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lxg20130220

定弘法师:太上感应篇汇编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20: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能把这个义理发挥得圆满、完全?所以批注《感应篇》每个时代都要做,批注、讲解、发挥。『同怀此意者,或取之载籍』,怀此意这个『意』就是流通《感应篇》、弘扬因果教育,这是大慈大悲,我们一起发这个心,自利利他。0 S! C6 _' J" G. ?# Q* {2 \, g
% L, D8 A  ^1 N: o
  过去批注《感应篇》的很多大德,『或取之载籍』,载籍就是记载的这些文集、籍册,从这里面挑选古今的案例、名言警句、圣贤教诲,从这里摘录出来做《感应篇》的批注;『或得之见闻』,或者是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这些案例当中撷取精华来批注,『不妨续入』,如果你有这样的案例,不妨提出来。所以我们上次有提到,如果能够专门设立这种网站,就像现在博客那样的,大家可以投稿,专门是批注《感应篇》的案例,现代案例,或者从新闻媒体里面摘录,或者是自己亲身体验、亲眼所见,这个很有必要。现代因果实录,案例愈多愈好,最好是你能够对应《感应篇》某一句经文来讲那个案例,这更加理事互相发明。『更加大笔』,这是对真正有学问的、有见地的人,他能够发挥、补充深层的、没有说出的那些道理,这就是更加大笔,这是很尊敬的说法。『挑剔微危』,意思就是说,很细密的来发明道理,微就是微言,所谓微言大义,就是指很精当,但是含意很深远的话,叫微言。第一个微,微细的微;第二个危,也是危言,危言就是直言,危当直字讲,直截了当、直指人心的话。『跃人心目』,这个跃就是振动、启发人的心、人的眼目,让人看了之后就能够有所感动、有所觉悟。( c4 a! B. y. N$ M" S+ Q# g

5 R7 s3 [7 Z2 w0 J) k/ A( [  『一句赞扬,便是一句护持善根』,你用笔写或者用嘴说,来弘扬《感应篇》、弘扬因果教育,说一句赞扬的话,赞扬《感应篇》,就是一句护持善根,让大家相信。所以这个事情我们很乐意做,护持众生的善根、启发人的良心发现。『一念打动,亦是一念消弭罪业』,很多人造罪业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就没有学过圣贤教育,所以善恶、利害都分不清。哪个是善,哪个是恶?哪个是有利的,哪个是有害的?自己真的不懂,所以造了很多罪业。学了《感应篇》,听到圣贤教诲了,他就能够深受感动,生起惭愧、忏悔的心。惭愧、忏悔的心一生起来就能消弭罪业,就把罪业能消除,忏悔真诚,后不再造,过错以前不懂,胡涂,干了这些坏事、傻事,现在以后不再干了,这罪业就能消。所以你看,能够劝人断恶修善多么重要,他没有听到你的劝导,可能他永远处在黑暗当中。
: M9 _+ P2 e3 P+ u& Z0 l' S
( x: X( Y& j  e" p& y! u' Z  我今天收到协会传来的一位听众的忏悔信,很难得。他是说听到我讲《感应篇汇编》,他每个礼拜天在网上听,于是忏悔自己过去的过错,发露忏悔,写了一篇匿名信给我。他觉得不好意思写他的真实姓名,但是写得很真诚。我也想把他的事情跟大家供养出来,也等于消弭他的罪业。他今年三十六岁,从小因为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男女之事很好奇,到小学的时候就跟一个女孩子进行邪淫。到初中的时候就一直在看那些色情的书,还有视频,还出现手淫。结果不能自拔,到高中已经身体很弱了。我们知道淫欲心非常伤身体,尤其是伤肾,肾乃先天之本,这个现代非常的多。你看印光大师在《天下太平之根本》里面就讲到,当年,这都是将近一百年前的事情,印祖说,当一个孩子要到青春期的时候,就要跟他讲,不可以有不正当的这些念头,特别要从小给他扎好因果的根,尤其是《感应篇》。让他知道一举一动,哪怕一个念头,旁边都有天地鬼神监察,很多的众生看着,都知道,所以他就能够防非止恶。否则,印祖说十个里头九个都会犯,就是手淫的问题,这是一百年前的事;现代估计一百个里头九十九个都会犯。所以这个确实不能怪他,社会污染严重,他成了一个牺牲品,他最后肾功能不全,甚至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后来还做了手术,现在每天还吃药,痛苦万分,《弟子规》上讲,「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后来接触佛法,听了我们老法师的开示,知道自己这种邪淫的行为,是自己自作自受感应的恶报,深自悔责,自己很后悔、很遗憾,如果从小能接受圣贤教育,学了《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的话,就不会染上邪淫的恶习,就能够有快乐健康的生活。1 R" y! V4 N+ b  V( b, j4 X) M
0 M& J/ Z" I* [% H
  确实这是痛心疾首、掏心沥血的话,他很难得,他说鼓起勇气把自己的事写出来,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童蒙养正的重要、圣贤教育的重要;二来也是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明白,看不良的书和视频的危害,以及手淫的危害;更多的也是深深忏悔自己的罪业。这位同修发这样的心地、这样的用心,功德无量。所以我们也成就他这个功德,用他的现身说法来告诫世人,因果不能不学,这个恶习不能沾染。《论语》上我们看到颜回终身奉行的「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一切圣贤之所以成就的关键。要守得住,必须在因果上深深扎根,现在学,亡羊补牢也不晚。什么时候学,什么时候觉悟;什么时候忏悔,什么时候就能回头,罪业就能消。现在痛改前非、后不再造,而且广劝世人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而能发愿广为流通《感应篇》、因果教育,以此功德来消罪业、增福报、断恶修善、破迷开悟,完全能做得到。
, f& t7 G# L1 x4 K6 D) L# W6 n4 _0 d( _: m
  古德有说,天大的过错都当不得一个悔字,只要肯忏悔,天大过错都可以消除,怕的就是不肯改、不肯回头。所以从这里看到圣贤教育多重要,它真的可以救人。假如我们从小就学《感应篇》,印光大师的标准是大概三、四岁,有知识、懂点事、可以认字了,就得学《感应篇》、学《阴骘文》,把它背熟,一天背三遍、五遍。然后大人跟他讲大概什么意思,直讲就行,不需要像我们这样详细的讲。等他再大一点可以听详细的讲解,而且在生活当中,随时随地要指出他的过错。譬如说兄弟之间闹矛盾了,骨肉忿争,马上把《感应篇》这句话提出来,「你怎么可以兄弟之间骨肉忿争?你不怕天地鬼神惩罚你?」这一提醒他就明白了,就是这样讲。父母也要背熟,随时随地能拈出那句话,让他印象深刻,这就是给他扎根。三、四岁就开始学,学到十几岁这根就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20: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辈子他不敢干坏事。小时候没学,现在这个社会诱惑这么多、污染这么重,难免会造恶,到最后痛不欲生的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所以我们能体会到,现在众生多么需要这种圣贤教育,那我们就要发起大心、大慈悲心,自度度他,自己认真学、认真改过自新,而又能够大力的去推广,这就是菩萨事业。『发挥愈朗,至理愈显』,发挥,从事上、从理上把《感应篇》里头的含义给发挥出来、发明出来。发明得愈明朗,至理就愈显,至理就是至高无上的理,就愈明显。这《感应篇》不能小看,真的把它读懂、读通了,你都可以开悟。1 H4 u, D6 O# o& h! i% \( W

