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65|回复: 4

[清净法师]认识因果第八章虔诚祈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3 18: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0 ^) R% ?' e: Q1 e7 b# Z6 ]
5 r# ?' x3 _) A+ R( e, e
[清净法师]认识因果 第八章 虔诚祈祷* d7 N7 u. m. \, J& X: a
2 l0 y$ s- ^0 H4 s
) ^& U# D7 x$ B
第八章 虔诚祈祷' G1 q# B6 R+ p+ w* S
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验的比例上考察,佛教远比其他神教的祈祷功能,更显著、更有力、更可靠。5 F5 L1 f% _  k- l
祈祷的原理,是以祈祷者的心力──由强烈的信念所产生的一种超自然的精神统一的定力,去感应被祈祷者(如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自己的定力与佛菩萨的愿力相应相接,便会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力,那就是祈祷所得的经验或灵验。在大乘佛教的中国地区,祈祷观音菩萨的灵验,最为卓著。再说,一个虔敬的三宝弟子,本来就有善神的护持,只要信念坚强,若遇到特发的变故,虽不临时祈祷,也会逢凶化吉。因为祈祷的功能,是由坚强的信念中产生,所以,凡是信念坚强的人,也就等于时刻都在祈祷的功能之中。% F% m- D1 {! S3 ^, Z: e' I
一、应许则许  N- `+ M. T( h% |. c
三宝弟子向佛菩萨的祈祷,除求生极乐世界的发愿文外,其他如消灾延寿,免难愈疾,求子求财,找寻职业等等,都应该以 “请佛菩萨酌情处理”的心态来作祈祷,让佛菩萨自行安排事态的发展,一切自然会趋向完美。这样的祈祷包含三种意义:
; [) {" ~$ M% g/ ]/ J1、许义:仰求佛菩萨为我们设想,为我们审察!假使我们所求的事情,于我们究竟有益无害的,就请佛菩萨允许我们,护持我们,使事情实现,满我们的愿望。
( M1 [8 f! Z& \3 l) q2、不必许义:倘使我们所求的事情,现在虽然可以满足我们的愿望,可是日后有不可设想的祸患预伏著,而我们凡夫所预料不到,这是要求佛菩萨慈悲保护,不必允许我们的请示,以免后来的祸患。! @3 o3 O! E( @1 x- l8 W/ c  Z
3、可许可不必许义:善业恶业的报应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身前身后的因果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我们没有慧眼怎能知道呢?从前恶业做得多的人,不但今生要受苦报,就是来生也不容易了结。现在因为我们归依三宝,忏悔过去罪业,修行种种善事,就能得佛的慈悲保佑,使严重的果报变得轻微一些。像净土圣贤录,吴毛遭难的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 |+ k. ]8 }& F; J往往有许多事情,暂虽然得到快乐,而未来已隐伏著大祸。这何异小孩子用舌尖舐刀头的蜜,而不知有割舌的危险呢?这是需要父母给与监护的。佛菩萨就是众生的父母,《楞严经》里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他们怎能忍视他们的孩子,去贪食五欲刀头的蜜呢?所以想祈求世事快乐的人们,必须仰求佛菩萨,为他们保护支援。: k! s$ l4 A& c. [2 c! r5 W( ?
我们不可以因暂时的得失而生怨恨,以增加自己的罪业,碰著不如意的事情,应当生欢喜心,因为已经消除我们一层罪业障了。达观人的见解,是深远而广大的,我们应该自勉啊!
