E! R! ^, c# {  
6 K; ~) y9 B2 a! K  C、因为,要伏住、清掉生生世世俱来八识里六尘的习气(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深信切愿念这一句佛号加改习气,才能把意识心妄想执着分别根部的污染清掉。只要能伏住、清掉一切六尘相,即有戒定慧,即可在世时自在快乐,亦能往生西方。
. I. D4 g3 |: {6 ~* ^$ v+ J  0 A# `! ^( Z% a: }! X, q8 d
  贰、若不老实念佛改习气,只想老死见佛或想最好有一个方法,能听一次就能得戒定慧,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若有这样的心态,即是好高骛远。虽然理可顿悟,但事须渐修,才不会又迷失在认妄相为真,总是堕入自己合理化的主观迷阵自不知。念佛主要在一门深入再深入,亦不能一曝十寒,才能把心的污染去掉,入一心不乱的层次。
: _( b! e7 j$ E$ O# p( M: X  
, c  V+ a6 h+ z& R) L0 C( t  J  「人」即是迷失沉沦在日常生活中六尘一切妄相的凡夫,而且意识心爱攀一切六尘相,心与物相合认假为真的惯性,并非今生才学的,而是多生的累积。所以要回归清净心要往生西方,就得要从日常生活的六尘妄相中,学习如何舍掉贪六尘妄相顽强的习气、真信愿念佛。有自力与佛力的加持,才能沿路观照(看到)自己的污染,要勇敢老实的面对自己内心的污染,亦不要用「刻意」往内观照妄念、感受或往外观照物相或逃避。而是在真心念佛的同时与过程,自然就会有观照妄念、习气的力量在,虽然有看到自己内心的念头、感受、习气时,「知道就好,不要随相走」。只管念佛,才是往心不住六尘相、一心不乱念佛的方向前进,亦才能降伏、断除妄念、迷恋六尘妄相、生老病死…等习气轮回问题。习气能伏、断除到怎样的程度,就是开发智慧、正知正见到怎样的程度。心若如瓶子,由脏瓶子出来的东西,即是不好的东西(妄念执着、贪嗔痴…等),若由干净瓶子出来的东西,即是清净的东西(有智慧有佛法,有能力渡众生亦可改变环境)。/ l- w9 D; {/ Z. M. n. q
  ; k# b/ x! ~2 y( t: ]3 H: p
  参、人生的路程并不长,但并不好走,所以必须步步依靠佛讲的话(佛法的法意)与自己的心「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实修),才能治好因被「意识心的那一套想法」主导着自己的身口意又在日常生活中再去造更多更重贪嗔痴…等,会让自己迷失在六道轮回之病。妄念、执着、分别、贪嗔痴、情执、善恶、无记、傲慢、生老病死…等轻、重习气问题,不管是富有、贫穷、任何国籍、任何体形之人皆有。亦是生生世世「心」迷恋在日常生活的六尘事与认假为真而造成的。习气的根基虽然刚强顽固,但它「原」是自己心里的虚妄相在作用,但感受却很真实。而且一切妄念、贪嗔痴、生老病死…等习气与一切烦恼皆是随着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所以「现在」要断除妄念、生老病死…等习气与一切烦恼问题,还是得从日常生活的一切妄念、习气、六尘事着手。躲避、靠意志力压制、自我合理化的方法与道理,是绝对无用的。唯诚信念佛与改习气,才有戒定慧破除日常生活的一切烦恼与轮回之事。在实践念佛与改习气的过程会有如:波涛汹涌、排山倒海的妄念、感受出现时,并非绝路,只是必经之过程。与日常生活一切六尘相「相处」时,不管合我意的相、不合我意的相,皆要看淡而不入心,日常生活正常,坏事不做、事事照做而从善入流,「心不专事」时,只管沿路「心粘」住佛号(若心有杂相不去管它亦不用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绵绵密密顺顺的念佛号),佛号自然字字念清楚、自然字字听清楚,一次一次的修练再修练,深入再深入。除掉习气的力量愈修练愈大,自然能把习气的根基慢慢松动、拔掉,由重转轻、大转小、长时转短时、刻意改转自然改。念佛的根基与层次自然会由刻意念、自然念、专心念、成片念、一心不乱净念相继。(每个人的根性不同,妄念、习气的轻重亦不相同,入处亦会不同,或用散心念的程度亦不相同。只要心里没有妄念、无住相,只有佛号即是真老实念佛,亦是清净心念佛)。修行所用的「解路与行程」对不对,即是会往沉沦路或可往提升路走的大关键,行何因就是何果。只要对佛有至诚信与有在净念相继念佛,「到时」不想往生西方也难。, d# r0 P( R! T
  5 I2 K5 p8 y8 t$ [
  「心」身、口、意行恶,会有恶报,会下三恶道(畜牲、饿鬼、地狱)。
. S: f( S( e/ V+ J0 \! [. P6 e( B  
; x0 z6 h: P& M% Q4 j: U. Q  「心」身、口、意行善,会有善报,会往三善道(天人、修罗、世人)。. j  ?4 Z  S4 A' J" g6 D) J
  $ v/ P. t# o0 X- X; `+ u( }
  「心」身、口、意行善,心不住相,会有清净报(出六道的人)。
0 `& {: I6 Z5 c3 h, x2 q  
9 h- z. i$ u$ y  「心」清净、心念佛,会有往生西方的报(西方极乐世界的人)。
$ ~" ~6 `; X; b- T9 g  ) o7 N4 Q3 }% d" L- \2 A# F3 t- B
  口信心不信 口信心无佛7 h9 m: d/ H. k' @8 y2 o
  / G, y" P& G! o8 Q, }8 y" c
  西方到不了 心净即西方   ; z3 h3 _+ D! R) D4 l4 o, T1 j3 b* E
  