; a. X+ b# s4 k: a5 A  所以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说过,「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一个明心见性的人,他教化世人用什么教?因果,必然不离开因果。而人能深信因果,最终能明心见性,为什么?因为心性跟因果本来就是一不是二。心性是讲体,万法的根源,宇宙的本体;而因果是讲相,一切的事相,我们讲宇宙的演变就是因果。相离不开体,所以他是一不是二。我们怎么能见那个性、见那个体?必须从相上见,离开相就找不到性,性相不二。所以要大明心性,就必须要深信因果、去体悟因果,把因果的事和理弄得清清楚楚,你那个妄念就不动了(打妄念都会有因果),所以你就得三昧、就得定了。得定久了,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因缘,你就能够大彻大悟。所以这个因果是根,一切世间、出世间圣人教化众生,这是大根大本。所以至理就讲到心性之理,也要从因果而彰显。我们要念佛求生净土,也必须深信因果。能深信因果,就是深信一切唯心,因为因果就是你那心的作用。因果怎么来的?因为你有念头,有念头就有相产生,前一念生起一个相,就会带起后一念起来;第二念起来了,第二个相又出生。所以我们从因果是看前相和后相,这就是因果,实际上就是前念与后念。你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要大明心性,就是深信只要有念头,因果就不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法为什么空?都是念头现的。因果为什么不空?因为念头没空,念头在相续不断,所以因果报应相续不断。什么时候你把念头都放下了,因果就不再相续,心性就大明了。
/ o! y& P* S" N5 k+ ], K
$ R& Z! Y4 Z& ~4 l! Q1 ?  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不也就是因果吗?我们这念头现在转成阿弥陀佛,这阿弥陀佛的念头就出生极乐世界。这极乐世界三种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这清净句就是阿弥陀佛一句名号,这句名号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就是我们的心性,极乐世界就是心性所现。我们现在用一句佛号就把自性开显出来,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不就是因果吗?至理得以彰显,『助天阐教,为功厚矣』,我们帮助上天阐明圣教,所做的功德就太厚了,古德所谓参赞化育之功,人人能做。你看,你聊天的时候,磕着瓜子跟人讲一个因果故事,那就是助天阐教,为功厚矣。要有这种心,时时称说、时时提醒,见一个人,对一个人说;见一百人、一千人,对一百人、一千人说,只要有缘就说。这一段就是《感应篇汇编》的前言部分。讲到第七讲,我们才把前言部分讲完,我们是讲得很慢,缓缓道来,但是我们不求速,扎扎实实的学。相信听者必定有所感动,能消弭罪业、能护持善根。底下就是进入正文,每一句经文开解得非常详细,有理有事,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先看第一句:6 h/ _9 _' p/ x. }# y

6 c5 X5 a! C9 C9 j& f' e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1 u9 R% _7 [" I6 i
  d0 P3 s2 k: r) h( G( j
  批注里讲:  u  u2 j% Y) _7 D& Y! h: P( H) ~5 I

9 x  k/ [9 j, R- F* P- I+ B9 R. f  【此节合下一节为一篇纲领。乃垂训之大旨也。】- A1 V7 ]( t  q1 o7 E4 }3 c

8 G! l. z! R( D6 B1 u- A  这一节是太上老君说的,当然这是一个表法,实际上他就是讲的自性、真理。『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一节合下一节「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整一篇的纲领。提纲挈领、开门见山,这好文章没有废话,开宗就明义了,让你知道这篇讲什么,就讲善恶因果报应,『乃垂训之大旨也』,圣贤垂留下来的教诲。这四句是大旨,就是要旨,最重要的宗旨。( n8 w% g/ g* w" _5 q2 E

7 ]5 \& e% r4 Z. P) z  【论圣贤之心。不因祈福避祸。而后为善不为恶。论造化之理。积善积恶。而余庆余殃。固不爽也。】1 V( G  ^/ ?" q& }1 ~
; }6 w+ I2 n* T" M: `
  圣贤的心纯净纯善,他没有任何的妄念,所以他不会因为祈求福报、避免灾祸,而后才为善不为恶、才断恶修善。他断恶修善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福、不是为了避祸,而是纯是一片济人利世之心,真诚、没有自我。『论造化之理』,造化是大自然,天地造化的道理,积善、积恶而得到余庆、余殃,这是《易经》上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积恶的家必有余殃,殃是灾殃,『固不爽也』,固然不会有差错。! t+ Q' t% r" s8 g$ m" E& V8 T; j: \5 X