4 C/ P2 _5 q: \! X因果关系非常复杂,我们凡夫俗子怎能知道?人事的发生,有的似乎是凶险的,而实在倒是幸福的;有的似乎是可喜可庆的,而实在是可悲可吊的;有的似乎是可悲可吊的,而实在是可喜可庆的。祸福是互相倚伏著的,得失没有一定的啊!( Y2 P* d7 C& Y9 r  q$ j' U
遭劫未必是祸:" M4 B1 a& e" X
《净土圣贤录》载:吴毛是青阳吴姓的仆人,平时持斋念佛,同时修行种种善事。当左良玉的兵,渡江的时候,吴氏合家都避去了,只留他一人在家看守。兵来了,他被击中七枪死了。等到主人回家,吴毛又苏醒过来,对主人说道:“我因为宿世的恶业,应当受七次的猪身;因为今生斋戒念佛,得以七枪散冤。现在佛来接引,往生西方去了!”说完话,就合掌而逝。这事是在清顺治元年。& ~+ Y- ^9 m3 H; f
丧子未必是凶:
  @% G. s6 X& T+ M《华严五祖纪》:唐朝杜顺和尚,有一天到外面去化缘的时候,有一个斋主抱著他的儿子,求和尚给他消灾延寿。和尚定睛对著孩子看了许久,说:“这孩子本是你的冤家,现在应该给他忏悔。”吃完了斋以后,和尚叫斋主把小孩抱到河边。到了那里,他说把小孩子抛入水中。这时斋主夫妇不禁捶胸顿足,嚎哭起来。和尚说到:“请不要闹!你们的儿子还在那里呢!”说著,就用手一指,果然,他们就看见他们的儿子,化作六尺丈夫身,立在水波之上,怒目地斥责斋主说:“你前生拿了我的金帛,还杀了我推入水中。若不是菩萨同我解怨,我是决不饶赦你的!”于是夫妇俩默默然信服和尚的神力了。
7 p' ?- ~- y  h6 o2 A/ f& v 印光大师曾经说过:一个人生儿子,大概有四种原因:一种是报恩,一种是报怨,一种是还债,还有一种是讨债。
- j; J' t, M, k这种报恩报怨的因果关系,不独子女是这样,就是夫妻也是这样的。总之,眷属聚会,无非恩仇报复。假使能够互相感化,大家念佛修行,同归极乐净土,那么恩仇眷属化为菩提眷属,就完美到极点了。4 Z8 Y$ f: a  z/ n8 J
病痊未必可喜:9 t% F  I0 U2 l3 ?" O
明月笔记:浙江上虞蒲湾地方,有个钟秀峰。当他年纪四十多岁的时候,生个儿子,秀峰很钟爱他。那孩子十岁的时候,生病很危险,秀峰夫妇哭泣著到神祠里去祷告。在夜里梦著一个神对他说道:“你的儿子有许多事情没有了结,那会就死去啊!”醒来之后,他非常庆慰。后来儿子果然病好了。等到这个孩子长成以后,挥霍放荡,忤逆父母,无所不为。钟家便被他破败了,秀峰夫妇终于饿死。这就应验著神梦所说,“有许多事情没有了结”的预示,原来他是来讨债的。
( V/ L. U- p* F延寿未必可贺:  K  X. Z! t# _! O5 L
觉有情半月刊载:杭州栖霞洞有个智印和尚,能够预先知道未来的事情。有一天,寺里一个短工染疫死了。短工的妻子到山上来,请寺里的长工相帮埋藏。智印和尚知道了,阻止他们不要去埋藏,并且对他们说道:“这个人还有许多苦难没有经过,决不会就这么死了的!”他的妻子回答道:“气早已断了,难道还会活转来吗?”她怀著一肚子的疑团,悻悻然而去了。等到第二天早晨,这个短工果然又活转来了。0 i. s8 V5 w% E/ p+ Z' m
得财未必是福:
) B1 N" c" `/ |; J$ J( j# [# l% R《大庄严经论》说:有一次,佛和阿难在舍卫国的旷野中行走,看见有一堆金子埋藏著。佛对阿难说:“这是大毒蛇!”阿难对佛说:“这是恶毒蛇!”这时田里有一个农夫在耕种,听见佛和阿难说有毒蛇就去看看。他走到那里一看,原来是一堆黄金,他就拿回家里,从此他就立即变成富翁了。后来被国王知道了,就把他关在监狱里。他从前所得的黄金,到这时已经用完了,但是还不能免去刑罚。他真悔恨极了,不禁叫喊著说:“恶毒蛇阿难!大毒蛇世尊!”