% L% ~. S0 S: I$ Z' w& G9 N8 M  习气真渐放 念佛即有效
  W! K- S5 a8 ]. B  
, t4 I2 l% S* u6 t& U7 b  信佛真念佛 西方即有份    
$ F( U' p# P) D# k  C+ [3 C  ! N7 i  c( p" `7 s1 m
  识情烦恼起 净业断烦恼3 Z- p7 K" X3 v- V0 c
  
: S( C! i0 f6 b! }" @& f& t- j  净心本无识 念佛见净土  " d2 U, V, V6 B: t9 W. l
  ! l! V- G" S0 }  Q# p+ C0 w: M
  六尘非我处 借用勿当真
. V) C9 l; z4 f: T5 z$ h  
' ^# g* h7 q, O, o9 g. K  圣号引归路 直直勿绕行  
4 @) u! H. r% ?2 h  
7 Q/ `- U  i) X) F! ^  佛号照光明 指路归家乡5 @5 e, D% q, ~. a* m! L, [
  ; s; r$ S$ m, G$ e% c, H" c4 F
  如影随形处 何须觅觅寻
  A; f- X# C3 {7 s: e/ h  
0 i, G+ Q- O$ O  凡心自是自对想 自造自缚不知晓4 |# Y; h( P, F* d" \0 M/ W
  
& Q% J* y& i6 U7 m/ Z6 ~8 C  依佛教育慧力现 即可得驶清净船  
0 f5 ^+ Y8 V! c5 M2 a! {( q0 V  
4 D, V4 m/ D; V3 T5 D# R  贪恋六尘堕轮回 念佛即是西方路
, Y9 a7 B3 a% ^  , |1 a( E- y% a0 w# v  ^( d% p1 j
  家乡已在汝眼前 过门不入自寻苦  : q8 _! i# K% ]" b" z
  
1 C& E- [) C& |5 |  来此一回莫虚行 执持名号正路行
6 M1 A9 O. K$ Q/ z. h& ~  
( p* ?; M" g2 l3 _% T  放下包袱轻松行 自在消遥西方行  0 ?3 B  ~  ^! C) v
  
; m6 z% Y  V) F  六道旅程莫依恋 入境随俗凡缘了9 J' J1 D' A& X- R! I1 S4 w* ]
  $ F( Z. c1 i- z3 i
  今生决行西方道 来生即是自愿来  ) g$ g; v3 X& N1 O
  
, U# ]. n4 K) H- p1 f" r+ z* R  天空云彩飘何处 后院花香鸟儿鸣( a# Z! ~0 m3 ~% i' N- f0 t: r
  ' J+ y8 E' C% c! L# w0 q* m
  春夏秋冬任其在 雷音停在何山谷
8 w% L) V: v. n2 X7 ~4 C- R  
+ L# Q, h" I$ V9 T8 W  劝勉信函篇  
3 e7 N( f+ h; u" k  
; D- [& s5 p1 q" d: x- n  李小姐:
! u+ R2 p- v6 r  ; _- p$ e) B) D7 N5 U
   余不套,兹将念佛法门︽净土︾略述,请作参考。
4 @2 V$ O. G, B: J, f  * c8 ~0 m  N% ~9 h: A
  净土一法乃如来一代时教,最玄最妙,至圆至顿之法门。一法具一切法、名圆,即生修,即生证、名顿。我们凡夫亦能入此法中,一切菩萨不能出此法外,实在是上圣下凡速成佛道之一条快速道路。信愿持名,现生了脱,与观音、势至同为伴侣。所以持名念佛,乃是即事即理,即浅即深,即修即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14: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门也。
& ^/ B% W; S; ]4 G  8 N5 H5 L4 p8 ^+ [; Z- b
  念佛之乐,唯真念佛者自知,然必须恳切,摄心而念,不可着外境相。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念到相应时,虽常念佛,了无起心动念之相,虽不起心动念,而一句佛号常常称念,或忆念,故云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无念不可认做不念,无念而念,谓无起心动念之念相,而复念念无间。此境殊不易得,这对修行人很重要,请特别注意。, E# J4 S7 S1 S5 `
  
: J* L( N7 r1 p$ @   以上是我的一知半解,敬请指教。不多陈。" A, P7 {0 i  K2 l
  * w/ k$ Z2 N8 }2 {+ i+ d* r
  敬祝 近好. l7 \9 ^" S; V( J. S$ a
  
, X( s6 n( [/ C1 s: J   静老 敬启' u2 C  F- a: C/ ?: b8 p+ l
  
" P  l( v, j! N  a' l. y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2 O6 L8 N3 K) l# x$ p* J( D  
# S; |4 j0 V% t0 L  8
3 n8 c( B  [7 K  李小姐:  - p  X) _! y$ r0 T1 h6 g% I
  
9 N8 h, ~/ S0 |7 ~2 q  承嘱之事,实不知如何说好,兹将我一点心得略述,以供参考。
  G/ _3 L  x7 e' U) V& z  $ `/ w) A9 Y( g
  菩萨无相、亦无所得,学人若处处着相,处处求得,则其心念不能与无相菩提相应,如求福报,报尽还堕,枉费辛勤。惟以无相为本,视一切有相皆是虚妄,自然大雄无畏,勇猛直前,至诚不二,自可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不求得而自得,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度一切众生,亦无所度之心念,如此乃是,即相离相,心无相即菩萨。' j1 o5 q6 c/ {  ]  y
  