8 m# l' Q' _" M, e7 @. e  这一段我们刚开了个头,时间到了,等下一次我们再跟大家一起学习。今天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v2 Z. O* @5 @' M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八集)  2013/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08
* x( @# v+ N! `+ {( v3 l! T, E7 Z* z5 K$ J+ u4 h3 Z* _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看经本第二十二页第二行,「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是《感应篇》第一句经文,昨天我们只讲了第一小段,我们就接着讲。它这里讲,此节合下一节总共四句,为一篇的纲领,是垂训之大旨、要旨。所论的圣贤之心,「不因祈福避祸,而后为善不为恶」,先是用祸福感应的道理跟一般人讲,让他能够生起祈福避祸之心,这还是凡心,不是圣贤之心。但是对凡人这个很有效,哪个人不希望得到福报、远离祸害?人都希望这样,那就应该断恶修善,因为祸福都是自己召的。这样不断的断恶修善,这里讲为善不为恶,时间久了,做习惯了,连那个祈福避祸的心都放下了,这就进入圣贤。所以,可以说这是帮助我们转凡成圣的一个很好的阶梯。「论造化之理」,这是讲自然的天道,就是积善就有善报,而且有余庆,这个余庆就是余福,能够福荫子孙;积恶必有恶报,而且有余殃,余殃是殃及子孙。「固不爽也」,固然如此,绝不会有差错。我们今天看第二小段:; E* U+ @* i* H5 O5 b. t
# Y8 E0 ?9 @7 y& T7 [1 c
  【小曰吉凶。大曰祸福。】7 y# t: o$ }7 R3 l3 |' a

& h7 u. |% ?$ a1 z- l  这里讲吉凶、祸福可以从大小上来界分,小的报应就叫『吉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20: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的报应就是『祸福』,它们的原理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君子趋吉避凶,就是唯有断恶修善,而不需要去祈求,那个福自然会来降临,它是自然感应的。所以:& s  s8 v7 A! `- A5 ^4 F

" x, U/ m+ A$ v, P# Q: k  【无门。无定门也。】
3 p# J) z# g. i$ T/ e" B: C( C" |& e. X/ P
  它没有一定的,说「你该怎么做,走哪一个门」,它是一种自然感应,非人为去刻意的安排,它是自然而然的。  N2 g4 g* T" q3 ^9 H' K+ D

- Y. |) n5 |- i8 Y4 Z/ i4 N  【自召。自作自受也。】
* b7 D6 A3 K1 c8 F* S8 y5 ]# Y5 F9 G
  作如是因,就得如是果。" B  A, L- N% W, ]. B

4 I) s+ ~1 i( W8 W  【言天地无私。因物付物。祸之福之。本无一定之门。】
  k. c. {" i- A% f# j5 S' S
' h/ |% J7 u  }2 b. l6 d  这里所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正体现出天地无私,天地就是造化,没有私心,没有偏袒谁,只要人行善,他就得福,造恶就得祸。这里讲『因物付物』,这个付就是赋予、给予,也就是报应的意思,因一物报一物。用我们现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一报还一报。『祸之福之』,天地降给人祸或者福,这个之是个代词,代指某人,降给某人祸或者福。无,本来没有『一定之门』,换句话说,它的门很多,报应的形式是多样化,但是原理原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下面说:
' Y, W' s2 Q6 H' q4 v" l1 r2 D9 Y4 v# @4 z) x3 T
  【听招致以为报应。惟在人心自召耳。】+ w9 V' s9 f) J4 h8 u) D
2 r  {$ s; f- O
  『听』就是听凭,『招致』,招致的就是果报。意思就是说,上天没有私心、没有自己的意思,就听凭所招致的果报,这就叫报应。换句话说,就是惟人自召,而且是惟人心自召,那个果报完全是人心念头引发的。底下说:7 n& X+ J$ T! e) g0 x

. p! S+ E4 ^4 K& x7 o  【然人一念未起时。此心湛然。如同虚空。何有善恶。只因此念才动。所向好事是善。所向坏事为恶。其先不过起一念。行一事。及后日积月累。遂有善人恶人之别。而得祸得福。悉决于起念之时矣。】
; d2 A8 A) f) D3 {3 {: C# F# d: o! u" A4 {, N2 N: k1 D3 ^
  这给我们分析得非常深刻、透彻,祸福怎么来的?真的惟有人心自召,自己感召的。所以祸福的门就在你的心里,一念心是善的,那个福的门就开了,福就进来了;一念心是恶的,这个祸的门也就跟着开了,招来的是祸。这祸福就好像门外的很多客人等着,看你招谁,善人就从善门那里进,恶人就从恶门那里进,实际上那门全是你自己心控制的、你念头控制的,换句话说,原来因果就是念头决定的。然而人一念未起的时候,你念头还没起,就是一念不生的时候,这个心叫真心。『此心湛然』,湛然就是比喻像湖水那样非常清澈,没有丝毫污染,这是比喻真心,真心照现万物,却又不染着万物,这个心不会动摇,就是六祖所谓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自性就是讲这里的心,这个心是真心,人人本有,本来清净,本来没有动摇。动的是什么?动的是妄念。所以这个真心『如同虚空』,虚空没有动摇,很清净,一尘不染,念头好比是虚空里生起的一片云彩,这就是我们的妄念,所以妄念有生有灭,就像云彩有生有灭,可是虚空没有生灭。我们的自性、真心就是虚空,何有善恶?本来就没有善、没有恶,有善有恶全在那个起来的妄念,『只因此念才动』,这个念头就是妄念。妄念为什么会动?就是因为迷了,迷而不觉,佛法称为无明,这叫根本无明。本来真心本性没有动摇,现在动了,动了还不觉,你没觉悟。觉悟了马上不动,这可以;现在不觉了还动,这一动就有相起来了,宇宙万物就跟这个念头一起出生了。  l- D9 V& v8 a  u/ D7 w
7 B$ `* g% @1 B% Q5 Z
  就像人作梦一样,没有作梦的时候就没有梦境;现在作梦了,梦中不觉,心在动,所以这个作梦的心就开始生出梦境来了。所以梦境怎么来的?因为你有作梦的心。而且梦境跟你作梦的心是同时生起的,不是一个先一个后,说「我先起一个作梦的心,然后再起个梦境」,不是的,那个梦境就是你作梦的心,叫妄心、妄念。而这个念头念念相续,就产生相的相续,宇宙幻有就出生了,就像梦境一样,梦境就出现了,而且念念相续,这个相就在相续,这就是因果相续,所以因果原来是这么来的。你所向的是好事,你这个念头是善的,什么叫善?为人则善。你为了帮助别人、帮助众生,这是好事、这是善,就得到善报。善念生出来的就是善的境界,马上就有报。同样的,所向的是坏事,就是恶,什么是坏事?为自己的、自私自利的,那就是造恶了。所以这个善恶不能光从事相上来看,要从你的心地、你的念头上来看,那个果报是因你的念头而形成。譬如说你骂人,骂人这个相、这个事情,很难说是善还是恶,看你发的是什么心。如果你发的心是为他好,帮助他觉悟、教育他,让他断恶修善,让他记住自己犯的过错,以后不会再犯,这分存心纯是为他,这是善。假如这里头有一念有自己在里面,自己生气、动怒了,因为他做了错事,冒犯了我的利益,让我心里不高兴,我来骂他,有自己在里头,这就是恶。这都要自己细细去分辨,也可能这个念头一半是善、一半是恶,你一半是为他,一半还是有自己,虽然骂他是为他好,自己还真生气,这是半善半恶。也可能是百分之八十是善,百分之二十是恶,或者是百分之二十是善,百分之八十是恶,这个念头自己要细细省察。3 G. U5 A% S4 x3 K3 N# I