: z! e$ \( B# T' O: k国王听见了,觉得他说得不伦不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18: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是奇怪。于是传讯他:“你怎么说毒蛇,恶毒蛇呢?”这个农夫对国王说道:“我从前在田里耕种,本来很可以安闲度日。有一日,听见佛和阿难说有毒蛇,我去一看,原来是黄金,不禁贪欲心起,拿归家中。今日想来,这黄金原是毒蛇啊!”同时他又唱出一首偈:诸佛语无二,说为大毒蛇。恶毒蛇势力,我今始证知。于佛世尊所,倍增信敬心;我今临危难,是故称佛语。毒蛇之所螫,止及于一身;财宝毒蛇螫,尽及家眷属!我谓得大利,而反获苦恼!
! E- N/ {1 t! v家难未必不幸:
* e& J$ U+ g5 \, b3 D$ u民国时,有一位吕碧城女士讲述:“我家从前住在安徽六安州。当我十三岁的时候,偶然得到一卷观音白衣咒,说持诵百日,能消灾得福;我就每日焚香虔诵。等到刚满百日之期,忽然遭到家难;我家的人都被许多族人禁闭在本宅内,长年不得和外界通消息。后来母亲设法,用密函向外祖母家请示援救;结果得到援助,我们得以到来安县舅父家里寄住。
- Y9 J( V% X, o& z( ~那时我常常想:为什么持咒百日,求福而反得祸呢?其后有土匪白狼来侵扰安徽,六安被蹂躏得变成废墟。当时我家旧宅里,只有孀嫂和她的女儿翠霞,和她的女婿汪君居住著。白狼闯到宅中,把汪君杀死了,翠霞也在这时殉难。我的嫂嫂逃到上海,不久也就病死了。现在我才明白:倘若那时我仍旧住在六安,一定同遭到匪难的。我们避居到舅父家里,实在是因祸得福哩!”
% z  N5 x: V+ @二、业报释疑
  `9 j! }6 P. l善恶业报都是自作自受。因果的道理很是精微,虽然极其错综复杂,可是乘除消长,是决不会错乱的。倘若我们能够改过为善,诵经念佛,就能使善业日日增长,恶业日日消除。要得到幸福,远离祸患是无须我们祈祷,而自然能够实现的。  l' r7 Q! [  B! s/ d
不过我们前世所作的业因,千差万别,所以善恶果报不能以一世的行动来下判断。假使行善而仍旧穷困的,那是因为他前世的恶业比较重,正因为这一生行善,已经灭去了殃祸,而啬他的清安了。否则,还不止受这样的苦难。可是来生的福泽,也已经种因在这里头了。: o6 _7 Y; ^6 F. W9 W' u% K5 `
有的人为非作歹,而现在仍旧得到安乐享受,那是他前世的福泽深厚。因为他作恶的缘故,他所应得的福禄,已经被他自己损耗了。否则,富贵尊荣还不止这地步。可是来世的祸患沉沦,也已种因于这里头了。
, l' F) s$ E2 P$ T况且世事变幻没有一定,一时的苦乐不足为祸福的定论。所谓:
; s- h) O  ?% L5 g作恶必灭!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 \$ Q7 P4 u- Y! A! c$ p3 `+ X
为善必昌!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8 }, w9 ]7 {6 |4 X- _6 h, q
因果律是分毫不会错误的!