; o4 l4 ]  K' _9 M' r) }" G7 C  学人应在心念上用功,心念清净,则超凡入圣。心念不清净则起惑造业,即是凡夫,故凡圣之分,只在心念而已。以念佛心破除一切妄念种子,待知见不生,妄念已清,自然真心现前,自佛他佛一体相应。  G- U3 x" O( \, C% u* P
  
: A9 u! O1 m, ]: w! C. x" x0 [" n" S   其他以后再谈,不多叙; S; p( W! G% s5 ?
  / ^& G3 i7 F: A: f
  敬祝 道安
7 Q2 k& r# e) C5 h1 a1 ?  $ T3 E7 U  B. s, A0 J
   静老 敬上  
& R+ i( z/ T8 F3 ?6 V0 {& h  ) i6 r" s- Y# z4 Y) b
   李小姐:, D( z& b5 k4 k  k; \+ y4 R, ~
  1 k  v; D, v0 X# |; ^7 K; \
  今将大势至菩萨修行之法提出,供参考。3 R8 F: }4 H& l+ y1 K( R( m
  - d1 d! I' @! Q2 i/ v
  大势至菩萨说我就是「以念佛心,入无生法忍」,没有靠别的方法,就从这个念佛的心入无生法忍了。大势至菩萨就在这个娑婆世界,摄受一切念佛的人,都回归到净土,所以我们念佛就得到大势至菩萨加持摄受。念一句佛号,就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一齐摄在佛号中了,一齐都清净了。一心专诚念佛一声接一声,于是念佛的净念自然相继,就是入「三摩地」的第一圆通之法。这里所说的「三摩地」不是通常的正定、正受,而是首楞严大定。它在果性叫做「大佛顶」,在因性叫做「首楞严」,修首楞严者叫做菩萨,证大佛顶者即是如来。大势至菩萨说:「欲入楞严大定,念佛法门最为第一」,可见用众生的凡心信愿持名,即可得无生法忍与首楞严大定的无上妙果,所以说持名念佛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 F: {4 k# A$ J) Q  f) F3 o. b: \) b  
- q- W* s: C9 C; _9 p( u$ U& C  嗣后我说的话,请作为个人参考资料,不可向外言说,恐扰学者净心之罪,拜托,拜托! 敬佳 指教 不多陈
, ~- D' i* s: d3 _5 A5 k3 v  5 O) ~; w* x% q. ]( `! q
  此祝 道安' z0 x- ^. u' V- _+ N9 V
  
. H- _+ {3 Q7 K  {1 y  静老 敬上# u# m2 V( z. M% m) |/ f: m
  
8 M9 v2 c1 R& J" R/ _  李小姐:
2 N1 I: d, j: g8 X! k! m+ y7 w  
8 }9 b  z! P2 Z$ I) r  学佛至见性以后,并非就算功行圆满,仍需仗慧照力量,逐步扫荡习气,因为种种烦恼皆我练心之处,种种艰巨皆我练智练力之处。也只有在尘劳忧患之中,方能提高警愓,激发志气。要坚毅奋发,自强不息,一心化除自己习气。见惑为我执,解而空之;思惑为我爱,转而疏之。越不易化除,越要化除,常与自己逆,于有碍中忍得过,方能进功。在修而得力时,中途必将发生心思格外纷乱现象或欲念横发,或心生烦恼,这是由于第八识中所含藏的过去许多习气种子,被功夫迫急翻动出来,这正是进步的时候,切勿怀疑。只要知道它是本空,不取不舍,沈着应付,翻动愈烈,则去泥愈多,经过百千次的翻腾上下,自然证入不动。
- G# N- t  P9 [) c" X% k  5 G  k4 `% t1 ?: z- l
  因为我们的烦恼习气,根深柢固,仗自力是不够的,须靠佛力。唯有一个最简捷,最圆顿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摄心专注而念,欢喜也念,烦恼也念,作不用心事也念。初行不免打失,要记得即念,不劳分别考究,只贵净念相继,老实行持,久久念头澄澈,证入一心不乱。一般人往往以念佛为迷信,那里知道一句佛号,正是念念打破自己贪、嗔、痴、迷妄的有效办法。迷妄若去,智慧自照,它的妙用非局外人所能想象。在已学佛的人们中,又往往以念佛为浅近,不知佛法本来平等圆融,就在极平常处见功。若好高鹜远,正是知见未忘。实际上,真能念佛念念无住,即是精进;一心不乱,即是禅定;明明历历,即是智慧。一句佛号不是大彻大悟的人,不能全提。但能蓦直念去,自然水到渠成,全身受用。︽大集经︾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况且参禅修观,全仗自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断尽见思烦恼,方能解脱六道流转的分段生死。而且在修持过程中,常有种种境界发生,变化莫测,若不是真具道眼,难免不被调弄,而枉用功夫。念佛则因自力、佛力配合,只要一句顶一句,执持不失,妄念无处潜身,自然一路平稳,没有障难。念佛的妙用确是不可思议,各部经论一致赞扬,希望初学者能加注意。若能因此生信,将终身受用不尽。5 {: M- i" _" T% Z* I1 i4 F; ~: V+ m
  " J9 d, q" B1 g5 Z" K5 _' [
  以上是我的一知半解,扰乱学者的净心,罪过、罪过!
7 P/ F$ C) w8 {& ?+ T! u& T6 ^9 y