% q+ j. }4 a9 C6 s  总之善必有善报,恶必有恶报,它俩不能互相抵消。你那百之二十是善,它就将来有百分之二十的善报;你百分之八十是恶,将来就有百分之八十的恶报。『其先不过起一念』,最早先的时候,就刚动这一念,很细微行一事,这可能是个小事,但是已有善恶分别了。如果在这里头没有觉悟,一直在起恶念、作恶事,『及后日积月累』,善当然积累是好;如果是恶,自己不觉察,一直在积累,这就形成大的果报,所以有善人、恶人的分别。其实最初「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是善人,这个善还不是跟恶对立的那个善,是本善,这个本善就是『一念未起时,此心湛然』,那就是本善。真心本性是本善,那里头没有善、没有恶,什么都没有,叫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本性虽然一样,习性不一样,习性怎么来的?就是日积月累来的。最初那一念是善的,你念念相续都是善,那你就是善人;如果最初你那一念是为自己,自私自利,哪怕很细微,你没有觉察、你纵容它,还滋养它,日积月累,积小恶就成大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20: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就背千古骂名。像秦桧就是典型自私自利,卖国求荣、坑害忠良,坏事干得很绝,他杀了岳飞,在历史上留下骂名。可能他在最初的时候,那一念就不正,可能很小的时候,四五岁、八九岁的时候,他为了跟小朋友争一块糖果,就起了一个歹念,他要名闻利养,可能那时候只是个小糖果,但是他没有觉察,大人也没提醒。于是这个念头一直保存着,而且不断的长大,随着他自己长大,念头也开始长大,日积月累,最后他长大了,可以为了保存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坑害忠良。
  O9 P) q: |$ x; `  L+ U9 I$ Z- y# g
  小的时候是为了一块糖果,大的时候是为了荣华富贵,其实那个念都是为自己,只是有小大之分。所以当我们起一个念头不善的时候,自己立刻要警觉,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恶不积不足以败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我们要积善修德。得福、得祸都起于那一念,取决于起念之时,所以真正修行从念头上修,这就是禅宗所谓的从根本修。一个人修行功夫得不得力,全看他能不能观照住自己的念头,把握住自己的念头;如果自己的念头不善,还不能观照,或者观照出来不能够去努力改掉,这都是没有修行,这就是放纵自己的习气。放纵自己的习气,要知道将来是福还是祸,你自己明白。现世的祸报、祸殃都是小,来世三恶道那个祸殃才大。特别是我们学佛,学佛的人都有使命,要将佛法发扬光大,我们这一念如果是善的,如果是能符合佛陀教诲,你就在发扬光大佛法;如果你这一念是恶,跟佛陀教诲相悖,你就不是光大佛法了,反过来你是在消灭佛法。消灭佛法的罪可重了,就看你那一念往哪个方向走,是往地狱走,还是往极乐世界走,不可不慎。下面说:8 K! s- c8 P- X) q$ u* g0 X
' F6 @# D4 g! L# {. [6 K
  【故太上开口曰无门。曰自召。懔懔于为人起念之时。吃紧提撕警觉。】
' a0 h/ z0 m: p+ j; }( r3 W. \8 b/ y' ~! h9 G" O0 |
  『太上』,这里是笼统来讲,就是一切的圣贤垂训,道家可以专指太上老君。太上开口就说,就是这篇文章一开头就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是提醒我们,让我们起戒慎恐惧,这个『懔懔』就是戒慎恐惧的样子,起敬畏之心、起恐惧心,不敢乱来、不敢放肆。为人起念之时就已经有善恶分判,一个念头不对,已经注定未来的祸殃,已经引起了天地鬼神的愤怒,所以怎么能够不戒慎恐惧?知道这个道理就要用功,努力的断恶修善,要『吃紧』,吃紧就是努力,『提撕』就是提醒,『警觉』是我们自己要警觉,自己提醒自己,自己要有警觉心。这个吃紧二字说明我们要力行,不可以轻忽、不可以懈怠。下面说:: ~% q% [& _+ ]: }7 K% ^' b: h
3 o! y% F7 K, y% i9 w
  【觉者。内观洞照也。人心善恶。莫不有几。一念内照。便知向往。易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于此觑得破。做得主。自然欲净理纯。动与吉会。若毫厘有差。天地悬隔矣。】
! f' t6 d2 z; ]" s# d  M, |; Z! V$ I8 H; p2 t
  『觉者』就是觉悟的人,他能够内观洞照,『内观』就是观自己的心,心在内,外面的境界全是心在改造,境由心造、境随心转,所以觉悟的人不去改变外面的境界,改变自己的心就行了。愚蠢的人才会改变外面境界,愈改变是愈麻烦,他没改变自己的根源,那就是心地。所以内观是常常能观心,『洞照』就是明察秋毫,内心里面哪怕是很微细的念头都能够观察出来,这就是功夫;如果心浮气躁,就观不出来。一定是要将气沉下来、将心安住,就像灵猫守在老鼠洞门口,看到小老鼠一冒头,牠立刻就抓上去,非常敏捷、非常迅速。我们对我们的恶念也是要这样,这个恶念刚冒头,我们立刻把它扑灭,不容它生存、不容它相续,这就是所谓圣贤克己功夫,克服自己的恶念,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人心善恶,莫不有几』,这个几就是心很隐微的一动,这叫几。人心的善恶不是说已经造了很大的恶事,才能够看出这个心是恶的,不必,到那个地步已经是不可收拾了。观察我们的心地善恶就从最隐微的地方看,能观自己,你就能观人,你的心清净了,能够观照自己的善恶念头,你自然就懂得来者是善是恶,为什么?外面的境界你洞然明白,因为你的心平静如水,像那个湖水,很平静,像镜子一样把外面境界照得很清楚,哪怕是微微一动你都能了解,而且心愈清净,人心的波动会照得愈清晰,根本没有可能隐瞒的。所以你看,像我们在师父上人旁边,你就没有办法隐瞒。一个人有智慧,心地清净了,把你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除非你不动,你稍微一动他立刻就知道,你这念头从哪来,将来果报往哪去,你什么意图,前因后果看得清清楚楚。
; l/ G- t/ z6 k' q: D$ L9 J, l& q; \* R
  所以要瞒只能瞒那些愚人、凡夫俗子,比你功夫好的、智慧高的瞒不过,当然更瞒不过天地鬼神、佛菩萨。所以做人千万不可有欺心,欺骗的心,自欺欺人、欺天地、欺鬼神、欺佛菩萨,这种心已经是在造大恶了。『一念内照,便知向往』,内照就是内省,观照自己的念头,这一念起来了,立刻观察,「这一念该不该起,是善是恶?这一念起来了之后往哪个方向走,未来的果报是如何?」自己马上得清楚,便知向往。譬如说我这一念自私,我就知道我向着三恶道走了;如果我这一念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就是向着善道、天道走;一念念佛,这是向着极乐世界走。但念佛是心里真在念,真有,你的心是个佛心,不是嘴上念,嘴上念,心里还想着自私自利,那你还得往三恶道走,跟你嘴上动弹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跟你的心动有关系。所以《易经》说(《易经》是孔子亲自做的批注,是圣人的垂训。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爻辞,孔子批注卦辞、爻辞,形成《周易》,这里头讲的全是宇宙人生真相、圣贤的教诲),这里头一句话说,『几者,动之微』,这个就是解释几是什么意思,几就是微微的动,这个动当然是指心动,也可以是指你的言语、动作,很微小的那个动,叫几。『吉凶之先见者也』,就是能看出他将来的吉凶祸福,所以吉凶祸福先从你微微一动就能见到。譬如说了凡先生在家训里讲到的,看一个人能不能有功名、能不能考上,从他的一言一动是不是谦虚、谨慎就能看出。如果他谦光动人,整个就是谦虚的磁场,很诚恳、很谨慎,不敢走在人先,总是卑己敬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20: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凡先生说就可以预卜这个人一定能考中。他就是从这么一个小动作就能看到,而且很准,绝没有差错。用什么原理来预卜人的吉凶祸福?就是感应之理。3 F3 s$ c3 v  e& W/ ~
8 Z: z1 Z0 c0 |2 }( ^' O
  《易经》用来给人算命,要知道那个是很其次的作用,最重要是用它来对照自己的言行。所以学《易经》不是为了算命、算卦,是用它来做镜子,对照对照,我有哪些恶要改,哪些善要修?然后你就可以预卜将来的吉凶祸福了。而吉凶祸福是不断的在变化,为什么?因为你的那个心不断的在变化。譬如说佛典里有个小故事,讲有一个小和尚,他的师父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有一天入定观察这个小徒弟,发现他的命数已到了,只剩七天的寿命,于是出定之后跟他的小徒弟说,「你准备回家吧,不要待在这了,回家看看父母,七天后再来」。意思就是说你回家正好就在家里可以往生了。小徒弟就告别了师父回家去,走在路上下雨,见到地上有很多蚂蚁被水淹了,就生起了一念慈悲,用土筑起一个比较高的堤,让那些蚂蚁都爬到那个高堤上,救了很多的蚂蚁。然后回家里住了七天,没事,又回到寺院。这阿罗汉看到小徒弟,「怎么又回来了?」很吃惊,于是又入定观察到底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这个小徒弟在路上救了很多生命,延寿了。所以命运在不断的改变,小徒弟就是因为这一念善,救生,他的命运立刻就改了,原来七天就得死,结果延寿了。所以吉凶最初就在那一念,如果那一念没有起来,看到这些蚂蚁被水淹了,还是麻木不仁的,就这么走过去,那么真的他七天就死了。一念仁爱心起来,要知道天有好生之德,你能够救生,也救了自己。  }  F) U7 [) A& b