9 u# o9 c/ b7 N* P印光大师说:“作恶而得到幸福的,是过去世善因栽培得深;假使不作恶,那幸福必定更大。譬如富家子弟,吃喝嫖赌,挥金如土,而不曾立即受到冻饿,那是因为他的遗产富厚;倘使天天这样浪用,即使他有百万家财,不到几年,也就要家破人亡,不可收拾了。”- M  d# q, M' {7 E$ \! r' o4 E
“得善而遇到灾殃的,是过去世罪业造得深;假使不行善,所受的殃就更大。譬如犯重罪的人,在没有行刑之前,立了一些小功;因为功小的缘故,罪业不能完全赦免,可是总能改重为轻。倘能日日立功,因为功积得多而且大的缘故,罪就可以获得完全赦免,重复封侯拜相,世袭爵位,与国同休了。”" {* g, |0 ^$ B* C2 p
今生的善恶影响今生的祸福,这叫做花报。今生的善恶决定来生的苦乐,叫做果报,也叫做业命。今生花报的影响来得轻,今生所受前世已成熟的果报业力比较强,所以只有大善大恶的人,才能转变今生的业命,因为他们的心力比他们的业力还强。一普通的人就不能超出业命的范围,因为他们的心力敌不过业力的坚强。世人往往略行小散善,就痴心妄想地要获得转移业命的效果,不是很谬妄吗?所以那一碰著逆境而退失修善心,和希求不能达到目的的因而退悔的人们,都是因为他们修省改过的功夫还未能做到。这种人怎能挽回定业呢?我们应该自省一下啊!- ^/ o4 q$ o$ }
信奉佛法的人们,倘若求子病愈而子反死了,可不必哀伤退悔。我们怎能知道,也许这个儿子是为讨债来的呢?他日或许被他弄得破家荡产,使父母吃老苦呢?现在佛菩萨的慈力,消除宿怨,使他早些离开,正是做父母的大幸事啊!譬如我得罪了人家,他想来报复;幸而得有势力的人,从中为我们调解,使对方的怨恨消释了,不再同我为仇。这上多么幸运的事啊!因为仇恨的心像是黑暗,遇到佛光一照,黑暗随即消灭。所以能得佛为垂护的,任何怨仇没有不能解散的。8 c: ?  @# H. Z+ k' q
世人求子病愈而子反死的,做父母的正应该感谢佛菩萨的大恩,努力奋勉修习佛法,并且劝化众生共同信佛才是。倘若反生怨心,悔心,退心,怪佛菩萨无灵,这真是辜负佛恩呢!至于求其他眷属如:父母,夫妻愈病而反死的,都应当作这样的看法。因为一家眷属的聚会,无非报恩和复仇而已。. S+ }1 F) o! n, Z
或许有人要问:“儿子生病祷求佛菩萨而反死去,说是佛力解怨使他即便离去,固然不错!然而为什么不解怨以后使他勿去,而仍旧做我的儿子呢?这是一点。还有一点,假使他不是来讨债的,那么终究是我的儿子了。不求佛力救助,他也不至于死的,何必要祈祷呢?”3 \0 ~' l! L  `# l! k5 Y9 M, i
回答是:人生所遭遇著的,都是从过去世善恶业力所感召得来的。心力弱,业力强,就被业力所支配。只有学习佛法,心力训练得强的,可以不被业力所束缚;普通一般的,大多数不能超出业力范围的。你的儿子——因为你和他在过去世所种业因的关系——为著讨债而来,现在佛力消除了宿怨;而你还要他不死,仍旧做你的儿子。; l* C, n% e# O
这譬如有人到你家里来讨债或报仇,当时因著一位有道德威望的人从旁调解;这个人意气平静下来,就此放弃债权。你想,那时这个讨债的人,仍旧留在你家里呢?还是回去呢?当然的!他一定就回去了。现在你的儿子为著讨债而来,怨气平释以后,他也当然回去了。理由是一样的。; L$ c/ a- Y/ Y; a, C1 S
关于第二个问题:“假使他不是为讨债来的,不求佛力,他也不至于死。”这话你只说得半边。人们的疾病,表面上虽然是从风寒虚劳,四大不调而起,实在是他们前生的恶业作为主因的。你儿子的病苦,一方面固然为讨债而使你受累;而另一方面,他也有他自己的恶业存在著,使他不得不受病苦而至夭折。假使他前世的恶因是十分,那么这病就得受十分的苦果。譬如拍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十分的力气向下拍,它反跳的高度也有十分。力的强弱,要看拍的人而有差别;也就如造恶因的时候,心力的猛利程度各有不同。