% j% g6 N: o0 E& P  静老 敬启  a* ^& N6 _& N2 o
  
* C- K- m% U) Z  般若篇 (般若实相)  
% C7 p( M. f1 {9 E( [    X  P. l. ]& _  s0 S4 t
  第一章  ! a7 W/ V- ]6 b& f1 x6 M
  
, h( k! i. E8 {  一、欲求往生,当放下此世间,并放下过分之狂妄心。如同菩萨在生死中度脱众生,此须自己是菩萨始得。若自己尚是凡夫,便欲担任此事,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世间多少善知识,皆受此病。尚谓之有菩提心,须知此心,先求往生,则有益。以此不求往生,须是菩萨则可,否则为害不浅。过分之狂妄心,为真修行者之一大障碍,不可不知。  
- U( {& Q" ]8 S$ ~6 y0 A/ E  
. E# y, M, N" g( t* U/ |  二、心跳恶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即转为善因缘。应把宿世之恶业,翻为今世之导师。惜世人多被业缚,不能转变,遂成落井下石,苦上加苦矣。  % V; ~4 ?  Q  j. f
  - q8 Y  I5 I+ O8 x9 ~6 B2 Q* M
  三、法界之内,事与理原不相碍,无法何以渡人。人若执取非法相是空执,而偏于无法,即与泥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一般。岂能使真
4 V) Q  P9 L1 s* _9 K  
# R; @4 _# z, ?4 N) p4 S  性空明方便应现呢?此即无智慧者,如何得成佛道?人心不可取相如此,该把这两头见执,直须截断。不应执取有法而泥于言说,亦不应执取非有法而沦于顽空。当知我与你们所说的法,未明性时不可无言,于明性后亦须忘相。如渡水之船,人未渡时须用以渡,既登彼岸,此船即弃之不用矣。有法尚应该舍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14: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况本非有法?未信患其不能信,即信又患其不能舍,若着相以求,失之远矣。
* ^9 V) R  m) @6 _, Y8 E( \  
" t' j4 I6 U! d" c* k( h3 p' n  四、万法皆空。若执为有法,而悟性虚灵莫测,可以说有,固非是有法。然真空不空,若执无法而悟性随感即应,何可说无。亦是非是,非有法也,有法无法都不是,从此得一是处,方是真法。所以为是处者何在?无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觉性,不假人为,乃无为法也。自古以来,一切贤如菩萨、圣如诸佛,皆都以这无为法而得正果,及其成功,同一无为,此如来之法,所以无可得,无定说也。
5 f! h. v; s- \2 ?* e  
4 g3 D7 D( f- `- [  第二章
% Q" ~" t) Y8 s5 Z! P5 I3 G7 c, R' }+ J: q8 I, j. A* v! c
; s, U$ N1 v4 G& B& O4 @) O
  一、无我能忍的菩萨,做世间种种福德,所做福德,都归般若真空,全不着相,只是利益无量众生,而并不知道是利益众生,自然没有贪恋执着的心。4 L6 m) @' I6 k3 }8 i$ ~  H
  5 f, o8 _* @. i2 L8 i
  二、「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
+ P" H" K) t2 Z; z+ d" ]  - S8 _- H3 F" N2 Q" d  ^
  三、如来度众生,以悟真性,只一个空无所空之心法也。将一此法为实相也。而真体空寂无形可观,无相可见,而妙用无方,时时呈露,处处周圆,亦无虚也。所以人不可着相求法,不着相处,即为自性如来。, b" T- e" V+ f: l( N7 ~
  2 j) m$ l! D! M* J2 Q  u/ \
  四、念者,即一切处无心。得无念时,自然解脱。何名见无所见,见一切色时不起染着,不起爱憎心,即名见无所见也。若得无所见时,即名佛眼。若见一切色时起爱憎者,即名有所见,即是众生眼。乃至诸根亦复如是。
1 k% [" w% H+ W2 U  
# f* O; b3 D0 d! f; u: j9 ~  五、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云何是净心?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即是无净也。
7 q% [2 X9 u' ^# r" G7 H8 d) G  
2 Q) k" s, Q( \# Q) G  六、修道者以何为证?于外不染色声等,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即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即名无证也。
4 p0 q  V$ e+ U. x+ I! j/ |, O2 G  # o2 X! G) E% x8 D
  七、云何是解脱心?无解脱心,亦无无解脱心,即名真解脱也。
. k. l6 r5 t; g6 J5 c4 L  
5 z4 f# h" F& @. B! R; z$ i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5 |/ u! y3 ^" E  9 ]+ U% E0 C# W3 v6 i
  93 y( K& e3 h# f) r% D
  第三章  
1 G6 ^* J/ C9 F# o  
+ E) o  h5 Q/ s9 j  一、万法本空,若于法有得,是为执相;若于觉有证,是为有我。人、法两空,则顺菩提。  1 Y+ K0 O; {) V
  
1 g$ T4 k4 W. ^8 q* M; ^  二、佛说无可得,因为如果有法可得菩提心,便要受法所束缚。而无法可得,乃通万法,终得解脱。  
+ W! P/ m- W2 P" x' `' Q6 V  
9 {+ ^3 G: S1 O/ ]1 r8 ^* t  三、声闻人久着法相,执有为解,不了诸法本空,忽闻经云,诸相不生,言下成佛。  
; l' q3 l4 P2 _) ]/ w  
% G" a3 n2 ?8 v8 }  四、无明者,无所明了,不明圆觉真心,不明诸法幻相,不明生佛平等,不明我法皆空,故曰:无明。3 P7 c4 L+ }# U
  