) D0 `9 C/ }6 W  B; P2 d  所以『于此觑得破,做得主,自然欲净理纯,动与吉会』。于此就是从这个念头上,你能够看得破,觑就是看得破,看破什么?看破一切吉凶祸福都源自我们的心地。你真明白了,就叫看破,没有迷信,还需要算命吗?不需要了,命运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全是你念头在做主宰。所以你做得主,就是你能控制自己的念头、把握自己的念头,把一切不善的念头全都清除干净。自然欲净理纯,欲望都干净了,没有欲望,这个欲也代表一切烦恼,贪瞋痴慢疑,这都是烦恼,用一个欲字代表,全都扫净,天理就纯了,就是纯是天理,所谓天理就是自性的性德,念念与性德相应。所动皆吉,『动与吉会』,会就是相会,你的一言一动都跟吉相会,没有凶了,这个时候你请一个会算卦的人来给你占一卦,全是吉,不会有凶,为什么?吉凶是果,因是善恶,你都已经纯善无恶,那当然纯吉无凶。所以所动皆吉,根本就不需要再算卦了,此时此刻你所向皆顺、所做皆吉。『若毫厘有差,天地悬隔矣』,毫厘就是很小的差别,如果有丝毫的差错,这是念头上一念不正,天地悬隔。悬隔是很大的差别,天和地你看差别多大,悬是悬殊,这是讲果报上的悬殊,而那个因就是非常微细的差别。好比一个大圆盘,在圆周上的距离可能很大,但是那个圆心上的偏差可能很小,从圆心上出发,你方向稍微有一点偏差,可能只是一度、两度(总共三百六十度,就差一度、两度),可是一直走到圆周上,那个圆周上的距离就很大了。我们的心就是圆心,果报就是圆周,就是整个境界,境界随着你的心在转。下面一段:# c" D1 x! U5 v7 A$ F& C
" X2 M- M9 m" \0 w* C9 E
  【宋灵源禅师谓伊川曰。祸能生福。福能生祸。祸能生福者。以其处危之时。切于思安。深于求理。尤能祇畏敬谨也。福能生祸者。以其居安之时。纵其奢念。肆其骄怠。尤多轻忽侮慢也。】
3 C- K6 k; r; P7 f0 P; s) g. }7 t
/ e; @8 @! R1 F5 d- _, k  这里引用宋朝『灵源禅师』的话,灵源禅师是一位开悟的大德,在传记上可以找到他,他跟『伊川先生』是同一时代的人。伊川先生就是程颐,二程的程颐,哥哥是程颢,弟弟是程颐,兄弟俩都是大儒,伊川就是他的出生地,程颐是洛阳伊川人。古人对人的尊称,最尊敬的不称他的名,也不称他的字,也不称他的号,称他的地名;次一等的称他的号,不称他的字;再次一等的,比较同辈的,平常的称呼称字,不能称名;称名只有父母、老师可以称,这是古人称谓的这样一个习惯。伊川先生就是程颐,灵源禅师跟这些大儒有来往,常常一起探讨宇宙人生的道理,开悟的人见地绝对不会有差错,所以这些大儒都常常请教这些佛门大德。灵源禅师说,『祸能生福,福能生祸』,这个话跟老子在《道德经》上讲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异曲同工,祸福是相依的。有祸的时候未必是个坏事,因为祸能生福;有福的时候未必是好事,福能生祸。怎么讲?底下说,『祸能生福者,以其处危之时,切于思安,深于求理,尤能祇畏敬谨也』。当在危险、困难、挫折的时候,就是处危之时,这时候虽然表面上是祸,但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人能够奋起。切于思安,切是急切,希望得到安乐,因为他没有安乐,他急需安乐。深于求理,于是他就会深刻的学习和悟这些因果的道理。人只要能够深入的思考、深入的学习圣贤的教诲,他一定能够有转变,而且尤能(更能)祇畏敬谨。祇,这是地神,像神祇就是指神灵,畏就是敬畏,敬就是恭敬,谨就是谨慎,意思说像对待神灵那样的敬畏、恭敬、谨慎。人往往是在危难、忧患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一种心,敬畏、谨慎,而这种心能造福,所以祸能生福。
6 }3 U/ b$ U- S% [' U! z8 `
# l5 G0 J. p3 L8 @* P" S  纵观历史,确确实实很多大成就的人物,都是因为在困难、危险的状况当中奋起而成就的。就拿最近的毛泽东来说,他能够用非常弱小的军队打败了国民党美式装备,也就是因为这个祸能生福。二万五千里长征,共产党的军队基本上都是消耗殆尽了,而在此时此刻,他们切于思安、深于求理,所以能够生存下来,能够有战斗力。下面说福能生祸,福怎么能生祸?『以其居安之时』,生活很安定,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于是人就开始懈怠,『纵其奢念,肆其骄怠』,放纵自己的奢侈的念头,放肆,肆就是放肆、随便,开始生骄慢、懈怠了,不再去发奋图强。『尤多轻忽侮慢也』,就是这个时候会有更多的轻忽,轻率、不谨慎、随便,侮慢就是骄慢,不能够谦卑。往往谦受益,满招损,打仗的时候骄兵必败,所以安乐不一定就是福。孟子曾经说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20: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真正一个人想有成就,不要去享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那都是害人的,很容易让人生起奢念、骄怠、轻忽、侮慢,特别是奢侈、傲慢的心一起来,这个人注定要失败。他多大的智慧、多大的能力,只要有傲慢心,这个人就肯定注定要失败。修道更是如此,稍微有一点进步,这时候如果是生起骄慢,对人无礼,修行上懈怠,对自己观照、内省的功夫懈怠,那就一定会有大倒退;如果遇到恶缘,可能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甚至堕落恶道,往往修行人到最后还会堕落三恶道,就是因为一念之差。所以祸福之门我们要守得住,那就是自己的心。下面:/ z9 U; {8 V, A  Y% P+ D4 r0 H

