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11 22: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费长房跟随一位有道的老翁进入深山学法。老翁让他独自生活在一群老虎中,费长房不感到恐惧。然後,老翁又叫他卧在一间空屋子里,有一根朽旧的大绳索悬挂了千斤大石对准费长房的心脏上,好几条蛇咬著绳索,他仍不移动身子。8 `1 U' C q r! y* Z# R! l: u4 v
老翁又叫费长房吃很臭的便,费长房感到厌恶。老翁告诉他说:「你快要得道了,只可惜功亏一篑!」(《後汉书》方术传)
! K" l; i7 P4 U8 s0 K4 u q' c (评)照堪舆学的说法,大门对著别人的柱子、屋角,或者睡在横梁下,都属於凶煞而且不吉利的现象,没想到那一位老翁竟然以凶险的处境来考验费长房的道行。说实在的,那一座家宅能样样吉祥呢?当我们家宅的某一部份风水不好时,如果花小钱即可改善,那就改一改。万一,经济或其他因素不允许我们改变风水,那就必须面对坏风水,把它当做一种考试,利用它来砥砺自己多积阴德,用它来警惕自己不可放逸造恶,或者把它当成化解业障的逆增上缘,那岂不是很妙吗?
( y/ w3 S) {, k) F; u" A
' q% Z2 m8 |3 K g# _& Q# @ 第二章 心念与面相$ ~4 U+ {0 c5 m/ d9 V/ t b
, E4 n( `+ x+ P" m9 p! m
心为相本看心知相
( S- B3 m8 {! u' E- s0 r" v W * U( D& H; c* V$ M' c4 E- |1 t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著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纵使他现在已经有了凶恶的面相,可是他却经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会转化为吉相。反过来说,纵使他现在满脸福相,如果他不知行善积德,经常起贪爱和憎恨的念头,那福相便会逐渐消失。所以,心是面相的枢纽,看相不如看心。' N# Q x2 C6 k: b
人的心相有三十六种:
3 M' C- C i0 }1 K3 { 明知当官辛劳,却仍然愿意为人民的公仆,服务大众。
; m; a) L' D( E, E; E: X# G 做事刚柔并济。
1 F: \6 k# n( I# l7 H( R0 R* d2 ] 欣慕善行,亲近君子。: @+ K4 n1 M. l; m1 r+ H
有美好的食物会分送他人。
4 Z' l0 c2 W) K) v 不靠近小人。
' J! x) p* s5 u1 } 时常积阴德,给人方便。
, ^7 Q; t" @8 T# D2 K 从小能帮忙治理家务。( t o3 X0 i) S5 p; A) J2 X, C
对来乞求的人,不生厌恶心。' k3 A* Y4 f4 q% s
克制自己,利益他人。
( B; O6 q9 E% N9 I( X" W 不促成恶事,不嗜爱杀生。4 a" G7 ^/ c( i: k& ~" _$ y
听到或遇见事情,心不惊慌。* Z" h8 ]/ j8 I
与人约定,不会失信。+ \4 V. o/ K" t4 _) t7 ]
不轻易改变行持和操守。5 m6 B' f9 D: N& V* \
睡前常静思自己的过失。
3 v5 Z$ o- h! f+ T 勇往直前,不耽心过去,也不为往事沾沾自喜。& [0 z4 q) K" A6 D3 T7 E- b9 a
不让人产生憎恨心。
! U D s; M W 不文过饰非,不掩饰自己的缺失。7 g. P, b1 }$ n. [: Z( M1 }) b8 i
为人做事圆融周到。
6 s: e6 i6 Y6 T; h$ z- x 受人惠恩和帮助不会忘记。4 G, M: c; W' |# W8 ], N: B9 {
心量广大。
$ v" O) r4 k R4 r% J 不欺善怕恶。& a( m1 t$ J1 O8 C* s
怜愍救济孤儿、寡妇和急难的人。
! [0 O! }. T4 m0 [; c+ }8 [ 不帮助强人欺侮弱者。
8 f9 R7 e& s. T5 @8 a1 F; t0 q 不忘故旧的情谊。 |& y* W$ y2 z2 \# v6 K
常做有益公众福利的事业。- ^" L6 K( E1 Q, N& x% t" c
不多说话,不打妄语。