; c2 X$ H9 I  U% T倘使你儿子有十分的恶因,他一定要自受十分的苦果才能了结;要想减受五分,是不可能的。假使能归信佛法僧三宝,至诚恭敬地忏悔,并且做种种善事,就能得佛菩萨的慈悲保护,可使重报减作轻受。譬如世间法律所规定的一般,杀人的人要处死刑,倘使去自首,罪就可以减轻。向佛菩萨忏悔的,就和自首一般,病苦怎得不减轻呢?% s3 z1 ]8 b6 \. n- R- B$ l
然而不要误会!佛菩萨并非制裁人们罪恶的主宰者。佛说“一切唯心造”,祸福寿夭,恩怨眷属,一切是我们自心所造,自作主宰的。因为归向三宝,至诚忏悔的心,能顺合忏悔者本具的佛性,顺性而起,就和佛菩萨已经证到本具佛性的境界相契合。这是此方的感而得到彼方的应,很自然的结果。6 Y( M( l0 k/ F- Y6 n$ ^4 s
众生心力的光很是微弱,不容易消灭黑暗的业力;现在和佛菩萨光明无量的心光接触,就能增强我们心力的光,足以消灭我们黑暗的业力。然而还须看各人归向佛菩萨的心力强弱程度怎样,而决定其减轻苦报的分数。譬如五烛光的电灯泡,必定发五烛光的光明;五十烛光的电灯泡,必定发五十烛光的光明。因为光度强弱不同,黑暗的减退也就随之有异。所谓心光,本来是人人都有的,只因各人被业力所蒙蔽的程度有差别,所以所显现的就各不相同了。/ c7 I3 S- y% ^. }+ z/ S
贺国章先生说:“有一位黄桐生君,他的眼能够看见鬼神,并且能够辨别人的气色。据他说,头上有白光的,这个人必定是佛教徒。尊贵的人有紫色的光,财富的人有红色的光,生病和失意落魄的人,他们头上的光是灰色的。普通的人则是蔚蓝色的。头上的光现出黑气的,这个人定要死亡,否则是个大恶人。”5 w$ m! I6 F, P1 |- q  i
《华严经》里也说:大士光明亦如是,有深智者咸照触;邪信劣解凡愚人,无有能见此光明。
6 q  j+ z9 x+ R* |% I( r: Z3 g! w陈海量居士记载:当我二十九岁的时候,和我的妻远信住在赤城山。这时远信是二十五岁。在某一日的早晨,她下山去,行走在田野间的当儿,沿路专心在念佛。这时太阳刚上山,晨曦遍地,她偶然看看她自己的影子;发现顶上有一圈圆形的光,周围和肩相齐,其大小约有直径二尺光景。它发出灿烂的光辉,有不可形容的美妙,和佛像背上的圆光相似。她心里觉得奇怪,还是继续地一面走一面念佛,并且时时看她的影子;这个圆光依旧焕发著,她稽首这是念佛所得的现象。于是,她试试看,停止念佛而念世间的杂事,同时再看看影子,圆光就没有了。因此就可以知道,念佛最能发挥我们本有的光明,消除业障的黑暗。
* d3 f9 }( V2 x' f2 A念佛,念杂事都是念,为什么所表现的有这样的不同呢?这譬如人的忧喜,忧的时候愁眉苦脸,喜的时候嬉皮笑脸;忧喜同是心念,而表情就不同了。佛号的念随顺我们的本性,杂事的念是违反我们的本性;念的主动体固然是同一个心,可是被动的念头就有分别了。假使念佛功夫得力,那么尘劳就是佛事,在酬应一切世事的时候,都不会有什么妨碍。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到这个时候,顺性,逆性不过是方便之谈罢了。
+ F! _$ |6 {& O# X: Y人的疾病,多是业报的关系,在业报没有完尽的时候,假使要求其早日痊愈,就非求佛力保护不可了。世上很多中外名医没法医治的危症,因祈祷佛菩萨而获得痊愈的事实。0 Y1 s3 @( T/ C6 a( @: K
念佛能愈不治之症,那么,念佛人不就可以不死了?关于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解释:人们的生是业力而来的,等到一期业报完毕以后,这个身体也就完了。这个身体譬如是烛,佛菩萨是灯笼,风雨来的时候可以遮蔽;假使烛的本身完了的时候,灯笼也就无能为力了。不过寿命的长短,也可以随心力而转变的;精修佛法的人,是不被业力所拘束的。9 x: e9 G$ [; J
佛菩萨救度众生,有顺度的,有逆度的,有显度的,也有隐度的。求病得痊,或所求遂意的,那是顺度;求寿反夭,或所求不遂的,那是逆度。感得佛菩萨为你现身的,是显度;因祈祷而感得人事凑合,机缘相助的,是隐度。' Y6 D5 f. x9 r  `3 W& \: ?