1 Z+ }9 }4 Z% \6 c6 [; F  【东岳大帝训曰。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祸福密移。迷者罔觉。】. _0 g& u3 z, n
- S4 n. j5 \5 w/ Y8 b
  这都是很好的格言,可以说这部《汇编》也是个《格言联璧》,这里头都是非常好的警世修身的言论,这里举出『东岳大帝』的教诲。五岳,东岳是泰山,五岳之首,泰山的神就是东岳大帝。他曾经教诲说,『行善如春园之草』,一个人行善积德,可能很难看到他的突出的效果,就像草在不断的长,『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你虽然没观察出来它一天长多少,但是它确实在长,一个月之后你就发现草长得很高了。这就是行善一定要有恒心,不能用浮躁的心,耐心做去,遇到考验、障碍来了,也不要退心。往往一发心来做好事、做义工,那都是菩萨心,遇到障缘自己就会退心,就没办法长了,所以要有耐心。日有所增,每天都要增加我们的善念。『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造恶的也是如此,都是不知不觉就损了大德。就像磨刀石,磨刀石把刀一点点磨掉,石头也在磨,不见其磨损,但是它确实在不断的亏损下去,可能五年之后石头已经下去一大截了,但是你一天天看,看不出来。这都是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要谨小慎微,不可轻忽小恶,也不可以因为小善而不去做。所以『祸福密移』,这个密就是暗暗的,看不出来,祸福都在移动、都在改变,跟着你的念头。迷者不觉,『罔觉』就是不觉,不觉察祸福的改变,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办法觉察自己的心念的改变,而最后愈迷愈深,没办法回头。下面引唐朝六祖惠能大师的话:
; H5 ~1 w( _( h$ I" }3 `- ~3 O2 [3 a7 ~  B- G$ }7 i# b1 R7 H
  【唐六祖惠能曰。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经云。吉凶祸福。皆由心造。又云。罪福二轮。苦乐两果。皆三业所造。一心所感。】# Y9 x% A- ?; g- L/ O3 f
& {5 a! V9 w% c$ i
  先看到这里。唐朝六祖惠能大师,这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禅宗第六代祖,他在《坛经》里面教我们『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指心地。你看我们的心就是一方寸,大概一个拳头大,就是你的心,一个拳头也就是一寸,方寸就是指我们的心。当然实际上不是指我们的肉团心、心脏,不是那个心,它是指我们的念头。一切福田都取决于你的念头,福田由你的心去耕,看你播什么种,播的是善种,收获的是善的果报;如果播的是恶种,收的是恶果,反正田都给你,就看你播什么种。『经云』,就是佛经里说的,『吉凶祸福,皆由心造』,真的一切唯心造,这是《华严经》上讲的,当然吉凶祸福更是由心造。所以佛法就是重修心,这是抓住根本,宇宙万物都是心造的。又说『罪福』这两轮,就是善道和恶道,『苦乐』的两个果,这两极在果上看是分判得很清晰。『皆三业所造』,就是身、口、意三业所造的,『一心所感』,心就是念头,发动三业,所以三业的根还在你的心。戒律是从三业上来戒除不善,身不造杀生、偷盗、邪淫;口不造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不造贪、瞋、痴,这就是戒律,在三业上来防范。禅和净土从心上防范,像我们念佛,就一心念佛,心里只有阿弥陀佛,什么念头都没有,当然三业就不会造恶,所以防住这个心,三业都防住了,这就是真正的持戒。所以蕅益大师讲,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是大持戒,这是总持。而心要是清净,自然就会有福报,这个福是自性里面的福报,不是你刻意、有心去修来的,它是自性自然流露的,所以万法皆是由心来决定的。下面给我们讲十法界的因是什么:
# l% ^  s, K% f& @( s# @0 v' d+ ^, B0 A5 }( l2 H
  【若一念心瞋恚邪淫。即地狱业。悭贪不施。即饿鬼业。愚痴暗蔽。即畜生业。我慢贡高。即修罗业。坚持五戒。即人业。精修十善。即天业。证悟人空。即声闻业。知缘性离。即缘觉业。六度齐修。即菩萨业。真慈平等。即佛业。】; C, p( i3 p0 N0 r