+ Z! x! c6 U3 J, C' Y; G; p( }$ Y: M 得到别人的赠与,常心生惭愧。9 ]5 ?/ A5 x4 i9 b! ]1 v
谈吐井然有序,声音轻柔。( P6 O6 P; V: s, b
当别人正在言谈时,不插话。4 v+ g; h" K z4 ~" W. F& s' \
时常谈论善事和别人的优点。
* F; q) m3 ~- D, w0 z# k 不嫌弃粗衣淡饭。8 X* h2 Y# L9 t, s4 c
随时随地表现适当的方圆曲直。
: M3 b, m' _4 _ 听到善言善事,行之不倦。
0 m" e! K7 ~8 w5 m 了解别人的饥渴劳苦,而且时常加以体恤。% W% q4 `$ {3 `5 h
不挂念他人的旧恶与前隙。
) O" z( V1 ]" u9 A- s 故友有难,竭力济助。
" p& i/ z3 N$ ]$ D6 S& d3 A 做到上面三十六项,将来(或来世)便可以位极人臣,长寿善终。如果做不完全,则福祸相折;做得越少,福禄越差。做到三十项的人可以荣登刺史(相当於现代的省主席),做到十项以上的人,可以做上县令或辅佐官,做到五项或七项的人也会大富。(译自《命运在您心上》第二十六页)节首一念仁善,顿改贫夭.裴度是唐朝人,年轻时,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以教书糊口维生。他的学问虽然渊博,无奈时运不济,屡试不中。6 ~% s6 _9 Y4 \2 n6 h) r
有一天,他走到街上,经过一座寺院,看见一行禅师正在替人相面。他等大家都走了以後,才去请教自己的面相。一行禅师熟视良久,说:「你天生贱相,今生不但没有希望考取功名,而且眼光外浮,纵纹入口,是一种乞食街头、饥饿而死的相!我看你甭考了!」) V1 N$ d. e9 O8 }
裴度听了,心里非常伤心,整天垂头丧气,连教书都无精打采。. F9 ^2 K% m% u% y: L( ]/ ^/ q; S
数天後,裴度到香山寺去漫步,看见寺里有一位妇人跪在佛前,喃喃祈祷,祷告完毕,匆匆离去。裴度看见案桌上有一个包袱,解开一看,是非常贵重的物品,一个翠玉带和二个犀带。他想:这一定是刚才那一位妇女所有,於是坐著等待失主。
3 D3 s8 I% Y( F8 Y 到了下午四点钟,那位妇女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匆匆地进门,扫视案桌一遍,不禁哇然大哭。2 M# E) T) S7 X, ^: D& N' e+ U9 X# D
裴度上前问她,妇人哭著说:「家父病重,家产当尽,昨日我请到名医,略有起色,所以今天早晨,我赶去亲戚家,借到一条玉带,准备典押借款,做医药费。我行经此寺,顺便入寺祈祷,不料心急匆忙,忘记携走玉带,等我到了典,才发现遗失玉带。我没有钱,家父一定无法活命,尚有家母和弟妹待养,我不知道怎麽办才好!」说完,又大哭起来。
9 e, M9 Y% [# q7 T 裴度奉还原物,妇人拜谢而去。% M0 p9 a# j8 H2 _! N8 O
裴度回家途中,又遇到一行禅师。才走离数步,一行禅师呼唤裴度转身,对他说:「你必定做了一件很大的阴德,我看你的容貌,蛇入口变为玉带纹,不但不会饿死,而且将来有无量的福报,可能会出将入相!」& Z! N" [8 u# \0 ~2 x
裴度怕一行禅师讽刺,回答:「爱说笑!大师说话怎麽前後矛盾呢?」
+ s8 ?( }& r3 i/ d" O 一行禅师回答:「七尺长的身体不如一尺长的脸,一尺长的脸不如三寸长的鼻子,三寸长的鼻子不如一点心!」
' f, S5 ~4 }1 d4 D) _ 裴度笑著说:「人心怎麽相呢?」
0 c8 }6 Q+ ]4 Z7 Z5 q X. N 一行禅师回答:「要知天上意,须在云中取,要知心内事,须辨眼中神。你积了阴德,目光不浮,紫气贯睛,口角纹长过陂池这部位,而且胡子均匀变美。做了阴德,脸上的相便会有所改变,你必定享受极贵的福禄无疑!」
9 E2 g Z s- }9 G9 B 於是,裴度就把刚才在香山寺,拾还玉带的事告诉一行禅师,禅师也嘉许他的善行。5 T$ @. e# }2 }3 @5 g) [
那一年,裴度便考取进士,由於官运亨通,过了十多年,他升任「博办大学士」(相当於今天的副行政院长),不久,又升为首相。他升任首相的经过非常曲折:. ~, d4 G/ c5 Y, c# x: m
裴度起初奉朝廷的命令,出使蔡州,向诸军宣达政令,回到朝廷後,裴度向朝廷呈奏攻取叛贼的书状。6 A) J" s# t0 ^6 F' Q8 [
|
|