% G# }& H0 ?. ^: a   妄惑空,名为永断无名。
: l4 k% n0 g( Y) v  % q2 ?* X! w4 h& q: B+ i+ g# I
   法身显,方成佛道。
, z" s4 E2 E) V  
9 Y% _: y' A: f$ `* |  第四章, {, S5 j% ?* y4 k- r1 L
  , D) `( ]  P! w
  一、佛法讲空义。
3 s2 |; |9 b3 A6 i4 R2 N2 h9 m7 t  / n# o  v, d" L+ _7 u$ {( f
  空是宇宙万法之本体,觉性也、理体也、法性也、真性也、实相也、无生法也、无为法也、清净心也、一尘不染也、清净法身也。! R2 P) H& V4 \
  
8 V5 @5 ?/ h4 o+ ~# z; D$ Y3 p3 l- L  空是真如理体,真如境界。非世智辩聪之所能知,非意识分别之所能到,亦非思考推理,亦非见闻觉知。无取无舍,离言语名字心缘等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平等一如,寂静一味,体同虚空,量周法界,无漏无为,无量无边,即是如如本源觉性,毕竟空中六通自在,智慧普见,妙用无尽。以上说明般若空义。
( ?* C7 ?* ^7 y. [; u  
) |$ x3 d0 `4 Y  二、心法之妙,非言语所可说,佛化众生,未尝不以言语,不知都是借来的比方。若认定言语就是真法,便是指人影子,说是真形,反把真形瞥眼失之。要知所说法,正在那非说处,方是佛之真性也。/ ^3 U- p' M9 h; G+ w1 s3 A. S
  
# p# t2 z5 }) Y& c3 }, t  真性中本来无法可说,惟不着诸相,心无所住,即名为说法。盖无说之说,乃是真说也。
& d7 v8 ?4 V; N) s) x9 t  $ ~0 ]# S( L5 N
  第五章  ) l# J3 N% x3 _2 V1 r
  . X+ b+ a) A* P% ~8 \% ^, s% o9 X
  一、学道的菩萨于所行之法,应无所住。所谓目不住着在色上而为运用之布施,耳不住着在声上,鼻不住着在香上,舌不住着在味上,身不住着在触上,意不住着在法上,而为运用之布施。学道的菩萨应不住着于六尘之相。学道的菩萨不住着在色相上运用布施,则是能悟真空。自得无上菩提之道,具福慧道德无有穷极,不是人心所可思想测量的。' w$ q9 s' i3 ]! p
  ) M, T0 G3 `3 p$ s+ `
  二、我们在世间,而事事出以无心,祇是真性运用,即在世,而出世也。  
8 e$ l3 e% |. d8 I6 {  , w& w0 }! I) U6 O
  三、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心身存,性去心身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3 I; |  k# q! t2 }) b2 Y  
9 E* Q  x4 g  H9 s  四、凡夫业障深重,不知五蕴本空。若是具大智慧的人,则当下脱体无依,五蕴空而诸苦消灭,一真显而万德圆彰矣。
1 ~3 ?7 g8 [' S/ b  % @' D4 j) B: s  d4 w" K
  第六章: N. H& r, O# _2 |
  6 ?1 M1 ?; F9 _1 H  k- A: X5 i( t
  一、「灵性」是最灵妙的知觉性,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灵魂,灵魂是常常会改变的,灵性是永远不变的。知觉性是众生本来有的性,有了这个性,才有知觉,没有这个性就同木、石一样。人往生了,他的灵性还在,才能再投生做人。/ ?$ f; x$ _3 i% w/ J
  - L+ Q0 Q2 N  ]) {. T" ^
  二、眼见色爱色4 H# z  @$ W4 F6 Q
  2 b( j8 s9 ]) L3 _
  既与色合而成相
/ y* q' B/ ?$ }( R7 p2 P  
0 }" I0 _5 A  v8 {, z  耳闻声而爱声
2 n6 e: a& ^, Z( t. M  ) P& Y2 ^/ @) b) m: x% s
  既与声合而成相
& D% c" c# Z7 q$ k% W  
5 o3 k$ k) ?- f. T  凡夫与一切法皆合相
/ y! N- o% r, j. v9 d- |  
1 h- M+ `* e8 }  z/ F  菩萨与一切法皆不合而散
& ^' ?0 R$ I: E% u. G: q  
- G3 m3 L' t6 V: X  盖合即起生灭' ^; @/ Y4 e* e/ W
    {8 J( H, j% a& b# J) y) f
  散即解脱不生不灭
; u2 G8 w: S6 M+ o: b  
, R  B0 h! a$ R  ]7 m) E$ `' H  三、法身乃我之清净本性。; E1 a6 m! \  V3 K
  ) x' n/ U& n! ^. [, k
  此心包括太虚,周藏世界。无相无形,无可比量。学道的菩萨应离去一切尘相,不应住着在色相上生心,不应住着在声音上,香、臭味上、感触上,道法上生种种尘心。若住尘生心,便被污染,鲜能清净矣。要令心时时发现而生其明觉之心,如明镜当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自然十分清净。
- F2 x; c9 j5 I) _  & ?; L6 Y5 B% F* A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1 u. n% C6 I1 I1 Q) T
  
" L8 P: q  }- `8 t& Z$ c  10
! D+ n4 }& s9 S6 o( Y/ x* h0 J* z  第七章1 J! o! [8 m- n4 S7 M$ y
  1 i" p# ^5 q, c+ S7 t$ ]
  一、无住行施,因深也,无相见佛,果深也,因果具深,真性自现。  5 \3 g. Y7 z  S0 Z) P& S6 N
  