1 C1 o- H9 ~) C' c8 {5 N. k+ \  这是讲十法界,所以这完全是佛法,《汇编》是太好了,儒释道的内容都具足。这一念心决定了法界,法界就是你所处的这个境界、这个环境。我们现在是人道,下面有三恶道,上面有天道,还有修罗道,这是六道。六道以外还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全是一心所造。从最下面的开始看,一念心如果是瞋恚、邪淫,瞋恚是发脾气,怒火中烧,这里面很多的心所,譬如说起了嫉妒心,起了害人的心。这《感应篇》里面讲了很多大恶的念头,譬如说「见杀加怒」,那就是瞋恚心,没有任何仁慈心。邪淫就是地狱的因,感召地狱里面的铜柱、铁床,完全是一念心造的,你造这个业,你就受这个报;别人没造,别人不受报。过去章太炎先生曾经有这么一个遭遇,他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做过一个月,就是我们现在讲走阴差。我们知道,章太炎先生是国学大师,袁世凯当年都敬畏他几分,他的四传弟子刘克熊教授上次还来香港拜见我们师父,这是他第四代弟子。章太炎先生笃行佛教,他看佛经,结果那一个月刚好因为他得罪了袁世凯(袁世凯是大军阀,这个人很坏),他就把章太炎抓起来,关了一个月,理由是什么?章太炎没有骂他。不骂他,还要关人家。为什么不骂他?不值得骂。所以袁世凯很气愤,人人都骂他,就是章太炎不骂,他竟然就把章太炎关了一个月。在那一个月当中,晚上东岳大帝就派人来请他,所以一到晚上他就睡得很熟,怎么叫都叫不醒,他魂已经去了阴曹地府,做判官,东岳大帝也很敬重他的为人、他的学问。章太炎因为看佛经,看到有一种地狱叫做「炮烙地狱」,就是铜柱子烧得通红,然后逼着罪人往上抱,他觉得这个地狱很残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20: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指甲扔掉定弘还存在。那到底哪一部分是主要的?你说应该心是主要的,没有心定弘也就死了。现在医学发达,连心脏都可以移置,我把张三的心脏移植到我这定弘身体里,那我是定弘还是张三?五脏六腑都可以移植,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可以做你定弘的主,万法因缘生。原来这个定弘是因缘所生法,他由各种器官,五脏六腑、眼耳鼻舌、皮毛指甲等等组合而成,这些都是因缘,少一块定弘就不太象样了,都得要组合而成的这么一件东西,假名定弘。
: O3 c0 s) a, `9 o4 l2 ^' W# D' r" U3 h2 \
  所以定弘本空,这叫人空,你要证悟这点,你就得声闻了,对一切法都不执着,一切法都是这么一回事,都是因缘所生法。对身体不执着,对一切人也不执着,没有情执了,全是假相,这就是证得阿罗汉,他就断了见思烦恼,贪瞋痴慢疑他统统没有了,但是他没证得法空。什么是法空?他还执着有因缘所生,有这个因缘、有这个万法,实际上连因缘、万法都是空的,为什么是空的?全是你念头变现的,没有一样是实的、是真有的,全是假的,是念头,念头也是空,压根就什么都没有,本自清净。证得了自性,这就是证得法空,就成佛了。声闻之上有缘觉,缘觉是『知缘性离』,他的智慧就更高了,缘觉比声闻智慧要高,他知缘,这个缘是十二因缘,这是佛法里面讲的术语,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叫十二因缘。这个我们就不展开了,展开就讲得太多了,可以查查《佛学大辞典》,你就知道十二因缘到底怎么个讲法。它讲什么?人为什么会轮回,为什么有生死,就讲这么一个性,这么一个原因或者过程。原因简单来讲,就是起惑、造业、受报。无明就是惑,疑惑、困惑,失去了本心,迷惑颠倒,所以就会造很多的烦恼、恶业,迷惑就造业。这一动,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就是它的动,本来是迷,现在动起来了,那就是造业。造业就去找父母、去投胎,胎中长大、出生,出生之后,慢慢就有感受、就有爱(爱欲),就会追求,最后就形成未来果报,就有生老病死,十二因缘就是讲这么一回事。( b" F' C+ U/ ~* s2 Z