周梅泉居士说:“佛菩萨是慈悲无量的,他们有很多的方便法门;遇到人力所绝对不能挽回的事情,就以不可思议的神力加以救度。若是世间常理还可以办得到的,就在冥冥中使其机缘宛转凑合而加以救度。又何必件件事情都显现不思议的方式,使世俗的人们惊怪,才算是灵感的征验呢?”
( k7 j" n, I$ t! |2 X4 a明白了顺显隐救度的道理,信心就能纯正而加强了。倘若遇到水火盗贼疾病,能够当境了然,没有疑惑,就稽首是学佛以后,重报已减轻受;设使不学佛,痛苦决定不止此。这不是故意自己安慰自己,事实上,因果感应的道理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深深体味,当生欢喜之心,感谢三宝慈悲垂护的深恩啊!" P1 a! `  K2 c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有的人看了这首偈之后,就怀疑:既然是“所作业不亡”,为什么祈祷感应,能转祸为福,重报轻受呢?岂非颠倒因果,错乱报应吗?! g; r2 Q$ V$ i. G  w: Q
不是的!这首偈是专对业力强的人说的。转祸为福,重报轻受,那是对心力强的人说的。佛法圆融无碍,并没有颠倒的地方,我们须加心精细地分别观察,才能把握它的真理。
6 m0 l2 t6 c# C$ V. X三、感应道交难思议
+ |1 v" Q+ {- V+ M& ]+ _《观经》说: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众生祈祷佛菩萨叫做“感”,佛菩萨救济众生叫做“应”,感应通了以后,苦厄就能度过了。《华严经》说: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无论什么地方都有佛存在著,而且常常显现在我们之前,而我们竟不能看见。这是什么缘故呢?非但是佛,就是诸位大菩萨,也无不常常显现在我们之前。《华严经》说:于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一切毛端悉亦尔,如是乃至遍法界。普贤菩萨是这样,其他如:文殊,弥勒,地藏,观音,势至诸位菩萨也无不是这样。而我们也没有看见,这岂非欺人之谈吗?不!不是的。佛的话非常真实,决不会虚诳的。海可枯,石可烂,佛语是不可改的。2 E( d2 O5 F* x7 m2 p( Y* ~# N
我们的身体不是细胞的集合体吗?细胞是物质之一,科学家把物质分成原子,不过只有数十种。若再进一层分析起来,就只有原子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18: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阴电子和阳电子罢了!试问这种物质现象,怎么能转变作生命现象?全世界的科学家没有一个能够彻底答复的。科学家能够把生物分析成原子,可是不能把原子造成生物,世间科学的技巧到这里就没有办法了。1 J6 C6 M2 h6 b
释迦牟尼佛是无上的大科学家,由他亲身实验修证,清楚地知道:组合我们这个身体的,无非是业力的幻现。细胞是物质,而物质的根本乃是能力的集合,并没有实在的体质。从前有一班科学家,以为乙太是唯一的实体,然而这乙太何尝有实质呢?, M  q- g2 i- g: q: r0 ?- _
我们这个身躯是地水火风四大所合成,从阿赖耶识幻变出来的。真是因为阿赖耶识持有四种的功能:一、障碍功能,叫做地大种。二、流润功能,叫做水大种。三、炎热功能,叫做火大种。四、飘动功能,叫做风大种。这四种功能集合在一起,就叫做物质了。因为四种功能集合的成份各有不同,所以有各种差别的原质。周叔迦居士说:“倘若将四大种和科学中电子论作个比较,那么,障碍的功能就是电子,流润的功能就是电子吸引的力量,炎热的功能就是电子的电量或电子所含的热,飘动的功能就是电子流动不停的力量。”9 h9 n0 [" T9 c2 U4 I3 R8 |0 \