6 o) N. W9 `! r3 F& |- C  二、无为法,即是无上菩提、即是涅盘、即是如来,即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后学往往把「无为」两字,认作空寂,可见菩提所得与不得,责在人而不在法。如来所谓佛者,乃心之全体,所谓法者乃心之大用,是真佛真法也,真佛无形,真法无名。  
9 o7 ~2 q& B/ i6 U  
3 [. H- ~' c( j  三、如如之理,乃真实见解,如者,自在也。性体常住,无有变更。我相乃诸相之根,我相既无,何相可有,则尚有何法可得乎,尚有众生可度乎,尚有土可严乎。以此降伏无降伏相,以此安住无安住相,直至空无所空,又何可容其思议哉,名真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14: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当受记成佛矣。 
2 T: L! ?2 H! n  & r2 D* Q9 b' ^7 q
  四、经云:众生相即是非相,一悟即空,觉诸相空,心自实念,念起自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惟在此矣。
; I& X  R. C" P& p. _3 [5 e- X8 i  
3 z+ o/ a" i- d7 r2 z$ Q. G  第八章" D/ U; D5 Y( r$ ~; }% ?
  . P! F9 W( s" h1 W4 u
  一、凡夫有生则有灭,灭者不能不生,是故凡夫生灭,如身中影,出入相随,无有尽时。
7 s$ j# r! A- Q) t" P' F: m  
$ j1 h" b  V0 R( G% ^# w  圣贤有生亦有灭,灭者归于真空。圣贤生灭,如空中雷,自发自止,不累于物。世人不知生灭之如此,而以生灭为烦恼大患,盖不自觉也。, Z5 o3 s5 ^! M1 y
  
" F7 Z5 v# ]5 v  二、世间法为妄因果,出世间法为真因果。殊不知佛法警人,因果为最,大则三世循环,小则一言一动,无适而非因果所在。所以人当随处修省。不然,人生几何,因缘果报之说,有关世道人心也。深信因果者5 Y7 z+ C. X. }: }$ q2 i2 D+ n
  
+ L2 {0 q$ T/ @; }$ ]5 ^  ,终必大明心性也。; v0 C4 I$ z, I1 \
  
3 d5 N# j, R2 a2 L  0 u6 D+ V6 n. a
  三、佛说的法乃是真空本性,无相无住,非有非无之妙法。其精微处,不可以心去思,以言去议。人若以此修行,所得之正果报,应以有不可心思言议者,以其能照破诸相,洞见性源,斩断轮回根本,真登诸佛彼岸也。  6 M5 A' W" `6 P: N
  
4 q% g* ?5 J/ [& ^3 A/ w  第九章9 X9 e. ?8 i: Z) h4 K
  
0 F& d4 A- I5 V/ h  一、大乘佛法的真精神,可以说是空不空,无我便是空,慈悲便是不空。虽知无我,而不断慈悲,故空而不空。虽行慈悲,而不执有我,故不空而空。9 W9 z2 Z, v. j2 a- y7 E
  9 r# }! j9 S1 I7 W) M+ v9 h) z
   那有我的慈悲不是真慈悲,要无我的慈悲才是真的慈悲。0 C+ c1 p  b/ Z" A: y& V
  " Q2 q; U8 n9 A( L# P: S5 p
  二、如来所说身相,原是幻形,即非真实身相。凡世间所有色相,皆是虚而不实,妄而不真,不能常住也。人若识见破了诸般色相,都非真实之相,则色相空时,真体即此呈露,不待推测,自能回光返照,而见色身中有法身自性之如来矣。何必泥区区形相之末,始为见如来也。8 `' x/ t7 w% l5 j+ ]7 B
  
5 x% M/ y: [1 w. l3 L; R  三、慧眼即般若智观也,慧眼了知空,得慧眼,则见诸法皆空矣。  
; x: D6 U; z2 f, R5 |+ C/ A  . L$ b5 ?+ I" f9 k$ O1 z
  四、般若实相,乃妙明本性也。如太虚空,即是非有相可见。但就无相中能生照心,如来说,这便为实相,无相之相乃真相也。如果人能脱离诸般的形相,其心空寂即到觉地,就可名为诸佛出世了。4 J0 m: A' ^, @
  
9 N( a% ^$ C; O3 N9 R  第十章$ o( j* [8 N- ^& N- \: P
  
; Q& I+ u+ j" e# k3 o  一、如来以法为身。但应观法性,法性者,所谓空性也,此即诸佛第一义身。若能内观返照,即此而修,见无所见,闻无所闻,知无所知,证无所证,诸相具空,方得见法身自性之如来。如来岂是可以相观哉。要知佛所说的真理,无上正等正觉,深妙难言,随人证入,无有一定的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以方便法,引导众生真性,都是因病下药。  
% m. _: `2 ~% \" Z+ a7 z  
1 x1 m5 r  N4 @. M5 i; e  二、佛说人、法、空三相。分说合说,合而分,分而复合,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叮咛反复,劝戒兼深,读者当潜心玩索。  ! t' M2 q, J8 ]+ a' g* ?: O
  " `8 z, S- n7 j; s* a" H$ i' \
  三、要人知佛所说法,全在自悟,不在言语文字寻取,连名目都是假的。般若之法,只在人自性中,须人自悟,直下无开口处。佛不是不说,实无处所可说。
. `, f7 |( r/ ^) X3 o0 f  
$ Q1 y/ [& `5 o0 {  四、关于解脱生死的事,必须从自性中做起。无论何时,念念不忘要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要见到自己的法身,也就是见到了自性佛,这才可以自度,才不虚来此一行。" U5 n! p, E7 j5 y2 x6 N
  