) J4 u9 f* a! t* a% B  知道十二因缘也是本空、性空,本性它是空的,空了就能离,知道它是空,你就可以把它放下,这叫知缘性离,知道缘之性全是空,全是你自己的妄念形成的,所以就断了。十二因缘断一条,整个都断了,就像这个链子,一条断就全断了,这就是缘觉,缘觉就是观十二因缘而证得的觉悟。这都是属于没有发大菩提心的,他只能自度,还不肯去度人,或者是他没有去主动度人。声闻叫小乘,缘觉叫中乘,都不是大乘,大乘是为度众生的,作菩萨了。『六度齐修,即是菩萨业』,六度也是佛法讲的术语,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都是菩萨修的菩萨业,六度一起修,而且很努力的、精进的修,这种人是菩萨。为什么要修六度?他是为众生,所以菩萨必定是发了大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发了这个心的人修六度,这个人是菩萨。所以那个心就是所谓菩提心发起来了,就入了菩萨法界。『真慈平等,即佛业』,佛是真实的慈悲,这个真是真心,没有妄念,那个慈悲才叫真慈,佛法里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就是没有条件的慈,同体的悲,意思是诸佛看一切众生跟自己同体,一体的。就好像我们自己看我们全身上下的器官,那就是同体,某一个器官要是生病、痛苦了,其它所有的器官都会协助、帮助。
6 q) q7 S! d5 Y: f, I1 G6 V5 i8 _5 ?# j( K1 |
  像左手要是痛了,右手就会抚摸它,这个根本都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不用起念头的,自然反应,无条件的帮助它,为什么?因为它是同体,同体还讲什么条件,还用经过去思量计度、讨价还价,「你左手给我多少钱,我右手能帮你」?它没有这样的思量,完全是自然,所以真慈,离开妄念了,没有念头,自然而然跟众生感应道交、跟众生平等,因为是一体。左手跟右手是平等,左手虽然迷,它病了、痛苦,右手是悟的,它没有痛苦,但是左手、右手都是一个身体上的,平等,不能说右手比左手高,左手比右手低,不能这么说。佛看众生就是这样,跟我一体,只是他还没觉悟,他不知道跟我一体,我是知道了跟他一体,就这么个区别。凡夫跟佛就是一个迷、一个悟,悟者就是佛,迷者就是凡夫。迷了以后就得不到佛的受用,很苦,这种苦很可怜,为什么?他根本不需要受这个苦的,他是自己自作自受,所以佛怜悯他们,怜悯众生,大慈悲、无条件帮助众生。这里看到十法界全是心所感召的,真的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用佛法来解释这两句就很圆满了。; h4 ?$ d/ N& m( H

( q5 F4 B3 r* Q' t' U& |$ J2 O  【夫心净则香台宝树。净剎化生。心垢则邱陵坑坎。秽土禀质。非从天降。岂属地生。祇在最初一念所致。离却心源。更无别体。】5 W* I3 U" x9 \  M7 @7 ^% b! a
8 a, s" ^7 {2 K: G! H* l( L
  这话讲得多好,『夫』就是语气助词,提起这句话,『心净则香台宝树,净剎化生』,香台、宝树都是极乐世界里头的这些物品,香台是宫殿,宝树是七宝行树,全是阿弥陀佛变化出来的,在那里一切众生平等的得到这种受用,但受诸乐,无有众苦。在《无量寿经》上就介绍得很详细,《阿弥陀经》也有介绍,这就是净土。往生净土的都是莲花化生,这一切的一切,清净的佛土,在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众菩萨依正庄严,全是我们心净则土净,也是感召的。我们的心清净了,国土就清净(正报就是我们的身、心都清净了),都是惟人自召,完全是你的心感的。所以我们要求生净土,怎么求?念佛念到心清净,净土自然现出来。『心垢』,如果心里污垢、污染,想东想西,很多杂念,甚至很多恶念,就会感召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秽土。『丘陵坑坎』,看到高山低谷,『秽土』就是污秽的国土,『禀质』就是秽土的禀质,就是自然生成的这种资质。原来这个秽土也是我们心自然感召的,也不是人为造出来的,是自己的心感应的,所以『非从天降,岂属地生?』天不会降下污秽,地上也不会长出污秽,为什么我们见到这些污秽?这全是我们的心变现的。就像作梦一样,有的人做好梦,有的人做恶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4-23 16:31 , Processed in 0.09330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