阿赖耶识譬如有波浪的海,波浪停息的时候,海水澄静,就是识性,也叫做法性真如。这法性没有形状,也没有边际,无始无终,超空间,越时间的。众生无始以来——譬如环形,无始无终;众生的生死,如在环形里回转著,所以叫做轮回。不像直线般——是有始终的。都是从阿赖耶识发挥出来的功能,前后相续,没有间断。正如波浪汹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以不能和真如相应。
# b7 L6 [5 k% J' `2 [; T; f9 s佛菩萨已经能使这个识性澄清静息,证得广大无边的真如法性。这法性本来具备一切的功德,从此发起妙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能够分身十方,普遍地显现在一切众生之前;譬如月到中天,它的影子显现在万千江湖之间一般。/ ?* I% w0 E5 F
佛菩萨既是普遍在一切空间,为什么我们不见不闻呢?这是因为佛菩萨和众生所处的境界不同。佛菩萨已觉,如睡醒的人;众生不觉,如睡熟的人。睡醒的人在睡熟的人之前,正在做五欲的梦,怎能见到佛菩萨呢?
2 q$ K0 H7 t9 C' N9 r再有一个譬喻:当明月照耀在天中的时候,一群盲子是看不见的。这一群盲子因为没有看见的缘故,就说天中没有月的存在,不是很错误吗?众生没有慧眼,看不见当头的佛月。因为看不见的缘故,就说没有佛。这和盲子说没有月亮有什么两样呢?- x0 n/ p, q: U  O
上面二个譬喻太简略,或者还不能明白,我们再取个譬喻来说明这个道理。譬如无线电波,本来是普遍地充满在任何地方的——不论茶杯里,抽屉里,房间里,以至旷野虚空之中都充满著电波。到处都有无量数的音声同时并作,各各相入,各各不碍。就是我们的耳内,也充满一切音声的电波,可是我们一无所闻,没有感觉。
. x9 E% D: M+ C9 Z难道是电波在欺骗我们吗?当然不是!假使我们用一台良好的收音机,拨动刻度的指标,对准周波度数;当周波度数和某电台相同,某电台的播音就来相应。拨动指标对准其他周波,就有其他电台的播音,立即现出声音来了。佛菩萨时常显在我们之前,而我们不见不闻;也就如无线电波处处现在我们之前,而我们没有闻到一般。
/ H# |) i- F' F$ @- K电波可以实验而证明其确实存在,佛菩萨的存在也可以实验的。我们的身体就是很好的一台活动收音机呢!佛菩萨的法身譬如乙太,乙太是充满整个空间的;应化身譬如无线电波,到处都有的。我们的心性本有十种法界,也像收音机本来有若干周波的刻度一般。所谓十种法界就是:一、佛法界;二、菩萨法界;三、缘觉法界;四、声闻法界;五、天法界;六、人法界;七、阿修罗法界;八、鬼法界;九、畜生法界;十、地狱法界。现在把佛和菩萨法界说明一下。' X% h2 |2 o% L3 C8 d: A3 U
我们倘使拨转我们的心针——念头,执持圣号,趣向于寂照的心境(杂念不生就是寂,了了分明就是照),精进不息,不起杂念,净念坚固。于是,这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到了无念而念,念而无念的境界;这样随顺著心性,能使本有的其余法界暂隐伏,而和佛法界或菩萨法界相感通。
' i! S4 R& W% k: x0 O3 }我们的心愿和某佛,某菩萨的夙愿各有不同,如各电台周波各不相同一般;念弥陀的就有弥陀来相应,念观音的就有观音来相应。也像收音机拨某周波的度数,就有这个周波的电台来相应一般。6 L4 ~" P( O& B- W. `& ~
《法华经》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众生是无量的,菩萨怎能一一都照顾到呢?这譬如有百千万亿的收音机,同时收某一电台的播音,只须各各拨准其周波度数,那个电台的播音,就没有先后地在各个收音机里发出同一的声音,菩萨寻声救苦也是这样的。1 H* E6 b. w8 v  |* F+ ?. o
幽谷大师说:诸佛菩萨没有一刻不想度众生,而众生念念和他们的心愿相违背!这怎能怪佛菩萨没有感应呢?众生念佛的诚恳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心力强弱有别,感应也因此而有辨别;这就如收音机构造的不相同啊!