# r% y3 G+ L/ _! n  五、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此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
" ]: A$ ^4 R) o" y  
1 X: Q/ d) ?. O  J) z" A# R  六、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萨因。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剎那即是真。说法渡人,但随缘利益,不知我能说,不知人听说,不知法可说,是谓不住相。不住相,斯不住尘矣。须知断惑之人,便无凡情,既无凡情,何有生死。0 L- ~+ E+ g# F0 \6 ?2 s
  
3 O# J% A; f! v6 p* `  第十一章
0 h# g0 @' d) t) ]6 Y, ^  
; P8 v2 L+ B& V: ?: Z  一、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0 A; \0 B1 r, N' y) `- W  # A  S! D4 f+ M( B5 n9 I2 T
  二、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能照破诸相,洞见性源,直绍天人师种。如如之理,乃真实见解,如者,自在也,性体常住,无有变更。* ^( ~( O7 e9 D; S" s  R9 F
  3 y$ e, v3 R! A% X
  三、一切处无心,即是自性空,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6 q3 m. O' [1 m0 `8 n$ o
  
3 B: v# K* g7 G( [2 r- @  四、佛法之要,不在文字,而亦不离于文字,不必多读,祇︽金刚经︾一卷足矣。4 J& [7 C6 }* V* S8 r
  1 S- p, M/ O1 w
  五、若欲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所谓契理契机之法,无过信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  
+ }3 Y. X8 c& y: d1 N1 d  
. d* S: J+ C! |4 @/ N$ G! o% x3 e9 u3 ^  六、所谓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就是心随佛走,不随妄跑。如果作到妄尽、觉满,便得到正等正觉了。
) n) j% f; N  I7 Y( o+ s4 u  D5 A8 y  
. m' B6 }. H, |9 v2 `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m* [# q8 u' D0 T7 ]: y, r
  , x/ P2 p0 n+ }5 S! v* D) l
  11
+ _3 P, \+ @" i; u; `7 M) X  \2 q  般若篇 (净土)
' m( J3 D, K( f2 y4 `  
7 b8 X6 B6 h/ l  第一章
5 v$ z& Q0 x2 B( g8 e7 H  2 {" I- D& `  R* \5 v" q
  一、众生根器不一,如来慈悲无量,果能真实至诚恭敬念佛,到临终时,自有不期然而然者。若对有真信切愿者说,则为有益,对稍种善根未能专修者说,则彼以为生西无我分,从此便打退堂鼓。说法不投机,便是闲言语也。& N' ?+ p* u# x; c: D
  
+ a# R( W6 N; J% F) A  二、聪明人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人,则亦不必令其偏研深经奥论。但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可。此人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虽似平常无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议。良以愚夫愚妇专以念佛,即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比大聪明人之卜度思量,终日在分别中弄识神者,为益多多也。愚夫愚妇念佛易得益。参禅一法,非现今人所宜学,纵学亦只成文字知见,决不能顿明自心,亲见自性。何以故,一则无善知识提持决择,二则学者不知禅之所以名为参禅,实为误会。% Q) Z! v8 A1 I4 ]3 t  f
$ i4 N0 w( _& H% v9 m/ k) ~: f
' w$ j% L1 u) r
  三、末世之人,心之下劣,都受此病。请以力修净土法门自勉,则将来决定获大利益矣。8 V6 @/ I; T5 _% q6 ~
  
  k4 d4 L# _+ U( [) ~0 ?  四、「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渐消灭。消灭则心归一,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试念之,则觉得心中种种妄念皆现,若念之久久,自无此种妄念。1 t1 G) S! h% _9 ?4 i; n0 d: d
  
9 R1 Q& w% \4 E+ Y  第二章/ y4 B% b2 ?9 N$ g
  ( h' ^7 Q5 W  G
  一、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意根)。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14: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舌根)。耳中要听得清清楚楚,(耳根)。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如果常常不间断,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就是三摩地。就是正定。# ^; S8 n0 }5 m( g8 E

3 Z9 R7 e1 |! B' q  i3 Z- |2 u2 I- [7 C/ B3 g- ]) e; @5 U  ~" [
  二、如何念佛得无间断?一信之后,不疑无杂念持续清净心,即是不间断。/ \( A/ @/ E/ a2 h, A% b
  
) r/ x1 A* Q0 N  @  三、吾人持名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了不可得,即是止。能念所念,历历明明,即是观。当知,正历历明明时,当体了不可得,正了不可得时,而却历历明明,当下即止即观,即观即止。止观双修,即定慧均等之无量光寿。如能以净土念佛法门而修止观,现前当来决定成佛。
9 l. V! h) Q# C9 q- c7 w' U  
; i7 k( ]4 H8 m5 j1 D/ ?  四、至心念佛,即意业善行。
9 x. N4 d1 K$ Z% e  0 Z* [% L* r  N5 K' @& ^" W
  称佛名号,即口业善行。6 l/ E5 ~- I" O, e! V6 Q  S& b
  8 [8 E6 e/ J1 ]2 t
  合掌礼佛,即身业善行。
7 N! z$ X; }! Y* C3 Q* s9 K% C  / Z( k  v/ j. O, p
  由此三业善行,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L& C9 C* J9 ^; v% U/ ?& O  R4 f
  
" k* }5 c& B" @& V2 q5 G$ A4 n, [   第三章
7 I+ I  v( s( p4 \5 M  
. C5 q4 S- C( [! @0 i& J  一、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A: Z9 c* v% H6 s3 E* H( q
  # S- U* M# N- r1 _! j
  二、至诚心念佛即是信愿行念佛(用清净心念佛),即得往生西方。$ L4 `, R) r3 E/ q6 c+ K

$ S5 o3 M5 f! b# }
8 n6 k2 H, {. ~0 h  三、既有真信切愿,必须志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无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及大小等等便利,总不离此六字洪名,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待至临终,生上上品,可谓极修持之能事也。
2 Y8 L8 ^* A( ?: E' z  % P6 w& t: w* n6 t
  第四章& r- W2 s3 M, |
5 J! \$ U- X, a
7 j2 X! G" m! u; y4 g
  一、佛度人,虽不舍一人,但要真相信佛与佛有缘的人才能得度。
  S" o$ R( v- A; s( v+ U  
9 ]2 a  w: U) b* V  二、有放掉习气有真心念佛的人,即是真相信佛亦与佛有缘的人。
* }4 c& z9 W7 I/ Y" v% E  3 C. c8 H' i) g7 c# V
  三、念佛的时候,心不必向外跑,不会有危险,不会做错事情,不会说错话,一切事都安全,但是要有真心才可以成功。  $ s. @) B$ ~4 i
  7 R& b2 H+ p8 d% {
  四、要了解人的生死,靠念佛就可以知道,念到一心不乱就成功了。  % ^# v: g/ ^; Z2 B& u  Y
  / }5 ?  f, A. L/ l2 o8 ?5 Y: B
  五、佛法包罗一切,日常生活人事物无所不包。只要到一心不乱念佛,就得到无所不知。# o9 z# E: j0 s9 _
  5 q% ?/ p+ Q" C2 m$ h, t
  六、念佛时只有念佛之心,其他一无所思,即是一心。(用此方法念佛,习气自然会消失)。  1 h; p. Z6 z: Y5 B! ~
  
& f  N! J) |% R8 }  七、心没有妄念即是不乱(念佛信得真,妄念自然减少)。6 e  ?8 z- C: L. Q6 Q) g+ r. u4 b
  
0 O; @! A5 D) ]# m  八、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在家人身在世间,事务多端,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于佛前礼拜持念,回向发愿。除此之外,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皆好念。但于洁净处,或出声、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洁净处,宜默念,不宜出声,默念功德,与常时一样。
2 O: A( x+ t# L  
' Y$ h5 p8 ?! c8 u  九、净土宗之妙,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
$ r0 b* _8 f1 s: R' t  J4 O  
$ q% u* @! |# s7 X" w( z  舍离一切执着,成就无量功德,旷无他念,无有忧思,自然无为。
( o6 b0 Z/ e2 G9 I% @1 o4 |  # T. H9 u. I# X  o+ I1 H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4 [  i  L' G1 R- J3 k5 u
  
, m, t7 q4 ]& _) E! m. b8 y6 I5 ]" C  12
# n3 Z+ b. z; V5 x; u: G  总结# B1 A: a$ z% }6 Z& Z1 i
  
9 u  v7 \$ Y8 R! J7 z- P$ n2 x" @  念佛法门,以吾人一念心性,犹如虚空,常恒不变,虽常不变,而复念念随缘。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之缘,由其缘之染净不同,致其报之苦乐迥异。虽于本体了无改变,而其相用固已天渊悬殊矣。譬如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虽虚空之本体,不因云日而为增减,而其显现障蔽之相,固不可以同年而语也。如来以是义故,普令众生缘念于佛,故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又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心想佛时,此心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偏知海,从心想生,夫随佛界之缘,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若随众生各界之缘,则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矣,了此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0 \: k: w) h4 E& Y  $ w8 ~0 _/ P! F
  念佛一法,乃以如来万德洪名为缘,此万德洪名乃如来果地所证之无上觉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其功能力超过一代时教一切法门之上。念佛法门自力佛力二皆具足,已断惑业者、带业往生者,其法极其平常,虽愚夫愚妇亦能得其利益。而复极其玄妙,纵等觉菩萨不能出其范围,故无一人不填修,亦无一人不能修,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实为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固不可,以通教理而为论判也。末法众生,福薄慧浅,障厚业深,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往生西方,则万难,万难。
; G  |0 k$ O4 n4 [$ ^' W  
1 G' W% z- s* H- A  回 向
! a! i& u( g. \- j, ^3 A  
# a) X6 _5 p$ E' c5 q' c" O. ]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P9 i+ j2 u& l% s0 r2 F7 D4 V
  
! e& i9 v/ n4 O  K! \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f/ u1 T6 D# j, x1 ^* d/ J* @
  
# X# K$ W3 {/ V1 k/ N" t& C; T. z8 ^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 B( {8 H$ z9 y2 x: f' W  
: T, Y6 k' e+ I- S( U5 n) W( G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 r2 a  W/ e9 ?( n, P, Y" s+ l
  
8 d. H% |1 u5 P  此册到此结束,供读者参考。$ u4 V0 o4 F* u7 T! c) H6 k
  # E9 q4 e' a. G" e5 [
  欢迎翻印,功德无量。! d; Y* W3 @. G
  9 r/ h& \- T9 v" M7 j; I
   南无阿弥陀佛
' [2 k6 N3 z4 V% N% T8 Q( M( d7 P* Y, j9 V9 g! p8 v, s. s2 j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9/193843.html
; Z# q! l, Q2 E' x! q7 _; L- D/ b9 j4 |(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4-26 07:23 , Processed in 0.09694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