! Z, b8 b0 A2 F5 D8 U) F3 R* f至于《华严经》所说: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这句话怎样解释呢?这譬如巨大的播音电台,发音遍布全地球,而菩提座的电台并没有移动。这里所取的譬喻都是一往之谈。再进一层说,那么乙太如阿赖耶识,电波如第六意识,这样说法比较相近些。! e1 o! n: @- k: Q; W; p
2000年,河南台前县戴存良居士的妻子得了急性心脏病,在聊城市医院救治期间,医院建议到北京手术,需准备45万元人民币,且成功率仅为20%。戴居士坚持向观世音菩萨虔诚祈祷,并每日诵持49遍大悲咒,蒙观世音菩萨在头顶示现,往戴存良居士的妻子的怀中放了个紫茄子,戴妻于是病愈出院。1 k9 z+ i. m( H" Z/ V/ x
2005年3月份,笔者曾跟随阳谷海会寺仁修法师一行,到烟台为刘世慧居士的父亲助念,在水库放生时天空出现佛光,在整个助念活动中刘父见到佛光满室,助念到第三天,刘父见到观世音菩萨出现,并向其口中倒入甘露水。瘫痪数月的刘父随之康复,几天后就能下地走动了。整个过程刘世慧居士录了像,在录像和照片中能清楚地看到佛光和阿弥陀佛的头像。
6 L% C" G0 x9 ~; s4 F世间的事相很复杂,一事的发生为祸为福不容易断言,而且不能预先知道。我们碰著意外的事应该做祈祷,假使能得佛力慈悲保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18: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终究能够安乐的;若是能为众生忏悔回向,功德更是伟大。
7 X; x1 t- Z& X% ]中轮法师说:“有的人说:‘回向和平,世界就能够和平吗?假使是这样的话,那么现在并不是没有人在回向,为什么世乱还是如鼎沸,而不能稍微停止呢?’我说:众生的恶业在逐渐增加上去,念念不停,时时加盛,旧的恶业才息,新的恶业又起。少数人的功德回向真是消不胜消,不过劫难已经因之减轻了。譬如医生治病,用足药量,可是病人不忌生冷,不避风寒,旧病才减,新病又加;这不是药石不灵,实在是病人自作孽哩!”
, C: A: e  A) |( b- o7 d# ~: r2 l3 o我们假使有所祈求,要是诚心祈祷,没有不得感应的;佛菩萨一定以顺显隐种种方便,来满足祈求者的心愿。因为佛菩萨具有同体大悲心,看待一切众生,就和他们自己一般,没有彼此的分别;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众生,设法拔去众生的苦,而给与众生快乐呢!
. k, v" ?' j8 ]' p3 r
  K) a9 l3 ~1 x, G" K' r3 u) t
% N5 u$ v! X% `5 R( Z5 @8 ?$ H3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3-29 05:18 , Processed in 0.0933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